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导学案(模板)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公开课(劝 学 )优秀导学案

中学语文公开课(劝 学 )优秀导学案

中学语文公开课(劝学)优秀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掌握、累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等12个文言常用实词和“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2.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3.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4.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探究作者的思想观点。

(使用说明)1.第—课时落实学习目标1-2,第二课时落实学习目标3-4;2. 第—课时落实根底演练1-3,第二课时落实根底演练4-5;3. 第—课时落实合作探究1-4,第二课时落实合作探究5-10;4. 第—课时落实稳固训练1-8,第二课时落实稳固训练9-13;(知识导学)1.关于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开展为有标题的文章材料,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言语质朴、多排比句,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篇。

内容分前后两个局部,前局部着重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后局部着重说明学习的方法。

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鼓励人们学习须持之以恒,以求增长知识,开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

2.关于劝学的名言名句◆少小多才学,终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神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公开课导学案

公开课导学案

以分式方程,不等式组,一次函数为基架的综合知识的应用教学目标1、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方程,一元一次比等式组,一次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具备一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

教学重点列分式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信息量大的问题中信息的把握和提取,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温(温故知新)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几个字概括)2、列不等式(组)的关键是什么?3、一次函数y=kx+b(k≠0)的增减性(1)当k>0时,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_(2)当k<0时,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_二、学(学以致用)1、A市与甲、乙两地的距离分别为400千米和350千米,从A市开往甲地列车的速度比从A市开往乙地列车的速度快15千米/时,结果从A市到甲、乙两地所需时间相同。

求从A市开往甲、乙两地列车的速度。

2、某超市预购进A,B两种品牌的T恤共200件,已知两种T恤的进价和售价如下表所示,设购进A种T恤x件,且所购进的两种T恤全部卖出,获得的总利润(2)如果购进两种T恤的总费用不超过9500元,那么超市如何进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并求出最大利润。

(提示:利润=售价-进价)三、导(重点指导)例1、(2015·内江)某家电销售商城电冰箱的销售价为每台2100元,空调的销售价为每台1750元,每台电冰箱的进价比每台空调的进价多400元,商城用80000元购进电冰箱的数量与用64000元购进空调的数量相等.(1)求每台电冰箱与空调的进价分别是多少?(2)现在商城准备一次购进这两种家电共100台,设购进电冰箱x台,要求购进空调数量不超过电冰箱数量的2倍,总利润不低于13000元,请分析合理的方案共有多少种?(3)这100台家电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确定获利最大的方案并求出最大利润;例2、我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建A、B两种户型的住房共80套,该公司所筹资金不少于2090万元,但不超过2096万元,且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建房,两种户型的建房成本和售价如下表:(1)若该公司打算建A型房x套,所建房售出后获得的总利润为w万元,请写出w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该公司对这两种户型住房有几种建房方案?(3)该公司如何建房获得利润最大?(4)根据市场调查,A型、B型住房成本不变,每套B型住房的售价不会改变,每套A型住房的售价将会提高a万元(a>0)且所建的两种住房可全部售出,该四、结(归纳总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布(作业)(2015•内江)某家电销售商城电冰箱的销售价为每台2100元,空调的销售价为每台1750元,每台电冰箱的进价比每台空调的进价多400元,商城用80000元购进电冰箱的数量与用64000元购进空调的数量相等.(1)求每台电冰箱与空调的进价分别是多少?(2)现在商城准备一次购进这两种家电共100台,设购进电冰箱x台,这100台家电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要求购进空调数量不超过电冰箱数量的2倍,总利润不低于13000元,请分析合理的方案共有多少种?并确定获利最大的方案以及最大利润;(3)实际进货时,厂家对电冰箱出厂价下调k(0<k<100)元,若商店保持这两种家电的售价不变,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及(2)问中条件,设计出使这100台家电销售总利润最大的进货方案.。

语文导学案模板

语文导学案模板

语文导学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如诗歌鉴赏、辞章的应用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诗歌鉴赏和辞章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理解辞章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课题,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诗歌与辞章的兴趣。

2. 预习新课指导学生预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基本结构。

3. 解读课文通过解读课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让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知识点。

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具或示范演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拓展延伸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相关话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 实践运用设计一些课堂练习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协作能力。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设计合适的板书。

