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类历史试题答题技巧及应试技巧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1]

高考历史: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1]

高考历史图标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类型:一、地图类二、数据表格类(变式:曲线图、柱状图等)三、图画类(图:人物照片、实物图片、证件等画:漫画、海报、广告画等)一、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图表型历史选择题是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的题型之一。

它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学科能力。

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

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

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

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

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

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谈谈图表型选择题的解法。

1.历史照片,如文物、遗址图等都是纪实照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所造成的结果。

解答题时,要从图片(包括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最大程度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得信息融入课本相关知识,并综合题干的要求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例1】下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④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A.①②③④ B.①③C.①③④D.②③【解析】有人说标题是图表的“眼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片标题“国文教科书”及图片是文字“电话”可以作出判断,②④与材料无关,①③项正确,正确答案是C。

【例2】如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解析】图片中的文字是图片的点晴之笔,是准确理解图片的窗口的切入点,审题时一定要特别加以关注。

初中历史教学图表解析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图表解析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图表解析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图表解析技巧历史学科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事物的研究,而图表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

初中历史教学图表解析技巧的掌握,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运用图表解析技巧,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二、图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直观展示历史事件:图表可以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现象以简洁、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促进逻辑思维: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3.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图表解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加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激发学习兴趣:生动、有趣的图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堂的吸引力。

5.选择合适的图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图表。

同时,图表的类型也应丰富多样,如时间轴、流程图、地图、统计表等。

6.解读图表信息: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图表的标题、数据、时间、范围等要素,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图表信息。

7.分析图表背后的原因: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挖掘出背后的历史原因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8.图表与文本相结合:教师在讲解图表时,应结合教材文本,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

9.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运用图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10.注重实践与应用: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图表解析技巧,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图表解析技巧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充分挖掘图表的教育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效。

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技巧对于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例谈高考历史图表型试题类型及解答技巧25页PPT

例谈高考历史图表型试题类型及解答技巧25页PPT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五步法搞定历史图表材料题

五步法搞定历史图表材料题

五个步骤搞定历史图表材料题
图表材料题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题型,因其具有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材料精炼、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思维含量,能够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先进理念,因而成为时下广泛采用的题型。

图表材料题和其他文字型和图片型材料题相比有变化性、对比性和直观性的显著特点。

图表材料题的解答要求和其他类型的材料题一致之处在于提取材料和
所学的相关知识在相关理论指导下解决题目设问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图表材料题通过数字表格、曲线示意图、条柱统计图及扇状统计图等方式具体形象地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历史变化过程。

简言之,图表材料题侧重于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相关史学方法和
史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正确解答这类题目呢?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为五个步骤:一审、二提、三判、四联、五答。

结合实例解析如下: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⑴根据材料一提供的内容,说明新中国成立时面临怎么的经济形势?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1952年同1949年相比,经济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原因。

⑶材料二中1965年同1957年相比,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
⑷1966年到196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
⑸1973~1975年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考历史特色题型表格类试题解题技巧·

考历史特色题型表格类试题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特色题型表格类试题解题技巧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曾多次出现以表格作为情景材料命制的试题。

就其类型而言,主要有两种:数字表类试题和文字表类试题。

以高考真题为例简谈此类试题的解法。

一、历年高考真题部分回眸年份数字表类试题文字表类试题宁夏选择题 30天津选择题 19 、21全国Ⅰ 37、材料一(1)39、材料(2)、(4)山东 34、(1)、(2)08年重庆选择题 22广东 26全国Ⅰ 38 材料三北京 37 (2)07年四川 39 材料四山东 29 材料一重庆 39 材料三全国Ⅱ 38 材料一06年北京 37 (1)05年广东 27 材料三二、典型真题例析(一)、数字表类试题(1)、解题思路:A、两头看,项间比: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D、细审题、扣而答: 仔细阅读问题,据问而作答。

