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群文阅读
小学高段部编教材“典型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尝试—以“边塞诗”教学为例
小学高段部编教材“典型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尝试—以“边塞诗”教学为例青羊实验附小省级子课题——“运用群文阅读方法有效提升典型单元教学效能实践研究”的课堂实践。
关键词:群文阅读典型单元边塞诗一、课题研究发展概述:一直以来,青羊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语文都以群文教学为特色,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和逐步实施,附小将课堂改革提到重要层面,专门成立课程改革小组,并以“提质、减负、推优”为改革目标。
2021年十月,青羊区五年级的群文阅读专题研讨活动确定在青羊实验附小展开,我们特别结合课题和时代发展趋势,精心打磨反复推敲,再次以该课题为核心,以“边塞诗”为教学主体内容,通过“镜头语言”的带入,进行教材典型单元的群文教学实践。
二、议题的确定1、明确教学形式。
群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通过集体建构,利用有效的阅读活动达成共识。
教学中,我们用主题带多篇,课内带课外的形式,搭建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和学习材料之间的沟通桥梁,整体观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诗歌的文化之美、韵律之美、情感之美。
2、明确教学内容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代表诗歌。
也是诗词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类别,由于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更适合高段或者初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品读、赏析。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边塞诗的比例并不重,整个小学阶段只有《出塞》《从军行》《致使塞上》《凉州词》等为数不多的几首。
四年级上册学生开始接触边塞诗,形成对边塞诗的大致理解,但对其中的典型意象,表达效果,思想情感存在短板。
我们把备课视线聚焦到边塞诗范畴希望通过继续学习品读,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边塞诗主题思想。
三、课堂中的几种生成(一)根据议题和文本组元的特点,及文化思想价值,将本节课学习目标确定为以下4个:1.群诗阅读,知晓边塞诗意象概念并获得辨识归类能力。
2.聚焦意象,想象诗歌意象构成的画面,体会同类意象蕴含的不同情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群文阅读:《边塞诗里的家国情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群文阅读:《边塞诗里的家国情怀》教学设计首先,我会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感受到边塞的雄浑壮美,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我会让学生朗读四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意境和语言美感。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最后,我会让学生自由创作一首边塞诗,让他们通过创作,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边塞诗的精神内涵,同时也锻炼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在整个课堂过程中,我会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让他们在思考和表达中感受到研究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四首诗歌,深入理解了战争给大国和小家带来的灾难,进而理解了“家国情怀”这一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诗歌时,应该抓住机会让学生解释生词,加深印象,而不是忽视它。
在讨论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言,同时给予合适的评价和反馈。
这样的研究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三)思考与表达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发学生对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思考,并让学生书写几句感想,表达自己的家国之思。
这样的研究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意义。
四)分享互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师生共同分享和互评作品。
这样的研究环节可以让学生相互研究和交流,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能力。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支持,让学生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经过讨论和思考,学生们对《从军行》和《陇西行》的场景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认为,《从军行》表现了盛唐时期的豪迈和战争的残酷,而《陇西行》则表现了晚唐时期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家人对戍边丈夫的怀念。
同时,他们也注意到了诗中的一些字眼,如“百战”“穿金甲”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些字眼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并从不同角度予以具体评价,使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感悟,有效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
唐代边塞诗群文阅读1(名师执教)
唐代边塞诗群⽂阅读1(名师执教)⼀、⼊境:追寻边塞遗迹,沉思壮阔历史师:今天我们来学四⾸边塞诗。
我们先看⼀看古代的边塞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遗迹和⽂物,从中我们来思考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1983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了我们国家旅游标志的图案,图案的内容是什么?哪个同学来说⼀下。
(⽣⼩声议论纷纷:马踏飞燕)你们说对了。
我们上节课刚刚学习了英雄主义,想到就要⼤声说出来。
(屏显:铜奔马图⽚。
)师:就是马踏飞燕,现在叫“铜奔马”。
它的原型,是在1969年⽢肃省武威地区⼀个将军墓中发现的。
这匹马是什么样的形象?⽣:千⾥马。
⽣:战马。
师:你们能想什么成语?⽣::策马奔腾。
:马踏飞燕。
⽣:师::还有什么?:马不停蹄。
⽣:师:还有什么?最重要的⼀个成语要想到。
