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备课资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备课资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备课资料

第二十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Chapter 20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本章讨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和原理、固定相和流动相及其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本次课将重点讨论前半部分的内容,并注重与常规液相色谱、薄层色谱以及气相色谱的比较复习。

本章的结构编排比气相色谱法合理、流畅。

方法基本构架:经典LC【1964年Giddings发明了高效液相色谱法】

理论参考:GC

传统TLC:

1、缺乏强劲驱动力,达不到“HP”;

2、重现性较差;

3、缺乏通用灵敏的检测器;

4、由此造成的研究、生产投入的不足。

仪器化、自动化差,普及认知率相对低,恶性循环

HPLC:

1、以高压泵产生强劲驱动力,有了“HP”的基础;

2、ODS的问世(50%以上的应用)

3、仪器化、自动化,认知程度不断提高,良性循环(导致更多的优良的SP

的诞生、更灵敏更强大适用面更广的检测器的诞生、仪器性能更稳定更智能)HPLC cf经典LC

1、以高压泵产生强劲驱动力,快速高效(分钟计/小时计)

2、SP颗粒细、均匀,C项小,柱效高(<10um/>100um)

*:TLC都是“离线检测”的方法,结果较粗,效率较低。

GC都是“在线检测”的方法,结果较精密,效率较高。

3、在线检测器种类更多、更灵敏、功能更强大、适用面更广

HPLC cf GC

1、适用样品种类多(80%的有机化合物)

【2、柱效、分析速度稍逊于GC】

3、不受试样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的限制

4、HPLC选择MP的余地相对大,GC选择SP的余地相对大

目前HPLC已发展为分析领域一项最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涉及各大行业的各类样品。在药学领域中,在生物样品、中药等复杂体系分析等方面举足轻重!

随着与MS、NMR等联用技术的发展,HPLC的应用将愈加广泛。

第一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和原理

Classification and principles of HPLC

Ⅰ、Classification of HPLC

色谱法分类【幻灯】

HPLC分类:

手性色谱法-CC是从应用角度分类的,机理上包括分配、吸附或亲和色谱等;

胶束色谱法-MC,电色谱法-EC的机理不属于常规的色谱机理,方法也不常用(见)。

Ⅱ、Bonded phase chromatography(BPC)

BPC:普适,应用最广

化学键合相优势:

固定相不易流失,均一稳定,柱寿命长(GC)

柱效高,分离选择性好

重现性好

化学键合相(chemical bonded phase, 以防止固定液流失),通常以硅胶为载体,表面化学键合了各种极性或非极性的基团,如极性的氨基、氰基,非极性的苯基、十八烷基(著名的C18或ODS)

1 NPC

SP极性[氨基、氰基、二醇基硅胶] > MP极性[有机溶剂]

色谱机理:分配否?吸附否?

分配:把有机键合层看作一层液膜,与MP之间进行分配

吸附:把有机键合层看作硅胶上的“硅醇基类似物”,同样有诱导、氢键等吸附色谱的作用

*:好在两种机理解释的物质洗脱顺序是一致的。

NPC Elution sequence: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根据“相似相溶”,极性

大的组分在SP中的溶解性大,在MP中的溶解性小,所以更容易滞留在SP 上,后洗脱。

LSC Elution sequence:强极性组分的占位能力强,与MP竞争SP吸附点位的能力强,即保留时间长,不易被洗脱。

洗脱规律:MP极性增大,竞争分配(吸附)的能力增大,组分k减小,t R 减小

适用范围:溶于有机溶剂①的极性较大②的分子型③化合物

①:如果不溶解则无法用有机溶剂洗脱

③:如果是离子型则强烈吸附于(或分配进)SP,无法洗脱

②:极性较大则易保留,达到选择性分离的效果;如果化合物极性较小,则难保留,宜用RPC。

2 RPC

SP极性[C18,C8,C2,C1,Phen基硅胶] < MP极性[水-有机溶剂]

色谱机理:分配否?吸附否?

各种假设、各种理论,并不重要,关键是理解其洗脱规律!

疏溶剂理论(Δ,了解)

非极性组分或组分中的非极性部分受极性溶剂的排斥→

与非极性烷基缔合“疏溶剂缔合”

组分中的极性部分受极性溶剂的吸引→

与非极性烷基“解缔合”

→“疏溶剂缔合”与“解缔合”的竞争平衡

Horvath公式(经验公式,Δ,了解)

洗脱规律:

(1)溶质结构

溶质极性越弱,“疏溶剂缔合”越强【或“相似相溶”】,k增大,t R增大溶质引入极性基团,“解缔合”增强,k减小,t R减小

(2)MP

①有机溶剂比例

NPC:MP极性增大,与SP竞争分配(吸附)的能力增大,组分k减小,t R减小

RPC:与NPC相反!MP极性增大【甲醇或乙腈量减小而水量增加】,与SP竞争分配(吸附)的能力减小,k增大,t R增大

*:教材阐述的表面张力、介电常数乃一家之言,仅作参考。

“实验表明,k的对数值与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含量通常是线性关系,有机溶剂含量增加,k值变小”★

lg k∝1/C有机,t R=t0(1+k) 【“预测有机溶剂比例改变之后的保留值变化”有用!】

②pH值变化

pH值变化影响可解离物质的离解状态。离解程度越高,极性越大,k越小,t R越小

∴常用弱酸、弱碱、缓冲溶液调节pH值,抑制其解离,增加其与SP的作用,提高分离选择性和保留时间→ISC

ISC适于3≤pKa≤7的弱酸及7≤pKa≤8的弱碱。

提问:弱酸的pKa若<3,则抑制其解离需要的pH值太小,键合相易被破坏;

同理,弱碱的pKa若>8,则抑制其解离需要的pH值(相对)太大,键合相易被破坏;

提示:键合相的稳定pH偏酸,碱性条件相对易被破坏!

(3)SP

键合烷基长度↑(或浓度↑),疏水作用↑,溶质的k↑

载体(适于在填充柱GC中使用)的钝化:为了去除表面活性作用点,防止拖尾【酸洗法:适于分析酸性化合物;碱洗法:适于分析碱性化合物;硅烷化法(去硅醇基):适于分析易形成氢键的化合物】

提问:立体位阻,残余硅醇基的吸附作用导致拖尾?

适用范围: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组分

提问:强极性组分根本不保留!

据不完全统计:

HPLC解决约80%的化合物分析;

RPC解决HPLC中的约80%的化合物分析(总约64%)

ODS解决RPC中的约80%的化合物分析(总约50%)

3 PIC(esp RP-PIC)

色谱机理:离子对模型

方法核心:给有机酸、碱、盐添加一个疏水的尾巴!

洗脱规律:

(1)离子对试剂的种类和浓度

分析酸或带负电物质:季铵盐,如四丁基季铵磷酸盐

分析碱或带正电物质:烷基磺酸盐,如正戊烷基磺酸钠

离子对试剂的烷基碳链长度↑,形成的离子对极性↓,溶质k↑

离子对试剂的浓度↑,溶质k先↑后↓(形成胶束聚集)

(2)流动相的pH值

pH值使组分完全解离,最有利于完全形成离子对,k最大。

流动相的pH值对弱酸、弱碱的影响大,对强酸、强碱的影响小。

适用范围:有机酸、碱、盐,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如生物碱、有机酸、维生素类、抗生素类等。

cf 离子交换、离子抑制、离子对色谱

IEC:完全离子化的、离子型化合物

ISC:可离子化的,但离子化程度偏小可抑制的

PIC:可离子化的,且离子化程度偏大难抑制的

Ⅲ、Other kinds of HPLC

1 Ion chromatography(IC)

IC是IEC相同机理的延伸。

许多无机或有机离子无紫外可见吸收,改用电导检测。

单纯用分离柱(即IEC):亮背景中检测暗线,灵敏度低

分离柱-抑制柱(IC常用模式):暗背景中检测亮线,灵敏度高

2 Chiral chromatography(cHPLC)

三种方法:CSP、CMP、衍生化

最常规CSP:CD(cyclodextrin),手性柱昂贵!

