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PPT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第四版王志魁(共138张PPT)

化工原理第四版王志魁(共138张PPT)
]
# # 截面在基准面之上,位能值为正,在 基准面之下其值为负。
2.动能:流体因运动
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 = mu2/2
单位流体的动能为

1mu2 /mu2
2
2
3. 静压能:
将流体压入流体某截 面对抗前方流体的压 力所做的功。
静压能=力距离
[ J/kg ]
单位流体的静压能为
qv PA
A m
= P/
u3
u1
(
d1 d3
)2
=2.04 m/s
qv’ = 2qv
u’ = 2u
u1 = 2u
u1
四. 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丹尼尔.伯努利(1700-1782) ,生于科学世家。
是瑞士物理学家,数学家,医 学家。
曾任医学、解剖学、植物学、物理学、哲 学教授。
(一)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推导依据:能量守恒(机械能)
B
R
Ah
PA= PB
PA= gh + P0
PB= Hg g R+P0
h = 13600 0.1 / 1250
如接另一稍短X米的管 子可测料液的密度?
p
p
气体
h=P/(H2Og)
R
P=gR
R 软布、重钟罩
mg=gRA


真空表
气 R
已知:抽真空装置的真空表读数为80kPa ,求气压管中水上升的高度。
重点
流速、流量、压强、管径、扬程、功率
第一节 流体静力学
研究外力作用下的平衡规律
一、流体的压力
1.定义: 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
P=F/A
N/M2 Pa

《化工原理吸收》课件

《化工原理吸收》课件
02 模拟方法可以预测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吸收效果, 以及优化吸收设备的结构和操作参数。
03 常用的模拟方法包括物理模型模拟、数学模型模 拟和实验模拟等。
吸收过程的优化策略
01
吸收过程的优化策略是通过调整操作条件和设备参数
来提高吸收效果的方法。
02
优化策略通常包括选择合适的吸收剂、优化操作条件
、改进设备结构和操作参数等。
增加流速可以提高溶质的 传递速率,但同时会增加 设备的投资和能耗。
04
吸收设备与流程
吸收设备的类型与特点
填料塔
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适用于气体流量较小、 溶液组成较低的情况。
板式塔
传质效率高,处理能力 大,适用于气体流量较 大、溶液组成较高的情
况。
喷射器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适用于气体流量较小、 溶液组成较低的情况。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溶解度与相平衡的关系
物质在气液两相中的溶解度差异是吸收过程得以进行的驱动力。
亨利定律与相平衡
亨利定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该气体在气液界 面上的分压成正比。
输标02入题
亨利定律的数学表达式:(Henry's Law):(c = kP)
01
03
亨利定律的应用:通过测量气体的溶解度和气液界面 上的分压,可以计算出亨利常数,进而了解物质在特
03
优化策略的目标是提高吸收效果、降低能耗和减少环
境污染等。
06
吸收的实际应用
工业废气的处理
工业废气处理
吸收法可用于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通过吸收剂的吸收作用,将有害气 体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化工原理》课件

《化工原理》课件
进行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在整个课程中的学 习成果。
学习资源
1 教材推荐
2 参考书目
除了《化工原理》教材外, 我们还推荐以下参考教材, 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化工 原理。
在课程中提供的参考书目 中,您可以找络资源
我们提供一些网络资源, 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工原 理和实际应用。
推荐使用《化工原理》教材, 该教材详细解释了化工原理 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
重要概念
1 反应原理
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和它们的原理,如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和酸碱反应。
2 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并学会 在化工过程中应用。
3 化学平衡
4 反应动力学
学习如何计算和控制化学反应中的平衡常数, 以及如何进行反应平衡的优化。
《化工原理》PPT课件
欢迎来到《化工原理》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化工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帮 助您理解化工流程和反应动力学。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掌握化工基本原理,理解反 应动力学,培养化工工艺设 计的能力。
课程概述
介绍化工原理相关的重要概 念和实际应用,涵盖质量守 恒、能量守恒和化学平衡等 方面。
教材介绍
掌握反应速率和化学动力学的概念,了解如 何改变反应速率和提高反应效率。
实际应用
化工工艺流程
了解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原理,包括物料流动、反 应控制和产品分离等关键步骤。
催化剂的应用
探索催化剂在化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如何选 择和使用催化剂以提高反应效率。
课程评估
课堂作业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通过完成课堂作业,巩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 用能力。 进行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化工原理的掌握程度。

