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文学基础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文学基础现当代文学)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文学基础现当代文学)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文学基础现当代文学)真题中国文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曹植
2、荆刘拜杀
3、欧里庇得斯
4、陌生化
5、风格
6、龚自珍
7、塞万提斯
8、革命样板戏
9、三个崛起
10、知堂回想录
二、简答八选四
1、布莱希特戏剧创作的影响。

2、分析宋江的形象。

3、苏轼诗歌对于宋诗的影响。

4、拜伦诗歌艺术特色。

5、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6、文学抒情与文学叙事的区别。

7、艾青的诗歌成就。

8、寻根文学的主张和代表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三个,一个十五分)
1、“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2、《锻炼锻炼》
3、“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二、论述题 (两个,一个四十分)
1、分别从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中选一篇作品,分析并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饥饿”主题的书写和表达。

1980年,《中国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引起了“人生观”大讨论,许多作家纷纷以创作呼应。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八十年代文学关于“人生观”的书写和建构。

三、理解与写作(二十五分)
请以“子君的手记”为副标题,改写鲁迅小说《伤逝》中的某个片段。

题目自拟,不少于1500字。

最全2017017年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__历年真题

最全2017017年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__历年真题

2011年全国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七月派取得显著成就的两个方面是小说和()A. 散文诗B. 话剧C. 诗歌D. 报告文学答案:C2. 文坛上形成“王蒙热”是在20世纪()A. 50年代中期B. 70年代末C. 80年代初期D. 80年代中后期答案:C3. “古衣冠的小丈夫”出现于鲁迅小说()A. 《补天》B. 《理水》C. 《采薇》D. 《起死》答案:A4. 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走向成熟是在()A. 50年代前期B. 50年代后期C. 60年代D. 70年代答案:C5. 《预言》的作者是()A. 何其芳B. 李广田C. 卞之琳D. 戴望舒答案:A6. 吕宗桢和吴翠远形象出自张爱玲小说()A. 《倾城之恋》B. 《金锁记》C. 《十八春》D. 《封锁》答案:D7. 艾青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创作的诗是()A. 《煤的对话》B. 《黎明》C. 《笑》D. 《春》答案:D8. 对京派小说悲剧风格理解不正确的是()A. 微笑的悲剧B. 命运悲剧C. 社会压迫悲剧D. 人性悲剧答案:C9. 下列诗作中,艾青创作于延安时期的是()A. 《献给乡村的诗》B. 《播谷鸟集》C. 《旷野》D. 《北方》答案:A10. 徐志摩《婴儿》一诗的主题是()A. 歌颂爱情B. 歌颂大自然C. 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D.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鲁迅后期(1926年以后)创作的历史小说有()A. 《出关》B. 《采薇》C. 《起死》D. 《非攻》E. 《理水》答案:A^B^C^D^E^2. 师陀“果园城家族”中的知识分子有()A. 朱魁爷B. 葛天民C. 素姑D. 贺文龙E. 小茨儿答案:B^D^3. 王蒙下列小说中,属于“青春+革命”小说的有()A. 《青春万岁》B. 《活动变人形》C. 《最宝贵的》D. 《春节》E. 《悠悠寸草心》答案:A^C^D^E^4. 鲁迅小说中采用纯客观叙事的有()A. 《狂人日记》B. 《示众》C. 《阿Q正传》D. 《肥皂》E. 《起死》答案:B^D^E^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析高觉新思想性格的多重矛盾。

回忆版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2010—2014)

回忆版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2010—2014)

