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合集下载

中药鉴定学各论(一)

中药鉴定学各论(一)

中药鉴定学各论第一节植物药鉴定知识根及根茎类中药是指药用部位为植物地下部分的药材,大多数来源于双子叶植物,其次是单子叶植物,少数为蕨类植物。

(一)根类中药概述定义:药用部位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或地上茎残基的药材,称为根类中药。

特点:无节、无节间、无叶或芽。

形状:圆柱形、长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表面:双子叶植物的根表面常为栓皮,较粗糙;单子叶植物的根表面常无栓皮而为表皮;有的根顶端带有茎残基或根基,根茎俗称“芦定义:药用部位为根茎或带有少量根部或肉质鳞叶的地下茎类,称为根茎类中药。

分类及特点:根茎类是一类变态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

根茎表面有节,有节间,节上常有叶、叶痕、幼芽或芽根。

白及为兰科白及的干燥块茎,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干。

药材呈不规则扁球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表面灰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切面角质样。

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百部为百部科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

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白心,晒干。

药材呈纺缍形,表面黄白色,有不规则深纵沟。

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

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的干燥块茎。

药材呈类球形,表面白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布麻点状根茎。

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

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白术为菊科白术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浙江。

于术,又名于白术、于潜术、烟术、产于浙江于潜地区,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药材呈不规则的肥厚团块,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顶端有残留茎基。

断面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

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巴戟天为莤草科巴戟天的干燥根。

主产于广东,广西。

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

药材为扁圆柱形,略弯曲,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

断面皮厚,易与木部剥离。

白前为萝藦科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干燥根茎和根。

药材质脆,断面中空,习称,习称“鹅管白前”。

植物药类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ppt课件

植物药类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ppt课件
层,如川乌;
内皮层明显。
有的明显的髓部,如龙胆、川乌等。
异常构造:
多环性异型同心环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 皮层异型维管束,如何首乌; 韧皮部与木质部交错排列,如大戟、南沙参; 具内涵韧皮部,如华山参。
2. 单子叶植物
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 表皮细胞一列,无木栓层,细胞外壁一般无角
叶柄基部横切面:
① 表皮细胞1列。 ② 厚壁细胞数列。 ③ 基本组织中有分体中柱5~13个,环列。每一分体中柱具周韧 维管束,外有内皮层。 ④ 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棕色物质。细胞间有间隙腺毛。
【成分】
根茎含多种绵马酸类(filicic acids); 鞣质、挥发油、树脂等。
【理化鉴别】
(1)本品乙醚提取液+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显红棕色, 放置后逐渐沉淀。(检查间苯三酚衍生物)
蕨类植物的根茎常有鳞片或密生棕黄色鳞毛。
根茎的横断面
首先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 根茎。
双子叶植物根茎
维管束环状排列, 有髓。
单子叶植物根茎
内皮层环纹, 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散布, 髓部不明显。
二、显微鉴别
1. 双子叶植物根茎
木栓层, 少数有表皮。 如木栓形成层发生在皮层外方,则初生皮层仍然存在,如黄 连等; 有些根茎仅有栓内层细胞构成次生次层。
残基的根茎。
【产地】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 省。
【性状鉴别】
呈稍弯曲倒圆锥形,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 表面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
须根。 叶柄残基或根茎的断面呈棕色或深绿色,有黄白色
小点(分体中柱)5~13个,排列成环。 气特殊,味初微涩,渐苦而辛。
【显微鉴别】
(2)叶柄基部或根茎横切片+1%香草醛溶液及盐酸,间 隙腺毛显红色。

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四)根茎类中药的显微鉴别要点:
• 根据维管束类型和排列形式,决定其为蕨类
植物、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的根茎;
• 正常构造或异常构造;
• 观察分泌组织 、厚壁组织和细胞内含物;
防风(蚯蚓头)
次生韧皮部 油室 裂隙 韧皮射线 木射线 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 初生木质部 周皮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简图(防风)
特殊构造:
• 少数根类中药的 次生构造不发达,
无周皮而有表皮,
有明显的髓部。
• 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 细胞行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
细辛;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
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 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三)蕨类植物根茎:
• 1、表皮和下皮层为厚壁细胞。 • 2、中柱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网状中柱、 管状中柱、原生中柱。 • 3、分体中柱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鉴 定品种的重要依据。 • 4、中柱外有叶迹V.B。木质部无导管而有 管胞。 • 5、蕨类植物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中柱的数 目和排列状况可作为鉴别点。
植物根茎。
• 双子叶植物根茎中央有明显的髓部,可见形 成层环,木部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
• 单子叶植物根茎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 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髓部 不明显。
二、显微鉴别
• (一)双子叶植物根茎
• 1、根茎的正常构造:
• 一般具次生构造:
• 木栓形成层的活动 • 形成层的活动
• 与根的次生构造类似。
薄壁细胞
根的初生结构轮廓图-小结
表 皮 内皮层 初生木质部 初生韧皮部 薄壁细胞 皮 层
根的次生构造
次生 分生 组织
形成层
——产生及其活动;

