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系统的结构》说课
2021年高中通用技术《系统的结构》说课
2021年高中通用技术《系统的结构》说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前后作用及地位《系统的结构》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 2 》(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类型”“系统的基本特性”,要求我们的学生能从应用的角度来理解系统的含义通过案例的分析,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基本特性,学会用整体的、互相联系的系统的观点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和认知特点,我准备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本节的教学。
让学生通过对相关系统应用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在应用中理解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
本课时为第一课时。
2﹑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对事物有一定的评判能力,而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一些复杂的系统问题往往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的探究。
有时候他们会对某个系统进行思考,但往往是零碎的﹑感性的﹑表面的,还不会有意识地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结合丰富的案例,旨在教会学生认识系统,转变看待问题的方式。
3﹑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前面已经学习的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可以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理解系统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简单的系统的案例分析,学会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周围的事物。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学会用整体的、互相联系的系统的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
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教学难点:构成系统的三个条件。
二、教法:本章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生活体验——问题提出――教学内容——案例分析――练习巩固――总结提升”的模式展开。
在教学中把概念含义的学习置于具体的问题情景当中,通过丰富的案例使学生从生活体验到理性分析的思维升华过程。
同时关注学生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想法。
通过富有吸引力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回想和分析具体的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必修2课件-3.1系统的结构 说课(共23张PPT)
学会用系统的思想来思考问题。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系统必须
具备的条件。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系统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
通过归纳,学生对自己所学与课本各知识点一一 对照,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整节课的学 习内容更清晰,完成知识构建。
课堂拓展:
辽宁号航空母舰(PLAN Liaoning)是中 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 机的航空母舰,防空武器、电子设备、舰载 机配备.武器装备等设备。
本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辽宁号庞大 的系统,对系统的知识进行拓展,为系统的 基本特征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和爱国主义热情。
值得探讨的地方:
本节课采用的是理论和操作实践相结合的 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学习的特点, 学生虽然学习兴趣浓厚,但组织学生进行 实践操作的时候应加强对学生技能技巧的 培养与指导。
恳请各位评委、老师对本节说课提出宝贵 意见。谢谢.
谢谢指导!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自行车的案例分析和流 水灯的组装,理解了系统的含义,分析 了系统必须具备的条件,初步建立了用 系统的思想来思考问题。
成功之处: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小组 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的参与热情 很高。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在课堂内完成知识的 学习,对系统有了充分的理解、对构成系统必 须具备的条件有了充分的认识。
系统的结构
说 教材 说 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重点难点 说教学策略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体会
系统的结构教案范文
系统的结构教案范文教案主题:系统的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2.理解系统的层次结构和组成部分。
3.掌握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和设计方法。
4.运用系统的结构概念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系统的层次结构和组成部分。
2.掌握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和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2.运用系统的结构概念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演示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系统的概念:请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系统,并解释系统的含义和特点。
2.提问:你认为为什么要研究系统的结构?3.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到系统的结构?二、讲解系统的基本概念(20分钟)1.讲解系统的定义:系统由多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共同完成特定的功能。
2.解释系统的特点:闭合性、整体性、目标性、自组织性、适应性等。
3.分析系统的层次结构:引入系统的分层概念,解释系统由子系统、组成部分和环境构成。
三、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与设计方法(30分钟)1.讲解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方法:从总体到局部,逐步分解,确定系统的各层次和各部分。
2.示范案例:以一个室内空调系统为例,演示系统结构层次分析的过程。
3.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请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系统,并进行结构层次分析。
四、系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30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并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系统的结构概念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2.小组汇报: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总结系统的结构概念和特点。
2.回顾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与设计方法。
3.学生反思:你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对系统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吗?教学延伸:1.请学生了解和研究其他系统的层次结构和组成部分。
2.探究系统的结构分析与设计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学评估:1.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
