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 附工程环评报告
东海大桥风电场获评联合国环境友好型城市示范项目
膜 二 气断 — 二 隔l
●I一 _
尘上扬 。( ) 2 接头 人员进 入接 头棚前 , 要换 穿专用
工作 鞋 和 防尘 服 , 止将 身 上 的灰 尘 带 人 棚 内。 防 每 件 防 尘 服 只 能 使 用 1次 , 得 反 复 利 用 。 ( ) 不 3 在 接 头 过 程 中 , 量 减 少 人 员 的 进 出 次 数 。做 一 相 尽
万 k 海 上 风 电 场项 目被 评 为 “ 合 国环 境 友 好 型 城 市 示 范 项 目” W 联 。这 一 奖 项 由 “ 海 环 境 友 好 型 城 上 市 动议 项 目” 发 , 颁 上海 共 有 8大 类 别 1 个 项 目获 此称 号 。“ 海市 环境 友 好 型城 市 动 议 项 目” 由联 合 国 开 发 计 划 署 、 1 上 是 环境 规 划 署 牵 头 , 中 国 国际 经 济技 术交 流 中心 和 上 海 市 环 保 局 合 作 开 展 的 , 2 0 与 于 0 8年 8月 启 动 。项 目 旨在 进 一 步 加 强环 保 综 合 决 策 和 执行 能 力 、 高公 众 责 任 意 识 、 化 环 境 合 作 伙 伴 关 系 , 助 上 海 成 为 国 际认 可 的环 境 友 好 型城 市 , 提 强 帮 并
收 稿 日期 :0 0 81 2 1 —8
m) 。根 据隧道 实 际工 作环 境 , 在使 用 了接 头 环 境处理设 备后 , 头 区域 的 环境 参 数 对 比表 如 表 接
1所 示 。 由 表 1可 以 看 出 , 头 棚 内 的 温 度 可 以 接 控 制 在 2 ~ 2 ℃ , 度 可 以控 制 在 5 ~ 7 , 2 5 湿 0 0
以 21 0 0年 上 海 世 博 会 为 平 台 , 世 界 展 示 上 海 建 设 环 境 友 好 型 城 市 的 努 力 和 取 得 的 进 展 。 东 海 大 桥 海 上 风 电 示 范 项 目 向
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一期示范项目
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一期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简本)建设单位:上海临港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812号2018年6月目录说明 (1)1 建设项目概况 (1)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1.2 建设项目概要 (1)1.3 项目总体布局环境合理性及规划相容性分析 (2)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3)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8)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8)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源情况 (8)3.2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8)3.3 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9)3.4 环境风险评价 (15)3.5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5)3.6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16)3.7 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6)4 公众参与 (17)4.1 公众参与形式与内容 (17)4.2 公示结果 (17)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8)附图工程风机布置图说明本内容由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并经上海临港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确认,同意提供给海洋主管部门,作为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一期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
上海临港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本内容的真实性、一致性负责。
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项目名称: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一期示范项目(2)建设单位:上海临港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4)建设地点:南汇边滩东侧海域的避航区,场址区西侧距离岸线最近处约10km,东以长江口南港支航道以西的避航区为界,北至二期风电场,南至环球海底光缆(相距1.1km),南北跨度约为5km。
(5)项目规模:本项目风机单机容量由6MW调整为4.0MW,风机安装台数由17台调整为25台。
总装机容量由102MW调整为100MW,预计年上网电量由27484.9万kWh调整为26720万kWh。
2024年海上风电场建设标书
2024年海上风电场建设标书尊敬的招标方: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此次 2024 年海上风电场建设项目的投标。
我们公司凭借丰富的经验、专业的团队和先进的技术,有信心为您打造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海上风电场。
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环保节能的海上风电场,以满足地区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风电场选址于具体海域位置,该海域具有良好的风力资源和适宜的建设条件。
预计总装机容量为X兆瓦,将安装X台风力发电机组。
二、公司简介我们是一家在能源领域拥有多年经验的企业,专注于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具备从项目规划、设计到施工、运维的全流程服务能力。
在过往的项目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海上风电建设经验,成功完成了多个类似规模的项目,并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三、项目方案1、风力发电机组选型我们将根据该海域的风力条件和地质特点,选用最适合的风力发电机组型号。
所选机组具有高效的发电性能、可靠的运行稳定性和良好的抗风能力。
