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之跨地区灭火救援预案
跨区域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为提高应对跨区域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跨区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确保救援工作迅速、有序、高效进行。
2.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3. 优化救援资源配置,提高救援效率。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各类跨区域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
四、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跨区域突发事件救援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应急队伍调度组、物资保障组、信息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
五、应急响应1. 预警阶段(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加强预警预报。
(2)各级应急指挥部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阶段(1)启动应急预案: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各级应急指挥部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物资、装备等资源投入救援。
(2)现场指挥部设立:在灾区设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和调度。
(3)应急队伍调度:根据灾区救援需求,调集各级应急队伍、物资、装备等资源。
(4)物资保障:确保救援物资供应充足,满足救援需求。
(5)信息保障:加强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确保救援信息畅通。
3. 恢复重建阶段(1)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协助灾区政府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六、应急队伍1. 建立跨区域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消防、公安、医疗、卫生、交通、通信等领域的专业队伍。
2. 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提高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队伍的实战能力。
七、物资保障1. 建立跨区域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储备各类应急救援物资。
2. 加强物资储备库的管理,确保物资质量。
跨地区灭火救援预案
跨地区灭火救援预案
是指在火灾发生时需要跨越地域障碍进行灭火和救援的应急预案。
跨地区灭火救援预案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组织与协调:明确各级政府、灭火救援部门和相关单位在跨地区灭火救援中的职责和任务,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
2.信息共享:建立跨地区灭火救援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获取火情信息、灭火救援资源和专家意见,以便做出决策和调度。
3.预警机制:明确火灾预警的触发条件和发布程序,确保跨地区灭火救援部门能够第一时间接到火灾预警并做出反应。
4.资源调度:根据火灾规模和需要,统筹调动各地区的灭火救援力量和装备资源,实施跨地区调度和调运。
5.协作救援:建立跨地区灭火救援的协作机制,确保各地区灭火救援力量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协同效应。
6.交通保障:协调交通管理部门,确保跨地区灭火救援部门能够快速、顺畅地到达火灾现场,同时保障交通安全。
7.医疗救护:建立火灾现场医疗救援的联合机制,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的救治和转运。
8.宣传教育:开展跨地区火灾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火灾防控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跨地区灭火救援预案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结合地形地貌、气象条件、资源分布等因素进行详细规划,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不断完善预案措施和应急响应能力。
境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境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前言为有效应对境外突发事件,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组织机构及职责,规范报警和接警程序,以及应急疏散、扑救初期火灾和应急处置的具体措施,为境外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为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成立以下组织机构,明确各组职责:1、灭火行动组负责组织实施初期火灾的扑救工作,配备专业的灭火设备,定期进行灭火技能培训。
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抵达现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扑救,确保火势得到控制。
职责:(1)熟练掌握各类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2)在火灾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初期扑救;(3)根据火势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扑救方案,确保火势得到控制。
2、通信联络组负责与各部门、上级单位及外部应急力量保持密切联系,确保信息畅通,及时传递火警信息、扑救进展等情况。
职责:(1)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网络,确保联络畅通;(2)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向上级报告火警信息,接收上级指示;(3)与各组保持密切联系,实时传递火势发展、扑救进展等情况。
3、疏散引导组负责组织、指挥火灾现场的人员疏散工作,确保人员安全、迅速、有序地撤离。
职责:(1)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明确疏散路线、疏散点及负责人;(2)在火灾发生时,迅速组织人员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疏散;(3)确保疏散过程中的人员安全,避免发生踩踏等次生灾害。
4、安全抢救组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治、财产的保护及火场周边的安全监控,确保现场安全。
