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街区
南海丝绸之路景点
南海丝绸之路景点
南海丝绸之路,也称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
这条路线自秦汉时期开始形成,至宋元达到鼎盛,对中国及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虽然“南海丝绸之路”本身并非一个具体的景点,但它沿途涉及众多具有历史价值和旅游意义的城市、港口、遗址等。
以下是一些与南海丝绸之路相关的著名景点:
1. 广东:
-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阳江市海陵岛):以展示沉船“南海Ⅰ号”宋代古沉船为主,通过文物了解当时海洋贸易的情况。
- 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明清时期广州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
- 南越王墓博物馆:展示了南越国时期的文物,反映了早期岭南地区对外交流的历史。
2. 福建:
- 福建泉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包括九日山祈风石刻、天后宫、真武庙、德济门遗址等,体现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地位。
-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航海文物,展现了泉州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
3. 海南:
- 海口骑楼老街:近代建筑群,反映海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商贸历史。
- 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曾在此停留,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关联。
4. 广西:
- 北海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内藏有大量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土文物,如舶来品、陶瓷等,见证了北海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历史地位。
此外,南海沿岸许多城市和地区都有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遗迹和纪念地,例如越南的会安古城、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周边的历史遗迹、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等地,都承载着这一伟大航线的历史记忆。
02 广州清代十三行史料ppt课件
广东农信驿站 文仕文化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1758年1月28日)
6
只许在广东收泊不得再赴浙省贸易的上谕
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1757年12月20日),乾隆皇帝关于洋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不得再赴浙省贸 易的上谕。此上渝的颁布,标志着“一口通商”历史的开始。
7
17世纪广州珠江和十三行景色
8
9
清代十三行图
10
清代十三行图
从官府的角度来看,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看,十三行是官府的代表。粤海关直接 领导十三行,十三行从属于粤海关,受粤海关监督管理,并为其服务。
清政府建立十三行的目的是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确保税收,因此十三行具有官商、私商、外交官、 税官的多重身份。
广州十三行存在的一百多年间,因为种种原因,使得曾经辉煌的行商们无可避免的一步步走向衰亡。
广州十三行,又称十三洋行、洋货行、洋行,是清朝在广州设立的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的特区,后来 成为外贸商行的通称。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下令让广州成为中国唯一海上对外贸易口岸,尤其是在 1757~1842年这85年间,十三行独揽中国外贸特权,在中国经贸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的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对外贸易垄断组织。粤海关作为官府机构,不直接 与外商进行贸易,十三行便充当了二者沟通的媒介。
广州清代十三行史料
1
十三行商馆区(18世纪套色石版画)
广东十三行
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广州涌现出了不少延续百年的 著名行商家族,尤以潘家、伍家等为代表。他们长袖善舞、眼 光独到、各显身手,创建了各自的贸易网络,为清王朝贡献了 源源不断的关税收入,在国际贸易史和广州城市发展史上留下 。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设立行号,与来自大西洋两岸的商人讨价还价,形成了“十三
行街区”,其大致地理范围南濒珠江,北至今和平东路,东至
。今仁济路,西至今长乐路
يوجد في قوانغتشو شارع يسمى "التجار الثلاثة عشر" (تم تسمية الشارع بهذا الاسم على اسم شارع قوانغتشو الثالث عشر الذي تم إنشاؤه في قوانغدونغ في أوائل أسرة تشينغ ،ووف ًقا للروايات كان لمقاطعة تشيونغتشو في عصر أسرة مينغ سلطة قضائية على ثلاث عشرة مقاطعة ،وكان مكا ًنا لبيع بضائع تشيونغ ،لذلك عرف بالشارع الثالث عشر) ،ويوجد بالقرب منه شارع يسمى "شارع تونغ وين" ،وهذا هو المكان الذي كان يقع فيه الشارع الثالث عشر الشهير في قوانغتشو ،كما كان مكا ًنا لتجمع التجار الغربيين .في ذلك الوقت ،أقام التجار الثلاثة عشر تجارتهم في هذا المكان ،وكانوا يتفاوضون مع التجار من جانبي الأطلسي ،وشكلوا ما عرف بـ "كتلة الثلاثة عشر" ،وكان نطاقها الجغرافي مجاو ًرا لنهر اللؤلؤ في الجنوب ،وطريق خيبينغ الشرقي في الشمال ،وطريق رينجي في