[近几年都考大综合.重点看10年以后的.]2010年文学综合真题一、填空(1*15)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出自2、十四行诗的首创者是意大利诗人3、中世纪英国民族史诗代表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作者5、香菱柳湘莲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6、美国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德莱赛的代表作7、《一地鸡毛》的作者是8、曹禺的成名作9、“美文”是谁提出的10、杜丽娘出自11、《莺莺传》的作者12、与创作社齐名的文学社团13、果戈理的代表作14、50年代政治抒情诗人除了贺敬之,还有15、高乃依的代表作二、名词解释(7*5)1、古文运动2、意境3、模仿说4、革命样板戏5、浪漫主义三、简答(15*2)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特点2、谈谈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四、论述(三选二,30*2)1、结合作品,论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2、文学创作与时代精神3、茅盾作品对现代长篇小说体式的贡献2010年语言学基础试题一、解释加点字(1*20)都是书上的,简单的且经典的二、简答1、七大方言区及其特点(15’)2、给出几个词,指出构词类型(12个,15’)冰凉马匹狂热开关火红司令轻视3、指出几个词的词性(1)我推了他一把。

(2)他白了我一眼。

(3)我把衣服洗白了。

三、分析1、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音和义的关系3、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双语现象越来越普遍,指出其对汉语的发展。

四、古文翻译,《许行》(书上有)2011年文学基础真题一、填空题,共15个,2分—个.1、冯至40年代的代表诗集是。

2、莱辛的文艺理论著作是。

3、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品《安德洛玛克》的作者是。

4、“以意逆志”的文学理论提出者是。

5、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海勒的代表作品是。

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作者是。

7、周立波的《》和赵树理的《》和柳青的《创业史》是五六十年代表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三部重要长篇小说。

8、1920年7月由郁达夫、张资平等创建的文学社是。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填空题(15空,1空1分)1.美文是_____提出的。

【答案】周作人【解析】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发表《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

王统照、傅斯年、胡适等曾撰文起而应和,支持周作人以白话写作叙事抒情散文的创作理念。

经过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徐志摩等人作家以及周作人本人的创作实践与宣传倡导,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

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_____。

【答案】《诗经·小雅·采薇》【解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是《诗经·小雅·采薇》中的名句,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将羁旅异乡的游子之思表达得淋漓尽致,以离别时之杨柳依依喻当时之不舍,以心中所想象之雨雪靡靡衬此刻犹未归家之思念,今昔对比之下更见凄恻哀婉。

王夫之《姜斋诗话》评此句“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3.金钏、柳湘莲、晴雯出自_____。

【答案】《红楼梦》【解析】三人皆是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虚构人物,金钏与晴雯是《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之家贾府中的丫鬟,柳湘莲则是贾宝玉的知交好友,三人之命运起落均与贾宝玉相关。

4.杜丽娘出自_____。

【答案】《牡丹亭》【解析】杜丽娘是明代戏剧《牡丹亭》的女主人公,美丽聪慧,大胆执着地追求自由的爱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反封建、反礼教的艺术形象。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文辞藻丽优美,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此剧顺应晚明心学思潮,缘情反理,热情讴歌杜丽娘柳梦梅这对青年男女反叛礼教、追求真挚爱情的理想,是明代思想解放潮流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之一。

5.《莺莺传》的作者_____。

中国人民大学《626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626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626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626中国文学基础》考研全套目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全国名校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详解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

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网授精讲班展开视频列表•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网授精讲班展开视频列表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3.考研题库•2021年文学理论考研题库说明:本部分为本科目考试内容的相关题库,并提供了详解。

•试看部分内容上古至战国的文学第1章上古文学1.1 复习笔记一、文学艺术的起源1文学艺术的起源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原始人在劳动的过程中,自然地发出劳动的呼声,呼声富有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这种没有歌词且自然而健康的韵律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文学创作的开始。

2原始诗歌(1)原始诗歌的形式①简单的、表意的和有节奏的呼声或叹声。

②诗乐舞一体。

(2)原始诗歌的内容原始的诗歌韵语常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包括渔猎、畜牧和耕种等生活内容,同时还有对自然现象的描述。

3原始散文(1)产生时间散文的产生较晚于诗歌,它是语言和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以文字为其必要的条件。

