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一)
社交媒体与网络文化传播

社交媒体与网络文化传播社交媒体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不仅改变了我们与他人交流的方式,也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我们能够迅速获取信息、分享观点、参与社群,并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实时互动。
因此,社交媒体已成为了网络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首先,社交媒体以其易于使用和便捷的特点,大大推动了网络文化的传播。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和分享各种文化内容,包括音乐、电影、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等。
这样的便捷性使得文化作品可以迅速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同时也让创作者能够更容易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作品。
其次,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与他人互动的平台,从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共享。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迅速找到具有共同兴趣的朋友或社区,讨论和分享他们喜欢的文化内容。
这种交流形式不仅增加了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也激发了人们对创作的热情和创意。
除此之外,社交媒体还为普通人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过去,文化传播往往受到一些门槛的限制,只有少数人能够进入传统的媒体渠道进行展示。
而现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创作或见解,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可以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反馈。
这种开放的传播环境激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创作和传播中来,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更加活跃和多样化。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使用,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泛滥,真实性难以辨别。
在社交媒体上,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
虚假信息和谣言往往会在社交媒体上快速传播,导致误导和混乱。
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
其次,社交媒体的使用也面临着隐私和安全的问题。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分享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和生活照片,同时也容易受到网络欺凌、骚扰和个人隐私泄露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社交媒体隐私设置的关注,并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探讨当代文化与传媒的关系

探讨当代文化与传媒的关系当代文化与传媒的关系在当代社会,文化和传媒是紧密相连的。
传媒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变革,同时,文化也是传媒的重要内容。
在传媒与文化的关系中,传媒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引领者,又是文化的反映器和记录者。
因此,探究当代文化与传媒的关系,了解其互动关系,对于我们对当代社会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传媒对文化的影响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均有直接或间接地对文化产生影响的作用。
传媒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媒对文化的创造和塑造的影响在当代传媒中,文艺作品的创造、娱乐综艺节目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这些内容中,传媒将文化传递给观众和听众,同时,传媒也借此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
这对于塑造当代文化的特征和形态具有重要的影响。
2. 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促进和辅助作用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传媒对文化的传播有了更加广泛和迅速的方式。
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文化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传媒对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也极其重要,通过各种渠道,传媒向大众推荐具有文化代表性的作品,促进了其传播和发展。
3. 传媒对文化监管和规范的作用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
传媒作为反映和监管社会道德、文化风尚的重要力量之一,经常发挥着规范、引导的作用。
例如,电视、电影、广告等传媒作品中出现的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就需要传媒在现有法律法规下进行监管和引导。
二、文化对传媒的影响文化与传媒的互动不仅是传媒对文化产生影响,同时也是文化对传媒产生影响。
文化对传媒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对传媒的内容和形式的影响在传媒传达文化的过程中,文化对传媒的产生影响是比较显著的。
例如,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繁荣,吸引了许多新兴媒体的注重,如微博、微信、抖音等。
传媒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文化的影响。
2. 文化对传媒的价值观影响不同的文化对于价值观的表达和认知都不同,在当代的传媒中也经常表现为不同的立场和价值观。
媒介文化概述

媒介文化概述媒介文化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
媒介文化与传统的口头传播相比具有更大的传播范围和更高的传播速度,其影响力和深度也更为广泛。
媒介文化涵盖了各种传媒形式,包括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这些媒介能够将信息以多种形式传递给大众,从而影响和塑造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例如,电视节目和电影的受众数量庞大,它们通过故事情节、演员表演等方式传递了各种价值观和文化观念。
同样,互联网的普及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塑造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化。
媒介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
媒介的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可以跨越国界和地域限制进行传播,大大拓宽了受众的范围。
其次,媒介文化具有高速度的传播特点。
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给全球各地的受众,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再次,媒介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媒介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能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和塑造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媒介文化对社会和个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层面上,媒介文化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理解。
它还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并有助于塑造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认同。
在个体层面上,媒介文化通过传递信息和娱乐内容,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对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然而,媒介文化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信息过载可能导致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和理解产生困难。
大量的信息流入人们的生活,过于碎片化和快速的传播速度可能导致人们无法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接收到的信息。
其次,商业化对于媒介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商业的利益导向使得一些媒体更关注点击率和收益,可能会追求轰动效应,忽视真实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媒介文化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广泛的传播范围、高速度的传播特点和强大的影响力,在社会和个体层面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当代文化传播方式分析

