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带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带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类。

A.马斯洛B.维纳C.阿特金森D.海德2.白鼠在“斯金纳箱”里自由活动,偶尔踏上操纵杠杆,供丸装置就会自动落下一粒食丸,白鼠经过几次尝试,会不断压杠杆,直至吃饱为止,这时白鼠不断压杠杆的行为属于()。

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领悟D.观察学习3.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A.焦虑症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4.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

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良好习惯和自主意识C.良好个性和品德D.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5.“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A.主体性的教师观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C.专业化的教师观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7.品德发展所具有的()表明,德育既可以从知到行,也可以从行到知,或者从情开始兼之以知和行。

A.随机性B.多开端性C.层次性D.多项选择性8.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强调的是()教学原则。

A.启发性9.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一般规律是()。

A.先快后慢,先多后少B.先慢后快,先多后少C.先快后慢,先少后多D.先慢后快,先少后多10.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皮亚杰D.格塞尔11.“舌尖现象”可以用()理论来解释。

A.消退说B.干扰说C.压抑说D.提取失败说12.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

A.卢梭B.培根C.拉伯雷D.洛克13.新课改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A.二级课程管理制度B.三级课程管理制度C.四级课程管理制度D.五级课程管理制度14.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目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目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整理笔记一、教育学知识点:根据目录,回复章节名称查找第一章:教育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五章:课程第六章:教学第七章:德育第八章:班主任工作第九章:学生第十章:教师二、心理学知识点:根据目录,回复序号查找1.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第一节:注意)2.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第二节:感知觉)3.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第三节:记忆)4.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第四节:思维及创造性思维)5.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第五节:想象)6.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第六节:问题解决)7.第二章:学生情绪、情感和意志发展(第一节:情绪与情感,第二节:意志)8.第三章:中学生个性发展(第一节:需要与兴趣,第二节:能力)(第三节:气质,第四节:性格)9.第四章:学习与学习理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学习理论,第三节:学习动动机)(第四节:学习迁移,第五节:知识的学习,第六节:技能的形成)10.第五章:心理健康教育三、其他相关知识点:根据目录,回复序号查找11.新课程理论12.教师职业道德13.教育法律法规四、资源渠道:大明村长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第一节:注意特征:1.指向性(选择性,逐鹿者不见山)2.集中性(保持和深入,排除干扰)功能: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分类:无意注意:无目的、不努力、自主产生(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运动性、与背景的差异)有意注意:有目的、要努力、主动产生(需要、兴趣、情感、知识经验。

)有意后注意:从有意注意转化和延伸出来,是高级状态的注意,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

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2.发挥意志努力与困难干扰作斗争、3.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4.保持稳定的情绪、5.建立稳定的工作习惯、6.智力活动与外部活动相结合。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关系1.只有有意注意,长时间会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工作无法进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9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9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

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产生积极的效果。

2、多选题形成动机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

A : 需要B : 兴趣C : 理想D : 信念E : 诱因参考答案: AE本题解释:【答案】AE。

3、单选题张啸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分析近期由于喜欢上班内一名女同学,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不够努力。

这种归因属于_____。

A : 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归因B : 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C : 稳定、可控制的外归因D : 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根据韦纳归因理论,努力属于不稳定,可控制的内部因素。

故答案为 B。

4、单选题北京“鸟巢”的设计者主要运用了_____。

A : 常规性思维B : 创造性思维C : 动作思维D : 逻辑思维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故选 B。

5、单选题依据《教育法》的规定,学生有权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等的权利,其中主要适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保障制度是_____。

A : 助学金制度B : 奖学金制度C : 贷学金制度D : 国家奖学金制度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6、单选题教育心理自然实验的基本组织形式一般分为_____两种。

A : 单组实验和等组实验B : 个别实验和群体实验C : 室内实验和室外实验D : 课堂实验和家庭实验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教育心理自然实验的基本组织形式一般分为单组实验和等组实验两种。

7、单选题 _____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目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目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目录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 教育的定义和特点2. 教育的目标和任务3. 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二、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1. 古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论的关系2. 赫尔巴特的教育观点3. 杜威的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三、学习与教学1. 学习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学习阶段与学习方法3. 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四、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1. 教育评价的概念和功能2. 教育评价的方法和工具3. 教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五、教育管理与领导1. 教育管理的概念和职责2. 学校组织与管理模式3. 教育领导力与教育管理的关系六、教育法律与教育伦理1. 教育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2. 教师职业伦理与道德规范3. 学生权益保护与校园安全七、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育1. 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分类2. 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八、教育制度与教育改革1. 教育制度的组成和功能2. 九年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3. 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3.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十、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研究1.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路径2. 教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3.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研究的关系结语:教师招聘考试中的《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内容涵盖了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教育管理与领导、教育法律与教育伦理、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育、教育制度与教育改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教师应对教育领域的挑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寓教于乐,不断学习与进步,才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072期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072期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072期一、判断题1.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学派与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夸美纽斯。

