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7第四章第四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凸岸处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点,可以淘金等;凹岸处河水较深,且泥沙淤积少,可以筑港。
河流堆积地貌
1.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条件
(1)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
(2)流速减缓:地势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
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
考向1地形对聚落布局的影响
(2024·广州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宫室遗址分布在()
①河流右岸②河流左岸③被堆积的河岸④被侵蚀的河岸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③
2.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①便于观测水情②利于取水灌溉③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④矿产资源丰富
考向2地形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三门源传统古村落,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北倚千里岗山脉余脉,南接金衢盆地,三面环山,山涧小溪穿村而过。三门源先祖为躲避战乱,迁居于此,村内现存明清古建筑约60幢,保存较为完整。2008年10月,三门源村被列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目前,三门源传统古村落部分民居出现空置现象。下图示意三门源古村落分布。据此完成~4题。
(1)第Ⅰ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
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D.滑坡、泥石流作用
(2)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A.淤积大于侵蚀B.侵蚀大于淤积
C.侵蚀—淤积平衡D.持续不断侵蚀
第(1)题:
第(2)题:
(1)D(2)A
河流侵蚀地貌
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训练15 河流地貌的发育

(2)指出1998~2016年铁板洲、和悦洲面积变化状况的异同,并分 析原因。 【答案】 总体呈下降趋势,且铁板洲的下降速度更快。原因:长 江生态环境的治理及上游水库的修建,使泥沙含量减少,沉积量变 少,枯水期径流增加,河流沉积作用减缓,侵蚀增强,导致沙洲面积 减小;铁板洲位于和悦洲上游,受到的侵蚀更加明显,面积下降更 快。
【解析】 第(3)题,水流侵蚀的主要部位要结合图中沙洲形态与 流水侵蚀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1.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质一般较差
B.水较深
C.形成与河流下切侵蚀强有关
D.在山区较多
【答案】 A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 弯曲河道自然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湖泊水位浅, 是河流侧蚀形成的;水体自然更新慢,水质较差;多形成于平原地 区。故选A。
10.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
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答案】 C
【解析】 第10题,由图可知,渭河入黄河口位于黄河小北干流的 下游位置,渭河在主汛期时,流量和含沙量均大,使入黄河口处的 河床抬升、水位抬高,导致其上游的小北干流水位抬高,流速变慢, 泥沙淤积增强,C项正确;小北干流位于渭河入黄河口的上游,其水 量和泥沙量均主要来自上游地区,渭河的水量和泥沙量对其影响 小,A、B项错误;水位抬高,流速变慢,泥沙堆积作用明显,河床抬 高,D项错误。故选C。
【解析】 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内力作用来看, 瀑布常常形成在陡崖处,而形成地表起伏则需要内力作用实现。 从外力作用看,形成瀑布需要流水长时间的侵蚀作用。从岩性看, 形成瀑布需要河床底部岩石的软硬程度不一致,较软的岩石被冲 刷,较硬的岩石留下,形成地表起伏,由此便形成了“云台天瀑”。
高考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专题训练C. 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D. 辽河下游流速变快下图为江汉平原某河段示意图。
读图回下列问题。
5.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 河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 北岸堆积,南岸侵蚀D. 侧蚀作用较弱,下蚀作用较强6.有关该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B. 该区域聚落一般呈团状分布C. 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够减轻洪涝灾害D. 北岸筑堤束水,该地貌无法继续发育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A. 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B. 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C. 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D. 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8.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A. 海平面上升B. 沿海地壳下沉C.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D. 该区植树造林在滇西北等地的高山上,林线与雪线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
它是由寒冻劈碎、热胀冷缩风化而成的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的。
那里没有葱郁的树木灌丛,放眼望去,好像一派无生命迹象的荒凉“石海”,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悄绽放,这些星星点点的花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带。
