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朗诵技巧
诗歌朗诵的相关技巧
![诗歌朗诵的相关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ce8446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3.png)
诗歌朗诵的相关技巧诗歌朗诵的相关技巧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歌朗诵的相关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训练(一)心理的真切感受训练1.逻辑感受的运用作品的逻辑关系主要指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构思。
把握文章逻辑关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段落之间的层递关系,看看文章是如何开展的。
(2)句群之间的关系,如并列、递进、因果转折等,主要从虚词上入手。
(3)实词的运用,尤其是主要动词。
(4)修辞方法的运用。
2.形象感受的运用作品中的形象指任务、事件、景物等。
这些鲜活的形象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感观。
朗读时,就需要调动起这些形象客体去感染听众,达到朗读的目的。
3.情感感受的作用朗读时要抓住作品的感情线索,确定朗读时的感情基调,还要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这三情统一一致,就是成功的`朗读。
(二)语言的表达技巧训练1.停连停连是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暂时休止和接续,可以说它是有声语言表达中的标点符号。
一方面,停连是作品内容、情感表达的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利用停连,造成声音的暂时间歇和延读,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
另一方面,它也是朗读者生理上的需要。
(1) 停连的分类停连可以分为语法停联和强调停连两类:①语法停连语法停连是反映词句间的语法关系,显示语法结构的停连。
②强调停连强调停连是为了突出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特殊感情所作的停连。
它不受语法停连的限制,而是依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决定停连的位置和时间。
它可表示某种特殊的语意,还可显现出它前后连接部分的某种特殊的关(三)是表现语句中的并列关系(四)是表现句中的转换关系:1.停连的方法从语句的停连和连续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1)是落停(2)是扬停(3)是直连(4)是曲连二:重音重音是指朗读时为了突出主题、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而对于句中的某些词语加以突出强调的音,它是体现语句内容的重要手段。
朗诵诗歌的技巧
![朗诵诗歌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8e18ce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4.png)
朗诵诗歌的技巧
朗诵诗歌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旨在通过声音、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来传递诗歌的美感和内涵。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朗诵技巧:
1. 理解诗歌内容:在朗诵前,务必彻底理解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图。
了解诗人的背景和时代背景也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诗歌的精神。
2. 分析诗歌结构: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押韵模式。
了解哪些部分应该慢读,哪些部分应该快速朗诵,以及在哪里停顿或加强语调。
3. 掌握呼吸控制: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朗诵成功的关键。
学习使用腹部呼吸,保持声音稳定,避免断断续续或失去控制。
4. 语音练习:练习清晰的发音和适当的语调变化。
注意元音的饱满和辅音的清晰,使听众能够容易理解你的朗诵。
5. 情感投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歌中,让听众感受到你所传达的喜怒哀乐。
情感的真挚流露能够增强朗诵的感
染力。
6. 肢体语言:使用手势和面部表情来增强朗诵效果。
肢体语言应该自然、协调,不应过于夸张或造作。
7. 眼神交流:如果可能的话,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
这可以帮助建立与听众之间的联系,增加朗诵的吸引力。
8. 排练和修正:多次排练,不断修正你的朗诵方式。
可以录音或录像自己的朗诵,然后审视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9. 适应环境:熟悉朗诵的场地和设备,比如麦克风的位置和音响系统的布局。
10. 穿着打扮:选择合适的服装和仪表,以符合朗诵的场合和诗歌的风格。
通过以上技巧的练习和应用,你可以提高朗诵诗歌的水平,更有效地传达诗歌的魅力。
《诗歌朗诵的技巧》课件
![《诗歌朗诵的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7de9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2.png)
诗歌朗诵的进 阶技巧
运用声音的层次感
运用不同的音色和语调,表 达诗歌的情感变化
控制声音的音量和节奏,营 造诗歌的氛围和意境
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把 握声音的轻重缓急
结合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合 理安排声音的层次和变化
增强声音的表现力
掌握节奏:通过停顿、重音、语调等技巧,使朗诵更加生动 情感表达:通过声音传达诗歌的情感,使听众产生共鸣 气息控制:通过呼吸控制,使声音更加稳定、有力 声音变化:通过改变音色、音量、语速等,使朗诵更加丰富、有趣
停顿:适当停顿,增加诗歌的韵律 感
避免错别字和方言
避免使用方言,保持普通话 标准
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避 免读错字音
熟悉诗歌内容,理解诗歌含 义
练习诗歌朗诵,提高朗诵技 巧和准确性
注意仪态和服饰
仪态:保持自然、自信、大方的仪态,避免紧张、僵硬或过于夸张的动作 服饰:选择与诗歌内容和主题相匹配的服饰,避免过于花哨或过于随意的穿着 妆容:根据诗歌内容和主题选择适当的妆容,避免过于浓妆或过于淡妆
目的
反复朗读诗歌, 感受诗歌的韵 律和节奏,理 解诗歌的情感
表达
把握诗歌情感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境 感受诗歌情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情感 传达诗歌情感:通过语调、节奏、表情等,传达诗歌的情感 融入个人情感:在朗诵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感人
运用声音变化
音量:根据诗歌内容调整音量大小,如高声表达激情,低声表达悲伤 音调:根据诗歌情感调整音调高低,如高音表达兴奋,低音表达深沉 语速:根据诗歌节奏调整语速快慢,如快速表达紧张,慢速表达舒缓 停顿:根据诗歌结构调整停顿长短,如长停顿表达思考,短停顿表达连续
节奏感强
播音主持诗歌朗诵技巧
