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行书《落花诗贴》
唐寅落花诗原文解释
唐寅落花诗原文解释一、“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1. 原文解释- “刹那断送十分春”:刹那间,春天的美好景色就消逝了。
“刹那”极言时间之短,“十分春”表示春天的十足美景,这里描绘了春天消逝的迅速。
- “富贵园林一洗贫”:原本富贵华丽、繁花似锦的园林,经过落花之后就变得一无所有般的贫寒。
这是一种对比描写,以园林的前后变化来烘托落花后的萧索景象。
二、“借问牧童应设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1. 原文解释- “借问牧童应设酒”:想要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应该准备些酒来消愁。
这里化用了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的意境,表达诗人看到落花后的惆怅,希望借酒来排解。
- “试尝梅子又生仁”:试着品尝梅子,发现梅子已经长出果仁了。
梅子生仁意味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时光的流逝,与落花共同营造出一种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氛围。
三、“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1. 原文解释- “若为软舞欺花旦”:如果(落花)像轻盈柔软的舞蹈一样,仿佛在欺负那些扮演花旦(美丽女子角色)的人。
这里将落花的飘舞姿态拟人化,与花旦作比,有一种灵动与哀伤交织的感觉。
- “难保余香笑树神”:(落花)难以保持残留的香气,(这种情况下)还能笑话守护树木的神灵吗?表达落花飘零后,即使曾经有过香气,现在也难以维持,更没有资格去嘲笑其他事物的一种自嘲和无奈之情。
四、“有限好春无限恨,没来由处惹愁人。
”1. 原文解释- “有限好春无限恨”:春天的美好时光是有限的,但是由此引发的遗憾和怨恨却是无限的。
诗人感慨春天的短暂,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留存,从而引发内心深处的愁绪。
- “没来由处惹愁人”:没有什么特别的缘由,(落花等春景的消逝)却招惹得人满心忧愁。
强调这种愁绪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需要特别的触发事件,是对美好消逝的一种本能的伤感。
五、“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1. 原文解释- “春风百五尽须臾”:从冬至开始数到寒食节(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春风很快就过去了。
唐寅落花诗原文解释讲解
唐寅落花诗原文解释讲解原文:《和沈石田落花诗》朝代:明代作者:唐寅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译文:万紫千红的景色不需过分地夸,今天有只蝴蝶飞别邻居家去了。
王昭君不幸遇到了画家毛延寿,改变了命运,汤帝容不下陈后主的爱妃张丽华,把她处死了。
深深的小院白白地锁住了青春,而野外的红日又到了快落时候了。
村边小桥流水景色虽美但村里己萧条无人住了,连流莺都没有只有青蛙在叫。
这首诗的内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感物伤怀的颓废情绪,但是书法严谨,是唐寅的代表作品之一。
赏析:1993年7月1日《唐伯虎点秋香》以影片讲述了江南才子唐伯虎,是永盛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剧电影,由周星驰、李力持执导,周星驰、巩俐、郑佩佩等主演。
并以4017万港元的票房成为1993年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唐伯虎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
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
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正在唐伯虎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
