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管理第5章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逻辑顺序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逻辑顺序一、系统规划系统规划阶段是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首要步骤,主要涉及对物流业务需求、目标和约束条件的全面分析,以及对系统总体结构的初步设计。
在这一阶段,关键任务包括明确系统的目标、范围、规模和投资预算,并制定开发计划。
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阶段是建立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之上,主要任务是对现有物流业务和流程进行详细分析,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点,并优化业务流程。
此外,还需进行数据流程分析和数据字典设计,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三、系统设计系统设计阶段是根据系统分析和规划的结果,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的具体设计。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和系统架构设计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确定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和性能要求。
四、系统实施系统实施阶段是将设计阶段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运行系统的过程。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编程、测试、调试和数据迁移等工作。
此外,还需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系统运行与维护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是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环节,主要涉及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故障排除、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工作。
在这一阶段,应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确保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六、系统评估与优化系统评估与优化阶段是对已运行的物流信息系统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点,并进行必要的优化和调整。
这一阶段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系统的性能和效果,进一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七、系统升级与改进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物流信息系统需要进行不断的升级和改进。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界面进行升级和改进,以满足企业新的业务需求和提高用户体验。
八、技术支持与培训技术支持与培训阶段是对企业员工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提供技术咨询、解决技术问题和组织培训活动等。
通过这一阶段,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系统的掌握程度和操作技能,促进系统的有效应用。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开发操作指南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开发操作指南第1章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4)1.1 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分类 (4)1.2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4)第2章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基础 (5)2.1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流程 (5)2.1.1 需求分析 (5)2.1.2 系统设计 (5)2.1.3 系统开发 (5)2.1.4 系统测试 (5)2.1.5 系统部署与实施 (6)2.1.6 系统维护与升级 (6)2.2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6)2.2.1 结构化方法 (6)2.2.2 面向对象方法 (6)2.2.3 原型法 (6)2.2.4 敏捷开发方法 (6)2.3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工具 (6)2.3.1 数据库开发工具 (6)2.3.2 编程语言与开发框架 (6)2.3.3 前端开发工具 (7)2.3.4 集成开发环境(IDE) (7)2.3.5 项目管理工具 (7)第3章数据采集与识别技术 (7)3.1 自动识别技术 (7)3.1.1 条码识别技术 (7)3.1.2 射频识别技术(RFID) (7)3.1.3 二维码识别技术 (7)3.2 数据采集设备 (7)3.2.1 手持式数据采集器 (7)3.2.2 固定式数据采集器 (8)3.2.3 车载数据采集设备 (8)3.3 传感器技术 (8)3.3.1 温湿度传感器 (8)3.3.2 光电传感器 (8)3.3.3 压力传感器 (8)3.3.4 振动传感器 (8)第4章数据传输与通信技术 (8)4.1 有线通信技术 (8)4.1.1 双绞线通信技术 (8)4.1.2 同轴电缆通信技术 (9)4.1.3 光纤通信技术 (9)4.2 无线通信技术 (9)4.2.1 WiFi技术 (9)4.2.2 蓝牙技术 (9)4.2.3 ZigBee技术 (9)4.2.4 4G/5G技术 (9)4.3 网络通信协议 (9)4.3.1 TCP/IP协议 (10)4.3.2 HTTP协议 (10)4.3.3 MQTT协议 (10)4.3.4 AMQP协议 (10)第5章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 (10)5.1 数据库系统 (10)5.1.1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 (10)5.1.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0)5.1.3 数据库优化策略 (10)5.1.4 数据库安全性及恢复 (11)5.2 大数据存储技术 (11)5.2.1 分布式存储技术 (11)5.2.2 云存储技术 (11)5.2.3 数据压缩与去重技术 (11)5.3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11)5.3.1 数据仓库构建 (11)5.3.2 数据挖掘算法 (11)5.3.3 物流数据挖掘应用 (11)第6章物流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 (11)6.1 物流信息平台架构设计 (12)6.1.1 整体架构 (12)6.1.2 技术选型 (12)6.1.3 数据流转 (12)6.2 物流信息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12)6.2.1 用户管理 (12)6.2.2 基础信息管理 (13)6.2.3 订单管理 (13)6.2.4 仓储管理 (13)6.2.5 运输管理 (13)6.2.6 费用管理 (13)6.2.7 报表与数据分析 (13)6.3 物流信息平台开发与实施 (13)6.3.1 开发环境准备 (13)6.3.2 系统开发 (13)6.3.3 系统测试 (13)6.3.4 系统部署与实施 (13)6.3.5 系统维护与升级 (13)第7章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与防护 (14)7.1 物流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14)7.1.1 系统安全风险 (14)7.1.2 网络安全风险 (14)7.1.3 管理安全风险 (14)7.2 安全防范技术 (14)7.2.1 系统安全防范技术 (14)7.2.2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 (14)7.2.3 管理安全防范技术 (15)7.3 信息加密与认证技术 (15)7.3.1 信息加密技术 (15)7.3.2 认证技术 (15)第8章物流智能技术应用 (15)8.1 人工智能技术 (15)8.1.1 智能调度 (15)8.1.2 需求预测 (16)8.1.3 客户服务 (16)8.2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16)8.2.1 图像识别 (16)8.2.2 风险评估 (16)8.2.3 质量检测 (16)8.3 物流与自动化设备 (16)8.3.1 自动搬运 (16)8.3.2 自动分拣 (16)8.3.3 自动包装 (17)8.3.4 无人驾驶物流车 (17)第9章物流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7)9.1 物流大数据分析技术 (17)9.1.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 (17)9.1.2 数据挖掘技术 (17)9.1.3 机器学习技术 (17)9.2 数据可视化技术 (17)9.2.1 基本图表可视化 (17)9.2.2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 (18)9.2.3 交互式可视化 (18)9.3 决策支持系统 (18)9.3.1 运输决策支持系统 (18)9.3.2 仓储决策支持系统 (18)9.3.3 客户服务决策支持系统 (18)9.3.4 预测与优化决策支持系统 (18)第10章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8)10.1 新一代物流信息技术 (18)10.1.1 概述 (18)10.1.2 大数据与物流 (19)10.1.3 云计算与物流 (19)10.1.4 物联网与物流 (19)10.1.5 人工智能与物流 (19)10.2 物流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 (19)10.2.1 概述 (19)10.2.2 物流与制造业融合 (19)10.2.3 物流与商贸业融合 (19)10.2.4 物流与农业融合 (19)10.3 物流信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9)10.3.1 发展趋势 (19)10.3.2 挑战与应对策略 (20)第1章物流信息技术概述1.1 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分类物流信息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活动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分析和应用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

S
M
E
.