(指着铜奔马的前马蹄)它底下是⼀个燕⼦,有⼈说是龙雀,应该想到“天马⾏空”。
⼤家知不知道武威地区、也就是发现铜马的这个地⽅,古代叫做什么名字?(学⽣摇头)古代叫做凉州。
《凉州词》学过吗?⼩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两⾸。
⼀⾸是王之涣的,还能想起来吗?⽣:(齐)黄河远上⽩云间,⼀⽚孤城万仞⼭。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门关。
师:还有⼀⾸,王翰的。
⽣(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回。
师:好,我们来听⼀听。
(播放童声版歌曲《凉州词》)你们从刚才这⾸曲⼦⾥能听出什么样的情感?⽣:悲凉。
⽣:视死如归。
师:对,视死如归——⼀种英雄主义精神,慷慨激昂。
这个学期我们还学习了⼀⾸边塞诗《使⾄塞上》,把它背⼀遍。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胡天。
⼤漠孤烟直,长河落⽇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师:最有名的那两句是?⽣:⼤漠孤烟直,长河落⽇圆。
师:好像是在中国上过学的⼈都知道这两句诗,是不是?因为它太有名了,它是边塞诗⾥⾯写景的巅峰之作。
我们今天来学四⾸新的边塞诗。
感受⼀下⾥⾯的壮怀激烈、慷慨悲歌。
下⾯⼤家⼤声地读这四⾸诗,我要听到你们的声⾳。
小学语文六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唐朝边塞诗》材料
一、复习回顾时的三首诗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群诗阅读的六首诗1、《古从军行》唐·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2、《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4、《碛中作》唐·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15、《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6、《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群文阅读 边塞诗
塞下曲(其一)
联读深化
(唐)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
个人放声朗 诵吧——
边塞之景:
景之特点:
牧马群嘶边草绿。 所悟之情:
边塞诗节选
扩读拓展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杜甫 落 日 照 大 旗 , 马 鸣 风 萧 萧 。
王翰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杨炯 宁 为 百 夫 长 , 胜 作 一 书 生 。
曹松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令狐楚 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
再见 烽烟
感谢指导:
谢谢
出塞(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要求:1.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2.找出诗中景物
提示:五月雪、——析景
赏析“五月雪、笛、战鼓、玉鞍、 腰下剑”等景物表现出来的特点 :
提示:奇异——肃杀之气、 刀兵之声……
语调:低沉、缓慢、凝重……(感情基调)
塞下曲(其一)
试读发现
三读——悟情
本诗表达了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为国效 力的情感。豪迈、悲壮、慷慨激昂之情 自然寄寓在景物中……
方法总结: 1.找出景物。 2.分析景物特点。 3.体会景物中寄托的感情。
小组合作:
从军行(其四)
再读巩固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边塞之景: 景之特点: 由景悟情: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胡
人 古代泛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 胡人。
情胡
边塞 战争
汉
物 古代称北方和西方民族的 (东西):胡地、胡马等。
群文阅读之边塞诗
小结
捋一捋
群文阅读
1
核心素养 4 《塞下曲》2 小组合作
评价鉴赏 3
唱一唱
边塞曲 王昌龄
(原诗) 饮马渡秋水, 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 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 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 白骨乱蓬蒿。
(诗意) 将士牵马饮水渡长河 刺骨水寒秋风似刀剑 沙场广袤夕阳要落山 孑然的深夜远眺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历过多少征战 都把戍边将士杀敌报国意气传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黄尘迷漫 寒冷的白骨夹杂着遍地野蔓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04)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学一学
塞下曲(05) 常建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塞下曲(07)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塞下曲(06) 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塞下曲(08)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读一读
塞下曲 唐 •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边塞诗”群文阅读
《塞下曲》(8首)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03) 李颀
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帐下饮葡萄,平生寸心是。
塞下曲(02) 李白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边塞诗
了解边塞诗的创 作背景和历史意 义
03
教学内容
THEME TEMPLATE
边塞诗的定义和分类
边塞诗的定义: 以边疆地区军民 生活和自然风光 为题材的诗歌。
边塞诗的分类: 按照内容可以分 为边塞战争、边 塞生活、边塞风 光三大类。
边塞诗的特点: 语言精练、概括 性强,意境深远, 富有感染力。
边塞诗的意义: 反映了边疆地区 人民的生活状况 和思想感情,也 表现了他们对和 平的渴望和对战 争的厌恶。
群文阅读的意义: 通过群文阅读,可 以培养学生的阅读 兴趣和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和人文素养,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群文阅读的实践方 法:教师可以选择 适合学生的文本组 合,引导学生进行 阅读、思考和讨论, 同时可以采用多种 教学方法,如小组 合作、探究学习等,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主动性。
XXX
群文阅读教学 设计边塞诗
THEME TEMPLATE
目录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教学目标
