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彩虹》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1 《彩虹》部编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1《彩虹》部编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课文《彩虹》,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用语的美感。
2.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彩虹的颜色和形状。
4.能够描述自己对彩虹的喜爱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主要的故事情节。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彩虹的兴趣和向往。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彩虹的颜色和形状。
2.能够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感受和向往。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在开始教学之前,老师可利用课前一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谈论一下对彩虹的认识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课学习1.听课文:先由老师朗读课文《彩虹》,让学生仔细聆听,了解整个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下自己对彩虹的想法和感受。
3.课文解析:老师逐段解释课文,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4.小组朗读:让学生自由选择小组进行《彩虹》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后活动1.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彩虹的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2.撰写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彩虹的短文,描述自己对彩虹的感受和向往。
五、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听课文、分组讨论、课文解析、小组朗读等多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对《彩虹》有深入的理解,能够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感受和向往。
同时,通过绘画活动和作文的要求,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堂延伸老师还可以结合音乐、手工等形式,让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彩虹,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同时,也可以邀请学生们将自己的作文朗读给全班同学听,促进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互动。
七、家庭作业1.完成《彩虹》课后习题。
2.完成自己的彩虹绘画作品,准备下节课展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热爱彩虹,愿意用心去观察和感受身边的美好。
希望他们在欣赏彩虹的同时,也能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1《彩虹》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1《彩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彩虹》,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学会正确朗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诗歌朗读、情感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彩虹的兴趣和感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彩虹》内容。
2.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三、教学难点1.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表达诗歌的抽象意象可能存在困难。
2.需要引导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感受彩虹。
四、教学准备1.课文《彩虹》。
2.彩虹图片或幻灯片。
3.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准备彩虹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观看并谈论自己对彩虹的感受。
2.引出诗歌《彩虹》,让学生猜测诗歌可能讲述的内容。
2. 学习诗歌(10分钟)1.师生共同朗读《彩虹》诗歌,注意语调和节奏。
2.解释生词和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彩虹的美丽。
3. 分组表演(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各自选择一段诗歌进行表演。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4. 情感体验(10分钟)1.让学生闭目回想上次看到彩虹的场景,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2.师生互动,分享对彩虹的喜爱之情。
5. 创作练习(10分钟)1.让学生以《彩虹》为题材,自由创作一首小诗歌或画一幅画。
2.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6. 总结(5分钟)1.回顾今天的课堂内容,强调彩虹的美好和诗歌的表达方式。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彩虹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创作练习。
2.寻找彩虹的照片或画,描述自己的感受。
七、课外拓展1.观看有关彩虹的视频或动画,进一步了解彩虹的形成过程。
2.通过家长引导或讲述,了解彩虹在不同文化中的寓意和故事。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彩虹的热爱和对诗歌的理解,引导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彩虹》人教部编版
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印象深刻。孩子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比如彩虹在广告、艺术作品中的应用等。这表明他们在课堂上确实在思考和探索。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分享时表达不够清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的主题还不够熟悉。我计划在未来的课堂上更多地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彩虹的成因、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彩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观察、欣赏大自然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学生可能对彩虹的成因、特点等抽象概念理解上存在难度,需要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图示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用自己的话描述彩虹时,学生可能会遇到表达不清、逻辑不严密的问题,教师需指导学生如何组织语言,准确表达。
-实践活动的操作与观察:在制作彩虹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操作,或对观察到的现象难以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教师应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支持。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彩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彩虹?”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彩虹的奥秘。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着、那、到、高、兴、千、成”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章的学习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关心父母、关心家人的孩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12个生字,学会“着、那、到、高、兴、千、成”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出示)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彩虹。