当代文化传播方式分析当代社会,信息流动迅速,文化传播方式也日新月异。
与传统手段相比,现代文化传播方式更为多元化和创新化。
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闻媒体新闻媒体是文化传播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新闻媒体种类繁多: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以及新兴媒体,如网络、微信、微博等。
在新闻传播方面,网络媒体无疑是现代最新的成果,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特别是微信和微博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使用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查看新闻,无论时空,无论地点,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人们就能够看到新闻。
同时,网络媒体除了传播方式受众覆盖广外,还具备互动性的特征,人们可以留言、点赞、转发等,从而与信息源发生互动交流,形成以拓展传播渠道,为文化传播增加了更多元化的方式。
二、电视节目电视节目而言,以传统的电视为主形式,有着显著的时效性及娱乐性,在同时代大众中颇受欢迎。
除了普通的电视节目,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的普及也使观众间获得更多的电视节目选择空间,这也为现代文化传播方式的多样性提供了一种显著的方式。
三、电影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在文化传播方面,电影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除了传统的电影院外,还有类似亚马逊等在线租播放电影的平台,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使用自己的电脑、平板、手机等设备看电影。
这样的方式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另外,随着3D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多媒体形式,将视觉与声音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更加生动、逼真的视听体验,增加文化传达的效果。
四、音乐音乐是一种跨文化、跨地域、跨时空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播作用。
现代音乐以其广泛的音乐类型、生产能力、多样的音乐媒介和覆盖面,为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积极推动了文化交流。
数量庞大的音乐节之间的合作表明,音乐界不再是一个国界封闭的文化圈。
另一方面,音乐节、音乐会、演唱会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可以到达不同的区域,将文化融合进普通大众的生活中,也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浅论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

浅论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媒介文化信息文化媒介论文摘要;一部人类丈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传播史,一部媒介发展史和变迁史。
文化传播渗透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之中。
文化传播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依次递进和全加的过程。
文化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嫌介文化的发展。
本文从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的关系、当代文化的嫌介化及嫌介文化化等三方面入手。
弄清当代丈化传播与媒介丈化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徒进当今煤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传播的时代,文化传播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表征和特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和工具。
文化传播既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世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关键是媒介文化,它决定着文化传播的速度、内容和范围。
所谓煤介文化是指传播者借用传播媒介在实施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总和。
它包括“具有多重功能的整个体系、媒介运作方式及其中的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还包括媒介生存于其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多种变数”。
它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人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人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总而言之,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
于是,媒介文化变成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人们淡薄了文化传播,更没有媒介文化意识。
2003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以后,人们的文化传播、媒介文化意识不断加强,不仅重视了文化传播的研究,而且也有一些学者对媒介文化的功能、作用、特性进行探讨。
但研究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几乎是空白,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促进当今媒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要弄清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的关系,可从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的关系、当代文化的媒介化及媒介文化化等三方面人手。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与媒介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与媒介创新一、引言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文化的重要渠道。
新媒体的出现,为文化传播和媒介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文化传播和媒介创新两个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与媒介创新。
二、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文化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文化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信息社会中,通过互联网了解和传达文化已成为一种普遍和重要的手段。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在以下几方面有了不同寻常的发展。
1、文化产业数字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已逐渐数字化。
众多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作品在网络平台得到了广泛传播。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也建立了数字化平台,向公众提供文化资源和跨地区文化交流的机会。
2、社交媒体带动文化传播社交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即时分享自己的文化生活,交流彼此的文化观念和体验。
同时,社交媒体可以拉近文化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提升受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3、异质性文化传播在全球化的时代下,异质性文化传播逐渐被发掘和推广。
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音乐、电影、电视剧等产品,通过互联网顺利地跨越国界,进入到不同文化地区的受众中,从而加强了文化交流和互动。
三、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创新新媒体的出现,引领了媒介创新的风潮。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和互动性。
1、移动设备广泛应用在新媒体时代,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文化。
同时,各种移动设备也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人们可以方便地观看电视节目、电影、读书和漫画等。
2、虚拟现实技术的突破虚拟现实技术的突破,也为媒介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完美再现真实场景,还可以创造出全新的体验,使人们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感受到真实的文化展览、艺术创意和音乐演出等。
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媒介文化新视点》+文章【一】媒介文化一、概念:现代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由大众媒介所建构的一个亚文化系统,强调文化的媒介呈现方式,媒介文化就是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
其发展趋势正在从边缘文化形态进入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
二、特性1、全能性,不能边界明晰的归属某一文化区域,有强大的技术整合力,使其在任何领域都可以兼跨。
包容着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高雅、世俗等一切文化。
2、动态性和可易性:媒介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文化本身也在变化,因此媒介文化是变化、动态的。
3、复杂的多面性:多种“同文化群落”共同存在与媒介文化中,媒介文化身份则由最强的群落决定,受到其他群落的干预,在合力作用下发展变化。
【二】媒介文化的的发展规律1、伴随着媒介的加速发展,媒介文化亦加速发展;2、在叠加还是替代的媒介文化发展规律争辩中,整合替代的媒介文化生态发展规律日益明显。
——整合替代发展规律是指新媒介的崛起并不会必然的导致旧媒介的消亡,新媒介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整合旧媒介的优势,保障自己长远发展。
必须保证媒介文化环境的多样性。
3、媒介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构关系,使媒介文化和社会文化具有天然不可分性。
人们的需求推动媒介技术的变化,而媒介技术的变化对政治、经济等的冲击也会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三】具体媒介文化形态的变迁——当今出现的各种媒介文化形态1、媒介的发展使信息的可接触性不断增强,加速了以掌握信息为标志的的权利分散。
媒介资本推动下,媒介巨头加速融合,垄断性媒体的产生又重新影响了信息权力的掌控。
——媒介文化和权力2、人类的感情遇到媒介,人类的感情愈来愈徘徊于现实和虚幻之间。
——媒介文化和情感3、媒介的发展造就了明星制度,媒介发展中日益幻化现实的趋势更加加剧了明显崇拜的技术可能。
——媒介文化和明星制度4、媒介发展中技术性的增强,改变并分化了人们日常的媒介接触习惯,短暂弥合了代际文化差异以后,又加深了不同代际之间文化的界限。
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与传播

