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早熟现状
中医研究性早熟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患者进行 辨证 论治 , 强调个体 化治疗 ; 治疗 用药看 , 从 多
为 复方 制 剂 , 特 殊 的 物 质 基 础 及 相 互 作 用 机 制 可 能 对 其
疾病发生 、 发展各个环节进 行不同程度 的干预 , 对其 多层 次、 多靶点发挥 作用 , 这也 对应 了本病 复杂 的病 理机制 ; 通过调整 人体脏腑 、 经络 、 气血 、 能活动及 整体功 能状 功
运用科 学的方法证明疗效 的确切性 是疗 效评估 的关 键, 循证 医学倡导对 大量 同类临 床研究进 行严格 的系统 评价 , 综合分析其疗效指标 和安全性指标 , 由此做 出结论
才 具 有 较 高 可信 度 , 中对 医学 文 献 的 二 次 评 价 ( M t 其 即 e a 分析 ) 是公 认 最 可 靠 的 评 价 临 床 疗 效 的 证 据 。 临 床 研 究 中采 用 随 机 对照 试 验 ( C ) 案 是 评 价 疗 效 最 科 学 、 严 R T方 最
态 , 高 患 儿对 社 会 和 自然 环 境 的 适 应 能 力 , 临 床 治疗 提 使 真正 体 现 以人 为 本 的 精 神 。其 次 , 医 的 治 疗 手 段 灵 活 中 多样 , 中 药 内 服 外 , 有 针 灸 、 拿 、 穴 、 贴 、 疗 除 还 推 耳 敷 食 等 。从 众 多 文 献 报 道 看 , 医 治 疗 本 病 不 仅 能 明 显 改 善 中
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对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 熟的临床疗 效进行客观评价 , 其又是通过 哪些 机制发挥作用 , 迄今还 未能提供得到普 遍认 可的有 力证据 , 而要 真实客 观地展
示 中医 药 治疗 儿 童 性 早 熟 的优 势 , 主要 有 2条途 径 : 为 一 临 床 疗 效 的 客观 评 价 , 是 对 作 用 机制 进 行 全 面 的 诠 释 。 二
中国城市儿童性早熟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国城市儿童性早熟现状的调查研究朱迪卿;朱红【摘要】目的:对国内城市儿童性早熟现状进行调查,为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并推动儿童性早熟的临床规范化和个性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2014年3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城市儿童性早熟现状调研”活动。
调研共收集来自全国10余省市的2687份问卷,其中1714份问卷纳入统计分析。
结果调查人群大多分布在全国10个主要省市,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湖北等;调查患儿以女童为主,其男女比例约1∶16。
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的患者占75.79%(1299/1714);调查中初次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患者占88.91%(1524/1714)。
调查患者的骨龄为(10.00±1.77)岁,高于实际年龄(8.29±1.6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初次诊断为 CPP 的患者的骨龄为(10.11±1.70)岁,高于实际年龄(8.35±1.57)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结论国内城市儿童性早熟就诊患者的年龄偏大,为防止患者就诊时已错过最佳的干预和治疗时机,应引起对疾病筛查的高度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precocious puberty in Chinese cities,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making effective prevention strategy,and promoting clinical standardization and per-sonalized treatment of precocious puberty.Methods "Precocious Puberty Research in Chinese cities" activities be-gan in the period between March and December 2014.Among a total of 2 687 questionnaires,1 714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The survey of patients with city distribution were mainly in 10 cities,the top three being Chongqing(21.28%),Changzhou(9.26%)and Shanghai(8.37%).Girlsdominated the survey,and male to female ratio was about 1 ∶16;In secondary inspection,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accounted for 75.79% by GnRH stimulation test.Initial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ac-counted for 88.91%.In all patients with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bone age was higher than the actual average age at about 1.65 years old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01).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n Chinese cities are generally older.In order to avoid missing the best time for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great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disease screening,and early detection,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must be done.【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100-102)【关键词】性早熟;性早熟年龄;中枢性性早熟;GnRH 激发试验;儿童【作者】朱迪卿;朱红【作者单位】213000 江苏常州,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保科;213000 江苏常州,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保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5.2调查研究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
儿童性早熟,谁在拔苗助长?
史轶 蘩教 授说 ,中国儿童 的发 育年龄 大 发 育、 阴道 流血等 。性 早熟无论 真假 , 都 《 上海青少年性 早熟调查报 告》显 示 , 上
约提 前 了 1年 ,女孩从 1 l岁提 前到 了 f可 同时伴 有身高 和体 重增长 加速 、骨口 海 达到性早熟 标准 的孩 子 占青少 年总人
◆ 策划 , 刊编辑部 执行 / 霞 本 蔡
儿童性 早熟 , 谁在拔苗助长?