职责:(1)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2)对火灾现场的财产进行保护,防止火灾扩大;(3)监控火场周边安全,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5、现场警戒组负责火灾现场警戒工作,维护现场秩序,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职责:(1)设置警戒线,控制现场人员出入;(2)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救援通道畅通;(3)协助其他组开展工作,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三、报警和接警程序1、报警程序(1)发现火情或接到火情报告的人员,应立即启动报警程序;(2)报警方式:可通过电话、无线电、手动报警按钮等方式报警;(3)报警内容应包括:火情发生的具体位置、火势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报警人姓名及联系方式;(4)报警后,报警人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关闭电源、切断可燃气体等,避免火势蔓延。
跨领域与跨地域应急预案的协调与整合思路
跨领域与跨地域应急预案的协调与整合思路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跨领域与跨地域的突发事件与灾害。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各行各业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协调与整合不同领域和地域的应急预案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跨领域与跨地域应急预案的协调与整合思路。
一、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1. 建立跨部门沟通的机制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是实现应急预案协调与整合的基础。
可以通过建立定期开会、建立联络室等方式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
2. 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各自职责的互补性,积极协同合作。
可以通过制定联合工作方案、共享资源等方式实现部门间的协同合作。
二、建立统一的指挥调度机制1. 建立统一指挥中心建立一个跨领域与跨地域的统一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个部门的行动。
指挥中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调度方案,确保各领域与地域的应急预案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
2. 制定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同部门和地区可以及时分享信息,以便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建立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实现信息共享。
三、加强培训与演练1. 组织多方参与的应急演练为了提高各领域与地域的应急预案协调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多方参与的应急演练。
演练中,可以模拟不同的跨领域与跨地域灾害场景,提高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应变能力。
2. 加强应急培训为了提高跨领域与跨地域的应急预案协调与整合能力,各部门和地区可以加强应急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灾害知识、应急技能等,提高相关人员的协同工作能力。
结论跨领域与跨地域应急预案的协调与整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合作与努力。
通过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统一的指挥调度机制,加强培训与演练,可以有效提高应急预案的协调与整合能力。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致力于构建一个协调与整合的应急预案体系,为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
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范⽂(通⽤5篇) 在⽇常的学习、⼯作、⽣活中,有时会出现⼀些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范⽂(通⽤5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1 ⼀、编制⽬的 为了及时、迅速、有效地应对公司太安岭、平型关隧道可能发⽣的突发事件,最⼤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不断提升公司的安全防护能⼒,保障王城⾼速公路正常稳定运⾏,特制订本预案。
⼆、⼯作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关⼝前移、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统⼀指挥、科学处置、保障有⼒"的原则,充分发挥公司应急领导组综合协调的优势,防范并快速有效处置隧道突发事故,积极做好常态和⾮常态下隧道安全运⾏的各项⼯作,以保障王城⾼速公路安全运⾏。
(1)预防为主。
⽴⾜安全防护,加强预警,加强技术储备,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与操作流程,定期进⾏预案演练,确保应急预案切实有效,实现隧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
(2)快速反应。
在隧道突发公共事件发⽣时,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3)以⼈为本。
把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员⼯合法权益的安全作为⾸要任务,及时采取措施,最⼤限度地避免财产遭受损失。
(4)分级负责。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建⽴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及联动⼯作机制。
根据部门职能,各司其职,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共同履⾏应急处置⼯作的管理职责。
三、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民共和国安全⽣产法》、《中华⼈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西省⾼速公路管理条例》和交通部《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西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西省⾼速公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西省交通厅、⼭西省⾼速公路管理局的相关要求,结合王城⾼速公路隧道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消防救火跨区域增援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重大火灾事故,提高跨区域消防救火应急响应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规定》等。