2、基础建设采用先进的海上基础建设技术,确保基础的稳固性和耐久性。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将严格遵循相关的环保和安全标准,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3、电缆铺设规划合理的电缆铺设路线,采用高质量的海底电缆,确保电力传输的稳定和高效。
4、升压站建设建设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升压站,实现电能的汇集和升压,以便顺利接入电网。
四、施工计划整个项目预计施工周期为X个月,具体施工进度安排如下:1、前期准备阶段(第 1-2 个月)完成项目的详细设计、施工图纸的绘制,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2、基础施工阶段(第 3-6 个月)进行海上基础的施工,包括打桩、浇筑等工作。
3、机组安装阶段(第 7-9 个月)安装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调试和检测。
4、电缆铺设和升压站建设阶段(第 10-11 个月)完成电缆铺设和升压站的建设和调试。
上海海上风电发展的技术经济资料
上海海上风电发展的技术经济资料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全球城市,一直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形式在上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为上海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供应,还提升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上海海上风电的技术和经济资料。
一、技术资料1.海上风电的原理海上风电是利用海上风能发电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风力转化为机械能,并进一步转化为电能,供给需要电力的设备和领域使用。
海上风电通常采用的是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该发电机组包括一个风轮叶片、主轴、变速器、发电机和电缆。
2.上海海上风电项目上海目前拥有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其中包括非常著名的东海海上风电场。
该风电场位于上海东海大桥南侧海域,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海上风电场之一、该项目由多个风电机组组成,每个风电机组都配有数十个风轮叶片,通过它们来收集海风的能量,并转化为电能。
3.技术创新为了提高海上风电的效率和可靠性,上海着力推进技术创新。
通过引进和研发新的风力发电技术、改进风轮叶片的设计和材料、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自适应能力等方法,上海致力于提高风电的发电效率和减少风电设备的维护成本。
二、经济资料1.资金投入2.经济效益上海海上风电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首先,海上风电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风力发电设备制造、运输、安装等领域的发展,为上海的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同时,海上风电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3.能源供应海上风电为上海提供了可靠的清洁能源供应。
风能是可再生资源之一,海上风电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保障当地的能源供应安全。
同时,海上风电的发展也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影响。
总结:上海的海上风电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投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海上风电的技术不断创新,经济效益显著,为上海提供了可靠的清洁能源供应。
上海将继续加大海上风电的发展力度,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海上风资源评估...
海上风资源评估与选址Offshore wind resource assessment and sitting摘要:海洋是全球风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随着世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海上风电开发将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
本文介绍海上风电开发历程、现状以及优势,阐述海上风资源测量和评估方法以及海上风电场选址,并提出海上风电场拓扑优化选址方法。
关键词:海上风资源测量与评估、海上风电场选址、拓扑优化选址Abstract: Sea is the most abundant wind resource area of the world. As the growing need of clean energy, offshore wind farm development will be a trend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has introduced the past and present development and advantage of the offshore wind farm, expatiated on methods to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offshore wind resource as well as sitting of offshore wind farm and raised a method to topology optimized sitting of offshore wind farm.Key words: offshore wind resource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fshore wind farm sitting, topology optimized sitting引言随着世界能源供需形势的日益紧张以及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开发清洁、环保、可再生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了未来能源开发模式的共识。
海上风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海上风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海上风电工程是指在海洋中建设和运营风力发电项目。