下图中的“花”为在遍地湿润的碎石块间茁壮醒目的一株1米多高的塔黄,叶片呈“垫伏”(匍匐贴近地面生长)状。
结合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9.下列有关高山流石滩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 流石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冰川堆积B. 流石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堆积C. 流石滩的形成与剧烈的昼夜温差和冻融作用有关D. 流石滩的形成与重力作用和较平坦地形有关10.“塔黄”花色艳丽,叶片“垫伏”于地面,是高山花卉的重要生存手段,下列描述“塔黄”与“流石滩”环境的相关性正确的是(双选)A. 花色艳丽能吸引有限的动物为其传播花粉B. 花色艳丽能有效进行光合作用C. 叶片“垫伏”于地面,是为了适应强风及碎石松动的环境D. 叶片“垫伏”于地面,是为了更好吸收地面热量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4 河流地貌的发育(含解析)

考点规范练14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一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2021广东5月模拟)沙洲是江河中泥沙淤积形成的小岛,一般是洲头冲刷,洲尾沉积,使其位置往下游迁移。
右图中甲、乙沙洲为长江下游某河段两个位置相邻的子母洲。
观测发现,近年来两沙洲面积减小。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河段有利于沙洲形成的自然条件有()①下游河道窄②水位高、水量大③河道起伏小④泥沙含量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除洲头外,甲沙洲受流水侵蚀较强的主要部位及成因分别是()A.东南侧——河道较窄,流速较快B.洲尾处——水流汇集,水量较大C.西南侧——迎水位置,流速较快D.西北侧——水量较大,受地转偏向力作用3.近年来两沙洲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①流域降水量减少②上游水库拦水拦沙③流域水土流失治理④下游修建大型水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21河北唐山三模)河口湾是被海水侵淹的河口区。
下图示意不同时期长江口岸线及河口湾顶点的变迁。
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长江河口湾顶点发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人为填海造陆B.地壳不断抬升C.泥沙大量沉积D.海面快速上升5.1959年以来,龟头山与徐六泾之间的长江河段()A.河道摆动频繁B.受海潮影响减弱C.凌汛现象加剧D.河道会加深加宽(2021河北石家庄二模)洪泽湖属浅水湖,位于淮河中游和下游的接合部,湖底高程一般在10~11米,承泄淮河上、中游来水来沙。
下图示意1983—2016年洪泽湖年际泥沙冲淤变化。
据此完成6~7题。
6.1983—2016年洪泽湖泥沙冲淤年际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先淤积后冲刷B.泥沙冲刷为主C.先冲刷后淤积D.泥沙淤积为主7.洪泽湖泥沙冲淤变化特征产生的影响有()A.淮河水质持续改善B.洪泽湖调蓄洪水能力增强C.淮河洪水下泄不畅D.洪泽湖水域面积不断扩大8.(2021河北衡水中学第二次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三峡至葛洲坝两坝间河段长约38千米,是长江中上游的咽喉河段,受两岸高山峡谷制约,通航条件极其复杂,安全风险多。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考点 河流地貌的发育(讲解版)

专题13 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03 河流地貌的发育下图为金沙江某河段某段地质时期内的阶地发育与河谷地貌演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段河谷的沉积物主要来自于()①河流上游①风力作用①河流两岸①冰川作用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图示地质时期内,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A.下切—抬升—堆积—崩塌B.崩塌—沉积—抬升—下切C.下切—沉积—侧蚀—沉积D.下切—侧蚀—沉积—下切【答案】1.B 2.D【解析】1.从图例可知,该河段阶段3出现了堰塞湖相沉积,推测主要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致,故河谷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上游和河流两岸,①①项正确。
金沙江地处长江上游,风力作用弱,该段河谷的沉积物由风力作用搬运可能性小,①错误;冰川作用搬运的物质一般是颗粒大小杂乱无章的沉积,形成冰碛物,该段河谷的沉积来自冰川沉积缺乏信息支持,①错误。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由图可知,河流早期处于下切,后侧蚀加强,河床展宽;受堰塞影响,流速减慢,出现湖相沉积;后可能冲破堰塞体或达到相对均一后,地壳抬升,河流重新下切,形成V形谷,D选项符合。
故选D。
内蒙古赤峰市阿斯哈图石林属花岗岩石林,位于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地带上。
在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大兴安岭地区曾发生过多次厚达几千米的古冰川作用,致使花岗岩的垂直和水平节理发育。
图为花岗岩石林景观图,据此回答问题。
3.由花岗岩山体变为花岗岩石林的主要动力是()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C.冰川切割D.风蚀作用4.石林侧面横向层理发育,好似千层饼,形成这一现象的地质作用最早是()A.流水侵蚀B.风化作用C.冰川侵蚀D.风力侵蚀5.现如今对石林发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外力作用是()①风化①水蚀①风蚀①冰蚀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3.C 4.A 5.B【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在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大兴安岭地区曾发生过多次厚达几千米的古冰川作用,致使花岗岩的垂直和水平节理发育,因此由花岗岩山体变为花岗岩石林的主要动力是冰川切割,C正确;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蚀作用对于花岗岩石林的形成影响不大,A、B、D错误。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表面形态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三角洲
