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与绩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与绩效
摘要:理结构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在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关键词:董事会规模公司绩效公司治理
一、引言
2004年中小企业板的建立,我国民营企业上市的速度加快,民营上市公司会越来越多,突破融资瓶颈提高企业效益是民营企业上市的重要动因之一。怎样的董事会结构更有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改善,是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提高企业效益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国有公司和民营公司在我国面临着不同的制度环境,其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董事会规模的角度分析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与假设
国外学术界对董事会规模己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但是关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绩效越好。pfeffer(1972)和provan(1980)认为董事会规模与公司获取外部关键资源(外部资金来源、获得外部契约)的能力密切相关。bacon(1973)指出,董事会规模大,会因为有多样背景的人士而产生不同的经营决策看
法,决策质量较佳。另一种观点认为,董事会规模越小,公司绩效越好。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对公司经营绩效的
影响。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在其披露的年终报告中都介绍了其董事会。本文主要选取了2008年及2008年之前上市的671家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我国上市公司行业共分为13中,本文剔除特殊行业进行研究。由于样本数量较大,将缺失值直接剔除后,得到571个观察值。由于st股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为了防止股的特殊表现干扰实证结果, 本文将其剔除。本文还进一步剔除了上市前为国有企业、上市之后才改制成民营企业的上市公司,最终得到314个样本观察值。
样本的原始数据有以下两个来源:①国泰安研究服务数据库②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以及公开资料。
2、变量设计与模型设计
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用总资产利润率和每股收益作为对公司绩效评价的标准,用董事会规模即董事会人数、董事会独立性及独立董事人数作为解释变量与公司绩效作相关性分析,用在此基础上构建线性回归模型。
变量设计
被解释变量说明
总资产利润率:公司治理包括公司对资产的管理及运用。公司资产的运作效率越高,说明公司经营效益越高低。roa = 净利润/总资产
每股收益: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反映普通股股东所享有的利润,反映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业绩。esp=净利润/年度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解释变量说明
董事会人数: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在2010年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包括董事长在内的董事人数。包括内部董事、外部董事以及独立董事。控制变量说明
控制变量虽然不是研究企业价值的主要因素,但也会对企业价值产生间接影响。本文主要采用3种控制变量,分别为:资产负债率、账面市价比、董事会召开会议次数。
模型设计
由于我们研究的是客观存在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董事会规模
与独立性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所以在研究中,我们只选取一般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作为研究模型:
p=β0+β1 boardsize+β2 lev+β3 firmsize+β4 meeting+ε
①
模型①分析董事会规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其中,p代表两个被
解释变量。
四、研究结果
当d-w值为2左右时,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从表1可以看出,模型①中被解释变量为总资产净利率时d-w值为2.0117,被解释变量为每股收益时d-w为2.0597,说明方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f检验值都较大,方程总体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
从表1中不难看出,净资产利润率与董事会人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042,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董事会规模与净资产利润率正相关,即董事会人数越多,企业绩效越好。董事会人数与每股收益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352,并在1%水平上显著。同样说明董事会规模与每股收益正相关。以上实证结果与假一致。
参考文献:
[1] 周德友,2006,“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华东经济管理》第10期。
[2] 吴兰英,2008,“董事会规模、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北方经贸》。
[3] 宋增基、卢溢洪、张宗益,2009,“董事会规模、内生性与公司绩效研究”,《管理学报》第6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