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级-高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嘿,同学们!咱高二地理第一章的知识点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啊!就比如
说地球的宇宙环境,这就好比我们处在一个超级大的舞台上,而地球就是舞台上的主角!你想想看,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多么特别的存在呀!
再来说说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那太阳就像是个超级大明星,时刻给地球
发着“光和热”的福利呢!没有太阳,我们的世界会变成啥样?不敢想啊!
还有地球的圈层结构,这不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千层蛋糕嘛!地壳、地幔、地核,每一层都有它独特的作用。
那经纬网呢,就像是给地球这个大球体编织的一张超级大网,能让我们
准确找到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
哇塞,神奇吧!
咱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不是为了好玩哦!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
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呀!以后出去旅游,你能准确说出所在地的经纬度,那多牛啊!而且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我们才能更加珍惜我们的家园。
这些知识点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探索世界的大门。
所以呀,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这些知识点,千万别马虎哦!这样我们才能在地理的海洋中畅游无阻呀!
总之,高二地理第一章的知识点非常重要,就像我们吃饭不能缺少主食一样,大家可得重视起来呀!。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 76周年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地球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月球太阳系其他行星系银河系其他恒星系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5.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地球上有液态水7.存在生命安全的宇宙环境的行星外部条件稳定的光照条件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③直接、间接地为地球上提供了能源4.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类型绕转中心方向速度周期角速度线速度自转地轴自北西逆向南东顺除南、北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均相等(15°/时)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公转太阳近似正圆的椭圆,速度大小不等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线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线速度慢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备注:1.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高中地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嘿,同学们!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高中地理第一章的知识点。
你知道吗?地球就像一个超级大的舞台,上面有着各种各样神奇的现象
和故事。
比如说那大气环流,就像是一场全球的空气大迁徙,把热的空气带到冷的地方,冷的空气又带到热的地方,不然这气候还不得乱套呀!
还有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呢,咱每天感受到的白天黑夜,还有春夏秋冬,不都是它们搞的鬼嘛!想想看,地球要是偷懒不转了,那咱们不得一直处于白天或者黑夜呀,多吓人!公转也很重要呀,决定了四季的更替,这简直就是大自然的魔法。
再来说说太阳高度角,这就像是太阳给地球不同地区照的“灯光”角度不一样,所以才会有太阳照得多的地方热,照得少的地方冷呐!就好比夏天太阳照得猛,咱热得不行;冬天太阳“偷懒”了,咱就冻得瑟瑟发抖。
地图呢,那就是咱们认识世界的眼睛呀!通过地图,咱能知道哪里是山,哪里是海,哪里好玩。
就像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玩,不看地图那不就抓瞎了嘛!
经纬线呢,就像是地球这个大球上的坐标,能让咱准确找到一个地方的位置,可比瞎找强太多啦!
哎呀,高中地理第一章的知识点真的好有意思呀,能让我们理解这个神奇的地球,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咱可得好好掌握这些知识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呀!