师:彩虹有什么颜色?生:赤橙黄绿青蓝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彩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生: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教师引导)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着、那、到、高、兴、千、成”,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 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 彩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彩虹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
2.认知和掌握“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
3.能够描述彩虹的颜色及形状。
4.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二、教学准备1.彩虹图片或实物2.彩虹颜色卡片3.彩虹相关的歌曲或视频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关于彩虹的对话,师生一起探讨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2.呈现(10分钟)–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彩虹,让学生欣赏并描述彩虹的颜色。
–使用彩虹颜色卡片,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各种颜色。
3.练习(15分钟)–老师播放彩虹相关的歌曲或视频,让学生跟着节奏说唱彩虹的颜色。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创作描述彩虹的小诗句或小故事。
4.拓展(10分钟)–教师介绍彩虹的神话故事或科学知识,扩大学生对彩虹的认知。
–引导学生将彩虹与自然景物、情感等联系起来,增强表达能力。
5.小结(5分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请学生总结彩虹的颜色及形状。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大自然的美丽,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彩虹,让学生感受到彩虹的美丽,同时提升了他们的颜色辨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一些颜色的区分仍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游戏环节或绘画活动来帮助学生加强对颜色的记忆和理解。
五、作业设计1.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天空,描述自己看到的天空颜色,并尝试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彩虹。
2.拓展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一次自己看到的真实彩虹场景,并体会彩虹带给自己的感受。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认知和掌握彩虹的颜色,同时也会在练习和作业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1.《彩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1.《彩虹》一、教学目标1.了解《彩虹》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学会背诵《彩虹》这首诗。
3.提高学生对于自然景观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彩虹》这首诗的意义。
2.背诵《彩虹》。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意义。
2.学生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诗歌中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彩虹的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和本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彩虹的视频,引出话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彩虹吗?”2. 学习诗歌教师朗读《彩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表达。
然后进行诗歌分析,解释生词和理解诗歌意义。
3. 背诵诗歌全班一起跟读《彩虹》,教师进行逐句纠正和指导。
4. 讨论交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要写彩虹?彩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5. 创作让学生组成小组,用自己的话描述彩虹的美丽,并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发挥创意。
6. 总结请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师也可以进行点评和引导。
六、课堂延伸1.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关于彩虹的小视频。
2.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与诗歌相关的图画或手工制作。
七、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彩虹》。
2.请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眼中的彩虹之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和背诵《彩虹》这首诗,还能够培养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提高语感和审美情趣。
希望学生在更多的绘声绘色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让他们在写作中表达更加生动、朴实的情感。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彩虹》教案(二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彩虹》教案教案主题:《彩虹》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彩虹》。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字词。
2. 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彩虹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和尊重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彩虹》。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打招呼,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出现的颜色词,如红色、橙色、黄色等。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让学生跟读课文《彩虹》,逐句解释,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感。
3. 让学生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三、练习巩固(20分钟)1. 给学生出示一些颜色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应的颜色词。
2. 提问:什么是彩虹?它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是哪些?学生回答。
3. 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字词,描述他们喜欢的颜色,并画图展示。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播放一段关于彩虹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出现原理和形状变化。
2. 让学生自己绘制彩虹,可以使用彩色笔、彩纸等。
3. 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绘制的彩虹,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进行小结。
2. 通过小游戏或竞赛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天空,尝试找到彩虹并描述彩虹的颜色。
2. 让学生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解释原因。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彩虹》,能够正确运用字词。