由于建设和运营海上风电项目涉及到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因此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或政策制定前,对项目对环境的可能影响进行系统和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的过程。
海上风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背景和描述:明确项目的位置、范围、规模、设计方案等基本信息,以及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目的和意义。
2.环境基线调查:对项目运营区域的环境特征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大气环境、水质、海洋生态系统、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等方面的情况,以获取项目实施前的基准数据。
3.环境影响预测:通过适当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对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可能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
包括对大气、水质、水动力学、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模拟和预测。
4.环境风险评估:对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力发电机组的倾斜、倒塌、漏油等突发事故对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的影响。
5.环境保护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减少项目对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的影响,减少噪音、废水和废气排放等。
6.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措施,确保环境目标的实现。
海上风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是保证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规范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充分预估和评估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和不利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在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时,应充分考虑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工程项目的经验和教训,与各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确保技术规范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环境影响的监管和评估,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最大限度地保护海洋环境。
海上风电场的环境影响以及相关保护措施
海上风电场的环境影响评价
• • • •
鸟类生存环境 海洋生物 航海雷达探测 海域沉积物
对鸟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 对鸟类栖息地和觅食的影响
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基本不产生影响; 对场址区域的影响:潮间带地区的鸟类会避开风电场址寻找新的栖 息地,海上地区一般没有鸟类栖息; 对觅食的影响:风机运行对鸟类基本没有影响,它们可以成功改变 飞行方向以避开风机进行觅食。风机运行对鸟类的干扰影响范围最 大为800 m( 繁殖鸟是300 m)。
东海大 桥风电 场建设 前后南 汇东滩 鸟类组 成对比
• 由于风机干扰或形成障碍对鸟类迁徙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鸟类的趋避行为会使鸟类选择远离风机进行迁徙,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鸟类的活动范围,这也是风电场的屏障 效应,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鸟类对风电场的这种趋避行为也可 以减少鸟类碰撞风机的风险。在迁徙季节,大部分鸟类会绕过风 电场迁飞,只有少部分会穿越部分风电场区域。 鸟类的通量在风电场建设后大大低于风电场建设前所测得的, 这也许不全是由于风电场的存在造成的,但与海上风电场特定的 离岸位置和风电场区域作业渔船数量的显著减少有一定的关系。
仍需要在风电场的主要依据是来自对于上海东海大桥风电 场建成运营前后对于风电场海域的沉积物质量情况调查。 调查样本:采用2004年秋季、2005年春季、2010年春 季、2011年秋季、2012年春季和2013年春季在工程海域采 集的系列表层沉积物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调查对象:铜、铅、镉、铬、锌,重点关注锌的质量分
结论分析: 重金属的增加来源于长江及陆源排污以及污染物的长期累 积; 风电场从建设期至运行初期,短短4年间,锌的质量分数 较其他重金属发生了显著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因为采用牺 牲阳极的防腐措施。
大型海上风能开发示范项目及其借鉴作用研究——以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建设为例
投入 运 营 , 标 志 着 中 国海 上 风力 发 电产 业 稳 稳 走 出 了 这 第 一 步 , 型 海 上 风 电 场 建 设 技 术 已 达 到 世 界 先 进 水 大
平 。
风 力 发 电 机组 是 将 风 力 转 变 为 电 能 的核 心 部 分 , 由 叶片 、 轮毂 、 主轴 、 轮 箱 、 电 机 、 速 器 和 限 速 装 置 、 齿 发 调 对 风装 置 、 架 及 其 附 属 部 件 构成 。陆 上 中央 控 制 室 及 塔 建 筑 物 是 对 整 个 风 电 场 系 统 进 行 监 控 和 管 理 的 办 公 室 和 设 备 系 统 。风 力发 电 机 组 变 单 元 是 由单 个 风 力 发 电 机 组 与 箱式 变 压器 组 成 。场 区集 电 线 路 是将 单 个 风 力
最 大 的 近 海 风 电 场是 Ny td海 域 建 成 的装 机 容 量 达 到 se
15 6 Mw 的 海 上 风 电场 。 随 着 海 上 风 电 技 术 的 不 断 完
