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

合集下载

翻译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审美再现——以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为例

翻译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审美再现——以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为例

115[摘 要] 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翻译不仅要传达出原文的内容,还要表现出原文的艺术与美。

基于此,以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为基础,对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从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个方面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再现。

[关 键 词] 文学翻译;翻译美学;审美再现;《匆匆》翻译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审美再现——以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为例刘子琪一、引言文学是语言层面的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吸引无数文学工作者为之不断探索。

一直以来,文学作品的翻译都是翻译界关注的热点,亦是研究的难点。

如何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效地输入另一语言系统和文化环境中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近年来,文学翻译的审美性质备受重视,成为热门话题,翻译美学的出现也将文学翻译研究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本文拟以翻译美学理论为框架,对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从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个层面探析译文的审美再现。

二、文学翻译与翻译美学文学作品在创作之时就被赋予了一定的美学价值,这一独特性也正是文学作品吸引众多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翻译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因此翻译与美学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而文学翻译作为翻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需要传达原文的艺术审美信息,是对原作品的艺术再创造。

正如茅盾先生所言:“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1]如果忽视了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翻译就会变得苍白无力,无法给读者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学翻译。

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导论》指出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再现表现在语言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个方面。

具体而言就是首先理解形式系统的审美信息,主要包括语音、词汇及句法三个层面,从表象要素切入;然后进入非形式信息,包括情志和意象两个方面,着眼于内在美学介质。

作为翻译学学科下的一个子学科,翻译美学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文学翻译实践的指导功能[2]。

1 翻译美学导论

1 翻译美学导论

在西方,译论之芽也是首先依附在哲学,美学之树上,持续 达1800年之久,可以说从西塞罗到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和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以词章美学论翻译, 一脉相承。一般认为,西方译论始于公元前古罗马的知名哲 学家,政治家和修辞大师马库斯西塞罗和随后的古罗马抒情 诗人和讽刺大师昆塔斯霍拉斯。
3.词语层审美信息 词语层审美信息
承载审美信息的用词在语言中是最常见的物态材料。有审美价值的用 词显然是经过原语作者精心选择的,通常符合以下条件或标准,也是 我们的审美依据。 (1)准(appropriateness) 用词准确有两层意思,一是准确地表达了原意;二是准确地适应了语 境,语法和逻辑上的合理性以及用词习惯上的切合妥帖。 (2)美(beauty) 这里所说的“美”不是指华丽绚烂等菲靡之词,而是指“能给人身心 以很大的愉悦的品质”。 (3)精(compactness) “精”指精炼。用词精炼处切忌无益的铺陈,虚设。 以上所说的“准美精”三条标准,也可以简称为词的“ABC”原则。 中外古今的艺术杰作,若论用词之工,则鲜有悖于此原则者。
第二章:翻译的审美客体
包括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 形式系统主要指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等 审美信息。 1.语音层审美信息 语音层审美信息:语音是语言的承载审美信息的基本形 语音层审美信息 式手段之一。主要体现在诗歌翻译中。首先是音律和节奏。 由于汉英文字语言系统迥异,要在译诗中保留原诗(SL) 的音部节奏是不可能的,译者力求做到的是显现译诗(TL) 的节奏。英译汉时诗行尾韵的对应是可能的,如果韵式不 能对应,也至少可以做到押韵,力求保留原诗的韵美。英 诗中最常见的韵式是abab,cdcd,十四行诗的基本韵式是 abab,cdcd,efef,gg。这些韵式汉译时都不难模仿。当然, 由于译者的审美理想各个不一,也有人认为译诗不必押韵, 主要努力应放在保证意向美。但译诗者应能审视出原诗的 韵美所在,这是毋庸置疑的审美任务。诗歌中韵是一个重 要的音美因素。“韵”可以使诗歌音律和节奏产生和谐的 听觉审美满足。但西方译诗的倾向是不押韵,而重在意向, 不主张因音就韵,而破坏意向之自然。

宋词《西江月·黄州中秋》四种英译之美学元素的对比分析

宋词《西江月·黄州中秋》四种英译之美学元素的对比分析

2442021年19期总第563期ENGLISH ON CAMPUS【摘要】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一直是译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所谓译事难,译诗词更难。

宋词,作为古典文学中最璀璨的明星,有着独特的韵律、格式以及悠远深长的意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因此,翻译宋词,需要译者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审美功力。

从宋词中的美学元素出发,对比分析其译本是评价译作优劣的方法之一,本文以苏轼的《西江月·黄州中秋》四种英译为样本,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形式美、语音美和意境美三大美学元素角度探讨分析各译本的优劣。

【关键词】宋词翻译;《西江月·黄州中秋》;对比分析;美学元素【作者简介】李群,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宋词中有许多美学元素值得鉴赏玩味,而最能勾起读者美的共鸣的,还是其独特的形式美、语音美、意境美。

一、《西江月·黄州中秋》的原作及英文译本1.《西江月·黄州中秋》原作分析。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是宋代文学家,豪放派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此词反映了作者被贬黄州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

上阙开篇指出人生如梦一场,感叹时间流逝,也表达出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又通过对秋夜风落叶等景物的描写,以及词中作者对自己“皱眉”“白头”的形象塑造,营造出清寒孤寂的意境,给人以感官上的冲击,仿佛感受到了那种世事难料,人生寂寥的凄苦。

下阙苏轼诉说被贬后“酒贱”“客少”的处境,以天上的明月作比,表达出身处人生低谷,落魄寂寥的无奈情感,只能独自握着酒杯望着远方,来质问还有谁愿意与此时的作者把酒共饮。

这里与开头照应起来看,其实作者并非大彻大悟并能坦然面对如梦幻泡影般的浮生,而是对自身遭遇仍有不平之意,从而慨叹人生如梦境般荒诞。

2.《西江月·黄州中秋》四种英文译本。

苏轼的这首感叹人生世事无常的悲秋之作,用丰富的意象,平实的语言创造出打动人心的美学意境,在翻译时,不仅要考虑到宋词本身的音韵美和形式美,还应重点把握原作本身的意境美,如果能将这些美学元素统统在译文中体现出来,那译文就不失为一个好的译作。