广州十三行街区
十三行街区的分布十三行从广州的历史中隐退,距今仅一个半世纪,但广州的城区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今要凭吊行商行号或外人夷馆的遗址,已经不可能了。
图中所示是当时十三行街区的分布状况,现在谈及的行商行号及西洋夷馆的分布基本上是嘉庆、道光以后的情况。
此处所谓“十三行街区”,并不只是老广州所熟悉的十三行路(清代称十三行街),在此,它指的是外洋行及夷馆所分布的整个区域。
大致是南濒珠江,北至今天的和平东路,东至今仁济路,西至今长乐路的范围内。
广州商馆区图十三行行商的行号相对分散。
大多数的行号是在十三行街之外,但为了与西洋商人联系方便,许多行号与十三行街也就近在咫尺。
如十三行街往东,清代名回澜(栏)桥之地,即今回栏新街至人民南路的仁济路路段,便有若干行号设立于此,计有梁经国的天宝行、卢观恒的广利行、伍秉鉴的怡和行、黎颜裕的西成行、关成发的万合行等。
另外,谢嘉梧的东裕行在仁济路的登龙巷。
当然也有行号是设置在十三行街的,除了赫赫有名的潘家的同文行外(在今同文路),还曾经有李应桂的万源行、刘德章的东生行等。
夷馆既是西洋商人居住之地,也是他们的商铺、账房。
外人夷馆,尽数位于十三行街,即今天的十三行路。
路上不仅有夷馆,而且有行商的行号,这些房屋都是坐北朝南,面向珠江。
从西至东,依次分布如下(方括号内为分割街区的南北向街道名称,夷馆后圆括号内为其中文“行”名):卢观恒的广利行——郑崇谦的会隆行(嘉庆年间已破产,行号不知为何人接管,但西人仍习惯称此房产为会隆行)——[联兴街]——丹麦馆(黄旗行)——[靖远街]——西班牙馆(大吕宋馆)——法国馆(高公行,另有资料说是“旧公行”) ——刘德章的东生行(后为潘文涛的中和行)——街角馆(connet factory,外人记载此处中文名为燕子巢,不知何所指)—— [同文街]——美国馆(广顺行,又有阼广源行者)——李应桂的万源行——宝顺行——帝国馆(双鹰行)——瑞典馆(瑞行,一作修和行) ——旧英国馆(隆顺行)——炒炒(混合)馆(英文名一作Panee Factory,为巴斯馆之意,中文名作丰泰行)—— [新豆栏街](即英文文献中之“猪巷”,Hog Lane)——新英国馆(保和行)——荷兰馆(集义行)——小溪馆(义和行)。
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在哪里?_进货技巧攻略便宜
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在哪里?_进货技巧攻略便宜广州十三行是一个大的服装商圈,每天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前去采购,这个红透了全国的批发街有它独特的魅力,从整个批发街来看,以品牌女装批发为主。
广州作为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之一,也难免走下坡路的趋势,电商行业的发达势不可挡,线上服装批发市场兴起,建议去类似杭州女装网这种网络批发平台看看,杭州女装网在服装批发行业知名度比较高,将各大服装批发市场的款式搬到网上,价格也比亲自去拿货便宜,8天无理由退换货的模式增加了很多保障,是现在比较主流的拿货手段。
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位于荔湾区十三行路,乘地铁二号线到“海珠广场”站,走路15分钟可到十三行路街口。
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主要经营项目有:男装,女装,运动服装,睡衣,童装,日韩服装,瑞丽服装等等名牌服装。
新中国大厦新中国大厦是十三行商圈最大的批发商场,衣服档次分为低档、中档、高档,负2层大部分都以低档为主,还有专营牛仔一条街;负1层为中低档衣服;1-3楼是中档为主;4-28楼是以写字楼为主,专营中高档衣服。
新中国大厦的服装款式非常多,通常刚入行的朋友可以来这里参考参考。
红遍天服装批发市场广州红遍天服装批发市场是广东规模最大、设备最为现代化的服装批发商场之一。
红遍天负一层专营中档牛仔;一楼为商场档口;二楼是以上都是写字楼。
红遍天有一部分档口是专营针织衫的,同时中年,大妈,老年衣服都可以在红遍天找到的。
广州美衣城广州美衣城坐落于人民南路88号,位于十三行商圈内。
美衣城以服装批发为经营项目,主营日韩版流行时尚服饰批发,多为T-恤、裤子为主。
广州豆栏街豆栏街有好几个小型商场,这里的衣服都是低档的衣服为主,大部分档口都是在沙河那边炒货过来做,衣服的款式也很一般,没有什么特色。
被称为“小沙河”。
以上就是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的大致情况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广州十三行历史作文
广州十三行历史作文广州十三行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商业街区,也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
它位于广州市西关的珠江西路一带,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广州十三行的兴起始于明代,当时广州作为重要的海港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商贾和海外贸易商至此贸易。
十三行作为当时的商业集聚地,各类商品齐聚于此,包括纺织品、药材、玩具、陶瓷等。
十三行也成为了商贾们进行商品交易和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
随着时间推移,广州十三行逐渐发展壮大。
在清代,商贾们纷纷在此建造了豪华的商业门面和店铺。
成片的商业建筑矗立在珠江西路两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街景。
这些店铺风格各异,以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最为典型。
其中,一些店铺还配备了欧式的古典立面和独特的装饰,彰显了那个时代的商业繁荣和文化底蕴。
广州十三行的鼎盛时期在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
当时,广州十三行不仅是商贾们争相开设店铺的热门地段,还聚集了许多文化艺术活动和名人,如文化名人陈独秀和黄炎培曾在此开办杂志刊物,吸引着大量的读者和文化界人士前来交流和观摩。
然而,广州十三行的繁荣也在20世纪后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导致了商业格局的转变,加上城市规划的调整,十三行的商业地位逐渐式微。
如今,广州十三行虽然不再是繁荣的商业中心,但仍然保留着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成为广州市的一处重要的历史风貌街区。
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曾经的商业繁荣和文化氛围,也可以在这里品味传统的广府美食和寻找一些独特的小商品。
广州十三行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了广州商业发展的历史记忆。