。 _ _● I 0
:发展也快慢 不一 ,有些 孩子可 在性发 育 单位 的内分泌 学专家纷纷 表示 ,现在到 达 一定程度后停 滞一段 时期再进 一步发 医院诊 断性 早熟 的孩子越来越 多 了。据
● ?) f n 。n (1) f _澎m j●
热点 追 踪
引起 儿童 性早 熟 主要 是非 疾 病原 因 , 待 孩子进入 深度 睡眠阶段 再关 灯 ;或 教 父母或 爷爷奶奶 为伴 ,封 闭的环境 中接 由 于营养改 善 、 庭生活 条件优 越 、 家 疾病 减 孩子借 助窗外微 弱光线对抗 恐惧 。” 触 的都是 大人 ,这 些都影 响 了他 们 的说 少等 因素 作用 , 儿童生长 发育 加速 ; 饮食 话 、 事方式 。相反 。 果一 个孩 子有 机 办 如
≯
周 岁前乳房 开始 发育 , 岁前出现 月 天 门诊竞达上 百人 次。北京 、 州 、 1 O周 广 香港 经 , 被称为性 早熟。 都
是
等城 市也 曾出现 此类现 象。在 中华医学
性早熟 的临床表 现变异较大 ,在青 j会 内分泌 分会研讨会上 , 京协 和医院 、 北 那么 , 是什 么原 因让孩 子变得早熟? 春期前的各 个年龄组都 可以发病 ,症状 北京儿童 医院 、首都儿 科研 究所 等 医疗 儿科 专家说 , 目前 医院的 门诊 量来看 。 从
儿童性早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研究
儿童性早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其中包括孩子们的生活方式。
据统计,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的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这让人们十分担忧。
本文将深入探讨儿童性早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研究。
一、儿童性早熟的定义儿童性早熟是指6岁以下或女性在8岁以前、男性在9岁以前出现了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的早期出现。
具体表现为乳房膨胀、阴毛生长、月经来潮或是阴茎、阴囊发育等都已经开始,这一过程早于正常情况下的性征发生,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二、儿童性早熟的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世界各地对儿童性早熟的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中国的儿童性早熟比例也在上升。
根据中国流行病学调查,在某些地区,性早熟的比例已经高达20%左右。
而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也存在性早熟的问题。
其中,美国的儿童性早熟比例已经达到了10%左右。
研究表明,性早熟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环境因素,如营养不良、化学污染物、早期应激、家庭社会环境和遗传因素等。
这些都是影响儿童性发育的重要因素,具体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三、儿童性早熟的危害儿童性早熟的危害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首先,儿童性早熟的孩子在心理上会面临很多的挑战。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早熟并不是她们愿意的,会给他们带来不适和焦虑等。
而且,早熟的孩子常常面临着早恋、性别认同难题等问题。
另外,早熟也可能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多的问题。
可以发现早熟的孩子,其生长和发育往往不正常,容易在身体健康方面产生很多的问题。
例如,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骨龄和生长学龄过早,这样会导致以后的身高和智力发育受到极大影响。
四、儿童性早熟的防治研究针对儿童性早熟给孩子们带来的问题,国内外专家也开展了防治研究,采用高度综合的方法,分别从生活环境和营养、药品治疗等方面入手。
首先,要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和营养。
从儿童的生活环境方面来说,家庭环境是较为关键的。
儿童性早熟报告
儿童性早熟报告
侯长松
【期刊名称】《中国健康月刊》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性早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在中国大小城市都有扩散趋势。
据调查,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中国儿童性早熟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
1999年。
上海儿童医院每天门诊竞达上百人次。
北京、广州、香港等城市也曾出现此类现象。
【总页数】4页(P70-73)
【作者】侯长松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88
【相关文献】
1.中医理论对儿童性早熟分析调查的报告 [J], 黄枋生;邱传丽;陈岳勇
2.探讨不同年龄儿童性早熟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J], 吴楚婷;曾维礼;刘湘
3.儿童性早熟相关膳食行为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J], 刘丽芳;周林妫;李军胜
4.学龄前儿童性早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龚岱;颜丽娟;文湘兰;唐琼;邹力;陈瑾
5.儿童性早熟的中医防治方法 [J], 卢兴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千万儿童面临性早熟威胁——洋快餐、营养品摄入过莎成为重要诱因
分 患 儿 则 是 由 于 不 恰 当地 接
营 养 失 衡 是 重 要 原 因
有 关 研 究 表 明 , 儿 童 性
触 性 激 素 药 物 或 含 性 激 素 的
制 剂 导致 的 。
据 医 生 介 绍 , 一 对 4岁
双 胞 胎 惠 了性 早 熟 的 原 因 是
早 熟 与遗 传 、疾 病 、环 境 、
区 2. 5万 名 儿 童 进 行 调 查 。
了调 查 , 引 发 了人 们 的 高 度 童 性 早 熟 现 象 , 人 们 的 认 知 程 度 却 普 遍 偏低 。最 近 的一 项 网 上 调 查 显 示 ,有 9 . 9 O 6%
的人 知 道 性 早 熟 这 一 说 法 ,