1.3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火灾事故,以及其他需要跨区域增援的消防救火任务。
二、组织指挥体系2.1 增援指挥机构成立跨区域增援指挥部,由市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担任指挥长,副总队长担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2 增援指挥部职责(1)负责跨区域增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2)制定跨区域增援方案,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3)掌握增援队伍的动态,及时调整救援力量;(4)协调解决增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3 增援队伍由市消防救援总队所属支队、其他地区消防救援队伍及社会力量组成。
三、跨区域增援响应程序3.1 接到报警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增援指挥部。
3.2 启动预案增援指挥部根据火灾事故情况,启动跨区域增援预案,并通知相关增援队伍。
3.3 集合出发增援队伍接到命令后,迅速集合、整装待发,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抵达火灾现场。
3.4 前往现场增援队伍按照预案要求,安全、有序地前往火灾现场。
3.5 抵达现场增援队伍抵达现场后,向指挥长报告情况,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协助开展救援工作。
3.6 救援行动增援队伍按照预案要求,协助现场指挥部开展火灾扑救、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工作。
3.7 救援结束火灾扑灭、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工作结束后,增援队伍向指挥长报告,并做好撤离工作。
四、保障措施4.1 装备保障确保增援队伍配备充足的消防装备、器材和物资。
4.2 人员保障加强增援队伍人员培训,提高救援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4.3 交通保障确保增援队伍车辆、船只等交通工具的畅通,优先保障救援任务。
4.4 通信保障建立跨区域增援通信联络机制,确保救援信息畅通。
五、附则5.1 本预案由市消防救援总队负责解释。
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范文(五篇)
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范文一、灭火预案:1.火警报警与扑救措施:(1)建立健全火警报警机制,设立火警报警器,可以实时监测火警情况,并及时报警。
(2)在公共场所配备灭火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3)火险区域设置相应的防火设施,如火焰感应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及时探测火灾存在。
(4)组织人员进行火灾防范和灭火知识培训,提高灭火自救能力。
(5)及时启动灭火预案,调动应急资源和消防人员进行火灾扑救。
2.灭火方法:(1)使用灭火器:有效使用干粉灭火器、CO2灭火器等,灭火器使用时应注意适当的距离和喷射方向。
(2)使用泡沫灭火:对于可燃液体等火灾,可以使用泡沫灭火器,将泡沫直接喷射到火源上。
(3)水和细水雾灭火:对于可燃固体火灾,可以使用水或细水雾进行扑灭。
(4)干粉抑制:对于大面积火灾,可以使用干粉抑制火势,形成缓冲带,阻止火势蔓延。
3.灭火人员分工与配备:(1)明确各岗位灭火责任,指定专人负责报警和信息传递,确保信息畅通。
(2)配备专业的消防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置火灾,阻止火势蔓延。
(3)为各个岗位的员工进行灭火培训,提高灭火自救能力,避免因惊慌失措导致事态恶化。
二、应急疏散预案:1.疏散方法:(1)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在公共场所合理设置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迅速疏散,不要出现拥堵现象。
(2)指示标识设置:在建筑物内外明显位置设置疏散指示标识,引导人员疏散。
(3)员工疏散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疏散演练,熟悉疏散路线,提高疏散效率。
(4)多功能建筑疏散:对于多功能建筑,设置合适的隔离措施,确保火灾不会扩散到其他区域。
2.疏散分级:(1)根据火灾的危险程度和建筑、场所的特点,确定不同疏散等级,采取相应的疏散措施。
(2)对于重要的场所,应考虑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和疏散组织人员,确保人员的安全。
3.疏散组织与指挥:(1)明确疏散组织责任,指定专人负责疏散组织和指挥,确保疏散过程有序进行。
(2)及时发布疏散通知,通过广播、警报等方式通知人员进行疏散。
应急救援预案分区域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分区域预案一、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我国各地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地区在遭受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时,进行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预案分区域根据我国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应急救援预案区域,分别为:1. Ⅰ级区域:主要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等大城市,以及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
2. Ⅱ级区域:主要包括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城等中等城市,以及人口较多、经济发展较为均衡的地区。
3. Ⅲ级区域:主要包括乡镇、农村和边远地区,以及人口较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
4. Ⅳ级区域:主要包括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疆地区和岛屿地区,以及地理环境特殊、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四、预案内容(一)Ⅰ级区域应急救援预案1. 组织架构: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指挥长的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办公室、救援协调组、物资保障组、医疗卫生组、交通保障组、治安维护组、新闻宣传组等职能组。
2. 救援力量:以地方消防、公安、卫生、交通、水利、地震、气象等部门的专业救援队伍为主,统筹调度志愿者、社会救援组织等力量。
3. 预警与监测: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体系,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4. 救援行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疏散转移、物资保障、治安维护等工作。
5. 后期处置:事件结束后,组织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事故调查、损失评估、恢复重建等。