它不仅是一个商业街区,更是一个反映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节点。
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新中国大厦服装城平面图(1-10楼)(第二
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新中国大厦服装城平面图(110楼)(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楼层分布与功能介绍1. 一楼:时尚潮流区一楼是新中国大厦服装城的第一层,也是人流最密集的区域。
这里汇聚了众多时尚潮流品牌,包括国内外知名设计师的作品。
一楼还设有休闲区,供消费者在购物之余休息放松。
2. 二楼:经典服饰区二楼主要经营经典服饰,包括商务正装、休闲装等。
这里汇聚了众多知名品牌,提供高品质的服饰选择。
二楼还设有试衣间,方便消费者试穿。
3. 三楼:女士时尚区三楼是专为女性消费者打造的时尚天地。
这里汇聚了众多女士时尚品牌,包括连衣裙、外套、配饰等。
三楼还设有美妆区,提供各类化妆品和护肤品。
4. 四楼:男士时尚区四楼是专为男性消费者打造的时尚天地。
这里汇聚了众多男士时尚品牌,包括西装、休闲装、鞋包等。
四楼还设有休闲区,供消费者在购物之余休息放松。
5. 五楼:儿童服饰区五楼是专为儿童打造的服饰天地。
这里汇聚了众多儿童服饰品牌,包括童装、童鞋、玩具等。
五楼还设有儿童游乐区,供孩子们玩耍。
6. 六楼:运动休闲区六楼是运动休闲区,主要经营运动服饰、运动鞋、运动配件等。
这里汇聚了众多运动品牌,提供高品质的运动装备。
六楼还设有运动体验区,供消费者体验运动乐趣。
7. 七楼:家居生活区七楼是家居生活区,主要经营家居用品、床上用品、家居饰品等。
这里汇聚了众多家居品牌,提供高品质的家居产品。
七楼还设有家居体验区,供消费者体验家居生活。
8. 八楼:美食广场八楼是美食广场,汇聚了众多美食品牌,提供各种美食选择。
这里设有快餐区、特色小吃区、饮品区等,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口味需求。
9. 九楼:娱乐休闲区九楼是娱乐休闲区,设有电影院、KTV、游戏厅等娱乐设施。
这里还设有休闲区,供消费者在购物之余休息放松。
10. 十楼:办公区十楼是办公区,主要供新中国大厦服装城的员工办公使用。
这里设有会议室、办公区、休息区等,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
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新中国大厦服装城平面图(110楼)(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楼层分布与功能介绍1. 一楼:时尚潮流区一楼是新中国大厦服装城的第一层,也是人流最密集的区域。
广州十三行街区
十三行街区的分布十三行从的历史中隐退,距今仅一个半世纪,但的城区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今要凭吊行商行号或外人夷馆的遗址,已经不可能了。
图中所示是当时十三行街区的分布状况,现在谈及的行商行号及西洋夷馆的分布基本上是嘉庆、道光以后的情况。
此处所谓“十三行街区”,并不只是老所熟悉的十三行路(清代称十三行街),在此,它指的是外洋行及夷馆所分布的整个区域。
大致是南濒珠江,北至今天的和平东路,东至今仁济路,西至今长乐路的围。
商馆区图十三行行商的行号相对分散。
大多数的行号是在十三行街之外,但为了与西洋商人联系方便,许多行号与十三行街也就近在咫尺。
如十三行街往东,清代名回澜(栏)桥之地,即今回栏新街至人民南路的仁济路路段,便有若干行号设立于此,计有梁经国的天宝行、卢观恒的广利行、伍秉鉴的怡和行、黎颜裕的西成行、关成发的万合行等。
另外,嘉梧的东裕行在仁济路的登龙巷。
当然也有行号是设置在十三行街的,除了赫赫有名的家的同文行外(在今同文路),还曾经有应桂的万源行、德章的东生行等。
夷馆既是西洋商人居住之地,也是他们的商铺、账房。
外人夷馆,尽数位于十三行街,即今天的十三行路。
路上不仅有夷馆,而且有行商的行号,这些房屋都是坐北朝南,面向珠江。
从西至东,依次分布如下(方括号为分割街区的南北向街道名称,夷馆后圆括号为其中文“行”名):卢观恒的广利行——崇谦的会隆行(嘉庆年间已破产,行号不知为何人接管,但西人仍习惯称此房产为会隆行)——[联兴街]——丹麦馆(黄旗行)——[靖远街]——西班牙馆(大吕宋馆)——法国馆(高公行,另有资料说是“旧公行”) ——德章的东生行(后为文涛的中和行)——街角馆(connet factory,外人记载此处中文名为燕子巢,不知何所指)—— [同文街]——美国馆(广顺行,又有阼广源行者)——应桂的万源行——宝顺行——帝国馆(双鹰行)——瑞典馆(瑞行,一作修和行) ——旧英国馆(隆顺行)——炒炒(混合)馆(英文名一作Panee Factory,为巴斯馆之意,中文名作丰泰行)—— [新豆栏街](即英文文献中之“猪巷”,Hog Lane)——新英国馆(保和行)——荷兰馆(集义行)——小溪馆(义和行)。
广州十三行历史名街演化与当代改造
广州十三行历史名街演化与当代改造作者:杨宏烈来源:《中国名城》2014年第11期摘要:广州十三行路乃昔日著名的十三行商馆区所在地,今天已变成商贸环境污染、交通秩序混乱、历史文化景观残损、国际旅游空间意象缺失、城市场所精神泯灭的脏乱之地。
让现今的十三行路回归到历史意义上的十三行街是当务之急。
具体路径是:维护历史街区特色风貌、取缔与传统历史文脉相违背的批发市场、构建纪念性旅游商品专业步行街、营造广州十三行商埠文化国际旅游区,培育广州世界文化名城。
关键词:十三行路;十三行街;维护历史风貌;开展国贸旅游中图分类号:C9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4)-11-15(7)十八至十九世纪的广州西关十三行街,记录了十三行时期“中国第一商埠”的发展历程,定格了“十三行商”、“十三洋行”、“十三夷馆”、“十三行货”等文化组合关系及空间位置演变。
如果说十三行的其他文化遗址消失殆尽,尤其是风靡全球的夷馆建筑群遗址惨遭破坏,那么十三行路则是唯一仅剩的最有代表性的历史空间参照坐标轴,弥足珍贵。
十三行路当初为“十三行街”,十三行街后来变为“十三行马路”;现将十三行路回归为十三行步行街,不仅可引发新一轮的商业旅游热潮,而且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复兴与城市文脉的传承,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1 大清帝国的“华尔街”十三行商人与两淮盐商、山峡商人一同被称为清代中国三大商团,近代以前中国最富有的商人群体。
后二者大多只经营国内贸易,而前者重点是国际外贸。
前者活动的国际市场——十三行街可谓当时的“华尔街”,占据全球可观的总金融比例,行商伍秉鉴,家资2600万两,是当时世界级富豪。
魏源《海国图志》引《华事夷言》曰:“十三间夷馆,近在河边,计有七百忽地,内住英吉利、弥利坚、佛兰西、领脉、绥林、荷兰、巴西、欧色特厘阿、俄罗斯、普鲁社、大吕宋、布路牙等之人。
此即所谓十三行也。
”(何秋涛《朔方备乘》)清廷为限制洋商活动不准入城,于1777年开辟了一条街,即今十三行马路。
广州十三行商埠文化遗址旅游区规划研究
4]
中国名城 I城市文化资本
《 规划师》2 1 . . ,是对十三行街区的历史遗存大 0 01 ) 2
