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1. 引言隧道是现代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的细则,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监控设备选择在隧道监控量测工作中,需要选择适当的监控设备。
这些设备应具备以下特点:- 具备高清晰度图像采集功能,以便实时观察隧道内的运行情况。
- 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 具备烟雾、火灾等灾害监测功能,能及时发现并报警。
- 具备车辆行驶状态监测功能,如车速、车流量等。
- 具备智能分析功能,能根据监测数据识别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
3. 监控布局设计在隧道监控量测实施过程中,应合理设计监控布局。
以下是一些建议:- 根据隧道长度和形状,确定安装监控设备的位置。
- 针对关键区域,如车辆进入和离开隧道口、隧道内的交叉口等,增加监控设备数量,以便全面监测。
- 注意隧道内的盲区,合理布置监控设备以消除盲点。
- 考虑到监控设备的覆盖范围和角度,确保能够全面观察隧道内的各个区域。
4. 数据采集和分析监控设备的作用不仅仅是实时观察隧道内的情况,还可以采集和分析数据,从而提供更多的管理决策支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要点:- 对于环境参数的采集,如温度、湿度等,应进行长期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以寻找隧道内的变化趋势。
- 对于车辆行驶状态的监测,应及时记录并分析车速、车流量等数据,以评估隧道的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
- 对于灾害监测的数据,如烟雾、火灾等,应设置相应的报警阈值,并及时发出警报。
5. 报警与处置监控量测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及时发现并处理隧道内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关于报警与处置的建议:- 设置合适的报警阈值,确保只有在真正有异常情况发生时才会触发报警。
- 确定报警信号的接收方,如相关部门或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 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应急联系人、应急电话等信息,以便在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够快速应对。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隧道监控是指通过对隧道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目前,全球各地的隧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隧道监控已经成为保障隧道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案。
1.隧道监控量测参数隧道监控量测参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位移:隧道位移监测主要针对隧道内部和周围岩体的位移进行监测,以及隧道结构中的任何变形。
主要的监测参数包括滞后变形、收敛变形和开挖变形等。
(2)压力:隧道压力监测是指测量隧道内部和周围岩体以及隧道结构的压力。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隧道围岩应力、锚杆力、压力管道内部压力等。
(3)温度:隧道温度监测是指监测隧道内部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隧道内部平均温度、温度梯度及各个节点温度。
(4)水位:隧道水位监测是指测量地下水位、坑内水位和排水系统中水位等。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水位高度、水位波动及水位变化速率等。
2.监测方法(1)传统测量仪器:传统测量仪器主要是指激光位移仪、全站仪、GPS、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这些仪器的测量精度高,但是需要现场排线,测量工作量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指应用遥感卫星、航拍摄影等技术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无需人员进入现场,可以实现对较大范围内的隧道进行监测,提高了监测效率。
遥感监测数据也可以用于验证传统仪器监测结果的正确性。
(3)传感器网络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是指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实时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实时监测,数据传输方便,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易维护等优点。
3.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处理是实施隧道监测量测方案的重要环节。
数据处理包括实时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和数据存储等。
其中,重要的监测数据应当及时报警并进行应变措施,从而保持隧道安全运营。
4.安全管理隧道监测的安全管理也是隧道量测方案的重要部分。
安全管理应包括隧道安全预警、风险分析、隧道安全评估等方面。
版公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
版公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一、工程概况这条隧道,它穿越山岭,横跨两地,全长5.2公里,堪称版公路的重要枢纽。
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复杂,岩层多变,地下水流丰富,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都相当高。
因此,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我们制定了这套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二、监控量测目的监控量测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实时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如围岩稳定性、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等,从而确保施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三、监控量测内容1.围岩稳定性监测:通过在隧道内布设位移计、收敛计等设备,实时监测围岩的变形情况,判断其稳定性。
2.地表沉降监测:在隧道上方地表布设水准点,定期进行水准测量,掌握地表沉降情况。
3.地下水位监测:在隧道周边布设水位观测井,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预防涌水事故。
4.支撑结构监测:对隧道内的钢拱架、喷射混凝土等支撑结构进行应力、位移等参数的监测,确保其受力合理、稳定可靠。
5.环境监测:对隧道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确保施工环境达标。