药物手性普遍存在

手性药物临床意义重大

手性药物分离(制备)与手性药物合成同样挑战

3 Affinity chromatography(AC)

本方法在“色谱概论”章已简单讨论过,分离机理类似免疫反应(抗原-抗体的识别),是所有色谱模式中选择性最高,回收率和纯化效率都很高的方法,是生物大分子分离分析的重要手段。

*:以上IC、cHPLC、AC的固定相在下一节p430有一些描述,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参阅,本课程不再展开,但可以作为综述、述评的内容的一部分!

第二节固定相与流动相

Stationary Phase and Mobile Phase

Ⅰ、Bonded phase(BP)of BPC

固定相基本要求:

(1)颗粒细而均匀(涡流扩散A=2λd p,λ为不规则因子,d p为颗粒直径)(2)传质快(后面详细讨论)

(3)机械强度高,耐高压

(4)化学稳定性好,不与流动相或组分发生反应

LLC的SP已基本不用(经典LC中还有使用);

LSE的SP(多孔硅胶与高分子微球)较少用;

∴本节主要讨论BP(不包括“IC、cHPLC、AC的固定相”)

1 Types of bonded phase

(1)non-polar BP:RPC

C18,C8,C2,C1,Phen基硅胶

键合烷基长度↑(或浓度↑),疏水作用↑,溶质的k↑

言下之意:长链烷基可使溶质的k↑(分离时间长),分离选择性改善,稳定性也更好;

短链烷基使分离时间短(快速分离),当然选择性下降

苯基键合相较适合于选择性分离芳香化合物

(2)weak polar BP:RPC or NPC

醚基或醇基,较少用

(3)polar BP:NPC(RPC)

氰基、氨基硅胶

氰基:氰乙硅烷基,选择性与硅胶类似,更适合于选择性分离双键化合物(苯基键合相较适合于选择性分离芳香化合物)。∵氰基硅胶极性>硅胶,∴某些硅胶不能分离的极性化合物可能可以在氰基硅胶上分离。

氨基:偏碱性,不同于酸性的硅胶,适合于选择性分离多功能基化合物,如糖类化合物;在弱酸性介质中具有弱阴离子交换能力,能分离核苷酸。∵氨基能与醛、酮反应,∴不宜分离羰基化合物,MP中也不得含羰基化合物。

2 Characteristics of bonded phase

(1)bonding reaction

二甲基氯硅烷与硅胶进行硅烷化而制得[高碳ODS键合相]:

*:甲基二氯硅烷产生二硅氧烷键[中碳ODS键合相]

三氯硅烷产生三硅氧烷键[低碳ODS键合相]

提问:哪种键合相的碳含量高?高碳ODS键合相!

提问:高碳ODS键合相的载样量?大!吸附/分配能力?大!组分的保留时间?长!

(2)含碳量(carbon load)和覆盖度(coverage)

单/二/三硅氧烷键:高/中/低碳ODS键合相:40%——5%含碳量

表面覆盖度:p424

提问:哪种键合相的表面覆盖度高?低碳ODS键合相!Why?空间立体位阻小!

残余硅醇基:降低非极性SP的疏水性,使分离机理复杂化(次级吸附),且影响SP的性能稳定性。

封尾:三甲基氯硅烷。

(3)固定相颗粒形状(geometry)(Δ,了解)

(4)ODS的不同类型(Δ,了解)

(5)键合相特点:

①柱子不“娇”,耐溶剂冲洗,不易流失

②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好

③表面改性灵活,容易获得重复性产品

④载样量大

注意:

(1)MP的pH值应维持在2 ~ 8

*:<2(2.5)硅氧烷键水解;>8(酸性的)硅胶溶解

*:ISC适于3≤pKa≤7的弱酸及7≤pKa≤8的弱碱

*:某些型号的ODS经过特殊处理,适应的pH值范围宽些

(2)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同一类型键合相可能有不同的色谱特性

*:硅胶来源及其处理、键合反应、封尾率等工艺无法完全重复

*:报批数据实验应购置同厂家、同批号、同类型的色谱柱备用

*:文献报道的色谱实验条件仅供参考

ISC:

常用弱酸、弱碱、缓冲溶液调节pH值,抑制可解离物质的解离,增加其与SP的作用,提高分离选择性和保留时间。ISC适于3≤pKa≤7的弱酸及7≤pKa

≤8的弱碱。【<2(2.5)硅氧烷键水解;>8(酸性的)硅胶溶解】

PIC conditions(esp RP-PIC)

洗脱规律:

(1)离子对试剂的种类

分析酸或带负电物质:季铵盐,如四丁基季铵磷酸盐

分析碱或带正电物质:烷基磺酸盐,如正戊烷基磺酸钠

离子对试剂的烷基碳链长度↑,形成的离子对极性↓,溶质k↑

p430 表20-4

(2)流动相的pH值

pH值使组分完全解离,最有利于完全形成离子对,k最大。

(3)基本流动相的选择(同RP-HPLC)

有机溶剂(甲醇、乙腈)比例↑,组分k↓

组分疏水性↑,需要的有机溶剂比例↑

Ⅱ、Mobile phase of BPC

流动相基本要求:

(1)不与SP发生化学反应;

(2)对试样有适宜的溶解度,要求k在1~10之间,最好2~5之间(保证在选择性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完成分析);

(3)必须与检测器相适应:如用UV检测时,只能选用截止波长小于检测波长的溶剂;如用MS检测时,则MP中慎用非挥发性盐(污染检测器)

提问:溶剂的截止波长p209?

回答:例如乙醇(常用溶剂)的截止波长为215nm,则检测波长必须大于215nm (4)纯度高、粘度低、溶解气体量低

纯度高:截止波长的考虑(进口HPLC级、国产HPLC级、AR级)柱污染的考虑(微孔滤膜除去固体颗粒)

粘度低:柱压降的考虑

eg:乙醇的粘度(截止波长)>甲醇

溶解气体量低(低压后析出气泡的考虑):

流速不稳定,保留时间不稳定

气泡干扰检测

严重的,泵空跑,影响使用寿命

1 Effect of MP on separation

HPLC分离条件选择的三个主要方面:固定相(包括填充质量)、流动相种类和配比的选择。

n主要由固定相(包括填充质量)决定;

α主要由溶剂种类决定,溶剂种类改变,分子间作用力不同,可能使两组分的分配系数K变化,使α≠1;

k主要受溶剂配比的影响,配比改变,洗脱强度也改变,组分的分配系数K和容量因子k也改变;

2 Solvent strength and selectivity

(1)Solvent polarity and strength

在BPC中,溶剂洗脱能力=溶剂强度∽溶剂极性

在NPC中,溶剂极性↑,溶剂洗脱能力(溶剂强度)↑

在RPC中,溶剂极性↑,溶剂洗脱能力(溶剂强度)↓

溶剂极性的表示方法:P’与S(Δ,了解)