拆大 建的破 坏 性行 为 ,待 其 商品住 宅楼 建起 ,广州这 块
最 古 老的 商业街 巷将 不复 存在 ,一 张世 界通 用 的城市 名
5 0 多平方米。 《 1 0 0 华事夷言 》: “ 有七百忽地 ,内 计
住英 吉利 、弥 利 坚、佛 兰 西 、领 脉 ( 麦 ) 丹 、绥林 ( 瑞 士) 、荷 兰 、 巴西、欧 色特 厘 阿、俄 罗 斯、 普鲁社 、大 吕宋 、布 路 牙等 国之人 ”。夷 馆 总进 深 1 0 ,面 阔2 3m 8
街 区完 整性 的高层 房合 也成 了卖 不 出去 的烂尾 楼 。只 有
十 三 行 路 南 北 两 侧 历 史 街 巷 中 自发 的 集 贸 市 场 充 满 活 力 ,每 天都 人来 人往 ,热 闹非凡 。 国 际古迹 遗址 理 事 会在 《 盛顿 宪章 》中指 出 :一 华
切历 史城 区 “ 不论 是长 期逐 渐 发展 起 来 的 ,还 是 有意 创
经 历代 外 国 学者 、旅 行 家 、商 人 考证 ,十 三 夷馆
10 5 多年 。特 别是 在康 熙 二十 四年 ( 6 5) 粤海 关到 18 设 《 京条 约 》签订 前 , “ 口通 商 ”独揽 中 国外贸8 年 南 一 5
之久 。从横 向空间轴 看 ,十三 行 外贸 龙头作 用 带动 了 中
有 关 方 面 筹 建 十三 行 历 史 博 物馆 ,盼 望 有 朝 一 日重 现
十 三行 街 区 当年 的风 采 ,从 而满 足 广大 国 内外 游人 开展 旅 游观 光 、商务 往 来 、纪念 寻踪 活 动 的需 求…。
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观后感
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观后感简介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是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博物馆,展示了广州历史上繁荣的商业街区——十三行的风貌和传统行业。
本文将介绍我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观后感,并分享其中令人难忘的经历和印象。
第一印象进入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我首先被迎面而来的古老建筑所吸引。
这些建筑保留了古代商业街区的传统风貌,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宏伟的门楼和精致的砖雕,展现了广州的历史底蕴和商业发展的繁荣。
博物馆内部展示博物馆内部分为多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展品,展示了广州十三行历史上的商业活动和文化传承。
以下是我对几个展厅的观后感:十三行历史展厅这个展厅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详细介绍了广州十三行的历史起源、发展变迁以及对广州商业的重要影响。
展品中尤为吸引我眼球的是一份关于十三行的珍贵文献,展示了商贾们生活和交易的场景,使我仿佛置身于历史中。
工艺品展厅在这个展厅中,我看到了许多传统工艺品,如陶瓷、木雕和织锦等。
这些工艺品不仅精美绝伦,更体现了广州在商业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我被其中一幅巨大的木雕画深深吸引,画面栩栩如生,展现了广州商贸繁荣时期的盛况。
广州特产展厅广州十三行以其独特的商业地位而闻名,这个展厅展示了广州的特产,如荔枝、古玩、工艺品、旗袍等。
我看到了许多我熟悉的特产,不禁引发了我的回忆和对广州独特魅力的思考。
互动体验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还提供了一些互动体验,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广州商业文化的魅力。
以下是我参与其中的几个互动项目:传统手工艺体验在博物馆的一个角落,设有一个手工艺体验区域。
在这里,我亲自尝试了制作陶瓷和木雕的过程,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妙和辛勤。
商贸游戏互动博物馆设有一个商贸游戏互动区,参观者可以扮演商贾的角色,体验传统商业交易的过程。
我在这个游戏中与其他参与者一起展开激烈的角逐,增强了对广州商贸发展的理解。
总结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广州商贸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佩服广州商业发展的智慧和勇气。
广州 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广州十三行是广州的一处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老城区,是广州最早期的商业聚集地之一。
十三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成为了广州商业的中心,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变迁和演变,至今仍是广州的一处繁华地带。
本文将介绍广州十三行的历史、文化和现状。
第一部分:历史沿革广州十三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
当时的广州是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吸引了众多商人和海外侨民。
商人们在广州设立了各种商行,形成了十三行的商业街区。
最初的十三行位于今天的德政中路、仓房马路、广东汽车道等街道,因有13条横街而得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州十三行逐渐发展壮大。
清代时期,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商业繁荣程度空前。
十三行成为了广州商贾云集的地方,聚集了众多国内外商人,有许多大型商行在这里设立了分支机构。
然而,广州十三行的兴盛并不一帆风顺。
随着近代中国历史的动荡,广州十三行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
辛亥革命后,广州成为了南方革命的重要据点,商业氛围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商行纷纷迁往其他地方。
第二部分:文化特色广州十三行作为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区,不仅有着丰富的商业历史,也孕育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首先,广州十三行是广东省传统的商贸中心之一。
这里的商人们经营着丰富多样的商品,包括丝绸、茶叶、陶瓷、药材等,吸引了来自中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商人前来交流和贸易。
这种商贸文化在当地形成了独特的商贸习俗和经营理念。