心爱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悄离世,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
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
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结果乡试名列榜首。
一时名遍南京城。
二十七岁时续弦,娶了何氏。
当唐寅上京考取进士时,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被诬告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经几番周折后,证实无罪。
释狱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离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此时幸有好友、九娘(青楼女子)在精神上援济他。
后来,他娶了能干贴心的九娘为妻,自此也潜心作画,在丹青上大有进展。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
唐寅行书《落花诗卷》
唐寅行书《落花诗卷》唐寅行书【落花诗册】【落花诗册】明中期帖学兴起,吴地产生了大批的书法家,他们的书风,有些变了,有些未变。
就像如今书坛的帖学复苏一样,一批沉迷于书写技法,毫无性情的书手大批涌入书坛一般。
科场舞弊案给他带来了终生的污点。
按南北之分,伯虎也属南派。
唐伯虎首先是一位画家,他的画雅、洁、秀、媚,这是个性与市场共同打造出来的风格,也是吴地资本主义早期收藏家的文化素质决定的。
像柳永、杜牧一样,唐伯虎也在眠花卧柳中吃了一些软饭。
其中一些画作、书作的超值价位来自于青楼歌伎的哄抬市价。
唐伯虎失业后,要解决温饱、还要建他的别墅——桃花坞,所以他没有时间来改变他的书法风格。
【落花诗册】局部吴宽师苏东坡,文徵明晚来师黄鲁直,祝允明早年即转益多师,沈周以黄为师终其一生。
真正在子昂门下不改初衷的,只有唐伯虎。
唐伯虎的书法作品,最多只能是能品,是地地道道的奴书,他是吴中惟一一位终生书风不变的人,除行书外,其他书体不多见,由始至终依附赵松雪。
和“华亭派”早期的几位大家一样,他将赵氏的匀静安逸变得有了一些“火气”,有了一点凌厉,勉强可言认祖北海。
但充其量也只是远眺北海,近师子昂而已。
【落花诗册】唐寅的书法宽博、俏丽、健拔,俨然白杨一株,时有傲岸,时有调侃,时有天真。
令人奇怪的是,无论喜怒哀乐,其书法面目不改,仿若抄书一般。
唐伯虎也因科考案而变成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28岁的唐伯虎和徐霞客的先祖结伴考试,把即将到手的功名变成了牢狱之灾。
可爱的历史,造就了明代历史上两位可爱而不朽的人物。
唐伯虎出事后,用1年时间游览了江南的诸多名山胜迹,唐伯虎游历江南山水,书画呈现一派江南秀色。
赵孟頫厚重劲挺明代唐寅【龙头诗轴】书法唐寅临摹此作如先有赵孟頫书法作基础相对容易一些。
唐寅不仅学赵孟頫,且略掺李北海之意,于妩媚中暗寓厚重劲挺,并稍加个性的发挥,故在高手林立的吴门书家群中,唐寅的书法立于其中仍是卓尔不凡,深具自家面目。
“龙头诗轴”是唐寅的书法杰作。
古诗欣赏步韵唐寅《落花诗》三十首
古诗欣赏步韵唐寅《落花诗》古诗欣赏步韵唐寅《落花诗》三十首步韵唐寅落花诗:(一)相思何处寄一生能度几回春?瓣瓣飘魂碾世贫。
叶伴清风偷吻水,枝听落絮会同仁。
曾将幻梦抽成绿,可是知音却倦神。
不问相思何处寄,有谁来解葬花人?(二)撷梦上枝头只为春争几许悠,东风撷梦上枝头。
茎摇紫陌人相挽,蕊绽红尘韵暗流。
落叶飘魂征俗味,华英缀念付银钩。
真身化泥馨香溢,何用秋枫抱尽愁?(三)且行且珍惜拼尽青华挽片臾,何须寂寞守终无。
胭脂浅淡邀千梦,红粉偷闲只几朱。
香碾冰轮飘幻影,艳流丹韵寄离夫。
人间好事投缘聚,风月多时也有枯。
(四)诗量万点红只听寂寞数花时,谁为香容叫好儿?手卷锦帘无语伫,目凝玉瓣独怀私。
尊前闷酒忧划过,月底风情梦暗施。
人远天涯飘万点,诗心一刻挽青丝。
(五)墨守落红尽不念残英向暮中,何知芳韵碾楼风。
一腔幽怨随飘絮,满纸情思寄落红。
我度黄昏愁打尽,谁听霜叶梦成空?魂牵寂寞春心锁,痴守香痕掩苑东。
(六)谁无春意老落花不问水流真,只许今生度丽神。
冷蕊无声飘气韵,瑶琴一动又怀春。
携来淡月斟红梦,赚的.香风扫赭尘。
患世谁能长住少?还将记取眼前人。
(七)谁把芳影弄各随一梦向天横,散尽闲愁始觉轻。
影缀红尘怜寂世,芳摇紫陌不虚名。
牵情莫过繁华地,弄墨才知锦绣城。
离恨枝头空待月,相思笔下暗香盈。
(八)只剩解花语化作流香醉晚晴,只逢墨客再重生。
三千韵味枝头载,几笔风情陌上行。
为得佳诗拈紫蕊,才将粉梦寄黄莺。
尘缘惹尽相思泪,花语无声共月明。
(九)心花为谁绽借得香容倚遍栏,常将寂寞抱成团。