结论:高中地理第一章知识点非常重要且有趣,能帮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和各种自然现象。
掌握好这些知识,会让我们对地理充满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高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的是地球及其上的人类和自然现象。
在高二地理的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地理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地球,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包括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水文地理、生态环境等内容。
2.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地理现象,包括人口地理、城市与乡村、经济地理、交通运输等内容。
二、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
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一层,由岩石和土壤构成,分为陆壳和海壳两部分,陆壳主要是大陆和陆岛,海壳则是海洋底部覆盖的地壳。
2. 地幔:地幔位于地壳下方,是地球体积最大的一部分,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3. 地核: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而内核则是固态的铁和镍。
三、地球的运动与地理区划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这些运动导致了地球的季节变化、昼夜更替以及地球的形成。
1. 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公转一周约为24小时,使得地球上的气候分布、温度变化和日照时间有所不同。
2. 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年的时间约为365.25天,公转的轨道称为椭圆轨道。
地理区划是根据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进行划分的,常见的地理区划包括经度、纬度、地理带、地理区和地理区系等。
四、全球气候与气候区划地球的气候分布是由地心吸力、高原、大洋、暖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地球气候带:地球上大致可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由极寒、温和和炎热的特点区分。
2. 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是根据降水量和温度的季节分布特点进行区分的,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高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
高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各个部分以及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的学科。
在高二阶段的地理学习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地球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它包括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基本概念。
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地球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
地球的大部分地表被海洋覆盖,陆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上。
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球还具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形式,这些运动对地球的季节变化、气候分布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统计分析、地图解读等。
实地考察是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考察可以直接观察和感受到地球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
实验研究常用于探索和验证地理学的某些理论和假设。
统计分析则是通过对地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来寻找规律和变化趋势。
地理学中的地图制作和解读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四、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物理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方面。
物理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水资源、土壤植被等方面。
人文地理学则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各种活动,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等方面。
物理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相互交叉影响,共同构成了地理学的研究范围。
五、地理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理学可以提供关于地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科学知识,为人类研究和利用地球资源、保护环境、开展城乡规划等提供理论依据。
地理学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和地理环境,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第二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0°23°26′S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㈠昼夜交替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高二地理第一节知识点
高二地理第一节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在地球上活动的科学,它研究的范围广泛而深入。
高二地理的第一节知识点主要涉及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内部结构以及地球的基本运动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椭球体,其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地球自转引起地球的扁球形。
地球的外形有时被描述为一个稍微被拉长的椭圆形。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1.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岩石壳,分为大陆壳和海洋壳。
大陆壳厚度约为30-70公里,比较厚重;海洋壳厚度约为7-10公里,比较薄弱。
2.地幔: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的主要构成层,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幔由固态岩石组成,炽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升和下沉形成对流运动。
3.地核:地核位于地幔之下,包括外核和内核。
外核主要由液态物质组成,内核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
三、地球的基本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个基本运动。
1.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这决定了我们的时间为日晷时间。
2.公转: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时间约为365天,这决定了我们的时间为阳历时间。
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距离差异较大。
四、地球的赤道和经纬度系统地球的赤道是指地球的两极之间的众多纬度线中最大的一个,它将地球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
经纬度系统是指以地球的赤道和子午线为基准,确定地球上任意一个点的位置。
纬度指的是地球上的水平线,以赤道为0°,北半球纬度为正,南半球纬度为负;经度指的是地球上的垂直线,以本初子午线(即格林威治子午线)为0°。
综上所述,高二地理第一节的知识点涵盖了地球的形状、内部结构和基本运动,以及赤道和经纬度系统。
通过学习这些部分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特点和运行规律,进而深入研究地理学的更多内容。
高二必修1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必修1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新颖而且充满挑战的学科。
高二必修1地理知识点作为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地理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高二必修1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对于学习地理来说至关重要。
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部分。
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交替,而公转则决定了季节的变化。
3. 地球的经纬度经度是指通过地球两个极点和一个给定位置之间,经过地球中心的任何纬线所度量出的角度值。
纬度则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点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4. 地图的制作与使用地图是地理学研究和教学的基本工具之一。
了解地图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对于地理学习至关重要。