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密,是在细胞的上,下壁和径向壁上,常有木质化和栓质 化的加厚,呈带状环绕细胞一周,称凯氏带(casparian strip)。
凯氏点: 在横切面上,凯氏带在相邻的径向壁上呈点状, 称凯氏点。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构造——次生构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韧皮部: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 细胞等组成,与输导水分的木质部共同组成维管系统。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茎构造
2、异常构造:
产生的原因;
副形成层(三生构造)的产生和活 动;
形成层活动的不规则;
部分木薄壁细胞发生栓化。
(1)髓维管束:副形成层产生于根茎 的髓部,形成异型维管束。如大黄根 茎髓部的星点,副形成层向内产生韧 皮部,向外产生木质部。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绵马贯众横切面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 绵马贯众分体中柱
(四)根茎类中药的显微鉴别要点:
根据维管束类型和排列形式,决定其为蕨类植物、双子叶植
物或单子叶植物的根茎; 正常构造或异常构造; 观察分泌组织 、厚壁组织和细胞内含物。
根及根茎类中药性状鉴别要点
确定是根或根茎
确定是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根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单子叶植物根表面 无栓皮,具表皮, 较光滑; 无皮孔样疤痕, 有气孔
根类中药性状特点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断面 皮部窄,木部宽;
放射纹明显;
无髓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皮层:植物茎和根中表皮与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 木质部: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
细胞以及木射线组成。
双子叶植物根茎表面:具栓皮,较粗糙
双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皮部窄,木部宽;具放射纹; 髓部明显

根及根茎类中药【31页】

根及根茎类中药【31页】

3、体轻质松易断, 断面不平坦,皮部 浅棕色,有裂隙, 木部浅黄色,称 “菊花心”。
4、气特异(有败 油气),味微甘。
柴胡
【来源】
伞形科植物 柴胡
狭叶柴胡
同属数种植物
--北柴胡 --南柴胡 的根。
【性状鉴别】
一、北柴胡:
1、圆锥形,常有 分枝。根头膨大, 顶端残留数个茎 基,或有毛刷状 纤维(残存叶 基)。近根头处 无明显环节。
2、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又称“黑柴 胡”),质硬而韧,不易折断(又称 “硬柴胡”),断面呈片状纤维性。
3、气微香,味微苦。
二、南柴胡:
1、根较细,多 不分枝。顶端密 被毛刷状纤维 (残存叶基), 近根头处具细密 环纹,横向皮孔 明显突起。
2、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又称“红柴 胡”),质稍软,易折断(又称“软柴 胡”),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
3、具败油气。【成分】含柴皂甙及挥发油等。【附注】
1、柴胡属植物在我国约有30多个种,很多 都可以入药,主要有: 兴安柴胡、竹叶柴 胡(膜缘柴胡)、银州柴胡。
2、同属植物大叶柴胡,有毒,不可当柴胡 使用。
3、柴胡的地上部分或带根全草,商品称 “竹叶柴胡”
4、银柴胡: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3、质地较硬,回 潮变软。断面有一 棕色环,皮部灰白 色,可见多数散在 的棕色油点,木部 黄棕色。
4、具特异香气, 味苦辛、麻舌。
香独活(毛当归)
羌活
【来源】 伞形科植物
羌活、宽叶 羌活的根茎 及根。
【性状鉴别】
按药材形态分为“蚕 羌”、“竹节羌”、 “大头羌”、“条 羌”。
1、蚕羌: ①根茎略弯曲,环节
白芷(祁白芷)
白芷(禹白芷)
杭白芷(杭白芷)

