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埃及建筑

合集下载

外国建筑史1-古埃及建筑史ok

外国建筑史1-古埃及建筑史ok

A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Before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第1章 古埃及建筑 3、古埃及王朝表-------四个时期:
①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000年)—金子塔 ②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C~18C)—石窟墓 ③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C~11C)—太阳神庙 ④ 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托勒密王朝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建筑有了许 多希腊、罗马因素出现新的类型、形制和样式
【台形贵族墓】
Hale Waihona Puke A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Before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第1章 古埃及建筑 昭塞尔(Zoser)金字塔----第一座石头的金子塔(公元前2780~前2180)---萨卡拉Sakkara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 昭赛尔
著名的“阶梯形金字塔”是法老昭赛尔的陵墓。它是最早的石砌金字塔, 是后来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的雏形。“昭赛尔金字塔”是昭赛尔的大臣兼首席 建筑师伊姆霍捷普的杰作。由于他杰出的建造,伊姆霍捷普被认为是埃及最 有荣誉的贤人,他的事迹在埃及广为传诵,后来他甚至被神化为神扶普塔赫 的儿子。希腊人崇拜他,把他与希腊的医疗之神相提并论。伊姆霍捷普像所 有的古代文化巨人一样,精通多个行业,比如他还是天文学家和医生。
台形 玛斯塔巴
金字塔 的 演化
台阶形 昭塞尔金字

方锥形 吉萨金字塔

A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Before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第1章 古埃及建筑 金字塔的演变过程图解:
A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Before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亚的建筑

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亚的建筑

主要时期与主要建筑(续)
托勒密王朝时期

B.C332—B.C30

经常遭受亚述、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等帝国的 侵略,最后被古罗马帝国吞并,建筑发展缓慢。 建筑风格随被入侵国家而变 以伊斯兰建筑风格为主 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军事封建帝国 (1290—1922) 以伊斯兰建筑风格为主
阿拉伯帝国时期 640—1517
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宙斯“其地位很像后来立宪国家的君主, ‘统而不制’,不过给命运之神和自然作用提供一种权利的象征罢了。” 建筑作为身体政治的延伸。古希腊建筑更多的为公共建筑,神庙、市议 广场、戏院——公众的聚集的场所。古希腊建筑没有明显的等级,不过 分强调中轴对称线,平面布置自由活泼,多于庄严肃目。最为典范的便 是雅典卫城的建筑群。 神界、人界、鬼界,红道、白道、黑道——中国 神话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制与专制性。而在建筑上相应体现出尊王以重威 的严格的等级待遇。从春秋战国时的《考工记》,到宋代的《营造法 式》,明代的《明会典》,再到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无一不 阐明这样的规定。 上古华夏神活中的“禅让”式的皇权继承法,在建筑 上的反映也是几千来的高台基、柱梁墙和大屋顶三段式的立面及四合院 式的中国传统建筑平稳而缓慢的代代重复并稍许修正的超稳定的文化体 系。 辉煌无比的故宫建筑群与似乎没有尽头的中轴线,便是在两个世纪 前就让大不列颠大英帝国使者双膝发软不由自主下跪的一个奇迹。 当时 光,进入又一个千禧年时,上古神话原型依旧在集体无意识中作用于我 们。
第一章:古代埃及的建筑
在尼罗河两岸产生了人类第一批用巨大石 材建造的纪念性建筑,它们具有镇摄人心的艺 术力量。
不灭、再生、永恒
打扰古埃及的墓 葬——诅咒
古 代 埃 及 地 图

01古代埃及 外建史

01古代埃及 外建史

第一章
五、峡谷里的陵墓
1、陵墓形制的变化 、 2、结构技术 、 3、皇帝陵墓的新格局 峡谷里的陵墓 、皇帝陵墓的新格局----峡谷里的陵墓 ⑴主体的变化 ⑵外部造型的变化 ⑶内部空间的变化
第一章
五、峡谷里的陵墓
4、实例: 、实例: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⑴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开创了古埃及陵墓 开创了古埃及陵墓 的新形制, 的新形制,同时又是 过渡作品。 过渡作品。
第一章
六、太阳神庙
⑵内部的大殿: 内部的大殿: 大殿里塞满了巨大的 柱子,柱子高大粗壮, 柱子,柱子高大粗壮, 处处遮断人的视线, 处处遮断人的视线, 使人感到神秘莫测, 使人感到神秘莫测, 从而大大提高了神庙 的宗教气氛。 的宗教气氛。
第一章
4、实例: 、实例: 卡纳克的阿蒙神庙 鲁克索族府邸 、 住宅侧重于遮荫和 通风,采用内院式。 通风,采用内院式。 图---阿玛纳富人住 阿玛纳富人住 宅分成三个主要部 分
第一章
三、府邸和宫殿
3、宫殿 、 ⑴形制与府邸接近 形成特有形制---有明确 ⑵形成特有形制 有明确 的纵轴线和纵深布局 形制的变化---皇帝与祭 ⑶形制的变化 皇帝与祭 司集团的权利斗争
六、太阳神庙
古代埃及的建筑特点
1、充分表现了纪念性的内容 、 2、开始用建筑空间序列渲染环境气氛 、 3、规模、体量巨大 、规模、 4、建筑形式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状况 、
本章完
第一章
一、古埃及简述
3、建筑发展史 、 古王国时期-------前3200—前2130年 ⑴古王国时期 前 前 年 中王国时期-------前2130---前1580年 ⑵中王国时期 前 前 年 新王国时期-------前1580---前332年 ⑶新王国时期 前 前 年 -------前332---前30年 ⑷晚期 前 前 年

第一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第一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第一章古代埃及的建筑(总结)一、自然状况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在这里长生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筑。