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与传播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介时代的到来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播的方式。
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逐渐被新兴的媒介所取代,这对于人们的文化创造和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媒介时代的特点、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来探讨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与传播。
二、媒介时代的特点1.新兴媒介的迅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如社交媒体平台、视频分享网站等,大大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方式。
这些新兴媒介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为文化创造和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2.个性化和多样性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
媒介时代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文化产品,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新兴媒介也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自我表达和展示的机会。
3.信息爆炸和碎片化。
媒介时代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碎片化的特点给人们的获取和理解信息带来了挑战。
人们需要通过媒介来获取、过滤和消化信息。
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和传播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吸引和影响受众。
三、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1.文化创新和多样性。
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中,创新是关键。
新兴媒介平台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传播渠道,使得创作者更容易制作、推广和传播自己的作品。
同时,由于媒介时代的个性化需求,创作者也更加倾向于尝试不同的文化形式和风格,从而带来更多的文化多样性。
2.群体参与与协作创作。
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群体的合作。
社交媒体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享和讨论作品的平台,让创作者和受众之间形成更紧密的联系。
这样的协作创作方式不仅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还增强了人们对文化创作的参与感。
3.跨界融合和碰撞。
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注重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和碰撞。
例如,在音乐领域,创作者不仅可以通过音乐视频分享网站发布自己的作品,还可以与其他领域的艺术家合作制作音乐录影带。
这种跨界融合和碰撞丰富了文化创造的内涵和形式。
媒介文化概述

媒介文化概述媒介文化是指媒体与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媒介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媒介,信息和思想得以传播、世界观得以形塑、价值观得以传递。
在媒介文化中,人们与各种媒介和技术进行互动,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认同。
媒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传媒,如电视、电影、广播、报纸和互联网等。
这些媒介向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娱乐、社交互动和自我表达的平台。
媒介文化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世界各地的文化、价值观和政治观点,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媒介文化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语境的创造。
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对于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电视节目和电影所呈现的角色、故事情节、场景和象征意义,都会对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音乐、时尚和艺术等流行文化也通过媒介传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品味。
媒介文化还在塑造着我们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
广告业的发展使消费文化成为主导,人们视觉上和心理上的需求被不断激发。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模式和互动方式。
媒介文化为个人和群体提供了表达自我和塑造社会身份的机会。
然而,媒介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新闻传媒的媒体集中化和商业化可能导致信息获取的局限性和偏见。
网络世界的虚假信息和谣言也引发了公众的担忧。
此外,媒介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使人们需要具备媒体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应对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的问题。
总之,媒介文化在如今的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传递信息和观点,也塑造着个体和社会的身份认同。
媒介文化的发展和运用需要公众保持思辨和批判的态度,以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媒介文化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概念,与媒体、技术、社会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密不可分。
媒介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并在不同方面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媒介文化在塑造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媒介文化第1讲 媒介文化的提出及其意义