(二)Ⅱ级区域应急救援预案1. 组织架构:成立由地级市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指挥长的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办公室、救援协调组、物资保障组、医疗卫生组、交通保障组、治安维护组、新闻宣传组等职能组。
消防跨区域演练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提高我国消防队伍应对跨区域火灾事故的能力,加强消防力量的协同作战,确保火灾事故的快速、有效处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消防跨区域应急救援预案》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提高消防队伍跨区域应急救援能力;2. 加强跨区域消防力量协作,提高灭火救援效率;3. 增强各级消防部门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4.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消防部门在接到跨区域火灾事故报警后,组织实施的应急救援行动。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指挥部(1)成立跨区域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当地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
(2)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灭火救援组、通信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
2. 灭火救援组(1)负责火灾现场灭火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2)负责救援队伍的调配、调度和指挥。
(3)负责灭火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保障。
3. 通信保障组(1)负责火灾现场通信联络的保障。
(2)负责与上级指挥部、救援队伍、现场指挥员等保持通信畅通。
4. 后勤保障组(1)负责火灾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
(2)负责救援队伍的生活保障和物资补给。
5. 宣传报道组(1)负责火灾现场的宣传报道工作。
(2)负责向上级指挥部和媒体提供相关信息。
五、预案实施步骤1. 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启动预案,启动跨区域应急救援。
2. 指挥部根据火灾现场情况,迅速调度邻近地区的消防队伍、救援力量和物资。
3. 灭火救援组迅速抵达火灾现场,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4. 通信保障组确保火灾现场通信联络的畅通。
5. 后勤保障组为救援队伍提供生活保障和物资补给。
6. 宣传报道组及时向上级指挥部和媒体提供相关信息。
7. 指挥部根据救援进展情况,适时调整救援方案。
8. 火灾扑灭后,指挥部组织召开总结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注意事项1. 各级消防部门要高度重视跨区域应急救援工作,加强预案演练。
消防应急预案五级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火灾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消防应急预案五级。
二、指导思想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明确各级责任,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火灾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火灾事故得到及时、有效、有序的处置。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火灾事故,包括住宅、商业、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等。
四、组织架构1. 成立消防应急指挥部,由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下设五个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火灾现场的组织指挥、调度救援力量。
(2)灭火救援组:负责火灾现场的灭火救援工作。
(3)人员疏散组:负责火灾现场的人员疏散工作。
(4)医疗救护组:负责火灾现场伤员的救治工作。
(5)信息宣传组:负责火灾现场的舆情监控和宣传工作。
五、应急响应1. 初级响应(1)火灾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警,并采取初期灭火措施。
(2)各级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派出救援力量。
(3)现场指挥组迅速到达现场,了解火灾情况,制定灭火救援方案。
2. 中级响应(1)火灾现场火势较大,无法控制,需请求上级消防部门支援。
(2)现场指挥组根据火势情况,调整救援力量,确保灭火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3)人员疏散组组织火灾现场周边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 高级响应(1)火灾现场火势严重,需请求跨区域救援力量支援。
(2)现场指挥组向上级汇报火情,请求支援。
(3)各工作组密切配合,确保灭火救援工作高效进行。
4. 特级响应(1)火灾现场火势极其严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现场指挥组向上级汇报火情,请求启动国家级应急预案。
(3)各工作组全力配合,确保火灾事故得到有效处置。
六、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提高消防员业务素质,确保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消防灭火应急预案级别
一、引言为确保火灾事故的快速、有效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消防灭火应急预案级别。
二、预案级别划分1.一级应急响应一级应急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重大火灾事故,如高层建筑、地下建筑、易燃易爆场所等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跨区域火灾事故,涉及多个行政区域,需要跨区域协调救援。
(3)重大火灾事故,如发生特别重大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二级应急响应二级应急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较大火灾事故,如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等发生火灾,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区域性火灾事故,涉及多个行政区域,需要区域协调救援。
(3)较大火灾事故,如发生重大火灾,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三级应急响应三级应急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一般火灾事故,如居民住宅、小型企事业单位等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区域性火灾事故,涉及多个行政区域,需要区域协调救援。