埃及的领土包括上下埃及两个部分。

上埃及是尼罗河中游峡谷,下埃及是河口三角洲。

二、人文状况1.宗教:相信灵魂不死,人死后保护尸体,是灵魂复活。

多神教,如:阿蒙、太阳神、夫玛特、众神之母、妻孔斯、月神、子2.社会:最高统治者是——主掌神权、司法、军队、政府其次是——僧侣、军官、农民、奴隶最的政教合一的国家,即国王于守护神高成为一体。

四个时期古王国时期——金字塔◆首都:孟菲斯◆建筑的代表作:金字塔⑴金字塔的发展演变型制:平台式→阶梯式→方锥式装饰手法:仿木柱、芦苇花纹、石头所特有的风格祭祀厅堂:木顶平台上→塔前位置重要→相对次要(突出塔)构图形式:由平缓→高,向集中式方向发展对死者:有祭祀性→纪念性发展材料:土坯→转→石,符合纪念性建筑特性,永久性陵墓模仿住宅和宫殿。

后来,皇帝的陵墓渐渐改变了形制。

因为,原始的宗教不能满足皇帝专制制度的需要,必须制造出对皇帝本人的崇拜。

这就必须把他们的隆重陵墓发展为纪念性的建筑物,而不仅是死后的住所。

●建于第四王朝,2723~前2563年●胡夫金字塔,塔原高146.4m,底边长230.6m●梦卡拉金字塔,塔高66.5m,底边长109m●大斯芬克斯,全长约73.2m,最高处高约20m。

头部为法老哈夫拉头像,面宽为4.1m,主体由整体岩石雕成,狮爪为石砌。

●中王朝时期——崖墓◆首都底比斯,利用原始拜物教中的山岩崇拜来神话皇帝。

◆皇帝陵墓的新格局:祭祀的厅堂成了陵墓建筑的整体,扩展为宏大的祀庙。

它造在悬崖之前,按宗申系列布局,最后一进是连在悬崖里的石窟,作为圣堂。

整个悬崖巧妙地组织到陵墓的外部形象中来,他们起着金字塔过渡的作用。

◆崖墓的特征:⒈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⒉新结构形成的出现:梁柱体系⒊内部空间的重要性⒋金属工具发达⒌群体建筑的轴线作用新王朝时期——太阳神庙◆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

第1章-古埃及建筑

第1章-古埃及建筑

阿蒙神庙模型
阿蒙神庙及月神庙平面图 (纵横轴线对称布局)
阿蒙神庙建筑平面 (强化轴线对称布局)
阿蒙神庙 巨大的尺度
柱高12.8米,直径2.74米
高侧窗采光
柱高21米,直径3.57米来自阿蒙神庙大殿中央通廊(顶已毁)
抬太阳神乘坐的圣舟浮雕
卢克索神庙入口牌楼门() 及方尖碑
垂直与水平构图的对比
后来变成阶梯形:昭赛尔金字塔 .3000
加建
昭赛尔金字塔 剖面与总平面
昭赛尔金字塔祭祀建筑(实心)
昭赛尔金字塔祭祀 厅堂平立剖面
外观还有仿木建筑装 饰做法
吉萨()金字塔群 平面
1 库富金字塔 2 小金字塔 3 哈弗拉金字塔 4 祭祀厅堂 5 通道 6 门厅 7 狮身人面像 8 门卡乌
金字塔() 9 小金字塔
院落空间(四周围以柱廊)
柱式— 仿木构建筑装饰
柱头
柱头
柱头及色彩
柱廊空间(注意高宽比)
雕刻与壁画
浅浮雕 线刻 雕像 壁画 特点: 雕刻,壁画与建筑结合
尺度巨大 风格雄伟粗犷 几何化植物, 象形文字,人像(正面,侧面)
浅浮雕
与建筑结合,不影 响建筑的造型
图坦卡蒙
金面具
运雕像(体现强大的施工组织 能力)
4.建筑材料:
棕榈木,芦苇,纸纱草,土 胚,石材
二、建筑类型与典型实例
1.陵墓: 玛斯塔巴, 金字塔,崖墓 2.神庙: 阿蒙神庙, 卢克索神庙,阿布辛贝勒神庙 3.宫殿: 新王国以后宫殿与太阳神庙结合 4.住宅:贵族府邸,院落式 5.城市: 卡宏城,亚历山大里亚城
1.陵墓:最早的陵墓形式:玛斯塔()
库富 哈弗拉
门卡乌拉
金字塔以其巨大的尺度,棱角分明而简洁精确的几何造型, 在大漠孤烟的环境中,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
卫城发展了民间自然神圣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为了同时照顾山上山下的观赏,主要建筑物贴近西、北、南三个边沿。供奉雅典娜的大庙帕提农在山顶,人工垫高了它的地坪。山势陡峭,只有西端一个孔道可以上下。
在每一段路程中都能看到优美的建筑景观,它们相继出现,前后呼应,构图作大幅度的变化。建筑物和雕刻交替成为画面的中心。建筑物有形制、形式和大小的变化,两种柱式交替。雕刻的材料、体裁、构图和位置都不一样。画面不对称,但主次分明,条理井然,很完整。为了构成这些画面,建筑物的朝向不死板,而向游行队伍显示最好的角度。
5、柱式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的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order。
6、多立克式一种在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里流行的柱式。粗笨,有古埃及建筑的影响,反映着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多立克式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细长比1:4-6。柱知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础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么匠1.2至1.5倍。
中王国时期——山地陵墓: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哈特什帕苏墓
新王国时期——太阳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鲁克索阿蒙神庙
埃德府神庙牌楼门
第二章 古代两河流域
一、地理状况和建筑特色
1、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和第格利斯河。
2、山岳台公元前3000年,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山岳台是一种多层的高台,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实例:乌尔山岳台。