• 当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 • 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 • 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泥沙便会沉
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 体,称为三角洲。
16
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
海水的顶托作用
河水流速减慢 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
形成河口三角洲
活动
通过遥感影像图探究曲流变化规律
【材 料】
长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V 下蚀
字 减弱
形 峡
侧蚀
谷 加强
出
槽
现 侧蚀 形
河 为主 河
湾
谷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一、河谷的演变
3、凹岸和凸岸
应用 (1)河流凸岸处泥沙堆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 聚落点、淘金地。 (2)凹岸处河道较深且少泥沙堆积,可以筑港、建码头。
凸岸:堆积作用
河漫滩
凹岸:侵蚀作用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 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大
VS
华北平原河网密度小,耕地连片, 聚落规模较大。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耕地破碎,乡村 的规模相对较小。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突破 关键能力提升
特别提醒
如何区分洪(冲)积扇和三角洲
区分时主要从两方面: 一是从位置上区分:洪(冲)积扇 位于山前,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 (湖)口附近; 二是从组成物质上区分:洪(冲) 积扇组成物质复杂,颗粒物有大有小,三角洲多以粉砂状物质为主。
突破 关键能力提升
一、河流的侵蚀地貌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第16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研究表明,晋陕黄河峡谷的形成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阶段Ⅰ为幼年 期,宽谷广泛发育,河谷宽浅;阶段Ⅱ和阶段Ⅲ是壮年期,峡谷和阶地显 著发育。晋陕黄河峡谷幼年和壮年期地貌叠加,宽谷和峡谷嵌套。晋陕黄 河峡谷下游主要为壮年期地貌景观,而上游幼年期地貌更明显。下图示意 晋陕黄河峡谷的宽谷分布。据此完成1~2题。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1.河流沉积规律
2.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部位 a.山前地带 b.河流中下游 c.入海口(河口)
地貌类型 _山__前__冲__积__平__原___ __河__漫__滩__平__原____
_三__角__洲__平__原___
[自主探究] 如何区分冲积扇和三角洲? [提示] 一是从位置上区分:冲积扇位于山前,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湖)口 附近。二是从组成物质上区分:冲积扇组成物质复杂,颗粒物有大有小, 三角洲多以粉砂状物质为主。
(2023·浙江6月选考)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1996年黄河经人工 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下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 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 的是( )
A.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 D.③②①④
地质工作者通过地质勘探发现,南海北部陆缘的珠江口盆地的地层中 (距今14.8 Ma~13.8 Ma)(Ma:百万年)发育着一系列古三角洲。经过分析, 专家认为古三角洲的形成主要是该时期全球变冷事件引发海平面变动的结 果。下图为珠江口盆地古三角洲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中大陆架三角洲面积较大,其形成原因可能有( )
类型
基座 阶地
形成过程 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是河流冲积物,下部是基岩的 阶地。它是由于构造抬升,河流下切深度超过原冲积 层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
第18讲河流地貌(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解析版)

【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第18讲河流地貌【必备知识】一、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演变)2.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思考题】说明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堆积物颗粒大小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答案】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河流流速减慢→比重大的颗粒物先沉积,比重小的后沉积→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的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思考题】峡谷与峡湾形成原理一样吗?【答案】峡谷:呈“V”形,是狭而深的河谷,多发育于地势起伏大的山区,河流强烈下切侵蚀形成。
峡湾:冰川槽谷被海水淹没形成的狭窄的海湾。
特点是狭长、曲折、岸壁陡峭,峡湾在挪威西海岸最为典型。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
(2)耕地连片地区:聚落规模较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冲积平原:首先考虑洪水的威胁,多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注意】一般而言,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下游以沉积作用为主(但是,也有河流上游形成堆积地貌,如黄河上游的宁夏平原)。