根和根茎类中药

根和根茎类中药

【显微鉴别】
1、主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内侧有数列栓内层
细胞。
②韧皮部中有树脂道散布,内含黄色分泌 物。近形成层处树脂道成环。初生韧皮部 常有裂隙,韧皮射线宽3-5列细胞。
③形成层成环。
④木质部导管多单列,径向稀疏排列。木 射线广阔。
⑤薄壁细胞具有多数细小淀粉粒(红参已 糊化)。栓内层、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中 具有草酸钙簇晶。
含挥发油约0.12%;含少许人参多糖。
【理化鉴别】
1、人参旳乙醇浸出滤液,置蒸发皿中蒸干, 滴加三氯化锑饱和旳氯仿溶液,再蒸干, 呈紫色。(检验甾萜类)
2、人参总皂甙薄层层析: 层析图谱由下往上依此为:人参皂甙R0、
Ra、Rb、Rc、Rd、Re、Rf(浅)、Rg1。
【伪品】(主要是伪充红参及朝鲜红参) 1、豆科植物野豇豆旳根 2、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旳根 3、茄科植物华山参旳根:河南称“热参”
简图
2、粉末:淡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红参) ①树脂道碎片:呈管状,内含黄色分泌物。 ②草酸钙簇晶:较小,棱角锐尖。 ③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脐点点状、
裂 缝 状 或 星 状 ; 复 粒 由 2-6 分 粒 构 成 。 (红参旳已糊化) ④导管:多为网纹或梯纹。 ⑤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微 带棕色。
4、气微香,味微苦、 后甜。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片
三七
【起源】 五加科植物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旳根。 【产地】 多系栽培,以云南 产者为地道药材。
【采收加工】

剪下旳芦头、侧

根、须根晒干后,
分别称为“剪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别要点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别要点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别要点一、引言根及根茎类中药是中药材中的一种重要类别,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因此,在中药鉴别过程中,对于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要点需要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

二、根及根茎类中药的分类1. 根类:是指以植物根部为原料的中药材,如黄芪、天冬、当归等。

2. 根茎类:是指以植物地下茎部为原料的中药材,如人参、党参、白术等。

三、外观特征鉴别要点1. 根类:(1)外形:粗壮而直立,表面多皱纹,枝干少。

(2)色泽:颜色较浅,常呈淡黄色或淡棕色。

(3)质地:质地较硬而坚实。

(4)断面:断面光滑而均匀。

2. 根茎类:(1)外形:表面粗糙不平,有明显的节间和节瘤。

(2)色泽:颜色较深,常呈灰褐色或灰白色。

(3)质地:质地较软而有弹性。

(4)断面:断面纤维分明,有明显的韧皮层和木质部。

四、气味和味道鉴别要点1. 根类:(1)气味:气味清香,具有特殊的药味。

(2)味道:味甘或微苦。

2. 根茎类:(1)气味:气味浓郁,具有特殊的药味。

(2)味道:味微苦或微甜。

五、理化性质鉴别要点1. 根类:(1)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较低,一般在10%以下。

(2)灰分含量:灰分含量较高,一般在5%以上。

(3)挥发油含量:挥发油含量较低,一般在0.5%以下。

2. 根茎类:(1)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较高,一般在15%以上。

(2)灰分含量:灰分含量较低,一般在3%以下。

(3)挥发油含量:挥发油含量较高,一般在1%以上。

六、显微特征鉴别要点1. 根类:(1)细胞构造:细胞壁较厚,细胞间隙小。

(2)组织结构:木质部发达,髓部较少。

2. 根茎类:(1)细胞构造:细胞壁较薄,细胞间隙大。

(2)组织结构:韧皮层发达,木质部较少。

七、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要点主要包括外观特征、气味和味道、理化性质以及显微特征等方面。

在实际的中药鉴别工作中,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要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课件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课件
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认知度不断提高,根及根茎类中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根及根茎类中药将向精细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其应用领域也将 进一步拓展。
05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种植与养护
种植技术与管理
01
02
03
04
种植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 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良好
加工技术
清洗干净后,根据需要进行切 片、干燥等加工处理,注意保 持中药的药效成分。
贮藏与保管
贮藏于通风干燥处,注意防潮 、防虫、防鼠。
06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与选购
鉴别方法与技巧
外观鉴别
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 等特征,如根的须根、芦头、纹理等 ,以及是否有异常气味。
显微鉴别
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 胞形态、结晶体等特征,以确定其真 伪和品质。
人参
功效
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
主治
用于气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 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 热消渴,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 经。
黄芪
01
功效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02 03
主治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 ,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 白尿,糖尿病。
主治
用于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 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疽疮疡;药食中 毒;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等症。
性味归经