愁肠转梦笺中落,风月牵花水上漫。
素墨三章镶妙语,红尘两岸绽清欢。
情诗易守千秋好,执诺难留一世安。
(十)尘埃里的花寂寞花雕一世空,沉香幻梦几人同。
天涯隔断朱砂痣,颜玉何堪紫陌风。
离恨揪肠听落雨,闲愁入墨扫残红。
为谁写尽倾城恋,韵押群芳笑傲中。
(十一)拈香绘好景花色争春柳遂惔,梅开朱幕韵新添。
慢描丽日红诗意,快挽东风绿梦帘。
怎解缤纷千种醉,只因好景几回恬。
唐寅落花诗三十首原文
唐寅落花诗三十首原文1、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2、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倾盆怪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
3、春风五百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椽,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4、时节蚕忙擘黑时,花枝堪赋比红儿。
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
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烟茶飏鬓丝。
5、坐看芳菲了闷中,曲教遮护屏展风。
衙蜂蜜熟香粘白,梁燕巢成湿补红。
国色可怜难再得,酒杯何故不教空。
忍看马足车轮下,一片西飞一片东。
6、崔徽空写镜中真,洛水难传赋里神。
国色自来多命薄,桃红又见一年春。
已无锦帐围金谷,漫把青鞋踏曲尘。
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勾管是何人?7、天涯晻溘碧云横,社日园林紫燕轻。
桃叶参差谁问渡,杏花零落忆题名。
月明犬吠村中夜,雨过莺啼叶满城。
人不归来春又去,与谁连臂唱盈盈?8、白华垂柳弄新晴,紫背浮萍细点生。
三月寻芳骑凤侣,一时齐唱踏莎行。
收灯院落伤栖燕,细雨楼台湿啭莺。
莫问东君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
9、春朝何事默凭阑,庭草惊看露已团。
花并泪丝飞点点,絮飘眼缬望漫漫。
书当无意开孤愤,带有何心绾合欢。
且喜残丛犹有在,好随修竹报平安。
10、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共当中。
11、恻恻凄凄忧自惔,花枝零落鬓丝添。
周遮燕语春三月,荡漾波纹日半帘。
病酒不堪朝转剧,听风且喜晚来恬。
绿杨影里苍苔上,为惜残红手自拈。
12、杨柳楼头月半规,笙歌院里夜深时。
花枝灼灼难长好,漏水丁丁不肯迟。
金串袖笼新藕滑,翠眉奁映小蜼垂。
风情多少愁多少,百结愁肠说与谁。
13、李态樊香忆旧游,蓬飞萍转不胜愁。
唐寅《落花诗册》放大版53张全
唐寅《落花诗册》
唐寅《落花诗册》35[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36[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37[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38[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39[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0[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1[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2[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3[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
唐寅《落花诗册》44[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5[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6[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7[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8[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9[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50[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51[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52[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