第一章 古埃及建筑

第一章 古埃及建筑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
一进墓区的大门, 一进墓区的大门 , 是一条两侧密排着狮身 人首像的石板路,长约1200 1200米 人首像的石板路,长约1200米。然后是一个大广 场,它当中沿道路两侧排着皇帝的雕像。由长长 它当中沿道路两侧排着皇帝的雕像。 的坡道登上一层坪台,坪台前缘的壁前镶着柱廊。 的坡道登上一层坪台,坪台前缘的壁前镶着柱廊。 坪台中央有一座不大的金字塔, 坪台中央有一座不大的金字塔,它正面和两侧造 着柱廊。它后面是一个院落,四面有柱廊环绕。 着柱廊。它后面是一个院落,四面有柱廊环绕。 再后面是一座有80棵柱子的大厅, 80棵柱子的大厅 再后面是一座有80棵柱子的大厅,由它进入小小 的圣堂,是凿在山岩里。 的圣堂,是凿在山岩里。
吉萨

金字塔群(Great Pyramids Giza)
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三角洲的吉萨 Giza) 造了三座大金字塔, ( Giza ) , 造了三座大金字塔 , 是古埃及金字塔 最成熟的代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字塔, 最成熟的代表, 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字塔, 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大金字塔(Khufu) 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大金字塔(Khufu)、哈夫 拉金字塔( Khafra) 孟卡拉金字塔( Menkaura) 拉金字塔 ( Khafra ) 、 孟卡拉金字塔 ( Menkaura ) 及大狮身人面像( Sphinx) 组成。 及大狮身人面像 ( Great Sphinx ) 组成 。 周围还 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 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
阿布辛贝勒 阿蒙神石窟 庙剖面
阿布辛贝勒 阿蒙神石窟庙平面
崖墓的特征: 崖墓的特征: 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新结构形式的出现: 新结构形式的出现:梁柱体系 内部空间的重要性 金属工具发达了 群体建筑的轴线作用

第1章:古代埃及建筑 PPT

第1章:古代埃及建筑 PPT

希腊、罗马统治下的埃及 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埃及进入希腊化时代(前
332~前30),以亚历山大城为首都。亚历山大死后,其部将、留驻埃及 的总督托勒密·索特尔在公元前305年称王,为托勒密一世,创建托勒密王 朝。托勒密王朝继承埃及和波斯帝国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埃及农民、士 兵、奴隶等不堪希腊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与奴役,从公元前3世纪末至前1世 纪,屡次发动起义,动摇了托勒密王朝的统治。公元前30年,罗马军队开 进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自杀身死,托勒密王朝崩溃。罗马征服埃 及后,罗马皇帝G.屋大维把埃及划为自己的私产,派遣行政长官代行统治。 罗马帝国的专制统治激起了埃及人的强烈反抗。由农民、牧民和奴隶参加 的“布科里人”在三角洲沼泽地的起义,从公元2世纪末起延续了3个世纪 之久。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埃及成为东罗马帝国的行省之一。
大家好
10
美国新墨西哥州陶斯地区的土坯建筑
大家好
11
二. 一些原始社会的遗迹
1. 石台(Dolmen,又译石 2.在石台上堆了土的坟墓 桌)
德国的汉诺威
德国的安格尔恩 (Angeln)
大家好
12
3. 瑞典石台的平、立、剖图 4.整石柱(Monolith)
法国布列大家塔好尼(Brittany)
13
用整块儿的石材制造的方尖碑。
大家好
24
(三)新王国时期(前16—前11世纪)
1、首都底比斯 2、古埃及最强盛时期,重要建筑物是神庙。 3、公元前525年,被波斯人征服。
大家好
25
(四)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侵占埃及,建立第27王朝。波斯人在埃及的残暴 统治和无情劫掠,激起了埃及人起义(前460~前455)。公元前404年, 波斯王朝被推翻,埃及获得独立,相继建立了第28~30王朝。公元前343 年,波斯帝国再次征服埃及,建立第31 王朝。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 王亚历山大大帝侵入埃及,灭波斯王朝,结束了延续3000年之久的法老时 代。

1.1古埃及建筑

1.1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建筑
高43.5米,长113米。
牌楼门
古埃及建筑
主神殿是一柱子林立的柱厅, 宽103米,进深52米,内有 16列共134根高大的石柱。中 间两排12根柱高21米,直径 3.6米,支撑着当中的平屋顶, 两旁柱子较矮,高12.8米,直 径2.74米。
古埃及建筑

殿内石柱如林,仅以中部与两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 侧窗采光,光线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 神化”的神秘压抑的气氛。
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建筑
小结 反映了强烈的宗教信仰。 建筑群对称布局,一般为单轴线,也有多轴线的, 但主次分明。 形成了纪念性建筑和设计手法,规则的构图,空间 的变化是从大到小,光线是从亮到暗,创造了一种 神秘感。 有程式化的浮雕和壁画,用阴文雕刻,分布在梁、 柱、天棚、墙面。 有宏大的规模、很高的施工技术。 宫殿和住宅院落式布局,平屋顶,外墙封闭,内墙 开窗。
古埃及建筑
狮身人面像
古埃及建筑
狮身人面像
古埃及建筑
金字塔的演变
玛斯塔巴
昭赛尔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达舒尔金字塔
古埃及建筑
二、卡纳克 阿蒙神庙(Great temple of ammon) 总长336米,宽110米。前后一共造了6道大门,而 以第一道为最高大,其高43.5米,长113米。
古埃及建筑
第1章 西方古代建筑 1.1 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建筑
Ⅰ 概况 地理位置:东半球,尼 罗河贯穿整个区域,上 游地势不平坦,下游是 尼罗河三角洲。每年7 -10月份泛滥,沉积泥 土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且涨水期适宜运输。尼 罗河的泛滥带来一定好 处,称为“母亲河”。

外国建筑史古代埃及

外国建筑史古代埃及

(2)内部的大殿
大殿里塞满了巨大的柱子,柱 子高大粗壮,处处遮断人的视 线,使人感到神秘莫测,从而 大大提高了神庙的宗教气氛。
卡纳克阿蒙神庙内景→
4、实例
(1)卡纳克的阿蒙神庙 (2)鲁克索的阿蒙神庙
→ (3)阿布辛波的石窟庙
是最特别的一个。它最大 的特点是正面的牌楼门和门前 的四尊雕像都是在悬崖上凿出 来的。是雷姆西斯二世的像。
操作