表20-1,20-2

在NPC中,水的洗脱能力最大;在RPC中,水的洗脱能力最小;

在RPC中,最常用的两种有机溶剂,乙腈的极性(洗脱能力)稍>(<)甲醇,基本相当。

(2)Strength of mixed solvents

加权和,其权重为体积分数

(3)Solvent selectivity(Δ,了解)

根据溶剂的受质子能力、给质子能力和偶极作用力,将常用溶剂分为8组,处于同一组中的溶剂作用力类型相同,色谱选择性类似。

言下之意:混合MP时,同组的溶剂一般只选1种!(多选基本上对优化无效)

3 MP optimization(Δ,了解)

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一直是液相色谱领域比较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之一,是实现色谱分离分析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关键。

由于实验条件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寻找最佳实验条件十分困难,通常需要做大量的试探性实验来寻找尽可能好的实验条件,这样既花费大量的时间,也浪费了不少的材料。

如果能通过少量的试探性实验的分析,能找到最佳的实验条件则是非常有意义的。

优化的目的:

①高效分离(主要);②快速(次要)

优化的方法:

①解析法和半解析法:窗口图解法、混合液设计统计技术、四面体优化法等等

②黑箱法:单纯形法、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模式识别法等等

第三节 分离条件的选择

Section 3 Selection of separation conditions

1 Rate theory in GC

GC 的发展与色谱速率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本节再次讨论速率理论在HPLC 的情况。

(1)eddy diffusion 涡流扩散项A

A 与填充物的平均直径dp 的大小和填充不规则因子λ有关,HPLC 一般使用3~10um 的小颗粒固定相,以5um 最常用。常采用球形硅胶,要求粒度均匀(RSD<5%)。

高压匀浆法填充,商品化为主。

s

m C C C +=

(2)longitudinal diffusion 纵向分子扩散项B

γ是填充柱内流动相扩散路径弯曲的因素,也称弯曲因子,它反映了固定相颗粒的几何形状对自由分子扩散的阻碍情况。Dm 为组分在流动相中扩散系数(cm 2·s -1)。

∵液体中的分子扩散比气体中的扩散小约104,∴液体中的分子扩散忽略不计;

∵HPLC 中的u>u opt ,∴B 项可以忽略不计。

(3)Resistance to mass transfer 传质阻力项C

① 固定相传质阻力Cs 液相【固定相】传质阻力系数C l (填充柱-毛细管GC ):

由上式看出,固定相的液膜厚度d f 越薄,组分在液相的扩散系数D 1越大,则液相传质阻力就越小。

BPC 的固定相为单分子层,d f 可忽略不计,所以C l (/C S )可忽略不计。

p

d A λ2=m

D B γ2=

在HPLC 中:

由上式看出,流动相传质阻力与填充物粒度d p 的平方成正比、与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D m 成反比。

③ 静态流动相传质阻力Csm

固定相微孔内的流动相传质阻力Csm ∝d p 2/D m

于是HPLC 中的van Deemter (范氏)方程为:

H =A +C m u +C sm u

∵A ,C m ,C sm 均与d p 正相关,∴d p 越小,柱效越高【当然影响d p 更小的因素是过高的柱压降、更高的颗粒制备与装填工艺】。

∵C m ,C sm 均与D m 负相关,而D m ∝T/η,∴溶剂粘度越小,柱效越高。That’s why 甲醇(η=0.54)乙腈(η=0.34)常用而乙醇(η=1.84)少用。又∴色谱系统的温度越高,柱效越高【当然温度过高,(?)会使k 值减小导致洗脱快而降低选择性,且热不稳定样品与不耐高温的固定相也有些问题!出气泡!】。

*:乙腈的洗脱能力稍<甲醇,乙腈导致的柱效稍>甲醇,基本相当。

综上所述,速率理论指导的HPLC 条件:

① 小而均匀的球形键合相

② 低粘度、适当快速的流动相

③ 适宜的色谱系统(esp 色谱柱)温度

在GC 中,“修正的范氏方程”指出,许多因素是互相制约、互相矛盾的,因此应全面考虑、综合平衡,才能达到较理想的分离效果。 m

p m m D d C /2

ω=

在HPLC中,“修正的范氏方程”指出,除了固定相颗粒越小越好以外,其他因素也是互相制约、互相矛盾的……

第四节HPLC仪器

Section 2 HPLC Instrument

GC:1 Carrier gas system HPLC:1 Carrier liquid system

2 Sample injection system 2 same

3 Column system 3 same

4 Detection system 4 same

5 Data/control system 5 same

Ⅰ、Mobile phase pumping system

? 贮液器

? 高压输液泵

? 梯度洗脱装置

1 MP reservior(补充,Δ,了解)

贮液器即存放洗脱液的容器。常用材料:玻璃、不锈钢等。容积:0.5~2.5升。

流动相脱气:低压脱气法、惰性气体脱气法、超声波脱气法。

2 High pressure pump

高压输液泵的作用是将洗脱液在高压下连续不断地送入柱系统,使样品在色谱柱中完成分离过程。

高压输液泵基本要求:

?输出压力高且平稳、脉动小,最高压力500kg/cm2

?流量稳定,精度≤1%;流量范围宽,0.01~10ml/min范围内任选

?耐酸碱缓冲液腐蚀

?泵体易于清洗

色谱泵的类型:(补充,Δ,了解)

恒压泵、恒流泵等

图、双活塞泵、往复活塞泵3 Gradient elution apparatus 梯度洗脱装置又称溶剂程序。梯度洗脱中,在同一个分析周期中,按一定程序不断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或极性配比,可缩短分析周期,提高分析效能,使峰形得以改善,增加灵敏度。梯度洗脱相当于(?)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

梯度洗脱装置分为:低压梯度洗脱装置、高压梯度洗脱装置。

Ⅱ、Sample injection system

进样系统是将被分析试样导入色谱柱的装置。对进样阀的要求:? 重复性好,死体积小

? 保证中心进样

? 对色谱柱系统流量波动要小

? 便于实现自动化

进样系统包括:取样、进样两个功能。进样方式包括:? 注射器进样

? 阀进样(六通阀6-port-injection-valve进样最为常用)

? 自动进样器进样微量注射器(进样器)使用要点:平头针、排气泡Ⅲ、Separation system

色谱柱是系统的核心部件,一般要求:分离度高、柱容量大、分析速度快。

色谱柱按规格分类:

分析型:

常量:2~5mm(id)×10~30cm

半微量:1~1.5mm(id)×10~20cm

制备型:20~40mm(id)×10~30cm

色谱柱构造图、几种色谱柱图片

柱效检查:

硅胶柱、ODS柱、氰基与氨基柱的方法与要求各不同。

保护柱:(补充,Δ,了解)

用途:收集阻塞柱口的化学垃圾

位置:流路过滤器和分析柱之间

实验后色谱柱的冲洗:(补充,Δ,了解)

硅胶柱:先用甲醇洗去极性杂质,再用干燥的二氯乙烷、正庚烷各100-200ml依次活化

键合相柱:20倍体积的甲醇:氯仿,甲醇:水依次冲洗

Ⅳ、Detection system

基本要求: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响应快。

1 sensitivity:灵敏度(sensitivity S,响应值):单位物质的含量通过检测器时

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变化率。

2 noise and shift:噪音(短时噪音、长时噪音)、漂移

3 detectability:检测限(detectability D,敏感度M):某组分的峰高恰好为噪

音的二倍时,单位时间内载气引入检测器中该组分的质量或单位体积载气中所含该组分的量称检测限。

检测器主要性能:教材p433

1 ultraviolet detector

紫外检测器的优点:

①灵敏度高;噪音低,最低检出量可达10-7~10-12g

②不破坏样品,能与其它检测器串联,可用于制备

③对温度及流动相流量波动不敏感,可用于梯度洗脱

紫外检测器的缺点:

①被测物必须有紫外吸收

②流动相选择有一定限制,流动相的截止波长必须小于检测波长

紫外检测器的类型:

①固定波长检测器

为光源波长固定的光度计,一般波长是254nm。多数芳香族、芳杂环、稠芳环类以及芳香氨基酸、核酸等在此处都有吸收,且e大,灵敏度高。

②可变波长检测器

是一台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可按需要任意选择。是当前HPLC仪器配置最多的检测器。

③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可在短时间内同时获得样品色谱图及每个组分的光谱图。

2 fluorescence detector(FD略)

*:灵敏度、选择性更高,体内药物分析的常用检测器。

*:无紫外亦无荧光。

3 electrochemical detector(ECD略)

*:灵敏度很高,体内药物分析的常用检测器。

*:稳定性不佳

*:只对有redox活性的化合物有响应,非通用检测器

*:勿与GC的“电子捕获检测器”混淆

4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ELSD)

工作原理:散色光强度与气溶胶中组分的质量有相关关系。

*:通用检测器(相对于专属检测器):无紫外、无redox活性的几乎所有化合物。

*:唯二要求:化合物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组分(好在大部分化合物的挥

发性比甲醇、水等的挥发性低)

流动相挥发性,不得含缓冲盐

*:缺点:灵敏度较低(比UV低约一个数量级)

Ⅴ、Data/control system

记录仪→电脑(软件)记录→电脑控制(软、硬件)【色谱工作站】→智能化:色谱专家系统

→规范化:GMP/GLP规范、CFR21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色谱”一词是由俄国科学家斯威特提出的。色谱法是基于补充物质在相对运动物的两相之间分布时,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微小的差异而使混合物相互分离的一类分离或分析方法。发展与上世纪初,飞速发展于五十年代,有超过30位科学家家因为它而获得诺贝尔奖,其有自己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也有众多的应用领域。 色谱法常见的方法有: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柱色谱:柱色谱法是最原始的色谱方法,这种方法将固定相注入下端塞有棉花或滤纸的玻璃管中,将被样品饱和的固定相粉末摊铺在玻璃管顶端,以流动相洗脱。常见的洗脱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依靠溶剂本身的重力洗脱,一种是自下而上依靠毛细作用洗脱。收集分离后的纯净组分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柱尾直接接受流出的溶液,另一种方法是烘干固定相后用机械方法分开各个色带,以合适的溶剂浸泡固定相提取组分分子。柱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天然提取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薄层色谱:薄层色谱法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色谱方法,这种色谱方法将固定相图布在金属或玻璃薄板上形成薄层,用毛细管、钢笔或者其他工具将样品点染于薄板一端,之后将点样端浸入流动相中,依靠毛细作用令流动相溶剂沿薄板上行展开样品。薄层色谱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被用于对样品的粗测、对有机合成反应进程的检测等用途。

气相色谱:GC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待分析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也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但由于载气是流动的,这种平衡实际上很难建立起来。也正是由于载气的流动,使样品组分在运动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或吸附/解吸附,结果是在载气中浓度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而在固定相中分配浓度大的组分后流出。当组分流出色谱柱后,立即进入检测器。检测器能够将样品组分的与否转变为电信号,而电信号的大小与被测组分的量或浓度成正比。当将这些信号放大并记录下来时,就是气相色谱图了。气相色谱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量复杂组分物质的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HPLC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平稳;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由于液体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体,为了减低柱压高效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注意事项[1]全解

岛津液相色谱仪使用注意事项 1.流动相必须用HPLC级的试剂,使用前过滤除去其中的颗粒性杂质和其他物质(使用0.45um或更细的膜过滤)。 2.流动相过滤后要用超声波脱气,脱气后应该恢复到室温后使用。 3.不能用纯乙腈作为流动相,这样会使单向阀粘住而导致泵不进液。 4.使用缓冲溶液时,做完样品后应立即用去离子水冲洗管路及柱子一小时,然后用甲醇(或甲醇水溶液)冲洗40分钟以上,以充分洗去离子。对于柱塞杆外部,做完样品后也必须用去离子水冲洗20ml以上。 5.长时间不用仪器,应该将柱子取下用堵头封好保存,注意不能用纯水保存柱子,而应该用有机相(如甲醇等),因为纯水易长霉。 6.每次做完样品后应该用溶解样品的溶剂清洗进样器。 7.C18柱绝对不能进蛋白样品,血样、生物样品。 8.堵塞导致压力太大,按预柱→混合器中的过滤器→管路过滤器→单向阀检查并清洗。清洗方法;①以异丙醇作溶剂冲洗:②放在异丙醇中间用超声波清洗;⑧用10%稀硝酸清洗。 9.气泡会致使压力不稳,重现性差,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产生气泡。 10.如果进液管内不进液体时,要使用注射器吸液:通常在输液前要进行流动相的清洗。 11.要注意柱子的pH值范围,不得注射强酸强碱的样品,特别是碱性样品。 12.更换流动相时应该先将吸滤头部分放入烧杯中边振动边靖洗,然后插入新的流动相中。更换无互溶性的流动相时要用异丙醇过渡一下。 液相色谱柱使用经验谈 色谱柱在使用前,最好进行柱的性能测试,并将结果保存起来,作为今后评价柱性能变化的参考。但要注意:柱性能可能由于所使用的样品、流动相、柱温等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另外,在做柱性能测试时是按照色谱柱出厂报告中的条件进行(出厂测试所使用的条件是最佳条件),只有这样,测得的结果才有可比性。 1、样品的前处理: a、最好使用流动相溶解样品。 b、使用预处理柱除去样品中的强极性或与柱填料产生不可逆吸附的杂质。 c、使用0.45μm的过滤膜过滤除去微粒杂质。 流动相的配制 液相色谱是样品组分在柱填料与流动相之间质量交换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因此要求流动相具备以下的特点: a、流动相对样品具有一定的溶解能力,保证样品组分不会沉淀在柱中(或长时间保留在柱中)。 b、流动相具有一定惰性,与样品不产生化学反应(特殊情况除外)。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适用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学时数:72 学分:3 @ 2010年 4 月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无机化学》课程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研究单质和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反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期律、分子结构、氧化还原、配合物、化学热力学等初步知识,并在原理的指导下,理解化学变化中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初步从宏观和微观不同的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使学生掌握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溶解性、热稳定性、配位能力及典型反应,熟知元素周期表中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本课程为职业能力课,后续课程有《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技术》《化工安全技术》等课程。 二、设计思路 . 本课程的构建以“化工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教学工作项目设置为指导,并结合了中山市及珠三角地区化工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和学院专业教学标准。它基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密切结合专业生产的需要,精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既保证了基本内容的深广度及科学性,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本着宽基础、多方向的就业思路,根据专业岗位群技能要求,从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方法。本门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其中,理论知识模块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氧化和还原、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配位化学和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等几个部分,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化学实验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数据表达与处理、玻璃管加工及塞子的打孔、台秤与分析天平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电导率仪的使用、酸度计的使用、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等。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专业最基础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三、课程教学目标 《无机化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化学思维方法和实验动手能力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化工相关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职业道德情操,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主要实现以下目标:专业知识目标: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 摘要:主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鉴别、药物杂质检查、药物含量测定等方面具体应用以及展望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药物分析;联用技术 Abstract:Mainly introduced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drug discrimination, drug impurity test,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concrete application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pharmaceutical analysis,hyphenated techniques 引言: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HPLC在国内和国外的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范围很广,发展速度也很快,尤其在我国,近十几年来HPLC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HPLC 在药物的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鉴别、有关物质的检查、有效成分及含量的测定[1];本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概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1 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1 在药物鉴别中的应用 在HPLC 法中,药物组分的保留时间与其结构和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药物由于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在色谱图上的出峰顺序不同,是定性的重要参数,