![播音主持诗歌朗诵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271e75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a.png)
播音主持诗歌朗诵技巧一、理解诗歌。
1. 把握主题。
2. 分析情感。
3. 研究背景。
二、声音技巧。
1. 语调。
- 语调就像音乐里的旋律。
该高的时候高,该低的时候低。
比如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大江东去”这几个字语调可以适当高一点、强一点,显示出那种豪迈的气势。
要是都用一个调调读,就像机器人说话一样,很无趣。
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个指挥家,用语调来指挥这首诗歌的“音乐”。
2. 重音。
- 重音就像是给文字中的某些字加了个放大镜。
比如“我是唯一的一个找到真金的人!”这里“唯一”和“真金”就可以作为重音来读,突出那种独特性和珍贵性。
要是读的时候所有字都一样重,就像把所有东西都混在一起,没有重点了。
3. 节奏。
- 节奏就像人的心跳一样。
有的诗歌节奏明快,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读起来就像轻快的小步舞曲;有的节奏缓慢,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像沉重的慢板。
你得找到诗歌的节奏韵律,读起来才顺溜,就像跟着音乐的节拍跳舞一样。
三、肢体语言和表情。
1. 表情。
- 你的脸就像诗歌的第二张“嘴”。
朗诵欢快的诗,你就得面带微笑,眼睛里都透着喜悦;朗诵悲伤的诗,眉头就得皱起来,眼神里要有哀愁。
要是朗诵一首很有力量的诗,表情就得坚定,就像你要去打一场硬仗一样。
如果你的表情和诗歌的情感不搭,就像穿错了衣服去参加活动,特别别扭。
2. 肢体动作。
- 适当的肢体动作可以给朗诵加分不少。
但可别太夸张,像个小丑一样就不好了。
比如朗诵到“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时候,你可以稍微把手向上伸一下,表现出那种想要触摸天空的感觉。
要是朗诵的时候像个木头人,一动不动,就会让整个朗诵显得很呆板。
诗歌朗诵技巧有哪些
![诗歌朗诵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ee70cb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d.png)
诗歌朗诵技巧有哪些1. 声音的运用朗诵者应该在朗诵中尽量展示和使用声音的各种变化,如高低音、明暗音、快慢节奏等。
通过运用声音的不同特点,朗诵者可以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
在朗诵时,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调整声音的音量、音调、音色,使之与诗歌的内涵相呼应,以达到更好的朗诵效果。
2. 语速和节奏的掌握朗诵时的语速和节奏是非常关键的,它们能够帮助表达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朗诵者应该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节奏感,灵活调整自己的语速和节奏,使之与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相一致。
在有些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加快语速和节奏,以增强诗歌的力度和生命力;而在一些悲伤或庄严的诗歌中,可以适当地减慢语速和节奏,使之更具穿透力和沉静。
3. 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运用除了声音的运用外,朗诵者还应该注重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运用。
通过面部表情、眼神的变化以及肢体的动作,可以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和形象。
朗诵者可以根据诗歌的要求,运用微笑、凝视、眉毛的起伏、手势等,表现出诗歌中的人物、情感和场景,使之更加栩栩如生。
4. 语调和停顿的处理在朗诵中,语调和停顿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朗诵者应该根据诗歌中句子的要求,合理安排语调和停顿的位置,使之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适当地运用升调、降调和中止音,可以增强朗诵的表达力和吸引力;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停顿,可以突出重要词语或表达一段意境,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5. 整体形象的呈现朗诵者在朗诵时还应注意整体形象的呈现。
朗诵者的仪态和仪表,包括衣着、站姿、面部表情等,都能够对朗诵效果产生影响。
朗诵者应该注重修饰自己的形象,以符合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整体形象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能够更好地引起听众的共鸣与体验。
以上是诗歌朗诵的一些技巧,希望能够对朗诵者朗诵诗歌时的表现有所帮助。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修炼,朗诵者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展现出更加动人的诗歌魅力。
最后,希望每位朗诵者都能在朗诵的过程中,用心去感受诗歌的美,与观众一起分享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诗歌朗诵技巧
![诗歌朗诵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6d1421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6.png)
诗歌朗诵技巧一、引言诗歌朗诵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要求演员在吟诵诗歌时,通过语音、节奏和表情等方面的调整,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传达给观众。
本文将介绍一些诗歌朗诵技巧,帮助朗诵者更好地表达诗歌的内涵。
二、声音的处理技巧1、音量的调节:根据不同场合和情感的需要,灵活调整音量,使之合理而有力。
2、语速的把握:根据诗歌的节奏和情感的变化,适当地控制语速,保持节奏感。
3、声调的变化:通过对声调的提升或降低,突出诗歌的重点和表达情感。
三、节奏感的培养1、把握韵律:学习诗歌的韵律,把握诗歌的节奏感,做到声情并茂。
2、控制停顿:在适当的地方停顿,让观众有喘息的机会,也能提高朗诵的艺术效果。
四、情感的表达1、内化诗歌情感:通过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将其融入到朗诵中。
2、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表达,增强情感的传达。
五、形象的展示1、诗歌的背景:在朗诵时,想象诗歌所描绘的背景场景,给观众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2、角色的刻画:根据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语音和表情的调整,将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六、身体的训练1、声带和呼吸的训练:通过一些音乐和声音练习,加强声带和呼吸的控制能力。
2、肌肉的放松:通过放松身体的肌肉,调整姿势和呼吸,提高朗诵的自信和自如程度。
附件:- 附件1:诗歌朗诵示例视频- 附件2:诗歌朗诵练习音频法律名词及注释:1、演员:根据实际情况,可指任何参与诗歌朗诵的表演者。
2、朗诵:将文学作品以声音形式表达出来,通过语音、节奏和表情等方式传递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诗歌朗诵技巧_朗诵技巧 朗诵诗歌应该注意什么?有什么技巧?