上埃及—南部山区,白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下埃及—北部沼泽,红色,


农业社会—牛的地位重要,
主神,爱神都是牛的形象

重视陵墓—奥西里斯
3、古埃及的建筑发展史:按国家历史分为四个时期
(1)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200年—前2130年)

● 以陵墓建筑为主—金字塔
(2)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30年—前1580年)

● 以庙宇为主
(3)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80年—前332年)

● 庙宇、石窟庙、石窟墓、住宅
(4)晚期(托勒密王朝时期 前332年—前30年)

● 类型更多,但规模不大,比较精巧
二、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1、尼罗河两岸缺少良好的建 筑木材,主要使用芦苇、 纸草、黏土和土坯建造房 屋,结构方法是梁、柱和 承重墙相结合。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主持一座早期金字塔工程的伊姆霍泰普,甚至留下 了一本真正的关于建筑工程的著作。在他的石雕肖像上刻着他的职务: 最高雕刻师,赫利奥波里斯的祭司、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者,下埃 及皇帝的掌玺大臣。
三、府邸和宫殿
1、普通住宅:几千年没有什 么变化
(1)下埃及:木材做墙基, 上面造木构架,用芦苇束 编墙,屋顶也用芦苇束密 排。

课件-第1章 埃及建筑

课件-第1章 埃及建筑

(5) 金字塔特性 ① “永恒性” ② “秩序感”
景观
几乎没有第二个国家拥有如此 简单而均匀的地理结构。 挟长的尼罗河谷两侧的沙漠 , 赋予人们一个清晰的空间界限。 随着尼罗河自南向北流淌 , 太 阳的东升西落,自然的基本元素 建立了一种单纯的空间结构。 这些简单的方位体现在表示" 世界 " 的象形文字当中 : 一个河 谷的剖面 , 上面是天空 , 还有横 向运行的太阳。
第1章 埃及建筑
1.概述
(1)埃及建筑的自然背景 (2)原始拜物教及死后复活说 (3)埃及简史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200年至前 2130年左右)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30-前1580年)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 1582-前 332 年) 晚期 (公元前 1582-前332年)
(4)古埃及文明之死
1.概述
建筑精神
用象征形式表达永恒秩序的希望 ,意味着人们需要证明生命在死 后的延续。 陵墓以及基庙——“来世的住宅”, 陵墓以及基庙表现的秩序 ,与埃及自然和大地景观的结构紧密 联系在一起 神庙的布局 古埃及建筑体现出四种综合倾向——一个埃及的宇宙 被围合的“绿洲”,经久不变、巨石造就的体量,直交的秩序,以及 路径或轴线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概述 整个墓庙的布局 吉萨综合体的特征 从塞加拉到吉萨的演进
空间概念与发展
埃及建筑空间组织 吉萨建筑
塞加拉的象形文字般的方式 在中王国时期柱廊和连续性框架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庙
哈夫拉山谷神庙的柱厅
结论
意义与启示
促使基本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的概念 化。这些自然元素是古埃及思想的核 心。
图1吉萨。自左至右: 门卡拉、 哈夫拉、胡夫金1塔,第四王朝 (公元前2723——前2563年)

第1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第1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10
石材是古埃及建筑主要 自然资源
公元前四千纪,就会用光滑的大块
第一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花岗石板铺地面。 古王国时期,金字塔内的走廊里, 几吨重的石块砌筑严丝合缝,连刀 片都插不进去 墓室顶部分层架着几块几十吨重的 大石块 简陋的工具刻出精美的浮雕
出土的石刀青铜刀和黄铜刀
11
第一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14
阿玛纳的一处宫殿遗址
第一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15
阿玛纳宫殿内部
第一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16
第一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1.3、 金字塔的演化
金字塔:
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
17
金字塔产生原因是什么?它是如何演变而来?
34
胡夫金字塔的入口 入口是原来盗墓人挖开的洞穴,现在有专门的守门人看守。
35
第一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哈夫拉金字塔
它的高度比胡夫金字塔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 属建筑和著名的的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
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夫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仅雕像的一 个耳朵就有2米高。
13
第一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宫殿
埃及宫殿也像普通房屋一样是用泥砖和不易保存的材料修建的,结果
只有很少的宫殿留存下来。这些宫殿包括塞特斯一世在阿比多斯的宫殿、 拉美西斯二世在昆梯尔的宫殿、麦任普塔赫在孟菲斯的宫殿和阿蒙霍特 普三世在底比斯马勒卡塔的宫殿。 到新王国时期,宫殿已经同太阳神庙相结合。 泰勒--阿玛纳的宫殿是一座为我们提供了最完整证据材料的宫殿,该 遗址只有一层。宫殿中有明确的纵轴线和纵深布局。其中一所除了南北 向的纵轴之外,左右还有一对称次轴,布局对称,整齐,宫殿为木构, 墙用砖砌。