(3)一般火灾事故,如发生较大火灾,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四级应急响应四级应急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小型火灾事故,如居民住宅、小型企事业单位等发生火灾,可能造成轻微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区域性火灾事故,涉及多个行政区域,需要区域协调救援。
(3)小型火灾事故,如发生一般火灾,造成轻微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应急响应流程1.火灾报警发现火灾后,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说明火灾地点、火势、人员伤亡等情况。
2.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火灾事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级别。
3.应急指挥成立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火灾事故救援工作。
4.灭火救援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灭火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5.应急处置根据火灾事故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疏散人员、隔离火源、封锁交通等。
跨区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提高我国应对跨区域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跨区域重大突发事件:1.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2. 事故灾难:火灾、爆炸、化学泄漏、环境污染等;3. 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4. 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等。
三、组织体系1. 成立跨区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决策和监督各项应急工作。
2. 设立以下工作组:(1)应急指挥组: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调度;(2)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工作;(3)信息保障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应急信息;(4)宣传报道组:负责宣传报道应急工作进展;(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配和保障;(6)法律咨询组:负责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
四、应急响应1. 预警:根据气象、地质、卫生、公安等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应急准备。
2. 启动预案: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预案,组织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3. 应急处置: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以下措施:(1)自然灾害:组织抗洪抢险、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修复基础设施等;(2)事故灾难:组织救援力量进行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环境监测等;(3)公共卫生事件:组织医疗救治、隔离观察、防疫消毒等;(4)社会安全事件:组织警力进行现场处置、救援、疏散等。
4. 恢复重建:事件得到控制后,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恢复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能力;确保应急人员及时到位。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物资供应充足。
3.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资金,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4. 技术保障:加强应急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应急信息传输和处理能力。
跨地区灭火救援预案
跨地区灭火救援预案(完整正式规范)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跨地区灭火救援预案说明:本文是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本文档可直接下载后修改使用。
跨区域紧急救援行动是指责任区总队(支队、中队)在难以独立处置管界内发生的灾害或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跨区域调集消防力量共同完成灭火抢险任务,以实现优势互补,人员、装备、灭火剂等消防资源共享的一种救援行为。
跨地区灭火救援行动的特点:一、灾害严重,处置难度大。
这类灾害事故都是管界内遇到的特大、恶性灾害事故或事件,单靠本地区内的消防力量、装备已无法完成处置任务。
一般都具有政治影响大、场面大、损失大、危险性大、处置时间长、要求高等特点。
二、路程远、行驶时间长、人员疲惫。
跨区域救援,近者跨支队,远者跨总队,往往需要长途奔袭,路上颠簸时间长,战斗员风餐露宿易疲劳,影响战斗力。
三、参战力量多,指挥协调难度大。
处置这类灾害事故,需水、电、煤、公安、消防、医疗救护、当地驻军等多部门、多警种共同参与,因而协调好各方面参战力量,形成有效的指挥网络,需要一定的时间磨合。
四、装备器材、后勤物资需求量大,保障任务重,要求高。
跨地区救援行动远离本土,除需妥善做好各类器材、燃料、炊饮、住宿保障外,还要做好机械长途跋涉,编队行驶,长时间运转后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队伍准时到达目的地。
第一部分:本地区救援作战一、指导思想为有效控制和消灭火灾,结合支队消防装备和实际灭火力量,按照”先立足自身力量(最大限度控制火灾事故的发展,为后继力量到场后进行总攻创造有利战机),后求援”的指导思想,科学计划、统一指挥,切实做好抗御重、特大恶性灾害事故的工作。
二、请求增援原则当本地区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后,应及时向总队报告,当本支队消防力量无法控制局面,需要请求外支队、总队增援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跨区域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提高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跨区域应急救援协作,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2. 增强跨区域应急救援协作,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3. 优化应急救援资源配置,提高应急救援效率;4. 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演练内容1. 预警响应:模拟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发布预警信息,开展应急响应。