唐寅《落花诗册》53[放大]
[简介]《落花诗册》苏州市博物馆藏本 行书 纸本册页,三十四开,每开尺寸27cm x 30Cm不等。
唐寅《落花诗册》10[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1[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2[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3[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4[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5[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6[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7[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8[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唐Fra bibliotek《落花诗册》19[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20[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23[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24[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25[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
唐寅《落花诗册》26[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27[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28[放大]
唐寅行书《落花诗册》,不愧是行书的巅峰之作
唐寅行书《落花诗册》,不愧是行书的巅峰之作《落花诗册》,此诗为唐寅和沈周的诗作,此作俊秀挺键,顾盼有情,一如其画。
唐寅书法亦直入赵字唐奥,并兼融米芾,蔡襄笔意。
顾整卷书风穷极精密,虽纵横曲折,着纸如飞,无不妙契古人,上追晋唐蕴籍典雅之神韵。
字字玉立,绝无恣肆放浪之笔,字与字的联系基本不作牵笔,但其意却连绵,使全卷气脉相通,偶二三字游丝相连,则更是妙绝。
此诗册不愧是唐寅行书的代表作。
唐寅落花诗【明代】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倾盆怪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掾,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时节蚕忙擘黑时,花枝堪赋比红儿。
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
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烟茶飏鬓丝。
坐看芳菲了闷中,曲教遮护屏展风。
衙蜂蜜熟香粘白,梁燕巢成湿补红。
国色可怜难再得,酒杯何故不教空。
忍看马足车轮下,一片西飞一片东。
崔徽空写镜中真,洛水难传赋里神。
国色自来多命薄,桃红又见已无锦帐围金谷,漫把青鞋踏曲尘。
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勾管是何人?天涯晻溘碧云横,社日园林紫燕轻。
桃叶参差谁问渡,杏花零落忆题名。
月明犬吠村中夜,雨过莺啼叶满城。
人不归来春又去,与谁连臂唱盈盈?白华垂柳弄新晴,紫背浮萍细点生。
三月寻芳骑凤侣,一时齐唱踏莎行。
收灯院落伤栖燕,细雨楼台湿啭莺。
莫问东君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
春朝何事默凭阑,庭草惊看露已团。
花并泪丝飞点点,絮飘眼缬望漫漫。
书当无意开孤愤,带有何心绾合欢。