U
S
T
B
S
M
E
.
U
S
T
B
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特征
(三)决策分析系统 主要精力集中在决策应用上,以协助管理人员鉴别、评估和比 较物流战略或策略上的可选方案。典型分析包括: 1、车辆日常工作计划; 2、存货管理 3、设施选址 4、作业比较 5、成本效益评价 与管理控制不同的是决策分析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评估未来策略 的可选方案,因此需要相对的零散模块和灵活性,以便在 在较广的范围内选择。
口进 岸口 、方 港机 口场
商 检 、 海 关
L/C
开证行 (进口行)
国际运输
国际运输
国际货运承运人
物流 资金流 商流 其他业务
注:信息流贯穿整个贸易过程
S M E . U S T
B
物流信息分为物流系统内信息和物流系统外信息 1、物流系统内信息 2、物流系统外信息
S
M
E
.
U
S
T
B
2 、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的 必备条件
技术路线
为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应开发基于不同技 术路线的两套版本物流信息系统: 基于Java技术路线的高端版本 基于Windows技术路线的低端版本
S
M
E
.
U
S
T
B
第三节 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 构成、功能与特征
S
M
E
.
U
S
T
B
21世纪是物流的世纪
现代物流与信息技术关系: 物流时代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到来,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可以说,没 有信息技术就没有现代物流,可见两者之间是相 伴相生,相辅相成的关系。
物流行业智能化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案

物流行业智能化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3)1.1 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3)1.1.1 行业概述 (3)1.1.2 现有问题 (4)1.2 智能化物流信息系统需求调研 (4)1.2.1 需求背景 (4)1.2.2 需求分析 (4)1.3 项目目标与预期效果 (4)1.3.1 项目目标 (4)1.3.2 预期效果 (4)第2章智能化物流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架构设计 (5)2.2 功能模块划分 (5)2.3 技术选型与标准 (5)第3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6)3.1 数据采集技术 (6)3.1.1 传感器技术 (6)3.1.2 射频识别技术(RFID) (6)3.1.3 条码技术 (6)3.1.4 全球定位系统(GPS) (6)3.2 数据预处理与清洗 (6)3.2.1 数据清洗 (6)3.2.2 数据集成 (7)3.2.3 数据变换 (7)3.3 数据存储与管理 (7)3.3.1 关系型数据库 (7)3.3.2 非关系型数据库 (7)3.3.3 数据仓库 (7)3.3.4 云存储 (7)第4章仓储管理子系统 (7)4.1 仓库基本信息管理 (7)4.1.1 功能概述 (7)4.1.2 功能需求 (7)4.2 库存管理 (8)4.2.1 功能概述 (8)4.2.2 功能需求 (8)4.3 出入库管理 (8)4.3.1 功能概述 (8)4.3.2 功能需求 (8)第5章运输管理子系统 (8)5.1 车辆调度管理 (8)5.1.2 调度算法实现 (9)5.1.3 调度中心功能模块 (9)5.2 货物跟踪与监控 (9)5.2.1 货物追踪技术 (9)5.2.2 货物状态监控 (9)5.2.3 异常处理机制 (9)5.3 运输成本分析与优化 (9)5.3.1 成本数据收集与处理 (9)5.3.2 成本分析模型 (9)5.3.3 成本优化策略 (9)5.3.4 成本监控与评估 (10)第6章订单管理子系统 (10)6.1 订单处理与分配 (10)6.1.1 订单接收与审核 (10)6.1.2 订单智能分配 (10)6.1.3 订单状态管理 (10)6.2 订单跟踪与查询 (10)6.2.1 实时物流跟踪 (10)6.2.2 多维度查询 (10)6.2.3 物流信息推送 (10)6.3 售后服务与评价 (10)6.3.1 售后服务申请 (10)6.3.2 售后服务评价 (11)6.3.3 争议处理 (11)6.3.4 数据分析与改进 (11)第7章供应链协同管理 (11)7.1 供应商管理 (11)7.1.1 供应商筛选与评估 (11)7.1.2 供应商关系维护 (11)7.1.3 供应商绩效评价 (11)7.2 生产计划与库存协同 (11)7.2.1 生产计划协同 (11)7.2.2 库存协同管理 (11)7.2.3 供应链协同补货策略 (12)7.3 客户关系管理 (12)7.3.1 客户需求分析 (12)7.3.2 客户服务与支持 (12)7.3.3 客户关系维护 (12)第8章数据挖掘与分析 (12)8.1 数据挖掘算法选择 (12)8.1.1 决策树算法 (12)8.1.2 支持向量机(SVM)算法 (12)8.1.3 聚类分析算法 (12)8.2.1 时间序列分析 (13)8.2.2 线性回归分析 (13)8.3 客户行为分析 (13)8.3.1 购买行为分析 (13)8.3.2 消费者满意度分析 (13)8.3.3 客户流失预警 (13)第9章系统安全与可靠性保障 (14)9.1 系统安全策略 (14)9.1.1 访问控制 (14)9.1.2 数据加密 (14)9.1.3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14)9.1.4 安全审计 (14)9.2 数据备份与恢复 (14)9.2.1 数据备份 (14)9.2.2 数据恢复 (14)9.3 系统监控与维护 (14)9.3.1 系统监控 (14)9.3.2 故障排查与修复 (15)9.3.3 系统升级与维护 (15)9.3.4 用户支持与培训 (15)第10章系统实施与评价 (15)10.1 系统实施步骤与策略 (15)10.1.1 实施前期准备 (15)10.1.2 系统开发与实施 (15)10.1.3 系统运维与支持 (15)10.2 系统验收与评价 (15)10.2.1 系统验收 (15)10.2.2 系统评价 (16)10.3 持续优化与升级建议 (16)10.3.1 跟踪系统运行情况 (16)10.3.2 优化系统功能 (16)10.3.3 升级系统技术架构 (16)10.3.4 加强系统安全防护 (16)10.3.5 建立长效优化与升级机制 (16)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1.1 物流行业现状分析1.1.1 行业概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A 复习题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 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计划、实施与控制,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 ) 答案:√知识点:第一章难度: 32. 物流种类按照物流主体分类标准分为国际物流、生产企业物流、流通企业物流、专业化物流、消费者物流。
( ) 答案:×知识点:第一章难度: 33. 物流的形成与发展的第四阶段是物流利润价值的发现。