其次,广州十三行也是广东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地。
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的粤剧、茶艺表演和民间音乐等。
这些艺术形式体现了广东地方特色,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第三部分:现状与发展如今,广州十三行作为广州的一处特色商业街区,仍保留着一部分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
尽管经历了历史的变迁,这里仍然是广州商业的一个重要核心。
现如今广州十三行已经成为了一处现代化的商业街区,商铺云集,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这里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购物和观光。
同时,广州十三行也希望通过保护历史建筑和传承文化遗产,将这片街区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第一期:广东十三行服装市场实体拿货规则
“广东十三行服装市场实体拿货规则”「服装创业经验交流商友圈」精心策划共三门课程| 编辑时间:07月31日22:25讲师简介卢钟鸣网名服装探秘,2010年阿里十大博主,服装创业商学院创始人,多本服装行业畅销书作者。
混在广州十三行,卖家都亲切的称一声“老师”。
谈起十三行的人脉商脉,恐怕没人能比他更资深了。
课程简介广州十三行服装市场,可谓服装从业人员心中的圣地。
那么,对于这个市场里拿货组货明里暗里的规则,身为服装行业的从业者,你到底懂多少?怎么才能玩转这个亚洲顶级服装批发市场的货源和卖家?广州十三行服装商学院首席讲师卢钟鸣携十三行众资深买手将带你一探究竟。
在这堂课里,无论你是服装行业的新老卖家,实体店主还是淘宝卖家,只要对整个十三行市场有什么样的问题,随时可以提问,卢钟鸣携十三行资深买手群体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课程1: 全国服装市场概况我们先看看2005/2006年的中国十大批发市场:广州白马、虎门富民、石狮服装城、即墨服装市场、杭州四季青、沈阳五爱、北京百荣世茂、武汉汉正街、株洲芦松、常熟招商城。
昔日有“白马服装,服装天下”之说。
最近几年,白马仍然保持着中高端市场的本色,但其市场地位已不大不如前;虎门富民江湖日下,炒沙河货和十三行货的比例越来越高;北京百荣世茂都快变成零售卖场;即墨市场除了低端童装库存货之外,跟其它二级市场没有任何区别;沈阳五爱、株洲芦松已经是越来越少的人能想到它们……现在,百花齐放,除个别比较优秀的商厦之外,再很难以单个市场论英雄了。
以城市论,广州、杭州、北京无疑是三大批发聚集地。
北京各市场虽然以炒货为主,但它的辐射范围和出货量仍然惊人。
武汉、常熟、石狮、郑州应该属于第二梯队。
郑州市场在崛起,其女裤在国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在广东这里,说的南方通常只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其他省市都是北方,并非传统意义的“黄河以南,黄河以北”的划分。
2.国内的春夏秋装以广东货为主,广东货的冬装,如打底一类仍然有很大的量。
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规划探析
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规划探析
曲少杰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04(020)002
【摘要】开辟广州十三行商埠文化旅游区是历史文化名城遗址整饬利用的最好模式,开发构想形成"四区一轴"的网络整体和前展馆后街区的格局.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曲少杰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8
【相关文献】
1.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巴洛克艺术保护探微 [J], 易振宗;杨宏烈
2.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建筑装饰特色探析 [J], 肖宗平
3.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特色探微 [J], 易振宗;张博
4.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的生存危机与保护复兴 [J], 杨宏烈
5.城市文脉赓续与文化品牌构建探析r——以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为例 [J], 杨宏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拿货指南
十三行概况地理位置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路,这里是一个一级服装批发中心。
主要面对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级三级批发商,以十三行路为中心,故衣街、十三行豆栏街、和平东路服装商场环绕成的物流商业圈,已成为广州历史最长的服装批发集散地。
这里每天进出货物数千吨,人流量达数十万人次,商业辐射全国各地、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地区。
市场概况广州十三行商圈主要由新中国大厦和红遍天大厦、东方红、光扬批发城等构成,有2万左右个档口。
档租每月每平米1-3万不等。
很多两三平米的档口,可能是2人甚至是4人合租的。
四楼及其以上,我们称为写字楼,以10平米左右为主,大部分是公司运营的形式营业时间新中国的一楼到三楼的档口营业时间每天6:30到13::30,四楼及其以上的写字楼则8:30到14:30。
营业时间错开是因为人流量太大!每年除了过年前后20天左右放假,常年营业不休息。
服装定位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的定位:中档服装批发为主,其中新中国大厦写字楼的服装中高档,批发档口以中档为多。
红遍天服装批发市场,豆栏街等周边批发市场多以低档为主。
货品概况货品有人说,中国女装散货零售价在200-500元的衣服,十件就有七八件来自十三行。
十三行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春夏秋的时装,把国外尤其韩国东大门,欧美大牌走秀款,香港的最新款搬到十三行,货品类别是啥都有。
冬天的毛衣,春夏秋的连衣裙,西服,套装,衬衫,小衫等应有尽有。
货品来源95%以上都是一手货源,一部分是商家自有工厂,一部分是到工厂下单生产。
十三行一批市场依托全亚洲最大的布料辅料市场------中大及其周边市场。
特点70%为韩式款式的服装,20%为欧美款式的服装,剩下10%为其他款式的服装。
价格中高级服装的价格一般在100元左右。
这种款式在普通零售店卖300元左右!春夏装大部分是50~100元。
冬秋季装大多为60~120元。
当然最低有几块钱的,最高也有几万块钱的衣服。