高中通用技术《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与应用》说课稿
高中通用技术《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与应用》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的一节课,主要介绍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与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了解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从而增强自己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 理解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2. 掌握自动化系统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3. 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自动化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3. 不同领域中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案例,如工业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等。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举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自动化系统的兴趣;2. 知识讲解:介绍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并结合图表等形式进行讲解;3. 案例分析:通过展示不同领域中的自动化系统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4.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发展进行讨论和交流;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提升。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的观察和记录;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情况;3. 学生针对案例分析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4. 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本节课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分析和讲解图表等内容;2. 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以支持课堂教学;3. 案例资料:收集不同领域中的自动化系统应用案例,作为教学参考。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系统的结构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系统的结构》导学案一、导入系统的结构是系统科学中的重要观点,它涉及到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干系以及整体的功能和特性。
通过进修系统的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运作原理和优化方法。
二、目标1. 了解系统的结构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系统的结构的基本分类和组成因素;3. 理解系统结构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导入案例请同砚们想象一下,一个公司就是一个系统,它由各个部门、员工和管理层组成,彼此之间通过信息和资源进行联系和交流。
如果公司的结构合理,各部门协作顺畅,那么公司就能够高效运转,取得更好的业绩;如果公司的结构混乱,各部门之间存在矛盾和隔阂,那么公司就可能面临困难和挑战。
四、观点诠释1. 系统的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组织方式,包括部件之间的毗连、作用和互相干系。
2. 系统的结构特点包括整体性、有机性、复杂性和稳定性等。
五、基本分类1. 按照结构的复杂水平,系统可以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2. 按照结构的稳定性,系统可以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3. 按照结构的组织方式,系统可以分为层次系统和网络系统。
六、组成因素1. 系统的元素: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部件、子系统等;2. 系统的联系:系统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干系;3. 系统的边界: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界面,决定了系统的开放性和关闭性。
七、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 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对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起着关键作用;2. 通过钻研系统的结构,可以找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从而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3. 系统的结构分析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系统中的挑战和风险。
八、案例分析请同砚们选择一个他们熟悉的系统,如学校、家庭或社会组织等,分析该系统的结构特点,包括组成因素、联系方式和边界范围,并思考如何改进和优化该系统的结构。
九、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系统的结构的定义、特点、分类和组成因素,认识到系统结构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明白了系统结构分析的应用和意义。
通用技术ⅱ人版3.1系统的结构教案
通用技术ⅱ人版 3.1 系统的构造教课方案教材:通用技术〔必修2〕文档内容:系统的构造章节:第三单元系统与设计第一节系统的构造课时: 1 课时【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理解系统的含义和差不多种类。
理解系统的差不多特点。
2.过程与方法能对简单系统的进行应用案例剖析。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学会用整体的、相互联系的系统的看法对待和解决问题。
【二】教课要点:系统的含义,系统的构成【三】教课难点:系统的差不多特征。
【四】教课方法:解说、议论、争辩。
回想所学过系统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教师总结→案例剖析→复习稳固【五】设计思想1.教材剖析本单元以“系统”为研究对象,集中了“系统、子系统、优化、系统剖析、系统思想” 等很多中心看法和“构造决定功能、系统优化” 等重要的思想和方法。
本单元分三节来组织教材内容,它们分别是系统的构造、系统的剖析、系统的设计。
本节系统的构造包含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种类和系统的差不多特征三个部分;同学们学完本节后,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经过简单的系统的案例剖析,理解系统的差不多特征。
成立系统意识,学会运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办理问题。
第一节系统的构造包含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种类和系统的差不多特征三个部分。
本节的重要看法是:系统、子系统、整体性。
系统的构造是与系统的功能相对应的,用系统的构造重要鉴于以下两点:一是系统的构造可以从空间上架构系统的定义、种类和差不多特征,涵盖本节的内容;二是系统自己的构成拥有必定的构造,其构造是功能的基础,前者决定了后者,构造的变化必然惹起功能的变化。
2.学情剖析学生只管接触过系统,理解系统那个名词〔如人系统统〕,但实质上其实不理解什么是系统。
所以,本节是系统教课的入门知识,学习系统的看法、含义及其特征,认识学习系统知识的价值。
而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的是运用理论进行详细的案例剖析。
所以,怎样用系统的差不多特征解决有关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在教课过程中应多列举学生四周的案例,并加以说明。
系统的结构说课稿
2、通过简单系统的案例分析,理解系统的基本 特性。
3、运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分析实际问题。
六、教学资源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践活动所需器材
(1)用于组装的落地式风扇套件
(2)七巧板
七、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实践活动引入课题 7分钟
全班分成8组,每组完成一个落地电风扇的组装
工具:十字螺丝批一把
点评并提出问题: 某一个部件缺少或出现问题,会带来什么影 响?