通过绘制彩虹和观察天空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次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统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11 彩虹 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11 彩虹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虹、桥、七、色”等 4 个生字,会写“虹、桥”两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3. 感受彩虹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生字,会写“虹、桥”两个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难点:理解“七色”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彩虹图片、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彩色笔。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o你见过彩虹吗?它是什么颜色的?o彩虹是什么形状的?o彩虹出现在哪里?2.教师介绍彩虹的形成原因,激发学生对彩虹的兴趣。
(二)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并进行认读。
o“虹”字:像一座弯弯的桥,上面有一条线,表示彩虹的形状。
o“桥”字:像一座桥,下面有一条线,表示桥的支撑。
o“七”字:像一个数字,表示彩虹的颜色。
o“色”字:像一个颜色,表示彩虹的颜色。
2.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比划、组词、造句等。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虹、桥”两个字,注意笔顺和字形。
(三)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互相纠正读音。
3.指名朗读课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读出对彩虹的喜爱之情。
(四)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并回答以下问题:o彩虹是什么颜色的?o彩虹像什么?o彩虹出现在哪里?•你喜欢彩虹吗?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形状和颜色,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2.学生用彩色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彩虹,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3.教师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自然现象,并进行记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五、板书设计彩虹虹桥七色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观察、朗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并感受彩虹的美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1《彩虹》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1《彩虹》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2.能感受彩虹的美丽,懂得彩虹是大自然的一种奇妙景观。
3.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活常识。
4.能够表达对彩虹的感受,培养学生对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彩虹的美丽。
2.理解课文中的生活常识。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包括抽象难以形象化的内容。
2.表达对彩虹的感受,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感受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彩虹》PPT。
2.彩虹图片或视频资料。
3.准备相关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彩虹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彩虹的好奇和向往,引入本课话题。
2. 学习课文(10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每一个句子的意思,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彩虹的内容。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彩虹的理解以及自己在生活中见过何种彩虹,带领学生共同发现彩虹的美丽。
4. 共同表达(15分钟)让每组派代表陈述讨论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彩虹的感受。
5. 情景再现(15分钟)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表演彩虹出现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6. 总结(5分钟)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彩虹的美丽以及大自然景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六、课后作业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见过的最美的彩虹,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彩虹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入生活常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彩虹》教案(四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彩虹》教案本篇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
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
紧紧围绕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
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图片。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
”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
(板书:彩虹)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加一加:虫+工=虹换一换:江-氵+虫=虹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读文识字1.朗读全文。
(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广+坐=座,合+手=拿,扌+ 是=提,扌+兆=挑,酒-一=洒。
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通用6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体会课文涵义。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体会课文涵义。
教学准备预案设计补充、调整、复备一.复习导入1.游戏复习词语(找朋友)。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二.美文赏析1.美度课文,标出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夏天,雨停了,太阳从云彩露出头来,天空中出现了什么?一()美丽的彩虹一座()一座()3.小姑娘看到美丽的彩虹想到了什么呢?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认真读课文,回答问题。
(2)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3)小姑娘为什么要把水洒下来?同桌讨论。
(4)平常你会为爸爸做什么事?4.小姑娘娘要为妈妈做什么事?读第三自然段。
(1)为什么天上会多出一个月亮呢?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圆圆的月亮像()?还可以说()的月亮像()?()像()。
(2)为什么要给妈妈照着梳头?5.小姑娘还想到了什么?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姑娘为什么要把秋千挂在彩虹桥上呢?(2)你想对小姑娘说些什么?三.指导朗读本文问句较多,所以要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注意语气。
四.总结文中的小姑娘可真快乐,看到一座美丽的彩虹想到了很多快乐、有趣事,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姑娘。
你还会想到什么有趣的事呢?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篇2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10单元----雨中的第2篇主体课文。
《美丽的彩虹》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小儿歌,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雨后彩虹的美丽景象。
文中主要写几位小朋友看见彩虹而触发的一连串想象,通过丁丁和冬冬的诉说以及弟弟和妹妹的问话写了彩虹的美丽,大自然的美丽。
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你见过彩虹吗?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b.彩虹有几种颜色?这些颜色是如何排列的?
c.你觉得彩虹为什么会出现在天空中?