翻译美学研究综述

翻译美学研究综述

翻译美学研究综述摘要:翻译美学是中国翻译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译界对翻译美学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还有待深入。

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对各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陈述分析,并指出了翻译美学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翻译美学综述发展一、缘起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现出来的活动,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其内涵和外延都受到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

汉语的经史子集、诗词书画实际上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记叙、临摹、演绎、探索和开发自然美、人生美、人伦美、人格美和精神气质的永恒美。

(刘宓庆,1994)基于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特点,中国的翻译与美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而翻译和美学被正式作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领域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在中国翻译界,最早比较系统地将翻译和美学结合起来研究的人是奚永吉,《翻译美学比较研究》是我国首部针对翻译美学的研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译论在中国翻译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的理论术语、研究方法让研究者眼花缭乱,西方式的逻辑思辨研究进入了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而中国传统的经验感悟的方法被认为是不科学,不成体系的。

相当多的研究人员摒弃了中国传统的研究方式,但奚永吉先生仍然冷静地思考,不是用西方的逻辑思辨方式,而是借助中国文化自有的经验感悟的方式,试图从中国传统的美学角度为翻译研究开辟出一条新路子,使中国自成一体的传统译论可以用一个纽带连接起来,这个纽带就是翻译美学。

奚先生在著作中从语言美、想象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论述文学翻译中的美学因素。

在翻译研究方法上给后面的研究者带来了启示。

二、发展1995年,刘宓庆先生的著作《翻译美学导论》在台湾出版。

这部著作通过论证分析,揭示了译学的美学渊源,分析了翻译美学与中国语言文字的天然联系,提出了构建翻译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毛荣贵教授的著作《翻译美学》于2005年问世,这部著作主要分为四部分:主体篇,问美篇,朦胧篇,实践篇。

正如这部书颇具新意的谋篇布局,文章内容一扫研究型文字的晦涩难懂之风,语言时而隽永,时而诙谐,时而引人沉思,时而让人忍俊不禁,让人在了解学习翻译理论的同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美。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散文英译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散文英译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散文英译散文翻译是一种美学实践,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小到遣词造句,大到谋篇布局,都应最大限度地与原文保持一致,力图再现原文的美感,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引言散文是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文学体裁,其形式灵活,意象丰富,以简短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文情并茂的语言,做到形散而神聚。

散文贵在“散”,而又不能“散”。

散文作为文学百花园奇秀的一枝,在文学系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散文取得的成就并不亚于诗歌,鲁迅曾说:“五四运动之后散文的成就远远高于小说、戏剧和诗歌的成就”(鲁迅,1904)。

优美的散文语言准确、简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散文翻译时不可忽视美学的因素,对译文美学的追求不可小觑。

波拉德(1999:83)说:“许多国外译者和学者翻译了大量的中国散文,并做了关于散文英译的研究,然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散文英译中的美学再现。

”国外对于散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将散文译文看作是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手段,如波拉德的《汉语散文》(1999);二是重在研究某个特定的散文家或作家,进而分析汉语散文的特点,如崔西·雪佛兰的《散文百科全书》(1997)。

而在中国,散文翻译的着作有刘士聪《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2006)、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999,2003,2007),杨宪益夫妇翻译的《中国文学现代散文卷》(1998)。

刘士聪指出散文翻译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如何保持原文的韵味或风味,目前,散文翻译的研究成果多数是描述性或评论性的文章,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成果还不多,从美学视角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不难发现,散文翻译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译文美学的挖掘更是不足。

本文意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散文翻译的美学元素。

二、翻译美学理论述介朱光潜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翻译美学”这一术语,目的是揭示美学对翻译的特殊意义,想借美学的观点认识翻译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翻译美学导论

翻译美学导论
以很大的愉悦的品质”。 (3)精(compactness) “精”指精炼。用词精炼处切忌无益的铺陈,虚设。 以上所说的“准美精”三条标准,也可以简称为词的“ABC”原则。
中外古今的艺术杰作,若论用词之工,则鲜有悖于此原则者。
非形式系统:审美模糊集
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除了物质形态的,自然感性的,可以 凭借直观推动形象思维的外象成分外,还有非物质的,非 自然感性的,无法凭直观就能推断的非外向成分。非形式 系统的审美构成包括“情”与“志”“意”与“象”。
第二章:翻译的审美客体
包括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 形式系统主要指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等
审美信息。 1.语音层审美信息:语音是语言的承载审美信息的基本形
式手段之一。主要体现在诗歌翻译中。首先是音律和节奏。 由于汉英文字语言系统迥异,要在译诗中保留原诗(SL) 的音部节奏是不可能的,译者力求做到的是显现译诗(TL) 的节奏。英译汉时诗行尾韵的对应是可能的,如果韵式不 能对应,也至少可以做到押韵,力求保留原诗的韵美。英 诗中最常见的韵式是abab,cdcd,十四行诗的基本韵式是 abab,cdcd,efef,gg。这些韵式汉译时都不难模仿。当然, 由于译者的审美理想各个不一,也有人认为译诗不必押韵, 主要努力应放在保证意向美。但译诗者应能审视出原诗的 韵美所在,这是毋庸置疑的审美任务。诗歌中韵是一个重 要的音美因素。“韵”可以使诗歌音律和节奏产生和谐的 听觉审美满足。但西方译诗的倾向是不押韵,而重在意向, 不主张因音就韵,而破坏意向之自然。
霍拉斯从艺术的基本观点出发来谈翻译,赞美行文的自然气 势,他本人又是古罗马著名抒情诗人,倡导斯多葛氏的淡泊 美和泰勒斯的自然美。马丁路德的翻译观中的美学思想相当 明晰。他强调译文的审美价值,赞成译文应该“具有读者能 领悟的,在审美上令人满意的本土风格”。德国文艺大师歌 德认为“最高尚的翻译”应该是对原语的杰作的模仿。因为 只有“精心的模仿”,即对原作的审美加工,把外语文化恰 如其分地移入本国,用以丰富本民族的文化,才是译者的 “真正使命”。歌德正是用这种审美翻译观翻译了他的代表 译作《西方和东方合集》。