(2)、精典例解例题一: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08天津卷,21)下表为1870--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千米)年份世界总里程欧洲美国1870210 000105 00085 277 1870年欧洲铁路占世界总里程比重大,美国小1880373 000169 000144 000 1880年欧洲铁路占世界总里程比重大,美国小1890617 000224 000269 0001890年美国铁路占世界总里程比重超过欧洲1900790 000284 000320 1331900年美国铁路占世界总里程比重超过欧洲世界总里程数欧洲里程数美国里程数不断增加不断增加迅速增加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剖析:由两头看可知:此表为1870--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表,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例谈高考历史图表型试题的类型及解答技巧优秀ppt课件(1)

例谈高考历史图表型试题的类型及解答技巧优秀ppt课件(1)

1963~1965年
1966~1970年
11.1
3.9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1981~1985年
4.0
5.1 8.1 (摘编自《中单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 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 比较其经济大背景的不同之处。(12分)
数量 项目 备注
收入
支出 赋
粮食
田租(上缴实物) 算赋和口赋(上缴 货币) 役 兵役和徭役
8500
283 406 23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同上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 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 币数量 据战国比例推算 同上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日常开支
食 衣 祭祀等仪式
4918 2732 300
请多指教,谢谢!
选择题 山东文 综 宁夏文 综 江苏单 科卷 2007年3题 图画型(人物、 2008 年 2题
绘画作品、照片 等共11题,文物 2007 、08各1 类7题,漫画类2 题 题 );
非选择题 2007年 27题材料一图 片类;29题材料一表格 类。
海南卷
广东卷
2007年5题 地图型5题;统计 2008 年 4题 图表型 2题。 2007年3题 2008年1题 2007年3题 2008年3题
学生须达成的: 1、就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和答题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图文创设的新情境,给人以更高更广的思考空间, 也能更好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处理信息能力、 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依据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备 战2009年高考,我们应特别关注图文 应用的命题特点,把握解题方法、技 巧,关注社会热点,从而适应加强综 合能力考查的命题趋势。

6-图表题应对策略与技巧

6-图表题应对策略与技巧

二、图表中的“历史” 3)典型分析与应试策略 例1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 下表有关“二战”的史实,你能得出“二战”影响的什么结 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卷入人口 参战国家 61个 17亿人 1.1亿人 5000万人以 上 9000万人 4万亿美元 参战人数 军队伤亡 平民伤亡 物资损失
D、漫画类
例13 右列漫画反映的政体是( ) A.君主立宪制 B.君主专制 C.民主共和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只 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A
读懂漫画背后的寓意
二、图表中的“历史” 3)典型分析与应试策略 例14、右图是一战后的一幅政治漫 画。三个黑衣从左向右依次是英国首 相劳合· 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 美国总统威尔逊,没有上衣以背示人 的是德国代表。英、法分立于断头台 两侧,法国更是迫不及待地想将德国 置于死地,美国虽然不赞同英法的做 法,但迫于自身的实力有限,只有愁 眉苦脸,摊手表示无奈。漫画指责巴 黎和会上“三巨头”对德国的不公平 处理,犹如将德国送上断头台一般。 他们最终和德国签订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五国公约》 D.《四国公约》
概括统计数据所 反映表象的本质 特征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 “二战”影响的结论 : 。
二、图表中的“历史” 3)典型分析与应试策略
例12(山西中考)写出下列年代尺上A、B、C、D、 E、F六个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准确记忆, 识别数轴
(山西中考)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 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 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 一门艺术的原因有( )
第一位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1980年 英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第二位 法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第三位 美国 德国 英国 苏联 第四位 德国 法国 法国 德国

图表类历史试题答题技巧及应试技巧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图表类历史试题答题技巧及应试技巧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题技巧
1、把握关键词“商鞅变法”— —发生在秦国 2、辨别地理方位
选择C
下列形势示意图中,再现了公元三世纪二十
年代中国政局旳是
解题技巧:
• 1、把握题中旳关键词“三世纪二十年代”,使
用历史大事年表进行判断。