( )答案:×知识点:第一章难度: 34. 知识是一种用符号表示的信息,其中信息是知识的内涵与实体,而数据是信息的外延与形式。
( )答案:√知识点:第一章难度: 35.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根据物流管理运作的需要,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物流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及协调的系统。
( ) 答案:√知识点:第一章难度: 36. 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项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 )答案:√知识点:第二章难度: 37. 战略既是战术,主要是为战胜对手进行总体上的谋划。
现在战略的概念被广泛地用于商业活动中。
( ) 答案:×知识点:第二章难度: 38. 信息资源以实物资源为载体,通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来实现其中的信息变化和信息积累,促进生产过程的技术进步和新的实物资源的形成。
( ) 答案:√知识点:第二章难度: 39. MRP系统最主要的目标是确定产品的每种物料在每个时区的需求量,以便为生产和库存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
( )答案:√知识点:第三章难度: 310. MRPⅡ系统能支持和管理混合型制造环境,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能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企业多元化的经营需求。
( ) 答案:×知识点:第三章难度: 311. 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是三分数据,七分技术,十二分管理。
( )答案:×知识点:第六章12. 模块是组成目标系统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基本单位,根据模块功能具体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逻辑模块和物理模块。
电大《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期末复习题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期末复习题(半开卷)一、单选题1994 年2 月18 日国务院公布的(A )中规定了信息系统安全的定义。
A.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B. «中华人民XX国电子签名法》c. «国家知识产权法» D. «信息技术通则》0 ( A ) 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A 物流信息B人力资源C 设备D财务0. ( C )是当今世界上最广为使用的商品条码。
A. UPC码B. Code39 码C. EAN码D. ISBN 码0.( A)是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常用条码。
A. UPC码B. Code39 码C. EAN 码D. ISBN 码A◆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开发方法是( A)A.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B.原型化方法C. 面向对象方法D. 计算机辅助系统开发方法A◆按照( C )进行分类,物流信息可以分为环境信息、工具信息和人员信息。
A. 信息的用途B.信息的来源C. 系统的组成要素D.物流的功能要素A◆按照维护的不同性质划分,下列哪项不属于物流信息系统维护的对象?〔 C 〕A、软件维护B、硬件维护C、预防性维护D、代码维护B◆不存在中心节点的物流信息系统类型属于以下的哪一类?〔B 〕A. 点状B. 线形C. 星形D. 网状B◆不属于运输信息系统的功能的是( D)。
A.货物跟踪管理B.运输调度管理C 车辆管理D. 采购作业B◆不管程序内部如何编制,只依据外部结构和软件功能对模块进行的测试方法是〔D 〕。
A. 数据测试B. 操作测试C. 穷举测试D. 黑箱测试B◆被称为“无纸贸易〞的物流信息技术是〔 B 〕。
A. V ANB. EDI技术C. RFID技术D. ASPB◆标准版的商品条码所代表的代码由〔D 〕位数字组成。
A. 29B. 10C. 8D. 13B◆把目标看作对象进行开发的方法是〔 C 〕。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物流信息与信息系统1.简述物流信息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定义: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物流信息是伴随着企业物流活动的发生而产生的,并贯穿于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
主要内容:物流信息包括伴随物流活动而发生的信息和在物流活动以外发生的但对物流有影响的信息。
它不仅量大,而且来源分散。
包括:(1)货源信息。
货源的多少是决定物流活动规模大小的基本因素。
货源信息包括:①商业购销部门的商品流转和供销合同,以及提出的委托运输及储存的计划和合同;②工农业生产部门自己销售量的统计和分析,以及提出的委托运输及储存的计划和合同;③社会性物资的运输量和存储量分析,以及提出的委托运输及储存的计划和合同。
(2)市场信息。
①货源信息;②流通渠道的变化和竞争信息;③价格信息;④运输信息;⑤管理信息。
从广义上看,市场信息还包括社会上相关行业的信息。
(3)运能信息。
运输能力的大小对物流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包括①交通运输部门批准的运输是月计划;②具体的装车、装船日期;③运输业的运输能力。
(4)企业物流信息。
①单就商业企业物流系统来看,由于商品在系统内各环节流转,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内部信息;②批发企业产生的物流信息;③零售企业产生的物流信息。
(5)物流管理信息。
总结多年来物流活动经验和虚心学习国内外同行对物流管理的研究成果。
包括:物流企业和物流中心的配置、物流网络的组织,以及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化仓库的使用情况等。
2.简述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分类有哪些。
定义:通过对与物流相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和传递来达到对物流活动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
它具有:实时化、网络化、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等特点。
分类:⑴按管理决策的层次分类。
物流作业管理系统、物流协调控制系统和物流决策支持系统;⑵按物流职能分类。
①运输管理信息系统②仓储管理信息系统③装卸搬运自动化控制系统④加工处理系统⑤信息集中系统;⑶按系统应用对象分类。