从翻译美学视角看汉英散文翻译

从翻译美学视角看汉英散文翻译

159382 美学论文从翻译美学视角看汉英散文翻译1.引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一篇优美的散文往往文字优美,意境深邃,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散文翻译时,译者不仅要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更要传达原文的美学效果。

本文以翻译美学理论为指导,从翻译审美客体的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探讨张培基所译《故都的秋》的审美再现。

2.翻译美学理论概述20世纪80年代初,朱光潜首次提出“翻译美学”这一术语;1995年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导论》中把源语和目的语看作翻译的审美客体,把译者看作翻译的审美主体,在主客体的动态作用中构建了翻译美学的基本框架。

简言之,翻译美学主要研究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以及翻译过程中审美再现的手段。

3.《故都的秋》译文赏析3.1 形式系统的审美再现音韵之美。

音韵之美体现在韵律和节奏上。

散文对音韵的使用极广泛,不仅可以加强语言的音乐美,还增加了人们对语言艺术欣赏的情趣。

翻译时译者应充分发掘译语的语言优势,通过头韵、内韵、尾韵等的巧妙运用实现音韵美再现。

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It will be most desirable to have them set of by some tall thin grass planted underneath here and there.原文中叠词“疏疏落落”的使用给人以音韵上的美感,但是翻译时却很难不损其美。

译者此处联想到英语中的押尾韵,将其译成“here and there”。

将汉语的叠词之美恰到好处地转移到英语的尾韵上,使译文达到视觉美与听觉美的统一。

遣词之美。

词汇层的审美信息主要体现在措词上。

作者通常会花费大量时间去选词。

精当的选词能给散文的美感和质感很大的提升,提高散文的档次。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同样需要精挑细选,以求尽可能地保留原作的韵味。

例: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翻译美学 刘宓庆

翻译美学  刘宓庆

Free land 无主土地不能翻译为自由土地Continuous recession 不断蚕食Non-African experts 欧美史学家New food crops were introduced mainly from Indian ocean 亚洲国家审美意识两种状态:自觉性审美意识和非自觉性审美意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审美意识都处于非自觉性状态,有时候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陶醉地步都仍然不知道自己在审美。

选择就是艺术(art is selection)翻译审美(translate aesthetically, aesthetic translation)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在中国的语言观中,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这就不同于西方。

“温柔敦厚”《礼记。

经解》“仁义为美”(《孟子》)云想衣裳花想容(SVO+SVO)云和花都是话题主语,都是话题topic。

这种句子在汉语中占优势。

主语话题化topicalization 是汉语重意念,句子以意念为轴展开而使句法隐含化的极重要机制。

汉语宾语的某些特征也是意念主轴的表现。

黑格尔(G.W.F.Hegel,1770-1821)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人的“自由存在性”。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产物,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学是“研究绝对精神的艺术阶段的科学”。

康德(I.Kant,1724-1804)的美学思想也是以人是理性判断力为核心,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

西方美学长期执着于美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研究,实际上将美当做一种外在性超验的预设假定,其结果必然侧重静态内容的考察,并经常限于形而上学的空泛思辨,被认定为“认识论美学”。

中国美学思想的重主体具有完全不同的视界和形态。

中国美学关注的是主体性审美实践,简称“主体实践”,关心的重点是审美经验。

中国近代美学王国维的意境论(境界论)蔡元培的人格美育论朱光潜的审美态度论李泽厚的社会实践论都是对美的内在性动态考察,被认为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鲍姆嘉登(A.G.Baumgarten 1714-1762)在1750年正式使用的“美学”命名,其研究对象是“感官感觉到的美,”美的定义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整化”,美学则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浅析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历程

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中国翻译由最初借助美学思想意识呈现自身特征,逐步发展为自建理论框架,最终成为一门新的、独立的科学――翻译美学。

从翻译美学的发展过程中能清晰的看到,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该文采取历时的研究方法,对翻译美学在中国的不同发展时期的状况进行概述,呈现中国翻译美学的历史发展轨迹。

一、中国古代译论中的隐形美学从我国古代译论中,不难发现美学的踪迹,可以说是自有翻译经验和翻译观点,便有美学思想与之共存。

由此看来,翻译与美学从一开始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古代最朴素的唯物观,认为越接近事物的自然状态越能发现事物的“真、善、美”。

此观点反映在翻译理论上就要求译文要忠实原文的内容,反对用浮夸和华丽的句子,就是要保留原文的“真”。

我国的翻译实践始于古代的佛经翻译。

一般认为,三国时期的支谦编写的《法句经序》是距今最早谈论佛经翻译理论的文章,书中有老子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的记录,从中可以体会支谦的翻译主张“因循本质,不加文饰”的美学内涵。

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原则;玄奘主张“五不翻”;彦琮追求“宁贵木而近理,不贵巧而背源”主张等,都是古代最具代表的翻译理论。

以上几种翻译观点都体现了我国美学的思想意识,即追求事物的“真”,在翻译领域就是通常认为的“质派”(直译),其对立面“文派”(意译)始于从西域入关的鸠摩罗什,推出“案本而传”和“辞旨文雅”的翻译主张。

二、中国传统译论中的显性美学中国翻译经历了佛经翻译带来的第一次翻译高潮之后,一直处于低迷时期。

直到严复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中国近代最有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时,中国才迎来第二次翻译高潮。

在严复之前,马建忠就提出“善译”论,要求“知其意旨,摹其神情,仿其语气,心悟神解”,力求与原文在意思上无一毫出入。

严复的“信、达、雅”理论中,“信”要以“达”为前提,“雅”是主要特征,要求译文讲究“修辞”,要有文采。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浅论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浅论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浅论作者:卜云辉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21期摘要:刘宓庆,中国香港人,祖籍湖南新宁,生于1939年1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生院主修语言及语言教学理论,是国际上的知名学者。