七、教学反思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应,进行教学反思,寻找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以上是一份语文导学案模板,根据具体内容和教学需要,可以灵活调整和修改。

在编写导学案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删减相应的步骤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椭圆的标准方程(公开课导学案)

椭圆的标准方程(公开课导学案)

时间: 学习目标 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判断二元二次方程是否为椭圆
3、掌握椭圆中c b a ,,三者的几何意义
重点难点
预测 重点
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中c b a ,,三者的几何意义 难点 判断二元二次方程是否为椭圆
学习过程 疑难梳理
方法总结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椭圆的定义: 焦点: 焦距: 2、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3、c b 、、a 三者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
二、典例探究
例1 求下列椭圆的焦点和焦距
(1)14
52
2=+y x (2)16222=+y x
课题: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2已知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焦距为8,椭圆上的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3 已知椭圆,116
252
2=+y x
(1)求a 、b 、c 的值长轴长、短轴长、焦距长;
(2)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离心率;
(3)若CD 为过左焦点1F 的弦,求2CDF ∆、21F CF ∆的周长;
三、真题指路
1.(2021高考真题)椭圆06322=-+y mx 的一个焦点为(-2,0),则的值m
2.(2022高考真题) 已知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经过A(2,0)和B(0,-1),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D C。

高中数学导学教案模板

高中数学导学教案模板

高中数学导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

2. 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和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概念的讲解和相关例题的讲解。

2. 难点:难点在于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填写具体内容,如一次函数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简单的问题或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和方法。

3.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带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或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梳理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练习和讨论的表现来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馈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适时的反馈,鼓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步。

同时,也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模板,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导学案模板公开课.doc

导学案模板公开课.doc

B5 U4 Making the newsPeriod 1 Warming up and reading【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熟练背诵四会单词:delighted, profession等,并依据探究问题,在速读中获取主人公周扬初当记者的第一个难忘回忆的信息。

2.通过快速阅读,交流研讨和合作探究,了解作为记者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如何采集新闻等。

【学习重点】在阅读中熟记生词delighted, profession等;并理解课文Making the news;【学习难点】快速阅读课文,捕捉与主题相关信息。

初步体会倒装句式在英语句子中的使用。

当堂质疑。

【基础检测】1.词汇背诵大比拼。

(主要为随堂检测。

)2.填空(1)根据首字母或中文提示写出所缺的单词。

1.A级2.B级(2)从括号内选择适当的词或词形填空。

1.A级2.B级C 级【合作探究】【小展示】一、总结疑难,及时汇报。

用一分钟总结本组同学的疑难问题,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上报给老师。

二、领取任务,组内预展。

小组长领取展示任务,合理分配小组展示任务,做好板书。

展示要求:1、时时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2、小组汇总出的疑难问题要有普遍性。

3、主展组精研展点,精心设计展示环节;辅展组查漏补缺,做好补充答疑准备。

4、板书简洁明晰,重点突出,形式灵活新颖。

【大展示】一、由主展组展示,辅展组同学补充,其他小组质疑对抗。

二、主展组同学全部站在板前,其他同学科自由选择听课位置。

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展不。

展示要求:1、声音洪亮,态度从容,站位恰当。

2、结合板书,尽量脱稿。

3、善用肢体语言。

4、做好互动沟通。

5、做好展示过渡。

6、点评人一句话点评上一组最突出的特点,直接加分即可。

通过这些填空题,检测自己预习单词的效果。

对学与群学c.D.⑵B级A.B.C探究五、回答问题。

1. What qualities should a good news reporter/journalist have? Using some adjectives, if possible.[做一名好记者所需要的品质。

优秀导学案模板

优秀导学案模板

优秀导学案模板导学案模板:导学目标:1. 理解本课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进行思考。

3.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本课将要学习的主题,并和学生讨论一下相关的问题,引入学习的内容。

2. 概念解释(10分钟)为学生简要解释本课重要概念的定义和意义。

可以通过举例或图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知识点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本课的核心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

可以通过示范、实例分析、综合归纳等方式进行讲解。

4. 案例分析(15分钟)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案例或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5. 总结归纳(10分钟)总结本课的核心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并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6. 拓展延伸(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提供相关的资源或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究和拓展。

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本课的相关作业,可以是巩固练习题,也可以是课外拓展阅读等,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导学反思:在导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举例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升。