古代埃及建筑

古代埃及建筑

第一章古代埃及建筑●尼罗河流域●上下埃两个部分●四个时期:①古王国时期(bc3000年):皇帝崇拜没有脱离原始拜物教,纪念性建筑物是单纯而开阔的②中王国时期(bc21~18世纪):皇帝崇拜逐渐从原始拜物教脱离出来,产生了祭司阶层,皇帝纪念物也从借助自然景观以外部表现力为主的陵墓逐渐向以在内部举行神秘的宗教仪式为主的庙宇转化③新王国时期(bc16~11世纪):皇帝纪念物从陵墓完全转化为太阳神庙④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bc332年被马其顿王政府,bc30年被罗马征服):建筑发生很大变化●金字塔的演化①马斯塔巴:(同意上下埃的第一个皇帝美乃特在内加达的陵墓)陵墓模仿住宅和宫殿(第一王朝皇帝波特卡在萨卡拉的陵墓)皇帝的陵墓发展为纪念性建筑物,向高处发展的集中式构图的纪念性被发现②多层金字塔:(萨卡拉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昭赛尔的金字塔)·把墓室仍然留在地下,把祭祀厅堂从高台基顶上移到塔前,而把多层的台基向上耸起,成为陵墓外观形象的主体,发展为形体到春的纪念碑·塔本身排出了仿木构的痕迹,在形式和风格上同长方台式贵族坟墓相似③吉萨金字塔群:(第四王朝三位皇帝的三座相邻的大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都是精准的正方椎体(库夫,哈弗啦,门卡乌拉)·脚下的祭祀厅堂和其他的附属建筑物却相对很小·所有厅堂和围墙等等附属建筑物不再模仿木柱和芦苇的建筑形象,采用了完全适合石材特点的简洁的几何形,方正平直,交接简洁同金字塔本身的风格完全统一·纪念性建筑物的典型风格形成了,艺术与材料、技术之间的矛盾也同时克服了。

●峡谷里的陵墓(中王国时期)①曼都郝特普三世墓:·建筑群有严正的纵轴线对称构图的庄严性被认识·雕像和建筑物、院落和大厅作纵深序列布置②哈特什帕苏墓(新王国时期)·彻底淘汰金字塔·奥西里斯柱●太阳神庙·中王国之后,太阳神庙代替与原始拜物教联系的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庙宇的两个艺术重点:1外部的大门,群众性的鹅鹅鹅饿宗教仪式在它面前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2内部的大殿,皇帝在这里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一,卡纳克的阿蒙神庙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三,阿布辛波的石窟庙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下游和上游●奴隶制国家(bc4000)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下游征服了上游(bc19世纪)巴比伦王国灭亡(bc16世纪)统一的后巴比伦王国(bc7世纪后半叶到6世纪后半叶)后巴比伦被波斯帝国灭亡。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一章古代埃及建筑1、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时期:①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000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子塔本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陵墓。

最初是仿照住宅的"玛斯塔巴"(MASTAB)式,即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经多层阶梯状金字塔逐渐演化为方锥体式的金字塔陵墓。

多层金字塔以在萨卡拉的昭塞尔(Zoser)金字塔为代表。

在墓群的祭祀厅堂及附属建筑上仍有木构痕迹。

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基寨的三大金字塔;库夫(Khufu)、哈夫拉(Khafra)、孟卡乌拉(Menkaura)为代表,金字塔墓主要由临河处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组成。

哈弗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②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C~18C)——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皇帝的纪念物从借助自然景观以外部表现力为主的陵墓想在内部举行神秘的宗教仪式为主的庙宇转化—石窟墓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在深窄峡谷的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Mentuhotep置)墓。

此时祭祀厅堂成为陵墓建筑的主体,加强了内部空间的作用,在严整的中轴线上按纵深系列布局,整个悬崖被组织到陵墓的外部形象中。

③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C~11C)——埃及最强大的时期,皇帝崇拜和太阳神崇拜相结合—太阳神庙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著名的太阳神庙,如卡纳克一卢克索的阿蒙(Amon)神庙。

其布局沿轴线依次排列高大的牌楼门、柱廊院、多柱厅等神殿、密室和僧侣用房等,庙宇的两个艺术重点:一是牌楼门及其门前的神道及广场,是群众性宗教仪式处,力求富丽堂皇而隆重以适应戏剧性的宗教仪式,一是多柱厅神殿内少数人膜拜皇帝之所,力求幽暗而威严以适应仪典的神秘性。

神庙的建筑艺术重点已从外部形象转到了内部空间,从雄伟阔大而概括的纪念性转到内部空间的神秘性与压抑感。

④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建筑有了许多希腊、罗马因素出现新的类型、形制和样式2、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的陵墓)的演化:台形……台阶形……方锥形玛斯塔巴……昭塞尔金子塔……吉萨金字塔群3、玛斯塔巴(Mastaba)陵墓的地上部分,用砖或石块砌成的长方形台状祭祀厅堂。

第一章 原始社会和古埃及建筑

第一章  原始社会和古埃及建筑

阿蒙神庙 (Great Temple of Ammon)
卡纳克的阿蒙神庙 (公元前1530--前323年)
卡纳克之阿蒙神庙细部:
人口
高窗
屋顶壁孔(透光用)
阿蒙神庙的平面图和大纸草柱
神庙前牌楼门复原示意图
神道与牌楼遗址
阿蒙神庙大殿的剖面图
从牌楼后面看神庙遗址
卡 纳 克 阿 蒙 神 庙 的 列 柱 大 厅
雷克马拉庭园中的葬礼(古埃 及壁画)
图中可见,悲痛的人们列于池边,安 放着遗体的船在池中漫游。这仪式有 着象征意义,与法老遗体西渡尼罗河 有异曲壁画)
图中可见,高墙之内成排地种植着 埃及榕、棕榈、椰枣等树木,中为矩形水 池,池边还建有亭子。正对庭园中心的塔 门和住宅中部的区域由4排拱形葡萄棚 架组成。
1. 建筑是应生活的需要产生的 2. 建筑是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3. 随着最早的建筑的产生,建筑艺术也就 产生了
第二章
古代埃及建筑
(B.C.3200~B.C.30) 一. 二. 三. 四. 历史与自然背景 金字塔的演化与特点 神庙建筑 石窟、陵墓与方尖碑
五大文明发源地示意图
古代埃及地图
第一章
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社会综述: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人与自然相依为命, 又与自然界作斗争。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对自然的崇拜, 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川,花、草、木、石,飞禽走 兽均可以成为崇拜对象。太阳崇拜和生殖崇拜为世界各地的 普遍的原始宗教。原始社会的一些建筑也打上了这些宗教信 仰的烙印
卡 纳 克 之 孔 斯 神 庙 :
古埃及常见的柱子形式
• A 莲花束茎式 • B 纸草束茎式 • C 纸草盛放式
神庙遗址