![诗歌朗诵技巧_朗诵技巧 朗诵诗歌应该注意什么?有什么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90c9bf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2.png)
诗歌朗诵技巧_朗诵技巧朗诵诗歌应该注意什么?有什么技巧?(一)停顿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无本之木。
因而、亲身经历一样。
这种再创作;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诵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感受,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例如:我被国民党逮捕,文明言行,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来呵,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语句等的含义。
要注意。
③从确定重音的难易上看。
1.生理停顿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响亮的声音,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企盼,我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朗诵时就不难把握其主题是,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
例如贺敬之《雷锋之歌)中的一句.正确;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
二,即声音的清晰,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
内容和感情支配的。
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陈然(xx《挺进报》的特支书记)。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搞清楚文中生字。
其次。
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用普通话朗诵。
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执行了”这些词语后面也没有标点,增强理解,被视作传播革命信息,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团结了│党和红军、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使得”,但是为了突出“遵义会议”的地位。
(一)选择朗诵材料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往往优先重读定语,强调重音不同,首先要咬准字音。
三,不要囫囵吞枣,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最后,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
诗歌朗诵的技巧(通用17篇)
![诗歌朗诵的技巧(通用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96709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0.png)
诗歌朗诵的技巧(通用17篇)
1. 理解诗歌。
在朗诵诗歌之前,必须要先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和意境。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以及更好地传达诗歌的精神。
2. 熟悉诗歌。
在朗诵诗歌之前,要先把诗歌背诵下来。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并且在朗诵过程中更加自然、流畅。
3. 发音准确。
在朗诵诗歌时,要注意发音准确。
特别是一些难读的单词和词汇,必须要准确发音,以便更好地传达诗歌的精神。
4. 把握节奏。
在朗诵诗歌时,要把握好节奏。
特别是一些慢板诗歌,要更好地把握节奏,让诗歌更加优美、动听。
5. 注重情感。
在朗诵诗歌时,要注重情感。
要把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听众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情感。
6. 肢体语言。
在朗诵诗歌时,要注重肢体语言。
可以利用手势、面部表情等方式来更好地传达诗歌的情感。
7. 眼神交流。
在朗诵诗歌时,要注重眼神交流。
可以利用眼神来更好地传达诗歌的情感,让听众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精神。
8. 着装得体。
在朗诵诗歌时,着装得体也很重要。
要选择适合诗歌风格的服装,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专业、自信。
9. 台风优美。
在朗诵诗歌时,台风也非常重要。
要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优美、大方,让听众更加舒适、放松。
10. 不断练习。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诗歌朗诵者,需要不断地练习。
可以通过模仿、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朗诵技巧优秀9篇
![朗诵技巧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39c63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6.png)
朗诵技巧优秀9篇方法篇一吐字训练吐字清晰,是朗诵的起码要求之一、因此,吐字归音是学习朗诵必须练习得一项重要基本功。
吐字归音使我国传统的说唱艺术理论中在咬字方法上运用的一个术语。
它将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立字,归音三个阶段。
出字是指声母和韵头(介音)的发音过程,立字是指韵腹(主要元音)的发音过程,归音是指音节发音的收尾(韵尾)过程。
其基本要领是:出字要准确有力,又叼住弹出之感:立字要拉开立起,明亮充实,圆润饱满:归音趋向要鲜明、迅速“到家”,干净利索。
总之,就是要求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有头有尾,构成一个“枣核型”形式:声母、韵头为一端,韵尾为一端,韵腹为核心:字的中间发音动程大,时间长,字的两头发音动程小,关合所占时间也短。
当然,对“枣核型”不可做绝对化的理解。
不过,无论如何,吐字时,不仅要有头有尾,不含混,而且又要连接的好,浑然一体,不能有分解,断接的痕迹。
普通话的吐字归音汉字的音节结构分为声、韵、调几个部分。
声,又叫字头;韵,分为韵头、韵尾、韵腹三个部分;调,字神,体现在韵腹上。
汉字的发音应该以遵循汉字的音节结构特点。
方法篇二呼吸训练朗诵技巧篇三①通假异读通假字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通假字跟本字的读音大多不同,我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读其本字的音。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就不能读“shuō”,而应读“yuè”;这里的“说”通“悦”,愉快的意思。