2、辨析不同朝代旳疆域图
选A 择 c
B
C
D
• 2、借地图考察旅行或行军旳路线
• 从下图片所包括旳历史信息中提炼出一种学习主 题,最恰当旳是

C
五四运动中商界声援学生
中共一大部分代表
解题技巧:怎样归纳图片主题?
行军中旳叶挺独立团
1(、标语关)“注没题有饭干吃旳,穷人寻快找来赶主上红题军”
• A.对抗列强旳侵略 2、关注图片信息(文字提醒), • B.中国近代化旳起步找出相同点 •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旳3兴、起辨析选项,提议用排除法
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旳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某些国家独立形势图
非洲独立进程图
二战后亚洲某些国家独立形势图
非洲独立进程图
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 经河西走廊,经过近新疆 境内,运到安息(古代波 斯),在由安息转运到西 亚和欧洲大秦(古罗马)。 把古老旳中国文化,印度 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 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 化连接起来,增进了中西 经济文化旳交流。
我们错了” —— 列宁 • “回复到几种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旳局面” —— 毛泽东 •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惊旳,只是恐惊本身” —— 罗斯福 •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旳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
从我旳手中滑落” —— 阿拉法特
BACK

高考历史图表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高考历史图表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第七节图表类选择题解题方法一、题型特征(1)近几年高考大量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活跃了命题形式。

(2)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解题技巧1.“三看”①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②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③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2.“四注意”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

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

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

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3.具体操作: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三、经典例题1.(2022·全国甲·10)表1表1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

据表可知,该时期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 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2.(2022·全国甲·8)图3图3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

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3.(2022·全国乙·8)图5图5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4.(2022山东卷·9)图1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5.(2022山东卷·10)图2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

图表题型与答题方法

图表题型与答题方法

历史“图表题型与答题方法”学生姓名授课日期教师姓名授课时长图表型历史选择题是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的题型之一。

它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学科能力。

近几年高考普遍加强了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命题视角新颖,命题形式灵活,一些图文的巧妙应用,较好地体现了高考命题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的命题趋势,也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和命题范围。

每年考卷中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出现图表的题目数量在10道题左右,所以要增加对此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学习。

一、判断式(选择题)1、图片类分析:即根据提供的图片,撷取有效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抓住特征,看清提示【拓展练习】例1:(2008年江苏,09)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解析】找出图片上的关键字:1953年时间点,以及老孙归社的社字,说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实行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例2:(2007上海历史)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解析】看到图片中的细节,两个庞然大物的国旗是美国和苏联,德国和法国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面对面的进行商讨,寻求发展的道路。

方法:审!审图—要求弄清图片有几个要素和几层含义(图片类三要素:人物、器物、文字)审注—注的内容是对图起补充性或解释性的作用,对理解图及组织答案有好处。

审设问—设问是图片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

2、表格类分析:即根据表格中的文字或者数字,提取有效信息,注意表格中的对比情况,解答此类型关键在于——抓住提示,找对比较方向【拓展练习】例1 :(08宁夏文综)表2是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表2反映出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解析】首先要注意给出的时间提示,1870到1910,19世纪70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成果也逐渐的传入中国,中国的采矿业和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高考历史图表型材料题的解答思路与技巧

高考历史图表型材料题的解答思路与技巧

高考历史图表型材料题的解答思路与技巧邵新力图表型材料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象(线)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

它不仅融阅读、判断、理解及阐释本质和内在联系为一体,将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地结合起来,而且因其材料精炼、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而阅读量小等特有优势,成为高考测试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本文举例说明其基本的解答思路与技巧。