拿货门槛1~3楼单款货(同色同码)5~10件即可批发价格买到。
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特色探微
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特色探微易振宗;张博【摘要】十三行历史街区建筑风貌具有独树一帜的建筑艺术.对十三行历史街区建筑现状须作出科学的调研评价,分析有中西文化艺术交汇的建筑细部,了解其对历史街区空间格局的维护与影响,对构建十三行商埠文化旅游区大有裨益.【期刊名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2)001【总页数】8页(P56-63)【关键词】十三行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细部特色;保护设计【作者】易振宗;张博【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一、广州十三行街区的历史沿革十三行位于今广州文化公园至海珠南路一带。
1757年,乾隆皇帝断然在全国实行防范洋人,隔绝中外的闭关锁国政策,仅留广州的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
作为粤海关管辖下的中外交易场所,广州十三行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全部聚集于此。
得天独厚的政策环境造就了南国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1]。
广州十三行始于清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一六八二至一六八五年),受粤海关监督。
初有总商六家、副商七家,称十三行,然行数并非固定,多时达二十余家,少时仅几家,“十三行”成了洋行的代名词。
著名的商行有怡和行、广利行、同兴行、同文行、天宝行、兴泰行、中和行、顺泰行、仁和行、同顺行、义成行、东昌行、安昌行。
十三行初为牙行(中介)性质,后也自营买卖,通过竞争、垄断,获取巨利,同时官僚也大量收受赃款。
“十三行”设有十三座夷馆,分布在今十三行路一带,成为中西贸易的中心和文化交流的中转站[2]。
广州十三行位于主城区西南部,临近珠江。
随着外贸业的发展,十三行促进了城市西关、南关、河南南华西街的发展。
当今所言“十三行街区”并不仅仅只是十三行路,而是指外洋行以及夷馆分布的整个区域,大致是南滨珠江(18、19世纪的珠江岸线),北至今天的和平东路,东至仁济路,西至今长乐路的范围内。
广州十三行新中国大厦
广州十三行新中国大厦一、引言广州十三行是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个历史街区,位于中山六路路口,距离广州火车站仅有几步之遥。
而在这个历史街区中,有一座建筑物备受瞩目,那就是广州十三行新中国大厦。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大厦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它在广州市建筑史中的地位。
二、历史背景广州十三行新中国大厦原是中国民航广州办事处修建的办公大楼,于1971年开工,1974年完工。
当时,中国民航广州办事处是中国民航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办事机构,因此决定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办公大楼,以提升工作效率并展现中国民航的崭新形象。
三、建筑特点广州十三行新中国大厦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以简洁、精致的线条和纯净的立面为特点。
大厦总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6000平方米,共有18层。
外立面采用了玻璃幕墙和铝合金装饰材料,整体呈现出明亮的金属光泽。
大厦的外观设计注重对称感,立面上的每个窗户和阳台都被精心布置,使整座建筑物看起来完美均衡。
建筑师还巧妙地运用了阳台的设计,使得大厦外观更加富有层次感。
在室内设计方面,大厦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将办公空间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闲区等。
室内采用了高品质的装饰材料,并配备了先进的空调、照明和通风系统,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舒适、现代化的工作环境。
四、在广州市建筑史中的地位广州十三行新中国大厦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民航广州办事处在广州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
它不仅是广州市的一个地标建筑,也是民航行业在广州的象征之一。
同时,广州十三行新中国大厦也是广州市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
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民航的现代化办公环境和建筑设计水平,并在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应用上达到了较高水平。
大厦的完工也为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结广州十三行新中国大厦是广州市历史街区广州十三行中一座备受瞩目的建筑物。
它的建成代表了中国民航广州办事处的重要地位和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
广州十三行市场进货攻略
广州十三行市场进货攻略:需要准备和注意什么相信做中低档女装的朋友们都知道,十三行的货是首选。
外地的朋友如果在广州火车站下火车的话,就坐31路到“人民南路站”下,对面就是新中国大厦下了。
因为十三行是早市,所以每次到的时候,不要急着要进货,先逛狂或是找住的地方。
说这些就是提示大家,到广东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先把休息的地方定下来,进货就可以轻松很多了!在十三行开市前半小时或是更早到达,好处:1、简单吃些东西,备足精神2、为进货提前做准备,十三行隔壁的故衣街,红遍天等,转转,问问价格,因为租金问题,所以同样的衣衣比在十三行便宜好多。
3、十三行刚刚开市的时候,人比较少,通常这个时候是他们本地人补货的比较多,所以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参与进去,不要多说,如果看好的就拿几件让老板打包就可以了。
4、开门前一个半小时,快点进,因为这里小车还可以拉动,人多的时候拉车太难,进货时间长了,有熟悉的档口,就可以放放啦!现在我基本上都是在10点左右就结束进货任务,发完货后,再回去仔细的看看,哪家的货俏,哪家进货的人最挤,惦量惦量价格,为第二天做准备。
平时进货要注意的4点:1、我感觉广东人呢,如果你是大客户,他们比什么都绵,如果散户比谁都摆,所以细节的东西要多多注意,比如穿着,或看衣服时看看她们给别人的开价单,或脸皮厚点,多喊喊亮妹,哪怕她再难看。