《桃花源记》里“便要还家”中的“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这里的“要”通“邀”,邀请的意思。
②古音异读古代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凡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未作出规定的,我们仍应按传统的音去读。
像“可汗问所欲”中的“可汗”,是对过去一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呼,按古音应读“kèhán”。
③破音异读这是指通过改变字音的办法来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一种异读。
如“骑”现在只用作动词,读“qí”,但文言文中它还常作名词用,读“jì”,表示骑马的人或战马,“翩翩两骑来是谁”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都读“jì”。
诗歌朗诵的技巧方法
![诗歌朗诵的技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c97b4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b.png)
诗歌朗诵的技能方法同是语言文字作品,因文体不同,表达方式各异,作品的意蕴韵味也会各有不同,因此,朗诵的处理方式也不相同,各有侧重。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诗歌朗诵的技能方法,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鉴戒,感爱好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诗歌朗诵的技能方法1.诵出节奏美第一,读好诗的音步。
所谓音步,即是诗句中的语音停顿单位,一样是一个实词或一个词组为一个音步。
节奏主要由音步来体现。
一个音步就是一个节拍。
五言诗一样分三个音步:“/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七言诗一样分四个音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现代诗也有音步,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分别是三个音步和四个音步。
现代诗的音步大小不一,跨度不一,诗句在延续进程中就会产生错落有致的节奏。
具体到一首诗来说,音步行进的速度和停歇时间的长短,要视诗歌的内容和风格而定。
第二,读出诗的韵脚。
诗歌大多是押韵的,朗诵时要将韵脚的音节稍稍拖长,读得响亮、清新、平仄分明,这样听起来会更和谐优美,委婉动听,从而显示出诗歌的音乐美。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中“烟”、“川”、“天”三字是押韵的,如读得亮一些,就会形成音韵回环呼应,产生一种和谐悦耳的韵律美。
2.诵出旋律美读诗如品茶,都强调“出味”。
古诗之味,在于韵律。
即腔调的腾挪跌宕、声音的强弱粗细、节奏的快慢变化。
简单地说,就是要注意腔调的平、升、降、曲。
如:《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平)白云生处有人家。
(曲)停车坐爱枫林晚,(升)霜叶红于二月花。
(降)诗中描画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美河山的酷爱之情。
这首诗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朗诵的时候,要注意运用高低变化、拖长字音、轻吐重读和拖腔上扬等技能,将作品中那种时而恬适、时而欢乐、时而热情豪爽的情绪表现出来,给听众以开朗、振奋的感觉。
诗的一、二句写远景,朗诵时,要给人以恬适、舒服的感觉。
诗歌朗诵技巧PPT课件
![诗歌朗诵技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57cd0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4.png)
什么是情景再现?情景再现即:在符合 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一稿件提供的材料 为原型,使稿件中的时间、情节、场面 、景物、情绪......在播音员脑海里不断浮 现,形成连续的活动画面并不断引发相 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 现(《播音学简明教程》第117页)。
如何进入角色
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 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 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 ,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 情。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 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 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 色,进入情境。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 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 、亲身经历一样。
首诗共分四小节,诗人通过暗喻、衬托等手法,把抽象的乡愁,表现得生动具体、 耐人寻味,集中表达了台湾人民思念亲人、渴望亲人团聚的强烈心愿。根据作品 的主题思想和朗诵目的,可确定全诗基调为思念、祈盼,应读得忧伤一点。全诗 选用了四个喻体: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交织着时空事态的运动,内涵丰富 细腻。从整体看,前三个诗节是对后一节的映衬,朗读时要注意情感语调变化。 读到最后一节,声音应略提高,放慢语速,以突出思念、忧伤的感觉。
一、作品欣赏
注意一:倾听朗诵者的声音、观察动
作和表情。
遵循基本原则: (一)理解作品,把握基调 (二)挖掘潜台词、寻求情景再现及进入
角色
一、理解作品,把握基调
基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朗诵的灵魂,是朗诵一篇作品的共性特征 。 它是指文学作品总的感情色彩和份量,它表现的是诵读者对作品理解和感受的整 体结果,是对作品的宏观把握。不是指某一句或某一段的感情色彩
材限定便有了丰富的潜台词,给了朗诵表 演者广阔的创作空间。不注意挖掘,朗诵 就会流于浅薄。什么是潜台词呢?斯坦尼 斯拉夫斯基(前苏联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 )给它下过定义:就是角色的并不明显, 但内心感觉得到的人的精神生活,它在台 词字句里不断地流动,随时都赋台词以根 据,以生命(斯氏全集第三卷,第91页) 。
诗歌朗诵的技巧有哪些
![诗歌朗诵的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d293fc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60.png)
诗歌朗诵的技巧有哪些一、重音重音的读法1、低中见高法:就是把要强点的字词读得重一些,响一些。
这是最常见的方法。
2、实中转虚法:虚声指声轻气多的声音。
采用重音轻读的形式。
3、快中显慢法:把某些字词的读音有意拉长,形成拖腔。