四、监控量测方法1.仪器监测:采用高精度仪器进行监测,如全站仪、水准仪、位移计等,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2.人工监测:在仪器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人工巡查,对隧道内外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学、力学等分析方法,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五、监控量测流程1.施工前准备:布设监测点,安装监测设备,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2.施工过程中监测:按照监测计划,定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预警。
3.数据反馈: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施工方,指导施工调整。
4.应急处置:对监测数据异常情况进行应急处置,确保施工安全。
六、监控量测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监控量测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培训专业人才:对监控量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法技术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法技术方案隧道监控量测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隧道结构、环境及交通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的系统。
它可以帮助管理人员了解隧道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下面是一个关于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的技术方案,详细说明了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一、监控设备的选择和安装1.高清摄像机:选择高清摄像机能够提供清晰的图像和视频,用于监测隧道的交通情况、人员活动、火灾状况等。
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应根据隧道的结构和特点选择,以保证监测全面而又不影响交通。
2.红外传感器:使用红外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温度变化,一旦发现温度异常,就可以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
3.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可以监测隧道结构的变形和裂缝等情况,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分析结构的变化趋势,及时判断结构的安全状况。
4.烟雾和气体传感器:安装烟雾和气体传感器可以检测到隧道内的烟雾和有害气体浓度,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启动排烟设备或报警系统。
5.电力监测设备:监测隧道电力系统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能够及时预警电力设备故障,并避免发生火灾等事故。
二、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1.监控中心:建设一个专门的监控中心,用来接收和处理来自各个监测设备的数据,并及时生成相关报表和图像。
监控中心应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能力。
2.数据传输和存储:使用高速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建立一个可靠的数据存储系统,保证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备份,以备后续分析和查询。
3.报警系统:建立一个智能的报警系统,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如火灾、交通事故等,系统能够自动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
4.数据分析和预警: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数据模型和算法进行预警和预测。
例如,通过对温度传感器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隧道火灾的发生概率,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5.远程监控和控制:可以通过云平台实现对隧道监控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随时随地通过云端进行数据查询和设备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方案隧道工程为城市道路隧道,根据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对围岩实行监控量测,其目的在于掌握围岩动态,对围岩稳定性作出评价;为确定支护结构形式、支护参数和支护时间提供依据;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大小和应力分布;评价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及其安全性,为施工提供指导,以确保施工和运营的安全并防止地表下沉。
1监测方案编制依据(1)设计施工图;(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 ;(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5)我单位与业主签订的委托监测合同;(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9)《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10)现场踏勘资料及本单位多年来在岩土工程安全监控量测方面的经验、水平、现有量测设备等。
2具体的监测项目该工程监测项目计划遵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及委托监测合同的要求,根据围岩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同时考虑量测费用的经济性基础上进行确定。
该隧道在实施阶段的监控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其中必测项目一般包括:隧道地质情况和初期支护状态观察、周边位移净空收敛测试、拱顶下沉观测、锚杆轴力及抗拔力测试;选测项目一般包括:地表下沉观测、钢支撑内力及外力发展情况测试、支护及衬砌表面应力及裂隙量测,爆破振速监测等。
必测项目的各项参数在隧道施工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必须按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量测,选测项目在考虑经济性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量测的内容和频率。