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是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刘宓庆翻译美学思想,有助于解释刘氏理论的中国情结,推动翻译理论、翻译美学理论的建设。

关键词:刘宓庆;翻译;美学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87-02一、导论刘宓庆(1931-)是对我国翻译界有重大贡献的国际知名学者、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他的学术专著多达数百万言,其中包括《文体与翻译》、《英汉翻译技能指引》、《新编当代翻译理论》、《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翻译美学导论》、《翻译与语言哲学》、《文化翻译论纲》、《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口笔译理论研究》、《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及《刘宓庆翻译散论》等十一部。

刘宓庆探讨了现当代译学几乎所有的理论问题,其中有些著作更是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的扛鼎之作。

刘宓庆前期的学说建立在传统译论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后期的理论观以维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导向,具有超前性,在国际上很受学术界的重视。

可以说,他的翻译理论提高了我国的译论在世界上的地位,因为即便在翻译研究极发达的西方也几乎没有人构建出如此完整、如此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

二、翻译美学的发展及历程作为同属美学分支学科的文艺美学和翻译美学,文艺美学主要是由文艺创作者依靠个人审美观点、思想修养去感受生活并把感悟生活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并通过文艺特有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引起听众和观众的共鸣。

而文艺美学是研究文艺创作者在其作品中塑造美感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有内涵的学科,而文艺美学是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美学研究的主要是审美的一般规律,包括审美意识、审美对象、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和审美艺术等内容。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这本书是十多年前(1992年春—1994年春)我在香港的大学执教期间写的。

临近1997年,正值英国殖民制度在港岛的“风烛残年”,岛内外各种牌号的旧势力非常活跃,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不断兴风作浪,中华文化受到政治高气压的加倍挤迫、挑衅甚至凌辱,大学校园和社会上也充斥着对西方文化和政制的近乎狂热的鼓吹和病态的迷恋。

学术阵地“扬西抑中”者也大有人在。

这一客观情势就成了我写《翻译美学导论》时定夺写作基本取向的一大考量。

我决定逆流而上,在书中大力阐述中华文化(侧重论述中译英)和中国美学思想,论证也重范例,尽力少作我本人直接的理论阐述。

我的基本思想是:当时香港浮华浅薄的文化氛围和晦暗病态的政治气氛需要中国美学的熏陶、净化和涤荡。

这就是眼前这本《翻译美学导论》在成书初期的基调。

当然,促使我采取这个写作基本策略的因素还有学术上更深层的考虑。

我认为就中国译学而言,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在中国人的语言观中,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这就不同于西方。

中国的哲人从春秋时代就在谈美言与信言问题(《老子·八十一章》)。

中国经典文献中辞章美学是个重要的领域。

“温柔敦厚”(《礼记·经解》)、“仁义为美”(《孟子》)这类审美价值既是人格论命题,又是辞章美学命题。

在中国人看来,人的“思”、“意”、“情”、“志”、“神”、“气”等等都与“言”一脉相通,互为内外表里,南宋严羽所谓“理路言筌”(《论诗话·诗解》)讲的是人的语言文字总会留下他的义理情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汉语的特点来看,中国美学和美学思想也几乎与之切贴照应。

先说汉语。

第一,汉语比较重主体意识,而不执著于“意”与“形”的丝丝入扣,讲求“尽在不言之中”:言者认为“听者知其然必如言者之意其然,言者意其然必如听者之知其然”。

例如语态。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散文英译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散文英译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散文英译散文翻译是一种美学实践,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小到遣词造句,大到谋篇布局,都应最大限度地与原文保持一致,力图再现原文的美感,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引言散文是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文学体裁,其形式灵活,意象丰富,以简短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文情并茂的语言,做到形散而神聚。

散文贵在“散”,而又不能“散”。

散文作为文学百花园奇秀的一枝,在文学系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散文取得的成就并不亚于诗歌,鲁迅曾说:“五四运动之后散文的成就远远高于小说、戏剧和诗歌的成就”(鲁迅,1904)。

优美的散文语言准确、简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散文翻译时不可忽视美学的因素,对译文美学的追求不可小觑。

波拉德(1999:83)说:“许多国外译者和学者翻译了大量的中国散文,并做了关于散文英译的研究,然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散文英译中的美学再现。

”国外对于散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将散文译文看作是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手段,如波拉德的《汉语散文》(1999);二是重在研究某个特定的散文家或作家,进而分析汉语散文的特点,如崔西·雪佛兰的《散文百科全书》(1997)。

而在中国,散文翻译的着作有刘士聪《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2006)、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999,2003,2007),杨宪益夫妇翻译的《中国文学现代散文卷》(1998)。

刘士聪指出散文翻译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如何保持原文的韵味或风味,目前,散文翻译的研究成果多数是描述性或评论性的文章,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成果还不多,从美学视角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不难发现,散文翻译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译文美学的挖掘更是不足。

本文意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散文翻译的美学元素。

二、翻译美学理论述介朱光潜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翻译美学”这一术语,目的是揭示美学对翻译的特殊意义,想借美学的观点认识翻译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关于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述评马立罕

关于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述评马立罕

关于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述评马立罕发布时间:2023-06-17T02:58:27.568Z 来源:《时代教育》2023年7期作者:马立罕[导读] 翻译美学是翻译与美学的联姻。

当代翻译美学立足于中国传统译论,是对传统美学译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本文通过对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的阐述评论,主要包含了翻译美学的渊源、翻译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翻译的审美再现,展现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再次说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是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领域提供了翻译启示。

云南工商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翻译美学是翻译与美学的联姻。

当代翻译美学立足于中国传统译论,是对传统美学译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本文通过对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的阐述评论,主要包含了翻译美学的渊源、翻译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翻译的审美再现,展现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再次说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是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领域提供了翻译启示。