物流信息管理第5章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上)

采用原型法开发系统灵活,便于修改与扩充
2.原型法的开发环境
原型方法一般要借助于软件开发工具和现成的 软件和模型。
可视化技术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 软件复用及组件技术
1.3 面向对象方法
1.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着眼点
Effective Process Design
Vertical Integration • In-house • Outsource
Capital Intensity • Low automation • High automation
福特采购业务BPR
采购部
采购单
供应商
采
货
购
物
单
到货信息
接收部
由专业公司 全盘负责系统 的分析、设计 和实施。由于 双方对IT知识 的不对称,因 此需要第三方 的咨询机构和 监理机构参与
明确软件包 是否切合本单 位的需要,应 当由精通业务 的人员来选购 软件包。此外, 单位应具有检 验软件包性能、 条件的能力
第2节 系统分析
2.1 需求与现状调查 2.2 业务流程分析 2.3 数据流程图 2.4 数据建模 2.5 功能模型
系统分析的任务是先进行系统综合业务初步调查和详细调 查,然后根据调查中获得的原始资料,对组织内部整体管 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确定用户的需求,并建 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三个阶段:
详细调查
功能、数据与流程分析 新系统逻辑模型设计
业务流程图:BPD 数据流图:DFD 数据字典:DD 实体联系图:ERD 功能层次图:FHD
3.详细调查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受控状态制度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名称编号考证部执行部门监督部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
为规范物流信息系统的管理,保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等各相关工作事项。
第3条责任.1(物流部负责工厂全部物流信息管理工作,维护物流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
2(生产部、仓储部、销售部等相关部门配合物流信息系统的管理。
第4条系统运行原则。
1(可靠性原则.2(精确性原则。
3(及时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5(适当形式化原则。
6(经济性原则。
第2章信息识别第5条货物识别管理。
工厂所有承运货物在正式启运前,由配送人员负责全部粘贴条形码,以此作为其在整个物流运转体系中的唯一身份标识.条形码由物流部统一制作完成,并确定编号.第6条车辆管理。
保持与司机的有效沟通,工厂随时确定车辆及货物的准确位置。
第7条员工识别管理.员工凭其真实姓名、密码、指纹进入物流信息系统.第8条数据识别管理.各部门产生的数据、表格及相关文件必须符合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
第3章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第9条系统调研。
由物流部组织系统开发人员通过与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对现行系统和管理方法以及信息流程等有关情况进行现场调研,给出有关的调研图表,提出信息系统设计的目标以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第10条系统设计。
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物流信息管理专员从整体上构造出物流系统的逻辑模型,由物流经理对各种模型进行筛选与确定。
物流信息管理专员以逻辑模型为框架,利用各种编程方法实现逻辑模型的各个功能模块。
第11条系统调试与完善。
1(物流信息管理专员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单独调试和联合调试,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物流信息系统软件.2(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由物流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对其他部门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收集各种建议,进行系统的改造与完善。
第4章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第12条数据的收集和录入。
第5章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5.2.2 物流信息系统层次结构设计原理
(1)可得性 (2)精确性 (3)及时性 (4)异常情况的识别 (5)灵活性 (6)适当形式化的报告
5.2.3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图5-2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5.2.4 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主要由仓储、运 输、配送、企业供应链系统等专业物流 信息系统,海关、商检、交通等为物流 业提供保障和服务的共享性信息服务系 统,以及口岸、专业市场等重要物流集 散地的信息系统几部分组成。如表5-2所 示。
第5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功
能结构和体系结构。 重点掌握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结构及主
要功能。 一般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 学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的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5.1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
从系统的观点,构成物流信息系统的主 要组成要素有硬件、软件、信息资源、 相关人员及企业管理制度与规范等。如 表5-1所示。
文字处理软件用于输入、存储、修改、编辑、 打印文字材料等,如WORD、WPS等。
(2)信息管理软件
(3)辅助设计软件
辅助设计软件用于高效地绘制、修改物流工程 图纸,进行设计中的常规计算,帮助人寻求好 的设计方案。
(4)实时控制软件
实时控制软件用于随时收集生产装置、物流工 具等的运行状态信息,以此为依据按预定的方 案实施自动或半自动控制,保证安全、准确地 完成任务。
5.1.5 物流管理思想、观念、制度与规范
在物流系统中,涉及的管理思想很多,比如,供应链 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思想和策略就包括有效资源配 送、全球后勤系统、第三方物流系统、推迟化策略、 战略渠道设计等。