据 专 家 介 绍 , 患 有 性 早 熟 的 儿童 骨 骺 闭 合 会 提 前 ,
因 此 最 终 身 高 可 能 要 远 远 矮 性 冲 动 , 有 可 能 引 发 早 孕 ,
指 女 孩 8岁 前 出现 乳 房 发 育 、
于 正 常 人 。很 多 性 早 熟 患 儿
甚 至 产 生 性 犯 罪 和 自杀 等 社
营养 等有 着 紧 密的关联 。认 为 :营 养 失 衡 是 导 致
儿 童 性 早 熟 的 重 要 原 因 。 营
多 补 品 、 保 健 品 都 含 有 一 定
不 小 心 用 了母 亲 的 丰 胸 霜 。
而 造 成 一 个 仅 3岁 多 的 小 女 孩 性 早 熟 的 元 凶 竟 然 是 家 里
■ 千 三 一 ■— ●— ■— ■— ■■ 一 I■
口 宗 和
几 岁 大 的孩 子 ,却 有 着
几 乎 发 育 成 熟 的 身 体 , 是 什
独生子女早熟与幼稚并存现象探源
独生子女早熟与幼稚并存现象探源杨雄——关于家庭与学校教育问题的思考人的幼稚。
一、早熟与幼稚现象种种(一)“蛋壳化”现象上海400万家庭中,62%是独生子女家庭。
“独生子女”生活在“独门独户”和“独养”的封闭环境中,从小就处于父母百倍呵护的“三人世界”中,日常生活又是学校一家庭两点一线,与外界接触甚少,所以,导致他们内心孤独、心理封闭,成为“自己跟自己玩”的一代,久而久之,则形成了一种“蛋壳化人格”,其表现为:1.封闭孤独:笔者去年对一所重点小学210名三、四、五年级调查表明:寒暑假中,36%的孩子经常一人在家。
由于不放心孩子的安全,家长不允许他们出去玩,每天帮孩子准备好食品,将其锁在铁门之内,上班时则用电话加以指挥,这些孩子成了典型的“被遥控一族”。
北京地区一项“独生子女社会适应性”调查则显示:尽管有60%的孩子愿意结识新朋友,但63%的孩子在遇到心情不好时找不到人帮助,35%孩子经常感觉孤独。
于是,只能“自己跟自己玩”(包括电脑、walkman 、电子宠物、手掌机、玩具、四驱车)。
2.心理脆弱:如今的孩子受到的是一种“暖箱式”或曰“襁褓式”关怀爱护,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加上应试教育给孩子造成的巨大压力,使得现在孩子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和心理逆反。
据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对全国76所学校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检测发现,约有 30%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表现。
中小学生主要的心理障碍是神经症状(忧郁、强迫、焦虑、思维障碍):占42%;行为症状(违纪、攻击、残忍、自伤身体):22%;社交症状(交友不良、社交退缩、不受欢迎)占:16%;躯体诉述占12%;性问题占6.96%。
3.生活依赖:如今的独生子女自立和独立生活能力差这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
据对210名中高年级的小学生的个案调查,回答每天独自上学、回家仅为29%,即还有61%孩子每天需要家长接送,当询问孩子“父母是否同意你独自乘车、过马路”时,有40%孩子的回答是否定的。
孩子性早熟问题调查与研究
孩子性早熟问题调查与研究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孩子成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学生性早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据统计,中国大约有10%~15%的学生存在着生理性的早熟现象,而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性早熟不仅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影响,还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性早熟的概念性早熟是指在孩子性征发育和身高生长上出现提前的现象。
通常发生在女孩的8岁-12岁、男孩的9岁-14岁之间。
正常情况下,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骨骼和身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发育,也没有达到性成熟的标准。
但是,如果他们出现了早熟的现象,就会让人担忧和忧虑。
在性征上,男孩的性早熟表现为阴毛、阴茎、睾丸发育超过常见标准,还会出现声音变低,肌肉增加,性器官大小和阴毛颜色变化等。
而女孩的性早熟则表现为乳房、月经、阴毛的提前发育和成熟。
二、性早熟的危害1.生理危害①生长发育不完全:性早熟的孩子由于在正常情况下尚未发育成熟,早期出现性成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导致身高矮小,并且会出现骨骼发育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性早熟的孩子从外表上看不像自己的年龄段。
②增加癌症的风险:女孩在激素的刺激下乳房早熟,骨龄提前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发现卵巢、子宫、乳腺等癌症,已经有研究证明:女孩月经初潮提早一年,患卵巢癌的风险增加20%。
2.心理危害早熟的孩子由于外表上的性成熟,就会让他们的紧张和困惑增加。
他们可能会觉得与自己长得像的孩子浑然一体,但反映到他们的思想层次和心理状态上,这个认识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沮丧、对社会不太自信。
由此他们也不太会喜欢寻求帮助,没有充足的理解和支持会让他们数量持续的承受残酷的压力和挑战。
3.家庭困扰孩子早熟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父母一方面要应对孩子的生理变化,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面对问题。
对父母来说,这些都是一个考验:早熟情况下的家庭教育比正常情况下更加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应对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三、性早熟的预防和治疗1.卫生的生活习惯:首要的方法就是引导孩子养成卫生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挑选营养丰富的食物,少吃过多的零食,保持科学的饮食习惯,安定情绪心态,保持心情愉悦,注重运动保持身心的健康状态。
论小学生早熟 2
