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1.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主要分三大派系:天主教(或称罗马公教)、新教(或称基督新教、耶稣教)和东正教。

⑴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
基督教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教。

在公元3年,罗马人征服巴勒斯坦,对犹太人进行残酷镇压。

为此,犹太人多次起义,起义失败使一些人寄希望于宗教,期待"救世主"出现,来拯救受苦的教民。

犹太下层民众中出现一种流传"救世主"将要来临的秘密教派,基督教实际上即是由此教派演变而来。

最早的该派教徒多为奴隶、被释放的奴隶和贫苦人民。

他们在城市中建立起小组进行活动,以十字架为标志,实行财产共有。

但由于其宗教向各民族开放,包括罗马人在内的各民族人士参加,原来敌视罗马统治的精神逐步转为对现实罗马统治予以容忍,宣传爱仇如己,寄希望
于来世,鼓励对国家忠诚,对主人恭顺。

因此,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宣布给基督教以合法地位。

⑵罗马帝国后基督教的发展与分裂
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也出现了罗马与君士坦丁两个中心。

基督教东、西教会的分离,加上后来对教义的解释和仪式的差异,彼此相互指责为异端,到1054年相互逐出教门,断绝一切往来,正式分裂,成为两个教派。

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称东正教会,又称"正教"。

西部自称为罗马公教(即天主教)。

在西部,教会政治权力扩大,利用特权霸占了不少领地,对农民进行剥削。

教会还出售各种神职、"圣物"、"圣骸"、"赎罪卷"来榨取人民血汗。

教会的腐化与利用所谓"异端"镇压教徒与人民的反抗,使教会完全成为走上与人民对立的统治集团。

教会成为人们反对封建的焦点。

德国的教士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闵采尔领导农民起义,使西部统一的教会从此不再存在,宗教改革在北部广大地区广泛进行下去。

结果,改革后的新教不但出现,而且在这些国家占主导地位。

基督教从此又分成三个教派。

⑶基督教的扩散与分布
天主教在欧洲主要是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中南欧地区以及美洲地区。

信奉新教的国家主要是欧洲北部的国家,如丹麦、瑞典、挪威、冰岛、芬兰、英国以及德国和荷兰的部分地区,在全世界,新教人数有4.2亿,主要在欧洲和北美。

东正教原来分布的范围为巴尔干半岛及中东地区。

在欧洲,主要信奉东正教的国家为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马其顿。

在亚洲,主要是俄罗斯人居住的地区。

全世界信仰东正教的人共约1.6亿多,主要在原苏联,占60%。

⑷基督教的教义与制度
基督教以《旧约全书》为基本经典,称为《圣经》。

其教义是:
创世说:宇宙和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全善、全智、全爱"。

原罪说:上帝所创造的人类始祖亚当、夏娃不听上帝命令,食伊甸园中禁果,犯了罪。

因此,其后代生来就有罪。

人们只有信奉救世主耶稣为了赎罪,才能求得死后永生。

天堂地狱说:人来到世界,只有信奉神,死后才能使灵魂升入天堂,否则被抛入
地狱。

入教要经过洗礼仪式,教徒结婚要在教堂举行,由神甫主持。

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复活节和圣灵降临节。

2、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世界三大宗教中,按信奉人数居第二。

"伊斯兰"是顺从的意思,其教徒称为"穆斯林",该教主要分布在中东、北非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

(1)伊斯兰教的形成和发展:
在公元前7世纪时,拜占庭和波斯为争夺东西方在中东地区的商道进行长期的战争,使阿拉伯半岛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城市萧条,人民生活困难,社会需求新的出路以摆脱困境。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幼年失去父母,随伯父到处经商,后与一富孀结婚以提高其社会地位。

后来,对宗教产生兴趣,自称得到"安拉"的启示"受命为圣",从此,开始传教活动。

由于其信仰安拉为宇宙中唯一的神受到当地多神教的反对,不得不从麦加转向麦地那。

在麦地那传教成功,得到群众的拥护,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而后又回
到麦加,统一了整个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死后,教内通过选举办法确立继承人。

利用向异教徒征收较重的税的方法使其信奉伊斯兰教,使该教迅速传播.
(2)伊斯兰教的传播:
在阿拉伯帝国以外,伊斯兰教主要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及南亚等地区传播。

在西非通过武装入侵从塞内加尔到尼日利亚的大片地区使伊斯兰教具有广泛影响。

在东非,伊斯兰教的传播有两条路线,一是沿尼罗河进入苏丹,一是沿海岸从索马里一直到莫桑比克都留下深刻的印记。

在亚洲,伊斯兰教的传播通过伊朗向东,一路经阿富汗进入中亚,在唐时传入我国西北。

另一路进入印度,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都是伊斯兰教的国家。

除以上陆路传播以外,还有一路是通过海上贸易传播伊斯兰教。

今天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部、中国东南沿海的伊斯兰教区是以此方式传播来的。

(3)伊斯兰教的教派:
穆罕默德死后,围绕继承人的问题展开激烈的斗争。

结果,由于政治派别的对立而导致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
派别-逊尼派和什叶派,这种派别的斗争一直延续到今天。

(4)伊斯兰教的教义与宗教制度:
伊斯兰教的教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天命观:认为安拉是独一的,能创造万物并能主宰一切穆罕默德神化:穆罕默德是安拉所派使者,专门传达神的意旨,服从使者就是服从安拉。

相信来世:死去人的灵魂要接受审判,根据今世善恶表现进行惩罚。

"天堂""地狱"观:今世行善死后可进天堂,反之则下地狱。

在宗教仪式上强调念功、礼拜、斋戒、天课、朝觐"五功"。

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

3、佛教:
佛教起源与古印度(今尼泊尔),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在信徒方面,曾经盛极一时但目前已经衰落人数较少。

(1)佛教的兴起和衰落: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

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相传他是现在尼泊尔境内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他29岁时,深感印度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不合理,下层社会深受生、老、病、死之苦,遂离家出走,35岁时得道,创立佛教,获得贫苦人的支持。

当时的印度社会,上层种姓残酷压迫和剥削下层种姓社会,社会矛盾十分复杂而尖锐,这就给佛教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释迦牟尼为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神创说,提出"众生平等"。

(2)教派:
佛教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三个教派。

"乘"的含义是指道路的意思。

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不仅在教义理论方面,也反映在宗教实践方面。

如对佛祖的看法上,小乘是把释迦牟尼当成教主,大乘则把他当作法力无边的神,在修持方法和结果上,小乘主张求得修持者个人的解脱,大乘则认为应当修持成佛"普渡众生",从哲学宇宙
观看,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大乘则认为"法我皆空"。

大乘佛教在公元前1世纪时传到中亚,并由此传到中国,再传到朝鲜和日本,因此大乘佛教又被称为北传佛教。

小乘佛教的传播路线是向南通过海路,流行于今天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也称南传佛教。

在我国的西藏、内蒙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还有一种佛教称为喇嘛教,该教是由印度传入的密教、大乘佛教与西藏原始宗教"本教"相结合的产物。

(3)佛教的基本教义与节日:
佛教的基本教义有:
四谛:苦、集、灭、道。

苦:生、老、病、死;集:原因在于欲望与愚昧;灭:修行;道:解脱的手段与方法。

十二因缘:人的苦难是由十二个彼此成为条件的因果联系的环节造成的。

"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符合佛教规范作了好事,来世可得到好的转生与报应,否则会变成牲畜,堕入地狱。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佛教的节日有:佛诞节、涅盘节、佛成道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