善 , 上 风 电场 开 始 进 入规 模 化 发 展 阶段 。 海 我 国拥 有绵 长 的海 岸 线 , 上 风 能 资 源 丰 富 。据 统 海 计 , 国风 能资 源储 量 居 世 界 首 位 , 开 发 的 风 能 储 量 约 我 可 1 o亿 k , 中陆 上 风 能储 量 约 2 5 w 其 . 3亿 k ( 陆 上 离 地 W 按
物 、 力 发 电 机 组 变 电 单 元 、 区 集 电 线 路 、 压 变 电 风 场 升 站 、 央监 控 通 信 系 统 , 及 其他 防护 功 能 设 施 。 中 以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
类型属非正规半日潮。根据芦潮港水文站1978~1994年的
潮位统计资料和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本工程海区的平均
海平面高程0.23m(芦潮港潮高基准面在平均海平面下
267cm)(
均低潮位-1.34m。本工程海域的潮位特征参见表2.1。
潮位特征采用值
表2.1
平均海 平面(m)
H5% (m)
H13% (m)
50
2.83 7.76 74.1 9.55 5.81 5.06 4.92 4.24
100 3.01 8.23 81.6 9.91 6.18 5.38 5.23 4.51
2.1 海洋水文--4
c.潮流:本风电场海域潮流运动的基本形态为每天日 二涨二落,具有明显的往复流特性,涨、落潮流向基 本为东西向。根据东海大桥海域潮流水文测验资料的 整理分析,采用《海港水文规范》(JTJ214-98)的相 关规定计算得到可能最大流速。考虑到水文观测资料 和所采用的准调和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为安全起见, 将可能最大流速乘以1.30的安全系数后作为本工程设计 的设计流速,设计流速数据见表2.3。
2.1 海洋水文--5
表层
设计潮流流速
中层
表2.3
底层
平均值
流速
流向
流速
流向
流速
流向
流速
流向
(cm/s) (。) (cm/s) (。) (cm/s) (。) (cm/s) (。)
315
72
257
72
148
67
239
70
2.2气象
据有关资料反映,本区大风风向主要集中在偏北和 东南偏南方位,由大戢山站1986~1990年大风资料统 计,平均每年风力≥7级的大风日数为65.8d/y。
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及施工管理的研究
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及施工管理的研究作者:程亮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5期程亮(中国水利电力物资上海公司上海 200063)摘要:我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进入“加速期”。
文章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海上风机基础型式、海上风机安装方式。
研究了两种施工方案所需要的施工周期,并对我国的海上施工能力(如:打桩、起吊设备及船舶)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施工能力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051-02中国海上可开发风力资源储量约为750GW,在经济发达、电网结构较强且常规能源缺乏的东南沿海地区分布较为密集。
而海上风电场的建立,不仅可以缓解其能源环境压力,还能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海上风电的技术非常复杂,面临着很多挑战。
因此,积极主动学习国内外海上风电场建设经验对于发展我国海上风力发电非常重要。
1 中国海上风力发电现状近年来,陆地风电场由于建设用地、电网条件以及环保等因素的制约增速开始放缓。
而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开始进入商业化阶段: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全国共建成海上风电试验、示范项目5个[1]。
2012年我国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27 MW,其中潮间带装机容量113 MW,累计装机389.6 MW,位居世界第三。
其中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江苏如东潮间带风电场已投入商业运行。
2 海上风电施工方案潮间带和近海风电场一般距离海岸线的距离为1~20 km,水深一般小于30 m。
但近海往往存在渔场、通信、军事禁区等用途,水域使用权复杂,风电场建设将不可避免地逐步向深海区域发展。
2006年英国建造的Beatice风电场的水深达到了45 m[2]。
根据国外的研究结果,全球风电场有向深海域发展的趋势。
2.1 海上风机的基础型式由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的建造位置高、重量大,所以上部分结构会受到较大风力负荷,这就对风机基础提出了不仅要能够承受竖直向下的压力,还要有巨大水平力和提拔力的成受力。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11台机组并网
五是 能源 服务 上 重 点依 托 示 范 工 程 , 合 产 结
业发 展和市 场需 求 , 整合 人 才资源 、 从 技术 市场 诸 多方 面 , 展政策 支持 效应 , 源服务 产业 运作模 开 能 式 等综 合研 究 。
能 源服务 公 司提供从 简单 的申报项 目跑腿 到 为 客户提供 一 站式综 合 能源供 应和 多元化 的能 源
东海 大 桥 海 上 风 电 1 1台机 组并 网
据《 海 电力 报 ) 0 0年 4月 2 上 ) 1 2 9日报 道 : 4月 2 日, 洲 第 一 座 大 型 海 上 风 电 场 —— 东 海 大 桥 海 2 亚 上风电场 1 1台风 机 并 网发 电 , 部 风 机 将 于 年 中 并 网 。东 海 大 桥 风 电 场 位 于 上海 市 东 海 大 桥东 部海 域 , 3 全 由 4台 国 内单 机 功 率 最 大 的离 岸 型 风 电机 组 组 成 。东 海 大 桥 海 上 风 电环 境 复 杂 , 术 要 求 高 , 工 难 度 大 。风 电 场 采 用 我 国 自 主 研 技 施 发、 目前 国 内单 机功 率最 大 的 3Mw 离岸 型 风 电 机 组 , 有 电动 独 立 变 桨 、 具 变速 和双 馈 电机 技 术 等 世 界 主流 机 型 的特 点 , 并 采 用 了有 效 的 防 腐 蚀 措 施 和 冗 余 设 计 以提 高 机 组 的可 靠 性 。风 机 主 机 、 毂 、 片 、 筒 等 设 备 全 部 由 国 内 厂 家 制 造 。 轮 叶 塔 风 机 轮 毂 高 度 为 9 叶 轮 直 径 为 9 采 用 三 叶 片 、 平 轴 、 风 向 的结 构 形 式 , 用 于东 海 大 桥 风 电场 场址 。 1m、 5 m, 水 上 适 东 海 大 桥 风 电场 打 破 国外 海 上 风 电场 单 桩 和 三 角 架 基 础 承 台 设 计 模 式 , 用 我 国 首 创 的 高 桩 承 台基 础 设 计 。 这 项 采
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开发流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估