Waters_2695_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方法

Waters 2695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方法 1 仪器组成及开机 1.1 仪器组成本仪器由Waters 2695 分离单元、2996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42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色谱管理工作站和打印机组成。 2695 分离单元包括四元梯度洗脱的溶剂输送系统,四通道在线真空脱气机(或氦气脱气机),可容纳120 个样品瓶的自动进样系统,柱温箱,内置的柱塞杆密封垫清洗系统,溶剂瓶托盘,液晶显示器,键盘用户界面及软盘驱动器。 1.2 开机依次接通2695 分离单元、检测器、计算机和打印机的电源。接通2695 分离单元后,约20s 仪器开始自检,约1min 后,显示主屏幕,此时继续各部件的初始化,待主屏幕上方标题区出现“Idle ”时,仪器进入待命状态。 2 溶剂管理系统的准备 2.1 流动相脱气确认所有溶剂管路都充满溶剂,按【Menu/Status 】,进入“Status (1 )”屏幕,光标选“Degasser ”,按【Enter 】,显示选项屏幕,光标下移选“Continuous ”,按【Enter 】。 2.2 启动溶剂管理系统 2.2.1 干启动,当溶剂的管路是干的或是需要更换溶剂时,在“Status (1 )”屏幕下,按【Direct Function 】,光标选“Dry Prime ”,按【Enter 】,显示“Dry Prime ”屏幕,按欲启动的溶剂管路的屏幕键,如【OpenA 】,光标选“Duration ”,按数字键输入5min ,按【Continue 】,待限定时间结束后,重复操作,使实验所需的各溶剂管路均启动、排气并充满流动相。 2.2.2 湿启动在“Status (1 )”屏幕下,光标选“Compomtion ”中欲使用的流动相,输入10 0%,按【Direct Function 】,光标选“Wet Prime ”,按【Enter 】,显示“Wet Prime ”屏幕,输入7.5Ml/min 和6min ,按【OK 】,待限定时间结束后,对每种流动相重复操作。 2.2.3 平衡真空脱气机在“Status (1 )”屏幕下,光标选“Composition ”,输入流动相的组成,按【Enter 】再用光标选“Degasser ”中的“Normal ”,按【Enter 】,按【Direct Function 】,光标选“Wet Prime ”,输入0.000mL/min 和10min. ,按【OK 】。待限定时间结束后,按【Abort Prime 】。 3 样品管理系统的准备 3.1 冲洗自动进样器在“Status (1 )”屏幕下,光标选“Composition ”,输入流动相的组成。按【Direct Function 】,光标选“PurgeInjector ”,按【Enter 】,显示“Purge Injector ”屏幕,输入“Sample Loop Volumes 6.0 ”,光标下移“Compression Check ”,按任意数字键,按【OK 】。 3.2 冲洗进样针在主屏幕下,按【Diag 】,显示“Diagnositcs ”屏幕,按【Prime Ndl Wash 】,显示“Prime Needle Wash ”屏幕,按【Start 】,30s 内应见溶剂从废液排放口流出。按【Close】、【Exit 】。 3.3 冲洗柱塞杆密封垫在主屏幕下,按【Diag 】,显示“Diagnosities ”屏幕,按Prime Seal Wash ,显示“Prime Seal Wash ”屏幕,按【Start 】,待排放口有水流出,按【Halt 】、【Close】、【Exit 】。 3.4 装入样品与转盘将样品瓶插到样品盘合适的位置,打开样品仓门,显示“Door is Open ”屏幕,装入样品盘,按【Next 】,直至所有样品盘装毕,关仓门。 4 编辑分析方法及执行样品分析表 在主屏幕下,按【Develop Methods 】,显示“Methods ”屏幕。 4.1 编辑分析方法 4.1.1 建立新的分离方法在“Method ”屏幕下,按【New 】、【Separation Methods 】,输入方法名,按【Enter 】,显示分离方法屏幕,该屏幕共有6 页,通过按【Next 】或【Prev 】切换。如需设定梯度,在第( 1 )页按【Gradient 】,输入后按【Exit 】;如需设定色谱柱的温度,在第( 4 )页输入后按【Exit 】;在第(6 )页设定检测器的种类,光标选“Absorbance Detector ”,按【Enter 】,光标选“48 6﹨2487 ”,按Abs (1 )图标,设定检测波长,按【OK 】、【Exit 】、【Save 】。 4.1.2 编辑已建立的分离方法在“Methods ”屏幕下,光标选欲编辑﹨修改的分离方法的图标,按【Edit 】,编辑\ 改各种分析参数,按【Exit 】、【Save 】。 4.2 编辑执行样品分析表 4.2.1 建立新的样品组在“Methods ”屏幕下,按【New 】、【Sample Set 】,输入样品组名,按【Enter 】,显示方法组屏幕,在样品组表中输入待分析样品的信息。在“Vial ”中输入样品放置的位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验证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验证 ?方法验证的目的 ?方法验证的内容 ?方法验证的项目及测定方法

方法验证的目的 目的: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相应检测的要求。 方法验证是实验室针对特定方法的研究过程,通过设计方案,有步骤、系统地收集、处理实验数据,最终形成文件,以证明所用试验方法准确、灵敏、专属并重现。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会有不同的验证要求。

方法验证的内容 ?准确度 ?精密度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和范围 ?耐用性

准确度 定义:方法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的接近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1. 主成分含量测定 原料药:对照品或方法比对 2. 制剂、中药:标准加样回收 杂质定量 测定:加样回收(n 3 9) 杂质对照品 方法比对 回收率 C-A %=′ B 100% 杂质与主成分的相对含量 A:试验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量 (通常为含量测定量的50%) B: 试验供试品中加入的对照品的量 (通常为±20%) C:试验测定值

精密度 定义:在规定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一般用偏差,相对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1. 重复性(n 9) 3 2. 中间精密度 3. 重复性 测定:HPLC方法的精密度测试,应从样品制备开始,设计3个浓度, 分别平行制备3份,以测定含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或同一样品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分别进样,以峰面积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同一份供试品连续进样6次,计算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只能表征进样精密度,不能作为方法精密度。

专属性 定义:在其它成分可能存在下,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1. 鉴别反应 2. 含量测定 杂质测定 测定: 限量检查 空白制剂,模拟复方 加速破坏试样测试 DAD峰纯度检查

