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元的教育教学思想概要课件
明清实学——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
实学教育途径
实学教育内容
实学教育方法
(1)实学教育目的——实才实德之士
“如天不废予,将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 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官皆将;以 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
培养人才安天下,使民众安居乐业,使天下富强
人才的类型
通儒
“全体之圣贤” “上下精粗皆尽力求全”
专才
“偏胜之圣贤” “终身精一艺”
实用技术教育
★ “今世之儒,非兼农圃,则必风鉴、医卜,
否则无以为生。盖由汉、宋儒误人于章句,复苦于 帖括取士,而吾儒之道、之业、之术尽亡矣
艺能斋、钱谷与水学
(3)实学教育方法
★ 习行教学法 ★ 因材施教 ★ 兼顾全面又注重专长的教育方法
习行教学法 ——亲自去接触事物,亲自做事
★“见理于事,因行得知”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 ★“觉思不如学,而学必以习” ★ 学生旺盛的、主动的实践精神
近代功利主义倾向
(2)实学教育途径 ——兴学校
缘由 八股和理学对于人们的摧残
培养 目标
“经济之臣”与“庸碌之臣”
(3)实学教育内容——三事、六府、三物
三事: 正德、利用、厚生 六府: 水、火、金、木、土、谷 三物: 六德、六行、六艺
(3)实学教育内容——三事、六府、三物
六艺
体育教育
劳动教育
实用技术教育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进可以获禄,退还可以食力 ★ 习六艺与行六艺 ★ 小学要学六艺,大学更要学六艺 ★ 托古改制,以复古求解放
体育教育
★ 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
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
★ 军事体育——人皆兵,官皆将 ★ 休闲运动体育,取法古代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迪
摘
要: 颜元是 明末 清初著名的教育 家、 思想家, 颜李学派的创 始人 。他 的实学教 育思想涉及教育 目标 、 育 内容 教
和教 育方 法, 有近代启 蒙意 义, 具 这对于处于发展 困境 中的中国职业教育无不有着借鉴与启迪作用。 关键词 : 颜元 ; 实学教育 ; 思想 ; 职业教 育 中图分类号 : 7 G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3 2 1 ( 00 3— 2 3 0 17 — 9 X 2 1 ) 10 8 — 2
1 . 目标 , 教育 培养经世致用 的人才。 颜元从 “ 经世致 用” 的 观点 出发 , 为教育通过 培养人 才 , 认 直接为 国家 的“ 富强 ” 服 务。“ 教以济养 , 以行教 ; 养 教者养也 , 养者教也 。” 养 ” 将“ 与
魄 的人 , 有健 康的体 魄才能掌握 六艺技 能 , 成为有实 用的人 才 。认 为要获得真正有 用的知识 , 必须通过 自己亲身 的“ 习
2 1 第 3 期 0 0年 1
经济研 究导 刊
EC 0N0MI S ARCH C RE E GUI DE
No. 2 0 31, 01 S fa .05 e lNo t i
总第 15期 0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迪
姚 晓 峰
( 陇东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 甘肃 庆 阳 7 5 0 ) 4 0 0
一
、
颜 元实 学思 想简 论
3 育方 法 , . 教 推行“ 习行 ” 实行 ”颜元反对传统的教育 和“ 。 教学方 法 , 别是宋 明的“ 特 穷理居敬 ” 静坐读 书 , , 空谈 心性 ,
虚妄无实的教学方法 。 出了“ 动” 提 主 的教 育 方 法 , 强调 “ 动 常 则 筋 骨 竦 、 脉 舒 ”就 是 说 , 气 , 只有 习 动 才 能 培 养 出有 强 壮 体
颜元的教育思想
作者: 曙梅
出版物刊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8-23页
主题词: 教育思想;《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反理学;思想家;教育家;船山;公元;识解;战士
摘要: <正> 颜元(公元1635—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
清初大思想家、教育家,他以“驾一叶之舟而欲挽其流”的大无畏精神对统治中国达数百年之久的理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成为当时最坚决、最勇敢的反理学战士。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赞扬“其对旧思想之解放最为彻底”,近代学者钱穆先生也指出:“其气魄之深沉,识解之毅决盖非有南方学者如梨洲、船山、亭林诸人所及。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25页PPT
二、论士大夫教育
❖ 德与艺的关系 颜之推认为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以德育为根 本,但艺教不是可有可无的。由于德艺两者 关系密切,因此有可能、也有必要通过阅读 记载前人道德范例书籍的途径来进行道德教 育。
三、论儿童教育*
❖ 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 行
❖ 2,要严与慈相结合
三、论儿童教育*
❖ 颜之推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 重要阶段,其理由是:第一,儿童年幼时期,心理 纯净,各种思想观念还没有形成,可塑性很大。第 二,幼年时期受外界干扰少,精神专注,记忆力也 处于旺盛时期,能把学习的材料牢固地记住,以至 年长时期都不会忘记,而年长以后思想不易集中, 记忆力逐渐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颜之推并不认为如失去早期教育, 晚年时便可自暴自弃。他强调,虽然晚学不如幼学 效果好,但总强于不学。