因此,上游多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多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关键能力】一、河流侵蚀地貌1.不同河段的侵蚀地貌差异不同的河段,河流所受的侵蚀方式不尽相同,地貌各异。
2.不同季节侵蚀作用的差异在河流的丰水期,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河床变深;在河流的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小,流速慢,下蚀作用弱,河床变浅。
3.沟谷的发育过程二、河流堆积地貌1.洪积—冲积平原2.河漫滩平原3.三角洲平原三、河流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1.原因分析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河流地貌的发育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影响聚落的形成
农副产品
运输
2.影响聚落的规模 (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规模相对_较__小__。 (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_较__大__。
3.影响聚落的选点 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要考虑_洪__水__的威胁,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4.影响聚落的分布 (1)平原低地:沿河呈_线__状__分布。 (2)山区河谷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_高__于__洪__水__位_的地方。
(2014·北京文综,6~7)右图示意某河谷断面 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谷( )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2)本次洪水( )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形成机制及图示
河漫滩平原(河流
中下游)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废弃的河漫滩,连接
成河漫滩平原。地貌特点: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平原(河口
地区)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三角洲,若干个河口三角洲连成三
角洲平原。地貌特点: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
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知考纲
第14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明考情
理线索
以区域分布图、剖面图为背景,
1.地表形态变化的 考查河流地貌的类型、形成过
内、外力因素
程以及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和
2.地表形态对聚落 发展、农业生产的影响等,考
分布的影响
查频度较高,选择题、综合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河流地貌

(3)图示
4.河流阶地 (1)概念: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 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注意:由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海拔 越高,年代越老。
(2)成因
成因
形成过程
①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开阔平坦的
√年 年
历史上黄河的每一次大改道都会对河口三角洲(包括陆上和水下三角洲)及附近海 岸线造成深刻的影响。黄河历史上最后一次大改道是由江苏盐城改到山东东营,改 道后,原河口被称为废黄河口。如图示意不同年份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据此 完成4~6题。 5.调查发现,现今废黄河口附近的水下三角洲 面积仍在增加,其沙源主要来自 A.陆地径流挟带泥沙
(2)影响冲淤的因素
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
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 ;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 。如
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
据此完成1~2题。
1.第Ⅰ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
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建港条件不及周边
(2)不同河段侵蚀作用的差异
含义 影响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向河流源头侵蚀
垂直于地面向下侵蚀
向河岸两侧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 源头 方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
向伸长
深方向发展
河流横向发展
(3)河谷在不同季节侵蚀作用的差异 在河流的丰水期,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河床变 深 ;在河流的枯水 期,河流径流量小,下蚀作用减弱,河床变 浅 。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河流地貌的发育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系列练习: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
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
完成下面小题。