02
教学内容
03
教学方法
04
教学重点与难点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THEME TEMPLATE
02
教学目标
THEME TEMPLATE
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主题
了解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 掌握边塞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分析边塞诗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理解边塞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边塞诗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边塞诗起 源于汉魏六朝, 是诗歌创作中的 一种题材,以边 疆地区军民生活 和自然风光为题 材。
发展:唐代是边 塞诗创作的鼎盛 时期,涌现出高 适、岑参、王昌 龄等边塞诗人, 形成了雄浑豪放、 慷慨悲凉的边塞 诗派。
小学语文六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唐朝边塞诗》
小学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指导课《唐朝边塞诗》教案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初识边塞诗。
1、回顾、诵读学过的边塞诗《逢入京使》(唐岑参)《凉州词》(唐王之涣)《凉州词》(唐王翰),引出课题。
2、结合学过的边塞诗,谈谈你对边塞诗的认识。
预设:生1:诗中会看到独特的边塞风光生2:多出自出征的将士或者随军文官之手生3:多与战争有关生4:(可能抒发作者的哪些情感呢?)思乡、建功立业、怨恨战争……生5:读边塞诗让人心生悲壮荒凉之感,内心充溢这非常复杂和微妙的感情,难以言表。
生6: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注:如果学生回答起来有困难,教师会结合学过的边塞诗作引导、启发)师:边塞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或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或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或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或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也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
:这一节课我们将走进一组边塞诗,去感受诗中奇异的边塞风光,体会作者跌宕的复杂情思。
来读读诗题。
二、走进边塞诗,感知无穷魅力(一)示范学习,方法引领1、师:说起边塞诗,我们总会想起一个人,他就是高适,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来快速阅读资料袋,认识一下高适。
(高适,唐代诗人。
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少孤贫,爱交游。
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
后客居梁、宋等地,曾与李白、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爆发后,任侍御史、谏议大夫。
肃宗时,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
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与岑参并称“高岑”,同为边塞诗派代表。
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有《高常待集》。
[3])2、生自由读诗(结合注释,弄明白诗的大概意思,多读几遍,争取把诗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最好读出自己的味道。
【资料】边塞诗群文阅读汇编PPT文档共24页
【资料】边塞诗群文阅 读汇编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边塞
添加 标题
历史背景: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中 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添加 标题
诗人情感:边塞诗抒发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 和平的渴望、对于边疆将士的赞美与同情,以及对于 国家命运的忧虑等情感。
添加 标题
艺术特色:边塞诗在艺术上多采用象征、比喻、对比等手 法,通过描绘边疆的景物、民族风情、战争场景等,展现 出边疆的风土人情和战争的残酷,表达出诗人对战争的深 刻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
学生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边塞诗中的意象和意境,通过小组讨 论、比较阅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思想探讨:探讨边塞诗的 情感和思想内涵,理解诗 歌的人文精神。 情感:边塞诗中常见的情感包括思乡之情 、报国之志、战争之苦等。
思想内涵:边塞诗中蕴含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人性的探索等深刻的思想内涵。
整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感
谢
观汇
看
报 人 :
XXX
人文精神:边塞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了人类在面对战争、自然灾害等困境时的顽强拼搏、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具 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总结评价:总结学习成果, 评价学习效果,提出改进
意见。
总结学习成果: 回顾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的收
获和成长。
评价学习效果: 通过测试、作 业、课堂表现 等方式评估学 生的学习效果。
文本阅读:阅读边塞诗原 文,了解诗歌内容和形式。
目的:通过阅读边塞诗原文,学生 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重点:注重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以 及边塞诗特有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出塞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出塞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出塞》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出塞》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由黄河之滨的风景和边塞英雄的壮丽事迹构成。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该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文本背景介绍1. 《出塞》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边塞诗,描述了边塞守卫的壮丽景象和英勇士兵与亲人的离别之情。