在监测过程中监测小组按照监测成果的时效(特殊情况下应缩短资料的处理时间)通过对各量测项目现场测试数据的归纳和整理,动态地掌握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化信息并及时地将其反馈到施工现场,一方面用于指导施工,另一方面根据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位、应力发展情况,用于对支护系统和支护参数的修改,确保隧道在施工和运营中的安全。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目录一、工作目标和范围 (1)1.1概述 (1)1.2监测工作目标 (1)1.3监测工作范围 (2)二、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2)2.1设计思路 (2)2.1.1第三方监控量测的依据 (3)2.1.2第三方监控量测的重点 (3)2.1.3第三方监控量测的实施 (4)2.2隧道隧址区工程概况 (4)2.3隧道施工第三方监控量测方案设计 (7)2.3.1隧道监控量测设计原则 (8)2.3.2监控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8)2.3.3监测原理及方法 (47)2.3.4监测频率 (52)2.3.5测读技术要求 (52)2.3.6监测项目的控制基准及管理基准 (53)2.3.7监测结果的处理 (55)2.3.8监测过程组织管理 (56)三、主要分项监控量测工艺框图 (57)四、监控量测总体计划 (59)4.1监控量测工作的进度计划 (59)4.2质量保证措施 (60)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一、工作目标和范围1.1概述隧道起点位于北碚区静观镇西山村,终点位于合川区清平镇桃李园村。
隧道沿线存有煤矿采空区、瓦斯、瓦斯段落的腐蚀性地下水、岩溶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因此为确保隧道安全施工,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监控量测措施。
隧道的施工过程具有工序多、内容复杂、相互交叉、隐蔽性强等特点,所以如何加强现场监控量测,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已成为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由此,施工各阶段的监控量测也就成为了隧道施工过程的核心问题。
从设计思路上讲,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坚持把“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及时发现隐患,预测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为主线,从监测围岩与支护的变形和应力、了解隧道围岩与支护的受力状态与变形特征、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支护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这四方面着手,从而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安全。
1.2监测工作目标通过施工现场巡查和监控量测,迅速准确地获得第一手实际观察和量测资料,在对这些数据资料处理分析和对现场施工观测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隧道第三方监控量测和施工技术咨询,提供可靠、准确的安全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在内的“三控”技术咨询服务。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C17合同段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雅康高速公路C17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0一四年九月十五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三、工程概况 .....................................................................................................................四、监控量测管理 .............................................................................................................五、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 1.量测数据必须准确可靠。
............................................................................................... 2.数据处理和预测预报要快速准确。
............................................................................... 3.监控必须及时有效、落到实处。
...................................................................................六、量测项目及内容 .........................................................................................................七、工作内容、方法和仪器 .............................................................................................⒈洞内外观察.........................................................................................................................2. 拱顶下沉量测...................................................................................................................3.地表沉降.............................................................................................................................4、周边位移...........................................................................................................................八、洞内监控量测断面间距 .............................................................................................九、量测频率与结束标准 .................................................................................................十、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 ............................................................................. 十一、初期支护监测结果异常的处理 .............................................................................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4、隧道监控施工技术规范3、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