关键词:刘宓庆翻译美学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再现一.引言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承载的信息用另外一种语言表现出来的活动,基于语言各自的特点,其内涵和外延无疑受到生活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刘宓庆(2005)在《翻译美学导论》里谈到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翻译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将美学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当中,翻译美学是美学思想在翻译领域中的成果,有利于指导对翻译理论研究及翻译实践。

翻译也是一种审美活动,译者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原语转换为目的语,进行美的转化。

本文将通过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阐述,主要包含译学的美学渊源,翻译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翻译的审美再现,来展现翻译美学的理论。

二.刘宓庆翻译美学的理论建构1.翻译美学的渊源中国的哲学论著始于老子,美学论述也始于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倡导“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从翻译美学视角下探究科技翻译的审美再现

从翻译美学视角下探究科技翻译的审美再现

2552020年50期总第542期ENGLISH ON CAMPUS从翻译美学视角下探究科技翻译的审美再现文/张 洁1. 审美客体。

刘宓庆教授在《翻译美学导论》一书中,将审美客体看作原文。

审美客体分为两种形式,即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形式系统着眼于语言的遣词造句,非形式系统更加注重情感的传达,本文仅讨论形式系统下的审美再现。

(1)词汇的准确美。

准确是科技翻译的首要原则,译文必须准确客观地表现原文的内容。

基于美学视角,这种准确性体现了科技英语的准确美。

科技英语本身讲究构词简洁、用词精确,在大量使用专业词汇、半专业词汇等基础上,另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一词多义。

同一单词在不同专业中会有不同含义,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场、专业判断其意思,这样才能再现原文的准确美。

例如 :In computing work done, it is important always to keep in mind that the force and distance that are multiplied must be in the same direction.此句中,如果把 “work” 理解为“工作”就会产生歧义,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这里的 “work” 不是“工作”,而是物理概念中的“功”。

又如,“overdrive” 本意有“加速”的意思,但在计算机通信领域却译作“加速处理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 “bus” 这一单词,在机械、电信行业译为“总线”。

总而言之,在词汇翻译时一定要做到准确理解原文,正确传达原文信息,力求实现科技英语的准确美。

(2)句法的简洁美。

“简洁”是美学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传达出尽可能多的准确的信息。

科技英语语言精练简洁,客观描述性强,通常携带大量的信息。

读者所需要的不仅是对译文的欣赏,更是准确、快速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因此,美的再现不仅体现在内容传达的准确,更注重译文的简练。

翻译美学刘宓庆

翻译美学刘宓庆

翻译美学刘宓庆Free land 无主土地不能翻译为自由土地Continuous recession 不断蚕食Non-African experts 欧美史学家New food crops were introduced mainly from Indian ocean 亚洲国家审美意识两种状态:自觉性审美意识和非自觉性审美意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审美意识都处于非自觉性状态,有时候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陶醉地步都仍然不知道自己在审美。

选择就是艺术(art is selection)翻译审美(translate aesthetically, aesthetic translation)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在中国的语言观中,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这就不同于西方。

“温柔敦厚”《礼记。

经解》“仁义为美”(《孟子》)云想衣裳花想容(SVO+SVO)云和花都是话题主语,都是话题topic。

这种句子在汉语中占优势。

主语话题化topicalization 是汉语重意念,句子以意念为轴展开而使句法隐含化的极重要机制。

汉语宾语的某些特征也是意念主轴的表现。

黑格尔(,1770-1821)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人的“自由存在性”。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产物,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学是“研究绝对精神的艺术阶段的科学”。

康德(,1724-1804)的美学思想也是以人是理性判断力为核心,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

西方美学长期执着于美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研究,实际上将美当做一种外在性超验的预设假定,其结果必然侧重静态内容的考察,并经常限于形而上学的空泛思辨,被认定为“认识论美学”。

中国美学思想的重主体具有完全不同的视界和形态。

中国美学关注的是主体性审美实践,简称“主体实践”,关心的重点是审美经验。

中国近代美学王国维的意境论(境界论)蔡元培的人格美育论朱光潜的审美态度论李泽厚的社会实践论都是对美的内在性动态考察,被认为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鲍姆嘉登(1714-1762)在1750年正式使用的“美学”命名,其研究对象是“感官感觉到的美,”美的定义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整化”,美学则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翻译美学视角下《沁园春·长沙》英译本对比研究

翻译美学视角下《沁园春·长沙》英译本对比研究

翻译美学视角下《沁园春·长沙》英译本对比研究摘要: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语言优美,意境开阔,不仅是毛主席本人人生阅历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革命光辉而又坎坷历史的真实折射。

正因如此,《沁园春·长沙》一词被不少学者关注、研究,并且被不同译者译成了不同的英译版本。

本文将选取毛主席《沁园春·长沙》的两个英译本,即许渊冲译本和辜正坤译本(以下简称“许译”和“辜译”,从翻译美学角度进行对比,看两位译者,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再现原文的美。

关键词:《沁园春·长沙》;许译;辜译;美一.引言诗是一种独特的语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

而且诗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所以人们总是将诗与歌联系起来。

除此之外,诗的语言特别优美和精炼,往往一个字,一句话就包涵无穷的意象和联想。

译事难,译诗更难,诗歌本身就是美的载体,美学元素蕴涵其中,而对于译者翻译诗歌时最困难的任务就是维持诗歌原有的美感。

毛主席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也是一位诗人,他的的诗在中国文学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对毛主席作品的翻译活动从未停止过,每一位译者都在努力向世界介绍毛主席的诗词。

《沁园春·长沙》是毛主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诗词,其沿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表达了革命情感,而且该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如何将该诗所表现的形式美、内容美以及意境美在译文中再现出来绝非一件易事。

本文选取了《沁园春·长沙》的两个不同的英译本,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去看两位不同的审美主体即译者,是如何在译文中还原审美客体即原诗的美。