2. 该诗通过描绘中国古代边塞的特殊环境和生活,展现了民族团结和壮丽的北国风光。
三、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1. 帮助学生理解《出塞》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4. 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过程1. 理解诗歌背景首先,通过课堂讲解和相关资源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出塞》的创作背景,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出塞》,培养学生从文字中感受文学艺术,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然后,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3. 作品赏析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并相互讨论和交流。
4. 写作拓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让学生以《出塞》为题材,撰写自己的创作作品。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叙述、描写或抒情等方式,展现自己对《出塞》的理解。
5. 分享与展示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与展示,鼓励学生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演绎或朗读自己的作品。
同时,要求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共同进步。
五、评价方法通过教师的观察和学生表现的评价,从文字表达、创作作品以及口头表达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鼓励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实现有效的学习反馈。
六、拓展活动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其他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并进行群体讨论与比较。
初中“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中级教育学校“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探究关键词:中级教育学校;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探究;策略1.介绍边塞诗,是指在唐朝盛行的边塞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主要以歌咏战争、颂扬英雄为主题,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部分。
在中级教育学校教育中,对于边塞诗的教育与阅读,是同砚综合素养提升过程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如何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更好地进行教学探究,提高同砚的阅读水平宁文学品位,是目前中级教育学校阶段的教学难点。
因此,本文将通过边塞诗的群文阅读教学探究,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中级教育学校群文阅读教学,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边塞诗的特点和意义边塞诗以战争、边疆生活、英雄事迹等为主题,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和战争精神的象征。
这些诗歌表现了大量奇特的思想、历史、人文等文化价值,对于当代同砚的熟识和沉思具有重要意义。
3.中级教育学校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3.1.重视同砚情感体验,激发同砚阅读爱好通过同砚感情的宣泄、情感沟通,达到对边塞诗的情感理解和对背景和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从而进一步增进同砚对于整本书的熟识,同时也让同砚在情感上建立对边塞诗的了解和认同。
3.2.重视文本分析,培育同砚文学品位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深度开掘边塞诗的意义和价值,并将其与时代背景、创作观点等毗连起来,引导同砚针对更高级的文学细节,提高其文学品位。
3.3.重视历史背景的介绍,援助同砚理解诗歌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边塞诗的历史背景介绍和深度探究,援助同砚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背景,从而有效地提高同砚对文化和历史的认知水平。
3.4.重视启发同砚沉思,引导同砚深度沉思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边塞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往往会引发同砚对当前社会的沉思和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边塞诗的阅读和分析,引导同砚深度沉思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培育同砚独立沉思、批判思维、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能力。
4.中级教育学校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进行中级教育学校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把握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二是需要重视群体阅读对话、共享和情感共鸣,三是需要培育同砚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思维。
群文阅读:《边塞诗里的家国情怀》 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边塞诗里的家国情怀》教学设计首先,我会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入边塞风光,让学生感受到边塞的壮美和荒凉,为后续诗歌的理解打下基础。
接着,我会以《唐诗五首·使至塞上》为例,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的边塞情怀和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同时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受到中国传统诗歌的韵律、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美感。
然后,我会以《从军行》、《陇西行》、《春怨》三首诗为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到边塞诗的多样性和对家国情怀的表达。