()2.好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包括文理兼备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美学知识。

()3.在教育实践中,“言教”要重于“身教”。

“言教”会让学生更能够理解教师的教育目的,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4.对于较难的学习任务,我们的成就动机越高越有利于成功。

()5.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

()6.教学环境的优化是对教室、图书馆、校园、宿舍等场所的建设和改善。

()7.教学方法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

()8.课堂管理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它始终制约教学与评价的顺利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两大功能。

()9.教学过程是以教师的教为主的单边过程。

它通过由若干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的教学环节组合而成。

()10.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是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开展的基本标杆。

因此,教师在所有教学设计中都必须体现这三个维度,缺一不可。

()11.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同时渴望解决,并通过努力能够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有极大的优越性。

()12.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则需要承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以及控制者角色。

()13.教师的习惯,知识,情绪等往往成为影响教学执行力的外部因素。

()14.教学设计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现代教育观念、课程与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教学的实际情况。

()15.形成性测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测验,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成绩的等次,而不是评定学生是否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其测验结果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16.学生管理是学校对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总称。

()17.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需注意科学性、群众性、稳定性和宽容性。

()18.在我国,教育公平的重点是教育机会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卡特尔将与教育.文化有关的,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以及年龄增长(江南博哥)而升高的智力称为()。

A.情绪智力B.晶体智力C.流体智力D.空间智力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等人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

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

晶体智力是指人后天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等。

[单选题]2.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会了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在英语课上学生也做出类似行为。

这表明学习行为存在()。

A.分化B.泛化C.类化D.消退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他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单选题]3.王老师是中途接手某班的班主任,发现学生畏难情绪大,只要作业题目难一点或量大一点,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在集体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王老师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A.学习方法教育B.意志品质的培养C.人际交际D.学习态度的教育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方面。

学生不能按时交作业,而且在集体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等情况是缺乏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等品质,班主任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单选题]4.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属于学习动机理论中的()。

A.首因效应B.自我归因C.自我效能感D.成就目标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题干的描述属于自我效能感。

[单选题]5.学生在物理课上学习了“平衡”的概念后加深了对先前学习的化学平衡.生态平衡.经济平衡的理解。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总1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总1

中学老师聘请考试教化理论综合知识汇总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2.1995年9月1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化法》的颁布和实施。

3.教化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化的基本特征。

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

5.中国采纳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6.组织和培育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7.创建性与智力之间是一种非线性相关关系。

8.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9.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道德教化。

10.民主同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11.组织和培育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2.由从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打算状态叫心理定势。

13.一份教案的核心是设计教学进程。

14.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5.学制是国民教化制度的核心。

16.老师教化观的核心是学生观。

17.操作仿照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18.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19.正规教化的主要标记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化制度,又称制度化教化。

20.教化目的是教化活动的核心部分。

(××区普岗老师招考2015年考点)21.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22.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即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23.老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干地位。

24.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抽象逻辑思维实力),创建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25.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须要做到:①协作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正确运用变式;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26.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化法》的时间是1986年,该法2006年修订。

2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从诞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 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 12~14, 15岁)28.学生的学习特点有:①独特性;②稳定性;③发展性;④敏捷性。

安徽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安徽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1.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特殊的法律地位为(D)A.教学管理人员B.社会服务人员C.行政管理人员D.国家公职人员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C)A.6小时B.7小时C.8小时D.9小时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教师掌握多方面专业知识,其中的“学科课程标准”属于(C)A.教育知识B.学科知识C.学科教学知D.通识性知识4.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某些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打破班级原有结构,重新组成教学班,学生可以到不同的教学班上课。

这被称为(c)A.合作学习B.道尔顿制C.走班制D.分层教学5.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内发论”思想的是(A)A.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B.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C.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外因素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D.最初的心灵像一块白板,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6.“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忆能力好: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

”这句话说的是人的发展具有(D)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7.“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有目的观属于(B)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生活本位论D.知识本位论8.中小学课程不管过去、现在、未来都应是“不变的学问”,因此,学习者要认真地阅读那些经历了许多世纪仍广泛流传的经典著作。

这种观点属于课程理论流派中的(C)A.经验主义B.后现代主义C.永恒主义D结构主义9.“知识藴涵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意味着知识具有(B)A.认识价值B.陶冶价值D.实践价值10.推行 STEAM、创客教育、研学旅行等课程,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真实、多元、跨学科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学习。