隧道控制测量和监控量测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隧道施工独立控制网旳边长投影变形值 要不大于2.5cm/km。从上表能够看出该隧道控制网达不到精度要求,为 了减小投影需建立独立网。
该隧道独立网采用既变化投影面又变化投影带旳措施。该独立网是 在北京54椭球下,以勘测网中隧道进口GPS9201点作为约束点起算,以 GPS9201-GPS9209方向作为约束方向,中央子午线 ,投影面高程H=332.10m。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以某一长大隧道为例,该隧道东西走向,长约8km,中间设一斜井。该 区布设了勘测网(北京54参照椭球,0米投影面,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 1 8 ° 1 5 ′ ) , 在测区共加密12个点GPS9201-GPS9212.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二、隧道监控量测
5、监测资料整顿及数据分析
回归分析是量测数据数学处理旳主要措施,经过对量测数据回归分 析预测最终位移值和各阶段旳位移速率。详细措施如下: 1 将量测统计及时输入计算机系统,根据统计绘制纵横断面地表下 沉曲线和洞内各测点旳位移u-时间t 旳关系曲线。 2 若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出现反常,表白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 加强监控量测频率,必要时将暂停开挖并进行加强支护处理。 3 当位移-时间关系曲线趋于平缓时,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从 而推算最终位移值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4 各测试项目旳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后,进行二次衬 砌旳施作。
从上表能够看出,地面全站仪旳测量数据与独立网 GPS 坐标反算旳 数据吻合程度很好,能够验证独立网测量成果旳精度和可靠性,用该独 立网能够到达该隧道贯穿误差精度旳要求,所以该平面独立网能够作为 该隧道施工测量控制旳基准。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方案针对某隧道工程项目制定,该隧道全长XX米,地质条件复杂,为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特编制此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二、监控量测内容1.拱顶沉降量测:在隧道开挖后,定期监测拱顶的垂直位移变化,以评估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
2.周边收敛量测:对隧道开挖面周边的围岩变形进行连续监测,防止因收敛过大导致的安全风险。
3.地表沉降观测:通过布设地表沉降观测点,实时掌握隧道施工对地表的影响情况。
4.锚杆(索)应力监测:监测锚杆(索)受力状况,确保其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5.洞内环境监测:包括通风、排水、瓦斯、地下水位等参数的监测,保障施工环境安全。
三、监控量测方法与设备选择根据上述监测内容,采用全站仪、收敛计、多点位移计、应力传感器等专业设备进行量测。
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隧道施工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
四、监控量测实施步骤1.量测点布置:根据隧道断面结构、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量测点,并做好标识。
2.初始值测定:在施工前先测定各量测点的初始值,作为后续对比分析的基础。
3.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按照预定频率进行持续监测,及时记录并分析数据,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数据处理与预警机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设置合理的预警阈值,当达到预警条件时,启动应急预案。
五、安全保障与质量控制所有监控量测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同时,与施工进度紧密配合,将监控量测结果作为调整施工方法、优化支护参数的重要依据,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施工监控量测方案1监测目的 (2)2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 (2)2.1监测控制标准 (3)2.2监测频率 (7)3监测方法 (7)3.1地表沉降 (7)3.2地面建筑沉降与倾斜 (8)3.3桩(坡)顶水平位移 (9)3.4桩体变形 (10)3.5土体侧向位移 (10)3.6钻孔桩内力 (11)3.7土压力 (11)3.8孔隙水压力 (12)3.9锚索(土钉)内力 (12)3.10地下水位 (13)3.11地下管线沉降与位移 (14)3.12拱顶下沉 (14)3.13隧道周边位移 (15)3.14围岩压力 (16)3.15钢支撑内力 (17)4监测反馈程序 (17)4.1监测数据的处理及反馈 (17)4.2监测管理体系 (18)4.3提交的监测成果 (19)1 监测目的为确保XX隧道施工的安全以及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工作。
我们将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开展监测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道重要工序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去。
监控量测的目的主要有:1、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2、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3、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
4、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并可以和计算结果比较,完善计算理论。
2 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为全面掌握暗挖隧道和明挖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围护及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状况,并结合本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征选择监测项目,具体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原则及要求、仪器设备、监测频率见表1。
明挖段测点布置见图1、图2、图3、图4,暗挖段测点布置见图5。