根及根茎类中药大全

根及根茎类中药大全

根及根茎类中药大全【观点】根( Radix)及根茎( Rhizoma)是植物的两种不一样器官,拥有不一样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因为好多中药同时拥有根和根茎两部分,二者又互有联系,所以为便于比较,将根及根茎类中药并入一章表达。

根类中药包含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

就根部而言,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根茎类是一类变态茎,为地下茎的总称,包含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药材中以根状茎常见。

根茎类中药系指地下茎或带有少量根部的地下茎药材,鳞茎则带有肉质鳞叶。

【性状鉴识】【根类性状】根类中药包含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

就根部而言,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根的形状往常为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有的肥大为块根,呈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显然,常有分枝,少量根修长,集生于根茎上,如威灵仙、龙胆等。

根的表面常有纹理,有的可见皮孔;有的顶端带有根茎或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如人参等。

根的质地和断面特点常因品种而异,有的质重坚固,有的体轻松泡;折断时或有粉尘散落(淀粉粒),或呈纤维性、角质状等。

察看根的横断面,第一应注意划分双子叶植物根和票据叶植物根。

一般说来:① 双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环内的木质部范围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央无髓部,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的射线纹理,木部尤其显然;表面常有栓皮。

② 票据叶植物根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一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表面无木栓层,有的具较薄的栓化组织。

其次,应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物分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含有黄棕色油点。

【根茎性状】根茎类中药的外形与表面根茎类中药包含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根茎的形状不一,有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等。

在表面上,与根类中药明显不一样,与地上茎同样有节和节间,票据叶植物尤其显然;节上常有退化的鳞片状或膜质状小叶、叶柄基部剩余物或叶痕;有时可见幼芽或芽痕;根茎上边或顶端常残余茎基或茎痕,侧面和下边有修长的不定根或根痕。

根类中药和根茎类中药代表性药材简介.doc

根类中药和根茎类中药代表性药材简介.doc

根类中药和根茎类中药代表性药材简介(一)蕨类1、狗脊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根茎。

表面深棕色被光亮的金黄色茸毛,上部有棕红色叶柄残迹。

生狗脊片近边缘有一条凸起棕红色的木质部环纹。

2、绵马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带叶柄残基的干燥根茎。

外表黄棕色至黑棕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

根茎断面深绿或深棕,环列点状维管束,其外散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

周韧维管束(分体中柱),薄壁细胞内有间隙腺毛。

根茎含间苯三酚。

以绵马酸类为主。

骨碎补:水龙骨科槲蕨的干燥根茎。

(二)蓼科1、大黄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

表面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里,习称锦纹。

横切片根茎髓部较大,有异常维管束,每个异常维管束形成层呈环状,其中有星点环列或散在。

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根茎横切面韧皮部筛管明显,薄璧组织发达,含有大型粘液腔(从外到内逐渐减小);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韧皮部中有大型粘液腔,内含黄棕色物质。

粉末含大型草酸钙簇晶、大型网纹导管,并有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

大黄含蒽醌衍生物。

游离蒽醌衍生物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等,为大黄的抗菌成分。

结合性蒽醌衍生物为游离蒽醌类的葡萄苷或双蒽酮苷,系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双蒽酮苷为番泻苷A、B、C、D等,双蒽酮苷作用最强。

鞣质为收敛成分。

2、拳参:蓼科拳参的干燥根茎。

3、虎杖:蓼科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

4、何首乌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

皮部散有4~11个云锦状花纹环列(异常维管束)。

在木栓层的内方和韧皮部的外侧组织中有异常维管束,维管束单个或复合型,均为外韧型;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蔟晶。

(三)苋科1、牛膝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

断面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根横切面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维管束外韧型,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