例:近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三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attach]59816[/attach]材料四中国产业结构变化[attach]59834[/attach](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哪些特点?(2)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怎样推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3)以下两个问题,任选其一回答(分值相同,多答不加分):①材料三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劳动力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试从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劳动力构成的角度,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怎样推动上述变化的?②材料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一、图表型综合试题的特点图表型综合试题由图表材料和解析(设问)两部分组成,图表材料按其形式可分为数字表格、曲线(折线)示意图、条柱统计图及扇状统计图等几种类型。

其之间又可相互结合,构成组合式图表材料题,如例题就是由数字表格、曲线示意图及条柱统计图三种材料组合成的组合型图表题。

无论哪一种图表题,其都是通过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承载信息的,所以理解其变化是解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解析的依据。

总之,变化性、对比性和直观性是历史图表材料承载信息最显著的特点。

设问是作答要求的具体规定,其实质是解析材料的定向化。

设问一般分为内涵式和外延式两类。

内涵式设问,主要是指设问要求依据材料进行作答,常用“依(根)据材料。

历史图表题解题上课用 ppt课件

历史图表题解题上课用 ppt课件

改作叁万圆 30000.00
三、历史地图
通过观察地图特可以点看:出地中图文国字古题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 革 措。施下是图表解解明题题当思 技时路巧::中图看一央例文看政,字问四。题府看,对地二今图看内地山跟图东问头地题,相三区关看管文地辖字图。的
多复关出注现时高间频、率空词间。、地图内中多次书重省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市场经济模式
读下图,该邮票所纪念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农业T时e代lephone B.工业时代
C.信息时代
D.蒸汽时代
下图所示邮票的出现,说明当时
1000.00
A.中国邮政事业蓬勃发展 B.邮票升值快,交易额大 C.邮票发行制作比较混乱 D.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上海卷)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扶清灭洋” D.“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
人亦妖术也” D
2、历史漫画(读懂漫画所表达的深刻寓意是解题的关键 )
下图为欧盟驻华使团设计的一张题为“祝欧 盟生日快乐”的贺卡。这一设计的寓意是
A.今年正逢欧盟成立50周年大庆
建议:切忌受地图内与问题不相关的信息干扰。
A.设立郡守 C.由中央直辖
B.分封王国 D.设立行省
地图类图表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例2:难度:中
特 点:地图题。 解题思路:看文字,看地图。
[2011·北京解卷题]技中巧国:共1、产看党文成字立。90一年看来问,题经,过二不看懈地探地,图回图答例问,题四。看地图内跟问题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图表史料解题技巧

图表史料解题技巧

图表史料解题技巧
针对图表史料解题技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具体论述:第
一,了解史料的特点。

史料是指古代记载的文献,包括古代官方文献、古书、历史记录等。

史料具有客观性、亲身性、可靠性和可度等特点,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也是考试解题的重要参考。

二,正确解读图表史料。

图表史料是指以图表或图形的形式表示的历史史料,如古代官方图表、地图、图书、图画等,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情况,并有助于我们解决考试题目。

解题时,要根据图表史料的内容,仔细分析史料的息,从多种角度研究图表史料,才能正确理解史料的内容,正确解答考题。

三,分析图表史料的息。

图表史料是一种综合性的史料,它不仅表示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且把历史事件和细节都放在一起表示出来,所以要分析图表史料,就必须对图表史料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分析,总结其含义,再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综上所述,图表史料是解题的重要参考,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了解史料的特点,正确解读图表史料,分析图表史料的息,掌握图表史料解题的技巧,才能更加准确、精准地解答考题。

只有充分了解史料的特点,运用正确的技巧,才能更好地解决图表史料解题的问题。

高考历史观点与图表型材料题解题方法

高考历史观点与图表型材料题解题方法

高考历史观点与图表型材料题解题方法一、如何解答观点评价型材料题【题型特点】观点评价型材料题命题形式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提供一段或一组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炼观点并加以评价;第二种是试题列出观点,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辨析论证;第三种是将史学界有关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不同观点列举出来,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种,并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加以分析论证,做到自圆其说。