论小学生早熟摘要:时下的中小学生存在着早熟现象,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中比例稍重,有的通过EMAIL和手机短信互相表示好感;女孩早早就化浓妆,男孩发型追求新异;学校课间学生探讨的话题也已不再是理论上应该与这个年龄相关的漫画和电视节目,而更多的是一些比如“投资”之类的生僻字眼,孩子们的口头禅更是多得惊人。
随着独生子女的生活越来越优越,孩子们多少有些出乎意料的过于“茁壮”地成长着。
这些非主流的“小大人们”未免让人忧心忡忡。
关键词:中小学生生理早熟家庭社会正文:一、生理上的早熟就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表明,近两年12岁以下年龄段学生平均身高增长了近两厘米。
海淀一位老师说:“现在孩子长的越来越快,小学四五年级身高一米六到一米七的不在少数。
”就中国健康协会负责人表示,11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呈明显加快趋势,专家称,这和社会经济发展后儿童营养摄取丰富有关。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查发现,许多家长营养知识缺乏,许多学生膳食结构的不合理让性早熟等现象越来越普遍二、学生在言语上表现成熟毕业留言已经是一种习惯。
从一个小学生的留言册发现,每一页正面是用来留言的,背面则是用来记录留言者的有关信息。
在留言册上,记者看到了“祝你升官发财!”“天生才子佳人配,只羡鸳鸯不羡仙!希望你早日找到你的美羊羊!”、“祝你学习、爱情双丰收!”等一些非常成人化的留言,甚至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留言:“伟哥,哈哈,祝你早生贵子!”孩子们的毕业留言册上大部分是以“谈情说爱”、“挣钱当官”为主题,从语气上看,有调侃的,有搞笑的,也有嬉皮的,显然都与孩子们的年龄、身份并不相符。
本来小学生这个年龄正是天真烂漫、充满美好梦想的时候,毕业留言却充满了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功利和世俗化,怎能不令人尴尬又担忧呢?学生早熟的现象令人堪忧,小学生早熟趋势明显,“我靠,你酷毙了!I服了YOU!”这些流行的词汇现在已不只是高年级同学的专利。
留着爆炸头,哼着“周董”情歌的孩子比比皆是。
三、小学生思想上的早熟更令人担忧,就一项针对北京中小学生的权威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将近600所小学中,五年级以上早恋的比例相比十年前高出近20个百分点,而方式已由传纸条转向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
网传蜂蜜燕窝会致儿童性早熟 专家称盲目进补危险大
网传蜂蜜、燕窝会致儿童性早熟专家称盲目进补危险大蜂蜜、燕窝、蛋白粉……这些东西会导致儿童性早熟?一份儿童禁食名单在网络上走红,家长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医师说,这份名单并没有专业的检测成果,若家长不让孩子吃名单上的东西,又忧虑孩子养分不行,盲目进补,性早熟的危险更大。
临床:性早熟女孩5-8岁都有据北京市最近一项查询显现,女孩乳房开端发育的平均年龄为9.5岁,性早熟检出率为1%左右,男孩子的发育也呈提早趋势。
据统计,中国学生的青春期已经由曩昔的12岁左右提早至10岁左右。
鲤城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陈湧接诊过的病例中,女孩性早熟较多,从5岁到8岁都有。
据介绍,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反常性疾病(表现为女孩8周岁前呈现乳房发育或10周岁之前呈现月经初潮,男孩9周岁前呈现阴茎和睾丸发育或11周岁之前呈现遗精),应视为性早熟。
原因:盲目进补保健品摄入激素污染食物“前来就诊的性早熟女孩,呈现乳头又大又硬的状况。
”陈副院长说,除遗传、疾病等要素外,环境污染、养分过剩、误服含雌激素的药物,看言情涉性书本或印象等,都是形成孩子性早熟的重要原因。
现在家长总不由得要给孩子添加养分,市面上针对儿童的保健品也许多,比方维生素、DHA、蛋白质等。
陈湧建议,经过食物来弥补维生素,多吃蔬菜、生果,最好不要吃保健品。
此外,高能量饮料摄入过多,进而呈现内分泌紊乱;摄入一些被激素污染的食物,如家畜体内或许被打针雌激素而多长肉多产奶,鱼虾食用的激素饲料等,这些环境激素都或许是形成性早熟的原因之一……对策:均衡饮食多从食补“饮食均衡,多吃粗粮。
”陈副院长以为,让孩子多从食物中吸取养分成分,才是健康成长的正确理念。
陈副院长介绍,所谓粗粮,是指除精白米、富强粉或标准粉以外的谷类食物,如小米、玉米、高粱米等。
小儿从4~6个月加辅食后,就能够考虑吃点粗粮了。
各种粗粮以及新鲜蔬菜和瓜果,含有很多的膳食纤维,具有平衡膳食、改进消化吸收和分泌等重要生理功能,还可操控宝宝肥壮,免除便秘之苦;至于DHA、蛋白质等养分成分,能够挑选深海鱼;多从食补,才是宝宝的健康之道。
柴嵩岩诊治小儿性早熟经验
柴嵩岩诊治小儿性早熟经验柴嵩岩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他在小儿性早熟的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小儿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前开始乳房发育、月经初潮或男孩在9岁前出现阴毛、阴囊增大等性征,引起了家长和孩子本身的关注。
柴嵩岩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诊治小儿性早熟的经验,为了更好的帮助患儿,以下就是柴嵩岩教授对于小儿性早熟的诊治经验的介绍。
一、患儿的全面评估柴嵩岩教授强调,对于小儿性早熟患儿的诊治,首先需要进行患儿的全面评估。
这个全面评估包括患儿的家族史、个人史、早期生长发育情况、患儿目前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等。
柴教授指出,全面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儿的疾病情况,有助于确定患儿的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二、治疗方案的制定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柴嵩岩教授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早期性早熟患儿,柴教授主张采取保守治疗,包括避免性激素接触、饮食调节、生活规律等。
对于严重的性早熟患儿,柴教授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他指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儿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三、定期随访柴嵩岩教授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定期随访患儿的病情十分重要。