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开发流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估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海上风电项目正在成为解决能源供应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
然而,由于海上风电项目的特殊性质与复杂度,各国在推进项目前期开发时都需要进行细致的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影响评估是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开发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旨在全面评估项目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以及确定合理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措施。
下面将介绍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开发流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第一步: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在海上风电项目的前期开发阶段,项目经理和相关团队将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
这一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估将重点关注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和敏感性,包括自然生态系统、水质、海底地质、鸟类和海洋生物种群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提供项目决策所需的重要信息,并为后续评估提供基线数据。
第二步:环境基准和监测计划在环境影响评估的第二步中,项目团队将确定环境基准和监测计划。
环境基准是评估项目对环境影响的对比基准,而环境监测计划则用于评估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对环境的持续影响。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保在项目运营期间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提供参考数据以供后续的环境管理和监督。
第三步: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估在确定了环境基准和监测计划后,项目团队将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估。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评估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确定环境敏感和潜在风险区域。
评估方法包括环境参数模型、景观影响评价、噪声传播模型以及水文和海域模型等。
评估结果将用于指导项目设计和规划,并为后续的环境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第四步:影响管理和缓解措施在环境影响评估的最后阶段,项目团队将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影响管理和缓解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项目对环境的潜在负面影响,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
可能的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建设和运营位置、减少鸟类和海洋生物受到的干扰、降低噪音和振动水平、保护海洋生境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等。
上海市海洋局关于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用海预审意见的函
上海市海洋局关于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用海预审意
见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海洋局
•【公布日期】2020.12.24
•【字号】沪海洋〔2020〕43号
•【施行日期】2020.12.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利水电
正文
上海市海洋局关于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用海预审意见的函
沪海洋〔2020〕43号
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你公司提交的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用海预审申请及附送的有关文件、报告、资料等收悉。
经审查,现函复如下:
一、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世纪塘外侧、东海大桥西侧的杭州湾北岸海域,东海大桥海上风电二期工程规划场址范围内。
用海内容主要为7台单机容量6.45MW风力发电机、2回路35kV海底输电电缆。
项目用海选址与拟建内容符合《上海市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用海类型为电力工业用海,用海方式为透水构筑物用海、海底电缆管道用海。
我局原则同意项目选址海域和用海方式,用海面积控制在52公顷以内。
二、本项目应进一步对接海事、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行政主管部门,满足其管理要求;同时加强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协调,形成相关协议或同意项目实施的意
见。
三、本项目核准后,请及时向我局提出海域使用申请,依法取得不动产权证后方可实施。
四、用海预审意见有效期为两年。
有效期内,如项目拟用海面积、位置和用海方式发生改变的,应当重新办理用海有关手续。
特此函达。
上海市海洋局
2020年12月24日。
海上风电海缆冲刷悬空解决方案分析及实施
原始 海 流 的流态 .在 其周 围产 生较 高 强度 的 水 流紊 动和漩 涡 体系 ,二 者共 同作 用对 风 机
基础 海床 表层 抗 冲能 力差 的淤 泥和 淤泥 质 土
动 .极 易 在海缆 保护 管水平 段 喇叭 口处 造成 疲 劳损 害 , 坏海 缆 的 P 破 E外 护套 层 、 铅包 层
单位: l mi l
图 2 有 套 管 桩 基 支 撑 结 构 图
沉 积 , 渐复 合海 床 , 到 防护海缆 的 目的。 逐 达