物流信息管理-教案-第五章第一节物流信息采集原则

根据内容的丰富程度,内容的相符程度,课上的展示等多项要求进行加分。
什么是GIS?
(WHAT IS GIS?)
上课坐在哪个位置?
哪个位置能看演示效果更好?
哪个位置在能够听清讲课内容?
哪个位置不容易被老师点名?
哪个位置容易开溜?
哪个位置凉快?
走哪条路去上课最合理?
路途最近
课 时 计 划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6.5
第27,28课时
课 型
复习
教具、资料
PPT
课 题
第五章第一节物流信息采集原则
教 学
目 标
要 求
1.掌握物流信息采集原则;
2.掌握物流信息源泉的评价方法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教学重点:物流信息采集系统。
教学难点:以思维导图总结知识点并完成总结发言。
教学关键:小组分工合理,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板
书
设
计
第五章第一节物流信息采集原则
一、掌握物流信息采集原则;
二、掌握物流信息源泉的评价方法
课 后
小 结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组织教学
课前任务书下发
师生问好
小组任务下发:
每小组根据任务要求通过网络搜索相关材料,并形成PPT(配图为主,可视频辅助,多关键词,少成段文字),上课前一天将PPT汇总到课代表处交给老师进行审核。
课上由全组成员或代表进行展示,讲解任务部分。
息采集和物流信息采集系统相关内容介绍(定义、特点)
第三组:物流信息采集系统有哪些类型,物流信息采集系统的组成
物流信息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一、判断题1. 现代物流起源于流通过程中的分销活动。
( ×)2. 物流占GDP的比重越高,代表物流行业越不发达,社会资源浪费越严重。
( ×)3. 信息就是资源,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资源的管理。
( ×)4. 信息活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信息资源形成阶段,二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阶段。
( √)5. 物流信息系统的目标就是提高对客户服务的水平和降低物流的总成本。
( √)二、选择题1.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包括( ABCDE )。
A.运输距离B.运输工具C.运输方式D.运输时间E.运输费用2.信息资源的三要素是指( ACE )。
A.信息技术B.信息系统C.信息生产者D.信息使用者 E.信息3.下面哪些特性不是物流信息所特有的特性?( AD )A.时效性B.信息量大C.更新快D.可传递性 E.来源多样化4.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ABCDE )。
A.信息采集B.信息输出C.信息处理D.信息存储E.信息传输5.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ABCDE )。
A.计算机B.计算机网络C.信息资源D.物流设备 E.人三、简答题1. 为什么说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答:企业的利润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经营重点的转移而变化。
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一个是资源领域,另一个是人力领域。
资源领域起初是依靠廉价的原材料、燃料的掠夺而获得,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节约消耗、综合利用而获取高额利润,也就是通过降低原材料成本即物化劳动成本来获取利润,习惯称之为“第一利润源”。
人力领域最初是依靠廉价劳动,其后则是依靠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来降低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也就是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即活劳动成本来获取利润,习惯称之为“第二利润源”。
在前两个利润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们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列为“第三利润源”。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件(PPT 61张)

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物流信息系统
销售
6
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物流信息系统
第3章 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 • • • • • 空间数据管理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移动通信定位系统 移动商务中物流定位的架构
7
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物流信息系统
Google发布法国街景地图
8
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物流信息系统
•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第4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概述
– /nbmap.html
•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CMM)
9
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物流信息系统
18
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物流信息系统
第1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 • • • 信息系统引论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引论 信息系统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6
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物流信息系统
课程设计
• 分组(2人一组)选定主题、设计的关键路线、内容,并由指导教 师审核。 • 教师指导过程 (1) 通过模拟和案例演示; (2)检查设计过程; (3)通过由主讲教师和分组组长及代表组成考核小组严格检查,主要 检查设计过程、设计内容、设计规范、实验收获。 • 实践教学活动课程考核内容 (1)考核设计系统方法:课程个人实验报告2-3份,小组报告1份。 (2)文档材料:系统分析、平台设计、软件设计、程序设计、用户操 作手册。
EAN-SYMBOL: EAN 13
只有 EAN 13-物品编码 在扫描时作为进入物品 数据库的关键字.