由七巧板案例总结得出整体性特性的2条解释
(1)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 的功能之和。 (2)系统的任一要素发生变化或出现故障时, 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整体性概念的巩固和应用 从系统的整体性特征,解释下表中所列现象
现象 三个皮匠顶个 诸葛亮 一着不慎 全盘皆输 一个和尚挑水 吃两个和尚抬 水吃三个和尚 没水吃 原因 三个皮匠构成一个整体,整体的功能 大于单独个体功能之和。 在一个系统中,局部对整体的制约, 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甚至 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三个人共同构成一个系统,每个人都是 其组成要素之一,如果三人之间的协作 关系处理得不好,反而办不好事情。
由简单系统扩展深入到复杂系统,案例分析自行车 及其部件构成
复杂的 系统
概念点3: 3、按一定的标准将一个大型系统划分为若 干子系统
从功能的角度可以将自行车划分为若干子系统, 如:
脚蹬、链轮、链条等构成传动子系统;
制动子系统由刹车柄、车闸、连接线等构成。
由学生回答人体可以划分为哪些子系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系统等
5.动态性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在运动变 化和发展之中。 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来自于系统的内因和外因。
系统的结构参考教案
第一节系统的结构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能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知识与技能1. 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2. 了解系统的类型及划分标准。
3. 通过实践活动及具体事例,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过程与方法1. 经历简单的技术试验过程,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
2. 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经历技术探究的过程,体会技术探究的方法。
3. 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理解系统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自行车、转向小车等实践活动,熟悉从事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品质,具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养成严谨、负责、进取等良好品质。
2. 通过对系统结构的探究,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系统的概念和系统的基本特性。
教学难点:1. 理解系统的“要素”和“部分”的关系。
2. 理解“结构”与“系统”区别与联系。
3. 理解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等基本特性。
三、教学分析教学思路:通过回顾“结构与功能”的知识,以及“对于自行车这个有机的整体,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来表达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导入新课。
第一部分:通过自行车模型,使学生理解系统和子系统的含义以及构成系统的条件,学会从功能的角度划分子系统。
第二部分: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了解系统的类型及划分系统类型的标准。
第三部分:通过转向小车及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和环境适应性。
通过车轮辐条调整的巩固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节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1. 系统的概念在《技术与设计2》全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概念在全书的四个单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生理解了系统的概念,可以深化和拓展对“结构”和“流程”有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为学习“控制”奠定基础。
2. “系统”与“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系统的结构》教案(通用5篇)
《系统的结构》教案(通用5篇)《系统的结构》篇1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教材分析:虽然学生学过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这些都不足以让学生明确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能真正理解“系统”的含义;后3节课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又都是通过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流动来实现的。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既具体阐述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通过营养而发生联系,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生态系统的含义,而且更是后面所学内容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成分及其营养结构,区别营养结构与空间结构,理解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营养功能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的教育;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通过学习相邻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三.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功能地位,营养结构及营养级的知识。
四.教学难点: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在食物链中后一营养级生物对前一营养级生物的积极作用。
五.思路的理论依据:从个性到共性和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规律,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六.学法指导:学生应尽量联系自已最熟知的一个具体生态系统,如一个水库或温州市景山森林生态系统,甚至在课外到学校附近的某一个生态系统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来分析、理解并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成分和作用,以及营养结构及其功能。
七.教师的教法: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和生生合作讨论、共同探究有关生态系统的营养成分和营养结构的知识为主,以有关ppt为辅完成教学目标。
高二通用技术 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教具演示:电磁炮组件。
按先后顺序展示学生电源、线圈、铁皮圆筒。
让学生思考这三件物品分别有什么功能。
讨论并回答,这三件东西分别有什么功能。
2.实验演示:电磁炮发射。
连接器材,发射圆筒。
观察实验3.视频演示:更大威力的电磁炮。
讲解:刚才这个实验中,出于安全考虑,学生电源最大只能输出16V电压,所以效果不是很明显。
如果,将电压升高,线圈的匝数增多,就以得到威力更大的电磁炮,这里我们看一段由国外网友拍摄的实验视频。
观看视频4.PPT演示:各国正在研制的实用型电磁炮照片。
讲解:电源、线圈、铁皮圆筒这三件物品有着各自的功能,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又出现了全新的功能,这是因为它们构成了一个系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系统的结构。
请大家阅读课本65页,告诉我系统的定义是什么?5.案例分析:通过对电磁炮的深化分析得出构成系统的必备的三个条件及系统的概念。
讲解:从这个电磁炮的简单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构成系统必备的三个条件:一、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才能组成系统。
二、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三、整体的功能是局部所没有的。
系统的概念: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案例分析:自行车的子系统。
讲解:自行车是由若干主要部件组成的,这些部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自行车可以代步的功能。
其中刹车柄、刹车线、车闸构成制动子系统。
链轮、脚蹬、链条、飞轮构成传动子系统。
此外还可细分出承重子系统、行驶子系统、转向子系统、附设子系统等。
7.学生活动:写出你所知道的系统。
讲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列举出生活和生产中,你所知道的系统,并且写出这些系统的组成要素(部分)和功能。
板书:选取写得比较全面的学案。
用实物投影展示,或写在黑板上,在学案上圈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实物系统和抽象系统。
讲解: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多种多样的。
通用技术 系统的结构 课件.ppt
整体性 相关性 目标性 动态性 环境适应性
1)整体性 系统是一个整体,他不是各个要 素(部分)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 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 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例如:自行车条辐的调整,动一条整个车轮 都发生改变。
(1)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船和 运载火箭是由700多万个零件组成。这 些零件都很普通,甚至没有一个是新 研制的,为什么能实现把人送上太空 的功能?