化工原理传热精品-PPT

化工原理传热精品-PPT
化工原理传热精品
主要内容
4、1 概述 4、2 热传导 4、3 对流传热概述 4、4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4、5 传热过程计算 4、6 辐射传热 4、7 换热器
2
基本要求
了解热传导基本原理,掌握傅立叶定律及平壁、圆筒 壁得热传导计算;
了解对流传热得基本原理、牛顿冷却定律及影响对流 传热得因素;掌握对流传热系数得物理意义和经验关联 式得用法、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Sm 2rmL
Sm
S2 S1 ln S2 / S1
圆筒壁得 对数平均
半径
rm
r2 r1 ln r2
r1
注:当 r2/r1<2时,可用算术平均值代替对数平均值。 44
2、多层圆筒壁得热传导
假设层与层之 间接触良好,即互 相接触得两表面温 度相同。
图4-12 多层圆筒壁热传导
45
2、 多层圆筒壁得热传导
微分导 热速率
dQ dS t
n
Q与温度 梯度方向
相反
导热系 数
温度梯 度
傅立叶定律表明导热速率与 温度梯度及传热面积成正比,而 热流方向却与温度梯度相反。
Δn ət/ən Q
32
3、 导热系数
dQ dS t
q t
n n
①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温度梯度下得热通量,故物质得
越大,导热性能越好。
② 是物质得固有性质,是分子微观运动得宏观表现。
加热剂
适用温度,℃
冷却剂 适用温度,℃
热水 饱和蒸汽 矿物油 联苯混合物 熔盐 烟道气加热剂
40~100 100~180 180~250 255~380(蒸汽) 142~530 ~1000
水 空气 盐水
0~80 >30 0~-15

化工原理完整教材课件 PPT

化工原理完整教材课件 PPT

基本原理及其流动规律解决关问题。以
图1-1为煤气洗涤装置为例来说明: 流体动力学问题:流体(水和煤气)
在泵(或鼓风机)、流量计以及管道中 流动等;
流体静力学问题:压差计中流体、 水封箱中的水
图1-1 煤气洗涤装置
1.1 概述
确定流体输送管路的直径, 计算流动过程产生的阻力和 输送流体所需的动力。
根据阻力与流量等参数 选择输送设备的类型和型号, 以及测定流体的流量和压强 等。
流体流动将影响过程系 统中的传热、传质过程等, 是其他单元操作的主要基础。
图1-1 煤气洗涤装置
1.1.1 流体的分类和特性
气体和流体统称流体。流体有多种分类方法: (1)按状态分为气体、液体和超临界流体等; (2)按可压缩性分为不可压流体和可压缩流体; (3)按是否可忽略分子之间作用力分为理想流体与粘
化工原理完整教材课件
第一章 流体流动
Fluid Flow
--内容提要--
流体的基本概念 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 机械能衡算式及柏努 利方程 流体流动的现象 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
1. 本章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管 内流动的规律,并运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去分析和解决流 体流动过程的有关问题,诸如:
气体的密度必须标明其状态。 纯气体的密度一般可从手册中查取或计算得到。当压
强不太高、温度不太低时,可按理想气体来换算:
(1-3)
式中
p ── 气体的绝对压强, Pa(或采用其它单位); M ── 气体的摩尔质量, kg/kmol;
性流体(或实际流体); (4)按流变特性可分为牛顿型和非牛倾型流体;
流体区别于固体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流动性,其形状随容器形状 而变化;受外力作用时内部产生相对运动。流动时产生内摩擦从而 构成了流体力学原理研究的复杂内容之一

化工原理完整(天大版)PPT课件

化工原理完整(天大版)PPT课件
化工原理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使用教材: 姚玉英主编,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教材: 陈敏恒主编,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蒋维钧主编,化工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可编辑课件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谢谢!
返回 1 2021/4/25
0 绪论 1 流体流动
5 蒸馏 6 吸收
2 流体输送机械
3 非均相物系的分 离和固体流态化
4 传热
7 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8 液-液萃取 9 干燥
可编辑课件
返回 2 2021/4/25
0 绪论
0.1 化工生产与单元操作 0.2 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0.3 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可编辑课件
返回 3 2021/4/25
解:首先根据题意画出过程的物料流程图
可编辑课件
返回 16 2021/4/25
F=1000 20%
W, 0.0%
蒸发器 422K
S 50%
冷却结晶器 311K
R, 37.5%
P 1-0.04
解题思路:题求三个量,如何列物料衡算式。
首先考虑划定适宜的物衡范围以利于解题。
1.求KNO3结晶产品量P
按虚线框作为物料衡算范围,只涉及两个未知量。
0 绪论
0.1 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1. 化工生产过程
原料预处理
物理过程 单元操作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过程 反应器
产物后处理
物理过程 单元操作
可编辑课件
返回 4 2021/4/25
可编辑课件
返回 5 2021/4/25
可编辑课件
返回 6 2021/4/25