(2)特点简短、精炼,便于记诵,富于节奏和韵调,有诗的味道。

韵语部分,语言旋律最自然、音乐性最强烈、词意最精粹。

(NEW)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填空题(15空,1空1分)1.美文是_____提出的。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_____。

3.金钏、柳湘莲、晴雯出自_____。

4.杜丽娘出自_____。

5.《莺莺传》的作者_____。

6.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文学社团是_____和创造社。

7.第一个创作十四行诗的是_____。

8._____是现存古英文文学中最伟大之作,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

9.果戈理的代表作_____。

10.曹禺的成名作是_____。

11.《一地鸡毛》的作者_____。

12.5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贺敬之和_____。

13.高乃依的代表作_____;德莱赛的代表作_____。

1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出自_____的《饮酒》。

二、名词解释题(共5个,每题7分)1.古文运动2.模仿说3.意境4.浪漫主义5.革命样板戏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2题)1.简述“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

2.谈谈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2003――2009年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2003――2009年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 2006 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文艺学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含马列文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5 分) 1、 俄国形式主义 2、滋味说 3、典型人物 4、审美价值 5、莎士比亚化
二、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1、 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 2、 虚拟网络世界中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3、 文学作品形成的构成要素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 简述《神曲》在西方文学史上的伟大意义。 2、 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3、 黑格尔悲剧理论最根本的特征何在。 4、 斯达尔夫人划分“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的文化根据何在?
三、论述题(前 3 题选做 2 题,每题 25 分,第 4 题必须做,占 30 分,共 80 分) 1、 论述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叙事角度。 2、 以一部作品为例,说明你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3、 以一部作品为例,说明你对荒诞派喜剧的理解。
论述题(4 选 2) 简述文学活动与生活的关系。 试论陆游诗歌的艺术特征。 什么是社会方言?什么是地域方言?说说他们的区别。 《孟子》标点并翻译。
09 年现当代论述题 现代散文和诗歌对古典文学的借鉴与重释。 以《平凡的世界》为例,解释“路遥边缘化”背后的一些问题。
简答题 简述《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简述《武训传》批判的影响。
三、论述题(80 分) 结合我国的文艺实践谈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的民族性
中国人民大学 2006 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考试科目:欧美文学史(含西方文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公 30 分) 1、 书信体小说 2、表现主义文学 3、逻各斯 4、雅典娜神殿 5、无意识 6、互文性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基础与评论写作考研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基础与评论写作考研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基础与评论写作》考研试题1999年文艺基础与评论写作一、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艺术风格2、集体无意识3、魔幻现实主义4、格调说二、简答(每小题15分,共30分)1、谈谈艺术想象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15分)2、试论文艺的民族特色的继承与创新。

(15分)注:以上两题各专业考生均做;以下部份请考生按专业选做。

三、评论写作(50分)▲结合当代文艺现象对近年来出现的个体化、私人性写作予以评述。

(50分,文艺学专业考生做) (其余部分请见第二、三页)▲评西方文学中的荒诞意识。

(50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考生做)▲阅读下列包含不同观点的构料,写出评论文章。

(50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生做)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1000字;3、书定工整、规范)1、在对现当代文学史进行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读后,可以认为女性形象的塑造本身即意味着女性意识的进步与落后。

女作家要尽可能走出闺阁,走向世界,塑造新女性形象。

2、女作家的写作应该是“为妇女的写作”。

女作家不能忘了自己的性别,要用切身的体验说明妇女感受,写出女性的生存状态。

对作家主体。

女性主体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为妇女的写作”,因为女性主体是一个艰难的生成。

女性写作的“女性视角”不可避免,它表现在对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的塑造中。

3、“私人定作”是一种被动称谓,而女性写作的表征,其实是“以血代墨的写作”。

妇女写作的实质是实现对菲勒斯中心的逃离。

4、女性写作既不是为了表现两性差距,也不是为了反抗男性社会,更不为“主义”写作。

而是从一个女性主体生命的感官,心灵出发写个人对于世界的感受,寻找与世界的对话。

写作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缓解女作家个人与世界的冲突。

90年代女作家各自找到了自己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是个人化的。

5、女性写作是对于个性残缺的历史进行反思,这样的作品强调个人化、私人化视角,以反对传统文化的“大我”,重新命名个人的”边缘的存在。

由于“女性”是“边缘”的,女作家的女性视角将在当代写作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历年文学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历年文学考研真题