定期随访可以及时了解患儿的治疗效果,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还可以及时发现患儿在心理和生活方式上的问题,为患儿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柴教授指出,定期随访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儿的病情,从而更好地指导患儿的治疗和生活。
四、家长的配合在治疗小儿性早熟的过程中,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
柴嵩岩教授指出,家长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给孩子服药、定期带孩子进行复诊、对孩子进行生活方式和饮食的指导等。
柴教授强调,只有家长和医生真正合作,才能更好地帮助患儿度过治疗期,提高治疗效果。
五、心理支持柴嵩岩教授指出,小儿性早熟不仅是一种身体疾病,还伴随着患儿的心理问题。
【健康育儿】乱“进补”女童乳房发育 儿童性早熟趋势明显
【健康育儿】乱“进补”女童乳房发育儿童性早熟趋势明显儿童性早熟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早出现于儿童时期。
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或9岁半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在10岁以前月经来潮即属性早熟。
在温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的儿童生长发育中心门诊,几乎每天都会碰到性早熟病例。
去年中心门诊总量突破1万人次。
其中逾半数因怀疑有性早熟就诊,最终有近2000名儿童被确诊为性早熟。
前段时间,6岁女孩童童(化名)被奶奶带去医院就诊,老人告诉医生,孩子这段时间突然出现明显的乳房发育。
而通过检查发现,童童只是单纯的出现乳房增大,而实际上掌控性发育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并没有提前启动,因此判断为假性性早熟。
据了解,童童从小体质差,经常感冒发烧,为了给孩子增强体质,童童的奶奶就常给孩子吃人参、哈士膜、冬虫夏草等名贵补品。
几个月下来,孩子竟出现了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近来的发展趋势及危害远比大家想象得要严重得多。
在中国100个孩子中就有1个患性早熟,对于性早熟的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已经成为年轻父母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
什么是儿童性早熟?儿童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早出现于儿童时期。
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或9岁半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在10岁以前月经来潮即属性早熟。
孩子为什么会性早熟?1、营养改善、盲目进补:由于生活的不断改善,消费水平的提高,家长们以为给孩子吃好的就是对的,但是他们却不增知道,这是导致孩子性早熟的因素之一。
2、含激素食物:现在生活中,商家为了谋求更高的利润,不断向食物中使用添加剂和各种激素,而这些激素会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
3、摄入外源性性激素:孩子误食药物或者是因为现在市场上的瓜果蔬菜上面残留的农药成份。
4、社会心理因素:社会的发展过于迅速,在孩子观看电视的过程中学习上面的行为,过早接触这些东西,使孩子的大脑皮层受到刺激,进而提前启动控制青春期发育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提前启动。
我国儿童生长发育期的变化
我国儿童生长发育期的变化最近100多年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儿童青少年,身材一代比一代长得高大,性发育明显提前,研究者将其叫做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
(1)各年龄组儿童发育水平提高——宝宝18个月里成长发育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首先出现在经济发达国家。
主要见于城市文化生活水平较高的青少年中。
如西欧各国1900-1950年间,新生儿的平均身长、体重较从前明显增大。
日本在战后经济发展伴随着生长加速现象,男女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出现了显著增长,即12、13、14岁青春期男少年的平均身高每10年增长1.9cm、2.2cm和2.0cm。
我们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儿童少年生长水平不断提高。
有人调查14城市7-18岁男女孩身高资料,男女每10年平均增高分别是2.8cm和2.6cm。
身高的增长以学龄期和青春期更加明显,在身高增长的同时,与身高有关联的如手长、足长、肩宽等形态指标以及机能指标如握力、肺活量等的数值也相应增加。
(2)青春期开始和结束时间均提前——父母,警惕孩子性早熟性成熟提前的趋势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可以观察到。
性成熟的趋势通常以女孩月经初潮发生年龄来反映。
国外学者分析近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发达国家少女的月经初潮明显提前,当今女孩的初潮年龄较100年前提前了3年,每10年提前3-4个月。
随着月经初潮年龄的不断提前,第二性征出现的年龄也逐渐提前,即整个青春期提前。
胸围的增加甚少,身高的增加主要是下肢长的增加,出现体形细长化现象。
我国北京、上海和武汉等大城市少女的月经初潮年龄从1960年的14-15岁,提前到1990年的12-13岁。
(3)其他方面——孩子性早熟应及早预防如今儿童第一恒磨牙的萌出时间已较120年前的同龄儿提前6-9个月。
苏联也有学者报道,60-70年代青少年的脑力工作能力较20年代同年龄儿童有明显的增长。
哈尔滨刘宝林教授报道7-12岁男女各年龄组的骨龄,在1980年-1990年期间有明显提前。