b, 协调与使用的态度 这一研究立场是文化研究者斯图亚特 霍尔 等继承葛兰西的文化霸权(领导权)理论 而来,认为文化霸权不是单方面形成的, 而是统治和被统治双方“调停”的结果 雷蒙德 威廉斯提出文化是社会的“整个生 活方式”的观念,被人们接受(对比梁漱 溟的观点),他认为“一个文化的范围, 似乎常常是与一个语言的范围相对称,而 不是与一个阶级的范围相对称”,因此将 文化划为阶级的和阶层的只有极其相对的 意义
以福斯特的故事观为例,故事是高于具体 的表现形式,同一个故事可以改变成戏剧 电影、歌剧,甚至芭蕾舞,但是从媒介文 化的立场来看,或许并不存在着这样的一 个故事,这高度抽象意义上的故事其实是 以语言叙事文本为基础的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心目中的文化 是观念形态的文化,似乎与媒介无关,它 与具体媒介的联系只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是内容寻找适合自己的外衣
Hale Waihona Puke 这一观念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大众传媒 是所有权力机制中的核心机制,大众传媒 将决定什么是中心是主流,什么是边缘 加拿大学者克劳克和库克的生动说法:凡 是没有经由电视处理的现象与人事,在当 代文化的主流趋势里都成了边缘,电视是 “绝对卓越”的权利关系的科技器物,在 后现代社会里,电视并不是社会的反映, 恰恰相反,社会是电视的反映 将此观点延伸,那么说电视节目的制作权 和播放权将集中了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之 争(电影列宁在1918)
a, 批判和怀疑的态度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中叶以来,所有 对大众文化抱有警惕和批判态度的学说和 思潮,其最初的思想和精神来源均与法兰 克福学派有密切的关系,霍克海默和阿多 诺首先剔除大众文化产品那层文化艺术的 面纱,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市场法则中,文 化产品只不过是市场上的消费品而已,因 此作为一种商品,它是资本主义赚取利润 的工具,而文化的商品化所带来的严重后 果是社会上再也没有真正的精神产品而言
新时代下的媒体与文化

新时代下的媒体与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体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愈发密切。
新时代下的媒体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当代社会的面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时代下媒体与文化的关系。
一、信息爆炸与媒体新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获取大量的信息。
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体设备与平台给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
然而,这种信息爆炸也带来了混杂、片面性以及虚假信息的问题。
社交媒体成为信息发布和传播的主要平台,其影响力和传播速度令人瞩目。
然而,由于信息的泛滥,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和辨别能力也变得尤为重要。
二、新媒体对文化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使得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更加迅速和广泛。
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生活、思想和观点,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创新和发展也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
传统媒体的功能逐渐被取代,人们对新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度逐渐增加。
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三、媒体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媒体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更具活力和创新性。
音乐、电影、游戏等娱乐产品通过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媒体的普及也为这些文化产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
同时,媒体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进行塑造和引导,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和反馈。
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媒体的责任与文化的呈现媒体的发展与媒体对文化的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
媒体的内容呈现直接影响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媒体在选择和制作内容时需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传递积极向上、真实、多元化的文化理念。
同时,媒体还应注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和保护各种文化形态的发展。
媒体的内容与文化的呈现密不可分,应努力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结语新时代下的媒体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媒体的发展与新技术的普及为文化传播和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传播、文化(文化)

当代文化的符号化和综合性特征,连同人从世界的另一端迁移到另一端的空前的移民运动,已经摧毁了传统的文化支柱。
要在文化上给人们定型或“本质化”,现在越容易引起误解。
一个第四代的带有亚洲人相貌的英国少年,不再像其祖辈那样带有中国人或印度人或巴基斯坦人得到特征。
在许多方面,今天的文化是一件非常复杂、非常个人化的事情。
那么,我们在本章的目标就是,从逐步抓住我们所理解的“文化”的意义开始,逐项研究这个工程,直到本书最后一句话。
若干年以前,雷蒙德·威廉姆斯把文化间接地定义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它由一个社会群体所分享,由价值观、传统、信念、dw物质和领域构成。
从这个观点来看,文化是动态的生态学,有关人类复杂的各种事物、世界观、礼仪、日常活动和场景。
在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扮演者好多角色,头上顶着好多光环,可是当我们有一天退出时,我们又是什么?一个人在一阶段始终执着于某一事,而当这一阶段结束之后,你又在干什么?生而为人,要谈意义,何为意义?一天忙忙碌碌的人儿吆,嘛呢?不甘服从,将就顺应,规则进行。
你只是你,外界的纷事共同构筑了这简单的世界,才让这世界看起来复杂,其实真没那么复杂!。
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与传媒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与传媒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新媒体时代下文化传播和传媒的发展,本文将浅谈这些发展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下文化传播的发展1、文化多元化在网络上,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各种文化在此交融,由此衍生出新的文化。
传统文化只有特定的人才能接触到,而新媒体下,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和传播不同的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的流动。
2、文化个性化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
比如,有些人喜欢小清新的文艺气息,有些人喜欢带点幽默感的图文,而新媒体就可以根据人们的喜好打造出不同风格的内容。
由此,文化传播更加符合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3、文化平民化新媒体可以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更多的社会群体进入到文化的舞台之中。
这样不仅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文化,还可以让文化更加平民化,让更多不同群体的人接触到文化的魅力。
二、新媒体时代下传媒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下,传媒的发展方向也在发生改变。
以下是几个主要方面的发展。
1、内容的多元化新媒体可以为读者带来更多元化、更丰富的内容,而且内容的来源和供给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媒体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满足读者们不同领域的知识需求。
2、社交化新媒体也推动了传媒的社交化,使传媒更加方便与读者互动。
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和媒体机构进行互动、评论、留言等,这种互动不仅可以让媒体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也使读者可以方便地表达观点,分享经验。
3、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下,传媒的信息量(广度)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传媒在保证信息量的同时,更注重深度。
取得更深刻信息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是需要传媒机构不断探索和开拓的方向。
三、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和传媒对生活的影响1、影响了传媒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读者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对传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谈媒介文化