1.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A.T1抬升速率最大B.T2抬升幅度最大C.T3下沉速率最小D.T4下沉幅度最小2.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A.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C.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河漫滩是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
下图为某河流河漫滩示意图。
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该河漫滩上的沙丘链宽窄、高低呈季节性变化。
完成下面小题。
3. 形成面积宽广河漫滩,自然条件是()A. 洪水多发,地势平坦开阔B. 冰雪融水,河谷长而宽阔C.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D. 地势低洼,地表径流汇集4. 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对河漫滩上沙丘链的影响是河漫滩()A. 宽度不断扩大B. 沙丘移动速度变慢C. 粒度不断增大D. 高低季节变化变小易北河下游独特的深切峡谷形成于末期冰川晚期。
部分河谷已经成为近岸海底的水下峡谷。
下图示意易北河流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易北河下游河谷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 气温降低B. 河流流量小C. 河流流速慢D. 海平面低6. 推测与冰河末期相比,现在易北河汛期水量和季节变化()A. 水量小、季节变化小B.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C. 水量大、季节变化小D. 水量大、季节变化大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水下泥沙堆积体)位于现代长江三角洲以北、旧黄河三角洲以南的江苏岸外浅海区,规模巨大。
沙脊群由辐聚辐散的潮流将周边泥沙带至该处塑造发育形成。
该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沙脊间的潮汐水道深而稳定。
下图示意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形成该沙脊群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是()A. 旧黄河携带入海泥沙B. 现代海河入海泥沙C. 现代黄河入海泥沙D. 海底珊瑚石灰质遗骨8. 监测表明,东沙面积缩小,其主要原因是()A. 淮河改道,泥沙来源减少B. 边缘受海浪侵蚀C. 全球变暖,珊瑚生长减慢D. 潮间浅滩变浅9. 南黄海各沙脊的延伸方向主要取决于()A. 盛行风向B. 河流流向C. 潮流方向D. 人工填埋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抬升时,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似于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4.3河流地貌的发育(讲)(含解析)

专题4.3 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特点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和生产、生活的影响知识点一主要的河流地貌类型及成因(一)河流侵蚀地貌1.河段差异2.季节变化在河流的丰水期,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河床变深。
在河流的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小,下蚀作用减弱。
(二)河流堆积地貌【方法技巧】河流流向的判定方法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河流流向总是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2.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所以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
3.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在河岸弯曲处,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
4.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一般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大且棱角分明,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且呈浑圆状,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
5.根据时令河虚实线判断河水流向时令河即季节河,这类河流主要分布于内陆沙漠或沙漠边缘,由雨季时雨水汇流而成,一般越向下游水量越小,在旱季时流量变小甚至干涸,随季节消失的部分在地图上用虚线画出,河流由实线向虚线流。
6.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在城市规划中,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应位于河流上游;会造成水污染的工厂(如化工厂)应位于河流下游。
上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知识点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河流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堆积。
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受此影响,聚落的形态,分布密度也有所不同,具体分析如下:【易错警示】平原不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
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四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强化训练——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四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乾坤湾是黄河在流经延川境内时形成的陡然急转的大转弯,被人们称为“黄河第一湾”。
下图为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乾坤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下蚀B.风力侵蚀C.河流侧蚀D.风力堆积2.甲岸地带被当地村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是()A.水流较缓,土壤肥沃B.三面环水,利于防御C.降水丰富,热量充足D.地势较高,有利防洪距今260万年以来,黄土粉尘不断在黄土高原堆积。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耕种的影响,沟壑不断在黄土高原发育生长,形成现今沟壑纵横的地貌景观。