4)动态性:
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因此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在分析认识系统时,不仅要看到它的现在,还要 看到它的未来,掌握系统的发展规律,从而预测系统 的将来。
讨论p72:
(1) 某学校一位教师肩膀疼痛,一位医生用各种药 物和方法治疗肩膀,都收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令一 位资深的医生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头痛 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他对该病人进 行了全面身体检查,最后发现病人患肺癌,右肩膀疼 是癌细胞扩散的结果。后经系统诊断和综合治疗,病 人的病情得到控制。
【系统思路】系统的具体目标之间有矛盾时,要从 系统的目的出发,进行协调。
4.动态性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在分析认识系统时,不仅要看 到它的现在,还要看到它的未来, 掌握系统的发展规律,从而预测系 统的将来。
马上行动:p071
填写:
1.人们将发条、游丝、齿轮、表壳等零部件组装成钟表,其目 的是:
3)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开放系统、封闭系统 和孤立系统。
开放系统——是指在系统边界上与环境有信息、 物质和能量交互作用的系统。例如商业系统、 生产系统或生态系统,这些都是开放系统。在 环境发生变化时,开放系统通过系统中要 素与 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系统本身的调节作用,使 系统达到某一稳定状态。因此,开放系统常是 自调整或自适应的系统。
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高中通用技术《系统的结构1yong》课件
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系统论
以往研究问题,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 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 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是笛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 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能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 生面地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
所以系统论,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 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 思维开拓新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 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A.整体性 B.目的性
C.动态性 D.环境适应性
小结
一、系统的含义: 要素、相互、整体功能
二、系统的类型: 三、系统的特性:
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 环境适应性
控制自行车的方向
将人脚踩的力传递到链条上 将链条上的力传递到车轮上 带动自行车整体行进 控制自行车的速度
1.车闸的橡皮松了 2.车把固定螺钉松了 3.链条断了 4.车轮的辐条断了
刹车不灵 方向把不准 无法行进 受力不均容易引起车圈变形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2/162021/12/16December 16,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2月2021/12/162021/12/162021/12/1612/16/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2/162021/12/16
高中通用技术 《系统的结构》教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2
练 习
系统
思
考
:
子系统
一个班级是一个系统,课 桌椅也是一个系统,你 觉得课桌椅系统和班级 系统有什么关系呢?
?
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
思 考 :
班级系统中有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等子系统 班级也可以看作是 学校 的一个子系统。
学校可以看作是 教育 系统当中的一个子系统
系统的类型
马上行动
1、 “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 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2、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丢卒保车” 4、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请根据系统的整体性特 征,分别解释之。
小结
1、什么是系统 2、系统的类型 3、系统的基本特性:整体性
作业
1、阅读P69“巴尔 扎克的塑像” 罗丹砍手这一行为 给你怎样的启示?
根据一定的标准,可将系统划分为若干 子系统。请问系统和子系统的区别有哪些?