用EAN 128表示的附加信息 : AI 422 出生国 AI 423 饲养国. AI 7030 屠宰场批准号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程课程名称:物流信息管理英文名称: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课程归属:铁道运输管理与经济学院计划学时:48学时课程学分:3分一、本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着职业能力教育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与企业行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设计,以“面向工作一线、立足岗位流程、注重综合素质、突出应用、强化物流实践、培养物流信息处理能力”为指导思想,将实践课程和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围绕物流管理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理论与实践课程,课程内容设计基于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应用能力。
根据企业对专业的要求,本课程可为企业培养采购员、表单员、信息员、仓管员、理货员、配送员、运管员、调度员、报关员、报检员、客户服务员、结算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岗位。
本课程的主要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采购与供应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等,后续课程有企业经营与供应链管理等。
二、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基本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应用为目标、实践为主线、能力为中心、校企合作开发共同培养。
(一)以就业为导向顺利就业是大学生求学的重要目标。
学生的就业状况一方面反映着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着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设置及内容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
《物流信息管理》充分考虑学生就业的需求,在课程设计中突出在能力培养上,注重环境的建设。
根据本专业特点的要求,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坚持边学边做,反复训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通”与“专”两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二)以应用为目标本课程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地区和企业对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物流企业基层作业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开发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管理(第五版)第4章

4.2 物流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与开发方法
4.2.1 物流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瀑布模型
4.2 物流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与开发方法
4.2.1 物流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工作内容:
阶段 战略规划
主要活动 根据企业的目标与发展战略确定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系统规划
本章结束
4.3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
4.3.1 项目管理概述 1)项目管理的含义 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在领导方式上,它强调个人责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在管 理机构上,它采用临时性动态组织形式——项目小组;在管理目标上,它坚持效益最优原则下的 目标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它有比较完整的技术方法。
4.3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
4.3.1 项目管理概述 3)项目管理应用软件——Project Project 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非常实用的项目管理软件包,使用它为项目管理做计划、排定日期 和编制项目信息图。全套的Project包括Project Professional、Project Server和 Project Web Access三部 分。使用该软件可以使企业组织能够合理安排业务活动、项目和资源,以获得更理想的业务效果。 软件具有灵活的报告和分析功能,便于掌握工作进度方面的信息,从而可针对整体业务目标以项 目组合为单位来优化资源、确定工作的优先顺序和合理安排项目。
系统实施
系统运行 与维护
软件包的购置,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系统测试,新旧系统的转换 系统运行的组织管理,系统评价,系统的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4.2 物流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与开发方法
4.2.1 物流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的生命周期及各阶段的开发步骤: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第二版各章习题参考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各章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物流信息技术概述1.选择题(I)C(2)B(3)B(4)C(5)D(6)B(7)C(8)D2.简答题.(I)什么是信息?它有哪些性质?信息是指能够反映事物内涵的知识、资料、情报、图像、数据、文件、语言、声音等。
信息是事物的内容、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反映。
信息具有存储性、可识别性、传递性、可扩散性、共享性、价值性、不对称性、时效性这些特点。
(2)什么是信息系统?它由哪些部分组成?信息系统是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
信息系统部分或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支持,并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组成。
(3)什么是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物流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考察。
从狭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来源于客观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是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从广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不仅包括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还包括大量的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晶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等。
(4)简述物流信息的特点和作用。