2、不要急着下单因为同样的货说不定有好几家,所所逛逛最好,但要客气点,因为那些号人,谈好价不要,什么结果都会有。
3、如果说假话不脸红,或胆够大有那个风度话,只要有人问你是打包还是拿货,你就肯定一些回答:还要问吧,打包。
她会连忙的把打包价用计算机小心的给你打出来。
谈的好的话,就用发样版收场,记住只能在衣衣款式很好,在而且拿的多的情况下再用。
4、胆小的话,有人问你打包还是拿货时,一定要稳,因为她们也不知你吃几碗饭,直接出口答:打包价多少,拿货价多少,,因为这种情况下报出的拿货价我感觉最为实惠。
去广州十三行进货攻略
去广州十三行进货攻略1. 简介广州十三行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嘉禾望岗地铁站附近。
该市场规模庞大,种类繁多,拥有数百家商户,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批发商和零售商。
对于想要进货的商家来说,了解十三行的进货攻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去广州十三行进货的攻略和注意事项。
2. 准备工作在去广州十三行进货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2.1 研究市场和需求在进货之前,了解市场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市场研究:•与客户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参考竞争对手的产品和价格•阅读行业报告和市场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市场和需求,您可以更好地选择进货的商品类型和数量。
2.2 制定进货计划在进货前,有一个清晰的进货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进货计划:•确定进货的目的和目标:是为了补货还是引入新产品?•确定预算和成本预估:设置一个合理的进货预算,并估计每个产品的成本和利润。
•定义进货的时间和数量: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确定进货的时间和数量。
•寻找供应商:通过互联网搜索、参加展会或咨询行业协会来寻找合适的供应商。
制定进货计划能够帮助您合理安排时间和资金,从而更加高效地进行进货。
3. 进货攻略以下是去广州十三行进货的攻略和注意事项:3.1 寻找指定商户广州十三行内的商户众多,因此在去之前最好提前了解一下目标商家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寻找指定商户:•在十三行的官方网站或社交媒体上查找商户信息。
•咨询十三行的客服或商务部门,获取商户的详细信息。
•咨询其他已经去过十三行的商家,了解他们的推荐和建议。
提前确定好目标商户会减少您在十三行内的寻找时间,让进货更加高效。
3.2 注意产品品质和价格在选择商品时,要注意产品的品质和价格。
以下是一些建议:•与供应商直接沟通,了解产品的质量和规格。
•对比不同供应商的价格和品质,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
•不要只看价格,要根据产品的质量、外观和市场需求综合考虑。
广州十三行商馆区外廊样式的起源
广州十三行商馆区外廊样式的起源
修文文;冯江
【期刊名称】《新建筑》
【年(卷),期】2024()2
【摘要】日本学者藤森照信将外廊样式视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认为其最早当在广州十三行街登陆。
或因十三行商馆区在1856年毁于大火,有关外廊样式起源的具体情形尚未得到深入探究。
文章将外廊样式的流播置于17世纪以来亚洲海港城市的时空范围,结合对历史文献和外销画、洋画的深读,聚焦商馆南端的平面与立面,探讨外廊样式形成的过程。
文章认为,广州十三行外廊样式主要包括以法兰西行为代表的檐廊式和以新英国行为代表的门廊式,并于1760年代末在法兰西行正立面上首现;尽管十三行商馆外廊样式立面受到欧洲建筑风格的影响,但其空间主要由广州传统建筑演化而来,因此并非完全舶来的殖民地样式。
【总页数】7页(P65-71)
【作者】修文文;冯江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2.9
【相关文献】
1.鸦片战争后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的西式花园
2.清乾嘉年间西方“技艺之人”驻广州十三行商馆经理人
3.《十九世纪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玻璃油画》真伪考
4.夷馆建筑
原真性风貌的当代文化价值--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复兴样式之思5.资元行黎光华:广州对外贸易中第一位破产的福建行商——清代广州十三行行商研究之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行街区的分布
十三行从广州的历史中隐退,距今仅一个半世纪,但广州的城区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今要凭吊行商行号或外人夷馆的遗址,已经不可能了。
图中所示是当时十三行街区的分布状况,
现在谈及的行商行号及西洋夷馆的分布基本上是嘉庆、道光以后的情况。
此处所谓“十三行街区”,并不只是老广州所熟悉的十三行路(清代称十三行街),在此,它指的是外洋行及夷馆所分布的整个区域。
大致是南濒珠江,北至今天的和平东路,东至今仁济路,西至今长乐路的范围内。
广州商馆区图
十三行行商的行号相对分散。
大多数的行号是在十三行街之外,但为了与西洋商人联系方便,许多行号与十三行街也就近在咫尺。
如十三行街往东,清代名回澜(栏)桥之地,即今回栏新街至人民南路的仁济路路段,便有若干行号设立于此,计有梁经国的天宝行、卢观恒的广利行、伍秉鉴的怡和行、黎颜裕的西成行、关成发的万合行等。
另外,谢嘉梧的东裕行在仁济路的登龙巷。
当然也有行号是设置在十三行街的,除了赫赫有名的潘家的同文行外(在今同文路),还曾经有李应桂的万源行、刘德章的东生行等。
夷馆既是西洋商人居住之地,也是他们的商铺、账房。
外人夷馆,尽数位于十三行街,即今天的十三行路。
路上不仅有夷馆,而且有行商的行号,这些房屋都是坐北朝南,面向珠江。
从西至东,依次分布如下(方括号内为分割街区的南北向街道名称,夷馆后圆括号内为其中文“行”名):
卢观恒的广利行——郑崇谦的会隆行(嘉庆年间已破产,行号不知为何人接管,但西人仍习惯称此房产为会隆行)——[联兴街]——丹麦馆(黄旗行)——[靖远街]——西班牙馆(大吕宋馆)——法国馆(高公行,另有资料说是“旧公行”) ——刘德章的东生行(后为潘文涛的中和行)——街角馆(connet factory,外人记载此处中文名为燕子巢,不知何所指)—— [同文街]——美国馆(广顺行,又有阼广源行者)——李应桂的万源行——宝顺行——帝国馆(双鹰行)——瑞典馆(瑞行,一作修和行) ——旧英国馆(隆顺行)——炒炒(混合)馆(英文名一作Panee Factory,为巴斯馆之意,中文名作丰泰行)—— [新豆栏街](即英文文献中之“猪巷”,Hog Lane)——新英国馆(保和行)——荷兰馆(集义行)——小溪馆(义和行)。