想。
二、论士大夫教育
❖ 1、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 ❖ 2、教育的目标在培养治国人才 ❖ 3、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论士大夫教育
❖ 关于士大夫教育的目标,颜之推认为重点应该是培 养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的统治人才,它具体 包括:朝廷之臣;文史之臣;军旅之臣;蕃屏之臣; 使命之臣;兴造之臣。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要依 靠各种专才的教育,使各人专精一职才能实现。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三、论儿童教育*
❖ 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 行
❖ 2,要严与慈相结合
三、论儿童教育*
第九章 颜元教育思想ppt课件
.
结语
注重 “习行”与重“实学”相表里,构成颜元教 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实学教 育思想发展到高峰的产物,在当时确有令人耳 目一新的感觉。颜元尽管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 的观点,但仍然是局限于古代的思想武库,不 可能提出新的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主张来。在 颜元去世一百多年后,中国社会发生根本变化, 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教育才开始走向瓦解。
本会以?实事求是?的理论为指导团结组织海内外热心实学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专家学者和政策决策者以?实心??实理?办?实事?反对照搬书本空谈?玄理?不务实际?兴利除弊?的改革精神为核心理念以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为研究目标对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实学思想及其相关的现实问题进行历史的全面的系统的研究
第八章 “开二千年不能开之口,下二千年不 敢下之笔”———颜元“实学”教育思想
一、生平 二、关于“实学”
的教育目的 三、“实学”的教
育内容 四、“习行”的教
育方法
.
一、生平 颜元(1635-1704年)
字浑然,又字易直,河北 博野人。因室名“习斋”, 学者称他为习斋先生。在 批判理学,提倡实学方面, 他的态度最为激进。
.
一、生平
1.发蒙教育与众不同: 杂
习骑、射、剑、戟; “究天象、地理及兵略”,
“读书愈多愈愚,审事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 空言虚文的教育其害有三 : 一是“坏人才”。即理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柔弱如妇
人女子,无经天纬地之才。 二是“灭圣学”。他认为理学家只从章句训诂、注解
讲读上用功,从而陷入了一种文墨世界,国家取士、 教师授课、父兄提示、朋友切磋,皆以文字为准,这 就丢弃了尧舜周孔的实学精神。 三是“厄世运”。汉儒宋儒之学败坏了学术与社会风 气。
像他这样一生不脱离农业生 产劳动的著名教育家,在中 国古代教育史上是不多见的。
颜元“格物”思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家提出“格物穷理”,强调通过对 具体事物的探究来认识抽象的道理。颜元吸 收了这一思想,认为“格物”是通向真理的 关键。
对于西方科学“格物”思想的吸收
实证主义
经验主义
颜元受到西方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只 有通过实证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他借 鉴了西方科学中的实验方法和观察手段,将 其融入到自己的“格物”思想中。
颜元吸收他强调要对具体 事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以获得对事物的真实
认识。
“格物”思想在颜元思想中的创新与发展
颜元对传统“格物”思想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他将“ 格物”与“致用”相结合,认为“格物”的目的在于 解决现实问题。他还将“格物”与“诚意”相结合, 认为只有通过“格物”才能达到“诚意”的目的。
对现代个人成长的指导意义
全面发展
颜元的“格物”思想提倡知识的全面性和多样性,鼓励 人们广泛涉猎各个领域。这种全面发展观有助于培养现 代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拓宽视野。
实践育人
颜元认为,实践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这种实践育人 的观念对现代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它强 调了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现代社会需要具备 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而颜元的理念则鼓励 人们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并实现自我价值。
“格物”思想在未来可能的发扬大与运用前景
可能发扬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颜元的 “格物”思想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他的思 想对于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有着重要的启示 作用,可能会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运用前景