谈媒介文化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传媒文化的知识,下面我想谈谈我所了解到的东西。
首先,什么是媒介文化?所谓媒介文化就是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
媒介文化以不同的媒介形态分为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
媒介就是信息传播的工具,方式,和方法。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而传播包括了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
媒介在当今的社会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它是信息的传播的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当今社会的风气与文化,政府的责任,经营主体,以及全球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媒介也也发生着变化。
从最初的报刊、广播,电影,到现在的电视,网络,手机等等,媒介工具越来越多元化,丰富化。
媒介文化也代表了当今的文化,因为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风气文化,大众喜欢什么,关心什么。
不可置否,媒介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首先,媒介文化能够引导人们统一行动。
因为媒介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价值标准、大致相同的期望以及经常相同的奋斗目标。
其次,媒介文化是将人们维系在一起的纽带和激合剂。
人们拥有共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讲究媒介伦理,这样就会推动人们相互合作,并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
最后,媒介文化使媒介的发展具有了持续性。
现代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兴起必不可少的因素,离开发达的媒体技术和传播手段,大众文化的产生与迅速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在当代中国,小说、报刊、杂志、电影、无线电、电视、互联网等种类众多的传媒为大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正是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文化产品才得以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
不仅如此,大众文化的商品化与大众传媒也不无关系。
正如马尔库塞所说:“如果大众传播工具和谐地而且经常不引人注意地把艺术、政治、宗教和哲学同广告节目混成一体,它们就使得这些文化领域成为它们的公分母——商品形式。
”很长时间以来,技术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是西方许多学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媒介文化与传播研究

媒介文化与传播研究
是当今社会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研究媒介对于文化传播的作用与
影响。
具体来说,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注媒介对于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媒介的形式正在
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媒介形式已经成为主流传播方式。
这些媒介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同时,媒介对于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下的传承和演变。
因此,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其次,关注媒介对于社会和文化变革的作用。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社会和文化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例如数字经济的兴起,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对于市场的启迪和改变。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媒介对于社会和文化变革的推动作用,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时代的脉搏,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第三,关注媒介对于文化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媒介作为文化和社会交流的重要
工具,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社会责任性。
可以关注新媒体与公共事务之间的互动,以及如何通过媒介对于社会问题进行解决。
例如,新闻媒体可以通过传播社会问题引起公众关注,刺激社会和政府对于这些问题的重视和关注,进而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总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领域,无论是文化传承、社会变革,还是公共事
务等,都离不开媒介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我们应该关注的发展,深入分析其作用和影响,为促进媒介文化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持续进步努力。
媒介文化概述

媒介文化概述文化是指一种特定社会或群体所共有的思想观念、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它是社会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介文化是指媒体在现代社会中产生的文化形态,它与传统的口头和书面传播方式不同,利用了视觉、听觉和传媒等技术手段,将信息、知识和观念传递给大众。
媒介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媒体的发展,媒介文化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途径。
现代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它们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对社会文化产生着深远影响。
媒介文化具有多种特征。
首先,媒介文化具有大众性。
媒体的覆盖范围广泛,可以迅速传播信息到全球,大大拓宽了人们的知识和视野。
其次,媒介文化具有多样性。
不同类型的媒体满足了人们对不同内容和形式的需求,使得文化多元化成为可能。
再次,媒介文化具有互动性。
与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相比,现代媒体可以实现用户与内容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大大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最后,媒介文化具有商业化趋势。
媒体作为一种产业,通过广告收入和赞助等形式,实现了商业化运作,这也为媒体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媒介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是传达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通过各种媒体,人们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地方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和观念,在交流中形成共识,促进文化多元化和交流。
其次,媒介文化是培养个人和社会认同感的重要方式。
人们通过与特定媒体内容的互动,形成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念,从而认同特定的媒介文化。
再次,媒介文化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媒体作为舆论阵地,可以传递新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并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媒介文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虚假信息和低俗内容的泛滥给社会带来了困扰。
媒体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变得容易,但也导致了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的下降。
其次,媒介文化的商业化可能会影响媒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与传播