2.1 监测控制标准在信息化施工中,监测后应及时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其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中去指导施工。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1.隧道概况本标段共有隧道10座,总长度11.017Km。
隧道全部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境内,地貌形态为剥蚀丘陵,地形高低起伏,部分地段冲沟发育,基岩大部分裸露。
隧道穿越的地层岩性多为片岩、花岗岩、变质岩等,岩性变化较大。
隧道概况表见下页。
2.施工存在的风险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不难发现,本标段隧道施工中存在坍塌、冒顶、突水、突泥等风险。
二、监控量测目的(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把握施工过程中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判断围岩稳定性,支护、衬砌可靠性。
(2)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施工,为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提供依据。
(3)通过监控量测对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监控。
(4)通过监控量测进行隧道日常的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5)通过施工现场的监控量测,确定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间。
(6)通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工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三、编制依据1.青荣城际铁路招标文件及新建青岛至荣城铁路工程施工图;2.青荣城际铁路Ⅳ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3.铁道部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 J774-2008);(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4.青荣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有关要求。
四、监控量测点布置及方法根据设计提供地勘资料,本标段隧道进出口偏压、浅埋较多,部分地段线路地表有水塘,隧址区域节理裂隙发育,部分隧道内有断层、岩溶,部分地段有突水突泥隐患。
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
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隧道监控是隧道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隧道的安全运行和紧急事件的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监控隧道运行情况,提高隧道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隧道监控量实施的目的。
隧道监控量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隧道内部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内部的异常情况,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
通过监控隧道的交通流量、气象情况、视频监控等手段,及时掌握隧道内部的运行情况,确保隧道的安全畅通。
二、隧道监控量实施的内容。
1.交通流量监控,通过安装车辆检测器和车牌识别设备,实时监测隧道内的车辆流量情况,及时掌握隧道的交通流量情况,为隧道的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气象监控,安装气象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气象情况,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情况,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隧道内部的气象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3.视频监控,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全天候对隧道内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隧道内部的异常情况,如车辆故障、交通事故等,为紧急事件的处理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4.火灾监控,安装火灾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火灾情况,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隧道内部的火灾安全。
三、隧道监控量实施的要求。
1.科学性,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应当科学合理,充分考虑隧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监控手段和设备的选择和布局科学有效。
2.全面性,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应当全面覆盖隧道内部的各个方面,包括交通流量、气象情况、视频监控、火灾监控等多个方面,确保对隧道的全面监控。
3.实时性,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应当具有实时监控和数据传输的能力,能够及时获取隧道内部的运行情况,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紧急事件。
四、隧道监控量实施的建议。
1.合理布局,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布局监控设备,确保监控范围全面覆盖,监控效果良好。
2.设备选型,选择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监控设备,确保监控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监控设备的故障率。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一、监控量测的目的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原理”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的核心技术。
本隧按新奥法设计施工,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对准确判定围岩的安全状态、合理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机非常重要。
同时通过监测数据的反馈分析,可验证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施工方法、支护方案的可行性,以便及时、准确地调整支护参数,修正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确保施工安全。