化工原理-精选版课件.ppt

化工原理-精选版课件.ppt
1、牛顿型流体与非牛顿型流体;
2、层流内层与边界层,边界层的分离。
化工原理
本章 内容
2019/12/17
1.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2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1.3 流体流动现象 1.4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1.5 管路计算 1.6 流速和流量测量
化工原理
第一节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 流体的密度
化工原理
3、液体密度的计算 通常液体可视为不可压缩流体,其密度仅随温度略有变化 (极高压强除外)。 (1)纯组分液体的密度其变化关系可从手册中查得。
(2)混合液体的密度
取1kg液体,令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率分别为:
xwA、xwB、、xwn ,
当m总 1kg时,xwi
其中xwi
mi

2019/12/17
化工原理
流体流动是最普遍的化工单元操作之一,研究流体流动问 题也是研究其它化工单元操作的重要基础。
掌握 内容
1、流体的密度和粘度的定义、单位、影响因 素及数据的求取;
2、压强的定义、表示法及单位换算; 3、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
利方程及应用; 4、流动型态及其判断,雷诺准数的物理意义
2019/12/17
化工原理
5、 与密度相关的几个物理量
(1)比容: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体积,用υ表示,单
位为m3/kg。
mi m总
假设混合后总体积不变:
2019/12/17
V总

xwA
A

xwB
B

xwn m总
n m
化工原理
1 xwA xwB xwn
m A B
n
——液体混合物密度计算式

化工原理 传热 完整ppt课件

化工原理 传热 完整ppt课件
─热导率或导热系数,W/(m·℃)或W/(m·K)。
精选
18
3、热导率
QAddxtAQdt
dx
(1) 为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通量大小(物理意义)
物质的越大,导热性能越好
(2) 是分子微观运动的宏观表现
= f(结构,组成,密度,温度,压力)
(3) 各种物质的导热系数
金属固体 > 非金属固体 > 液体 > 气体
传热
精选
1
第一节 概述
一、传热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加热或冷却 换热/能量回用 保温
强化传热过程 削弱传热过程
精选
2
能量回收:节能减排、资源回用! 同时,是化工厂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
余热资源被认为是继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之后的又一常规能源。
例如:钢铁行业烟气余热回收对比
余热没有回收
热交换器进行余热回收
流 体
间壁
流体与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以对流方式为主,并伴有
流体分子热运动引起的热传导,通常把这一传热过程
称为对流传热。
精选
12
精选
13
6、传热速率方程式
传热过程的推动力是两流体的温度差,因沿传热 管长度不同位置的温度差不同,通常在传热计算 时使用平均温度差,以 t m 表示。经验指出,在稳 态传热过程中,传热速率Q与传热面积A和两流体 的温度差 t m 成正比。即得传热速率方程式为:
QKAtm1/tKmA总总 传热 热阻 推动力
式中 K ── 总传热系数,W/(m2·℃)或W/(m2·K); Q ── 传热速率,W或J/s;
A ── 总传热面积,m2;
tm ── 两流体的平均精选温差,℃或K。
14

化工原理.ppt

化工原理.ppt
对确定的控制体只能有一个热量衡算方程。
步骤:1)画流程图;2)确定控制体;3) 确定基准;4)列方程,求解。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12/13
几个基本概念
3、过程速率 过程速率=过程推动力/过程阻力 4、平衡关系 过程所能进行到的极限状态的数学描述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3/13
研究对象
1、化工生产过程:以化学手段将原料加工 成有用产品的生产过程被称为化工生产过 程。其中以化学反应为核心,并辅助大量 的物理操作步骤。
2、单元操作:化工生产过程中诸多辅助的 物理操作步骤。其特点是:只是物理操作; 化工过程共有的;在不同的化工生产过程 中,同一单元操作的原理相同,设备往往 也是通用的。
质量(M) g
质量(M) kg
时间(θ) s
时间(θ) s
绝对单 位制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8/13
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重力单位制:长度(L)、时间(θ)、力(F) 的规定单位分别为m、s、kg(f),又称工 程单位制。
➣ SI单位制中规定的基本物理量:质量 (kg)、长度(m)、时间(s)、物质 量(mol)、热力学温度(K)、电流强 度(A)、发光强度(cd)
∑GI= ∑GO+ GA 无化学反应时,该式也适用各组分;有化学反 应时,只适用于任一元素。 步骤:1)画流程图;2)确定控制体;3)确定基 准;4)列方程,求解。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11/13
几个基本概念
2、热量衡算 ∑QI:输入热量总和;∑QO:输出热量总 和;QA:积累的热量 ∑QI= ∑QO+ QA