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与传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媒体的兴起,人们的文化创造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从媒介时代开始,人们不再依赖于传统的手写文字或口头讲述来传达信息,而可以通过电子媒体和数字技术,将信息以更高效、更广泛的方式传播出去。
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和传播无疑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全球文化融合的一股重要驱动力。
首先,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更加边缘化和多元化。
通过电子媒体和数字技术,文化不再受制于时间和地理位置限制,更多的文化和文化方式得以流传开来。
所以,越来越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地理位置的文化作品得到了全球大众的认可和欣赏。
从这个角度来看,媒介时代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舞台,人们可以自由地获得文化信息,吸收和融入各种形式的文化,进而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
其次,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和传播方式呈现出极强的商业性。
随着商业化内容不断增加,商业性的影响也和文化创造和传播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公司和文化创作者互相合作,共同推进着一种新的文化创造和传播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商业和艺术不断发生着新的融合,文化创造的商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这种趋势可能会给现代文化的发展带来很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人们经济上和文化上都带来了巨大的价值。
最后,媒介时代的文化创造和传播方式让人们的思维习惯发生了变化。
无论是通过电视、网络、手机还是其他形式的电子媒体,这些工具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缺少的一部分,人们经常会通过这些媒介获得文化信息。
由此,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开始向新的方向发展。
现代社会的公民已经开始不断从新方向接收和处理文化信息,不断创新自己的思考方式并向纷繁复杂的文化创造领域进军。
总结起来,作为现代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要手段,媒介时代在文化活动、商业化、思维模式等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成为驱动人们不断前进和创造的一股重要力量。
通过电子媒体和数字技术,媒介时代为人们的文化创造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丰富、更多样的获得和传递文化信息。
媒介与文化传播的互动研究

媒介与文化传播的互动研究1.引言媒介与文化传播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媒介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有力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融合。
同时,文化也是推动媒介发展的重要因素。
媒介与文化传播的互动关系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媒介与文化传播的角度,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究互动关系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2.媒介对文化传播的促进媒介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广泛的渠道。
媒介以其强大的传播能力,加速了文化的传播速度,推动了文化的融合。
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跨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当代世界的流行音乐、流行电影、流行文学等文化产品,通过互联网得以快速、广泛地传播。
媒介的发展,也让我们更容易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加深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了解。
3.文化对媒介发展的推动文化是推动媒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化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而媒介随之而来的发展,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例如,当代流行音乐的多样化,无论是音乐风格、演唱方式、创作理念等,都得益于媒介的多样化与发展。
同时,文化创新也对媒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媒介技术突破与升级。
例如,数字音乐的出现,要求媒介技术具备更强的数字化、音质还原等能力,推动了数字媒介的发展。
4.媒介与文化传播的互动关系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媒介与文化传播的互动关系对社会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首先,互动关系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与融合。
以互联网为例,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媒介,它涵盖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力促进了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
其次,互动关系加速了文化的传播,提高了文化产品的知名度。
例如,科幻电影《星球大战》系列,依靠媒介强大的传播能力,成为了被全球范围内广泛认知和喜爱的文化条件。
再者,互动关系有助于转变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升级。
例如,数字音乐的流行,推动传统唱片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升级和发展。
5.结论媒介与文化传播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社交媒体与文化传播

社交媒体与文化传播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普及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扩大,社交媒体的便利性和互动性不仅对个人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如何促进文化传播,并分析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社交媒体的兴起与文化传播的改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互动交流的主要平台。
传统媒体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渠道,而社交媒体则打破了这种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和传播信息,进而影响和扩大自己的触达范围。
社交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推动了文化传播的多样化。
传统的文化传播主要依靠大众传媒,如电视、广播和报纸等,这些媒体往往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传递速度较慢。
而社交媒体可以实现即时更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和获取信息,促进了文化传播的实时性和全球化。
二、社交媒体促进文化传播的机遇1. 引发话题和热点讨论社交媒体通过用户的互动和分享,可以迅速引发热门话题和引起大众关注。
当有重大文化事件发生时,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主要渠道,推动了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2. 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文化全球化社交媒体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促进了文化多元性和文化全球化。
3. 拓展文化表达形式社交媒体提供了各种多媒体形式的表达方式,如照片、视频、音频等,使得文化表达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
艺术家、音乐人、作家等文化创作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获得更多的粉丝和关注度。
三、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1. 信息虚假和传播失真社交媒体上信息的传播速度很快,但也存在信息虚假和传播失真的问题。
虚假信息的传播往往会导致误导和不良影响,对文化传播造成负面影响。
2. 信息过载和碎片化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泛滥,用户容易受到信息过载和碎片化的影响,无法深入理解和消化文化传播的内容。
论当代中国文化传播