该 方 法 将 05 1 m 长 的 防 老 化 聚 丙 烯 .~ . 5 纤维仿 生 草 固定 在仿 生草 垫上 ,然 后 通过 锚 固装 置将仿 生草 牢 固 固定 在海 底 。该 方法 结 构简 单 , 工所 需船 机设备 少 , 下作 业 时 间 施 水
l 0
淤 泥 淤 泥 质 粉 质 粘 土
标 高单 位 : l n
图 l 风 机 基 础 立 面 图
在 基 础背 水 面距 基础 边缘 2 m 处 . 大 冲刷 0 最
深 度 56 , . 最大 冲刷 范 围约 为 风机 基 础周 边 m
6m。 0
2 m。 . 再往 外放 缓 坡至 距 喇叭 口 1 m 处接 原 6 6
在 二次 冲刷 的可能 性 , 后期维 护 工程量 大
港 工技 术 与 管 理 2 1 0 2年 第 5期
】 一 2
单位标高 : m 单位 : n mI
图 3 无套 管桩 基 支撑 结 构 图
海 缆保 护 管及 海缆 下沉 方案 只要 下沉 深
护方 式 , 变被 动 防 护 为主 动 防护 , 施工 方 便 。
外 7 距 离 内 泥 面 比较 平 缓 ,冲 刷 最 深 达 m
上海东海大桥100 MW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介绍
SOLAR ENERGY 06/2018
80
上海东海大桥100 MW 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的我国第一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也是亚洲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位于上海东海大桥东侧1~4 km 、浦东新区岸线以南8~13 km 的上海市海域;风电场平均水深10 m ,90 m 高度年平均风速7.7 m/s ;由34台单机容量为3 MW 的风电机组组成,总装机容量为102 MW ;设计年发电利用小时数为2363 h ,年上网电量为2.33亿kWh ,项目总投资为22.8亿元。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于2010年上半年完成
全部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营,每年可节约标准煤7.59万t ,减排CO 2 18.92万t ,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3 MW 离岸型风电机组,风机轮毂高91 m 、叶轮直径91 m ,采用三叶片、水平轴、上风向的结构形式,适用于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场址。
风机主机、轮毂、叶片、塔筒等设备全部由国内厂家
制造,并采用我国首创的高桩承台基础设计和风机整体吊装工艺。
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上海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和中电国际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负责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工作。
东海捉鳖,五洲揽风。
东海大桥海
上风电场34台风电机组屹立在上海的东
海海面上,不仅是上海市的一个新景观,更是我国海上风电事业的一个里程碑!。
风生东方 电起东海——上海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风生东方电起东海——上海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示范
项目
黄伟杰
【期刊名称】《电力技术》
【年(卷),期】2010(0)10
【摘要】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上海东海大桥东侧1~4公里、浦东新区岸线以南8~13公里的上海市海域。
风电场平均水深10米,9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每秒8.4米。
东海大桥风电场建设规模.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上海市政府对大型海上风电场建设要求,结合东海大桥海域海底地形条件、风资源情况、海域利用现状和规划来确定。
【总页数】1页(P11-11)
【关键词】东海大桥;风机;发动机;风电场;上海市
【作者】黄伟杰
【作者单位】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华锐风电:从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出质保看到的 [J], 赵靓;赖雅文
2.自动润滑系统能更好适应海上风电润滑维护--专访华锐风电上海东海大桥现场经
理余晓明 [J], 苏晓
3.上海东海大桥100MW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J],
4.“大风车”上党旗飘——记中交三航局有限公司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安装项目部的党员们 [J], 邵鸿雁;李俊来;周兑梦
5.上海东海大桥100MW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介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海洋局关于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示
上海市海洋局关于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海洋局•【公布日期】2015.06.30•【字号】•【施行日期】2015.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上海市海洋局关于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我局受理了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的申请,并组织对《报告书》进行了专家评审,现对该项目情况进行公示:项目名称: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二期项目建设单位:上海临港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新建经营性项目建设地理位置:南汇边滩东侧海域的避航区,场址区西侧距离岸线最近处约12.7km,东以长江口南港支航道以西的避航区为界,北至南汇大治河延长线,南至一期风电场,风机外围占用海域面积约18.7km2。
建设内容:本项目风机单机容量3.6MW,共安装28台风机,总装机容量100.8MW,预计年上网电量约26629万kWh。
工程主要设计参数:28台风机平行于岸线交错布置,风机南北各排风机之间的间距为900~1000m,东西每排风机之间的间距为850~1200m。
工程风机布置见附图。
风机基础采用高桩砼承台基础或单桩基础。