第二章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当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对于学生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1. 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来获取、存储、处理和传输地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有助于学生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员。
2. 地理调查的方法与实践地理调查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通过野外考察和实地调查,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地理事物的本质。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的自然面貌。
1.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是指人类生活空间中的气候、气象和空气质量等因素。
了解大气环境的变化规律,可以更好地适应气候的变化和改善空气质量。
2. 水文环境水文环境是指水资源、水循环和水污染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水文环境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至关重要。
3. 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体和它们的生存环境。
了解生物环境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地理高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向。
而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
在高二的第一章,我们学习了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经纬网等知识点,下面就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
一、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与其上的人类社会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向。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社会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聚居与活动,包括人口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等;自然地理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地貌地理、气候地理、水文地理等。
二、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椭球体,其赤道半径约为6378.14千米,极半径约为6356.75千米。
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其中,地壳最外层,薄而坚硬;地幔是中间层,由固态和半固态的岩石组成;地核是最内层,由铁、镍等金属组成。
三、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其周期为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其周期为365天左右,形成季节变化。
这两种运动共同决定了地球上的气候、光照以及地理区划等。
四、地理经纬网地理经纬网是研究地理位置和表示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其中,经线又称子午线,分为东经和西经,两个相对极点相连形成圆周;纬线又称等角线,分为北纬和南纬,平行于赤道。
经纬线的交点称为地理位置,通常用度、分、秒的方式表示。
五、其他知识点除了以上四个方面的知识点外,我们还学习了其他一些内容。
比如地球的基本概念中,重要的概念还包括地球的界球、地壳构造和板块构造等;在地球的形状与结构方面,我们还了解了地壳运动、地震和火山等自然灾害;在地球运动方面,我们还学习了地球的倾斜和地理时等相关知识。
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理学科及其研究对象,掌握了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经纬网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高中地理第一章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宇宙1、概念: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2、特点:①物质性: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②运动性:宇宙中的一切在不断运动二、天体1、概念: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
2、类型:①自然天体:自然界存在的,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②人造天体:由人工研制并用运载火箭或航天飞机发射到宇宙空间的飞行体;运行规律与自然天体相同或基本相同;包括宇宙飞行器和空间垃圾等。
3、常见天体天体类型组成物质及成员特点恒星炽热气体①质量庞大,温度高,能自己发出光和热;②往往和周围其他天体组成一个系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星云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密度较小①本身不发光,一般星云里都会有恒星,呈云雾状;②体积和质量都很大;③因形状的不同,称为狮子状、玫瑰状星云等行星如:八大行星①自己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②沿着固定椭圆轨道环绕恒星运动,质量比恒星小卫星如:月球①绕行星运行,本身不发光;②卫星大小不一,但是不会超过它绕转的行星流星体尘埃和固体块①不能自己发光,但与大气摩擦形成光迹;②进入大气层后,同大气摩擦燃烧而发光,产生流星现象;③没有烧尽的残体落到地面叫陨星,其中石质的叫陨石,铁质的叫陨铁彗星冰物质①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外表,不能自己发光;②绕太阳运行4、天体的判断标准:(1)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2)非附属于天体的一部分;(3)有独立的运行轨道三、天体系统1、形成: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3、主要天体系统①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②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其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极半径约为6357公里。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万平方公里。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运动。
自转速度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公转速度约为每秒29.8公里。
3. 地球的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经度是指东西方向的角度,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以东经为正,西经为负;纬度是指南北方向的角度,赤道为0度,南北极分别为-90度和90度。
4. 地球自然环境地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大气圈包括臭氧层、对流层、平流层、成层和对流层;水圈包括海水、淡水和冰川等;岩石圈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空间。
第二章中国的地理环境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邻西域地区,北界阿尔泰山脉,南靠南海。
中国东部为平原,中部为丘陵和低山地带,西部为高山和高原地区。
2.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
中国的气候多样,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西北季风气候等。
3. 中国的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地貌包括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等,其中有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等。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1. 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中国、印度和美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2. 中国的人口分布中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西部地区人口较少。
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镇化的挑战。
3. 城市化进程世界各国都在经历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城市化率不断提高。
第四章农业1. 农业资源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适宜发展农业。
2. 农业区划中国的农业区划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
高二上学期地理每章知识点总结
高二上学期地理每章知识点总结高二上学期地理课程涵盖了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地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研究方法。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观察、实地调查和定量分析等方法来探索地球上的现象和规律。
第二章:地球的形状与地图的绘制本章主要介绍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图的制作方法。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三维物体,地球的形状对地图的绘制有重要影响。
为了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准确地呈现在平面地图上,人们采用了投影的方法。