2.学生小组内交流分享,达成共识。
4.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采用直观、有趣的方式进行学习,如观察图片、实物展示等。同时,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形式进行学习,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个体差异:学生在性格、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6.课后作业:设计富有创意的作业,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彩虹的观察日记,或绘制一幅彩虹图画,巩固所学知识。
7.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教育学生珍惜美好时光。
3.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分享快乐,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下是针对《彩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第11课《《彩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第11课《彩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练掌握课文《彩虹》中的基本词语和句子。
2.能够流利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内容。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阅读《彩虹》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彩虹》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2.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彩虹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1.课文《彩虹》教材。
2.彩虹图片或PPT。
3.黑板、粉笔、音响设备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热身导入1.引导学生讨论“彩虹”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
2.播放彩虹的图片或PPT,激发学生对彩虹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课文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解释课文中生字和生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讨论交流1.小组讨论《彩虹》中的故事情节,共同探讨彩虹的美丽。
2.合作完成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回答,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四步:巩固提升1.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分角色演练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彩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之处。
希望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对美的热爱,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以上就是本节课《彩虹》的教学设计,希望本节课能够为学生带来愉快的学习体验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听、说、读、写有关“彩虹”的相关词汇和句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美好景色产生热爱和向往,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彩虹”这一自然景观,并能表达对彩虹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自身视角出发,描绘和表达彩虹的形象和意义。
3. 教学准备•教材:《彩虹》课文;•教具:彩虹图片、彩虹模型、彩纸、水彩笔等;•媒体设备:投影仪(用于展示彩虹相关图片);•教学环境:保持教室整洁,准备书桌椅和学习用具。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展示的彩虹图片,引出话题:“你们知道彩虹是什么吗?它是怎么形成的?”2.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彩虹的好奇心和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请学生跟读课文《彩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模仿彩虹的形状和颜色,体会彩虹的美丽与神奇。
第三步:课文解读(20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对彩虹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义和整体语境。
第四步:课文操练(20分钟)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描绘绘本上的彩虹。
2.学生小组展示自己绘制的彩虹,同时描述自己喜欢的颜色和理由。
第五步: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制作彩虹挂饰,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兴趣。
2.分享学生制作的彩虹挂饰,展示学生对彩虹的多样理解。
第六步: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到了关于彩虹的什么知识?2.学生回答,并进行总结。
5.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彩虹》;2.回家观察天空,写一篇有关彩虹的小作文。
6.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创作彩虹的过程中,既增进了对自然景观的理解,又培养了观察和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有关《彩虹》的内容,理解彩虹的由来和意义。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3.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彩虹的形成过程。
4.能够欣赏彩虹,感受彩虹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1.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
2.掌握彩虹的基本颜色。
3.完整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能够简单描述彩虹的形成过程。
2.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个人感受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彩虹》、彩虹图片或素材。
2.视频资源:有关彩虹的形成视频。
3.彩虹拼图或手工制作彩虹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有关彩虹的视频,引出话题:“你们见过彩虹吗?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2. 学习内容(15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彩虹》,学生跟读。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彩虹的由来。
3. 学习活动(20分钟)1.分组讨论:彩虹是怎么形成的?每组汇报自己的答案。
2.老师展示彩虹图片或模板,让学生观看,描述彩虹的美丽和奇妙之处。
4. 拓展训练(15分钟)1.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彩虹拼图或手工制作彩虹模板。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学习。
5. 总结(5分钟)请学生描述彩虹的颜色和形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堂延伸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到家中寻找彩虹相关的资料,或者绘制一幅自己心中的彩虹画。
2.下节课将进行学生作品展示,分享彩虹的不同视角和表现形式。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彩虹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彩虹的形成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关于自然界奇妙的话题,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精选8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精选8篇)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篇1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在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1、自制卡片式图谱、彩虹两个、小雨点4中各两个。
2、幼儿人手一份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一、发声游戏1、用声音吹气球la和lu。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玩的发声游戏,老师今天买了很多气球,我拿了一个我喜欢的红色的气球,你听:la~ la~ la ~。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2、用手势表示音符的长短。
可是老师买的气球质量太差,一吹就破,你听:la~拍手,la~拍手。
我们一起来吹吹看。
二、学习副歌部分1、教师:小朋友你见过彩虹吗?你听,哪里的彩虹会唱歌?(出示彩虹图谱),教师范唱,带领幼儿学习彩虹唱歌。
2、教师: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幼儿随乐演唱)3、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小雨点跳舞的声音,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教师:这是小雨点,小雨点从天上落到地上,他们跳舞的时候回发出什么声音呢?4、教师引导幼儿将彩虹唱歌和小雨点跳舞连一起来唱一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1、教师随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的含义。