颜元的“格物”思想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考,更是一 种实践精神。他的思想强调实践、探究、实证,这些 理念可以应用于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例如,在科学研 究中,颜元的“格物”思想可以启示人们更加注重实 证和实验,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教育中,颜元的 “格物”思想可以引导人们更加注重实践和探究,培 养出更具创新精神的人才。
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的教育思想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
河北博野县杨村人。
明末清初杰出的实学思想家、教育家。
一生研习儒家经典,从事教育活动,提出了系统的经世致用、重实学、重习行的教育理论。
他的与教育有关的主要著作有《存学编》、《存性编》、《四书正误》、《朱子语类评》等。
一、对理学教育的批判颜元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战斗性。
他从其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评。
他认为几百年以至两千年来,教育就已走入“文墨世界”,汉儒讲章句训诂之学,晋人竟尚清谈,隋唐又流为佛老,到宋儒变本加厉,讲的是主静主敬之学。
总之都只是在文字书本上下工夫,为害甚大。
他说:“训估、清谈、禅宗、乡愿,有一足以惑世诬民,而宋人兼而有之,乌得不晦圣道误苍生至此也。
”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概括起来说,认为有三大祸害,即毁坏人才、灭绝圣学和败坏社会风气。
所谓“毁坏人才”,足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多不学无术,宋儒成天讲学,教人读书、静坐,这样得来的闻见议论,“如望梅画饼,靠之饥食渴饮不得”。
受了这种教育的人,自以为知识很丰富,其实是“读书愈多愈愚,审事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
他直接批评朱熹说:“千余年来,率天下人人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为之也。
”所谓“灭绝圣学”,是指训说禅宗教育日盛,则孔门实事实理的学问便日见衰竭。
他哀叹说:“嗟呼!学校之废久矣!……逮于魏晋学政不修,唐宋诗文是尚,其流毒至今日,国家之取士者,文字而已;贤宰师之劝课者,文字而已;父兄之提示,朋友之切磋,亦文字而已。
……求天下之治,乌可得哉?”正由于教育只是流于文字工夫,静坐语录上,学校也就没有学术可言。
尤其倡行八股取士,为害更大。
他说:“八段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
”他还指出:“后人为汉儒所诬,从章句上用功,为释氏所惑,从念头上课性。
其结果,‘道亡学丧’通二千年成一欺局矣!哀哉!”所谓“败坏社会风气”,是说传统教育,主静、读书,造成社会道德、经济和人才的衰败。
朱熹王守仁颜元教育思想
二、教育的宗旨
“明人伦”, “存天理,灭人欲” 人的天赋秉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是“天地之性”;二是“气质之性”。所谓 “天地之性”,它是禀受“天理”而成的,是 符合封建纲常的。所谓“气质之性”,是天理 与人欲混杂的,即存在着违背天理、违背封建 社会伦理道德的各种欲望。 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人的“气 质之性”,保存其中的天理,灭尽其中的人欲。
三、教育内容
六经
他认为“六经”是宇宙间永恒而普遍 的真理,它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理一样, 其根源是存在于人的本心的。之所以把经 书作为最基本的教材,是因为经书中的义 理能帮助明了我心之常道。 他在坚持用“六经”做教材的同时,把一 切不符合“六经”要求的内容,都说成是 异端邪说。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
其所以有四等者何也?曰:人之生也,气质之禀 清明纯粹,绝无渣滓,则于天地之性无所间隔, 而凡义理之当然,有不待学而了然于胸中者,所 谓生而知之,圣人也;其不及此者,则以昏明、 清浊、正偏、纯驳之多少胜负为差,其或得于清 明纯粹,而不能无少渣滓者,则虽未免乎有小隔, 而其间易达其碍易通,故于其所未通者必知学以 通之,而其学也则亦无不达矣,所谓学而知之, 大贤也;或得其昏浊偏驳之多,而不能无少清明 纯粹者,则必其窒塞不通,然后知学其学,又未 必无不通也,所谓困而学之,众人也;至于昏浊 偏驳又甚,以为当然,终不知学以求其通,则此 下民而已矣。
(四)省察
所谓“省察”,就是自我反省和检查。 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之于念虑之始萌也 省察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
(五)力行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朱熹强调知行统一,反对知行脱节,要求人们把学 到的封建伦理道德知识付诸于日常生活的实践,用于处理各种各样的人伦关系, 即将道德认识、道德理想和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
第八章-朱熹、王守仁、颜元和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颜元的教育思想