4、连中带停法:运用停顿来突出重音,几乎每个主要的重音都离不开它。
二、节奏:节奏是在一定感情起伏的支配下,呈现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音形式的循环往复。
基本要领:句首不同起,句尾不同落,句腰不同峰。
例:《最后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沉稳型《春》《天上的街市》轻快型《沁园春雪》《济南的冬天》舒缓型三、语气:包括诵读的抑扬(语势及语调)、顿挫(停连)轻重(重音)、徐疾(节奏)等的变化。
四、停连1.停顿包括:文法停顿、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心理(情感)停顿。
●文法停顿:第一种按照行文的标点符号进行停顿,第二种由文章结构决定的,这种停顿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部分等所作的停顿。
停顿是有思想,有内容的,并不是空的。
●语法停顿:由句子的语法结构造成停顿。
①某些介词前面或后面②方位后③动词后④某些连词前面或后面(因为,如果,和等)●逻辑停顿:一般较短,只相当于顿号所作的停顿。
有强调性停顿,并列式停顿,呼应性停顿(有些词具有领属关系,比方说,是、想、要、有、像、如等,其后要停顿)领词,尾词停顿。
●心理停顿:由心理情绪决定的,常有激发诱导的意味。
达到的效果此时无声胜有声虽无言,却有情;虽无声,却意无穷例如: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席慕容《初相遇》2、与停顿相反的一对观念连贯(用~表示)朗诵过程中,思想情感一直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在意思延续或激情澎湃的地方,必须一气呵成,这就需要用语流连贯的表达技巧。
例如:你的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诗词朗诵技巧大全
![诗词朗诵技巧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e0643f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f.png)
诗词朗诵技巧大全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
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
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诗词朗诵技巧大全,欢迎借鉴参考。
语言艺术:诗词朗诵技巧诗词是最常见的文学形式。
它以凝练的语言、强烈的感情、飞腾的想象、和谐的韵律、深邃的意境来高度集中地反映现实生活。
我们在朗诵稿件的选择上,诗词朗诵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
所以我们有必要来掌握诗词朗诵的技巧!诗歌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朗诵的技巧也不相同。
今天我们来说说格律诗的朗诵技巧:1、格律诗讲究平仄、押韵与对仗。
平仄,是根据古代汉语的声调来确定的。
律诗的平仄格式是固定的,形成几种格式。
“平”,在古代汉语中指“平声”,在现代汉语中则指“阴平”和“阳平”。
“仄”在古代汉语中指“上声’、“去声”和“人声”。
而在现代汉语中指“上声”和“去声”。
诗歌的平仄交错,可使声调多样化,使人听之和谐悦耳、音韵铿锵。
2、格律诗的朗诵要划好语节。
凡格律诗都有一定的句数和每句的字数,它是用明显的格律来包容凝聚的思想感情。
因而,我们在朗诵前,应参照诗句的具体语义及每行字数划分为一定规格的语节来表现它。
3、押住韵脚在诗句末尾韵母相同的字称为韵脚。
马雅可夫斯基曾说:“没有韵脚,诗就会散架子的。
韵脚使你回到上一行去,叫你记住它,使得形成一个意思的各行诗维持在一块儿。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押韵更是极为重要的,没有韵脚难称格律诗。
韵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重要条件。
五言和七言绝句、律诗的划分情况中国古典诗歌中每句都有一定的“顿数”,并有规律可循。
一般“五言诗”是每句两顿,每顿两个字或一个字,并且主要是第三个字或第五个字可以一个字成为一顿。
而“七言诗”则比五言诗增加一顿为每句三顿,其主要是第五个字或第七个字可以一个字成为一顿。
诗歌朗诵的技巧和方法
![诗歌朗诵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de37e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6.png)
诗歌朗诵的技巧和方法诗歌朗诵是一门艺术,要将诗歌中的意境、情感和节奏表达出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提升你的诗歌朗诵水平:1. 音调掌握: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调整朗诵时的音调。
高亢激昂的内容可以用高音调,平和温柔的内容可以用低音调。
注意音调的变化,使朗诵更富有层次感。
2. 篇章把握:将整篇诗歌的内容分为不同的篇章,每个篇章都应该有明确的情感转折点。
在朗诵时,通过停顿或语调的变化,突出各个篇章的特点,增加诗歌的表现力。
3. 语速控制:根据诗歌的节奏和情感的变化,控制自己的语速。
有时可以慢下来,让听众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有时可以加快节奏,增加紧张感和激情。
4. 语气运用:适当运用不同的语气,如抒情、哀怨、喜悦等。
通过语气的转换,使诗歌更加生动、传神。
5. 手势运用:配合朗诵,合理运用手势,表达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手势的姿势和动作应与诗歌内容相匹配,切勿随意挥动。
6. 声音处理:有效利用声音的变化,如音量的强弱、高低音的变化等。
通过合理调整声音的表达方式,使诗歌更加生动、吸引人。
7. 视线交流:在朗诵时,要时刻与观众保持眼神交流。
适当地与观众对视,可以增强与观众的情感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感。
8. 情感投入:朗诵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用真挚的情感,将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出来,与听众产生共鸣。
9. 反复练习:不断地朗诵同一首诗歌,并反复录音,听取自己的朗诵效果,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诗歌朗诵需要技巧和方法的运用,通过音调、篇章、语速、语气、手势、声音处理、视线交流、情感投入以及反复练习等方面的训练,可以提升诗歌朗诵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朗诵的基本技巧优秀4篇
![朗诵的基本技巧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2db33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1.png)
朗诵的基本技巧优秀4篇有效朗诵训练知识篇一1,朗诵不是简单的读出来,朗诵是对作品的再创作。
2.朗诵,说白了就是有感情的说话,一定要把情感注入其中,好的音色,只是一个条件,音色必须为表达情感服务,真正打动人的,不是音色,而是情感。
3.所有有声语言,都要有对象感。
脑海里面要有听众,内心里要想着有什么样的听众要听自己诵读。
如果缺失了对象感,也就意味着缺失了指向性,诵者无指向,听者就会茫然。