当代的文化传播是一种全球传播,是一种国际化的现象,需要全球性的思维,需要开放的理念。全球化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世界化,是人的社会交往的世界化。全球化瓦解了文化传播的边界和防护系统,为文化的交流与融会提供了条件,从而也改变了当今世界的文化地图。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层层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流动和扩散、重组和整合加快,文化发展呈现出既高度融合又高度分化的趋势,文化发展的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也在增大。由于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媒介日益深入的作用和影响,在全球范围存在着严重的文化传播的生态危机:出现了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失范现象,出现了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中的“杂交”、“混血”和“不对称”现象,出现了少数文化传播大国和多数文化传播弱国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平等关系,出现了文化的“媒介化”和以视象文化为主的“文化转向”,出现了文化主权与文化霸权之争;并表现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冲突更加激烈,而且这些现象都与文化传播紧密关联。各种信息通过网络传播交叉重叠,错综豆杂,相互纠 ,成为世界性的焦点和难题。文化传播已溢出民族国家的疆界,充塞于全球的时空之中。我们经历传播,我们言说传播,我们解读传播。文化传播已成为当代和未来社会发展与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关键性要素。
“扩散”和“传递”的冲动
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文化的差异性、社会性和符号性使文化传播“势所必然”并成为可能。施拉姆称文化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32具”。社会学家查尔斯·科利认为,文化传播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是一切智能的象征和通过空间传达它们和通过时间保存它们的-T--段”。人类学家爱德华·萨皮尔强调:“每一种文化形式和每一社会行为的表现,都或明晰或含糊地涉及传播。” 这些描述说明了文化传播的可能性、普遍性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文化传播产生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传播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文化借助于传播影响着人类。文化传播不仅是人格与社会的建筑材料,而且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共存关系。传播既是文化载体和“社会水泥”,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概括起来,文化传播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社会性。文化是一种群体性的存在,文化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离开人这个传播的社会主体,传播活动就不能进行。二是目的性。人类60 天津社会科学2OO4年第2期的文化传播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的有目的有指向的活动,这与动物本能性的机械生成传递有着本质的不同。三是创造性。文化传播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动力系统,在文化传播活动中,人类对信息的收集、选择、加工和处理,处处都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彰显着人类文化的创新。四是互动性。文化传播是双向的,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信息共享和双向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五是永恒性。文化传播生生不息,绵延不断,超时空、跨种族,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恒久长存的人类活动。据此,我们认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解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一)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媒介文化信息文化媒介
论文摘要;一部人类丈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传播史,一部媒介发展史和变迁史。
文化传播渗透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之中。
文化传播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依次递进和全加的过程。
文化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嫌介文化的发展。
本文从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的关系、当代文化的嫌介化及嫌介文化化等三方面入手。
弄清当代丈化传播与媒介丈化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徒进当今煤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传播的时代,文化传播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表征和特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和工具。
文化传播既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世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关键是媒介文化,它决定着文化传播的速度、内容和范围。
所谓煤介文化是指传播者借用传播媒介在实施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总和。
它包括“具有多重功能的整个体系、媒介运作方式及其中的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还包括媒介生存于其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多种变数”。
它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人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人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总而言之,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
于是,媒介文化变成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人们淡薄了文化传播,更没有媒介文化意识。
2003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以后,人们的文化传播、媒介文化意识不断加强,不仅重视了文化传播的研究,而且也有一些学者对媒介文化的功能、作用、特性进行探讨。
但研究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几乎是空白,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促进当今媒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要弄清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的关系,可从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的关系、当代文化的媒介化及媒介文化化等三方面人手。
一、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
文化传播是指“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一个时代的文化传播的性质和水平,不在乎传播什么,而在于怎样传播,用什么媒介手段进行传播。