1、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批判传统教育 严重脱离实际。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 批驳传统教育将“义”和“利”对立,明确提出应将两 者统一。反对八股取士制度,认为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 “八股之害,甚于焚坑”。 2、重视人才的作用,把人才视为治国安民的根本。 “人才者,政事之本也;学校,人才之本也”颜元所指 的人才是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之才,即 “实才实德之士”。包括通才和专门人才两种。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 一后改为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 江西婺源县)人,南宋时期著名的客观 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朱熹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二元本体论
(1)宇宙的本体是太极,是理,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最 高原理。宇宙的现象是阴阳,是气,理气本无先后可言, 但如果推其所以来,则先有理。 (2) 性即理,宇宙的理性在心唤作性,就是“仁、义、 礼、智” 。 (3)人类万物都是由于理气的结合而产生,所以有 “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同是善的, 而“气质之性”有清浊偏全不同。 教育的作用在于“明明德”
《朱子读书法》分析
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 集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于一体 读的是圣贤之书 把道全看在书上,把学全看在读和讲上。 “天下之 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 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 格物穷理,变成读书穷理。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是明朝中叶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明朝反 传统教育思潮的领袖。他曾经在阳明洞书院讲学,故称阳 明先生。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提出了“心即理”的主观唯心 主义观点,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守 仁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提出“心即理”、“致良知”、 “知行合一”等命题,创立了与程朱理学相对立的“阳明 学派”(与陆九渊的学说合称为“陆王心学”)。该学说 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朝中叶后广为传播。
颜元劳动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颜元劳动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作者:韩彦来源:《理论观察》2023年第11期摘要:颜元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鉴于对特殊历史现实的反思,他反对理学坐而论道的空疏无用,而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劳动教育思想,将以劳动为核心的“习行”教育思想践行于对社会风气的挽救中。
颜元的劳动教育思想以“理在事中”为基础,以“经世济民”为目的,以“三事三物”为内容,反映了儒家思想对社会关注的特点。
关键词:颜元;劳动教育;见理于事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23)11 —0149 —04学者丁钢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是“归真于善”,将实践真理归属于伦理范畴的“善”,也就忽视了实践。
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1635-1704),鉴于特定的历史现实,从经世济民立场出发,提出了“习行”教育思想,主张以“活学”代替“死学”,以“实学”代替“虚学”,要求“学问固不当求诸瞑想,亦不当求诸书册,惟当于日常行事中求之”[1],这对宋明以来理学家坐而论道的思想观念是一次彻底的革命。
一、劳动教育的基础:见理于事中国哲学一贯重视对“人是什么”的问题的探讨。
人性论是传统哲学的核心范畴,宋明以来,儒家关于人性问题的探讨逐渐转向宇宙论,即世界的生成问题,也是理与气的关系问题。
理学家围绕理气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辩论。
明末清初思想家对理学家关于究竟是“理在先”或是“气在先”的坐而论道论述进行了深入批驳,认为以理统气的宇宙论是空疏无用之论,因而提出了以气统理、气在理先的哲学思想。
颜元认为气在理先,由此而得出“未有理,安有气”的结论。
何谓气?何谓理?“为寒热风雨,生成万物者气也”“其往来代谢、流行不已者,数也;而所以然者,理也”[2]。
气是生成寒热风雨等万物的根本,理是隐含于其中的内在之“道”。
“万物之性,此理之赋也。
万物之气质,此气之凝也。
正者,此理此气也,间者也此理此气也”[3]。
颜元显然没有将理单独予以规定,而是将理与气一同看作万物生成的原因,理不能离开气单独存在。
《anenyuan上课》课件
下一步计划
深入学习课件制作的高级技巧
01
在已掌握的基本技能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课件制作的高级技巧
,如复杂动画的制作、高级排版技巧等。
实践应用所学技能
02
将所学技能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提高
。
参与课件制作交流与分享
03
参加课件制作交流会、分享会等活动,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