高桩砼承台基础采用8根D1700mm(壁厚25~30mm)的钢管桩作为基桩,在承台底面沿半径R=5.00m的圆周均匀布置,28台风机及测风塔征海面积30.2万m2;海缆路由用海面积225.3915万m2。
公众如想进一步了解工程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内容,可下载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电子版及专家评审意见。
有关单位或个人如对该海洋工程环评有疑义,请于公示之日起7日内提出书面意见,加盖单位公章或签署真实姓名,邮寄或传真至上海市海洋业务受理中心,逾期不予受理。
地址:上海市江苏路389号610室;邮编:200050电话:52397000转6736传真:52397000转6864二〇一五年六月三十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工程工程概况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初步结论1工程概况1.1项目名称与建设地理位置1.1.1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工程。
(2)项目性质: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装设50台2000kW 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万kW,预计年上网电量25851万kWh。
(3)项目投资:21.22亿元。
1.1.2建设规模及地理位置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上海市临港新城至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两侧1000m以外沿线,风电场最北端距离南汇嘴岸线5.9km,最南端距岸线13km。
风机布置按东海大桥东侧布置4排35台风机;西侧布置2排15台风机,风电场装机规模10万kW。
风机南北向间距500m(局部根据航道、光缆走向适当调整);东西向间距1000m。
风电场通过35kV海底电缆接入岸上110kV风电场升压变电站,接入上海市电网。
1.2建设方案概述1.2.1工艺说明风机叶片在风力带动下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能,在齿轮箱和发电机作用下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发电机出口电压为0.69kV。
发电机出口电力经过风电机组自带的升压变压器(10~36kV )变升压至35kV 等级后由风电场电气接线接入岸上110kV 升压站,电力升压至110kV 后经由两回110kV 线路接入220kV 芦一变电站的110kV 母线段并升压纳入上海市电网。
纳入城市电网 35kV 风电场电气接线两回110 kV 线路出口电压0.69kV风电机箱式变 图1 风电场工艺流程图1.2.2 风机风机主要由风机机舱,风机塔架和风机塔基等三部分组成。
(1)风机机舱 风机机舱作为风机核心部分安装有发电机、机舱控制器和风机箱式变压器。
(2)风机塔架 2000kW 机型的标准塔架高度为67m ,考虑到连接件高度,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距平均海平面约70m 。
叶片单片长约为40m 。
(3)风机塔基 选用单桩基础(单根直径4.8m 钢管桩)作为本工程风机基础的第一推荐方案,群桩式高桩承台基础(8根直径1.2m 钢管桩)为第二推荐方案。
1.3 海域占用及工程占地1.3.1海域面积本风电场风机布置于东海海面上,本工程风机和海底电缆共征用海域面积约329.92万m2。
1.3.2陆上占地面积风电场110kV升压变电所布置在东海大桥东侧约300m岸线内侧,用地面积3150m2,建筑占地面积985 m2,总建筑面积2168m2。
工程施工临时占地共7.92hm2,其中变电站施工临时占地共1000 m2布置在芦潮港,风机堆场、拼装场地等7.82 hm2布置在长兴岛振华港机基地内或附近。
1.4工程施工工程主要分为变电站部分和海上风电场部分。
根据海上风机施工特点,风机现场施工作业全部在海上进行。
1.4.1施工方案1.4.1.1风机施工在振华港机长兴岛基地将风机机舱、转子(含三片叶片和轮毂)、上部塔筒拼装到一起,整体吊装到5000t甲板驳上,运到海上风机安装现场,将其和风机塔架、塔基等连接到一起。
1.4.1.2基础方案风机塔基采用单桩独柱基础方案或群桩式高桩承台基础方案。
(1)单桩方案单桩由于采用4.8m直径的钢管桩、桩长为50m,为国内最大直径的钢管桩。
钢管桩海底表面采取抛石防护,抛块石采用2000m3石驳运料,料石选用浙江嵊泗的石料,运到现场后,由1m3抓斗挖泥船抛石以及配合整平。
(2)群桩式高桩承台基础本结构由基桩和承台组成,基桩推荐采用钢管桩,即采用8根直径1.2m(壁厚2cm)的钢管桩作为基桩,桩长为44m。
8根基桩在承台底面上均匀布设,承台底面高程为0.50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沉桩结束后,基础海底表面抛铺厚度2m左右的高强土工网装碎石以防水流冲刷。
1.4.1.3海底电缆铺设本工程电缆主要连接风机与风机之间、风机与变电站之间,均为海底铺设电缆,电缆总长度约76km。
本工程海底电缆铺设主要采用开沟犁挖沟、铺缆船铺设电缆。
对于靠近风机基础的电缆铺设,需要潜水员配合小型船只开沟。
1.4.1.4变电站施工变电站为110kV升压变电站,施工采用常规施工方法。
本工程的升压变电站和办公用房均为框架结构,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基础开挖→基础砼浇筑→框架柱、梁、板、屋盖混凝土浇筑→砖墙垒砌→电气管线敷设及室内外装修→电气设备入室。
1.4.2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工期12个月。
1.5工程管理风电场发电机组自动化程度很高,本工程定员按30人计。
2工程海域环境现状工程所在海域由于受长江与钱塘江径流夹带的大量泥沙和营养盐的影响,悬浮物和无机氮浓度较高,超过海水的水质标准三类,磷酸盐符合海水的水质标准二类,其它污染物指标均符合海水的水质标准一类。
海域沉积物质量较好,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工程所在海域悬浮物泥沙含量较高,叶绿素浓度、浮游植物数量、浮游动物数量较杭州湾东部海域低,且底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少。
工程所在海域处于鳗鱼、凤鲚、带鱼、蟹苗等的洄游路线上,主要的经济鱼类包括带鱼、鲳鱼、鳓鱼、小黄鱼、海鳗等和虾蟹类。
该海域原渔业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海域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原因呈萎缩趋势,渔获量逐年下降。
3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和对策措施3.1风电场对海域、土地利用的影响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的建设与上海市海洋功能区划是相容的。