按系统的规模分: 小型系统、中型系统、大型系统和巨型系统
系统的分类
系统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 况来划分系统的类型。
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分: 自然系统、人造系统 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 开放系统、封闭系统 按系统的状态划分: 静态系统、动态系统 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 实体系统、抽象系统 ……
链条断了
自行车无法前进
车轮的辐条断了 车圈受力不匀而变形
系统定义: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 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整体,称为系统(system)。
系统是要素或部分组成的整体
构成系统的条件:
① 至少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才能组 成系统;
② 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 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系统的结构》说课稿
《系统的结构》说课稿《系统的结构》说课稿范文《系统的结构》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章是高中生物必修3的第五章,前面一章是《种群和群落》,是这一章的学习基础。
平时学生也接触一些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等,所以本章的学习过程既是对已有经验进行解释的过程,又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概念的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内容既要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复习巩固,又要建构新概念,且提高学生建构概念模型的能力。
所以确定目标是:1、明确什么是生态系统。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3、城市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建构模型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教高,但又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培养整体观点的好方法、途径。
所以本节重点和难点是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建立、分析、理解。
四、说教学方法问题--à学习--à尝试--à讨论--à修正--à完成构建,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建立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此采用上述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1、引入:复习种群、群落,引出生态系统概念、建立三者关系的模型。
2、生态系统的结构:①列表分析图5-1的各成分的联系、区别。
②建立生态系统成分的四者相互联系的模型。
3、食物链、食物网。
学生分析,并交流数食物链的方法。
重点是方法的建立,最后教师指出注意事项,如:①三级消费者与第三营养级的区别。
②食物链中起点是生产者,重点是不被捕食的消费者。
③生物的种间关系会重叠,如既是捕食又是竞争。
④一种生物可能占多个营养级等等。
作业:创新p132、p1357、8p1363既复习知识,又巩固模型建立的能力培养。
《系统的结构》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1、教材前后作用及地位《系统与设计》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江苏教育出版社)。
这单元的内容是有关“系统与设计”中的“系统的结构”的学习,主要内容有“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类型”“系统的基本特性”,要求我们的学生能从应用的角度来理解系统的含义通过案例的分析,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基本特性,学会用整体的、互相联系的系统的观点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的结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前后作用及地位
《系统的结构》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 2 》(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类型”“系统的基本特性”,要求我们的学生能从应用的角度来理解系统的含义通过案例的分析,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基本特性,学会用整体的、互相联系的系统的观点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和认知特点,我准备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本节的教学。
让学生通过对相关系统应用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在应用中理解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
本课时为第一课时。
2﹑学情分析
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对事物有一定的评判能力,而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一些复杂的系统问题往往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的探究。
有时候他们会对某个系统进行思考,但往往是零碎的﹑感性的﹑表面的,还不会有意识地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结合丰富的案例,旨在教会学生认识系统,转变看待问题的方式。
3﹑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前面已经学习的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可以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理解系统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简单的系统的案例分析,学会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周围的事物。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学会用整体的、互相联系的系统的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教学难点:构成系统的三个条件。
二、教法:
本章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生活体验——问题提出――教学内容——案例分析――练习巩固――总结提升”的模式展开。
在教学中把概念含义的学习置于具体的问题情景当中,通过丰富的案例使学生从生活体验到理性分析的思维升华过程。
同时关注学生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想法。
通过富有吸引力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回想和分析具体的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让学生本着“回想——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步步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思维升华的过程。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学法: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
本节课根据学情﹑教法的分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在日常的生活中“系统”一词是一个经常使用的词汇。
多媒体展示:汽车、太阳系、人体的呼吸﹑循环系统等多个案例
提问:那么,什么是系统?它有什么特性?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学生更直观地发现系统的广泛存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先从思想上让学生对系统有个感性的认识。
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展开
在我们如何理解系统的含义前,先讲两个故事:
我国古代《申鉴时事》中记载的有关用网眼捕鸟的故事。
法国雕塑家罗丹关于《巴尔扎克的雕像》的故事。
【课堂讨论】
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分别造成了什么后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和举例来说明故事体现出来的什么思想】
1﹑阅读案例分析“自行车”,学生对自行车各个主要组成部件的作用展开讨论.
从而引出系统的含义。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为系统。
构成系统的三要素;
(1)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或部分)才能组成系统;
(2)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按照一定的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3)系统(整体)的功能是组成要素(局部)所没有的。
设计意图:【给出系统的科学含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从理性上理解什么是系统】
2﹑完成马上行动:请指出下列系统分别由哪些要素(或部分)组成,并说出相互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台灯、手表、多媒体教学系统、缝纫机、汽车系统……
设计意图:【通过对组成系统要素的分析,用于加深学生对系统含义的理解,分析时应该注意与学生进行交互,或者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议。
不能是教师个人在唱独角戏,要动员学生参与进来。
分析的重点在于系统构成的三个要素。
】
3﹑系统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
大的和复杂的系统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子系统。
完成马上行动:自行车的子系统。
自行车的子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承重系统;方向控制系统等等。
设计意图:【对系统的含义进一步拓展,关键在于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能举出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的生活体验进一步提升,由感性的认识向理性分析转化。
】
4、系统的分类
系统可按不同的标准和需要来分类:
(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生态系统是自然系统;计算机系统是人造系统
(2)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生物系统﹑机械系统是实体系统;哲学系统是抽象系统教师举例,让学生举相似的案例来补充。
(三)本课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谈谈学习本节内容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总结、谈感受,可以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表达思想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p11 练习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