下一步,我将继续改进和完善导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公开课导学案模板一、课程概述本次公开课的主题为___________,是一门___________的课程。

本次公开课的目的是___________,让学生们能够掌握___________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___________,掌握___________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___________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___________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其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四、教学难点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五、教学内容1. 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并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其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目的。

(2)通过问题或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___________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通过图表或实例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案例分析(30分钟)(1)选择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某个问题。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其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语文公开课导学案模板.docx

语文公开课导学案模板.docx

语文公开课导学案模板语文公开课导学案模板导学案是指教师在开展语文公开课前准备的一份教案,它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规划,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一份针对语文公开课的导学案模板,供教师参考使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悉并掌握本堂课涉及的相关知识点。

-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引导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获得知识。

-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结构。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 引导学生深入体悟课文中的情感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课本教材和相关辅助材料。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学生个人白板或笔记本电脑等学习工具。

2. 环境准备:- 教室布置整洁有序,墙壁上可以贴上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海报。

- 课堂氛围温馨轻松,学生的座位安排合理,便于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讲述短小有趣的故事或提问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 引导学生复习前几堂课的相关知识,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2. 新课讲解(15分钟):- 介绍课文的作者、背景和主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初步预测。

- 解释生词和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对课文的结构和要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关注重点部分。

3. 合作探究(2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 教师在小组讨论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点和总结。

4. 案例分析(15分钟):- 选取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一、导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公开课导学案的编写方法与要点。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1.理解公开课导学案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公开课导学案的基本结构和格式;3.学会撰写一个完整的公开课导学案。

二、导入引导导入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对公开课导学案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它的作用和价值。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导入引导:1.引用一段相关的名言或格言,例如:“导学案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学习的路标。

”2.提出一个问题,例如:“你有没有在上课过程中遇到过学生不专心听讲、理解能力较差的情况?导学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3.分享一个与公开课导学案相关的故事或案例,例如:“在某个学校,老师们使用导学案提前准备好课堂内容,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三、知识讲解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公开课导学案的定义、作用、基本结构和格式。

1. 公开课导学案的定义公开课导学案是指为教学过程中的公开课准备的教学辅助材料,用于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提供学习资源。

2. 公开课导学案的作用公开课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导学案,教师可以事先规划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主线,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步骤,提高学习效果。

•提供学习资源:导学案中可以包含教学所需的资料、链接、参考书目等,方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扩展知识。

3. 公开课导学案的基本结构和格式公开课导学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导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导入引导:激发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知识讲解:分解教学内容,详细讲解相关知识点,并提供相关例子和实践练习。

•学习活动:设计一些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学以致用。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思考自己的学习效果。

导学案的格式一般采用表格、大纲等形式,以便教师使用和学生阅读。

公开课导学案 -【完整版】

公开课导学案 -【完整版】
游览顺序: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自评分:10小组评分:9




①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
2
自评分: 教师评分:




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往来翕忽
(2)心乐之 ; 似与游者相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结:小石潭(景)——幽静
作者心境(情)——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再次感知
齐读课文,再现作者笔下的景,感受作者心中的情。




试背课文
结合这篇游记散文的写作顺序(移步换景)进行背诵指导:
作者按照了怎样的顺序来写这些景物
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学习
过程
具体内容
教师复备学生笔记




大家还记得《江雪》这首诗吗我们一起背一遍好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幅寂寥冷清的画面,一颗孤寂落寞的灵魂,一个洁净绝美的世界。今天,让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用善感的心灵走进小石潭,走近柳宗元。




篁竹(huáng) 清冽iè为坻chí为屿ǔ为嵁ān怡然ǐ俶尔chù 翕忽ī差互cī寂寥iáo悄怆chuàng 幽邃uì




老大房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岗位练兵导学案
授课时间:2012年12月18日 主备人:李峰审批人:王永清
课题
小石潭记
课型
讲读
课时
2




1走进文本,营造、品味文学美的氛围;

公开课教案模板

公开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 [请填写课程名称]授课教师: [请填写教师姓名]授课班级: [请填写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请填写具体日期和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请填写具体知识点或技能]。

- 培养学生[请填写具体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请填写具体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请填写具体能力]。

- 培养学生的[请填写具体能力],如:观察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请填写课程主题]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请填写教学重点内容],如:公式推导、实验操作、理论分析等。