生长长期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的因素有营养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远缘婚配的遗传因素,但单一因素不能完全解释生长长期变化,很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相关的营养状况评估与干预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相关的营养状况评估与干预营养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不同机制对生长发育发挥作用。
人类的生命早期经历不利因素(营养、药物、环境等),将对其成年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哮喘等疾病的发病,甚至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我国人民的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得到改善,传染病、新生儿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营养过剩相关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发生率逐年上升。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指出,到2030年,要进一步完善营养工作体系,在降低全国人民贫血率、降低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控制学生超重/肥胖率、提高住院患者营养筛查率和营养不良住院患者的营养治疗比例等方面取得进步。
文章将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间的营养问题、评估、干预措施以及面临的挑战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基层医生能了解相关知识,及早发现儿童相关不良营养问题,及早转诊和干预。
一、生长发育期间的营养问题营养不良指营养需求和摄入不平衡。
WHO将营养不良分为3类:营养低下、微量营养素缺乏和营养过剩。
1.营养低下: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中国有2 857万人营养不良,所有年龄段人群中,5岁以下儿童营养低下发病率最高。
导致营养低下的原因有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和健康因素:饮食因素包括母乳喂养延迟、辅食添加过晚以及饮食结构单一等;环境因素,例如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贫富差距、家庭地位等;健康因素,例如感染、缺乏免疫接种等。
3岁以内是大脑皮层发育的关键时期,1岁以内是生长发育的第1个高峰期,在这些关键时期发生营养低下,可能严重危害儿童生长发育。
生长迟缓、消瘦和低体重是常见的营养低下表现。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我国6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降至7%以下、低体重发生率降至5%以下,均已实现2020年国家预设目标,尤其是农村地区生长发育迟缓问题得到了改善。
2.微量营养素缺乏(micronutrient deficiency):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维生素A、D、E、K,B族维生素、叶酸、核黄素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铁、锌、硒、碘等),存在于各种动植物性食物中,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青少年性早熟和性晚熟的成因探讨和危机干预解读
青少年性早熟和性晚熟的成因探讨和危机干预总述青少年的性成熟存在个体差异,早成熟和晚成熟都普遍存在,早成青少年成熟提前和滞后的原因很复杂。
不论早熟和晚熟,还是正常成熟,青少年都会面临或多或少的危机,对青少年危机的成因有明确的认识,早觉察早干预,多方面干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显著意义。
一、引言我们知道,人从受精卵开始,个体就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从受精卵到胚胎,各个组织和器官的的形成,到婴儿出生,伴随着骨骼的增长,神经系统的的完善,内分泌系统的成熟,大脑的成熟,与之而来的就是性的成熟。
我们有时候也侠义的把性成熟(开始和结束)的时期定为青春期,青春期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心理、行为、社会适应的变化。
青春期发动时间的早晚或者整个青春发育过程中各类标志性事件出现的时间早晚,即青春发育时相,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乃至生命全程健康显示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ShiHJ 2008)。
欧洲女童青春期发动年龄(多数由月经初潮年龄判定)从19世纪初的17 岁下降至20世纪中叶的13岁(Golub等,2008,Seminara等,2003),20世纪初美国女童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趋势(Wyshak&Frisch,1982)。
从20世纪60 年代开始,月经初潮年龄下降的趋势在欧洲与美国均消退(Herman-Giddens等,1997;Tinggaard 等,2012;Mul 等,2001;Chumlea 等,2003),过去25 年中约下降了 2.5〜4个月(Aksglaede等)。
中华儿科学会发布最新中国儿童成长发育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女孩的青春期发育开始年龄平均为9. 2岁,比30年前提前了3. 3岁(高智勇冯菲菲2012)。
而我们知道,青春期的开始男孩在9岁半到13岁半之间,女孩在7岁到13岁之间,男孩从第一次遗精到性成熟需要2到5年的时间,女孩从初潮到性成熟需要一年半6年。
(J. Tanner, 1972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界定:男孩在9岁半前出现遗精,女孩在7岁前出初潮,就认为是性早熟;男孩在13岁半还未出现遗精,女孩13岁还未初潮,就认为是性晚熟。
儿童中枢性性早熟CPP诊断标准、实验室评估、鉴别诊断、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案专家共识更新要点
2022中国CPP诊断标准、实验室评估、鉴别诊断、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案专家共识更新要点我国流行病学女童CPP患病率介于2.91%~19%,男童为1.74%~2.3%,随地域不同有明显差距。