最后,我会通过小组讨论、朗读、创作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边塞诗的文化思想价值,唤醒学生珍爱和平、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生活的意识。
二、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学生反馈等方式,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审美水平、文化理解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我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四首诗歌,深入理解了战争给大国和小家带来的灾难,进而理解了“家国情怀”的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和讨论时,应该抓住机会解释生字生词,加深学生的印象。
同时,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应该给予更加丰富和准确的评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三)思考表达环节在思考表达环节,教师引发学生对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思考,并让他们书写几句感想,表达自己的家国之思。
这个环节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家国情怀”的概念,并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分享互评环节在分享互评环节,师生共同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
这个环节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并在分享和互评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互评,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在本任务中,教师通过出示PPT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体悟古人的壮志与豪情。
学生们在小组中讨论,记录关键词,从中挖掘出了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边塞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了解边塞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理解诗歌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边塞诗歌的鉴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
激发学生对边塞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 感。
03
教学内容
章节副标题
边塞诗歌的起源和发展
实施步骤:选择主题、筛选文章、 制定阅读计划、组织阅读活动、 讨论与反思、总结与评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
优势: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强 学生的法
定义:教师与 学生、学生与 学生之间就教 学内容进行互 动交流的教学
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边塞诗歌, 如《凉州词》、《雁门太守 行》等。
总结边塞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和社会问
题。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边塞诗歌的艺术 特色和创作技巧,以及鉴赏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 讨论,探讨边塞诗 歌的艺术特色和创 作技巧,以及鉴赏 方法
小组讨论的目标是 让学生深入理解边 塞诗歌的内涵和特 点,提高诗歌鉴赏 能力
效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边塞诗歌进行案例分析,引 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边塞诗歌,如《凉州词》、《雁门关》等。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边塞诗歌的独特魅力。
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鉴赏过程,提高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在小组讨 论中给予指导和启 发,引导学生发现 边塞诗歌的美感和 文化价值
通过小组讨论,可 以培养学生的合作 精神和沟通能力, 促进课堂互动和交 流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群文阅读精忠报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单元群文阅读·精忠报国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限时15分钟)魏晋南北朝之时,侠客的书写起先出现在诗歌中。
魏晋诗歌中的男侠大多是边塞的少年侠客。
他们的特质,总是自恋、爱美、傲岸、挥霍无度、重友情而轻金钱和死生,甚至可以为友人或知遇者牺牲生命,然而魏晋南北朝的边塞诗大多是诗人的想象之作。
到了唐朝,这种书写传统有了很大的变更,促成了侠客诗风的发展高峰。
唐朝诗歌的侠客传统,主要出现在边塞诗中。
唐朝边塞诗所描写的侠客,大多是胸怀大志的少年侠客,有些是住在西北边疆、生活浪荡、喜爱逞凶斗狠的游侠儿,有些则是在长安、洛阳犯案之后逃到边塞的侠客。
然而,当他们眼见西北外族入侵而国家危难之时,他们体内的另一种侠客情怀——爱国之情随之兴起,因而毅然从军报国。
唐朝边塞诗中,就有很多的作品是描写侠客的从军报国。
然而对很多诗人侠客而言,从军只是纯粹的爱国表现。
很多诗人与侠客甚至是反战的。
从汉末到唐初,长期以来始终是斗争频仍的乱世。
到了盛唐,又因拓展疆域的政策而长年征战。
到了中晚唐,更因为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内战不断。
侠客与诗人,甚至是平民百姓早已厌倦且胆怯斗争。
在唐朝边塞诗中,很多作品深刻反映了诗人与侠客的厌战与反战的心态。
特殊是晚唐,除了内战之外,还有外族入侵。
由于藩镇割据与内战的长期消耗,士兵与百姓,不管是在实质的体力还是精神上,都已经无法反抗外族的入侵,因此有很多作品不仅主见反战,甚至大胆直言以倒戈的方式来争取和平。
报恩与报仇是侠客最显著的特质。
报恩,尤其是报知遇之恩,从《史记》的《刺客列传》就已是侠客特质的标签。
而这个特质,对诗人侠客也不例外。
高适报答哥舒翰即是典型的例子。
侠客报仇,不管是为知遇者、友人、国家、正义或是为自己报仇,始终是古典文学所称颂的侠客精神。
侠客报仇,并不是文学所虚构出来的。
从史料得知,从春秋战国、汉魏六朝,甚至到了唐朝,报仇风气在社会上始终都特别盛行。
虽然报仇是侠客用来呈现侠义精神的重要行为,但男性侠客与女性侠客在报仇上,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群文阅读:《边塞诗里的家国情怀》 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边塞诗里的家国情怀》教学设计一、课堂结构的设计1. 议题与文本选择边塞诗又称出塞诗,唐代是其发展的黄金时代。