且喜残丛犹有在,好随修竹报平安。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唐寅的落花诗全文
唐寅的落花诗全文唐寅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作含蓄深沉、旷达豪放,被誉为“文肆之祖”。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莫过于《落花诗》。
以下为唐寅的《落花诗》全文。
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唐寅从诗的开篇就烘托出了一副优美的江南春色景象。
他以“春风”、“绿”、“江南”等词语,描绘出一幅自然和谐、生机勃勃的图景。
而“明月何时照我还”,则是寓意着诗人欲盼着明月光临自己,象征着他对未来的祈愿。
二、如今休去倚危栏,万里长江任去看。
在这一句中,唐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遗憾和对生命的反思。
他让读者理解到生命的短暂,即便在美好的时光里旁观,也不能将光阴遗留在危栏之上。
而“万里长江任去看”则是指无论何时,当人们看到大自然的辽阔无边,更能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之相比生命的可贵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句话更多的是带有一个倾心于美,追随美,为美而倾倒的情感。
人们常说“人生贵乎瞬间”,因为一个微小的瞬间,可以让我们瞬间领略生命的美好,眉头下滑,美浸入心头,抛却所有雜念,宣泄自我,落花飞舞,不由自主融入此景之中。
四、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一句诗揭示了唐寅内心深处的复杂思绪。
虽然身在美景中,但唐寅却感受到内心的幽愁暗恨无法散去。
他将此幽愁描述为“别有”,渲染了这种情感是俯瞰阳春白雪之上,独享芳菲夕阳的一个民间诗人特有的的悲壮与痛楚。
而“此时无声胜有声”,则彰显出了唐寅静默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陶醉感。
大气磅礴的景象以及强烈感官刺激都无法与内心的平静相提并论。
五、潇湘何事等闲回?山中聚会应难忘。
这句诗让我们瞬间感受到唐寅对于人生的慷慨激昂。
他借用“潇湘”之名,表达了自己爱江南、痴迷于各式各样的美景的心境,同时也表露了他对江南山川的深厚情感。
而“山中聚会”则体现出了唐寅对人生友谊和社交的期待,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冬,他都追求与他人一起分享生命中最棒的时光,聚会和约会都成了自己生命必须的部分。
明代落花诗
明代落花诗一、原文:《落花诗》(唐寅)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
二、衍生注释:“桃花净尽杏花空”中的“净尽”“空”都表示花朵凋零、消逝的状态,形容落花后的一种空旷感。
“节临三月暮”的“节”可理解为时节,三月暮即暮春时节,此时百花渐次凋落。
“砑罗方帕”是一种经过碾轧的有花纹的丝织方手帕。
三、赏析:1. 主题与情感- 主题是描绘落花的景象并借此抒发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暮春时节,桃花、杏花相继凋落,这种景象每年都大致相同。
诗人在诗中既有对落花的怜惜,又有一种豁达之感。
他说“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似乎在对那些为落花而过于哀怨的人说,这是自然的季节更替,不必过于伤怀。
- 情感复杂而微妙,有着淡淡的惆怅,又有对自然规律的坦然接受。
2. 表现手法- 诗人运用了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开篇“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以描写落花的景象引出后文的抒情。
在描写落花方面,“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非常生动。
落花扑打到屋檐上,冲破了绿色的帘幕,落在台阶上,盖住了红色的地锦(一种铺地植物),这种描写使得落花仿佛有了生命和力量,打破了一般人眼中落花脆弱的印象。
而结尾“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则将落花拾起放在手帕中,手帕上还有绣着的一对鸳鸯,这种场景充满了诗意和淡淡的哀愁,将对落花的情感融入到这样一个独特的画面之中。
四、作者介绍: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画家、诗人。