(教综资料)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

(教综资料)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答案】B【解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B.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C.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答案】D【解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答案】B【解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把学科知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4.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C【解析】《纲要》规定高中阶段的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5.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A.诊断B.调控C.激励D.教学【答案】B【解析】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是教学评价调控功能的体现.6.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A.科学性B.指导性C.整体性D.客观性【答案】D【解析】教学评价必须客观、公正,才能真正发挥其评价功能.7.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的为目的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答案】D【解析】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形式.总结性评价注重总体分析,对教学效果做出最终怕段;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注重细节分析,在于发现问题,改善教学.8.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B.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答案】C【解析】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9.为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采用()最合适.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答案】B【解析】相对评价能准确地表示出被评价者在某一整体中的相对位置.10.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C.定量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对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D.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答案】B【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它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结果,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定量评价不对评价作质的分析.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不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11.教师资格证考试,属及格分为过关标准.这种评价属于()A.相对评价B,绝对评级 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答案】B【解析】绝对评价是将被评价对象与事先确定的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是否达到标准的一种评价方法.12.下列有关教学评价方法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观察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状态下的观察B.测验是常用的评价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插入一定量的测验内容以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况C.档案袋法是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搜集学生的各种信息,如作业信息、考试信息、成长反思、论文等D.调查法是指有冃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历史状况的资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方法【答案】A【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对被视察对象进行的观察.13.对于如何进行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B.教学评价应该涉及各个方面,不能以点代面C.教学评价应该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使被评价者明确努力的方向D.评价数据应该釆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处理,这样可信度才高【答案】D【解析】运用先进的技术队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并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高可信度.14.下列对教学评价过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评价的准备阶段应该完成调査问卷的设计B.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测验或者发放问卷C.在评价处理的过程中要依据权重对信息进行处理D.在评价反馈阶段把评价结果公之于众【答案】D【解析】在评价反馈阶段不应该把评价结果公布于众.15.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 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对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B.③④C.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16.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是由()提出的.A.奥苏贝尔B.波斯纳C.布鲁纳D.皮亚杰【答案】B【解析】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是通过增长经验和反思教学得以实现的.17.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对教师的学历层次的要求也随之()A.降低B.提高C.不变D.视具体情况而定【答案】B【解析】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对教师的学历层次的要求也要随之提高,这是必然趋势.18.()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标志.A.教育实践课程B.普通教育课程C.学科专业课程D.教师专业课程【答案】D【解析】教师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标志.19.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的教育新思潮.A.学前教育B.终身教育C.继续教育D.校本教师培训【答案】B【解析】终身教育是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20.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特征就是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建立()A.伙伴关系B.合作关系C.互补关系D.附属关系【答案】A【解析】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建立伙伴关系时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特征.21.现代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A.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B.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C.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大力培养精英人才【答案】B【解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2.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A【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结构的调整要求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23.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①一切以学生为本②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③培养环保意识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A.③④B.®®®@C.®®®D.®®【答案】D【解析】新课程强调课程改革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4.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A.计划阶段一问题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硏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硏究阶段一反思阶段一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一问题阶段一解释阶段一研究阶段一反思阶段【答案】B【解析】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从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25.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答案】C【解析】校本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2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答案】A【解析】《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国家课程.27.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C【解析】《纲要》规定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教师与学生都是客体D.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答案】D【解析】新课程理念要求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念与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都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共同学习新知,探讨真理及未知世界的奥秘.29.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A.认知发展阶段理论5B.有意义学习理论C.多元智力理论D.信息加工理论【答案】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多元智力理论.30.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A.人自身的B.经济的C.社会的D.科学的【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填空题】1.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谗价理念、评价方法等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2.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系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3.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4.建立校长、紡帀、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新课程教师评介的重要内容,首在帮助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5.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6.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冃标是教材的多样化、选择性和高质量.7.国家基本的教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材编写核准制度、教材审查制度、教材出版发行制度、教材供应制度、教材试验制度、教材评价制度、教材选用制度、教材奖惩制度和教材申诉制度.8.教育行政部门、国家公务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参加教材的编写工作.9.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1.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増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宏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2.谖程标進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3.幼兀园教直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1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扁能够达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15.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坦邑空华评价制度.16.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小学毕业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17.按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瞄—课程资源和幽二课程资源.18.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19.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20.为使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两个重要原则.其一优先性原则,其二适应也原则.21.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当务之急,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22.新课程的组织与推进是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23.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改革成为政府行为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24.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织与推进体现陞、民主、科学的工作思路.25..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26.新课程的三维@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27..综合实践活动在管28.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2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30.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31.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32.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成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33.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34.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实行国家、地方、学习三级课程管理.【名词解释】1.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2.课程的要素来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3.实施课程的必要或直接条件:直接决定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志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善等要素,属于课程实施条件.4.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5.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6.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的学习.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料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的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7.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査、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8.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指学生在特定的群体中,为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明确的责任分工下,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9.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它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某项教学活动的效果.这种评价的结果,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10.发展性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11.终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结束之后,为了解其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主要目的是评定成绩,做出结论,或者评定措施的有效性.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确认达到目标的程度.12.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的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13.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发展而开发的课程.14.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学为主体,在其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堂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5.课程结构: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16.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应新生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7.课程开发与管理: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巳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需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高观察、实验、操作、调査、讲座的建议,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18.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情况和优势,学生的举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利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19.成长记录袋:也被学者翻译为档案袋,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点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20.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建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开发的的课程.【简答题】1.新教学改革究竟改什么?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2.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答案】(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3.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答案】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设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树立民主的教育思想;(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情感关系问题虽然比较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尽人满意,师生之间冷漠, 缺乏沟通.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以下努力:10(1)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3)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优秀的个性品质.4.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答案】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式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5.转变学习方式充竟意味着什么?【答案】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爱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种学习观的根本转变,学习不是一中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6.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案】(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7.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如何重建?【答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2)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3)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8.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案】(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综合评价应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2020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0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0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