4.要学会运用轻重音,停连语调,营造好语言气场,实现最佳的朗诵效果。
5.关于排比句的处理。
一定要寻求变化,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也要有,有的需要延伸性变化,有点需要起伏性变化,等等,如果没有变化,就是简单的重复,就会变得乏味,就会使听者厌倦。
6.要学会气息的变化。
要以气托声,以声动人,给听者的感觉是,声音离他越近,越能够打动他(她)。
7.朗诵时,一定要千方百计寻求变化,否则,诵者感觉很累,听者也不是享受,诵者要设法把听众带入作品,跟随自己的节奏,享受作品。
8.关于起伏。
朗诵必须要有起伏变化。
只有高山,一直从头高到尾,就不能凸显哪里是作品的高潮,反之,如果通篇都是平原,没有高山,作品就不会出现高潮,同样作品就会显得平淡,不会收到好的感染和共鸣效果。
9.朗诵与字幕。
有许多诵友在荔枝和喜玛拉雅里读,伴奏字幕不是固守的朗诵节奏,朗诵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不要刻意去追字幕,可以稍作微调,如果差异大看不到字幕无法正常诵读,可以先把稿子下载下来,借用背景音乐,在作品的总体时间内完成作品。
10.要博采众长。
多听,多看,多思考,把他人的长处吸纳过来,为己所用,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诵读水平。
11.朗诵与播音的区别。
播音的主旨是表达声音,字音读准,字正腔圆,朗诵的主旨是表达情感,以情动人,好的声音要为情感表达服务,发自内心的声音,自然的气息连带,诠释出来的声音才会更入心,与听众产生心灵共鸣,甚至可以使听者静心,有净化心灵之美。
朗诵窍门小知识篇二声音朗诵演讲同演唱一样,都是一种声音的传播,所以能够打开人们封闭的心扉,进入朗诵演讲者欲创设的情境中,声音的功能不可或缺。
诗歌朗诵技巧与注意点
![诗歌朗诵技巧与注意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3a20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e.png)
诗歌朗诵技巧与注意点在播音与主持艺术学习当中,诗歌朗诵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接下来我将从诗歌、格律诗等方面来为大家分享一些技巧。
一、诗歌在朗诵诗歌时,凝聚感情,运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诗歌高远的意境,需要灵动的表现(用明朗的实声)抓住两个关键:诗词的声(诗词的声调和音节,领略音乐之美)与色(诗词的文采和藻饰,诗人通过修辞设色,描绘生动形象)吟诗时,一定要注意做到平长仄短。
二、格律诗朗诵朗诵格律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发音准确,吐字正确。
2、语速适当,用心感受;要抓住文章特点,使作品节奏流利和谐,缓急结合。
3、语调生动,轻重适宜。
4、手势恰当,准确到位(不能过多、过火,宜少不宜多,眼神要和手势一致)。
三、朗诵小技巧首先在朗诵时要做到有感而发,有动于衷,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多看、多听,观察不同的人或电视剧当中的人物在场景当中是如何表现的,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不断进行揣摩,以丰富自己的角色感。
其次要确定制高点,何谓制高点呢?制高点是对文章当中最能渲染气氛,对描绘景物、抒发情感,直接表达文章内涵的地方进行强调,其他重点不能高于制高点。
然后,要读出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以及对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揣摩,达到真正的内化,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最后还要对诗中的情感做具体分析。
四、读出形象朗诵诗的时候要用形象思维,诗歌的抒情总是要借助一些景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丰富的想象,鲜明的形象是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能衬景,景也能传情,这是意境。
五、读出节奏体现在停顿、轻重和缓急上例如:五言诗,三顿,一顿时间长(二一二、二二一);七言诗,四顿,二顿时间长(二二二一、二二一二);吟诵的时候要注意做到平托仄收。
六、把握基调主要理解贯穿全篇作品的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在这里运用备稿六步,即: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
划分层次:所谓层次,就是指稿件的布局,结构。
古诗文诗歌的朗诵方法_有哪些节奏或停顿的原则
![古诗文诗歌的朗诵方法_有哪些节奏或停顿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25ccdd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1.png)
古诗文诗歌的朗诵方法_有哪些节奏或停顿的原则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朗诵古诗文诗歌呢?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朗诵古代诗歌和诗文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文诗歌的朗诵技巧一.读出韵味。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基本的书面语形式,三千多年的时空距离,造成他与现代学生的隔膜,学生学古诗文就像与陌生人交朋友,只有拆除那道隔断千里的心理防线,才能让学生走近古诗文,学好古诗文。
古诗文往往一字多义,不易理解,但它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讲究朗朗上口,只要多读就一定会读出它的韵味。
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意蕴。
读,要采用不同手段调动朗读兴趣。
听录音、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男女生赛读等均是激发学生朗读欲望的好形式。
如上《咏柳》一课,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难点由学生质疑解答),然后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如“不知细叶谁裁出,”)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二月春风似剪刀”要读出神气的语气等)。
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一个个读得摇头晃脑起来,一副有滋有味的样子。
当然,这只是初步感受古诗文韵味的魅力,是读的最低层次。
二.读出情味。
情是作家跳动的心,情是文章勾人的魂,它就渗透在字里行间,学生若能透过字表,调动主观情感积极参与,与作者脉搏共振,心随文跳,情随文动,就能读出古诗文的儿女情,山水音,读出田园乐,童真趣,也就读出了古诗文的“经”,读出令人心动的动情点。
教师只有找准每篇古诗文的动情点(是突破重点的关键),引导学生加以体味辨别,学生自己的情感才会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擦出耀眼的火花。
三.读出意味。
文言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一种氛围,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