第三章: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本章主要介绍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包括地震、洪水、飓风等。
了解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对于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地理学科的分支与发展趋势本章主要介绍地理学科的分支领域及其发展趋势。
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和方法,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如地质、气候、动植物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人口、城市、经济等。
地理学在研究方法和技术上也不断发展,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划本章主要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划分和特征。
根据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成过程和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可以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区域,如高山地带、平原地带、河流湖泊地带等。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区域具有独特的地貌、气候和植被等特征。
第六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本章主要介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人类活动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地理要素之一,如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等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地理环境也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制约,如气候、地形和资源等因素。
第七章:城市与乡村本章主要介绍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和联系。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的概念: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天地万物的总称。
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
2、宇宙中的天体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恒星——明亮发光,发热;相对静止。
例如,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
•星云——轮廓模糊,云雾状外貌。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其主要成分是氢。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例如地球是目前人们发现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例如月球(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流星体——尘粒和固体小块•彗星——扁长轨道,拖着长尾的彗星。
围绕太阳公转的哈雷彗星(周期76年)•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3、天体的类型:自然天体——主要为恒星和星云等人造天体——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
宇宙中的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4、天体系统的层次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太阳系模型图1、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木星是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地球是密度最大的行星。
2、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太阳系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4、表现: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1、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是:a光照条件稳定,生命从低级各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b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互不干扰。
(2)地球的物质条件是:a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
b体积、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c地球上有液体水:海洋、液态水的形成。
第一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的概况:太阳与其他恒星一样能发光发热,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71%)和氦(27%). 表面温度约为6000K。
高中地理人教版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1).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2). 人口基数2.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高,目前人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号的转变。
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社会文化因素(宗教、种族)、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灾害)和其他(年龄、性别、距离)。
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①城乡收入差距大;②国家政策允许人口流动;③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A.对迁入地影响: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B.对迁出地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劣、地域的开放程度、科技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二.合理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就是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最适宜,即适度人口或理想人口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地理 必修一第一章知识总结
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自然天体: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人造天体:在宇宙空间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宇宙空间站等。
判断天体标准:是否脱离地球大气层;是否是某天体的附属物;是否有独立的运行轨道。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金星距地球最近;木星的质量、体积最大。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①太阳状态稳定,给地球稳定的光热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所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②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当;大气的热力作用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
③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具有适中的引力,因而有适量的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④内部物质运动加速了水气外溢形成原始的大洋,原始生命诞生。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成分:氢和氦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内部的核聚变4H ——He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时期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太阳辐射量大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赤道地区虽然太阳高度角的平均值最大,但是由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阴雨天气,所以日照时间短,大气的削弱作用强;而南北半球大约20°到30°的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晴朗,所以日照时间长,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1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1、可见宇宙(总星系)的半径为140亿光年2、天体:位于大气层以外的物体(只要是落到了地球上就不是天体)。
分为:(1)自然天体:恒星(如:太阳、)、行星(如:水星、金星等八大行星)、卫星(如:月球)、星云(2)人造天体:飞行在天空中的人造地球卫星(如:在工作中的嫦娥二号、神州九号)飞机不属于天体(无论是否在飞行,都在大气层以内),掉到地球上得陨石也不是天体。