唐寅一生坎坷,他少年时才华横溢,本欲求取功名,但却遭遇科场案被牵连,此后便纵情于诗酒绘画之间。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洒脱,常于诗中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世态炎凉的看法等。
在他的落花诗中,不难看出他历经世事浮沉后对生命和时光有深入的思考,但在情感上又有着一种处于困境中的洒脱。
五、运用片段:1. 文学课上- 老师正在讲解文学作品中的伤春悲秋主题,说到古人对落花的描写时提到:“就像唐寅在《落花诗》中写的‘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唐寅《落花诗》30首
唐寅《落花诗》30首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
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
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
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
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
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
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
“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
传世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
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
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
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
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
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
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落花诗,唐寅的作品,沈周因丧子而撰写落花七律十首,唐寅和作为七律30首。
唐寅落花诗
空。忍看马足车轮下,一片西飞一片东。 崔徽空写镜中真,洛水难传赋里神。国色自来 多命薄,桃红又见一年春。 已无锦帐围金谷,漫把青鞋踏曲尘。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 勾管是何人? 天涯晻溘碧云横,社日园林紫燕轻。桃叶参差谁问渡,杏花零落忆题名。 月明犬吠村中夜,雨过莺啼叶满城。人不归来春又去,与谁连臂唱盈盈? 白华垂柳弄新 晴,紫背浮萍细点生。三月寻芳骑凤侣,一时齐唱踏莎行。 收灯院落伤栖燕,细雨楼台 湿啭莺。莫问东君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 春朝何事默凭阑,庭草惊看露已团。花并 泪丝飞点点,絮飘眼缬望漫漫。 书当无意开孤愤,带有何心绾合欢。且喜残丛犹有在, 好随修竹报平安。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 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共当中。 恻 恻凄凄忧自惔,花枝零落鬓丝添。周遮燕语春三月,荡漾波纹日半帘。 病酒不堪朝转剧, 听风且喜晚来恬。绿杨影里苍苔上,为惜残红手自拈。 杨柳楼头月半规,笙歌院里夜深 时。花枝灼灼难长好,漏水丁丁不肯迟。 金串袖笼新藕滑,翠眉奁映小蜼垂。风情多少 愁多少,百结愁肠说与谁。 李态樊香忆旧游,蓬飞萍转不胜愁。一身憔悴茅柴酒,三月 伤春满镜愁。 爱惜难将穷袴赠,凋零似把睡鞋留。红颜春树今非昨,青草空埋土一丘。 杏瓣桃须扫作堆,青春白发感衰颓。蛤蜊上市惊新味,鶗鴂教人再洗杯。 忍唱骊歌送春 去,悔将羯鼓彻明催。烂开赚我平添老,知到年来可烂开? 丽色堪餐莫谩夸,一朝衰飒 看伊家。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自锁,大堤红日又西斜。小桥 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犬蛙。 满堂欢笑强相陪,别有愁肠日九回。