目前儿童性成熟年龄呈年代提前趋势,青春期发育启动年龄也逐年提前,提示儿童 BMI水平与青春期发育呈正相关。
CPP规范诊断1. 诊断标准变化新旧共识中 CPP 诊断标准对比如下表。
2022 年共识更新了诊断标准中关于性征发育提前的标准:由原来的女童 8 岁前出现乳房发育变更为女童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并增加新的条件,女童10 岁前出现月经来潮。
诊断年龄是自2003 年来首次共识更新,男童性早熟年龄界限未做变更。
目前全球范围内儿童青春发育启动年龄有普遍提前趋势,如仍按照原有性早熟诊断年龄将造成过度诊断和治疗。
新版共识中的诊断标准依然是围绕性发育为优先,并且性腺发育评估条件与之前相同。
2. 激发试验仍是重要实验室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仍然是鉴别外周性性早熟及中枢性性早熟的重要实验室检查。
实方式无改动:GnRH 所用剂量为 2.5μg/(kg·次),最大剂量100μg 。
促黄体生成素峰值≥ 5.0IU/L且LH 峰值/卵泡刺激素峰值≥0.6提示性腺轴启动。
共识强调不能仅以 GnRH 激发试验作为CPP 唯一诊断因素,需结合性征进展情况、性发育状态、性腺及身高变化、骨龄等因素共同分析。
3. CPP 的实验室评估新进展。
除 GnRH激发试验之外,可评估性发育程度的新进展如下:LH 基础血浓度。
LH 上升是 HPGA 启动生化标志之一。
LH基础值>0.2IU/L可作为筛选性发育启动指标,但需注意是LH基础值 < 0.2IU/L 并不能完全排除CPP,需结合临床分析,必要时激发试验。
子宫宫体长度改变。
子宫宫体长度在诊断CPP的价值超过卵巢相关影像指标。
以宫体长度> 3.2 cm 作为诊断CPP界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为81.8%和82.0%。
219492788_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t
fl
i
f
e
y; Gi
yo
ywo
性早熟是指女童 在 8 岁 前,男 童 在 9 岁 前 出 现
第二性征的发育 [1].在这 些 儿 童 中,约 有 90% 的 女
国儿童性早熟总发病率达到 1/10000~1/5000,其
.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全 球 儿
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会 造 成 女 童 乳 房 过 早 发 育,从 而
训,并且向儿童家 长 解 释 研 究 目 的、取 得 知 情 同 意.
病例组在 门 诊 就 诊 时 在 家 长 的 指 导 下 填 写 纸 质 问
卷.对照组由研究人员在学校给儿童发放纸质问卷
带回家在家长的指导下填写.最 后 共 发 放 问 卷 335
份,回 收 317 份,其 中 病 例 组 发 放 135 份,回 收 135
【关键词】 性早熟; 女童; 生活质量
do
i:
10.
3969/
i
s
sn.
16743865.
2023.
03.
014
j.
【中图分类号】 R5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865(
2023)
03024106
I
nv
e
s
t
i
a
t
i
ono
fqua
l
i
t
fl
i
f
eandi
n
f
l
u
enc
1
1 研究 对 象 该 设 计 采 用 成 组 病 例 对 照 研 究.
病例组于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11 月通过便利抽样
儿童性早熟86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进行 回顾性分析 , 探讨 其临床特征 , 报道如下 。
l 资 料 与 方 法
儿 的身 高 、 质量 、 体 乳房 、 阴毛分级 , 以及 其外 阴发育
情况 等 。 所 有 患 儿 均 进 行 促 性 腺 激 素 释 放 激 素
( RH) Gn 激发 试验 , 2 5u / gG R 最大量不超 用 . g k n H( 过 10 )采 用化 学发 光法 分别 于 O 3 、O 9 i 0 g , 、 O 6 、0m n
【 键 词】 性成 熟 ; 饮 食 ; 诊 断 ; 儿 童 关 d i1 . 9 9 i n 1 7 — 8 5 2 1 . 4 0 8 o : 0 3 6  ̄.s . 6 4 3 6 . 0 1 0 . 3 s 【 图分 类 号 】 R 8 【 献 标 识 码】 B 【 中 55 文 文章 编 号】 1 7 — 8 5 2 1 ) 4 0 6 — 3 6 43 6 ( 0 1 0 3 3 0
的 建 议 ”4。 L ]
1 3 纳 入 标 准 ( ) . 1 9岁 以 前 出 现 发 育 等 第 二 性
征 ;2 未 经任何 药物 治疗 ;3 特发性 性早熟 和部 分 () ()
性早熟 。
是 仅 次于 儿童 肥胖 症 的第 二位 儿 童 内分 泌疾 病 。 ]
儿 童过早 出现第二 性 征 , 往往 会 产 生不 安 和 恐惧 的 心理 , 严重影 响患儿 的生 活质 量及 身心健康 , 家庭 给 和社会 均带 来 不 良影 响 ; 外 , 二性 征 的 过 早 出 此 第 现 , 使患儿 的骨骺 提前 闭合 , 可 致使其 成年后 身 高较 正 常人矮 小c 。因此 , 3 ] 加强 对本 病 的认识 , 了解其 发 病情况及 其危害 , 可以为鉴别 和治疗该病 提供 良好 的 依据 。现对本 院收治的 8 例性早 熟患儿 的临床 资料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儿童早熟现状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儿童的成长状况,希望尽自己所能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但是,中国儿童的成长仍旧面临相当大的问题,而“早熟”就是其中的一个重大点。
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儿童已经趋向“早熟”。
唯有认清现状,找出根源,才能得到解决或是预防的办法,让中国儿童真真正正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生理早熟心理早熟
一、中国儿童早熟表现
儿童早熟可以分为生理早熟以及心理早熟,有意识以及无意识的早熟。
至于生理方面的早熟,大家都肯定都听闻现在我国出现的“性早熟”这一疾病现象。
所谓“性早熟”,据中国卫生部确定的概念,即为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即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外生殖器发育等等,比正常人群的平均年龄要早2个标准差。