下图示意地质时期不同气候条件下黄土高原沟谷的演变。
据此完成3~4题。
3.间冰期和冰期黄土高原沟谷演变所遭受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流水沉积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风力沉积D.风力沉积流水侵蚀4.与间冰期相比,冰期图示沟谷的主要特征是()A.谷底变得陡峭B.谷底变得平坦C.土壤分层无规律D.古土壤层变薄(2024·烟台模拟)广州,古称“任嚣城”,是古人在越秀山南部高地上筑造的城市。
下图为不同时期广州城市空间拓展及珠江岸线位置演变图。
据此完成5~6题。
5.“任嚣城”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受冬季风影响小②坡度大,便于采光③山南抬升夏季风④利于防洪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6.下列关于珠江岸线主要的空间拓展方向及原因的搭配,正确的是()A.向西南拓展—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量大B.向东南拓展—地形平缓,利于泥沙的沉积C.向西南拓展—凸岸水流较缓,利于泥沙淤积D.向东南拓展—距海洋近,受海水顶托作用强(2024·日照模拟)早期,随着大青山、蛮汉山的隆升,呼和浩特断陷盆地广泛接受湖相淤泥质黏土沉积。
当山脉隆升到一定高程后,湖水退出,淤泥质黏土层停止发育,且基本不受破坏。
下图示意现代呼和浩特盆地淤泥质黏土层厚度分布。
据此完成7~8题。
7.根据淤泥质黏土层的分布特征,推测湖相沉积时期湖盆()A.东部高、西部低B.东北高、西南低C.北部高、南部低D.西北高、东南低8.甲、乙两地河床表层沉积物的特点是()A.甲地颗粒较小,分选性较好B.乙地颗粒较大,分选性较好C.乙地颗粒较小,分选性较差D.甲地颗粒较大,分选性较差一个地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地形,即河流阶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D
5.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 ( ) A.伸长、加深、展宽 B.展宽、加深、伸长 C.伸长、展宽、加深 D.展宽、伸长、加深 6.读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河段A,河谷横剖面呈“V”字形 B.在B处往往形成 河漫滩平原 C.在河段C,河谷 横剖面呈槽形 D. C处流水侵蚀主要 表现为溯源侵蚀和下蚀
因为该河床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 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右偏,因而南岸侵蚀,北岸 泥沙沉积。
总结
河流地貌 的发育
河流侵 蚀地貌 河流堆 积地貌
对高原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 地貌
河流地貌对聚 落分布的影响
对山区聚落分布的影响 对平原聚落分布的影响
巩固练习
1.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在那里较合 理?说明理由。
A处 因为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作用 显著,河床深;而B处凸岸流水的沉积作用使河 床变浅。
巩固练习
1.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 岸相连?为什么? 与北岸(左岸)相连。
小结
溯源侵蚀 侵蚀 作用 下蚀 侧蚀 侵 蚀 地 貌 河 谷 的 演 化 V形河谷 槽形河谷
河 流 的 流 水 作 用
冲积扇 堆积 作用 堆积地貌 河漫滩
三角洲
皆 成有 为可 平能 原发 展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得出结论: 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密集
河流及河流的冲积平原对聚落的 产生和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 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地形 土壤 水源 交通 平坦 肥沃 充足 便利
原因: 1.入海口处地势落差大,海岸陡峭, 水流急 2.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少; 泥沙在流域内其他地方沉积 3.河口处海水潮流搬运能力强 (海水的顶托作用较弱)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G河没有形成明显 三角洲的原因,并加 以分析。 1.入海口附近因为地 形高差大,河流流速 快,泥沙不易沉积;
2.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 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 失较轻,河流含沙量较 小。
不利条件: 易遭受洪水的威胁
华北平原
河流与聚落规模 河流稀少地区, 耕地连片,聚落 规模较大 江南水乡
河网密布地区, 耕地破碎,聚落 规模较小
平原低地
分布
聚落一般沿河 成线状分布 山区河谷
聚落一般分布在 冲积平原向山坡 过渡的地带
平原低地
趋利避害
加高加固河堤 山区河谷
聚落要高于洪水 位,而且要避开 滑坡、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
一.河流侵蚀地貌——河谷
1.河流侵蚀作用的三个方向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河源背后的松散岩 石被冲走。 河源向 后退 (后 退/前进) 河谷的 长度 增加。 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沖走。 下蚀使河谷 加深 。
河流把河道两岸的 岩石冲走。 侧蚀使河谷 展宽 。
溯源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 源头方向伸展
一.河流侵蚀地貌——河谷
洪积扇
洪积—冲积平原
二.河流堆积地貌
2.河漫滩平原
A
B
河漫滩扩大,多个河漫滩连成一片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二.河流堆积地貌 2.河漫滩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洪水期 枯水期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河 漫 滩 平 原
河漫滩
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二.河流堆积地貌 3.三角洲 ——发育于河流出海口 *泥沙因流速降低 而大量沉积
河流地貌的发育
(外力作用)
比较:两幅图 片是河流地貌 的哪种作用?