1999年人大考研真题古代文学单科:(完整版,100分)一、名词解释(4*5)1.九歌2.《董西厢》3.荆、刘、拜、杀4.《花间集》二、问答题(3*20)1.介绍五言诗兴起的原因和过程。

2.分析《红楼梦》围绕“金训之死”的种种描写。

3.汉赋的兴起、演变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将下列古文加以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1*20)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月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现代汉语单科:(完整版,100分)一、简答题(6*5):1.现代汉语有哪七大方言?这些方言分别以什么地方的话为代表?2.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哪些特点?3.什么是轻声?一个音节读作轻声时会发生哪些变化?4.怎样归纳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音位?5.举例说明确定语素的方法?6.修辞学与语法学有何不同?二者有无关系?二、分析题(6*5)1.对下面一组词进行义素分析(分析结果用矩阵图表示)二胡琵琶扬琴钢琴手风琴2.分析“调整”一词的分布特征,再提出你的归类意见并证明之。

3.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语句,并说明它们的结构类型(1)指望司机老王能来帮助我们(2)找个安静地方弯腰放下箱子(3)这些情况他过去没有告诉过我4.分析下列各语段产生歧义的原因:(1)车上睡不好(2)我们要修订计划(3)两个人的房间(4)小红最喜欢洋娃娃(5)连老王都不相信5.下面这段描述是杨朔《雪浪花》初稿中的一个片段,定稿时作者将文中的“半信半疑”改作“不禁惊疑”,为什么?“看样子你有六十了吧?”“哈哈!六十?这一辈于别再想那个时候了——这个年纪啦。

”说着老泰山捏起右手的三根指头。

我半信半疑说:“你有七十了吗?身板骨还是挺硬郎。

”6.阅读下面这首词,分析带下划线的词在状物抒情方面的作用。

山,刺破青天饿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2020-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复试线、招生人数

2020-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复试线、招生人数

2020-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复试线、招生人数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联合名校导师及考研状元联合整理2019年9月20日星期日【温馨解析】育明教育从2006年开始办学,校长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夏教授,北京总部负责人是北京大学政管院博士,主打专业课一对一辅导。

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在我们育明教育,每年都有成功学员积累的一些经验可供各位考生参考。

育明教育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成功的基础保障。

我们的辅导包括前期的报考指导,中期的核心参考书的讲解、专题(真题、出题老师论文专著、最新时事)讲解、模拟考(答题技巧框架、创新点的讲解)。

后期还会有教务老师时事根据上课情况,对考生进行查缺补漏,进行答题技巧的辅导。

在我们育明教育,前期咨询师、后期教务与辅导老师三方对您的上课负责,所以每年我们的通过率一直都是有保证的。

班型分专业课一对一和集训营两种。

集训营是包括政治英语的小班课+专业课全程一对一。

小班课全年分四个阶段:寒假,暑假,国庆,最后冲刺(您现在报名可以参加今年和明年两年的),授课老师是人大的教授(也会请海文海天的教授结合讲课)。

专业课一对一是按总课时来规划,保证够用。

上课形式是面授和远程一对一相结合,上课时间和进度主要根据你的进度来安排,第一次上课后会给你做一个导学规划。

数学我们请的是北理工的教授一对一讲(这个是其他机构请不来的),专业课请的是你所报考学校专业的研究生助教和北大博士结合授课(这个也是近几年我们独家尝试的非常合理的方式)。