二.翻译美学理论概述翻译美学理论是翻译和美学的结合,是中国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 世纪八十年代初,朱光潜提出了“翻译美学”的概念(张淼,2015),开启了当代翻译美学的发展之路。

刘宓庆沿袭并发展了翻译美学,著有《翻译美学导论》,为翻译美学构建了一个科学、系统的理论框架,标志着我国翻译美学理论的形成。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第二版)出版前言本位本分本色--《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序怎样学习和研究翻译美学(2011)修订版前言(2005)原版自序(1994)第一章翻译的科学性1.0 概述1.1 翻译的科学性:翻译学是经验科学1.1.1 翻译科学性的基础:双语所指的基本同1.2 意义的复杂性和意义转换的科学性1.2.1 意义的多维性1.2.2 概念意义(C0nceptual Meaning)及其模糊性(Fuzziness)1.2.3 语境意义(c0ntextual Meaning)及其延伸性(Exte ibility)1.2.4 功能意义(Functi0nal Meaning)及其多样性(Dive ificati0n)1.2.5 意义的结构层级1.2.6 功能调节意义表现的形式1.2.7 翻译学对待意义与形式的科学态度1.3 翻译思维形态的科学性1.3.1 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一:翻译分析必须重概念、判断与推理1.3.2 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二:语言表达必须灵活切意1.4 翻译理论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第二章翻译的艺术性2.0概述2.1 语言艺术的一般特征2.1.1 语言艺术的无限性2.1.2 语言艺术的多样性2.1.3 语言艺术的时尚性2.2 翻译艺术的一般特征2.2.1 普遍性2.2.2 依附性2.2.2.1 形式限制2.2.2.2 语义限制2.2.2.3 语法限制2.2.2.4 风格限制2.2.2.5 文化限制2.2.3 原创性:实现代偿性变通2.3 结语第三章译学的美学渊源3.0概述3.1 西方译论发展概略3.1.1 古典译论期3.1.2 古代译论期3.1.3 近代译论期3.1.4 现代译论期3.2 西方译论发展的特点3.3 美学对中国译论的特殊意义3.4 “文质相称”与“圆满调和”:文与质的统一调和论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3.5 中国传统译论中几个重要的美学命题3.5.1 “信达雅”的美学内涵3.5.2 “神”与“形”,“神似”与“形似”3.5.3 “化境”的美学内涵3.6 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方法论第四章翻译的审美客体4.0概述4.1 翻译审美客体的属性4.2 翻译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4.3 论翻译的语言审美(一):形式系统--审美符号解码4.3.1 语音层审美信息4.3.2 文字层审美信息4.3.2.1 文字形体审美信息4.3.2.2 文字形、青结合的审美信息4.3.3 词语层审美信息4.3.3.1 概述4.3.3.2 原语语词中的审美信息4.3.4 句、段中的审美信息4.4 论翻译的语言审美(二):非形式系统--审美模糊集4.4.1 “情”与“志”4.4.2 “意”与“象”4.4.3 超文本意蕴的审美:捕捉言外之意4.5 结语:翻译语言审美的普遍性第五章翻译的审美主体5.0 概述5.1 翻译审美主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受制于审美客体5.1.1 受制于原语形式美可译性限度5.1.2 受制于原语非形式美可译性限度5.1.3 受制于双语的文化差异5.1.4 受制于艺术鉴赏的时空差5.2 翻译审美主体的基本属性之二: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5.2.1 “情”(Aesthetic Feeling)5.2.1.1 “情”与翻译关感的间接性5.2.1.2 “情”与翻译美感的个性化5.2.2 “知”(Knowledge)5.2.3 “才”(Capability)5.2.3.1 语言分析能力5.2.3.2 审美判断能力5.2.3.3 语文表述和修辞能力5.2.4 “志”(Tenacity)5.3 结语第六章翻译的语言审美价值论6.0 概述6.1 语言美价值尺度的多维观照6.1.1 语言美具有高度和悦的视听感性6.1.2 语言美具有适体精当的结构形态6.1.3 语言美具有明确精到的意涵容载6.1.4 语言美具有深刻感人的情感含蕴6.1.5 语言美具有生动鲜活的意象寄寓6.1.6 语言美具有鲜明独特的文化着色6.2 翻译语言审美的特殊性问题6.3 结语第七章翻译审美意识系统探讨7.0 概述7.1 翻译审美心理结构的运作过程7.2 翻译审美的认知图式7.3 翻译中的想象7.3.1 想象有助于翻译中对所指的准确认定和表述7.3.2 想象有助于意义校正和完形7.3.3 想象有助于把握文艺作品的形象性、意境和意象7.4 翻译中审美再现的一般规律7.4.1 理解(C0mprehe i0n)7.4.2 转化(Tra f0rmati0n)7.4.3 加工(Impr0vement)7.4.4 翻译审美再现(Representati0n)初论7.4.5 翻译审美再现的基本要求7.5 翻译审美的移情论7.5.1 翻译中的移情障碍7.5.1.1 时空障碍7.5.1.2 文化障碍7.5.1.3 心理障碍7.5.1.4 语言障碍7.5.2 结语:翻译审美移情要点第八章翻译审美表现的基础层级8.0 概述8.1 翻译基础层级的审美原则8.1.1 达意(Expressiveness)8.1.2 约定(Acceptability)8.1.2.1 时尚性8.1.2.2 适应性8.1.2.3 专业性8.2 结语第九章翻译艺术创造的综合层级:文学翻译问题9.0 概述9.1 文学美和文学翻译的一般特点9.1.1 文学美是一个层级结构9.1.2 文学美的外在形式:文学美的自然感性9.1.3 文学美的内在形式:文学美的形式感性9.1.4 文学美的综合形式:文学美的象征感性9.1.5 文学美结构中的风格问题9.1.6 文学美小结9.2 文学翻译的审美剖析9.3 文学翻译审美的特征9.3.1 “畅与物游”:翻译审美必须整个心理结构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9.3.2 “视野融合”:翻译审美必须用想象校正对原文的理解9.3.3 “感同身受”:翻译审美必须与作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9.4 文学翻译的审美图式9.5 文学翻译的审美再现问题9.6 结语第十章翻译审美理想和审美再现问题10.0 概述10.1 翻译审美再现的类型10.2 模仿(Imitati0n)10.2.1 以原语为依据的模仿:非代偿式转换10.2.2 以译语为依据的模仿:部分代偿式转换(1)10.2.3 动态模仿:部分代偿式转换(2)10.3 重建(Recast)或改写(Rewrite):代偿式转换10.4 翻译审美理想中相对相融的审美原则10.4.1 “虚”与“实”10.4.2 “隐”与“显”10.4.3 “放”与“收”10.5 各类功能文体的一般审美标准10.6 结语第十一章西方美学:他山之石,可以治玉11.0 概述11.1 针对性与相关性11.1.1 情、情感11.1.2 感觉与感知11.1.3 直觉与理性直觉11.1.4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11.1.5 关于模仿与原创11.2 结语参考书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这本书是十多年前(1992年春—1994年春)我在香港的大学执教期间写的。