2. 教学难点:- [请填写教学难点内容],如:概念理解、复杂计算、实际应用等。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实验器材、相关书籍等。

- 准备好课堂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游戏等。

2. 学生准备:- 预习相关知识点,准备课堂讨论。

- 带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图片、故事、实例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做铺垫。

二、新课讲授(25分钟)1. 讲解重点知识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举例等。

2.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如:提问、回答、讨论等。

3. 针对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提交。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课后总结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公开课导学案 -完整获奖版

公开课导学案 -完整获奖版

合并同类项(导学案)授课人:祝娇艳 授课班级:初一28【学习目标】1、理解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2、经历类比数的运算律,探究合并同类项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类、归纳等能力;3、掌握规范解题步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与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掌握【学习难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探究【学习过程】一、观察下列各组单项式,有什么共同特征?222234)3(23)2(t252-100)1(ab ab x x t 与与与-共同特征: ;归纳同类项的定义:跟踪练习:判断下列各组是否是同类项?22232222222)5(32)4(62)3(2-5)2(a 2-2)1(r r xy xy pm n m n bab 与与与与与π二、 探究怎样合并同类项问题1 青藏铁路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km/h ,在非东土地行驶速度是120km/h ,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需时间的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 t h ,你能用含 t 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吗?问题2 整式的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的,对于有理数的运算是怎样做的呢?整式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有什么联系?运用运算律计算:=⨯+⨯22522100 =-⨯+-⨯)2(252)2(100式子100t+252t 与上面的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你是如何理解化简式子100t+252t 的方法?类比式子100t+252t 的运算,化简下列式子:=+-t t 100252( )t ==+2223x x ( )t= =-2243ab ab ( )t= 上述运算有什么共同特征,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跟踪练习:判断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不对的,指出错在哪里。

7011814(523)3(45)2(523)1(532=-=+=-=+m m x x x aa a abb a )例1 合并同类项:2832422--++a a a a三、学以致用: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22222323)1(xy xy y x y x -++-222244234)2(b a ab b a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课后作业:1、教科书65页:1、22、完成《金指课堂》。

(公开课导学案)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学教案

(公开课导学案)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学教案

公开课导学案——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学教案第一章:正弦函数图像的基本特征1.1 学习目标:了解正弦函数图像的形状和基本特点。

1.2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正弦函数图像的波形,理解其周期性和振幅的概念。

(2) 分析正弦函数图像在各个象限的符号和变化规律。

1.3 课堂活动:(1) 让学生自主绘制正弦函数图像,观察其特点。

(2) 分组讨论正弦函数图像在各个象限的变化规律。

1.4 练习题目:(1) 描述正弦函数图像的一个周期内的变化情况。

(2) 判断给定的点在正弦函数图像的哪个象限。

第二章:余弦函数图像的基本特征2.1 学习目标:了解余弦函数图像的形状和基本特点。

2.2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余弦函数图像的波形,理解其周期性和相位的概念。

(2) 分析余弦函数图像在各个象限的符号和变化规律。

2.3 课堂活动:(1) 让学生自主绘制余弦函数图像,观察其特点。

(2) 分组讨论余弦函数图像在各个象限的变化规律。

2.4 练习题目:(1) 描述余弦函数图像的一个周期内的变化情况。

(2) 判断给定的点在余弦函数图像的哪个象限。

第三章: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的比较3.1 学习目标: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的异同点。

3.2 教学内容:(1) 分析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的形状和周期的关系。

(2) 比较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在各个象限的变化规律。

3.3 课堂活动:(1) 让学生对比绘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观察其异同点。

(2) 分组讨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的比较。

3.4 练习题目:(1) 说明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的异同点。

(2) 绘制一个给定角度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并比较它们的特点。

第四章: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像的应用4.1 学习目标:学会利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利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解决物理、工程等领域的问题。

(2) 分析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公开课导学案详细版

公开课导学案详细版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3.0×108m/s。

3.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能作出相应的光路图。

4.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5.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能作出光的折射光路图,并能对常见的生活、自然现象进行初步分析。

6.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7.了解看不见的光。

一、自主学习各小组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题目)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题目: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地面上产生光斑的形状是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它可以用__________的原理来解释。