古代埃及建筑

古代埃及建筑

• 贵族另凿崖墓 • 迁都底比斯
• 祭祀厅堂成为主体
型制相同、三层平台 • 纵深布局,尽端圣堂
庭院——平台——坡道——柱廊——内院——柱厅
哈特什帕苏墓(Hatshepsut)
崖 墓 建 筑 • 地理环境影响 • 内部空间 • 梁柱体系 • 空间序列
曼都赫特三世墓(Mentuhotep)

石窟墓
将陵墓与山体完全合一,防止盗墓,只有祀 庙独立存在 拉美西斯二世陵墓
第一篇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 高原建筑
第一章 古埃及建筑
一、概述 1。地理与气候特征

气候干燥炎热、雨雪极少


平屋顶与厚墙壁、小窗子与窄门户
大面积文字雕刻白墙 土坯 石灰石、砂石、花岗岩、玄武石
2. 埃及文化



埃及天文学 数学:几何学 医学:人体结构 象形文字 施工、运输、管理 信奉多神教
第一章 古埃及建筑
3。历史分期(古埃及:3200-30BC)

古王国时期(3200-2100BC) 中王国时期(2130-1580BC)
孟菲斯 ,以修台墓、金字塔为
新王国时期(1580-332BC)
托勒密王朝(332-30BC)
重视庙宇、陵墓与地形结合

亚历山大,希腊马其顿占领埃及,建立 “希腊化”埃及帝国
三、古埃及建筑技术 1。材料 (1)石构--重要建筑 (2)粘土、土坯砖、芦苇科植物--居住建筑 2。结构 (1)梁柱体系--神庙、富人居住的大厅 (2)墙体承重--居住建筑 3。石作技术 柱头、雕刻p3,金字塔、神庙
四、古埃及建筑形式 1。群体布局 (1)封闭围合,用墙体围合成院落 (2)巨大尺度 (3)方正结构,对称轴线

第1章 古埃及建筑

第1章 古埃及建筑

§1· 3 太阳神庙 4· 孟卡拉(Menkaura)金字塔
· 沿袭了哈夫拉金字塔的型制 · 仅高66· 5米,标志金字塔的衰落 一·太阳神庙起源 · 太阳神从部落之神 →一神教 二·太阳神庙的型制
1·引导部分
(密排的圣羊道) ↓ 2·入口 ·方尖碑(或旗杆)
·牌楼门
· 方尖碑的作用
—— 标志 —— 形体对比 —— 象征:一束光 · 牌楼门 ——简洁、稳定的几何体 —— 构图:突出均衡中心 ——雕刻 :力求富丽
三· 古埃及建筑特点
1· 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发展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2· 崇拜是中心、主体;
3· 构图上,多用简洁稳定的几何体。
——不朽的几何学
§1·2
一· 金字塔始末
金字塔
1· 玛斯塔巴(Mastaba)
· 原意石凳、石棺 · 形态:民居的模仿
2· 乃伯特卡(Nebetka)陵墓 · 型制 :玛斯塔巴 ┼ 9极台阶
↓ 3· 院落—牌楼门—院落 柱厅 ↓ ∶ ∶ ∶ ∶ 4· 祭祀堂
三· 卡拉克神庙 1· 布局 2· 柱厅 3· 祭祀堂
思考题 1·试分析阿布辛贝勒大石窟的构思
萨金字塔群
中王国
第十一——十七王朝(公元前2130——前1570年)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 有经济意 义的城市。新宗教形成了,从皇帝的祀庙脱胎出 来神庙的基本型制代表建筑:太阳神庙 新王国 第十八至二十王朝(约前1570年——前 1085年) 这是古埃及最强盛的时期,频繁的远征掠夺来 最重要的建筑仍是太阳神庙,它们力求神秘和 大量的财富和奴隶。奴隶是建筑工程的主要劳动 压抑的气氛。 者。 代表建筑:卡拉克神庙、卢克索神庙、阿布辛 贝勒大石窟
· 涅伽达文化Ⅱ(前3500年—前3100年)