2、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根。

(四)商陆科1、商陆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根。

中药鉴定学,第二单元,根及根茎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第二单元,根及根茎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第二单元根及根茎类中药主管考试要点一、根类中药概述1.性状鉴别①直根系圆柱形:甘草、黄芪、牛膝圆锥形:白芷、桔梗纺锤形:地黄、何首乌②须根系双子叶:细辛、威灵仙、龙胆单子叶:百部、郁金、麦冬③有的根顶端带有茎基或根茎2.显微鉴别——先看组织结构,再看粉末特征首先区分双子叶、单子叶植物你和中药鉴定之间——只差了一个药用植物学一点点分类知识一点点解剖知识药用植物分类的基本术语山楂分类等级: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叶子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苹果亚科、山楂属、山楂/山里红(变种var.)种: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植物组织的基本术语不同植物的同一组织常具有不同的显微特征高等植物的密道——维管束维管束在植物体内常呈束状存在,组成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根茎叶组成韧皮部:筛管、伴胞、筛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质地柔韧木质部: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质地坚硬(细胞壁木质素增加)维管束类型——中药鉴定的重要依据外韧、双韧、周韧、周木(单子叶)、辐射(双子叶分化到中心,单子叶有髓)细胞壁的特化特化:在纤维素形成的框架内,填充其他物质,改变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①木质化:木质素(芳香族化合物),可使细胞壁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加②木栓化:木栓质(脂肪性化合物),黄褐色,不透气透水,保护作用,如树干外面的褐色树皮③角质化:角质(无色透明脂肪性化合物),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微生物的侵害,保护作用④矿质化:硅质,增加坚固性,使茎叶表面变粗变硬,增加植物机械支持力⑤黏液质化:果胶质和纤维素变成黏液和树胶显微鉴别——先看组织结构,再看粉末特征首先区分双叶子、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根的组织构造①次生构造发达②次生组织不发达a 最外层为表皮:龙胆最外层为后生表皮:细辛最外层为后生皮层:川乌、附子、玄参b 内皮层均较明显c 有髓(未经分化的薄壁细胞):川乌、附子、龙胆③异常构造a 同心多环状维管束:牛膝、川牛膝、商陆(罗盘纹)b 韧皮部维管束(附加维管束):何首乌(云锦状花纹)c 内涵韧皮部(木间韧皮部):华山参d 内涵周皮(木间木栓):黄芩、秦艽实例——牛膝饮片性状鉴别表面有扭曲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

根及根茎类药材

根及根茎类药材

根及根茎类药材一、概述根及根茎类药材是指以根或根茎作为药用部位的中药材,其主要特点是富含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等成分,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和丰富的药用价值。

根及根茎类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等功效。

二、常见的根及根茎类药材1. 人参:人参是一种名贵的滋补品,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开胃等功效。

人参可以作为单味药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2.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主要成分为黄芪甙和黄芪酸等化合物。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3. 甘草:甘草是一种常见的滋补品,其主要成分为甘草酸、甘草皂苷等化合物。

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4.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见的补血中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5. 川芎:川芎是一种常见的活血化瘀中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川芎素等。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6. 白术:白术是一种常见的健脾开胃中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等。

白术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养血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三、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应用1.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的应用人参、黄芪等根及根茎类药材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肝脏等作用,可以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得到应用。

人参可以改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预防和治疗肝损伤;黄芪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肝细胞损伤。

2.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当归、川芎等根及根茎类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可以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得到应用。