太阳系也不是天体(是天体系统)例题: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半径为多少?(D)A.河外星系 140亿光年B.总星系 140光年C.银河系 140光年D.总星系 140亿光年例题:下列属于天体的是:(AE)A、月球 B、博物馆里的陨石 C、飞机 D、银河系 E、正在执行任务的嫦娥二号3、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最高级别)——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它恒星系)——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是最低级别)例题:我国古代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故事中涉及的天体分别属于(A)A恒星、卫星 B星云、行星 C恒星、行星 D星云、卫星例题:将下列天体系统的名称填入天体系统组成示意图的空格中:①总星系②地月系③太阳系④河外星系⑤银河系例题: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D)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例题:在天体系统各层次中,最高一级是(C)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总星系D.地月系4、八大行星:(1)由距离太阳由近到远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特征: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的方向具有同向性;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具有共面性;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具有近圆性。
(3)分类:A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B巨行星:木星和土星;C远日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4)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其它六颗行星都有卫星。
其中,木星的卫星最多(5)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例题:下列各组行星中,都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A.金星和火星B.水星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 D.火星和木星例题: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与太阳最近的(C)A.金星 B.火星 C.水星D.海王星5、地球(1)特殊性表现在: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一颗具有高级智慧生物(人类)的行星(2)普通性表现在:就地球的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3)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因为日地距离适中);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充足的水分(液态水)(4)地球的外部环境: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例题:以下关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内在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C)A、有适宜的温度 B有充足的液态水 C、稳定的太阳光照 D、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1、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2、(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②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A煤等化石燃料B直接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2)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风能、水能、生物能。
高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表层现象的学科,通过对地球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
高二地理必修一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篇文章将对高二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第一章地球环境与自然地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环境对于我们认识自然地理非常重要。
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天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层面,由岩石和土壤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个运动。
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一个公转周期为365.25天。
3. 地球的地理坐标与地图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是经度和纬度。
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纬度表示南北方向。
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地理特征。
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微小存在,但在宇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经历了演化过程,形成了星系、星云等天体。
2. 太阳系与地球太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地球是一颗行星,被认为是宇宙中唯一孕育生命的行星。
3. 月球与地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公转,并且与地球保持着引力关系。
月球的存在对地球的稳定性和气候变化有一定影响。
第三章地球的大气圈地球的大气圈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大气是地球固有的特征之一,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组成。
大气按照高度可以分为对流层和平流层等不同层次。
2. 大气运动与天气大气运动产生了各种天气现象,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等。
3.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气象是对天气进行观测和研究的科学。
第四章地球的水圈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地球的水圈使得水在地球上循环并起到调节作用。
1. 水的分布与特性地球上约70%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水的分布不均匀,形成了淡水资源的紧缺现象。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呈近似于椭球形,略带扁球状。
- 地球的直径大约是12742公里,赤道周长大约是40076公里。
2. 地球的运动:- 自转:地球在自西向东的轴线上旋转,周期约为24小时。
- 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呈椭圆轨道,延绕黄道平面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3. 地球的倾斜度和季节变化:- 地球地轴与地银道面夹角约为23.5°,称为地球的倾斜度。
- 地球的倾斜度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倾斜度越大的地方,季节变化越明显。
4. 地球的经纬度:-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东西180°,分为东经和西经。
- 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南北各90°。
5. 地球的分区:- 北半球、南半球:以赤道为分界线,北半球为赤道以北的区域,南半球为赤道以南的区域。
- 东半球、西半球:以本初子午线为分界线,东半球为本初子午线以东的区域,西半球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区域。
- 东、西、南、北方:以指北针的方向为准。
-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时间,全球按经线每15°度划分为24个时区。
6. 地球的地理格局:- 大洲与洋:地球上的陆地分布成大洲,水域分布成洋。
- 大陆板块:地球上的陆地表面分散着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是由地壳组成的大陆板块。
- 地壳结构:地壳由陆壳和海壳构成,陆壳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海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
7. 地球上的地理气候带:- 热带气候带:赤道附近,气温高,季节差异小,降水丰富。
- 温带气候带:赤道以外的中纬度地区,季节差异明显,四季分明,降水适中。
- 寒带气候带:极地以及高海拔地区,气温低,降水较少。
8. 地图的制作与使用:- 地图投影:将地球表面呈现在平面上,以便人们观察和使用。
- 地图比例尺:反映地球实际距离与地图上距离的比例关系。
- 地图符号:用以表示地图上各种地理要素的图形、颜色或字母等符号。
- 地图方向:用以表示地图上方位关系的指示箭头或指北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方法、条件、空间、良好、发展、特点、位置、基础、环境、资源、水平、丰富、方向
十一年级-高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www.5y
kj.co
m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
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
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www.5y
kj.co
m
www.5y
kj.co
m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
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www.5y
kj.co
m
www.5y
kj.co
m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
变。
www.5y
kj.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