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建筑
围绕柱的广场南侧,未开 花式是指柱子上部采取花蕾造型
卡尔纳克神庙神庙柱廊
为了制造一种阴森的 神秘感而设计的。
柱子本身就成了宗教 崇拜的对象。 给人以压抑,沉重和 敬畏的感觉。
拉美西斯2世的中庭
两列未开花式的纸草柱(Papyrus)围绕柱的广场南侧
4晚期
建筑规模不大,但设计与施工 技巧却较前为精致。
亚历山大灯塔 The Pharos
金字塔建立想像图
为了建造 胡夫金字塔, 从当时不过 二三百万的 居民中,强征 徭役,每批10 万人,轮番地 工作了20年 之久. ——希罗多 德《历史》
新王国时期
(1)陵墓与祀庙独立 建筑以庙宇为主(卡纳克神庙、卢克
索神庙)
(2)露天的神道代替了黑暗狭窄的走 廊 (3)注重内部表现力
底 比 斯 王 陵 谷
世界旅游文化(一)
第一章 古埃及
第一章古埃及
一、宗教文化 二、丧葬文化 三、建筑文化 四、雕刻绘画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只有古埃 及有真正艺术”
古埃及建筑按国家历史分四个时期: 1古王国时期 2中王国时期 3新王国时期 4晚期
古王国时期
(1)金字塔简介 (2)功用 (3)修建
万 物 终 消 逝, 金 字 塔 永 存
卡尔纳克神庙
第一塔门,宽幅65m、高24m,前方还立有一支高25m的方尖碑、2座坐像、1座立像。高 15.5m的两座立像是拉美西斯2世以花岗岩建造。
鲁克索阿蒙神庙:约公元前1417年-前1379年
古代埃及柱式:
A、莲花束茎式
B、纸草束茎式
C、纸草盛放式
开花式的纸草柱,上部有着花开的造型。
雄伟壮观的胡夫金字塔
马 斯 塔 巴
层 级 金 字 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布辛贝勒
中王国时期Middle Kingdom——崖墓 中王国时期Middle Kingdom 崖墓 • 首都底比斯,B.C2060~1588 • 中王国时期,埃及首都由孟菲斯迁至底比斯,这 里自然环境有所不同,不再是平原和沙漠,尼罗 河两岸是峡谷深窄、悬崖峻峭,自然环境改变了。 法老不再建造金字塔而是从原始拜物教的巉岩崇 拜汲取灵感,创造了一种新的墓葬形式——崖墓。
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
• 第一座石头的金字塔, 大约造于公元前三千年, 第一座石头的金字塔 , 大约造于公元前三千年 , 它的基底东西长126米,南北长 它的基底东西长 米 南北长106米,高约 米。 米 高约60米 它是台阶形的,分为6层 周围有庙宇, 它是台阶形的,分为 层。周围有庙宇,整个建筑群 占地约547×278米。 占地约 × 米 从入口进入一个狭长的、黑暗的甬道,走出甬道, 从入口进入一个狭长的、黑暗的甬道,走出甬道, 就是院子,明亮的天空和金字塔同时呈现在眼前。 就是院子 , 明亮的天空和金字塔同时呈现在眼前 。 这个建筑处理的用意在造成从现世走到了冥界的假 而死后有皇帝仍然在冥界统治着。 象 。 而死后有皇帝仍然在冥界统治着 。 光线的明暗 和空间的开阖的强烈对比,同时震撼着人们的心, 和空间的开阖的强烈对比 , 同时震撼着人们的心 , 着力渲染皇帝的“神性” 着力渲染皇帝的“神性”。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
一进墓区的大门, 一进墓区的大门 , 是一条两侧密排着狮身 人首像的石板路,长约1200 1200米 人首像的石板路,长约1200米。然后是一个大广 场,它当中沿道路两侧排着皇帝的雕像。由长长 它当中沿道路两侧排着皇帝的雕像。 的坡道登上一层坪台,坪台前缘的壁前镶着柱廊。 的坡道登上一层坪台,坪台前缘的壁前镶着柱廊。 坪台中央有一座不大的金字塔, 坪台中央有一座不大的金字塔,它正面和两侧造 着柱廊。它后面是一个院落,四面有柱廊环绕。 着柱廊。它后面是一个院落,四面有柱廊环绕。 再后面是一座有80棵柱子的大厅, 80棵柱子的大厅 再后面是一座有80棵柱子的大厅,由它进入小小 的圣堂,是凿在山岩里。 的圣堂,是凿在山岩里。
(二)中王国时期(前21~前18世纪)
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 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在深窄峡谷的 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 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 石窟陵墓 (Mentuhotep置 (Mentuhotep置)墓。此时祭祀厅堂成为陵墓 建筑的主体,加强了内部空间的作用, 建筑的主体,加强了内部空间的作用,在严 整的中轴线上按纵深系列布局, 中轴线上按纵深系列布局 整的中轴线上按纵深系列布局,整个悬崖被 组织到陵墓的外部形象中。 组织到陵墓的外部形象中。
空间上:塞满柱子的大殿。 b. 空间上:塞满柱子的大殿。 神秘,压抑的气氛 神秘, 神秘 压抑 光线, 光线, 高侧窗 柱子,巨大的尺度, 柱子,巨大的尺度,密集的布局
阿蒙神庙
新王国时期,皇帝们经常把大量财富 和奴隶送给神庙,祭司们成了最富有, 最有势力的奴隶主贵族。神庙遍及全国, 底比斯一带神庙络绎相望,其中规模最 大的是卡纳克(karnak和鲁克索(luxor) 两处的阿蒙神庙。
新王国时期The Empire(帝国时期) 新王国时期The Empire(帝国时期)
主讲 LIWENFANG 班级 建筑学
第一章 古代埃及建筑
古埃及建筑
(B.C5000~A.D100) ~ )
自然状况: 一.自然状况: 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 家之一, 家之一,在这里产生了人 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 筑物。 筑物。埃及的领土包括上 下埃及两部分。 下埃及两部分。上埃及是 尼罗河中游峡谷, 尼罗河中游峡谷,下埃及 是河口三角洲。 是河口三角洲。
古 代 下 埃 及 地 图
(BC3000~ 古王国时期 Old Kingdom (BC3000~2000) • 首都:孟菲斯 (THE MEMPHIS) 首都: • 建筑的代表作——金字塔 建筑的代表作—— ——金字塔 金字塔的发展演变: (1).金字塔的发展演变: 型制: 型制:平台式 阶梯式 方锥式 由功能实用型 艺术纪念型发展 装饰手法:仿木柱、 装饰手法:仿木柱、 芦苇花纹 石头所特有的风格 祭祀厅堂:墓顶(平台上) 祭祀厅堂:墓顶(平台上) 塔前 相对次要(突出塔) 位置重要 相对次要(突出塔) 构图形式: 构图形式:由平缓 高,向集中式方向发展 对死者: 对死者: 由祭祀性 纪念性发展 材料: 符合纪念性建筑特性, 材料: 土坯 砖 石,符合纪念性建筑特性
中王国时期, 中王国时期 , 利用原始拜物教中的山岩 崇拜来神化皇帝。 崇拜来神化皇帝。 皇帝陵墓的新格局是: 皇帝陵墓的新格局是:祭祀的厅堂成了 陵墓建筑的主体,扩展为规模宏大的祀庙。 陵墓建筑的主体,扩展为规模宏大的祀庙。 它造在悬崖之前,按纵深系列布局, 它造在悬崖之前,按纵深系列布局,最后一 进是凿在悬崖里的石窟,作为圣堂。 进是凿在悬崖里的石窟,作为圣堂。整个悬 崖被巧妙地组织到陵墓的外部形象中来, 崖被巧妙地组织到陵墓的外部形象中来,它 们起着金字塔起过的作用。 们起着金字塔起过的作用。
吉萨 金字塔群(Great Pyramids Giza)
• 建于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723~前2563年。 • 胡夫金字塔,塔原高146.4米,底边长230.6米。 • 哈夫拉金字塔,塔原高143米,底边长216米。 • 孟卡拉金字塔,塔原高66.5米,底边长109米。 • 大斯芬克斯全长约73.2米,最高处高约20米, 头部为法老哈夫拉的头像,面宽为4.1米,主体 由整体岩石雕成,狮爪为石砌。
吉萨