临近1997年,正值英国殖民制度在港岛的“风烛残年”,岛内外各种牌号的旧势力非常活跃,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不断兴风作浪,中华文化受到政治高气压的加倍挤迫、挑衅甚至凌辱,大学校园和社会上也充斥着对西方文化和政制的近乎狂热的鼓吹和病态的迷恋。

学术阵地“扬西抑中”者也大有人在。

这一客观情势就成了我写《翻译美学导论》时定夺写作基本取向的一大考量。

我决定逆流而上,在书中大力阐述中华文化(侧重论述中译英)和中国美学思想,论证也重范例,尽力少作我本人直接的理论阐述。

我的基本思想是:当时香港浮华浅薄的文化氛围和晦暗病态的政治气氛需要中国美学的熏陶、净化和涤荡。

这就是眼前这本《翻译美学导论》在成书初期的基调。

当然,促使我采取这个写作基本策略的因素还有学术上更深层的考虑。

我认为就中国译学而言,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在中国人的语言观中,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这就不同于西方。

中国的哲人从春秋时代就在谈美言与信言问题(《老子·八十一章》)。

中国经典文献中辞章美学是个重要的领域。

“温柔敦厚”(《礼记·经解》)、“仁义为美”(《孟子》)这类审美价值既是人格论命题,又是辞章美学命题。

在中国人看来,人的“思”、“意”、“情”、“志”、“神”、“气”等等都与“言”一脉相通,互为内外表里,南宋严羽所谓“理路言筌”(《论诗话·诗解》)讲的是人的语言文字总会留下他的义理情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汉语的特点来看,中国美学和美学思想也几乎与之切贴照应。

先说汉语。

第一,汉语比较重主体意识,而不执著于“意”与“形”的丝丝入扣,讲求“尽在不言之中”:言者认为“听者知其然必如言者之意其然,言者意其然必如听者之知其然”。

例如语态。

说汉语的人只需说“价格定得太高”,不必说“价格被定得太高”;“这一球扣得真漂亮”,不必说“这一球被扣得真漂亮”,因为,在以汉语为母语的说话者的主体意识中,“定”、“扣”肯定是(某个)人干的,一切不言自明①。

汉语中不存在英语中所谓的“虚拟语气非真实条件句”也是这个道理。

“天若有情天亦老”在言者的主体意识中肯定是虚拟的,因此“有”与“老”必然“不真实”,不必加上什么“虚拟语气”的语法形式标志,同样一切不言自明。

说汉语的人的主体意识使汉语语法形式机制大大弱化、简约化、隐含化,从而使语法的整体形态呈隐性,被称为“隐性语法”。

汉语主体意识注重以“以意役形”的意念机制,扬弃“以形役意”的形式机制,从思维和认知方式来说就是主体意识的积极运筹,不必期待“形”来作终端规管和制约。

第二,汉语比较重“意”,所谓“以意为主”(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唐杜枚《答庄允书》),就是说形成主轴。

这里的“意”有三个所指、三层意思:一是指内容,所谓“意定形随”(内容决定形式)或“形随意定”(形式无法超越内容);二是指情意,情寓于意;三是指意念,这时“意”与“言”对立而言,以言表意述志,就是孟子所说的“以意逆(迎)‘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孟子说的是交流中的人要用自己的意念、意识去意会、解读对方之志。

汉语重主体意识,主体在交流中将自己的“志”(思想、观念、观点)形成一个有序的意念流,大体上按“主”(施事主语或话题主语)、“谓”(动词或作谓语用的形容词)、“宾”进入句法序列,形成意念主轴,只需要很有限的一些结构助词(如的、地、得,着、过、了等等),句子的构形不需要有什么繁复的形式(形态)装置,很多情况下语句都只是意念的简单的自然对接,不必借助语法(句法)形式的参与,很接近思维的本然状态。

例如“云想衣裳花想容”(SVO+SVO),其中“云”和“花”都是话题主语,也就是说都是话题(topic),不是什么行为者(即施事);“看到云”及“看到花”是两个行为,成了主语;“想”是“想起”、“想到”,是“不在场的”施事的行为;“衣裳”和“容”指某位女子的“衣裳”和“面容”,就是宾语。

这种句子在汉语中占优势。

主语话题化(topicalization)是汉语重意念、句子以意念为主轴展开而使句法隐含化的极重要的机制。

汉语宾语的某些特征也是意念主轴的表现。

例如“我吃小碗,你吃大碗”,当然不是把“碗”吃掉。

“大碗”、“小碗”是一个指代性意念,是交流中关注的中心必须进入意念主轴;其他一切,可隐含则统统隐含。

汉语这个重意念而不执著于句法形式的基本特点,带来了下述汉语的第三个特征:重交流中的直觉感应。

第三,重直觉感应、重交流中的语感。

这个特征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汉字的四声,在书面语中则是字的语义提示性构形。

在全世界的几种主要语言中,汉语属于非常感性(perceptible,perceptive)的语言。

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交流中的语言感应力(也就是音义提示—关联能力)特强。

中国人可以凭借微妙的四声变化而无需特别的音符(或字形装置)来辨义(例如“妈、麻、马、骂”),这一独特的语言感应—认知模式使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的语言直觉感应力特别发达。