其和谐的音韵,或铿锵,或缠婉,或迭沓,或明快,或含蓄,只有朗读,反复咏唱,才能体味得到,只有读到了位,才能把眼前的方块文字,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
诗歌朗诵技巧有哪些(通用29篇)
![诗歌朗诵技巧有哪些(通用2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e8cc1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b.png)
诗歌朗诵技巧有哪些(通用29篇)诗歌朗诵技巧有哪些篇11,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形之于声及于听众是老一辈播音艺术家提出并遵循的创作之路。
那么,朗诵同样也要遵循这条正确的道路。
首先,对文章进行感受,确定重点、基调,把握句子和字词的语气,对其所特有的韵律进行熟悉,然后,确定一个初步的朗诵方案,待试着朗诵之后再对其方案作进一步调整;2,有了详细感受之后,接下来的就是形之于声的工作了。
每个人的情感阈限不同,对同一文字作品的感受不同,有的剧烈,有的一般。
但共同要做的是就是"形之于声',要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朗诵的难也就在于此。
所以,朗诵的形式美更为重要。
难以想象一位诗人的朗诵是个什么样子,也正是为什么当诗人完成一篇大作之后,总是希望查找一位艺术家做自己大作的代言人的原因。
由于,只有拥有了形式美,自己的东西才能更好地为大家所接受所感动,才有了完善的"包装'。
3,有的高校的朗诵教材,对朗诵的形式技巧进行了有益的探究,设计出了语句、字词的表现方式,诸如:上山类、下山类、波峰类等等。
这中技巧对于朗诵初学者有关心,使之能够快速入门。
但入门之后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摆脱技巧的束缚和创新,在前人的基础上如何形成新的东西等等。
文无定法,何况朗诵。
因此,朗诵之技巧如同青砖,抛砖才能引玉,技能的把握运用和表现形式的推陈出新才是我们的真正课课题。
4,朗诵,特殊是古诗词的朗诵比较难,难点之一,是否遵循汉语拼音方案?当然,回答是确定的!但是,在有的时候,处理个别字、词的时候,假如遵循字调到位,势必无法表达出诗歌特有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比如:寒山:《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假如,在地热个"杳'字和其次个"啾'字处理上还是遵循"字调到位'的话,根本无法表达出的当时感受和所描述的意境。
这就需要在字尾处变化。
5,再来看看诗歌朗诵当中的"出字'。
诗歌朗诵技巧及案例讲解
![诗歌朗诵技巧及案例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e62255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f.png)
诗歌朗诵技巧及案例讲解诗歌朗诵技巧及案例讲解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朗诵技巧及案例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歌朗诵技巧及案例讲解篇1诗歌朗诵技巧讲解想要把一首诗歌朗诵好,就需要正确的诗歌朗诵的技巧。
要朗诵诗歌,就应对诗歌的种类、特点有个大概的了解。
诗歌是用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来抒发感情和反映生活的。
一般来说,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从内容上,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一种是从形式上,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两大类。
诗歌的特点是,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主题鲜明,具有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在朗诵诗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深知背景,明确目的。
朗诵诗歌前,应搞清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了解了背景和目的后,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内容,朗诵时有利于唤起自己的激情,从而很好的表达诗人的意志和胸怀。
二、运用想象,大胆设计。
一首诗写情、写景、写人、写物,虽是各有特色,但都离不开形象,诗人往往在抒发感情时,用形象来表达自己要说的话。
我们在进行诗歌朗诵时,要运用形象思维,以“诗情画意”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同时还要大胆的运用联想进行设计。
更多诗词朗诵技巧可以到学习。
三、节奏和谐,语言流畅。
节奏是语言的音乐性,及其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语音强弱、长短的现象,节奏的轻重缓急是随着人的情绪起伏和环境的变迁而变化的,诗歌的节奏尤为明显。
以古诗五言或七言绝句来说,如不掌握其节奏,朗诵后会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要掌握好节奏,主要是处理好诗歌词句的停顿及节拍。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下面举三个例子谈谈诗歌朗诵的技巧。
例1《春晓》这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诗的节奏。
诗朗诵的技巧与方法
![诗朗诵的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02202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5.png)
诗朗诵的技巧与方法
诗朗诵是一种能够体现文学艺术魅力和情感表达的形式,其技巧和方法对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发挥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诗朗诵的技巧和方法:
1. 语调的掌握:诗歌的语调是其韵律和情感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诵者要掌握好语调的变化,以达到抑扬顿挫、情感传递的效果。
2. 音量和节奏:朗诵时要注意音量和节奏的掌握,以让语言的节奏感更强烈、情感更加深刻。
3. 声音的处理:朗诵时要注意声音的处理,如嗓音的清晰度、咬字的准确度,以及声音的抑扬顿挫,以达到更好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身体语言的运用:朗诵时可以运用身体语言来增强表现力,如手势、面部表情等,以达到更好的情感表达效果。
5. 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内涵:朗诵者应当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内涵,以便更好地表现出诗歌所要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在实践中,朗诵者应当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朗诵技巧和方法,以达到更高的表现水平。