物流信息除具有信息的--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物流信息趋于标准化:物流信息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物流信息量大、分布广:物流信息种类多:物流信息更新速度快。
物流信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物流信总有利于企业内部各业务活动之间的衔接:物流信息有助于物流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与控制:物流信息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
(5)现代物流的特点是什么?现代物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
(6)什么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于物流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
(7)物流信息技术包括哪些内容?物流信息技术包括基础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交换技术和地理分析与动志跟踪技术。
其中,基础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主要包括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信息交换技术即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地理分析与动态跟踪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

图6.25 城市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规划设计结构分解
系统背景描述 和国际国内相关平台分析
需求分析和商业环境
商务应用模型抽象
平台系统总体结构规划设计
平台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平台系统规划设计
联机交易支付与认证系统规划设计
系统风险评估
平台系统建设审计、监理
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系统运营和投资效益分析
平台阶段实施建议
电子商务网站
图6.29 业务信息平台结构图
业务信息平台
物流企业1
公共信息平台
物流企业2
物流企业n
三、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实施
1、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运行环境 (1)管理层——增强现代物流管理意识 (2)技术层——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 2、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实施的关键因素 (1)组织建设 政府管理机构、园区管理中心和物流企业 (2)技术因素 ①数据整理与标准化 ②软、硬件及网络环境的建设 ③开发技术的选择和使用 3、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实施的三个阶段 (1)初创期 (2)建设期 (3)成熟期
二、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
1、港口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 2、港口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 数据交换系、信息发布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物流作业系统、辅助决策系统确的信息资料。、安全管理系统 3、港口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的功能 (1)基本功能 数据交换功能、信息发布服务功能、交易功能 (2)扩展功能 配送功能、货物跟踪功能、库存管理功能、决策分析功能、金融服务功能
图6.18 城市物流系统模型框架
网络特征
服务模型
网络服务水平
工业和居民特征
需求模型
网络使用
影响模型
社会影响
经济影响
财政影响
第五章 物流信息技术【精选】

23
5.常见的二维条码 (1)PDF417 (2)QR Code条码 (3)汉信码
24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无线射频(RFID)技术
一、无线射频的概念 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的基本原
3.物流条码的标准体系 第一部分 码制标准
国际上公认的物流条码只有三种,即EAN-13码、交插二五码和 UCC/EAN-128条码,这三种码制基本上可以满足物流条码体系的应 用要求。
第二部分 应用标准
(1)位置码 (2)储运单元条码 (3)条码应用标识
第三部分 产品包装标准
为了便于运输和仓储,物流单元一般采用箱式包装或集装箱托 盘。物流条码应该符合物流单元包装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位置,以 便于识读。
2.商品编码原则 (1)唯一牲 唯一性是指商品项目与其标识代码一一对应,即一个 商品项目只有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标识同一商品项目。 (2)无含义 无含义代码是指代码数字本身及其位置不表示商品的 任何特定信息。在EAN及UPC系统中,商品编码仅仅是一 种识别商品的手段,而不是商品分类的手段。 (3)永久性 产品代码一经分配,就不再更改,并且是终身的。
19
第一节 条码技术
六、二维条码
1.二维条码的产生 一维条码仅仅只是一种商品的标识,它不含有对商品
的任何描述, 一维条码无法表示汉字的图象信息,在有些应用汉字
和图象的场合,显得十分不便。 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条码在有限的几何空
间内表示更多的信息,从而满足千变万化的信息需求。 二维条码正是为了解决一维条码无法解决的问题而诞 生的,在有限的几何空间内印刷大量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流程管理的实质就是构造卓越的流程,
一般来说包含3个层面:
规范流程
优化流程
BPR实施过程-路线模拟
再造流程
2.3 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DFD) 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
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 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数据流程图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抽象性:表现在它完全舍去了具体的物质,只剩下数
由专业公司 全盘负责系统 的分析、设计 和实施。由于 双方对IT知识 的不对称,因 此需要第三方 的咨询机构和 监理机构参与
明确软件包 是否切合本单 位的需要,应 当由精通业务 的人员来选购 软件包。此外, 单位应具有检 验软件包性能、 条件的能力
第2节 系统分析
2.1 需求与现状调查 2.2 业务流程分析 2.3 数据流程图 2.4 数据建模 2.5 功能模型
系统分析的任务是先进行系统综合业务初步调查和详细调 查,然后根据调查中获得的原始资料,对组织内部整体管 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确定用户的需求,并建 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三个阶段:
详细调查 功能、数据与流程分析 新系统逻辑模型设计
业务流程图:BPD 数据流图:DFD 数据字典:DD 实体联系图:ERD 功能层次图:FHD
采用原型法开发系统灵活,便于修改与扩充
2.原型法的开发环境
原型方法一般要借助于软件开发工具和现成的 软件和模型。
可视化技术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 软件复用及组件技术
1.3 面向对象方法
1.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着眼点
对象 对象的封装 对象分类 泛化与继承 组合 对象之间的联系
2.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过程
使系统逐步满足用
N
户的需求。
3.
决定是否
接受原型
Y
4.