此外,院校选择也很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是成功的关键,但是考生信息有限,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在这里,大家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免费给大家做规划和咨询。

目录一、2019-2020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笔记二、2020-2021年院校考研复习技巧三、2020-2021年考研专业课答题技巧内容一、2019-2020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笔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参考书:《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数线:019分数线总分:360,单科55(满分=100),单科90(满分≥100)2018分数线总分:355,单科55(满分=100),单科90(满分≥100)2017分数线总分:360,单科55(满分=100),单科90(满分≥100)2016分数线总分:360,单科55(满分=100),单科90(满分≥100)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经验:专业一考察知识点比较基础,大题不会太偏(只是相对)我主要是保证把基础知识巩固,后期只是练了几道真题。

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一)

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一)

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一)现当代文学考研习题(一)(一)北京大学04年真题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1、中国诗歌会2、孤岛文学3、整理国故4、林译小说5、漳河水6、《春醪集》7、春柳社8、巴金《随想录》9、三个崛起 10、百花文学二、论述(第1题必答,2、3、4中国学生选作两道,2、3、4、5留学生选作两道。

)1、结合具体作品实际分析鲁迅《呐喊》、《彷徨》在小说艺术上的异同(40分)2、以梁启超和胡适的主张为例,比较晚清文学改良和五四文学革命的观念的差异(30分)3、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新进作家路翎、张爱玲、钱钟书、赵树理中任选两位,说说他们的创作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

(30分)4、结合通俗小说作家(张恨水、王度庐、程小青等)的实际,说说通俗小说与新文学的相互作用。

(30分)5、从曹禺的《雷雨》和《日出》中任选一个人物形象加以分析。

30分)(二)清华大学2000年试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1、试述鲁迅杂文的文体渊源与艺术特征。

(20分)2、试分析郭沫若诗集《女神》里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

(20分)3、试比较巴金的《家》与钱钟书《围城》里对于封建大家庭的描写。

(20分)4、试述四十年代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20分)5、试分析张贤亮中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20分(三)复旦大学04年中国现当代文学(407)一、名词解释(30分)1、“人的文学”2、《激流三部曲》3、“归来者”的诗4、“寻根文学”5、学者散文二、简答(80分)1、《狂人日记》如何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方式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2、简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主要三大文学派别的文学特征。

3、新中国建立后的50年代,中国作家队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简述王安忆小说创作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各阶段的创作特征。

三、论述题(50分)学界普遍认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五四新文学具有强烈的启蒙思想,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5年前)的新时期文学是对五四新文学的回归,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围绕“启蒙”的主题,谈谈五四文学与80年代初期文学创作的联系。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填空题(30分)
1._____兄弟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2.萧涧秋是作品_____里而的人物。

3.周立波的_____和赵树理的_____是两部描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代表小说。

4.梅勒的代表作品是_____。

5.《荷马史诗》包括_____和《奥德修纪》。

说明:其他题目缺失。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6分,共30分)
1.《野草》
2.《世说新语》
3.五言律诗
4.神话原型批评
5.净化说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文革”文学的特征。

2.简述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3.简述“文学性”的基本内涵。

四、论述题(30分)
孔子说“诗可以兴,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诗可以怨”。

请举例谈谈中国古代诗歌的这四种功能。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考研真题(2020-2023)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考研真题(2020-2023)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考研真题(2020-2023)2020年626中国文学基础一、名词解释《花间集》、还珠楼主、结构主义批评、莫里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论述题1、试论南北朝乐府诗的基本特征及文学史意义。

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1980年代“改革文学”的叙事原则和美学特征。

3、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艺术特色及文学史意义。

4、结合实例,论述文学批评的历史性与超越性。

2020年811文学理论一、名词解释艺术终结论、灵韵、审美趣味、《新科学》、《九章集》二、论述题1、论述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及其美学观念。