考点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题目:小芳在距平面镜1 m 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____(填“实”或“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 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m,像的大小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三: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题目:如图所示,S为某发光点,SO是它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入射光线SO 的反射光线.考点四:光的折射题目:图中是一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i,并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注:折射光线只需画出大致方向).考点五:光的色散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A.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B.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C.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D.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考点六:看不见的光题目: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把一张面值为100 元的人民币放在验钞机的暗箱中时,钞票上显现出“100”字样,原来暗箱上端有一只特殊的灯,能发出__________,它可以使钞票内________物质发光。

公开课教案模板

公开课教案模板

公开课教案模板时间:XX-XX-XXXX地点:XX教室学科:XXXX年级:XXXX课时:XX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XXXX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XXXX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重点内容一:XXXXX2. 重点内容二:XXXXX教学难点:1. 难点一:XXXXX2. 难点二:XXXXX教学准备:1. 教材:XXXX教材2. 教具:XXX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导入前一课时的内容,通过复习概念和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回忆。

2. 引入新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新课讲解(15分钟)1. 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新课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通过多媒体展示,结合实例,讲解新概念和基本原理。

Step 3: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展示具体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2.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相关问题。

Step 4: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布置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分析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1. 对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归纳。

2. 引导学生思考新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拓展。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理解和运用新学的知识。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和及时完成的重要性。

辅助措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来学习新知识,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XXXX难以理解,下次教学时可以选择更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讲解。

此外,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更加明确要求和指导,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发现》公开课导学案

《发现》公开课导学案
动发现问题的习惯。
培养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 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学
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
指导问题提出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清晰地表达问 题,明确问题的背景和范围,为
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教授基本方法
介绍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分析等 ,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拓展学习
根据课程内容,进行 拓展学习,如阅读相 关文献、观看相关视
频等。
成果展示
将个人或小组的学习 成果以适当的方式进 行展示,如报告、演
示文稿等。
反思与总结
对课程内容进行反思 和总结,思考如何将 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生活中。
04
教师角色与责任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激发学生好奇心
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故事或 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未 知领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主
教师评价和建议
01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方
面。 02
教师建议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
教师对公开课进行全面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存 在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
肯定学生成果
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成果 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 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 感。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自评和互评
学生自评
学生根据自己在公开课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包括 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合作的能 力等方面。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

公开课导学案模板

Unit5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Period 2 Section A (2d-3c)知识目标:1. 口、笔头掌握以下句型:I know why you ’re so good at writing stories. I ’m going to keep on writing stories. Just make sure you try your best. 2. 熟练掌握以下词汇 :be sure about, make sure, college, education, article,3. 掌握并能正确使用本课时的重点短语和结构:want to do sth, be going to do sth, be good at, keep on doing sth, make sure, try one ’s best to do sth. 技能目标:能读懂用be going to 结构谈论理想职业以及为实现理想所做出计划的文章,并能用这种结构谈论自己的理想职业。

情感态度:理解要实现人生理想并不容易, 要付出很多努力。

第一次学习 阅读理解1. Read 2d and answer:What does Ken want to be? How is he going to do that?What does Andy ’s parents want her to be?第二次学习 观察与思考:1) 对话中be good at …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 ke ep on 后跟_____________(动词原形/动词ing 形式/动词不定式),意思是___________ 3) Just make sure you try your best.make sure 意思是______________; try on e’s best (to do sth)意思是______________ 自学检测:课件第三次学习 情景应用1. 3a Match what these people want to do with what they are going to do. (把人们想做的和打算做匹配)2. 3b Fill in the blanks.当堂训练 一。

公开课导学案

公开课导学案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导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自主预习案】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振动停止,发声也________。

【声音是否停止传播了呢?我们是否(当物体停止振动那一刻开始)也就听不到该物体的声音了呢?】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声音可以在固体、________和________中传播,但真空________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_________。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________,一般情况下,气体液体固体V V V >>。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

当温度不同时,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发生变化。

不同频率的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怎样确定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1、列竖式计算。
47×600= 280×50= 300×63=
2、改错。
460
× 34
164
138
1544
教后 反馈
易错点和盲点
教后反思
签阅 审批
年月日
四级数学集体备课导学案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
主备人
巩少柳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知识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的方法。








一、复习旧知,计算下列各题。
123×15= 364×32= 214×36=
27×236= 41×253= 35×317=X K b1.Co m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问题:160×30=
2、小组内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进行计算
竖式:
3、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
4、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
①、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