因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由此也成为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收录古诗词73首,边塞诗有7首,可见边塞诗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地位与分量。
因此,我把备课视线聚焦在边塞诗范畴。
浩瀚复杂的边塞诗里融入古代边塞人民对国家和平与小家生活安宁的向往,融入的是中国文人以国为家、以身许国悲壮的家国情怀,为此,我确定了“家国情怀”的议题,并以语文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与《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陇西行》(其二)、《春怨》四首具有边塞风格的古诗作为组文单元。
四首诗题材风格迥异:有的描绘边塞奇特壮观的风光,有的表现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有的写战争激烈残酷,有的写思妇幽怨的愁苦。
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战争带给古代人民的灾难和痛苦及为了国家和平安宁、人民生活幸福,戍边将士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豪情壮志。
2. 学习目标的确定根据议题和文本组元的特点及文化思想价值,学习目标主要确定为这样三个:第一,研读四首诗,从诗中感悟边塞诗题材和风格的多样性。
第二,通过比对学习,理解其多样性背后是古代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渴望和平安宁生活的家国情怀。
第三,通过学习本组诗歌,唤醒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唤醒学生珍爱和平、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生活的意识。
这三个目标主要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考虑。
在这组文本的学习中,“家国情怀”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是难点,在文本解读中,我把落脚点放到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家”上和思妇想念亲人而引发的对和平安宁的渴望上。
重点放在通过研读、朗读四首诗,感受中国传统诗词的韵律、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美感,唤醒学生对中国传统诗词的热爱,同时试图对文本描述的生活情景与学生生活体验的勾连唤醒学生珍爱和平,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生活的意识。
浅谈群文阅读之唐代边塞诗
浅谈群文阅读之唐代边塞诗一直以来,古诗词分篇教学是语文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侧重字斟句酌,不利于学生获得多样化的感悟与体验。
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一种新的理念一一群文阅读,即围绕一个主题形成一组同属一个内容主题和训练主题的群文阅读既能达到训练考题的目的,又能在内容主题上有所积累能提高思想认识,且对读写都有益处,在探索性的阅读实践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边塞诗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理念,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有助于构建学生古诗词知识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多数是描写壮阔苍茫的边塞风光,表达诗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读来格调高亢,激励人心。
唐代是边塞诗的鼎盛时期,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边塞诗的标题中往往有“行''"隼’"‘征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如王昌龄《从军行》《出塞》,李贺《雁门太守行》,王维《使至塞上》等。
边塞诗教学可通过群文阅读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构建古诗词知识体系,实现单篇阅读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鉴赏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首先建立在“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之上,群文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同类题材或同类型文本阅读中拓宽阅读视野,丰富对同类事物的认识,提高阅读思辨能力。
例如边塞诗常见的意象有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封杀等),如“黄沙百战穿金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如“春风不度玉门关”“不破楼兰终不还''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如“羌笛何须怨杨柳“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022年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群文通练 高频主题2 边塞征战
局频主题2:边塞征战一、(2021・广东珠海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望蓟门祖咏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②曙色动危旌③。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④,论功还欲请长缨⑤。
II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
②三边: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③危旌:高扬的旗帜。
④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
⑤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心惊”二字,表示诗人对国事的担忧。
“燕台一去”实际上是“一去燕台”的倒装,“汉将营”用了以汉代唐的写法。
B.中间两联以蓟门为立脚点,写的是蓟门远望之景。
入目的万里寒光、三边曙色、沙场烽火、海畔云山,景色异常壮阔雄浑。
C.尾联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效仿班超从军的愿望。
这一愿望在“客心惊”的铺垫下自然脱出,有水到渠成之妙。
D.全诗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寄寓着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为国立功的壮志。
2.有书言此诗“善状物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六州歌头张孝祥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