工程110kV升压变电站选址位于东海大桥东侧约300m岸线内侧,该区域目前为滩涂围垦地块,尚未开发利用,规划为临港新城的绿化用地。
因此,本工程陆上工程占地对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影响很小。
3.2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和对策措施3.2.1施工活动对区域海底管线的影响本风电场所在海域内有众多的通信光(电)缆,包括环球FLAG 光缆、海军军事光缆、中日海底通信光缆、大洋山至芦潮港通信电缆等管线。
本风电场的输电电缆与上述部分电缆、光缆交叉,输电电缆埋设和风机建设施工过程中对其可能产生一定影响,施工期间做好各相关单位之间协调工作,采取在光(电)缆上铺设隔离垫等措施后,影响不大。
3.2.2对渔业生产的影响工程海上施工区域为渔业捕捞区,目前在这些海域进行捕捞作业的主要是南汇区的渔民。
在本工程施工期间,沿线的捕捞生产将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捕捞作业范围受到限制,工程周围海域因施工作业干扰,造成渔获率下降,从而引起经济收入下降,对渔民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有关渔民采取合理补偿或转产等措施后,其影响可为渔民所接受。
对施工海域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明示禁止进行捕捞活动的范围、时间,以确保施工期间的船舶安全。
3.2.3对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铺设海底输电电缆和风机基础施工将导致海底泥沙再悬浮引起水体浑浊,污染局部海水水质,造成部分底栖生物损失,降低海洋中浮游植物生产力,对海洋生态系统带来影响,造成一定的损失,但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
通过优化施工方案,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打桩、电缆铺设尽量应避开海洋鱼类产卵高峰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水下作业时间;加强科学管理,严格限制工程施工区域在其用海范围内,划定施工作业海域范围,禁止非施工船舶驶入,避免任意扩大施工范围,以减小施工作业对底栖生物的影响范围;投入资金进行生态修复和补偿等措施可将此损失和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对施工期附近水域开展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跟踪监测,及时了解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的实际影响。
3.2.4对鸟类的影响升压变电站施工期间,由于人类活动、交通运输工具与施工机械的机械运动,相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灯光等会对在施工区及邻近地区栖息和觅食的鸟类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区域中分布的鸟类数量减少、多样性降低。
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可逆的,当工程建设完成后,其影响基本可以消除。
工程施工尽量避开鸟类迁徙、集群的高峰期;3.2.5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1)海上施工期间生活污水处理应按照海上施工作业规范及相关法规、规范、标准要求处理达标后排放。
(2)含油的机舱水和污染严重的压舱水、离岸施工船应配备油水分离设施,机舱水经处理达标后直接排海。
(3)甲板冲洗水可直接排放入海。
甲板上偶尔出现的少量油(通常是润滑油)用锯末或棉纱吸净后冲洗,含油的棉纱等应收集后运回陆地。
(4)施工产生的废弃焊头、包装、生活垃圾等设置定点垃圾收集装置,定期运至陆上,由当地环卫部门规定的垃圾场统一处置。
(5)施工船舶大气污染物应符合《MARPOL 73/78 附则VI --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要求。
3.3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和对策措施3.3.1对区域海域水文动力的影响(1)对区域海域潮流场的影响根据平面二维潮流场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东海大桥风电场建成后,工程区附近海域的流速和潮通量略有变化,区域流速变幅超过5%的总面积约为2.3km2(单桩方案)和3.1km2(群桩方案),工程区潮通量的变幅约为0.6%。
区域潮流场的变化对东海大桥基本没有影响。
(2)对区域海域地形地貌与冲淤的影响风电场建成后,除风电场区中间部分稍有淤积,最大可能淤积厚度约为0.39m,其余区域水下地形的冲淤变化很小。
3.3.2对鸟类的影响风电场位于南汇嘴大陆岸线的延长线上,处于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上,是许多候鸟迁徙过境时的必经之地。
风电场运行时,一般情况下,鸟类迁徙过境时的飞行高度约为150~600m,而且一般鸟类都具有良好的视力,它们很容易发现并躲避障碍物,因此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即使在鸟类数量非常多的海岸带区域,鸟类与风机撞击的机率基本为零;在天气条件较差时,如遇上暴雨、大风天气,鸟类通常会降低飞行高度,则风机运转对中途停歇和直接迁徙的鸟类具有一定影响,国外有关观测资料显示,相应飞行高度下穿越风电场的鸟类撞击风机的概率约为0.1%~0.01%。
上述不利影响通过合理规划风电场工程周边临近区域的滩涂鸟类栖息地,加强区域鸟类活动特征以及鸟类与风机撞击情况的观测,合理调整运营及防范措施;风机上加设灯光、采用不同色彩搭配等防范措施,采用对陆域建设区域侵占的鸟类栖息地进行补偿等生态工程措施,可以将可能产生的相应影响降低。
3.3.3对渔业生产的影响风电场运行期间对海洋生态(包括渔业资源)无明显不利影响,但对渔业生产存在一定的影响。
因风电场所在区域为渔业捕捞区,风电场建成运行后,为保护海底电缆和风机的安全运行,风电场范围内部分区域(风机周边和电缆区)禁止抛锚,同时由于风机桩的分隔造成渔业捕捞面积缩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渔业捕捞量,从而引起渔民经济收入下降,对渔民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有关渔民采取合理补偿等措施,其影响可为渔民所接受。
由于风机桩的存在,特别是在迷雾天气,渔船与风机桩相撞的概率大大增加,对渔船和风机都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通过在风机上涂有醒目的警示色、夜间采用灯光照射、安装海上风机监视系统等办法并确立完善的风险应急计划,对风电机桩基周围加装放撞保护圈,避免渔船碰撞引发事故,对电缆区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打桩、抛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