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作业、考试和 课堂表现等对教师的教学 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标准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师是否能够清晰地阐述知识点,是否能 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 教学。
教师是否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 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课堂管理
学生满意度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管理课堂,包括维护 课堂纪律、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
03 课程安排
CHAPTER
课程时间表
课程时长
本课程共计10周,每周2小时。
课程时间
每周六晚上7点到9点。
课程安排
每周一个主题,从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逐步深 入。
授课方式
线上授课
课程回放
采用实时语音授课,方便学员随时参 与学习。
提供课程回放功能,方便学员随时复 习。
互动交流
提供在线讨论区,方便学员提问和交 流心得。
05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本课程总结
课程内容概述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anenyuan 上课》的课件制作技巧,包括文 字、图片、动画等元素的运用, 以及排版、配色等方面的注意事
项。
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掌握课件制作的基本原 则和技巧,难点在于如何运用这 些原则和技巧制作出高质量的课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注重实践: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强调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倡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 注重创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创新精神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强调实践和 实用:认为 知识应该来 源于实践, 服务于实践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注重实践:通过实 践活动,让学生亲 身体验历史事件
强调探究:引导学 生自主探究历史问 题,培养独立思考 能力
注重德育:通过历 史教学,培养学生 的道德品质和价值 观
注重创新:鼓励学 生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精神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在历史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评价标准:注重 学生的实际能力 和素质,而非单 纯的知识掌握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倡导教 师应注重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强调教 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 意识和历史素养,以提高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倡导教 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以提 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 民意识。
汇报人: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鼓励教师进行教 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将理论知 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
果
创新意识:鼓励教师在教学 中不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终身学习:鼓励教师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责任感和使命感
颜元实学教育思 想强调教师的教 育责任,要求教 师具备强烈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颜元的教育思想
作者: 邱椿
出版物刊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7-155页
主题词: 颜元;教育法;明明德;教育思想;六德;亲民;存性;六府;天地;经世致用
摘要: <正>颜元(1635——1704)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杰出的教育思想家。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社会有急剧的变化。
起初,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有工商业者反对封建剥削的激烈斗争。
接著,由於土地的高度集中和封建剥削的残酷,而爆发了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其后,这些斗争,由於清朝统治者的入关侵略,转变而为以农民为主的,有市民和士大夫参加的反对清朝侵略与奴役的民族斗争。
当时中。
颜元对现代教育影响ppt
生平