对于第一、二种情况,解题时首先要明确观点是什么,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其正误,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论述。

对于第三种情况,主要方法和前两种情况类似,特别要注意的是,组织史实进行论证时,一定要紧密结合你所选择的观点,不能扯到其他观点上去。

【解题技法】(1)亮明观点。

用词一定要确定。

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

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

要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

(关键词可以抄下来)(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

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内因(主观因素)、外因(客观因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3)解答此类型题目,要特别注意评价、评述历史事件的原则与方法。

坚持的原则:①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

②历史的评价而非道德的评价。

③坚持阶级分析的原则。

④坚持客观效果第一、主观动机第二的原则。

由此衍生出评价类解析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有一分为二评价法、分阶段评价法、主客观评价法等。

如“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可用主客观评价法,从中国与英国两个方面入手,找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典题例析】(2012·高考上海卷)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高中历史图表题的答法

高中历史图表题的答法

高中历史谈历史图表型选择题解法历史图表是材料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除了具备材料解析题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材料新、情景新、信息量大、可考查问题和角度多的特点。

它能深入考查学生的阅读、思维、文字表达、逻辑论证和创造性认识等多方面能力。

一、真题解析例(2007年·北京文综)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的关系。

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 在图中I期,南下进攻的民族是A. 山戎B. 匈奴C. 突厥D. 回纥解析:本题通过曲线图给出的时间信息,推断图表中I期的时间应是秦汉时期,而秦汉时期南下进攻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匈奴,如秦北击匈奴和修长城、两汉对匈奴的大规模的战争。

所以答案是B项。

13. 在图中II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 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B. 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C. 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D. 接受汉文化,推动自身进步解析:图表中II期的时间段是从1127年金灭北宋到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经分析可知这“两次”先后为女真族和蒙古族入主中原。

因为金只占据北方地区而没有统一全国,所以选项A和B明显错误;C项是金以后的元朝实行的,也非共同之处。

只有D项,无论是入主北方地区的女真族还是入主全国的蒙古族,由于其本身的落后性,为巩固其对汉族的统治,无不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从而在巩固统治的同时也推动了自身的发展。

所以答案为D 项。

例(2007年·四川文综)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很重视严惩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堕落分子。

下图中反映的运动的作用不包括A. 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B. 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C. 肃清了反革命残余势力D. 纠正了官僚主义的作风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性质的辨别能力。

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针对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堕落现象而进行的三反运动,这场运动主要在党政干部中进行,并非是针对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反革命分子进行的,因而不属于镇压反革命的性质,所以这场运动的作用不包括C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佛教传播路线图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新航路开辟路线图
鸦片战争形势图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北伐战争 胜利进军形势图
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
中国人民革命军第一面军旗: 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长征路线图 1936年
1935年
1934年
左宗棠1878年打败阿古柏 收复除伊犁外新疆。
1911年10月10日武 昌起义(辛亥革命)
• 从下列图片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中提炼出一个学习 主题,最恰当的是

C
五四运动中商界声援学生
中共一大部分代表
解题技巧:如何归纳图片主题?
行军中的叶挺独立团
1(、标语关)“注没题有饭干吃的,穷人寻快找来赶主上红题军”
• A.反抗列强的侵略 2、关注图片信息(文字提示), • B.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找出相同点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3兴、起辨析选项,建议用排除法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题技巧
1、把握关键词“商鞅变法”— —发生在秦国 2、辨别地理方位
选择C
下列形势示意图中,再现了公元三世纪二十
年代中国政局的是
解题技巧:
• 1、把握题中的关键词“三世纪二十年代”,使
用历史大事年表进行判断。

