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总关“音”ppt73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导学课件: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共33张PPT)
WSH
判断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
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
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
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D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迭翠
④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WSH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
山居秋暝
1、古代诗歌分“古诗”(古体诗)、 “近体诗”、“词曲” 三类,近体诗又有
王维 “律诗” 、“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
首 空山新雨后, 句五字,是五言律诗。
联 天气晚来秋。
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
对颔 仗联
明月松间照, “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
最贴切的句子。
江中看月作(清·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B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
WSH
判断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 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 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 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迭翠 ④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⑤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体诗)
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判断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
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
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
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D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迭翠
④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WSH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
山居秋暝
1、古代诗歌分“古诗”(古体诗)、 “近体诗”、“词曲” 三类,近体诗又有
王维 “律诗” 、“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
首 空山新雨后, 句五字,是五言律诗。
联 天气晚来秋。
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
对颔 仗联
明月松间照, “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
最贴切的句子。
江中看月作(清·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B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
WSH
判断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 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 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 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迭翠 ④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⑤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体诗)
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千言万语总关“音”PPT73
(3)韵母为“a、an、ang、en、eng”等的韵脚字,发音比较响 亮;韵母为“o、ai、ou”等的韵脚字,发音比较柔和:这两类韵脚 都可以传达欢乐、雄壮或温和、轻松的感情。而韵母为“i、u、e、 ei、ie”等的韵脚字,发音比较细微,则可以表达低沉、婉转、哀 伤、悲愤的感情。这其实也是押韵的一种作用。
4.绝句和律诗的押韵是如何规定的?
提示: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押韵居多。第二句和第 四句则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律诗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若押韵可押邻韵;若不押韵,限 用仄声字。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不能换韵。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用韵的字在 诗中不能重复出现。
•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
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解析】 对对联考查的就是仿写,仿写就要注意结构和内容两 个方面。结构上,注意第一副应该是四字连动短语+三字连动短语; 第二副注意两个分句,第一个是主谓宾结构;第二个是主谓结构。内 容上主要根据所提供的文章内容,突出春游情景。第一副上联是 “去”,下联自然可以对“归”或“回”。第二副下联是“濯衣”, 上联自然可以从“风乎舞雩”中获得灵感。