2、教师:那问号唱的是什么?仔细听哦。
3、幼儿跟随教师范唱歌曲前半段。
4、幼儿跟随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四、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歌词1、教师:小雨点可能会在哪里跳舞呢?请你用勾线笔在纸上画出你的想法。
2、幼儿交流绘画作品,教师选择合适的图案贴在“?”处。
3、根据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篇2设计思路:色彩在幼儿美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表现出作品的气氛和幼儿个人对颜色的爱好。
同一颜色明暗度之间或不同颜色之间的逐渐过渡作为色彩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旦被幼儿理解、掌握、可运用于背景、物体的涂色中,使作品更生动、美观,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美感,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1:彩虹》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1:彩虹》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听懂课文并进行简单的朗读;
2.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彩虹的美丽;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彩虹。
教学重点
1.听懂课文内容;
2.理解并感受彩虹的美丽。
教学难点
1.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彩虹。
教学准备
1.课文《彩虹》PPT;
2.彩虹图片;
3.彩虹颜色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彩虹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彩虹的颜色、形状等特点,激发学生对彩虹的兴趣。
二、学习课文(15分钟)
1.老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读课文,并进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文讲解(10分钟)
老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
四、学生表演(15分钟)
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内容,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
五、课文复述(10分钟)
学生自由复述课文内容,老师适时纠正语言错误,引导学生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描述彩虹。
六、活动扩展(15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使用彩虹颜色卡片进行互动游戏,练习描述颜色,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彩虹现象。
七、课堂总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彩虹的美丽和神奇之处,鼓励学生多关注自然界的美丽事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彩虹这一自然现象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希望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结语可以自行添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彩虹》。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 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彩虹》是一首描绘彩虹的美丽诗篇。
课文通过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彩虹的美丽和神奇。
2.2 生字词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有:彩虹、阳光、雨滴、七彩、绚丽、空中、桥梁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彩虹》。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 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2 教学难点1. 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对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的内容。
2.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彩虹的图片和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使用教学挂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彩虹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彩虹的认识和感受。
2. 引入课文《彩虹》,让学生初步感知彩虹的美丽。
5.2 朗读课文1.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5.3 学习生字词1. 列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
2. 通过组词和造句,帮助学生运用生字词。
5.4 理解课文内容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意义。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目标:1、能用手指点画的方式表现彩虹糖。
2、感知红、黄、绿三种颜色,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
3、愿意参加点画活动,体验手指作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1、红色、绿色、黄色颜料、剪成瓶状的作业纸。
2、彩虹糖装在透明的玻璃瓶中。
活动流程:引起兴趣→图形刺激→想象创造活动过程:一、预热阶段。
1、创设小熊做客的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用捉迷藏的形式出示玩具小熊,鼓励宝宝向小熊问好,并出示小熊带来的彩虹糖。
2、认认说说彩虹糖的颜色、形状,感知红、黄、绿三种颜色。
“看,漂亮的彩虹糖,有哪些颜色呢?”丰富词汇:五颜六色。
“彩虹糖是什么形状的?”3、分享彩虹糖,学说短句“我喜欢什么颜色的彩虹糖”,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二、图形刺激。
1、出示瓶状的作业纸。
“看,小熊的瓶子里还有彩虹糖吗?”“看,老师把彩虹糖变出来。
”2、教师示范手指点画彩虹糖。
说口诀“压压(蘸颜料)点点(点画)彩虹糖”,并鼓励宝宝伸出食指,和教师一起边说边练习。
三、想象创造。
幼儿自由找空瓶子进行点画,教师指导孩子用是指点画,鼓励她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点画,在瓶子里变出五颜六色的彩虹糖,提醒他们换颜色时先用抹布把手指上的颜料擦干净。
活动结束活动反思:糖果是幼儿钟爱的食物,当出示彩虹糖的时候就足够的吸引儿的眼球,调动了幼儿积极性。
通过认识彩虹糖的样子。
观察彩虹糖的颜色进而引入手指点画的美工活动。
在操作过大部分幼儿都能按照要求逐一完成任务,可是有部分幼儿还是出现了颜色的混搭,整个彩虹糖的罐子没有均匀的填满。
在此次的活动中,还是要重点强调活动要求力求达到活动目标。
在最后一个环节作品欣赏中,没有做到更好的评析。
整节活动过程太顺利,没有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彩虹》教案设计说明本篇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
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
紧紧围绕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
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图片。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
”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
(板书:彩虹)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加一加:虫+工=虹换一换:江—氵+虫=虹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读文识字1.朗读全文。
(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广+坐=座,合+手=拿,扌+是=提,扌+兆=挑,酒-一=洒。
相机指导认识新偏旁“衤”。
)5.巩固识字:老师选一名学生读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1)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里,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请大家合作,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小组读课文,相机指导“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ìnɡ。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
此环节老师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在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等方面花了很多时间,并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读课文的方式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怎么做,希望谁高兴呢?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生1:“我”想用浇花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浇田。