2、论述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3、结合具体文本,论述神话、意识形态以及乌托邦之间的辩证关联。

4、论述中国山水美学精神的历史进展及思想意蕴。

2021年626中国文学基础一、名词解释《三都赋》、路翎、接受美学、机械降神二、简答题1、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2、钟嵘《诗品》的理论要旨。

3、比较《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

4、简述结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的启示和价值。

三、论述题1、论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摹仿的不同理解。

2、论述1950-1980年代文学作品中的青年形象。

2021年811汉语言基础一、名词解释词类、区别特征、语言联盟、同位性定语二、简答题1、分析下列歧义。

对专家的批评建议反对的是他2、简述类推和重新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三、论述题1、以熟悉的语言为例,论述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之间的区别,以及语流音变的类型。

2、简述词义与构成词义的语素义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下列4个句子中“尝”字的意义,并用语言学相关知识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①君子有酒,酌言尝之②臣尝闻之矣③④缺四、古代汉语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综合真题及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综合真题及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XX年真题及解析科目一:代码050102 科目名称: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综合考试年份:2008招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一、填空题。

这一题比较简单,都是中文专业的一些常识性知识。

文学方面的主要是考察一些著名的作品、作家情况。

可能会古代文学中一些诗句的上下句填充。

如08年就考了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一句诗。

外国文学侧重对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考察,也可能会举出世界名著的一个人物让写出自哪部小说,如“于连”出自哪本小说(司汤达《红与黑》)。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必须牢牢掌握,古代汉语会有一些文化和语言常识的考察。

比如:“武姜”的武是指?姜是指?(“武”表示丈夫姓武,武庄公,“姜”表示母家姓姜。

)二、简答(1必做,2、3选1)1、结合实例谈谈现代汉语中句法研究中的语义分析2、比较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3、希腊神话的特点【参考答案】:考本专业的考生第1题是必须要做的。

2、3两题我们不太擅长的话,就找一个相对简单的记忆较深的来回答。

所以我们做的解析以1、3为例。

1、试题解析:1)知识点:这一题考察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三个平面结合的研究方法的理解问题,重点考察考生对其中语义分析的理解。

2)答题思路:现代汉语句法研究中的语义分析句括两方面的内容:1、句子的语义框架分析。

2、句子的歧义现象分析。

之后分别举2-3个实例加以说明。

详细解答如下:一、所谓句子的语义框架分析就是指出句子中各个成分充当的语义角色,是施事、受事、动作、工具还是目的、方式等等。

下面各例的语义框架各不相同(标注在方括号内):张三吃了那个苹果。

[施事---动作---受事]那个苹果张三吃了。

[受事---动作---施事]他在排电影票。

[施事---动作---目的]桌上放着一盆花。

[处所---动作---受事(存在物)]以上几个例子如果只从句法结构来分析,则都是主谓/主谓宾结构,没有区别。

2017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2017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1.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 )。

A 1917年B 1918年C 1919年D 1920年B解析: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

2.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 )。

A《繁星》B《尝试集》C《红烛》D《女神》B解析:新文化运动中第-部白话新诗集是胡适的诗集《尝试集》,1920年3月初版。

3.报告文学《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的作者是( )。

A郭沫若B郑伯奇C李金发D瞿秋白D解析:瞿秋白的两部通讯散文集《新俄国游记》(又名《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萌芽。

4.1928-1930年发生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作为新月派理论代表参加论争的是( ) A闻一多B徐志摩C梁实秋D胡适DC解析:这场论争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之间。

梁实秋针对左翼作家提倡的无产阶级文学,在文章中主张“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天才”创造文学。

5.茅盾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写的《春蚕》、《秋收》、《残冬》,史称( )。

A“革命三部曲”B“农村三部曲”C“爱情三部曲”D“抗战三部曲”B解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6.20世纪40年代,巴金的中长篇小说创作达到了新高度,其中描写旧家庭出身的杨老三因为寄生虫的习性而最后被妻儿赶出家门、死在监狱里的作品是( )。