二、量测项目隧道现场监控项目及内容见下表。
测试前检查仪器是否完好,若发现故障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发生人为破坏,只有在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
测试中按各项测量操作规程安装好测试仪器,每测点一般读数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否则进行判断,是由于人为破坏、测点松动或需要进行重测。
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
及时进行资料整理。
测点布置见下图。
测点布置示意图⑴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围岩状态观察: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渗漏水等。
初期支护状态观察:喷层是否产生裂缝、剥离和剪切破坏、格栅支撑是否压屈等。
⑵净空变形量测根据变形值、变形速度、变形收敛情况等用以判断围岩稳定性、初期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模筑二次衬砌时间。
测点布置:初期支护施作后,用风钻凿φ40mm、深200mm的孔,用1:1砂浆填满再插入测点固定杆,尽量使同一基线两测点的固定方向在同一水平线上,待砂浆固后即可进行量测工作。
量测方法:采用φWRM型收敛计监测。
⑶拱顶下沉量测监测拱顶的绝对下沉值,掌握断面变化情况,判断拱顶的稳定性,防止坍方。
测点用风钻打眼埋设好固定杆,并在外露杆头设挂钩。
测点大小适中,如过小测量时不容易找到,如过大爆破时容易被破坏。
支护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观测点,一旦发现测点被埋或损毁,要尽快重新设置,保证量测数据不中断。
拱顶下沉量测测点布置在拱顶,受通风管限制或遇到其它障碍时,可适当移动位置。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1.1.监测方案9.1.1 监测目的为了确保施工期间周围环境隧道结构的施工安全,由专职人员组成监控量测组,在项目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测点的设置、日常量测工作和数据的处理信息反馈工作,进行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
监测主要目的如下:(1)、掌握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动态,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隧道整体的稳定性;(2)、通过量测取得第一手资料(量测数据),根据各量测数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确定后续工序的安排;(3)、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其结果反馈到隧道支护设计中;(4)、积累施工技术资料,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9.1.2 监测项目的选择为全面收集掌握区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的变形和受力状况,以及洞内钻爆开挖震动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结合本区间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选择确定下列监控量测项目:(1)、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与描述★(2)、地表、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变化监测★(3)、拱顶下沉监测★(4)、周边净空收敛位移监测★(5)、岩体爆破地面质点振动速度和噪声监测★(6)、围岩内部位移监测(7)、围岩压力及支护间应力监测(8)、钢筋格栅拱架内力及外力监测(9)、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内应力及表面应力监测(10)、锚杆内力、抗拔力及表面应力监测注:★为重点监测项目1.2.监测方法(1)、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与描述隧道开挖后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观察描述,确定围岩类别,对初期支护状态进行观察。
根据开挖后围岩的结构、构造的产状、隧道内渗水情况进行描述记录,并按《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中的打分法判定工作面的稳定状况。
整理出地质素描图,每次开挖爆破后即进行此项工作。
(2)、地表、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变化监测根据所埋设的测点和量测频率要求,对每个测点进行量测并逐点作好记录,对量测数据描绘散点图,并进行回归分析。
铁路监控量测方案
1监控量测的目的及原则1.1监控量测的目的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使隧道结构既安全,满足其使用要求,又经济合理;在不良地质、突水、洞口浅埋等及有特殊要求的地段或业主及监理认为有必要监控的地段设置监控量测断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
1指导隧道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杜绝因监控量测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杜绝施作初期支护后因监控量测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关门”事故。
2杜绝因监控量测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工程周边较大影响。
3确保结构的稳定性,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4推动监控量测与信息化管理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现场施工监控量测管理水平。
1.2监控量测的原则根据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位地质条件,结合我公司在以往隧道监测中积累的经验,编制本监测方案遵循以下原则:1监测方案以安全监测为目的,根据工程特点确定监测对象和主要监测指标。
2根据监测对象的重要性确定监测规模和内容、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较全面地反映围岩的实际工作状态。
3采用先进、可靠的监测仪器和设备,先进的监测系统。
4为确保提供可靠、连续的监测资料,各监测项目间相互校验,以便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
5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工程施工的交叉干扰影响。
6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规范及招标文件要求编制监测方案。
1.3监测的重点与难点针对隧道工程的特点,为确保暗挖和明挖的顺利安全施工,切实做到监控量测指导施工,科学合理化施工。
并拟定针对性措施,详见表1.3-1。
表1.3-1监测难点、重点及对策表序号监测难点及重点项目针对性措施1.预埋沉降观测点,及时监测控制山体下滑塌方。
1隧道洞门监测2.早刷坡、早支护、早封闭,有效控制破碎带失稳。