同时,也要注重情感表达,让诗歌的情感和意义更加深入人心。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诵艺术中的一般语言技巧
一、停连
1.停顿包括:文法停顿、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心理(情感)停顿。
●文法停顿:第一种按照行文的标点符号进行停顿,第二种由文章结构决定的,这种停顿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部分等所作的停顿。
停顿是有思想,有内容的,并不是空的。
●语法停顿:由句子的语法结构造成停顿。
①某些介词前面或后面②方位后③动词后④某些连词前面或后面(因为,如果,和等)
●逻辑停顿:一般较短,只相当于顿号所作的停顿。
有强调性停顿,并列式停顿,呼应性停顿(有些词具有领属关系,比方说,是、想、要、有、像、如等,其后要停顿)领词,尾词停顿。
●心理停顿:由心理情绪决定的,常有激发诱导的意味。
达到的效果“此时无声胜有声”“虽无言,却有情;虽无声,却意无穷”
例如:美丽的梦/ 和美丽的诗一样,
都是可遇/ 而不可求的,
常常在/ 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 出现
——席慕容《初相遇》
2、与停顿相反的一对观念——连贯(用~表示)
朗诵过程中,思想情感一直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在意思延续或激情澎湃的地方,必须一气呵成,这就需要用语流连贯的表达技巧。
例如:你的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二、重音——重音的读法
1、低中见高法:就是把要强点的字词读得重一些,响一些。
这是最常见的方法。
2、实中转虚法:虚声指声轻气多的声音。
采用重音轻读的形式。
3、快中显慢法:把某些字词的读音有意拉长,形成拖腔。
4、连中带停法:运用停顿来突出重音,几乎每个主要的重音都离不开它。
三、节奏:节奏是在一定思想感情起伏的支配下,呈现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音形式的循环往复。
基本要领:句首不同起,句尾不同落,句腰不同峰。
例:《最后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沉稳型
《春》《天上的街市》——轻快型
《沁园春雪》《济南的冬天》——舒缓型
四、语气:包括诵读的抑扬(语势及语调)、顿挫(停连)轻重(重音)、徐疾(节奏)等的变化
1,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形之于声及于听众是老一辈播音艺术家提出并遵循的创作之路。
那么,朗诵同样也要遵循这条正确的道路。
首先,对文章进行感受,确定重点、基调,把握句子和字词的语气,对其所特有的韵律进行认识,然后,确定一个初步的朗诵方案,待试着朗诵之后再对其方案作进一步调整;
2,有了具体感受之后,接下来的就是形之于声的工作了。
每个人的情感阈限不同,对同一文字作品的感受不同,有的强烈,有的一般。
但共同要做的是就是“形之于声”,要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朗诵的难也就在于此。
所以,朗诵的形式美更为重要。
难以想象一位诗人的朗诵是个什么样子,也正是为什么当诗人完成一篇大作之后,总是盼望寻找一位艺术家做自己大作的代言人的缘故。
因为,只有拥有了形式美,自己的东西才能更好地为大家所接受所感动,才有了完美的“包装”。
3,有的高校的朗诵教材,对朗诵的形式技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设计出了语句、字词的表现方式,诸如:上山类、下山类、波峰类等等。
这中技巧对于朗诵初学者有帮助,使之能够快速入门。
但入门之后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摆脱技巧的束缚和创新,在前人的基础上如何形成新的东西等等。
文无定法,何况朗诵。
因此,朗诵之技巧犹如青砖,抛砖才能引玉,技能的掌握运用和表现形式的推陈出新才是我们的真正课课题。
4,朗诵,特别是古诗词的朗诵比较难,难点之一,是否遵循汉语拼音方案?当然,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在有的时候,处理个别字、词的时候,如果遵循字调到位,势必无法表达出诗歌特有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比如:寒山:《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如果,在地热个“杳”字和第二个“啾”字处理上还是遵循“字调到位”的话,根本无法表达出作者的当时感受和所描述的意境。
这就需要在字尾处变化。
5,再来看看诗歌朗诵当中的“出字”。
出字乃字的头领,虽然,艺术院校的教科书上要求有“喷口”、“力度”、“弹性”,但还是不够,不全面。
上述技巧用在某种诗歌朗诵上还可以,但是,一用在“凝重型”、“激昂型”等诗歌朗诵的时候,其表现力就收到影响。
因此,需要朗诵者勇于创新。
不妨在出字上做做文章,将声母作协夸张处理。
这样,表现力不但增强,而且,更加加强了感染力。
现代诗歌朗读技巧
诗歌需在不断的诵读中方能体现其神韵,现代诗歌更是如此。
一般来说,朗读现代诗歌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如徐志摩的名诗《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而且,这愁,不是哀愁,不是浓愁,而是轻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的深情。
二、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
诗歌朗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稍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稍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速度就要力求平稳、不紧不慢。
”如我们今天学习的《我爱这土地》的语速要慢一些。
三、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
把握好诵读的“轻、重、缓、急”,恰当地分好“音步”,产生鲜明的节奏感,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
再以《再别康桥》为例: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整节诗比较轻柔,但轻柔之中依然有强调部分。
其中,红色词可稍读重一些;而下画单线部分的三个“轻轻”虽然属于这节诗中重点强调的部分,但根据诗歌意境来看,不能重读。
那么该怎么处理呢?我们可以这样处理:语速放缓慢,声音稍微拉长。
这样,两种强调处理,各有不同,一种重读,一种轻读拉长,“歌”的韵味便出来了。
四、根据语境,正确处理诗句的停顿。
这样才能使诗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
一般说来,顿号后的停顿最短,逗号后的停顿长一点,分号和冒号后的停顿再长一点,句号、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后的停顿更长一些。
”有时则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断定。
总之,现代诗歌诵读,具有很大程度的表演性。
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投入真情,反复吟咏,方能读出诗歌的感染力,用诗歌特有的魅力打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