A《寒夜》B《第四病室》C《憩园》D《家》C解析:作品以一座被称为“憩园”的公馆为背景,表现了杨、姚两个富贵人家共同的悲剧命运憩园”的旧主人杨老三整日吃喝嫖赌,败尽了祖上的家产,沦落为乞丐。

长期的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已使他丧失了起码的谋生能力。

封建等级观念又使他不屑于自食其力,习惯寄生虫的生活,万般无奈只好靠偷窃为生,最后被妻儿赶出家庭,在监狱里很不光彩地死去。

7.老舍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长篇小说写于( )。

A英国B新加坡C山东D北平A解析:在英国伦敦大学期间,老舍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6)、《赵子曰》(1927) 、《二马》(1929) 。

2017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 6. 阅读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把“就那么回事”当作口头禅的人物是【】A.赵慧文B.王清泉C.刘世吾D.韩常新正确答案:C2.铁凝小说《哦,香雪》是一部【】A.富有先锋色彩的小说B.富有民间传奇色彩的小说C.富有诗情画意与生命灵性的小说D.富有宗教情怀的小说正确答案:C解析:《哦,香雪》语言清婉,构思精巧,作者善于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写山、写树、写小溪、写火车都充满了生命的灵性与诗情画意。

3.阿城小说《棋王》中,王一生除了下棋外最在意的是【】A.吃B.穿C.住D.饮酒正确答案:A解析:《棋王》中,王一生除了下棋对物质追求的第一要求就是“吃”。

文中写他“惨无人道”的吃相,实质上揭示出主人公贫寒、饥饿的生存困境。

4.王安忆小说《喜宴》中新郎的身份是【】A.小岗上学校的老师B.小鲍庄的知青C.小岗上的支书D.大刘庄的铁匠正确答案:A解析:《喜宴》开头写道:“天下着细雨,是春雨,小岗上有人家要娶亲了……娶亲的是学校的老师……”因此,新郎的身份是小岗上学校的老师。

5.陈映真小说《将军族》的主要叙述手法是【】A.逆叙B.意识闪回C.词典式叙述D.顺叙正确答案:B解析:《将军族》在叙述上大量使用了意识闪回的手法,故事的情节随着人物的意识流动,现实与回忆交叉切入,小说具有明显的跳跃性。

6.以“击鼓传花”式的叙述手法营造出“神秘的迷宫般”氛围的小说是【】A.《马桥词典》B.《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D.《拾婴记》正确答案:D解析:《拾婴记》就像一个“击鼓传花”式的故事,柳条筐里的女婴在不同人手里不停地转换,最后却又回到了起点,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叙述圈。

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虚实结合的叙述技巧,魔幻化的故事结局,为小说营造出“神秘的迷宫般”的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文学基础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中国文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十个,一个五分
曹植
荆刘拜杀
欧里庇得斯
陌生化
风格
龚自珍
塞万提斯
革命样板戏
三个崛起
知堂回想录
二~简答八选四
布莱希特戏剧创作的影响。

(未必准确)
分析宋江的形象。

苏轼诗歌对于宋诗的影响。

(未必准确)
拜伦诗歌艺术特色。

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文学抒情与文学叙事的区别。

艾青的诗歌成就。

寻根文学的主张和代表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三个,一个十五分)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锻炼锻炼》
“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二、论述题(两个,一个四十分)
分别从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中选一篇作品,分析并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饥饿”主题的书写和表达。

1980年,《中国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引起了“人生观”大讨论,许多作家纷纷以创作呼应。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八十年代文学关于“人生观”的书写和建构。

三、理解与写作(二十五分)
请以“子君的手记”为副标题,改写鲁迅小说《伤逝》中的某个片段。

题目自拟,不少于15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