•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千言万语总关“音”ppt实用课件9(12份) 3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押韵:即韵脚的字必须同韵。“同韵”指韵脚字的韵腹 声调的平仄都相同,不管声母和韵头。 2.律诗和绝句的押韵: (1)绝句和律诗,主要区别在字数上。绝句共四句;律诗 “绝句”又叫“截句”,是从律诗上截取四句而形成的一 二、押 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 韵与和 诗有五言和七言之别,由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八句组 谐美 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 (2)绝句的押韵要求: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第二句和第 押韵,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 字。 (3)律诗的押韵要求: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诗的偶数句 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用韵的字在诗中不能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了解对仗的形式。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 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首先,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 其次,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 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 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答案】 教师节:砚腾云海播桃李 笔舞龙蛇绣江山(或:播桃李砚腾云 海 绣江山笔舞龙蛇)
母亲节:三春晖恩深似海 寸草心情切如渊(或:恩深似海三春晖 情切如 渊寸草心)
高中语文千言万语总关“音”ppt(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等10个) 人教课标版2精品课件
第二课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学习目标
第二课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1.掌握多音字、形声字的特点,做到正确认读多音字、 形声字。
2.了解异读词产生的原因,按规范读音认读汉字。
第二课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课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2.我们从相声段子中能悟出什么道理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课堂活动”首先引用了一个著名的相声段子《白 字先生》。这位白字先生跟前边那位老先生一样,对语言一知 半解却又自以为是,只机械地“读字读半边”,所以受到他人 的讥笑。而这一切,都是汉语中的“形声字”惹的“祸”。
(4)方言字和习惯误读字 我国人口众多,方言比较复杂,如“姊妹”的“姊”, 北方考生容易读成jiě;“结束”的“束”南方考生容易读成 sù。有些字也会由于人们的习惯读法而出现错误,如“埋怨” 的“埋”读成mái,“包括”的“括”读成ɡuō等。
第二课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②多义多音字。有些字的字义不同,字音也不同,但人 们往往不加区别地错读成一个音。如“耙”(bà)是一种碎土的 工具,使用这种农具碎土平地叫“耙地”,如果读pá就是另 一种农具,如钉耙、竹耙子等。
第二课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学习目标
第二课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1.掌握多音字、形声字的特点,做到正确认读多音字、 形声字。
2.了解异读词产生的原因,按规范读音认读汉字。
第二课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课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2.我们从相声段子中能悟出什么道理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课堂活动”首先引用了一个著名的相声段子《白 字先生》。这位白字先生跟前边那位老先生一样,对语言一知 半解却又自以为是,只机械地“读字读半边”,所以受到他人 的讥笑。而这一切,都是汉语中的“形声字”惹的“祸”。
(4)方言字和习惯误读字 我国人口众多,方言比较复杂,如“姊妹”的“姊”, 北方考生容易读成jiě;“结束”的“束”南方考生容易读成 sù。有些字也会由于人们的习惯读法而出现错误,如“埋怨” 的“埋”读成mái,“包括”的“括”读成ɡuō等。
第二课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②多义多音字。有些字的字义不同,字音也不同,但人 们往往不加区别地错读成一个音。如“耙”(bà)是一种碎土的 工具,使用这种农具碎土平地叫“耙地”,如果读pá就是另 一种农具,如钉耙、竹耙子等。
第二课 第三节
千言万语总关音(全)课件
分
僻
韪
冒天下之大不违
• 人情事故 • 融汇贯通 • 手屈一指 • 戌边 • 随声附和 • 贪脏枉法 • 叹为观之
世 会 首 戍 和 赃
止
通谍
牒
脱颍而出 颖
委屈求全 曲
无计于事 济Βιβλιοθήκη 五彩斑烂 斓亵黩渎
• 兴高彩烈
采
• 眼花撩乱
缭
• 一愁莫展
筹
• 针贬时弊
眨
• 直接了当
截
• 装祯
帧
第四课 声情并茂 ______押韵与平仄
判断读音正误
• 忧愁yiōu chóu 牙齿yáchǐ影响yǐng xiǎng • 衣服īfú 永远yiǒng yuǎn 腰肢yāo zhī
• 乌鸦u yiā 温度wūn dù 青蛙qīng wuā 鸡 窝jīwō 见外jìan wài 老翁lǎo wuēng
• 鲤鱼lǐyǚ 遇见yǜjiàn 约会yēhùi 缘分 yüán fèn 红晕hóng yǜn
• 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 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正如例“感时花溅泪”中所见,凡平仄“
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 • 那么第五个字(七言的第七个字)呢?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
故凡要押韵的位置 (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 只能用平声字 , 这是指偶数句而言, 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 (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4、凡双数句都必须压韵 (首句可压可不 压)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如本诗的“秋” 、“流” 、“舟” 、“留”。
尾联
王孙自可留。
中考语文复习:千言万语总关“音” PPT课件
“音”小“失”大
清朝一次科举考试,考题“昧 昧我思之”,选自《尚书》,是沉 思、自省的意思。某考生看成“妹 妹我思之”,于是把当“昧”作 “妹”据此大作文章。考官阅卷, 哭笑不得,提笔批道:哥哥你错了!