使用原型
1.建立原型的过程
确定初步需求 设计初始原型 试用和评价原型 修改和完善原型
主要特点:
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更容易为人们所普 遍掌握和接受
便于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相互交流,用户能较好地参 与系统的开发
充分利用最新的软件开发工具,提高了开发效率,缩 短了开发周期,减少了开发费用
课堂练习三:
车间填写领料单给仓库要求领料,库长根据用料 计划审批领料单,未批准的退回车间,已批准的领料 单送到仓库保管员处,由他查阅库存帐。若帐上有货 则通知车间前来领料,否则将缺货通知采购人员。
车间
未批准的领料 单
领料单
库长
用料计划
领料通知
已批准的 领料单
采购员
缺货通知
仓库保管员
库存帐
3. 业务流程管理
3.详细调查
组织机构及业务功能 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战略 业务信息处理流程。 数据调查 代码化调查 处理逻辑调查 查询与决策要求调查 存在问题调查
可行性分析报告
通过可行性分析要把分析结果用报告的形式编写出来 ,提交有关管理部门和领导审查批准。分析报告要包括以 下内容: 项目的目标 原有系统(手工系统或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存在
……
2.1 需求与现状调查
需求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对象进行系统调查。 主要的调查方法包括:
查阅现有资料、书面调查(发调查表)、访问、开座 谈会、抽样统计分析、现场跟踪观察等。
1.初步调查
用户需求分析 组织的概况 组织的对外关系 现行系统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各类人员对新系统持有的态度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所需的资源情况 各方面对系统目标的看法
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哈默认为:企业流程再造是指以企业流程为改造对象 ,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流程进行基础性的再思考 和根本性的再设计,以达到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 等现代关键业绩指标的巨大提高。
BPR 摒弃了职能导向, 以最大限度满足顾客 需求为核心, 员工成 为主动的服务创造者
BPR 压缩了管理层级, 缩短了管理者和员工、
顾客的距离
BPR 运用先进的管理 技术,消除了传统模 式的成本风险,最大
限度地保证质量
BPR方法:
渐进改良法(Systematic redesign):分析理解现有流 程,在现有流程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建立新流程;
全新设计法(Clean sheet approach):从根本上重新 考虑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式,在一张白纸上重新设计 流程。
常用的企业流程图
工艺视图 信息视图 系统视图。
工艺视图
按时间的先后顺 序或依次安排的 活动步骤,用标 准化的图形形式 表达流程模型。
2. 业务流程图
库存帐 库管员 入库单
用料单
采购计划
供货合同 新报价单
采购申请 未批申请
库房 主任
采购单
采购员
采购订单
验收员
退货单 财务部
提货单 应付帐款
1.1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系统生命周期(system life cycle,SLC) 结构化系统开发过程:
软件概念,即确定和定义一个新系统的需要; 是需求分析,也就是分析终端用户的信息需要; 建造设计,即采用硬件、软件、人和数据资源等设计
创建一个蓝图; 译码和调试,即创建和规划最终系统; 系统测试,就是对于期望或预期的功能评估系统的最
记库存台账;发货时,发货员根据销售科送来 的发货通知单将成品出库,并发货,同时填写 三份出库单,其中一份交给成品库保管员,由 他按此出库单登记库存台账,出库单另外两联 分别送销售科和财务科。
入库登记单 出库单
库存台帐
发货单
成品 出库
发货
课堂练习一:
采购员将入库单交给检验员,检验员将不合格的入 库单退回采购员,合格的入库单交保管员并记入库存台 帐,统计员根据库存台帐制定月报表交主管部门审阅。
采购员
入库单
检验 员
不合格入库单
合格入库单
统计员
日报表
库存帐 主管部门
保管员
课堂练习二:
采购员从仓库收到缺货通知单以后,查阅订货合
同单,若已订货,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请求,否则,
填写订货单交供货单位。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立即
向采购员发出取货通知。
定货合同
仓库
缺货通知
采购员
定货单
催货请求 取货通知
供货单位
容易 相当困难
委托开发 不太需要 不太需要 比较困难 相当困难
购买软件包 不需要 不需要 困难 困难
用于单位外部
小
大
大
小
开发费用
用于单位内部
大
中等
小
小
开发风险
大
比较大
比较大
小
说明
但 单 统 自 发 强 需 的开咨有可 位 己 要, 人发询力以 要 的 进并 员时的得 求 系 行培,间领到 的 统 一养需长导本 系 开 定了要, 。有 设 好 编 委 户 系 序 少单的自 计 也 程 托 编 说统位己 能 有 能 后 写 明说必的 力 自 力 并 是明,须系 己 提 不和, , 由统 的 出 可具程最 在 用
强调结构化、模块化、自上而下地完成系统开发工作 工作成果文献化、标准化
1.2 原型法
原型法是首先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在限定的时间内 (一般几天或几周)用最经济的方法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并
投入运行,然后在 运行中与用户一起 1.
识别用户需求
发现问题并提出修
改意见,通过反复 的发现问题并修改, 2.
开发原型
2.开发模式
用户式开发策略(接受模式) 直线式开发策略(瀑布模式) 反复式开发策略(循环模式) 试验式开发策略(实验模式 ) 规划集成式开发策略(综合模式)
3.开发形式
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要求 编程能力要求 系统的可维护性 程序的可维护性
自行开发 非常需要 非常需要
容易 容易
委托编程 非常需要 不太需要
2.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
企业的财力物力能否支撑项目的投资 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和维护费用如何 系统投入运行后的经济效益如何
技术可行性
当前的软、硬件技术能否满足系统提出的要求 拟聘外部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 参与开发的内部人员的技术水平
社会可行性
组织内:管理体制、管理方法、主管领导态度等 组织外:政策、法律、道德、制度、管理、人员
Customer Involvement • Low involvement • High involvement
Resource Flexibility • Specialized • Enlarged
Process Structure • Customer-contact
position (services) • Product-process
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 问题分析和求解—面向对象分析(OOA) 归纳—面向对象设计(OOD) 程序实现—面向对象编程(OOP)
主要特点:
UML
采用全新的面向对象思想,使得系统的描述及信息模 型的表示与客观实体相对应,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 思维习惯
系统开发的基础统一于对象之上,各个阶段工作过渡 平滑
终功能。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 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 向下的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主要原则:
用户参与原则 工作阶段严格区分原则 自顶而下的原则 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工作成果文档化、标准化原则
主要特点: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先逻辑、后物理,每个阶段都有 明确的任务和相应的成果
Capital Intensity • Low automation • High automation
福特采购业务BPR
采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