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受到特定媒介的支配,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技术的兴起都会引起文化的变革。
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会给社会和文化造成很大冲击,终于延续成为文化的一种积累。
媒介经历了各种形式的变化、演进与共存,在传播文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传播因媒介的发展而得到同步的发展。
媒介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文化传播也就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依次递进和叠加的过程。
例如人是文化传播最基本、最原始的媒介,语言传播成为文化传播最初的形态,人的流动则成为文化传播重要媒介。
后来人类的祖先开始用图画来表达思想;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创造了雕刻文字,公元前3000年,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文字传播开始成为文化传播的形态。
人类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普及,使文字媒介得以大量印刷并大量传播,其社会影响更为深广。
它使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从而大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印刷机的发明的确是一次划时代的科技革命,今天的报刊、杂志、书籍无一能离开印刷术,它们在传递、交流着各种不同的文化。
接踵而来的是影视形象传播的诞生与通讯技术的巨大突破: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到彩色、宽银幕到立体声电影;从电报到有线电话、无线电话、再到太空传播的卫星通信,这些成就造成了电子传播时代的到来。
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它极大地改变
了文化传播的方式,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改变了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生活。
媒介在促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运用使人类文化传播呈现网络传播的态势:“上网”和“在线”使人类真正感受到了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新景观、新档次以及势不可挡的新趋势,网络媒介的虚拟化使当代文化传播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文化传播形式经网络传遍,其性质由点对面的传播变成了点对点的传播。
网络媒介加速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进程。
通过时空分离或时空凝缩,“地球村”应运而生。
一方面是本地生活越来越受到远处事件的“远距作用’;另一方面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意识异常凸显。
我们—他者、本土—异邦、民族性—世界性等范畴,不再是抽象的范畴,而是渗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
当代文化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整个生活世界。
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
二、当代文化的媒介化在现代社会,媒介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态是文化的媒介化。
媒介的渗透是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现象,技术不断优化、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负载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信息,为当代人们构建了媒介信息世界。
各种各样的文化样式,无不纷纷利用大众传播文化作为传播的渠道。
事实表明,技术对文化起着双刃剑的作用。
一方面,文化工业中的技术因素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效果,媒介化的文化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而得到更迅速、更广泛的传播,使远距离的文化传播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文化工业中的复制技术实现了对文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推动了文化的民主化进程。
此外,文化工业也带来了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事项:一是技术选择的内容由于远离了其原初形态而使文化信息未经解释的本原性丧失。
生产技术越是完整的重负、负经验对象,人们就越容易产生错觉,必然构成强制性的意识形态功能。
二是文化的媒介化使传播的互动模式变成了线性单向的过程,这在电子媒介中显得尤为突出。
有千百万人参与的文化工业再生产过程,总是在无数的地方为满足相同的需要提供标准化的产品。
这不仅是文化生产越来越垄断化,而且在技术的支配下,每一个自发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公众,都会收到来自机器设备的控制,工具理性又一次战胜了价值理性。
三是大众传媒推动了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它不但在规模上超过了其他文化形态,而且还以各种“文化暴力”的方式掠夺着其他文化资源。
这就造成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甚至主导文化的“殖民化”。
技术化生存着的人类在功能上越来越趋于平均化,这种平均化由于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而使其个性变的荡然无存。
现代技术对文化主体的侵人,已使文化消费者的想像力渐趋萎缩。
文化产品本身,臂如较有代表性的电影、电视,就抑制了观众的主观创造力。
当代电影、电视越来越片面强调技术的万能作用,为技术而技术,留给观众的除了视觉的冲击外,脑子里一片空白;影视本身缺乏人文内涵,故事情节苍白,情感空洞,把观众带人了技术主义的泥淖。
媒介完全控制了人们的想像力,以至人们不再借助图像进行创造活动。
另外,随着技术化在文化工业中的蔓延,各种新的娱乐方式,如歌舞厅、电子游戏厅随处可见。
表面上看,似乎是市民大众在塑造大众文化,而实际上是大众文化在不断地生产着市民大众,而人们只能努力使自己适应这些新的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
于是,文化工业不仅决定着文化商品的生产,而且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技术对文化的渗透越是隐蔽,它的作用反而会越强烈。
这在文化观念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由于科技的发展.知识与产品迅速更新,这就要求人们的思维及观念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也要求人们对世界的基本规定性,对人生的态度及自我认知的方式进行重构。
技术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使价值理性的主体和对象成为虚元。
鲍德里亚把当代通过媒介使社会事件无限接近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这种呈现方式,看作是作为人性表现的身体的丧失。
由于媒介对每个事件和政治活动的无限接近,政治和权力的秘密性和神秘性完全暴露在大庭广众下,杜会人物不再神秘和深不可测。
在他看来,如果身体失去了表现力,失去了空间性力量,
也就失去了它与其他身体相区别的东西,那么这个身体就是多余的,最终成为信息传播的障碍。
技术对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渗透,特别是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发明与使用,使技术概念侵人人的意识和感觉中,造成了工具理性对主体的价值理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