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①,殆天数,非人力;洙泗②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③。
看名王④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
渺神京。
干羽⑤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鸯,若为情⑥!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HI①当年事:指靖康二年中原沦陷的靖康之变。
②洙泗:鲁国二水名,流经曲阜,孔子曾在此讲学。
③区脱纵横:土堡很多。
区脱湖人防敌的土室。
④名王:此指敌方将帅。
⑤干羽:指舞蹈乐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典故
特点小结及技巧点拨
特点象,评价意境,弄清 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2.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复杂
3.表现手法多样
用典(积累)、互文、对偶、 视听、虚实、对比、比喻、 白描等
意象:大漠、烽烟、黄河、落日、萧关
等
特点一、边塞诗的主要意象
景物意象: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
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戈矛剑戟、 飞箭走马 ; (空间)地名:轮台、 夜郎、天山、阴山、 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人物意象:胡、羌、羯、夷、单于、将军、 征夫、戍卒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鼓、角。
名句鉴赏
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 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它是古代诗 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值得我们欣赏!
谢谢!
默写名句
(1)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使至塞上》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 开。 , 。
(3) ,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 催。 , 。 —王瀚《凉州词》 (5)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 在, 。 —王维《出塞》
—李贺《雁门太守行》 。 —范仲淹《渔家傲》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 —王维 《使至塞上》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 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 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 仲淹《渔家傲》 (4)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 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瀚《凉州词》 (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 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维《出塞》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意象:盔甲、号角、秋色、燕脂、旌旗、寒霜、 战鼓等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特点三:表现手法多样
夸张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 对比 地石乱走。(岑参)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特点三:表现手法多样
虚实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张籍)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一曲边歌话诗情
——边塞诗群文阅读
边塞诗是以边
疆地区军民生 活和自然风光 为题材的诗。 唐代是边塞诗 发展的黄金时 代,代表作家 有高适、岑参、 王昌龄等诗人
学习目标:
1.积累边塞诗词名句。 2.了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3.理解边塞诗的内容和情感。 4.掌握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朗诵一首你最喜欢的边塞诗
阅读卢纶的《塞下曲》,回答问题。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⑴“月黑”句在全诗的作用。
月色漆黑,宿雁高飞;既烘托紧张气氛,又 为下文单于遁逃、将士追击作了铺垫。
⑵诗中最能表现主题的是哪一句?
主题是表现边境战争艰苦,将士们威武的气概。 最能表现这一主题的在最后一句,一支骑兵列 队正要出征,刹那间,将士的弓刀上落满了大 雪。
你能说说诗(词)中流露的 情感吗?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意象:塞外、衡阳、大雁、边声、长烟、落日、 孤城、浊酒、羌管、霜、将军、征夫
一、析意向
常用来评价边塞诗意境的词语: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苍凉荒寒、 瑰丽雄壮、凄寒萧条、孤寂冷清 肃杀悲凉等
特点二:思想内容丰富、复杂
(1)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2)表现戍边将士思乡思亲的主题。 (3)状写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 残酷。 (4)描写战争场面的惨烈;书写壮志难酬的感伤。 (5)惊叹描摹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风土人 情。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 活的矛盾,痛恨战争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但主旋律依旧是:爱国主义。
小组合作探究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总结归纳:从以上学习探究中,你获得了哪些 诗歌鉴赏的方法?请写下你的收获吧! (技巧点拨) 1、炼字类答题方法: 释含义+分析内容(点境)+表达情感(点情) 2、名句鉴赏方法: 简说诗意+手法分析内容+情感表达
这些鲜明的边地意象对诗歌表达有着怎样 的作用呢?
1、李贺《雁门太守行》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分析诗歌意境探讨
(技巧点拨)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意象。(抓意象)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点 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 作用意义。(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