河流侵蚀地貌——以河谷为例 河流堆积地貌——以冲积平原为例 崇 明 岛
巫峡
一.河流侵蚀地貌——河谷
思考下列问题 • 河流的侵蚀地貌是怎样产生的? • 河流侵蚀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 意义? • 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什么?其 形成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A
D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D、 E、F四处中,最 有可能出现浅滩 的是 D.F 处。 (2)若河中有 金砂,淘金处可 能是 D.F 处。 (3)在A、B、C、D、E、F六处中,有利于修 建码头的是 C.E 处,为什么? 因为C.E处水深,也不易被泥沙阻塞.
讨论:世界上还有一些河流的入海口处并没有形 成三角洲,那么会有哪些原因呢?
案例3——青藏高原的聚落
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 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聚落: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聚落呈狭长带状
巩固练习
1.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的入海口处常常形成什么堆积地形?请分析其 成因和特征。
河口三角洲 原因:由于河流带来的泥沙因流速降低而大量 沉积,以及海潮的顶托下形成。 特征:地形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流纵横交错。
*海潮的顶托作用
形成的地貌:
多个三角洲连接形 成三角洲平原。
二.河流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 平原
(发育于山前)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河流的入海口)
河床中的堆积物在堆积时有一定的规律性, 下面A、B、C分别表示河流的上中下游,你知道它 们颗粒大小的排列吗?
A
大
B
小
C
1.
D
2.
A
右图为某河流河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回答。 3.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 EF断面的是( )
D
B
E
F
E
F
E
F
E
F
E
F
A
C
4.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 B.此河流一定位于南半球 C.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 D.此河流一定位于北半球
B
B处河流以侵蚀为主,A处河流以堆积为主。 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凸岸堆积
凹 岸 侵 蚀
思考: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以侵蚀为主,哪个地 方以堆积为主?
凸岸堆积
凹岸侵蚀
如果要在A、B之间选择适当的位置建一个度 假村(只考虑水流力的方向),你觉得选在哪最 合
凹岸 凸岸
凸岸 沉积
入海口
C
思考:看ABC三个地区分别形成了怎样的 河流堆积地貌?
二.河流堆积地貌 1.冲(洪)积扇
—发育在山前
形成的地貌:
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 积平原。
冲积扇
洪积-冲积平原
分布:出山口 (山麓)
四川雅砻江边,世外桃源般的冲积扇。梯田如鳞 片般沿山坡铺至江边,田间阡陌交通,民房错落。
2.河谷的演变 *初期 V 形 河谷横剖面呈___ 下蚀 和______ 溯源 侵蚀为主 ______ *中期 河谷展宽 下蚀 侵蚀减弱,_____ 侧蚀 侵 _____ 蚀加强 *成熟期 槽形 河谷横剖面呈___ 侧蚀 侵蚀为主 _____
河谷发育中期凹凸岸差异明显
A V A〈 V B
B
凸岸
A
凹岸
侵蚀
凹岸
住宅、种植、滨海浴场
深水港
观察以下两条位于北半球的河流,对比它们 的不同之处,在A、B之间和C、D之间选择适当的 位置建港口。(只考虑水流力的方向) 凸岸堆积 C 凹岸侵蚀 A D B A B D C
1.
D
2.
A
3—4
3.
D
3—4
4.
D
二.河流堆积 地貌
山区的谷口处 (上游)
A
B 中下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