同音字的妙用
一:用于歇后语
狗头上装角-------------装羊(洋) 瞎子盖被----------------反正都是里(理) 空棺材出葬—----------木(目)中无人 半山崖的观音—-------老石(实)人 二两棉花---------------弹(谈)不上 两代寡妇---------------- 没(公)工夫 矿山里的火车出轨-----倒煤(霉) 瞎子背瞎子------------盲上加盲(忙上加忙)
简菅囝键,健,建槛犍。奸翦剑蹇犍腱,间简键。键践贱,拣牮楗坚槛, 肩茧,兼趼。翦监俭,渐减键饯,键艰。键捡柬件,谏菅,謇谫戬奸,剪裥缣缄 笺。键煎碱蒹,硷溅睑,笕浅涧,见鹣搛鲣,荐间。菅检,鉴戋戋,湔键僭见。 菅鞯尖箭,歼翦。
简菅之子叫键,很健壮,近来正听命建造马牛之圈。一个姓翦的小人,暗 地里用剑挑了一些犍牛的腿筋,把它们弄瘸,就此来挑拨简与键的父子关系。 键被贬做贱活,拣木棍石头来加固护栏,肩磨出了茧子,脚也打起了厚趼。奸 人翦监视甚严,还暗减键的吃食,于是键的日子更加艰苦拮据。一天,键终于 捡到一封请柬纸,写信给父亲简菅来说明情况,语言简短而直白,以求铲除奸 人,最后从内衣襟上小心地剪了一条布把信封绑好。键饿了,就煮含碱性的蒹 根吃,味道不好,还不小心溅伤了眼睑,他到水边,用细竹筒取水来清洗,正 巧遇到一只鹣鸟正用大嘴箝住一条鲣鱼,他过去,对它们说,你们最好分开, 彼此要和平。这镜头被简菅看了个真切仔细,见微知著,这足以雪清善良的键 有逆反之心的说法。简菅纵马而去,皮囊中插满利箭,灭了奸人翦。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导学课件: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共33张PPT)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清泉石上流。
对颈 仗联
竹喧归浣女,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莲动下渔舟。
4、凡双数句都必须押韵(首句可压可 不压)一般压 韵。如本诗的“秋”、“流”、“舟”、
尾 联
王孙自可留。 “留”。
5、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
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⑤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体诗)
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宋·柳永《雨霖铃》,词)。
WSH
二、
1、垂、飞、归:韵脚字
1、
所以,“尽”在第三句。
杨柳青青着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2、杨柳青青着地垂
柳条折尽花飞尽, 平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行人归不归。 杨花漫漫搅天飞
WSH
谢谢观赏
WSH
17 、人生需要时时提醒,责任需要时时敲打。 15 、机遇是难求的,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把握好现有的机会,努力进取,那么你将会得到不菲的收获。 8 、用感恩的心把回忆洗涤,选择所有的美丽来丰满今天的记忆。把在寂寞独处中的磨砺,轻轻点击,让那些日子过得是那么的充实。既然困 苦选择了我,那我就用生命的热情去拥抱,选择坚强。
WSH
小试身手 一、
A:1235 B:C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古体诗)
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词)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绝句)。
几日寂寥伤酒后, 景象。我写好一封信,想寄
清泉石上流。
对颈 仗联
竹喧归浣女,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莲动下渔舟。
4、凡双数句都必须押韵(首句可压可 不压)一般压 韵。如本诗的“秋”、“流”、“舟”、
尾 联
王孙自可留。 “留”。
5、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
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⑤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体诗)
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宋·柳永《雨霖铃》,词)。
WSH
二、
1、垂、飞、归:韵脚字
1、
所以,“尽”在第三句。
杨柳青青着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2、杨柳青青着地垂
柳条折尽花飞尽, 平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行人归不归。 杨花漫漫搅天飞
WSH
谢谢观赏
WSH
17 、人生需要时时提醒,责任需要时时敲打。 15 、机遇是难求的,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把握好现有的机会,努力进取,那么你将会得到不菲的收获。 8 、用感恩的心把回忆洗涤,选择所有的美丽来丰满今天的记忆。把在寂寞独处中的磨砺,轻轻点击,让那些日子过得是那么的充实。既然困 苦选择了我,那我就用生命的热情去拥抱,选择坚强。
WSH
小试身手 一、
A:1235 B:C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古体诗)
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词)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绝句)。
几日寂寥伤酒后, 景象。我写好一封信,想寄
千言万语总关“音”ppt7 3
19、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22、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便有了文明。 2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5、有理想的、充满社会利益的、具有明确目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和最有意义的生活。 26、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27、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 28、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的。 2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30、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 31、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3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33、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 34、为了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尊石质的雕像。 35、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 36、扼杀了理想的人才是最恶的凶手。 37、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 迅 2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 席慕蓉 3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萧楚女 4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5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巴 金 6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 锋 7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8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9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0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38、理想犹如太阳,吸引地上所有的泥水。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知缘斋主人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 97.见侮而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词类、平仄也 对形容词即可。如鲁迅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都要一一相对,这 “借对”:诗中用了一个词语的甲义,同时借用它的乙义与另一联中的