时节又惊梁燕乳, 铅华无奈隙驹催。 香消衣带伤腰瘦,梦断辽阳没信来。门掩黄昏花落尽,牛酥且荐掌中 杯。 亚字城边糜鹿台,春深情况转悠哉。襞衣玉貌乘风去,对酒蓬窗带雨推。 结 子桃花如雨落,挟雌蝴蝶过墙来。江南多少闲庭馆,朱户依然锁绿苔。 桃蹊李径谢春荣, 斗酒芳心与夜争。陌上新蒭曲尘暗,墙头圆月玉盘倾。 青帘巷陌无行迹,绣褶腰肢觉瘦 生。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 簇簇双攒出蠒眉,淹淹独倚曲栏时。千年青冢 空埋怨,重到玄都只赋诗。 香逐马蹄归蚁垤,影和虫臂罥蛛丝。寻芳了却新年债,又见 成阴子满枝。 芳菲又谢一年新,能赋今无八斗陈。情薄错抛倾国色,缘轻不遇买金人。 杜鹃啼血山中夜,蝴蝶游魂树底春。色即是空空是色,欲从调御忏贪嗔。 貌娇命薄两难 全,莺老花残谢世缘。年长卢姬悲晚嫁,日高黄鸟唤春眠。 人生自古稀七十,斗酒何论 价十千。痛惜秾纤又迟暮,好烧银烛覆觥船。 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好知 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 山屐已教休泛腊,柴车从此不须巾。仙尘佛劫同归尽, 坠处何须论厕茵。 催耕声里短柴门,煠兰香中雉草园。西子归湖余有井,昭君出塞尚留 村。 春凤院院深笼锁,细雨纷纷欲断魂。拾得残红忍抛却,也教粘向阿咸旙。 旧 酒新啼满袖痕,怜香惜玉此心存。可怜窗外风鸣树,辜负尊前月满轩。 奔井似衔亡国恨, 坠楼如报主人恩。长洲日暮生芳草,销尽江淹黯黯魂。 伯劳东去燕西飞,南浦王孙怨路 迷。鸟唤春休背人去,雨妆花作向隅啼。 绿阴茂苑收弦管,白日长门锁婢傒。蛱蝶翻翻 残梦里,曲栏纤手忆同携。 青鞋布袜谢同游,粉蝶黄蜂各自愁。傍老光阴情转切,惜花 心性死方休。 胶洁日月无长策,酒酹荼蘼有近忧。一曲山香春寂寂,碧云暮合隔红楼。 春来吓吓去匆匆,刺眼繁华转眼空,杏子单衫初脱暖,梨花深院恨多风。 烧灯坐尽千金 夜,对酒空思一点红。倘是东君问鱼雁,心情说在雨声中。 呜呜晓角起春城,巧作东风 撼地声。灯照檐花开且落,鸦栖庭树集还惊。 红颜不为琴心老,绿酒休辞盏面盈。默对 镜奁闲自较,鬃丝又是一年嬴。 春梦三更雁影边,香泥一尺马蹄前。难将灰酒灌新爱, 只有香囊报可怜。 深院料应花似霰,长门愁锁日如年。凭谁对却闲桃李,说与悲欢石上 缘。 花朵凭风着意吹,春光弃我竟如遗。五更飞梦环巫峡,九畹招魂费楚词。 衰 老形骸无昔日,凋零草木有荣时。和诗三十愁千万,肠断春风谁得知?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收藏】唐寅(30)首落花诗(附画)
【收藏】唐寅(30)首落花诗(附画)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唐寅足迹遍布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落花图空山春尽落花深,雨过林阴绿玉新。
自汲山泉烹凤饼,坐临溪阁待幽人。
落花图咏(五首)能赋相如已倦游,伤春杜甫不禁愁。
头扶残醉方中酒,面对飞花怕倚楼。
万片风飘难割舍,五更人起可能留。
妍媸双脚撩天去,千古茫茫土一丘。
*芝鞋布蚁罢春游,粉蝶黄蜂各自愁。
池面风回公簇聚,陌场人散鞠场休。
胶粘日月无长策,酒对荼蘼有近忧。
苏小堤头试翘首,碧云暮合隔红楼。
*久阳芳草笛悠悠,春尽惊看又转头。
淅沥风光摇草树,骖驔时节逐川流。
临阶思数脂千片,绕树空烦绣半钩。
九十诏光梭脱手,多情又作一番愁。
*溪水东流日转西,杏花零落草萋迷。
山翁既醒已然醉,野鸟如歌复似啼。
六代寝陵埋国媛,五陵车马斗家姬。
邻东谢却看花伴,陌上无心手共携。
*春归不得驻须臾,恙落宁知剩有无。
新草漫生天际绿,衰颜又改镜中朱。
映门未遇偷香椽,坠溷番成逐臭夫。
无恨伤心多少泪,朝来枕上眼应枯。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其一花正开时月正明,花如罗绮月如银。
溶溶月里花千朵,灿灿花前月一轮。
月下几般花意思?花间多少月精神?待看月落花残夜,愁杀花间问月人!漫兴十首其五驰驱京国罨头尘,褴褛衣衫垫角巾。
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
香灯不起维摩疾,樱笋难酬谷雨春。
镜里自看成老大,戏儿棚上下场人。
散步吴王城里柳成畦,齐女门前水拍堤。
祝允明书唐寅落花诗(红颜春树今非昨,青草空埋土一丘)
祝允明书唐寅落花诗(红颜春树今非昨,青草空埋土一丘)祝允明书唐寅落花诗释文: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倾盆恠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
李态樊香忆旧游,蓬飞萍转不胜愁。