化工原理完整(天大版)PPT课件

化工原理完整(天大版)PPT课件
解:首先根据题意画出过程的物料流程图
.
返回 16 2020/5/23
F=1000 20%
W, 0.0%
蒸发器 422K
S 50%
冷却结晶器 311K
R, 37.5%
P 1-0.04
解题思路:题求三个量,如何列物料衡算式。
首先考虑划定适宜的物衡范围以利于解题。
1.求KNO3结晶产品量P
按虚线框作为物料衡算范围,只涉及两个未知量。
GI=GO+GA .
返回 17 2020/5/23
KNO3 组分的物料衡算: F20% = W 0% + P (100 - 4) % 1000 20% = 0 + P 96 % 则:P = 208.3 kg/h
2.水分蒸发量W (物衡范围同1.) 总物料衡算式: F = W + P 则:W = F-P = 1000-208.3 = 791.7 kg/h
.
返回 12 2020/5/23
0.3 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 稳定操作
以单位时间为基准, 如 : h , min , s 。 参数=f(x,y,z)
非稳定操作
以每批生产周期所用 的时间为基准。参数 =f(x,y,z,)
=0
=
uA恒定
.
uB 返回 13
2020/5/23
dy
dz
三维
微分衡算(非稳态)
.
返回 15 2020/5/23
例1(清华版,P6):稳态时的总物料衡算及组分物料衡算
生产KNO3的过程中,质量分率为0.2的KNO3水溶液, 以 F = 1000 kg/h 的流量送入蒸发器,在422K下蒸发 出部分水得到50%的浓KNO3溶液。然后送入冷却结晶器, 在311K下结晶,得到含水0.04 的KNO3结晶和含KNO3 0.375的饱和溶液。前者作为产品取出, 后者循环回到 蒸发器。过程为稳定操作,试计算KNO3结晶产品量P、 水分蒸发量W和循环的饱和溶液量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型式与描述动量传递过程的牛顿粘性定律、描述 热量传递过程的傅利叶热传导定律相类似。
双组分一维稳定的分子扩散
1、等分子反向扩散:
N
A=J
A=-D
dCA dZ
N B=J B=-J A
N=N A+N B=0
气相:N