就是对仗。对仗一 词语相对。如杜甫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般 用 在 颔 联 和 颈 “串对”:前后两句的意义相连,就像是连续说下来的一句话,又叫“流
2.禁忌。 一忌失当(字数、词性、平仄); 二忌重字; 三忌落俗; 四忌伤情。
真题体验 1.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 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 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 【答案】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按节日特点尝试组合。按对联特点——出句末字为仄声,对句末 字为平声调整即可)
6.什么叫“对仗”?诗歌的对仗类型有哪些? 提示:
定义
类型
格 律 诗 不 但 上 下 “工对”:不仅对仗用词的词类要相同,而且还必须是意义上属于同一
句的字数要相等, 个大类的词。如李白《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而 且 相 对 字 的 意 “宽对”:同类的词(词组)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
2.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近体诗?它们都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所谓古体诗,指的是唐代以前形成的不受近体诗格律限制 的诗歌形式,有四言体、五言体、六言体和七言体等,大致押韵,不 讲究平仄,句数不限。
近体诗是隋唐出现的新诗体,有绝句、律诗两种,律诗通常为八 句(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绝句为四句。根据每句字数可分为 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讲究韵律、平仄,律诗还讲究对仗。
(3)韵母为“a、an、ang、en、eng”等的韵脚字,发音比较响 亮;韵母为“o、ai、ou”等的韵脚字,发音比较柔和:这两类韵脚 都可以传达欢乐、雄壮或温和、轻松的感情。而韵母为“i、u、e、 ei、ie”等的韵脚字,发音比较细微,则可以表达低沉、婉转、哀 伤、悲愤的感情。这其实也是押韵的一种作用。
4.绝句和律诗的押韵是如何规定的?
提示: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押韵居多。第二句和第 四句则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律诗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若押韵可押邻韵;若不押韵,限 用仄声字。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不能换韵。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用韵的字在 诗中不能重复出现。
3.什么叫押韵?押韵有什么作用?
提示:所谓押韵,就是韵脚(诗文中把同韵字放在不同句子的相同位置 上,一般把韵字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的字必须同韵。这里的韵指韵脚 字的韵腹、韵尾和声调的平仄都相同,不管声母和韵头。
押韵使得诗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跳跃感,也容易记忆和诵读,人 们喜欢吟唱,也便于相互传诵;能使作品更富文采,更有音乐感和韵律美。 韵母为“o、an、ang、en、eng”等的韵脚字,发音比较响亮;韵母为 “o、ai、ao、ou”等的韵脚字,发音比较柔和:这两类韵脚都可传达欢 乐、雄壮或温和、轻松的感情。而韵母为“i、u、e、ei、ie”等的韵脚字, 发音比较细微,则可以表达低沉、婉转、哀伤、悲愤的感情。
第四节 声情并茂——”和“韵里情思”体现了诗歌的什么特点?
提示: (1)诗歌讲究押韵。押韵使得歌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跳跃 感,也容易记忆和诵读。诗文的押韵能使作品更富文采,更有音乐感 和韵律美。 (2)古代诗词对押韵的要求比较严格,现代诗的写作在文句上有 时也是讲究押韵的。诗词歌曲不仅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而且选择 什么样的字作为韵脚也十分考究。
5.什么是平仄?它有哪些具体要求?
提示:平仄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 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 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的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 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剩下的是平 声。自元朝音韵学家周德清后,平分阴阳,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 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拟写对联的基本要求和禁忌 1.基本要求。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这是指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同,且一般都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就对联来讲,一般上联末字要用“仄”韵字,下联末字要用“平” 韵字,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这一要求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 具体地讲,就是同一位置的词语词性要相同。 (4)句式一致,节奏相协。指同一位置词语的结构要相同。 (5)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指上下联的含意必须相互衔接,且不能 重复。
2.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 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中秋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对联的一般要求是上 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相对,内容大致相关或相 反。题干明确要求“内容与节日相关”,这对仿句有了内容上的限制; 要求“可以不考虑平仄”,则降低了试题难度。两个小题中的节日都 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与屈原有关,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 喝雄黄酒等习俗;“中秋”佳节,圆月当空,象征团圆,有吃月饼、 祭月等习俗。仿写要结合节日特点进行。
联
水对”。如白居易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考点对接 本节内容对应新课标“考试大纲”中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 法”这个考点。 对联属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的范围,也属于仿写句式 考查范围,是语法知识、文化知识和思想积淀的综合体现,它直接指 向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 对联是根据汉字的字意、字形、词性与声韵等特点构成的。在一 副对联中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相似,词性相同,词意相关,平 仄相对,一一对称。对联用词精练,对仗工整,音调和谐,格律严谨, 耐人寻味,被人们誉为“诗中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