颜元四岁失父,十岁离母,难苦 饱经,及至青年,耕田灌园,兼 作医生,为人治病卖药,得赀以 养家庭。故而,其高足弟子李塨 在《存治编序》中说:“先生自 幼及壮,孤苦备尝。” 从师吴洞元(能骑射、通医术、 长术数) 19岁中秀才,从师贾珍(“实” 为生活准则);21岁厌八股而弃 之,从事史鉴。
对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早期启蒙思想家大多生活在明末 清初,他们对理学教育之下的所 谓“人才”在明朝处于危亡时所 表现的无用和无能有深切体会, 因此反对理学家空谈心性、“学 为圣人”的培养目标,主张以 “明道”、“救世”为教育目的, 养成能经世济国的实用人才。虽 侧重点不同,但均反对理学的空 疏的义理之学。颜元曾批判朱熹: 叫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无异 于半日当和尚,半日当汉儒。
程朱理学
其基本观点包括: 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 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 2、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 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 为理一; 3、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 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 “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 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将人们追 求美好生活的要求视为人欲,是封建纲常与 宗教的禁欲主义结合起来。 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 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封建 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他们以儒学为 宗,吸收佛、道,将天理、仁政、人伦、人 欲内在统一起来,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 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 论指导,适应了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深 得统治者的欢心,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颜元(1635~1704), 字易直,又字浑然,号 习斋,清代直隶博野县 北杨村(今属河北省) 人。唯物主义思想家、 教育家。
第三十讲:颜元
“盖吾儒起手便与禅异者,正在彻始彻终总是体用一致耳。” (《存 学编》卷二)
“盖无用之体,不惟真无用,并非真体也。”(同上)
3. 性与形
“不知若无气质,理将安附!且去此气质,则性反为两间无作用 之虚理矣。”(《存性编》卷一) “非气质无以为性,非气质无以见性也。”(同上)
“舍形则无性矣,舍性则无形矣。”(《存人编》卷一)
理气融为一片 习行格物 功利学派
一
1. 理与气
“生成万物者气也,„„而所以然者理也。”(《言行录·齐 家》) “气即理之气,理即气之理”(《存性编》卷一)
“知理气融为一片,则阴阳二气,天道之良能也。元亨利贞四 德,阴阳二气之良能也。”(《存性编》卷二)
2. 理与事
“见理已明而不能处事者多矣。有宋诸先生便谓还是见理不明,只教 人明理。孔子则只教人习事,迨见理于事,则已彻上彻下矣,此孔子 之学与程朱之学所由分也。”(《存学编》卷二) “夫尧舜之道而必以事名,周孔之学而必以物名,伊若预烛后世必有 离事物而为心口悬空之道,纸墨虚华之学。”(《习斋记余》卷三)
第三十讲:颜元
The Philosophy of Yanyuan
颜元,字易直,号习斋,生于公元1635年(明思宗崇 祯八年),死于公元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河 北博野人。
他的著作主要有《存治编》、 《存性编》、《存学 编》、《存人编》等
颜元的父亲是卖给蠡县朱家的养子,在颜元四 岁时即去东北从军,他的母亲也在他十二岁时 改嫁。颜元十九岁中秀才,二十岁时朱家因讼 中落,生活由颜元“耕 田灌园”,劳动供养。 他二十二岁时学医,二十 四岁开私塾教书,此后多 赖开药铺行医为生,晚年 主持漳州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抨击八股取士
• 颜元深刻揭露了八股取士制度对于学校教 育的危害,对八股取士制度进行了猛烈抨 击。他认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正当途径,而 那种传统的 科举制度,以时文( 八股文) 取士,是用八股文代替实学,不仅不能选 拔真才,反而会引学者入歧途,贻误人才。 所以他指出:“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 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 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 八股之害,甚于焚坑”。反对 八股取士制 度的激烈态度,跃然纸上。
批判传统教育
• 颜元极力批判自汉以来二千年的重文轻实的 教育传统 ,包括 玄学、 佛学、 道学以及 宋明理学。他提倡 实学,亦有其历史依据。 他认为尧、舜、周、孔就是实学教育的代表 者,如孔子之实学注重考习实际活动,其弟 子或习礼,或鼓瑟、或学舞、或问仁孝、或 谈商兵政事,于己于世皆有益,而 宋儒理学 教育却相反,主静主敬,手持书本闭目呆坐 有如泥塑,在讲堂上侧重于讲解和静坐、读 书或顿悟,其害有三:
• 在在批判理学,提倡实学方面,他的态度最为激 进。 • 颜元出身贫寒,青年时期,曾“耕田灌园”,还 行过医以养家。19岁中秀才,但随后却绝意科举, 开设家塾,教授生徒。这时,他笃信程朱理学, 将自己的学舍称为“思古斋”。35岁时,认识到 理学空虚无用,开始崇尚“习行”,把“思古斋” 改为“习斋”,订“习斋教条”二十则,其中提 出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 及经世治国的政务。晚年,颜元主持漳南书院, 实行分斋教学,设置“文事”、“武备”、“经 史”、“艺能”、“理学”、“帖括”六斋。后 因漳水泛滥,书院被淹而停办。颜元从事教育工 作几十年,弟子满天下,现有记录可查者,有一 百多人。
教育的作用
• 颜元认为,要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必须兴办学校,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他说:“有人才则有政事,有政事则有 太平。”“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 为人才之本也。” 所以,颜元特别反对 八股取士。他尤其痛恨程朱理学把学者 引入歧途,培养出来的人,只知掉弄虚 文,而毫无“利济苍生”的能力。因此 颜元大力提倡“实学”、“实行”,培 养“经世”之才。
• 诚然,颜元是打着古人的旗号批判传统 教育的,即所谓“必破一分程、朱,始 入一分孔、孟”。然而,在当时“非 朱子之传义不敢言,非朱子之家礼不敢 行”的社会条件下,他无惧“身命之 虞”,而敢于猛烈批判传统教育,尤其 把抨击的矛头集中指向 程朱理学,这 是一种大无畏的勇敢精神。这在当时的 思想界起了巨大震动。
“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
包括六府(水、火、金、木、土、谷),三 事(正德、利用、厚生),三物(六德、六行、 六艺),其中六德包括知、仁、圣、义、忠、 和;六行包括孝、友、睦、姻、任、恤;六艺 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真学”、 “实学”的教育内容与理学教育有本质区别, 它除了经、史、礼、乐等知识外,还包括门类 繁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军事知识及各种技能。 这是我国近代课程设置的先声,也是颜元对我 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 在人性论上,颜元认为人性善,“恶者, 引蔽习染也。”去掉引蔽习染,恢复人 的善性,正是教育所应起的作用。他曾 以衣服被污染为例,说明通过教育去掉 引蔽习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 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教育要发挥“习善” 的作用,预防引蔽习染。他说:“使天 下相习于善,而预远其引蔽习染。”
教育教学主张概要
Hale Waihona Puke • 批判传统教育,尤其是批判 宋明理学教育, 这是实学教育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颜元是这 一思潮中的重要代表。 • 1、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端 • 颜元指出,传统教育一个最突出的弊病就是脱 离实际,把读书求学误以为是训诂,或是清谈, 或是佛老,而程朱理学更是兼而有之,故其脱 离实际更为严重。传统教育培养出的人既不能 担荷 圣道,又不能济世救民。所以他认为, 这种教育“中于心则害心,中于身则害身,中 于家国则害家国”。他指出:“误人才,败天 下事者,宋人之学也。”这表示了他对传统教 育,尤其是程朱理学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深恶 痛绝。
• 一是“坏人才”。即理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柔 弱如妇人女子,无经天纬地之才,他指出,如 果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即使读书万 卷,也是毫无用处的。这种教育不仅害己,而 且害国。二是“灭圣学”。他认为理学家只从 章句训诂、注解讲读上用功,从而陷入了一种 文墨世界,国家取士、教师授课、父兄提示、 朋友切磋,皆以文字为准,这就丢弃了尧舜周 孔的实学精神。尤其是倡行 八股取士后,为 害更大。三是“厄世运”。汉儒 宋儒之学败 坏了学术与社会风气。学术完全成了一种文字 游戏,统治者更是利用科举 八股把士人囿于 文字之中,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社会道德、经 济、人才的腐败与衰竭,皆与此有关。所以他 主张以实学代理学。
• 2、批判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 • 传统教育的另一个弊病,就是在伦理道德教育 方面,把“义”和“利”、“理”和“欲”对 立起来。颜元针对这种偏见,继承和发展了南 宋 事功学派的思想,明确提出了“正其谊(义) 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命题。他认为 “利”和“义”两者并非绝然对立,而是能够 统一起来的,其中,“利”是“义”的基础, “正谊”,“ 明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利” 和“计功”。同时,“利”也不能离开“义”, 而且“利”必须符合“义”。颜元的这种思想, 冲破了传统的禁锢,使中国古代对于义、利关 问题的认识近乎科学。
颜元的教育教学思想
• 颜元(1635年—1704年),清初儒家、思想 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原字易直, 更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 属河北省)人。 颜元一生以行医、教学为业, 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习 动”、“实学”、“习行”、“致用”几方 面并重,亦即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重, 主张培养文武兼备、经世致用的人才,猛烈 抨击宋明理学家“穷理居敬”、“静坐冥想” 的主张。其主要著述为《四存编》、《习斋 记余》。此外,还有《四书正误》、《朱子 语类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