金字塔群(Great Pyramids Giza)
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三角洲的吉萨 Giza) 造了三座大金字塔, ( Giza ) , 造了三座大金字塔 , 是古埃及金字塔 最成熟的代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字塔, 最成熟的代表, 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字塔, 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大金字塔(Khufu) 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大金字塔(Khufu)、哈夫 拉金字塔( Khafra) 孟卡拉金字塔( Menkaura) 拉金字塔 ( Khafra ) 、 孟卡拉金字塔 ( Menkaura ) 及大狮身人面像( Sphinx) 组成。 及大狮身人面像 ( Great Sphinx ) 组成 。 周围还 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 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
历史: 三.历史: 古埃及建筑的发展按其国家的历史分为 • (1)古王国时期 : • (2)中王国时期: 中王国时期: • (3)新王国时期 : • (4)晚期 :
古王国时期( 27~ 22世纪 世纪) (一)古王国时期(前27~前22世纪)。
本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陵墓。 本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陵墓。最初是仿照住 陵墓 宅的“玛斯塔巴”(MASTAB)式 宅的“玛斯塔巴”(MASTAB)式,即略有收分的长方 形台子。 形台子。经多层阶梯状金字塔逐渐演化为方锥体式 的金字塔陵墓。多层金字塔以在萨卡拉 萨卡拉的 的金字塔陵墓。多层金字塔以在萨卡拉的昭塞尔 (Zoser)金字塔为代表。 金字塔为代表 (Zoser)金字塔为代表。在墓群的祭祀厅堂及附属建 筑上仍有木构痕迹 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基寨 仍有木构痕迹。 基寨的 筑上仍有木构痕迹。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基寨的三大 金字塔;库夫(Khufu) 哈夫拉(Khafra) (Khufu)、 (Khafra)、 金字塔;库夫(Khufu)、哈夫拉(Khafra)、孟卡乌拉 (Menkaura)为代表 金字塔墓主要由临河处的下庙 为代表, 下庙、 (Menkaura)为代表,金字塔墓主要由临河处的下庙、 神道、上庙(祭祀厅堂) 方锥形塔墓组成 组成。 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组成。哈弗拉 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
B.C1580~1020) ( B.C1580~1020)
※太阳神庙 • 太阳神庙的型制 来自于古埃及的地方神庙的布局, 来自于古埃及的地方神庙的布局,是在一纵轴 线上依次排列着大门 大门——围柱式院落 围柱式院落——大殿 大殿—— 线上依次排列着大门 围柱式院落 大殿 密室。当太阳神成为主神之后, 密室。当太阳神成为主神之后,神庙也采用这种布 局形式。 局形式。 • 太阳神庙的艺术特色:强调崇拜,恩与威 太阳神庙的艺术特色:强调崇拜,
a.实体部分:采用雕像(法老),方尖碑(献给日神, a.实体部分:采用雕像(法老),方尖碑(献给日神,象征太 实体部分 ),方尖碑 阳的一束光芒),圣羊像(或狮身人首像),大门(墙体) ),圣羊像 ),大门 阳的一束光芒),圣羊像(或狮身人首像),大门(墙体) 之间对比(方尖碑的尖与墙体)。主从(实墙为主) )。主从 之间对比(方尖碑的尖与墙体)。主从(实墙为主)的构图 处理,突出重点,形成完整统一的艺术特色。 处理,突出重点,形成完整统一的艺术特色。实墙上的浮雕 和门前长达一公里的圣羊像,突出一种气氛——宗教气氛。 和门前长达一公里的圣羊像,突出一种气氛 宗教气氛。 宗教气氛 方尖碑,圣羊像,宗教的。 方尖碑,圣羊像,宗教的。 大门,世俗的:彩色浮雕,象形文字,程式化的人物, 大门,世俗的:彩色浮雕,象形文字,程式化的人物,彩旗 猎猎。 猎猎。 对比的手法,突出大门的统帅作用。 对比的手法,突出大门的统帅作用。 大门的尺度: 大门的尺度:观赏尺度与使用尺度的巨大反差 富丽,喧嚣,热烈的宗教气氛。 富丽,喧嚣,热烈的宗教气氛。强调恩的一面
台形贵族墓
玛斯塔巴(Mastada) ——金字塔的原形
多层金字塔的演化
• • 陵墓模仿住宅和宫殿。 陵墓模仿住宅和宫殿。 后来,皇帝的陵墓渐渐改变了型制。 后来,皇帝的陵墓渐渐改变了型制。 因为原始的宗教不能满足皇帝专制制度的 需要,必须制造出对皇帝本人的崇拜来。 需要,必须制造出对皇帝本人的崇拜来。 这就必须把他们的陵墓发展为纪念性的建 筑物,而不仅仅是死后的住所。 筑物,而不仅仅是死后的住所。

• 麦登金字塔 麦登金字塔 (Pyramid at Meydum)建于第三 王朝末朝,塔底边144.5米见方,高约90米,塔身 下部斜度呈51°。 • 达舒尔金字塔 达舒尔金字塔 (Pyramid at Pahshur) 建于 公元前2723年。塔底边187米见方,高约102米。塔 身下部斜度呈43°,上部斜度呈54°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