3.仰坡采取砂浆锚杆防护,适当放缓坡度比例。
4.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做好防水排水。
5.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并监测。
2隧道掌子面监测1.拍照对掌子面做出准确素描,以便及时有效地监控防止围岩大变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浦隧道监控量测方案1、编制依据(1)下浦隧道相关设计资料。
(2)现场踏勘所掌握的情况资料。
(3)使用于本工程量测标准、规范、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CJ120-99)《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客运专线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J159-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3)《铁路工程物理勘察规程》(TB1001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下浦隧道起讫里程从DK741+910至DK742+290,全长380米,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K741+910、DK742+290,隧道分界里程分别为DK741+910、DK742+290。
其中暗挖段320米,明挖段60米。
DK741+910~DK741+929、DK742+275~DK742+290分别为进出口洞门,采用斜切式缓冲结构、倒斜切式缓冲结构。
暗挖段隧道开挖断面达152.4m2,其中分别采用三台阶七步法及中隔壁法(CD法)施工。
初期支护部分采用洞口φ108长管棚+3m径向注浆、洞身φ89长管棚+单层超前小导管、双层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工字钢。
明挖段采用放坡开挖,边仰坡采用喷锚网或骨架护坡。
2.2 周围环境2.2.1邻近建筑物本管段工程位于丘陵区,地面高程130~188m之间,相对高差30~50m,山体自然坡度8~23,最高点高程197.8m,隧区地表植被发育,杂草灌木丛生。
周边影响范围内无高层建筑。
2.2.2地下管线本管段隧道范围内无重要管线须拆迁及特殊处理。
2.3 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勘察揭示,下浦隧道隧区地层特性为表层覆盖第四系残坡粉质粘土夹细角砾,下伏基岩为二叠系小江边组(P1x)灰岩夹炭质页岩。
2.4 量测工期安排工程总工期计划约为24个月。
3、监控量测目的⑴保证隧道暗挖和明挖结构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⑵确保邻近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
⑶根据量测结果,分析可能发生危险的征兆,判断工程的安全状况,采取措施,遏止危险的趋势,确保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⑷以施工量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更切合实际,安全合理,有利施工。
⑸将现场量测的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较,修正设计参数,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4、监控量测体系我工区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依据《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建立专门施工量测组织机构,见图4-1。
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小组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量测经验以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师负责,对隧道明、暗挖施工全过程实施跟踪监控量测,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序纳入施工组织中去,随时掌握施工中支撑结构、地表建筑及地下构筑物的受力变形情况,并反馈给施工作业班组及设计单位、监理部门,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步骤,改进施工措施,确保邻近建筑物及地面沉降值、支护变形值等均在设计和规范允许范围内,控制并降低工程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图4-1 施工量测组织机构图针对本管段的工程规模及工程量测项目的特点工区设专业监控量测组,量测小组成员2~3人,组成5~8人的专业量测队,量测小组由一名技术人员担任小组长,配置2~3名熟悉量测业务的量测人员。
各量测小组分别负责暗挖隧道或明挖段量测点的布置、沉降收敛点埋设、量测数据的收集及初步整理工作,量测施工流程见图4-2。
为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制定以下各项措施:⑴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已检校合格。
⑵量测仪器由专人使用、专人保养、专人检校。
⑶制定切实可行的量测实施方案和相应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
⑷量测数据均要经现场检查,室内两级复核后方可上报。
⑸各量测项目从设备的管理、使用及资料的整理均设专人负责,确保数据资料的连续性。
⑹量测数据的存储、计算、管理均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
⑺量测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及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
⑻各量测项目在量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实施细则。
⑼针对施工各关键问题开展相应的QC小组活动,及时分析各项信息,指导施工。
图4-2 量测施工流程图5、监控量测计划内容5.1 量测计划监控量测计划应根据隧道的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开挖方式等制定。
本监控量测内容是根据《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中双线隧道进行设计。
可根据隧道所处的地形地质情况确定监控量测内容,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有关标准进行修正。
监控量测作业应根据下图(图5-1)所示的监控量测流程图进行:图5-1 监控量测流程图监控量测计划的内容包括:量测项目及方法、量测仪器的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及量测作业人员的组织等。
施工中,当地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及时修改量测计划。
5.2监控量测应符合下列要求:5.2.1掌握围岩和支护动态,进行日常施工管理;5.2.2了解支护结构的作用及效果;5.2.3了解隧道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5.2.4将监控量测结果反馈于设计及施工中;5.2.5了解隧道施工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5.2.6积累资料,作为以后设计,施工参考。