当归可以活血化淤、调经止痛,对于月经不调、经期腰酸腿软等妇科问题有较好的效果;川芎可以活血化淤、调经止血,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等妇科问题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皮孔:木栓层形成时,位于表皮气孔下 的木栓形成层不产生木栓细胞,而产生 大量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称为补充细 胞,或填充细胞。补充细胞逐渐增多, 结果撑破表皮或木栓层组织,枝干的表 面裂成唇状突起,显出圆形、椭圆形及 线形的轮廓,称为皮孔。它代替气孔的 功能,成为气体进出的门户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次生构造 具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皮层不明显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环列,放射状 无髓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木栓形成层:皮层内形成的侧生分生组 织的一种。由于平周分裂的作用,在内 外分别形成栓内层和木栓组织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有形成层,韧皮部 位于外侧,木质部位于内侧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的特征:无节与节间 无叶、无芽
根茎的特征:有节与节间 有芽、长叶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的特征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茎的特征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二、双子叶植物根与单子叶植物根的性 状区别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表面:具栓皮,较粗糙, 多见皮孔样疤痕 双子叶植物根断面:皮部窄,木部宽; 放射纹明显;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表面:无栓皮,较光滑, 无皮孔样疤痕 单子叶植物根断面:皮部宽、木部窄; 无放射纹,具髓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表面 无栓皮,具表皮, 较光滑; 无皮孔样疤痕, 有气孔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断面 皮部宽、木部窄; 无放射纹 具髓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类中药一般性状特点总结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三、双子叶植物根茎与单子叶植物根茎 性状区别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茎表面:具栓皮,较粗糙 双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皮部窄,木部宽; 具放射纹;髓部明显 单子叶植物根茎表面:无栓皮,较光滑 单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皮部宽、木部窄; 散有筋脉点,无髓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茎表面 具栓皮,较粗糙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茎断面 皮部窄,木部宽; 具放射纹;髓部明显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茎表面 无栓皮,较光滑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茎断面 皮部宽、木部 (中柱)窄; 散有筋脉点 无髓部 筋脉点即维管束, 肉眼可见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一般构造——初生构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 无周皮,具表皮(根被) 皮层宽广 内皮层明显 维管束辐射型 髓明显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类中药的显微鉴别特点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五、双子叶植物根茎与单子叶植物根茎、 蕨类植物根茎的显微构造区别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茎类中药性状特点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及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要点
确定是根或根茎 确定是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确定是正常组织构造还是异常组织构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四、双子叶植物根与单子叶植物根的显 微构造区别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构造——次生构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韧皮部: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韧皮纤 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组成,与输导水分 的木质部共同组成维管系统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大黄横切面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大黄根茎异常维管束
《中药鉴定学》
pharmacognosy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一、根基根茎类中药定义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及根茎是植物两种不同的器官,具有 不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多数中药同时具有根及根茎两个部分, 故并称根及根茎类药材,在进行鉴别时 应注意掌握其结构上的区别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什么是根及根茎类中药? 以根、根茎、块茎、块根、球茎、鳞茎 或假鳞茎部位入药者 根——牛膝 根茎——黄连 块茎——天南星 块根——何首乌 球茎——马蹄 鳞茎——贝母 山慈菇——假鳞茎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异常构造 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如牛膝,商陆 附加维管柱,如何首乌 内涵韧皮部,华山参 木间木栓,如甘松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牛膝横切面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牛膝横切面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七、双子叶植物根茎与单子叶植物根茎 异常显微构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茎异常构造 髓维管束,如大黄 内生韧皮部,如茄科、葫芦科植物 木间木栓,如甘松
双子叶植物根断面 皮部窄,木部宽; 放射纹明显; 无髓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皮层:植物茎和根中表皮与维管束之间 的薄壁组织 木质部: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 和木薄壁组织细胞以及木射线组成 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 种分生组织。经形成层细胞的分裂,可 以不断产生新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使茎 或根不断加粗 内皮层:皮层最内一层排列紧密、整齐 的细胞;其细胞的左右径向壁和上下横 壁有局部栓质化的带状加厚,称凯氏带, 对根内无机液流的吸收和运输具有定向 控制作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网状中柱:是由双韧管状中柱演变而来, 在横切面上见有环状徘列的周韧维管束, 一般在各维管束外都有维管束鞘和内皮 层,而纵面观则呈网状。多数真蕨类植 物具有这种网状中柱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绵马贯众横切面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绵马贯众分体中柱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六、双子叶植物根与单子叶植物根异常 显微构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表面 具栓皮,较粗糙, 多见皮孔样疤痕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的细胞向外作切向 分裂所形成的细胞组成的,由多层木栓 细胞组成,细胞扁平,排裂紧密整齐, 无细胞间隙,是死细胞,细胞壁栓质化, 细胞内原生质体解体。栓质化的细胞壁 不易透水,也不易透气,是良好的保护 组织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及根茎类药用部位拉丁名 根——Radix 根茎——Rhizoma 块茎——Rhizoma 球茎——Rhizoma 鳞茎——Bulbus 假鳞茎——Pseudobulbus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及根茎类中药性状鉴别要点
确定是根或根茎 确定是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按照性状鉴别顺序观察(大小、颜色、 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等)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茎构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茎构造 无周皮,具表皮 皮层宽广,具根迹、叶迹维管束 维管束有限外韧型,或周木型(有限闭 锁型) 髓部不明显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特点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蕨类植物根茎结构 表皮及下皮层 基本薄壁组织,细胞间隙有的具间隙腺 毛 网状中柱,维管束断续环状排列 维管束多周韧型,外具内皮层
双子叶植物根茎构造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茎构造 具周皮,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 内层 皮层宽,具根迹、叶迹维管束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环列,放射状 髓明显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叶(根)迹维管束:植物茎内连接茎与 叶(根)之间的维管束,即茎内的维管 束穿过皮层,到叶柄(根)基部为止, 这一段叫做叶(根)迹维管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