这一点已被西方很多认知科学家和语言学家所证实。

②此外,汉字的独特构形也是使汉语成为非常感性的语言的成因之一。

例如“森”字,以三个“木”字堆积以喻森林,“淼”字以三个“水”字的集合以喻水的浩荡。

指喻心理活动的词多用“忄”旁,指喻手工活动的字多用“扌”旁等等。

汉字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形义提示—关联能力。

音义提示—关联能力和形义提示—关联能力分别凭借听觉和视觉,这两种能力恰恰是人类最重要的语言感应潜能。

可以推断,远古时代的华夏先民也正是根据感性(perceptibility)来创建汉字。

中国人自古崇尚和合,中国古代哲人认为事物发展基于相反相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左传·昭公二十年》),因此汉语中处处反映这种朴素的辩证思想,“反合结构”很多,如是非、好歹、长短、东西、刚柔、出入、冷暖、上行下效、春去秋来、声东击西、问寒问暖、口是心非、你来我往、一问一答,来去自由等等。

这类反合结构是汉语所独有的审美构词法。

汉语非常讲求和谐对称,有词(如“是非”)也有句(如“口是心非”、“你来我往”:SV+SV);句段结构也常常是长短相间、单复交替,力戒简单句、短句或复杂句、长句一用到底,现代汉语也忌用拖沓冗长的主语(大都是话题主语),形成“头重脚轻”;汉语也不能容忍长长的定语(如长达15字以上的包孕式定语),因为那样的主语和定语都有损于平衡和合的结构感。

可以说审美立意和审美考量浸透了汉语整个语言体系。

有趣的是,汉语的这些特征与中国美学和中国美学思想的特征切贴相应。

当然,所谓中国美学和美学思想特征是与西方美学特别是现代西方美学和美学思想比较而言。

下面我们试从中西比较的视角来阐述中国美学和美学思想的特征。

第一,重主体性,或曰“主体实践”这是中国美学和美学思想很基本的一个特点,反映中国人重内在感兴、重主体在生命实践活动中执著于美感体验而不执著于对“美的本质追求”。

所谓“主体性”原来是黑格尔(G.W.F.Hegel,1770-1821)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人的“自由存在性”。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产物,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学是“研究绝对精神的艺术阶段的科学”。

康德(I.Kant,1724-1804)的美学思想也以人的理性判断力为核心,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

西方美学长期执著于美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研究,实际上将美当作一种外在性超验的预设假定,其结果必然侧重静态内容的考察,并经常陷入形而上学的空泛思辨,被认为是一种“认识论美学”。

中国美学思想的重主体具有完全不同的视界或形态。

中国美学关注的是主体性审美实践,简称为“主体实践”,关注的重心是审美经验。

中国近代现代美学从王国维的意境论(境界论)、蔡元培的人格美育论、朱光潜的审美态度论直到李泽厚的社会实践论都是对美的内在性动态考察,被认为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

中国美学思想之所以强调主体实践是因为——③主体实践这个范畴所概括的,是人与对象世界的能动关系,它一方面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主体对客观必然的把握和创造历史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把历史的现实性和具体性引入了对美的思考,把人和美置于它们不可能脱离的现实中,或者说通过主体实践这个范畴,现代美学把美的历程与人创造历史的进程结合在一起。

主体存在这个范畴所概括的则是从事着能动的创造并真实地感受着人生的人本身,它把主体在外部的实践活动所得以的自由,在主体存在这里转化为主体本身的自由;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在主体存在这里转化为对自身的审视和体验;人在实践中设立的与客观规律相符的主观目的,在主体存在这里则转化为以人本身为目的。

以上所述可以说正是汉语意念表达中重主体意识的美学依据。

汉语的“以意为主”、“意念主轴”就是交流中的人这个欲求表达意念的主体存在,能动地进入审美主体实践,按照维根斯坦的解释即参与语言游戏,他无需追问外在的游戏规则,只需要参与游戏并通过外部实践将自己体认的审美经验转化为自身的意念所寻求的审美形式—话语表述,也就是审美再现。

因此我们说,说汉语的人的语言能力(句法结构能力和词语选择能力)总是与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洽洽调和、紧紧嵌合。

第二,重直觉性,或曰“感性直觉(美感直觉)”与“理性(理智)直觉”的结合在美学中,“直觉”、“直感”与“直观”基本上同义(详见本书第十章)。

按照美学的经典定义,即鲍姆嘉登(A.G.Baumgarten,1714-1762)在1750年正式使用的“美学”命名,其研究对象是“感官认识到的美”,美的定义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化”,美学则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鲍姆嘉登认为感觉是审美能力(“美的感应力”)的基础,其次是想象(D.Hume称为“想象的美”,是“感觉的美”的提升),最后是判断(康德称为“反思判断力”,即基于主观态度的情感性判断)。

可见“感性”是基本、基础,离开感性就谈不上美学了。

但是纵观千百年来西方的美学思想史,美学家、哲学家却侧重从认识论角度去探讨美的实体存在,将感性、直感搁置在理性、思维、逻辑、概念、推理的手术台上进行思辨的剖析,无异于将美学当作思维科学来研究。

这种理性主义美学观始于古罗马时代的普洛提诺(Plotinus,204-270),渊源已久,基本上是西方美学思想的主流。

在西方美学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审美与生活的对立,审美形态与真实的生活形态的对立。

其实,如果说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游戏”(康德),则在这种游戏中,理念(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与感性应该处在水乳交融的状态中,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叫做“情理兼容”。

席勒(J. C. F. Schiller,1759-1805)和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在对理性主义美学观的质疑和迷惑中曾经执著于对“游戏冲动”(审美游戏)终极目标的追问和召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