在夷馆与珠江之间,还有两片广场,是西洋商人休憩散步之地。
嘉道期间,在广州的西洋商人以英、美两国势力最大,人数最多,因此,这两片广场也就分别被命名为“美国花园”和“英国花园”。
直到道光二年(1822)十三行街大火之前,这片广场是西洋商人专用的,周围用栏杆圈围。
火灾后,栏杆被毁坏,这个原来封闭的广场就成了通衢大道。
据长期寓居广州的美国商人亨特回忆,“一些沿街叫卖的小商贩也喜欢聚集在这里做些小本生意。
这些小商贩有卖咸橄榄、卖花生、卖糕点、卖茶水、卖粥的,还卖许多其他吃的喝的东西,但没有卖比茶更烈性的饮料”。
这里俨然成了小商贩的乐园,为这个外国人聚居的社区平添了几分中国的色彩。
十三行街的南侧中西商馆杂处,以西洋夷馆为主,这是乾隆以后为了使规模日益扩大的贸易顺利进行而采取的集中管理的措施。
对于这样的做法,不能简单地斥之为封闭保守,因为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对于贸易的有效运作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虽然西洋商人对于清政府的种种做法多有怨言,但是他们也承认,在广州做生意的效率绝对不逊色于欧洲的任何一个口岸。
并且,地方政府为了保障外商的人身安全,十分注意对附近地区的管理。
“同文街与美国馆的拐角处设有一个守卫所,有10到12名中国士兵驻扎,作为警察以防止中国人骚扰‘番鬼’。
”在商馆前的广场成了各色人等流连之地后,只要外国人提出这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巡役们就会随传随到,驱散那些摆摊的小商贩。
虽然商馆的生活空间有限,西洋商人对于这里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美国商人亨特就说:“由于这里(商馆)的生活充满情趣,由于彼此间良好的社会感情,和无限友谊的存在;由于与被指定同我们做生意的中国人交易的便利,以及他们众所周知的诚实,都使我们形成一种对人身和财产的绝对安全感,任何一个曾在这里居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老广州’,在离开商馆时,无不怀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惜别心情。
”这番话说明十三行街区的布局还是有其合理性的。
摘自:《广州外洋行商人》
十三行的建筑风格
西洋商人居住的“夷馆”是向行商租赁的,这种“中体西用”的形式,造就了十三行街区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风格,从18世纪起,在许多描绘十三行的外销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充满异域风情,又糅合了广州本地特点的建筑。
十三行街区的营造,是年积月累的结果。
早在乾隆年间,沈三白在其《浮生六记》中就说:“十三洋行在幽兰门之西,结构与洋画同。
”说明十三行街的风光已为人所熟知。
之所以于中土之内设西洋风格,是因为外人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筑商馆。
设计夷馆的当然是西洋人,但是建造者却是中国的工匠,在实践中,他们学到了新的建筑方法,并与中国的风格糅合在一起。
廊柱结构的建筑形式,后来就发展成了独具特色的骑楼,遮阳挡雨,绐人们的生活带来莫大的方便。
十三行街区的西洋建筑,并没有引起广州官方的干涉,至少是在夷馆附近的有限区域内,外商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
比如,外商在各自的商馆前竖立了旗杆,可以看到英国、荷兰、美国和西班牙等国的国旗在商馆前迎风招展,这在外销画中有突出的反映。
不过,严夷夏之防始终是地方官员的重要任务,如果“夷人”的生活情趣为国人所模拟,就会引起地方要员的警惕,进而取缔之。
十三行街区内更多的应该是中国式的建筑。
其中,外洋行的公所就给西洋商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公所设在同文街北面尽头处的对面,是“一组很漂亮、宽敞的中国式建筑。
……它有很多套用来接待客人和办事的房间,有露天的庭院”。
清末,这个公所早已不复是当年的商人聚集地,而成了巡捕房,是为巡警西关第八分局。
摘自:《广州外洋行商人》
十三行与十三夷馆
广州西关的十三行街因十三行而得名,自无疑义。
只是“十三行”一名究竟起于何时,现在还不能确定准确的年份。
历来对于“十三行”也有多种的说法,正反映了行商历史的丰富内涵。
屈大均是明末清初广东三大家之一,他曾写下了一首《广州竹枝词》:“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
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据此可知,十三行的称谓,在清初已为人所熟知,不是在设置粤海关以后因为招募行商才出现的。
按清政府制度,外国船只在黄埔港停泊后,只有若干高级职员可以溯江而上,到西关指定的地点居停,而普通船员不得离开黄埔港指定的范围。
船长等人居住的地方,通常是各国公司租赁的房屋,有本国人员前来,则延揽其人住,收取一定的费用。
而更主要的是,这里是各国公司的办事地点。
外国商人叫这些地方作“商馆”(factory),而清代文献中则称之为“夷馆”,是“夷人寓馆”的简称。
不过,这些“碧眼蕃官占楼住,红毛鬼子经年寓”的地方,并非西洋商人的产业,而是向中国行商租赁而来的。
在城区之外划定一片区域,限制外人的活动,这种做法非始于清代,实际上是唐宋时代蕃坊的遗风。
清朝的做法并没有什么标新立异之处。
外国人居住的商馆相对集中固定,没有太大的变迁,这个所谓的“十三行”不难分辨。
困难的是,中国行商的行号变动甚大,数量不固定,如果以“十三”为定数,非要寻出对应的行号不可,则必定会徒劳无功。
乾隆以后,即便是长期居留广州者,亦会对行商的数目与“十三”不符而大伤脑筋。
李调元就说:“广州城南设有十三行。
按十三行,今实止八行……”由于行商的数目变动不定,“十三”之数难得相符。
如康熙五十九年(1720),共有十六家行商。
此时的行商也不是分为“总商”、“副商”,而是有头、二、三等。
次年公行解散,行商就只剩两家了。
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外洋行成立,有行商十一家。
由这时候开始一直到1842年外洋行不再垄断对外贸易止,行商数目最少的是1782贸易年度开始的时候,只有四家,最多的时候是1786年,有二十家。
据统计,只有在嘉庆十八年(1813)和道光十七年(1837),行商的数目适符十三之数。
至于夷馆的数目,也多少不定,不过其变动远不如行商数目那般无常,一般也是以十三为数。
十三夷馆与十三行,巧相对应,大概也是传统的以对称为美的思维所起的作用吧。
欧美各国来华贸易之起始年代不一,夷馆建立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乾隆以前,外国人多有租赁民居作寓所的。
其后,对外国人的约束愈加严厉,除了行商兴建的夷馆外,外人不得租赁民居。
于是形成了夷馆集中于一处,并且与行商的行号毗邻的格局。
夷馆货如轮转,就意味着行商生意滔滔,两者互相依存。
因此,在谈到十三行的时候,不可忽略这些行商的“近邻”。
摘自:《广州外洋行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