“我”希望爸爸高兴。
生2:“我”想拿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多一个月亮照着妈妈梳头。
“我”希望妈妈高兴。
生3:“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花裙子变成彩云飘来飘去。
“我”希望哥哥高兴。
…………3.小结:文中的“我”充满童真童趣,想为爸爸减负担,想帮妈妈变漂亮,想让哥哥更开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为精读做了铺垫。
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
四、书写生字1.课件出示“着、那、到”,重点指导这三个字的书写。
(1)教师边范写边指导。
重点指导“着”的第六笔是“丿”,下面是“目”;“那”的右耳刀是悬针竖,弯钩大;“到”的左下部是“”。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3)投影学生的字进行评议。
(4)学生仔细修改。
2.学生描红、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学生中写得好的字,投影出示。
请该学生介绍一下他是怎么写这个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写生字中体会汉字的特点及书写规律,使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培养了写字兴趣,提高了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
请看屏幕: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一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2.音乐开始,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播放幻灯片。
“浮云开合晚风轻,白鸟飞边落照明。
一曲彩虹横界断,南山雷雨北山晴。
”瞧,一场小雨过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朝着彩虹笑盈盈地走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朗读词语并造句,将基础知识落到实处。
借助音乐渲染和老师富有感情的语句,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导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课文,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学第一自然段。
3.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量词:座。
①看图出示:一座美丽的桥。
指生读。
②你还知道“一座什么”?(3)如果在你面前有这样一座美丽的桥,你最想上去干什么?(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导学:多么美丽的桥啊!文中的“我”想做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____”画出描写“我”想怎么做的句子,用“”画出“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句子。
画完后,自己轻声读一读。
画得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之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学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二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
(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理解“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这句话的意思。
(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爸爸,你高兴吗?为什么?④指导学生用“高兴”说话。
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4)学法回顾。
导学: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归纳:先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然后按要求勾画。
画完后自己轻声读读,然后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按着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比一比谁学得认真。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交流第三自然段。
(1)指生读第三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
(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理解“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这句话的意思。
(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妈妈,你高兴吗?为什么?④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交流第四自然段。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
(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学习词语“荡来荡去”。
指生读词语并仿说这样的词语。
③理解“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这个句子的意思。
(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④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哥哥,你高兴吗?为什么?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女孩想帮助爸爸、妈妈和哥哥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构段形式相同。
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然后用相同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以读促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三、仿写练习1.导言: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让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篇小文章吧!2.导学: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能仿照其中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如果有这样一座桥在你面前时你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3.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4.汇报交流。
5.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好反问句。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
因此,在学习完文章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尝试仿写,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启发学生从小女孩身上懂得要学会体贴他人,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四、布置作业1.积累。
搜集“荡来荡去”这样的词语,做一做这样的动作。
2.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通过给家人读课文,内化所学,升华对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彩虹提水壶—下雨—帮爸爸浇田地拿镜子—月亮—照妈妈梳头挂秋千—坐着—荡来荡去成彩云懂事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本堂课我十分重视“读”,以问题为引领,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读出感受,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
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长句,读好反问句,使学生在充分地读中内化语言,培养语感,加深情感体验,同时注重学法指导,抓住契机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从而达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着、那、到、高、兴、千、成”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章的学习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关心父母、关心家人的孩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12个生字,学会“着、那、到、高、兴、千、成”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彩虹。
师:彩虹有什么颜色?生:赤橙黄绿青蓝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彩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生: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教师引导)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着、那、到、高、兴、千、成”,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分段朗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
1、学生分小组读,给生字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