5.3监控量测的分类监控量测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
必测项目在采用新奥法修建的隧道中必须进行,选测项目应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条件确定。
5.3.1必测项目包括下列项目:5.3.1.1洞内、外观察;5.3.1.2二衬前初支净空量测;5.3.1.3拱顶相对沉降量测;5.3.1.4浅埋地段地表下沉量测;5.3.1.5二衬净空量测;5.3.1.6沉降缝两侧底板沉降量测;5.3.1.7隧道与路基、桥梁过度段沉降观测。
5.3.2选测项目应包括下列项目:5.3.2.1围岩内部变形量测;6、监控量测作业6.1洞内外观察:6.1.1洞内外观察分开挖工作面、已施工区段观察以及地表观察,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一次,内容包括节理裂缝隙发育情况、工作面稳定状态、围岩变形等,观察后应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并作好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及围岩级别判定卡。
6.1.2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每天至少一次,观察内容包括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喷射砼、锚杆、钢架的状况,以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6.1.3洞外观察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
6.1.4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初期支护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并派专人进行不间断观察。
6.2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6.2.1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应在同一断面进行,并采取相同的量测频率。
如位移出现异常情况,则加大量测频率。
6.2.2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及工程重要性等确定,宜为5~30m,在Ⅲ级围岩的隧道中可适当加大测点间距。
6.2.3净空变形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尽早进行,初读数应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读数。
6.2.4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为保护。
拱顶量测,后视测点必须埋设在稳定的土层上,并应和洞内的点联系起来。
6.2.5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断面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条件确定。
在地质条件良好,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时,可设一条水平测线。
6.2.6拱顶下沉量测应与水平相对净空量测在同一断面内进行,本管段采用DSZ2水准仪等测定下沉量。
当地条件复杂,下沉量。
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除量测拱顶下沉外,尚应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
6.2.7拱顶下沉量测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量测宜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应从下表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量测频率6.3地表下沉量测:6.3.1地表下沉量测应根据隧道埋深、地质条件、地表有无建筑物、所采用的开挖方式等因素确定。
地表下沉量测点应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横断面,沿隧道中线,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可按表1采用: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由于浅埋隧道距地表较近,地质条件复杂,岩(土)性差,施工时多用台阶分部开挖。
因此,纵向断面布置测点的超前距离为隧道距地表的深度h与上台阶高度h1之和(即h+ h1)。
于是整个纵向测定区间的长度为(h+h1)+(2~5)D+h/(h/为上台阶开挖超前下台阶的距离),具体见下图(图6-1)。
h图6-1 地表下沉量测区间6.3.2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间隔应取2~5m,在一个量测断面内应设7~11个测点。
具体见下图(图6-2):图6-2 地表下沉测点在横断面上的布置6.3.3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h(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
6.3.4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应和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的频率相对。
7、暗挖隧道监控量测7.1 监控量测项目、方法与频率监控量测项目、方法与频率见表7-1。
监控量测项目、方法与频率表7-17.2 监控量测控制标准根据招标文件及有关施工规范,设立三级管理制度作为量测管理方式。
见表7-2。
变形管理表表7-2允许位移值Un的取值,也就是量测控制标准。
根据招标文件、类似工程经验及有关规范规定,提出控制基准见表7-3。
表7-37.3 量测点布置7.3.1 暗挖段测点布置7.3.1.1必测项目断面设置(1) DK741+955~DK742+005段:该段长50m,围岩级别为Ⅴ级,隧道覆盖层厚度约12.5-22m,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计划布置监测项目如下:(2) DK742+005~DK742+050段:该段长45m,围岩级别为Ⅴ级,隧道覆盖层厚度约23-42m,采用中隔壁(CD)法施工,计划布置监测项目如下:(3) DK742+050~DK742+095段:该段长45m,围岩级别为Ⅴ级,隧道覆盖层厚度约25-51m,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计划布置监测项目如下:(4) DK742+095~DK742+225段:该段长130m,围岩级别为Ⅴ级,隧道覆盖层厚度约15m,采用中隔壁(CD)法施工,计划布置监测项目如下:(5) DK742+225~DK742+275段:该段长50m,围岩级别为Ⅴ级,隧道覆盖层厚度12-25m,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DK2195+780~DK2196+270段地表为立交及道路,计划布置监测项目如下:7.3.1.2选测项目断面设置根据暗挖段隧道地质条件及施工方法综合考虑,建议选取1个断面进行详细监测,直接为科研和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评价等服务。
比较复杂的、计划选测项目布置断面为:DK742+150,测点布置如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