2. 应急救援:模拟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队伍迅速集结,开展现场救援、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
3. 跨区域协作:模拟突发事件涉及多个地区,开展跨区域应急救援协作,包括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人员调度等。
4. 应急恢复:模拟突发事件结束后,开展应急处置、灾后重建等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四、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总体策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
2.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
3. 演练执行小组: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包括预案启动、应急救援、跨区域协作和应急恢复等工作。
4. 演练保障组:负责演练的后勤保障、物资保障、通信保障等工作。
五、演练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演练时间为1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作为演练地点,确保演练场景的典型性和实战性。
七、演练人员1. 演练领导小组: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组成。
2. 演练指挥部: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组成。
3. 演练执行小组:由应急救援队伍、医疗救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组成。
4. 观摩人员:邀请其他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观摩学习。
八、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标、内容、时间、地点、人员等。
2. 演练实施:按照演练方案,分阶段开展演练。
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前言为了有效应对涉外突发事件,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程序和措施,以实现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消防安全应急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为确保消防安全应急工作的高效进行,成立以下组织机构:1、灭火行动组(1)职责:负责扑救初期火灾,防止火势蔓延,降低火灾损失。
(2)成员:由公司专职消防员、自愿消防队员组成。
(3)组长:由公司专职消防队长担任。
2、通信联络组(1)职责:负责与上级部门、消防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的通信联络,传达指令,报告火警信息。
(2)成员:由公司通信部门人员组成。
(3)组长:由公司通信部门负责人担任。
3、疏散引导组(1)职责: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火灾现场的疏散工作,确保人员迅速、有序、安全地疏散。
(2)成员: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各部门安全员组成。
(3)组长: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
4、安全抢救组(1)职责:负责现场的安全防护和抢救工作,包括伤员救治、被困人员营救等。
(2)成员:由公司医疗部门人员、救援队伍组成。
(3)组长:由公司医疗部门负责人担任。
5、现场警戒组(1)职责:负责火灾现场的安全警戒,维护现场秩序,保障救援通道畅通。
(2)成员:由公司保安部门人员组成。
(3)组长:由公司保安部门负责人担任。
三、报警和接警程序1、报警(1)发现火灾或其他涉外安全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使用最近的报警设施报警,如手动报警按钮、电话等。
(2)报警时,应清晰、简要地说明以下信息:a. 事件类型(如火灾、爆炸等);b. 事件发生地点、区域;c. 事件发生时间;d. 报警人姓名、部门及联系电话;e. 初步判断的火势大小、扩散趋势及可能影响范围;f. 是否有人员伤亡或被困情况。
2、接警(1)消防控制室或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到位。
洪涝灾害跨区域抢险救援预案.docx
洪涝灾害跨区域抢险救援预案为积极应对洪涝及次生衍生灾害事故,全面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各项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市消防救援队伍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要素。
总指挥的XX局抗洪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作战、协调、专家、通信、战保、政宣等6个功能组。
(一)调派机制:“四级灾情四级调,跨区域相互支援”。
即划分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灾情,对应45人、75人、IOO人、150人的梯次力量调派方案,划定市内1、2、4小时增援圈,由XX局指挥中心对接增援单位,根据灾情实际,统筹分配救援任务。
(二)作战编队:“1+6+1”专业力量编队化作战。
即1支XX 局级抗洪抢险救援队(城区四大队+训保基地)、6支站级抗洪抢险救援分队、1支机动力量27人(新消防员),共计132人。
(三)救援行动:“救排转保堵”五套战法程序化施救。
即针对水域救人、城市排涝、物资转移、重点目标保护、堤坝封堵等救援任务,细化救援环节,明确具体救援程序、处置方法、战术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
(四)综合保障:“运生装通技”五大方面高标准保障。
即紧紧围绕运输保障、生活保障、装备保障、通信保障、技术保障五大方面,加大物资储备和调运力度,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随时“拉得出、供得上、保得好二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发生的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台风灾害以及由洪水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漫坝溃堤等次生衍生灾害。
三、指挥机构在市政府及市应急管理局统一领导下,XX局成立抗洪抢险救援指挥部,实行前方与后方协同指挥运行机制,即在灾害发生地设立前方指挥部,在指挥中心设立后方指挥部,统筹组织指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参加抗洪抢险救援工作。
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各功能组组长及参战大队级指挥员。
(一)前方指挥部职责:前方指挥部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总体救援行动方案,确定技战术措施和处置对策,组织指挥现场参战力量开展抗洪抢险救援,下设作战指挥、踪合协调、技术专家、通信保障、战勤保障、政宣督察等功能组。