2、辨析不同朝代的疆域图
选择
A
c
B
C
D
• 2、借地图考察旅行或行军的路线
2012年中考历史解题技巧与重要类型题
一、图片材料题 1、地图类 2、人、物、场景类 3、表格、数轴类 二、文字材料题 1、引用材料类 2、名词解释类 三、组合选择题 四、“启发感悟”类问题
地图类
• 1、借用地图考察地理方位或朝代疆域
•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 定了基础。读右图。该变法发生在何处
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
非洲独立进程图
二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
非洲独立进程图
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 经河西走廊,经过近新疆 境内,运到安息(古代波 斯),在由安息转运到西 亚和欧洲大秦(古罗马)。 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 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 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 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中西 经济文化的交流。
• D.国共合作与斗争的历程
选择 C
重要的历史人物
孔子
黄帝
老子石像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女真 金
成吉思汗
忽必烈
蔡伦
毕升
张仲景 李时珍
华佗
戊戌变法
谭嗣同就义
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陈独秀
李大钊
民族资产阶级
张謇
新中国时期模范人物
王进喜 袁隆平
邓稼先
历史性的握手
尼克松访华
• 1、人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
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 央解题局技书巧记:的是 • A1、.陈熟独悉秀人物B主.要李事大迹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
2、把握关键词“开天辟地”“书记” 3、识辨人物外貌 选择 A
• 下列属于古代西方文明成就的是 •
•A
B
解题技巧:
C
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辛丑条约》
近代化探索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雄鸡一声天下白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吴起镇会师
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
百团大战
西安事变
日本投降 台儿庄战役
人民解放战争
挺进大别山
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和巩固
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战争
• 观察下面地图,由哥伦布首先开辟的航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题技巧: 1、熟知地图对应的事件 2、快速翻到书上的“原图”进行答题 选择 A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秦朝疆域图
西汉疆域图
三国鼎立
辽、北宋、西夏形势
金、南宋对峙形势
秦长城
明长城
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D
1、熟悉古代西方和东方文明的典型代表
2、读图,辨认各选项信息
选择 D
• 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错 失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新中国成 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 。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解题技巧:
1、熟悉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2、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第三次科技革命”
选择 A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一五计划
1954年宪法
三大改造
文 化 大 革 命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邓小平南巡
古代文化
巴 黎 圣 母 院 麦加大清真寺
资产阶级革命
处死查理一世
巴黎人民攻 占巴士底狱
波士顿倾茶事件
资产阶级改革
俄国农奴
日本《“黑船”事件 》
无产阶级革命
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
八路军抗日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最大规模
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东征地图
罗马帝国扩张 2世纪达到最大
从丝绸之路到新航路开辟地图
三角贸易示意图
BACK
其他类
西周等级示意图
古印度种姓制度
(奴隶制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利益)
(封建制等级制度)
法国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日本
人、物、场景类
• A.原子弹爆炸 • C.蒸汽机车
B.蒸汽机 D.螺旋桨飞机
• 3、场景
• 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 其中标志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 解题技巧:
1、熟悉解放战争中主要战役的意义 2、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转入战略进攻” 选择 C
• A.重庆谈判 • C.挺进大别山
B.转战陕北 D.渡江战役
英国宪章运动
法国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巴黎和会






慕 尼 黑 阴 谋 《凡尔赛和约 》
两次世界大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子弹爆炸
诺曼底登陆
德国向英国挑战
日本投降
冷战下的两极格局
美苏争霸
经济全球化
中美合作生产的飞机
汪辜会谈
古希腊阿基米德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法国 伏尔泰
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人物
拿破仑
华盛顿
林肯
罗 斯 福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玻利瓦尔
章西女王
中东和平进程关键人物
拉宾、佩雷斯、阿拉法特
生产力的发展
骨、石质农 具
青铜器
铁器
生产关系的变革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科举制度
近代的侵华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隋朝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涿郡
洛阳
元朝的运河
大都
通惠河
会通河
余杭
杭州
古埃及与尼罗河
新月沃地与两河流域
古希腊雅典与爱琴海
罗马的扩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
美国南北战争形势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北约与华约军事政治集团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北约与华约军事政治集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