本科第一学期无机化学实验教案

无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一、无机化学实验课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实验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开展此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学会常见无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和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验证、巩固和加深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撰写试验报告,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二、无机化学实验课的学习方法 1.预习:实验前必须进行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弄清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写出预习报告,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实验的前提。 2.操作:应按拟定的实验操作计划与方案进行。做到轻(动作轻、讲话轻),细(细心观察、细致操作),准(试剂用量准、结果及其记录准确),洁(使用的仪器清洁,实验桌面整洁,实验结束把实验室打扫清洁)。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自己遇到难以解释的问题时可请老师解答。 在实验中应保持肃静,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工作守则。遇有事故发生,应沉着冷静,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老师。 对每一实验的开始、中间过程及最后结果的现象或数据,都应细心观察,用心记录,要养成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的良好习惯,以便了解实验的全过程。 3.写实验报告:做完实验后,应解释实验现象,并做出结论,或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 实验报告内容应主要包括:a:目的;b:原理;c:操作步骤及实验性质、现象;d:数据处理(含误差原因及分析);e:经验与教训;f:思考题及实验习题的解答。 三、化学实验室学生守则 化学实验室守则是学生实验正常进行的保证,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2010)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中文)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名称(英文) Experimental Inorganic Chemistry 课程编号 02141071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基础课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 《基础化学实验》第一版,刘汉标、石建新、邹小勇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中山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无机化学实验补充教材》,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小组编著,2009年 学时学分:总学时 90 总学分 3 实验学时 90 实验学分 3 应开实验学期一~二年级一、四学期 适用专业化学类各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可同时开课)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无机化学实验》是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它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与相应的理论课——《无机化学》——有紧密的联系。它具有自己的培养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本课程的目标是: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课程按照下述指导思想进行改革:压缩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将基

本操作融入综合实验、增加综合与设计实验。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与基本操作)、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含学生自带课题)。在后两个层次的实验中,融入了我校化学院教师具有特色的科研项目,目的是通过完成这些带有研究性质的实验,使学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 从实验获得感性认识,深入理解和应用《无机化学》理论课中的概念、理论,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 2. 规范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包括:玻璃仪器的清洗,简单玻璃仪器的制作,加热和冷却方法,常见离子的基本性质与鉴定,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方法,典型无机化合物的基本合成、分离、纯化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3. 具有仔细观察进而分析判断实验现象的能力,能正确诚实记录实验现象与结果;处理实验结果时具有逻辑推理、做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运用化学语言进行科学表达,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具有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实验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4. 能根据实验需要,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及其它信息源获取必要信息,能独立、正确地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产品质量鉴定等),独立撰写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5.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等科学品德和科学精神。 6. 能掌握仪器设备(如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差热分析仪等)的测试原理与应用范围,并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7. 对基地班及逸仙班的同学开展研究式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科研能力,每人能独立撰写1~2篇研究性小论文。 8. 要求课前进行预习,弄懂实验目的与原理,熟悉实验内容与步骤,写出预习报告。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1).过滤流动相,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滤膜(0.45um)。 2).对抽滤后的流动相进行超声脱气10-20分钟。 3).打开HPLC工作站(包括计算机软件和色谱仪),连接好流动相管道,连接检测系统。 4).进入HPLC控制界面主菜单,点击manual,进入手动菜单。 5).有一段时间没用,或者换了新的流动相,需要先冲洗泵和进样阀。冲洗泵,直接在泵的出水口,用针头抽取。冲洗进样阀,需要在manual菜单下,先点击purge,再点击start,冲洗时速度不要超过10 ml/min。 6).调节流量,初次使用新的流动相,可以先试一下压力,流速越大,压力越大,一般不要超过2000。点击injure,选用合适的流速,点击on,走基线,观察基线的情况。 7).设计走样方法。点击file,选取select users and methods,可以选取现有的各种走样方法。若需建立一个新的方法,点击new method。选取需要的配件,包括进样阀,泵,检测器等,根据需要而不同。选完后,点击protocol。一个完整的走样方法需要包括:a.进样前的稳流,一般2-5分钟;b.基线归零;c.进样阀的loading-inject转换;d.走样时间,随不同的样品而不同。 8).进样和进样后操作。选定走样方法,点击start。进样,所有的样品均需过滤。方法走完后,点击postrun,可记录数据和做标记等。全部样品走完后,再用上面的方法走一段基线,洗掉剩余物。 9).关机时,先关计算机,再关液相色谱。 10).填写登记本,由负责人签字。 注意事项: 1).流动相均需色谱纯度,水用20M的去离子水。脱气后的流动相要小心振动尽量不引起气泡。 2).柱子是非常脆弱的,第一次做的方法,先不要让液体过柱子。 3).所有过柱子的液体均需严格的过滤。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示例的方法再确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示例的方法再确证作者:张建芝冯顺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 摘要:目的:确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氨苄含量的方法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以Diamonsil CLC-ODS(150mm x 6mm,10 lm)为色谱柱,水-甲醇- 3.89% 醋酸钠溶液- 4% 醋酸溶液(700:300:1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外标法定量。结果:头孢氨苄浓度线性范围为0.02~0.20mg / ml,相关系数r= 0.9991,方法重复性试验 RSD为 1.42%。结论:该方法可简单高效地完成,结果准确性好、稳定可靠,确证高效液相色谱依然为头孢氨苄制剂的质量控制中有效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头孢氨苄高效液相色谱法 头孢氨芐(Cefalexin,又译先锋霉素Ⅳ、头孢力新等)是一种半合成的第一代口服头孢霉素类类抗生素药物,化学名(6R,7R)-3-甲基-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化学式C16H17N3O4S,在临床上广为使用。其含量测定在旧版的中国药典( 1995年版)采用碘量法○1。但此法不仅操作步骤繁多,费工费时,干扰因素多;然后人们发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内标法测定的方法,但内标物保留时间过长,依然存在问题。最后人们又发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外标法测定其含量,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数据准确可靠,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最终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2。现在本文对这个方法进行确证,以确定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仪器与试药 分析天平(precisa instrument ltd switzer land xs 225a precisa ),高效液相色谱柱(diamonsic C18 250 * 46mm),检测器(UVD 170v),泵(P680 HPLC pump),头孢氨苄胶囊(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批号:2110102) 2.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为填充剂:水-甲醇- 3.89% 醋酸钠溶液 - 4% 醋酸溶液(700:300:1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塔板数按头孢氨苄峰计算不低于1500。 3. 实验试剂制备 3.1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取头孢氨苄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为对照品储备液。 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去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量取适量(约相当于头孢氨苄0.1g),置于 100ml 容量瓶里,加流动相适量,充分振摇使溶解,再加流动相稀释至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这是化学教育界的共识。实验教学不仅帮助加深对理论课的知识理解,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仔细观察的习惯和初步的科研能力。而许多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经常被列为所谓的“次科”,这就增加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难度。因此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的无机化学实验课任重而道远。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克服学科自身的缺点,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的优点,利用相应的教学手段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上好每一节无机化学实验课,为后续的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两年的教学,我也懂得了做教师首先要上好课、备好课,这是上好课的关键,特别是对一个新教师。备课工作非常的繁琐,即使课备好了,上好课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作为新教师我觉得要把每堂实验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愿意上更加不容易。在这次组织的培训中,我感觉受益匪浅.下面我谈一点体会: 一、利用简单易行,有趣味的实验来调节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本质上是体现教与学的整体过程,如果能使这一过程保持着和谐、积极的状态这是至关重要的。在一节无机化学实验课上,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趣味性实验应以简单为主,这容易被学生理解掌握,因此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在无机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二、分析典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不仅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效果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所必需的。在这方面,我们除按实验原理、要求提出有关的操作内容和要求外,还着重讲了下述几点: 1、剖析一个典型实验,讲清一类实验的操作内容。 2、通过对某些实验操作的分析,向学生阐明实验操作的要点。 三、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即使到了二年级也还不能较好地写出实验报告。其原因是有些学生不知道在实验中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录什么。些学生对实验报告写什么和怎样写还不了解。因此,他们常常把实验报告写得杂乱无章,空洞无物。为此,我们从第一节无机化学实验课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1、在演示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 在每次实验中,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和上述现象内容来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好,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填写于实验报告中。这样要求学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设计