应急救援预案分区域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区域内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
三、分区域预案内容1. 自然灾害应急响应(1)洪水灾害当发生洪水灾害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洪水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救援工作。
重点关注低洼地带、水库周边、堤坝等重点区域,做好人员转移、物资储备、医疗救护等工作。
(2)地震灾害地震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救援工作。
重点关注地震断裂带、建筑物密集区、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做好人员搜救、医疗救护、物资保障等工作。
2. 事故灾难应急响应(1)火灾事故发生火灾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救援工作。
重点关注火场周边、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地等重点区域,做好灭火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2)交通事故发生交通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救援工作。
重点关注事故现场、周边道路、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做好现场处置、人员救治、交通疏导等工作。
3.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1)传染病疫情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传染病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救援工作。
重点关注疫情发生地、周边地区、医疗机构等重点区域,做好疫情监测、隔离治疗、防疫消毒等工作。
(2)食品安全事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救援工作。
重点关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等重点区域,做好事故调查、食品召回、消费者保护等工作。
4. 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响应(1)恐怖袭击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恐怖袭击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救援工作。
消防跨区域增援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消防救援队伍应对跨区域灾害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国家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增援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消防救援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确保跨区域火灾、地震、洪涝等灾害发生时,消防救援队伍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行动。
2. 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 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的跨区域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在发生跨区域火灾、地震、洪涝等灾害时,组织实施跨区域增援行动。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增援指挥部增援指挥部由消防救援局负责成立,负责指挥、协调、指导跨区域增援行动。
2. 增援队伍增援队伍由各消防救援总队、支队、大队等组成,负责执行增援任务。
3. 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增援队伍所需的后勤保障、信息共享和协调工作。
五、预案启动条件1. 当地消防救援力量不足以应对灾害时;2. 灾害发生地消防救援队伍请求跨区域增援;3. 灾害发生地属于重要区域,需要跨区域增援;4. 应急管理部或消防救援局认为有必要启动跨区域增援。
六、增援流程1. 灾害发生地消防救援队伍向增援指挥部报告灾情,请求跨区域增援;2. 增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组织增援队伍;3. 增援队伍按照预案要求,做好人员、装备、物资等准备工作;4. 增援队伍向灾害发生地消防救援队伍报到,了解灾情,明确任务;5. 增援队伍与灾害发生地消防救援队伍协同作战,开展救援行动;6. 救援任务完成后,增援队伍撤离现场,返回原单位。
七、增援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确保增援队伍人员充足、素质过硬;2. 装备保障:配备充足的灭火、救援、通信等装备;3. 物资保障:保障增援队伍所需的食品、药品、衣物等物资;4. 通信保障:确保增援队伍与灾害发生地消防救援队伍、地方政府、增援指挥部之间的通信畅通;5. 后勤保障: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增援队伍的后勤保障。
跨区域救援预案方案模板
一、预案名称[地区名称]跨区域救援预案二、预案编制依据1. 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2. 国家及地方应急救援标准;3. 相关应急预案及预案编制指南。
三、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跨区域救援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四、预案适用范围1. 本预案适用于[地区名称]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2. 本预案适用于跨区域救援行动的组织实施。
五、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跨区域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跨区域救援行动;2. 设立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指挥、协调;(2)救援行动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供应;(3)信息保障组:负责信息收集、传递、发布;(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交通保障、生活保障;(5)宣传报道组:负责宣传报道、舆情监控。
六、救援行动流程1. 接报:接报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本预案,通知相关单位、部门;2. 现场侦察:现场指挥部组织人员进行现场侦察,了解灾情、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3. 救援行动:根据侦察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救援行动;4. 伤员救治: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5. 物资供应:确保救援物资充足,满足救援行动需求;6. 交通保障:保障救援车辆、人员畅通无阻;7. 生活保障:保障救援人员生活需求;8.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救援行动进展、灾情等信息;9. 后期处置:对灾后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处理。