A
D
RT
PA1-PA2
液相:N
AL=
D
L
CA1-CA2
L
双组分一维稳定的分子扩散
涡流扩散与对流传质
膜模型
膜模型
▪ 速率方程型式:
Hale Waihona Puke JA=-D+D
E
dCA dZ
涡流扩散与分子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
▪ 模型分区:
层流底层:仅靠分子扩散传质,浓度梯度较大,传质阻力主要集 中在该层;
过渡区:湍流扩散与分子扩散相当; 湍流主体:主要靠涡流扩散传质,浓度梯度接近于零,阻力很小。 膜模型将对流扩散简化成溶质通过虚拟层流膜的分子扩散型式。
PB1
▪ 物理意义:
液相: CM Csm
CSm=
CB2-C ln CB2
B1
CB1
反映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因为P/PBm>1,所以单向扩 散比单纯分子扩散流的传质速率大。
当混合气中组分A的浓度很低时,总体流动的影响可忽略,可 简化为等分子反向扩散的型式。
当混合气中组分A的浓度很高时,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占主导地位,漂流因子不可忽略。
浓度差
2、相平衡--传质的极限
3、物料守恒--操作线方程
4、热量守恒
第二节 扩散与单相传质
▪ 传质过程示意图
相主体 相界面 另一相主体 (溶解)
单相扩散
单相扩散
第二节 扩散与单相传质
▪ 单相内的传质机理: ❖ 分子扩散:(与导热类似)
在单一相内存在浓度差的条件下,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而 造成的物质传递现象。
扩散系数
▪ 定义:
单位浓度梯度下物质的扩散通量,是物质的一种传递 属性。
▪ 影响因素:
物系、温度、压力(对液相可忽略)、组成(对气相 可忽略)
▪ 单位:m2/s
扩散系数
▪ 组分在气体中的扩散系数:(数量级:10-5 )
Full公式:
1/2
1.00 10-7T1.75
D=
P
1/ 3
vA
1
1.1 处理对象
化工生产中主要用于以下几个目的:
① 气体混合物的分离,用液体溶剂进行分离:例如在焦化厂焦炉 气中含氨,一般用硫酸处理,这样可以回收其中的氨;
② 制取溶液
硫铁矿+O2===SO2
H2+Cl2====2HCl
SO2+O2====SO3
HCl+H2O===盐酸
SO3+H2O===H2SO4
第一节 传质过程概述
▪ 传质定义:
当不平衡的两相接触时,物质从一相传递到另一相中 的过程称为相间传质过程,简称传质。(均相分离过程)
▪ 分类:
气(汽)-液(吸收、精馏、增湿减湿) 气-固(干燥、吸附) 液-液(萃取) 液-固(浸取、结晶)
第一节 传质过程概述
▪ 相组成表示法: 1、摩尔分率(气相-y 液相-x)、质量分率
NH3+H2O====氨水
用水吸收二氧化氮制造硝酸、用水吸收甲醛以制备福尔马林溶液。
③ 净化气体
用碱液去除烟道气中的SO2等有害气体,SO2酸雨。
1.2 定义
① 利用组分A和B在S中溶解度的差异来 实现A和B的分离。
② A:溶质; B:惰性组分 (认为两者溶解度相差无穷); S:吸收剂/溶剂; 吸收操作所得到的溶液为吸收液,其
第三节 质量、热量与动量传递的类比
▪ 雷诺类比:
= = k 8 umCP um
= Nu = Sh
8 Re Pr Re Sc
8
=St=S’t
式中: Sh=kd D
SC= D
▪ 契尔顿-柯尔本类比:
8
=St
Pr
2/3=St'Sc2/3
第九章 吸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亨利定律) 第三节 吸收机理及传质速率方程
(双膜理论 传质系数) 第四节 吸收设计计算
(操作线方程、最小吸收剂用量、 低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计算) 第五节 传质系数和传质理论 第六节 其他条件下的吸收(非等温、多组分、化学)
第一节 概述
1.1 处理对象 1.2 定义 1.3 吸收剂的选择 1.4 吸收的类型与例子 1.5 吸收与精馏的比较
M
A
1 MB
vB
1/ 3 2
1.75
D=D0
p0 p
T T0
适用于常温、高温,不适用于低温。
扩散系数
▪ 组分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数量级:10-9 )
Wilke-Chomg公式:
DAS=
7.4
10-8 M vA0.6
S
0.5 T
D=D0
T T0
0
适用于低分子量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化工原理总复习提纲
(适用于有机化工、环境工程、 应用化学、精细化工专业)
2004年4月5日
第八章 传质过程概论
第一节 概述 传质定义 分类 四个工具(传质速率方程)
第二节 扩散与单相传质 分子扩散与fick定律 等分子反向扩散、单向扩散 扩散系数 涡流扩散与对流传质
第三节 质量、热量和动量传递的类比
静止流体或与层流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可认为是单纯的 分子扩散。
❖ 对流传质:(与对流传热类似)
由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共同作用的流体与相界面之间的传质。 涡流扩散是由于宏观流体流动而实现的物质传递现象。
分子扩散
Fick定律:
J A=-DAB
dCA dZ
JA -- 组分A在Z方向上的分子扩散通量,kmol/m2s; DAB -- 组分A在A、B混合物中的扩散系数,m2/s; dCA/dZ-- 组分A在Z方向上的浓度梯度,kmol/m4; “-” -- 传质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
2、单向扩散(组分A通过停滞
组分B的扩散)
(等分子反向扩散加上总体流动)
N A=J A+N M
CA CM
N=N A=N M
N B=0
气相:N

A
D
RT
P PBm
PA1-PA2
液相:NAL=
D
L
CM CSm
CA1-CA2
L
漂流因子
▪ 定义式:
气相: P PBm
PBm=
PB2-PB1 ln PB2
x

A
nA n

A
mA m
(无量纲)
2、摩尔比、质量比(以二元为例)
xA= nA nB
A= mA
mB
3、摩尔浓度、质量浓度
(无量纲)
CA=
nA V
(kmol/m3)
CA=
mA V
(kg/m3)
第一节 传质过程概述
研究传质过程的四个工具:
1、传质速率方程--传质过程的快慢
传质速率=传质推动力=传质系数 传质阻力
成分为溶剂S和溶质A; 排出的气体为吸收尾气,其主要成分
是惰性气体B,还含有残余的溶质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