第 1 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 教学要求 ] 1 .掌握近代理论在解决核外电子运动状态问题上的重要结论:电子云概念,四个量子数的意义,s 、 p 、 d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分布的图象。 2 .了解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对多电子原子能级的影响,熟练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 3 .从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 [ 教学重点 ] 1 .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2 .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构造原理。 3 .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 ] 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 .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 教学时数 ] 8 学时 [ 教学容 ] 1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衣的预言,电子的衍射试验,测不准关系)。 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电子云及其图象表示(径向与角度分布图)。波函数、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区别与联系。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 ,角量子数l ,磁量子数m ,自旋量子数ms )。 3 .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近似能级图,原子能级与原子序数关系图)。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和电子排布(能量最低原理,保里原理,洪特规则)。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元素性质呈周期性的原因,电子层结构和周期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族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元素的分区)。 4 .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电离势,电子亲和势,电负性。 1-1 道尔顿原子论 古代自然哲学家对物质之源的臆测:本原论(元素论)和微粒论(原子论)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 约 460—370 B C ):宇宙由虚空和原子构成,每一种物质由一种原子构成。 波意耳:第一次给出了化学元素的操作性定义 ---- 化学元素是用物理方法不能再分解的最基本的物质组分,化学相互作用是通过最小微粒进行的,一切元素都是由这样的最小微粒组成的。 1732 年,尤拉( Leonhard Euler, 1707—1783 ):自然界存在多少种原子,就存在多少种元素。 1785 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Antoine L. Lavoisier 1743—1794 ):提出了质量守衡定律:化学反应发生了物质组成的变化,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1797 年,里希特( J. B. Richter 1762—1807 ):发现了当量定律。 1799 年,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 Joseph L. Proust 1754—1826 ):发现定比定律:来源不同的同一种物质中元素的组成是不变的。 1805 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John Dalton 1766—1844 ):把元素和原子两个概念真正联系在一起,创立了化学原子论:每一种化学元素有一种原子;同种原子质量相同,不同种原子质量不同;原子不可再分;一种不会转变为另一种原子;化学反应只是改变了原子的结合方

高效液相色谱法备课资料

第二十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Chapter 20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本章讨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和原理、固定相和流动相及其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本次课将重点讨论前半部分的内容,并注重与常规液相色谱、薄层色谱以及气相色谱的比较复习。 本章的结构编排比气相色谱法合理、流畅。 方法基本构架:经典LC【1964年Giddings发明了高效液相色谱法】 理论参考:GC 传统TLC: 1、缺乏强劲驱动力,达不到“HP”; 2、重现性较差; 3、缺乏通用灵敏的检测器; 4、由此造成的研究、生产投入的不足。 仪器化、自动化差,普及认知率相对低,恶性循环 HPLC: 1、以高压泵产生强劲驱动力,有了“HP”的基础; 2、ODS的问世(50%以上的应用) 3、仪器化、自动化,认知程度不断提高,良性循环(导致更多的优良的SP 的诞生、更灵敏更强大适用面更广的检测器的诞生、仪器性能更稳定更智能)HPLC cf经典LC 1、以高压泵产生强劲驱动力,快速高效(分钟计/小时计) 2、SP颗粒细、均匀,C项小,柱效高(<10um/>100um) *:TLC都是“离线检测”的方法,结果较粗,效率较低。 GC都是“在线检测”的方法,结果较精密,效率较高。 3、在线检测器种类更多、更灵敏、功能更强大、适用面更广 HPLC cf GC 1、适用样品种类多(80%的有机化合物) 【2、柱效、分析速度稍逊于GC】 3、不受试样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的限制 4、HPLC选择MP的余地相对大,GC选择SP的余地相对大 目前HPLC已发展为分析领域一项最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涉及各大行业的各类样品。在药学领域中,在生物样品、中药等复杂体系分析等方面举足轻重!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步骤: 1.开机前先将流动相过滤和超声:水流动相用混合滤膜(0.2μm)过滤,有机流动相用有机滤膜过滤,之后超声脱气15-20分钟。(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流动相里的杂质,以免杂质进入色谱柱堵塞色谱柱;超声的目的是排除流动相里面的气体,以防气体进入色谱柱损害色谱柱,影响柱效能) 注:试验过程中由于只有0.45μm的混合滤膜,第一次使用时感觉效果不好,于是过滤水时同时使用两张混合滤膜过滤水流动相。 2.超声结束后,将流动相放置到规定位置(1号泵接水流动相,2号泵接有机流动相),开机逐个排气(先启动泵,排气结束后再打开检测器)。 3.排气结束后,关闭所有排气阀。先用纯有机流动相冲洗色谱柱20-30分钟,基线走稳之后,再打开水流动相(注意:水流动相和有机流动相流速之和为1ml/min),继续走基线,直到基线平稳。 注意:实验结束后,再用纯有机流动相冲洗色谱柱20-30分钟,冲出色谱柱内残留的样品物质,预防长时间不使用仪器样品的残留物质沉积在色谱柱内,导致下次使用难以冲出,色谱柱柱压偏高,基线不稳,出现大量鬼峰。(不同规格的色谱柱其所允许的最大流速之和不同) 4.走基线时,应将进样阀处于Load状态,用注射器进样时应快速进样,进样后将进样阀立即扳回到Inject状态,此时液相系统开始进入采样状态。采样结束后,可在数据分析里面查看分析结果并可进行编辑,也可以在脱机状态下查看样品的分析结果并编辑。 二、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过滤时有时会出现流动相漏液。可能的原因是滤膜放置不正确(有点偏)和接头有点错位,导致流动相从缝隙中漏出。 注意:操作时,应先向滤瓶内倒入少量流动相,观察是否漏液并开始过滤,若未漏液,再向滤瓶中添加流动相。 2.超声时,瓶外液体的液面应高于瓶内流动相的液面,否则流动相内的气体可能无法排出液体,气体仍然残留在流动相内,以致开机排气时无气泡排出。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及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地分类及其分离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为:液固色谱法、液液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色谱法. .液固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 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它是根据物质在固定相上地吸附作用不同来进行分配地. ①液固色谱法地作用机制 吸附剂:一些多孔地固体颗粒物质,其表面常存在分散地吸附中心点. 流动相中地溶质分子(液相)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后,在随载液流动地过程中,发生如下交换反应: (液相)(吸附)<>(吸附)(液相) 其作用机制是溶质分子(液相)和溶剂分子(液相)对吸附剂活性表面地竞争吸附. 吸附反应地平衡常数为: 值较小:溶剂分子吸附力很强,被吸附地溶质分子很少,先流出色谱柱. 值较大:表示该组分分子地吸附能力较强,后流出色谱柱. 发生在吸附剂表面上地吸附解吸平衡,就是液固色谱分离地基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②液固色谱法地吸附剂和流动相 常用地液固色谱吸附剂:薄膜型硅胶、全多孔型硅胶、薄膜型氧化铝、全多孔型氧化铝、分子筛、聚酰胺等. 一般规律:对于固定相而言,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铜)之间地作用力很弱,分配比较小,保留时间较短;但极性分子与极性吸附剂之间地作用力很强,分配比大,保留时间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对流动相地基本要求: 试样要能够溶于流动相中 流动相粘度较小 流动相不能影响试样地检测 常用地流动相:甲醇、乙醚、苯、乙腈、乙酸乙酯、吡啶等. ③液固色谱法地应用 常用于分离极性不同地化合物、含有不同类型或不;数量官能团地有机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合物地不同地异构体;但液固色谱法不宜用于分离同系物,因为液固色谱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地同系物选择性不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液液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 将液体固定液涂渍在担体上作为固定相. ①液液色谱法地作用机制 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分配时,在固定液中溶解度较小地组分较难进入固定液,在色谱柱中向前迁移速度较快;在固定液中溶解度较大地组分容易进入固定液,在色谱柱中向前迁移速度较慢,从而达到分离地目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液液色谱法与液液萃取法地基本原理相同,均服从分配定律:固液 值大地组分,保留时间长,后流出色谱柱. ②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 正相分配色谱用极性物质作固定相,非极性溶剂(如苯、正己烷等)作流动相. 反相分配色谱用非极性物质作固定相,极性溶剂(如水、甲醇、己腈等)作流动相.