一身憔悴茅柴酒,三月光阴燕子楼。
爱惜难将穷袴赠,凋零似把睡鞋留。
红颜春树今非昨,青草空埋土一丘。
杏瓣桃须扫作堆,青春白发感衰颓。
蛤蜊上市惊新味,鹈鴂催人再洗杯。
忍唱骊歌送春去,悔教羯鼓彻明催。
爛开嫌我平添老,知到年来可爛开。
青鞋布袜谢同游,粉蝶黄蜂各自愁。
傍老光阴情转切,惜花心性死方休。
胶粘日月无长策,酒酹荼蘼有近忧。
一曲山香春寂寂,碧云暮雨隔红楼。
伯劳东去燕西飞,南浦王孙怨路迷。
鸟唤春休背人去,雨妆花作向隅啼。
绿阴茂苑收弦管,白日长门锁婢傒。
蛱蝶翩翩残梦里,曲栏纤手忆同携。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橼,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时节蚕忙擘黑时,花枝堪赋比红儿。
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
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烟茶飏鬓丝。
右录唐子畏落花诗八首,和石田倡韵也。
余喜其句险而意攻,遂为留稿以遗子。
兼子其珍袭之。
枝山祝允明记。
浅谈唐寅《落花诗册》的艺术特色
浅谈唐寅《落花诗册》的艺术特色明代书法在书法艺术成熟后自我发展,楷、行、草的水平普遍提高,尤其是行书和草书。
这一时期唐寅虽在绘画方面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但他的书法方面造诣也值得我们去研究。
通过对唐寅的《落花诗册》研究,其全篇流畅自然,潇洒恣意,笔墨圆浑谦重,笔势舒展妍美,体现了挥洒自如的表现方式。
风格变化、书体变化都能信手拈来,充分体现了唐寅高深的书法造诣。
标签:唐寅《落花诗册》;书法;风格说到江南四大才子,我们不难想到的是自称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在电视剧中的他,风流倜傥,“唐伯虎点秋香”火遍大江南北。
但是,真实的唐伯虎却一生悲苦。
青年时的他因科场舞弊案牵连入狱,后被罢黜功名,从此心灰意冷,生活窘迫,以卖画为生。
一生坎坷的他,书画作品堪称为精品,为后人所赞赏。
在众多人看来,他的画极为精彩丰富,然而,在我看来,他的书法的飘逸俊秀,也是值得我们一提的。
一、唐寅及《落花诗册》(一)《落花诗册》简介唐寅,字伯虎,曾自诩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他的诗书画俱佳,我们通常见到和听到的,都认为唐伯虎的画胜过书法,诗胜过字,使得其他方面都被他的画名所掩盖,但唐伯虎在书法方面是值得我们去推崇和学习的,风格隽永清秀的他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文征明、祝允明、王宠等齐名。
唐寅的书法借鉴魏晋时期的碑帖,而后学习李北海的书法,书风由质朴转向灵活,劲瘦挺拔;在中年时期,虽然受元代的书法风格的影响,但他并不受其禁锢和制约,转而研究唐人书法,主要吸取学习颜真卿的书法为主,如点、横、竖、撇、捺等,笔画显得浑厚粗重,在《落花诗册》中也能够看出学习颜真卿的痕迹。
行书流畅自然的《落花诗册》是唐伯虎的代表作品之一,唐伯虎一生特别爱写落花诗这一篇诗,并反复多次书写,也是后人研讨最多的。
《落花诗册》是唐寅和沈周、文征明等人唱和诗作中唐寅的和诗,总计作诗30首。
此帖发挥了我国书法艺术形体美、表现美、艺术美的艺术特色,笔画有快有慢,作品的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透露着一种浓浓的书卷气,可以看出唐寅书法清秀俊逸的风格。
唐伯虎和文征明写的《落花诗》
唐伯虎和文征明写的《落花诗》
文徵明和唐伯虎同岁不同命
文徵明是老实人
一生规规矩矩,形端举正
唐伯虎是活泼人
一生声色犬马,放浪形骸
从他们的书法也可以看出来
文徵明谨慎规矩写字
唐伯虎恣意挥洒才情
《落花诗册》生成于公元十五世纪末,起因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因老年丧子赋得《落花诗》十首以寄托哀思,吴中士人皆有唱和。
一
时吟咏落花,数量之多,非他人可比,令吴门诗坛热闹非常,引入瞩目。
文徵明小楷抄录的《落花诗册》。
此册笔力劲健挺拔,瘦劲精匀,流露出“险劲瘦硬、崛起削成”的欧阳询书意,堪称精品。
文徵明《落花诗》
微店+ ,交易担保,放心买,【清风紫尖】高档纯紫毫古法仿唐笔小程序
唐寅的落花诗为和作,明弘治十七年春。
他看到地上落英满布,想到自己的坎坷遭遇,怅然不已,愤慨而作。
此副《落花诗》是唐寅
传世的书法代表作之一,当为其较早所书,用笔圆转妍美,玉骨丰肌,风流潇酒,温文尔雅。
唐伯虎《落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