七、应急响应等级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1. 一级响应:针对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2. 二级响应:针对较大突发事件;3. 三级响应:针对一般突发事件;4. 四级响应:针对轻微突发事件。
八、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救援队伍培训,提高救援人员业务水平;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救援物资,确保救援行动需要;3. 装备保障:配备先进的救援装备,提高救援效率;4. 交通保障:优化交通路线,保障救援车辆、人员畅通无阻;5.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平台,确保信息畅通;6. 资金保障:设立专项资金,保障救援行动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地区灭火救援预案
跨区域紧急救援行动是指责任区总队(支队、中队)在难以独立处置管界内发生的灾害或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跨区域调集消防力量共同完成灭火抢险任务,以实现优势互补,人员、装备、灭火剂等消防资源共享的一种救援行为。
跨地区灭火救援行动的特点:
一、灾害严重,处置难度大。
这类灾害事故都是管界内遇到的特大、恶性灾害事故或事件,单靠本地区内的消防力量、装备已无法完成处置任务。
一般都具有政治影响大、场面大、损失大、危险性大、处置时间长、要求高等特点。
二、路程远、行驶时间长、人员疲惫。
跨区域救援,近者跨支队,远者跨总队,往往需要长途奔袭,路上颠簸时间长,战斗员风餐露宿易疲劳,影响战斗力。
三、参战力量多,指挥协调难度大。
处置这类灾害事故,需水、电、煤、公安、消防、医疗救护、当地驻军等多部门、多警种共同参与,因而协调好各方面参战力量,形成有效的指挥网络,需要一定的时间磨合。
四、装备器材、后勤物资需求量大,保障任务重,要求高。
跨地区救援行动远离本土,除需妥善做好各类器材、燃料、炊饮、住宿保障外,还要做好机械长途跋涉,编队行驶,长时间运转后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队伍准时到达目的地。
第一部分:本地区救援作战
一、指导思想为有效控制和消灭火灾,结合支队消防装备和实际灭火力量,按照”先立足自身力量(最大限度控制火灾事故的发展,为后继力量到场后进行总攻创造有利战机),后求援”的指导思想,科学计划、统一指挥,切实做好抗御重、特大恶性灾害事故的工作。
二、请求增援原则当本地区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后,应及时向总队报告,当本支队消防力量无法控制局面,需要请求外支队、总队增援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总队统一调集原则由总队指挥中心调整本总队及邻近支队增援。
(二)就近增援原则根据扬州市区和各县(市)的地理位置,就近调集请求增援力量。
(三)统一指挥原则根据《执勤条令》,统一指挥,属地指挥的原则,增援力量到场后,应服从到场的本总队最高指挥员的指挥,在总队指挥员未到场时,应服从本支队最高指挥员的指挥。
三、救援行动原则(一)及时向总队请示报告。
(二)明确求援的人员、车辆、装备、灭火剂及其数量。
(三)明确灾害现场的地址,电话号码、接洽地点,必要时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
(四)明确通信联络方案。
(五)预留增援车辆的停车位置,进攻通道等。
四、指挥部组成(一)总指挥:市府领导担任副总指挥:由市政府秘书长、市公安局长、消防支队支队长等组成。
成员:由市公安局交警、巡警、辖区分局、急救、供水、供电等有关部门领导及建筑单位领导、支队参谋长、政治处主任、后勤处处长、防火处处长等组成。
火场总指挥主要负责协调参战力量,确定火场总体灭火救援方案,协调交通管制区域,现场秩序维护和受伤人员的抢救工作等工作。
总指挥部下设各战斗组。
1、前沿指挥部指挥员:支队长,成员:支队领导、参谋长、政治处主任、后勤处处长、防火处处长、受灾单位负责人。
2、灭火救援组组长:支队参谋长成员:司令部战训科长及参谋。
3、通讯联络组组长:支队副参谋长,成员:通讯参谋及通讯员。
4、宣传报道组:组长:政治处主任,成员:政治处干事及新闻单位有关人员。
5、后勤保障组:组长:后勤处处长,成员:后勤处助理员。
6、安全警戒组:组长:防火处处长及公安有关领导担任,成员:交警、巡警、公安分局等有关人员
7、技术专家组:组长:由支队分管司令部领导和技术工程师组成,成员:消防、卫生、环保等有关技术人员。
8、医疗救护组:组长:支队卫生队队长,成员:支队卫生员、医院救护人员。
五、增援区域的划分基于市区和各县(市)的地理位置,依据就近增援的
原则,增援区域划分如下:(一)市区及江都以调集支队为宜。
六、救援注意事项(一)增援力量应自带足个人防护装备。
(二)本地区应保持与途中增援力量的通信联络。
(三)本地区应提前准备好增援力量的后勤物资保障
第二部分外地区增援作战
一、指导思想按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指导思想,科学调度、统筹安排,保证本地区足够执勤力量的同时,及时增援邻近省市的灭火救援工作。
二、增援调度的原则(一)统筹调度,保证辖区内执勤到外地区增援作战,距离远,在力量调度时,一个中队的力量不宜调的过多,应首先考虑到保证辖区内第一出动的执勤力量。
(二)根据火灾性质,火场所需调度不同类型的消防车。
(三)就近调集消防车辆。
三、组织指挥(一)指挥部构成指挥员:分管战训的支队领导、参谋长成员:各增援中队带队领导(二)职责(1)负责消防车的编队行驶,保证途中安全;(2)接受灾害当地总指挥部的命令、指示,指挥部队进行救援行动。
(3)收集情况,为总指挥部提供可行性方案;(4)协调本支队的灭火救援战斗。
四、行动要点(一)坚持统一指挥、逐级指挥、属地指挥的组织指挥原则。
(二)及时集结人员、装备、灭火剂,并形成有效通讯网络,保障调度指挥。
(三)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做好途中车辆维修和人员给养,并加强联络。
(四)到达目的地后及时向当地指挥部报告,接受指令。
(五)领受任务,快速实施战斗展开,与兄弟单位协同作战。
五、程序与方法(一)接受调派1、问清请求救援的单位地址、电话号码、途经的主要城市及路程;2、问清救援类别,救援单位面临的主要困难;
3、问清灾害状态及发展预测;
4、问清途中可提供保障的单位和地址、电话号码、接洽地点。
(二)出发准备1、迅速按救援灾害类别确定行动方案;2、备足所需燃料、灭火药剂、给养、急救药品等;3、确定行驶路线,标出交通行驶图,规定前后方车辆联络方法,在条件允许时每台车配置移动电话;
4、随车人员选择配置上原则要精干,并留有机动,以防不测;
5、做好战前动员,宣布行动方案,交待注意事项。
(三)增援途中1、编队按序号行驶,前有开道车,后有维护保养车;2、控制车速,保持车距,并定时联络,在交通受阻或途经险段时应迅速通报给各车辆,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3、妥善安排好补给及休息;4、不间断地向原单位及驶至地区公安交通部门、救援单位报告编队所在位置,并请求当地做好交通引导和接应工作。
(四)到达现场1、编队指挥员向属地消防首长汇报编队力量到位情况;2、听取灾害现场态势介绍;3、编入参战序列,领受战斗任务;4、提出协同配合要求;
5、布置战斗任务,实施战斗展开。
六、注意事项(一)服从统一指挥,切不可盲目进攻。
(二)要与其他作战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三)灾害现场注意自身安全,防止人员伤亡。
(四)往返途中,按编队行驶,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