A.1课时B.2课时C.3课时D.4课时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2035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是()。

A.全面普及初中阶段教育B.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C.全面普及高等教育D.全面普及小学教育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这属于()。

A.教师的义务B.教师的权利C.既是权利,又是义务D.既不是权利,也不是义务4.《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中“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情况”,属于“学业发展水平”中的()。

A.知识技能B.学科思想方法C.时间能力D.创新意识5.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观念的是()A.蔡元培B.杨贤江C.陈鹤琴D.陶知行6.“遇物而诲”“相机而教”说明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更具有()A.科学性B.针对性C.系统性D.规范性7.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到国外,说明教育具有()。

A.文化传承功能B.文化选择功能C.文化创新功能D.文化传播功能8.“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这两句话所反映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9.下面关于“素质教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就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B.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服务者C.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D.素质教育会极大提高升学率10.《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实()。

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教师与学生》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教师与学生》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教师与学生》知识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非显性的物质财富。

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特点。

A、创造性B、长期性C、间接性D、示范性正确答案:C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青一代的品格中起()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正确答案:B3.教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最能体现教师职业专业性质的知识是()。

A、学科知识B、课程知识C、学科教学知识D、教学法知识正确答案:C4.某同学的数学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

这次考试及格了,该同学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这次考得特别好,不是抄来的吧?”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了()A、学生是完整的人B、学生是独特的人C、学生是学习的主体D、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正确答案:D5.曾有一个全国性调查显示,初中生最不喜欢的课居然包括音乐和语文。

半数以上中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

在沉重的压力下,他们接触的课外书大大减少。

青少年疏远文学艺术和丰富的生活,审美素养、道德修养、创新能力都会受到限制,情感荒漠化倾向终将出现。

结合上文,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教师要加大学生课外读物的检查力度B、中学生建构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是痛苦的C、教师要了解中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D、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给学生减负并合理布置作业正确答案:D6.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现代师生关系模式是()。

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C、管理模式D、授受模式正确答案:A7.某学校举行讲课比赛,青年教师小张认真研究教材,依据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课件,为参加比赛做好准备。

在讲课时,评委提问小张对教学知识点前沿研究趋势的认识。

依据平时的积累,小张迅速做出恰当、合理的回答,赢得了评委赞赏。

这主要反映了教师工作的。

A、示范性和榜样性B、复杂性和创造性C、全面性和细致性D、主体性与长期性正确答案:B8.一位新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维护自己与同事、领导间的关系上,说明其处在成长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
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
A爱传统文化教育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C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D多元传统文化教育
2.“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属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内容“专业知识”中的()*
A教育知识
B学科知识
C学科教学知识
D通知性知识
3.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集中体现在()*
A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B培养人
C具有历史性
D起源于劳动
4.我国199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实行的是()*
A四四四制
B五四三制
C六三三制
D八四制
5.制约教育的性质、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经济体制
B社会生产力
C人口数量与质量
D文化习俗
6.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
B学校教育
C家庭条件
D社会环境
7.按呈现状态,可将课程分为()*
A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8.认为“学校的教学应以活动为核心”的课程论是()* A学科中心课程论
B社会中心课程论
C教师中心课程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