按发育机理和临床表现,“性早熟”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行早熟,并且女童患病的几率要比男童高得多。
中枢性早熟的临床特征是提前出现的性征发育与正常青春期发育程序相似,但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在青春期前的各个年龄组都可以发病,症状发展快慢不一,有些可在性发育一定程度后停顿一时期再发育,亦有的症状消退后再发育。
在性发育的过程中,男孩和女孩皆是有关身高和体重过快的增长和骨骼成熟加速,由于骨骼的过快增长可使骨骺融合较早,早期身高虽较同龄儿童高,但成年后身高反而较矮小。
另外性早熟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患儿可能因自己在体型、外表上与周围小伙伴不同,而产生自卑、恐惧和不安。
过早来月经的孩子往往精神十分紧张,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学习。
人的身体发育本有自己特定的规律,受各类影响“催长”,性早熟会给孩子造成重大的影响。
当然,除了生理早熟外,儿童心理早熟这一问题不容忽视。
儿童是脆弱的,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同时,儿童又是好学的,需要我们树立榜样,言传身教。
小孩子的种种行为,总会在孩子周边坏境中找到原型,所谓潜移默化,影响是十分巨大且深远的。
在各地新闻中,甚至就在我们自己周围,小朋友时常会做出“雷人”举动,震惊全国,颇有“惊天地,泣鬼神”之势。
那些小学或是初中的学生,竟上演着“激吻门”,“摸奶门”,“脱裤门”等等不堪入目的举动,男同学躲躲藏藏得抽烟;女同学在着装等方面追求“性感”,甚至是“浓妆艳抹”;有同学开始“早恋”,四处标榜:“XX是我的女(男)朋友。
”这些行为发生在花一样的小朋友身上,我们难道不该深思么?
二、中国儿童早熟原因
儿童“性早熟”这一疾病,可谓是儿童无意识的一种早熟。
其产生的原因,大概有这样几点。
首先就是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极少有家庭存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这就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本来生活条件的改善是件好事,但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一旦过了那个“度”,必定产生不好的影响。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孩子俨然成为每个家庭中的宝贝,家长总希望把自己全部的爱加之于儿女身上,为了让孩子更加健康成长,给小孩增加营养,家长选择给小孩服食保健品,殊不知很多保健品中常含有激素成分,长期服用可引起儿童血液中激素水平上升,进而导致性早熟。
“激素'真的是健康杀手,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环境也受到很大的污染与破坏,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及其分解产物可在自然界产生一系列类激素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如被儿童摄入,即可引起生殖器官及骨骼的发育异常;再加上动物材料,农药,以及反季植物蔬菜,这一系列违反自然规律的人类改造,使我们平常摄入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激素,儿童常食会使大量激素进
入体内,进而导致性早熟。
而儿童的心理早熟,我认为是有意识的早熟,是儿童模仿的结果。
每个孩子的模仿能力都特别强,他们天生就爱模仿。
不仅是模仿同伴,还乐于模仿成人的。
在孩子的眼睛里看出的成人世界是很神秘的、很特别的,而孩子又是天生喜欢探索新的事物,因此成人的世界就给孩子带来很多探索的欲望,成了孩子的目标。
而孩子就会通过效仿成人的行为习惯,作为第一步,来接触成人的世界。
而因为社会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发达,有关成人感情、激情的知识、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输入”孩子们的大脑中,譬如互联网、影视、光盘、畅销书、广告、商品信息等,真的是“广而告之”,扩充了小孩子的“见识”。
这些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提高了孩子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或许因此诱导了“下丘脑--脑垂体--性腺”关闸提前启动,发育也就提前了,做出那些“雷人”举动似乎意料之中。
三,预防儿童早熟的方法
根据儿童早熟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措施。
儿童“性早熟”产生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激素作祟,现在人们的饮食很不健康,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少年,每天需要足够的营养,但必须避免营养过剩;不要随便给孩子服用那些所谓的“保健品”、“滋补品”,尤其切忌大量或长期服用,所谓过犹不及,大量使用这些补品,对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
对部分“儿童增智”滋补品的实验证明,其中确实含有性激素。
人参和蜂王浆、鸡胚、冬虫夏草等,都可引发儿童性早熟。
还有以炸鸡腿、鸡块为主食的“洋快餐”,专家也建议儿童少吃。
因为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激素催长鸡和催生鱼虾,过量的激素可催人早熟。
女性使用的丰乳膏及口服避孕药等含有激素的药物,应远离儿童密封保存,否则误服易诱发儿童性早熟。
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成长,时刻注意孩子的生长情况,一旦出现任何“性早熟”症状,应当及时到医院治疗。
至于孩子心理早熟问题,既然是模仿的作用,那就要求家长以及所有成人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严格要求自身行为。
浏览新闻时竟然发现有人当街卖性用品,全然不顾影响!现在的信息传播范围很广,电视、电影、互联网、书籍、广告等等,传媒的不负责任,再加上成人的忽视,儿童耳濡目染,模仿天性发挥,终酿恶果。
儿童早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社会各界都应当予以重视。
保护儿童,让儿童健康成长,是我们的责任。
家长应该严格食物关,成人应该严格行为关,共同为儿童的成长撑起一片纯净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