实例解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

实例解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 一、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液液、液固、离子交换、尺寸排阻)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二者相对运动时候,物质在两相中反复多次分配,从而使得物质得到完全分离 二、适用范围 高沸点、热不稳定的天然产物、生物大分子、高分子化合物、离子型样品、生化样品三、特点 高压、高效、高灵敏度 四、仪器组成 流动液贮存提供脱气,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控制记录系统贮液瓶、高压泵、进样器、分离柱、检测器、记录仪 五、仪器选择 由实验条件确定是选用二元高压还是四元低压、一般来说,二元高压的准确度较高。四元低压是先将样品按比例混合再泵入,而二元高压是先泵入不同比例的溶剂再混合。确定采用的脱气系统,一般采用在线脱气。确定进样方式,人工手动六通阀进样,还是进样针自动进样,一个适用于少量样品,一个适用于大量样品。 选择检测器,如果是有较强的紫外吸收的可用紫外可见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如果是芳香族化合物,可选用荧光检测器,对于离子可采用电导检测器。 六、实验条件优化 配置待测物质的标准溶液 1、色谱柱的确定 分析样本确定是采用何种类型的色谱柱 (1)分配色谱,两项间分配系数 流动相选用极性的物质(甲醇、乙腈、水)则固定相选择非极性物质。一般用 C18 ODS柱。 (2)吸附色谱, (3)离子交换色谱 各种离子与树脂上交换集团的交换能力不同。固定相: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 为无机酸、无机碱。常用于分离离子或者可解离的化合物 (4)排阻色谱法 配置含待测物质的标准品溶液,采用不同C18柱分离,检测,对照不同色谱图像,可得到分离效能最高的色谱柱 2、最佳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的确定 梯度洗脱:按照一定的程度,不断改变流动相中个溶剂组成的比例以改变流动相的 极性。将色谱柱上不同的组分洗脱出来。 配置不同的梯度洗脱方案,用标准溶液进行试验,并选取能达到最高分离效能的梯 度洗过方案作为最佳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 3、流动相的确定 在分离效能相似条件下选择更经济、毒性小的流动相 4、流速确定 流速太大,待分离组分来不及与固定相充分作用,故其中的组分较易被洗脱下来,出峰时间变短,而且柱压比较高,会引起泵负荷的增加,进而导致色谱柱的使用命

最新高效液相色谱使用方法

最新高效液相色谱使用方法 一、流动相准备 将流动相按比例混合,注意混合的流动相必须相互溶解,最好能将流动相混合在一起,若相互溶解性不好,可分成两种。流动相配好后,将管路放入,注意不要将瓶口密封。 二、开机 首先将真空泵打开,待泵的指示灯由黄变绿打; 打开600泵开关,按Direct键,进入操作菜单。 三、抽气 抽取管路A液体:先将注射器旋转插入,将旋钮由Run转至 Draw,抽液,完成后将旋钮由Draw至Run,再将注射器旋转取下,反复1-2次,抽至管路内无气泡。 抽取管路B液体:在泵操作菜单上将B设为100%,给0.2ml/min的流速,听到泵转换的声音后,将流速设为0,以抽取管路A的步骤进行抽气。 四、调节流动相比例与流速 在泵操作菜单上设定流动相比例,并以0.2、0.4、0.6、0.8、1.0ml/min的速度逐步升高流速,每次间隔3-5分钟。 五、2410示差检测器的使用 1、打开2410示差检测器开关 2、调整检测器内、外温度 3、实验前一天晚上,使用“purge”状态平衡过夜,若第二天还要做实验,结束工作后不关机,节省第二天的平衡时间,保持0.2ml/min的流速。 六、2487紫外检测器的使用 1、打开2487示差检测器开关,机器自动进入自检过程,约需7分钟。 2、设置检测波长 3、预热30分钟左右,即可注样测定。

试验四、番茄内源激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一、样品准备 取新鲜番茄根、茎、叶5克左右,液氮冷冻,放入冰箱储存。配80%甲醇,冰箱冷冻。 二、提取 样品放入预冷研钵,加l0ml 80%的冰冻甲醇研磨至匀浆,转入小烧杯中,再用甲醇清洗研钵2次,每次l0ml,转入小烧杯中。小烧杯放入冰箱(0~4℃)冷藏14小时以上。 三、过滤 取出用漏斗滤纸过滤,并用10m180%甲醇清洗残渣,合并滤液;如果提取液中沉淀物或色素多,则用10000g离心l0~12min,上清液转入冻干瓶中。 四、浓缩 将冻干瓶中的液体用减压蒸干机蒸干(至瓶中液体结冰),然后用2m1 80%的甲醇冲洗,如果有浑浊物,再次用离心机12000g离心l0min,倒入带有刻度的试管中,为保证试管中的液体有5ml左右,将不足5ml的试管中再加入一些甲醇。 五、萃取 提取液中加入等量石油醚萃取,用力振荡,待静止分层后,用胶头滴管吸取上层液体弃去,此过程反复进行,直至醚层不再有颜色。 六、过柱纯化 萃取脱色后液体吸入针管,通过C18小柱滤除色素,用1~2m1甲醇清洗小柱一次,若滤出色素,将液体吸回,用新小柱重新滤一次(小柱使用前要用甲醇浸泡,用后再用甲醇反复冲洗,再浸泡)。 七、二次浓缩 液体转入蒸发皿中,60℃蒸干,用lml甲醇洗脱。 八、过滤 0.45um滤膜过滤,滤液收集到小瓶中,冷冻待测定。 九、测定与计算 用标样做标准曲线,分别为10,50,100,200,500mg/ml。进样量为20ul。 测定条件:流速为lml/min,柱温设定为35℃,测定波长为260nm,流动相甲醇:3%乙醇=45:55 计算:通过曲线计算样品中激素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