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治疗规范
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
![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bd18e6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1.png)
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血管突发性破裂或阻塞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很高。
脑卒中患者在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言语能力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是指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指导原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脑卒中组织(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的相关研究和指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1. 多学科团队合作:脑卒中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神经科医生、康复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这些专业人员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 早期干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的早期阶段就需要接受康复治疗。
早期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的早期干预措施包括早期活动训练、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技术训练等。
3. 运动功能康复: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肌肉僵硬等。
运动功能康复包括肌肉功能锻炼、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
4. 言语和吞咽康复: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言语和吞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言语和吞咽康复包括言语治疗和吞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言语和吞咽功能。
5.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脑卒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自理训练、日常活动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
6. 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心理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7. 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入: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入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心,社会环境应提供良好的支持和适应条件。
【免费下载】脑卒中的康复诊疗规范
![【免费下载】脑卒中的康复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88d5fafb9d528ea81c779f7.png)
脑卒中的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住院标准经急性期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一般约2-4周)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下列条件:1、神经学症状不再恶化;2、不出现需手术处理的病情变化;3、无其它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4、 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病情变化。
二、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检查常规。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尿细菌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6、神经电生理检查(含运动诱发电位)检查。
7、心、肺功能检查。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适应症: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功能障碍等情况。
需要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TCD检查适应症:需要了解颅内血管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变化等情况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地形图检查适应症:(1)需要明确癫痫诊断时,(2)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和颅内感染诊断时,(3)出现意识障碍时,(4)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和MRI检查适应症:(1)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2)病情发生变化,有加剧或再次出血、梗死等迹象时,(3)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4)其它情况需要CT和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适应症: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适应症: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适应症:疑有心、肺功能减退时,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2、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社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等;3、改善语言、认知、精神、吞咽、运动、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技术选用。
脑卒中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流程
![脑卒中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3d2d64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a.png)
脑卒中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脑卒中的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流程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诊疗过程需要精确且及时的操作。
脑卒中康复标准作业流程
![脑卒中康复标准作业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e8f5fe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d.png)
脑卒中康复标准作业流程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康复是帮助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功能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脑卒中康复的标准作业流程。
一、评估患者状况在开始康复治疗之前,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状况。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能力、肌力、平衡能力等方面。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和治疗目标,为后续的治疗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二、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计划应包括康复目标、康复时间、康复方法等内容。
康复目标应具体明确,康复时间应合理安排,康复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进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
通过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四、进行语言治疗脑卒中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语言障碍。
语言治疗是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的重要手段。
语言治疗包括发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语言表达训练等。
通过语言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语言功能。
五、进行认知训练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能力常常受到影响。
认知训练是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的重要方法。
认知训练包括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问题解决训练等。
通过认知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六、进行心理支持脑卒中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很多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心理支持在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
通过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七、定期复查和调整康复计划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的康复状况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
因此,定期复查和调整康复计划是必要的。
通过定期复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复计划,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八、康复结束后的跟踪观察康复结束后,对患者的跟踪观察是必要的。
通过跟踪观察,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及时发现并处理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脑卒中康复规范
![脑卒中康复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fae4d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c.png)
脑卒中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价: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
评价项目如下:1、躯体功能评价肌力评价、关节活动度评价、感觉评价、肢体形态评价、协调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辅助器具使用评价,上肢神经损伤者需进行上肢功能评价、手功能评价,下肢神经损伤者需进行平衡功能评价、行步态分析等。
2、精神心理评价: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人格评价、情绪评价。
3、语言、吞咽功能评价:首先进行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凝存在失语症和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必要时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
(二)康复治疗规范1.物理治疗:(1)运动治疗:早期主要进行床上良肢位的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血管舒缩性训练等。
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牵伸训练、呼吸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以及各种体位的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的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功、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等。
(2)物理因子治疗:选用超短波疗法、气压治疗、电磁波疗法、直流电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功能性电刺激疗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等。
(3)水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进行水中运动治疗等。
2.作业治疗:(1)认知训练:对有认知障碍者根据认知评价结果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计算等训练,严重病人早期可进行多种感觉刺激以提高认知能力,有条件的音位可进行电脑辅助认知训练等。
(2)知觉障碍治疗:对存在知觉障碍者进行相应的失认症训练和失用症训练,训练内容根据知觉评价结果可选择视扫描、颜色辨认、图形辨认、图像辨认训练和空间结构、位置关系训练等,得供必要的辅助训练标认和器具,并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进行训练。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b5499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f.png)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中风类型,它造成了大脑供血中断或血管破裂,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恢复正常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1. 个体化治疗:每个脑卒中患者的情况独一无二,因此康复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治疗方案应考虑患者的症状、身体状况以及康复目标等因素。
2. 早期干预:脑卒中发生后越早开始康复治疗,恢复的机会就越大。
早期干预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进一步损伤以及尽早启动康复训练来实现。
3. 综合治疗:脑卒中康复需要综合治疗,包括理疗、言语疗法、职业疗法等多种康复手段。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协同作用,帮助患者在身体、语言和认知方面实现全面康复。
4. 渐进性训练:康复治疗应该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
开始时,治疗强度可能较低,随着患者康复的进展,治疗的强度和难度应逐渐增加,以促使患者逐步恢复功能。
5. 周期性评估:康复治疗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治疗的各个阶段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治疗的效果,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效果。
6. 持续性护理: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人的持续参与和支持。
医生和康复团队应该提供定期的跟踪和支持,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帮助他们克服康复期间的困难。
脑卒中康复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医生、康复师和患者及其家人共同合作。
遵循个体化治疗、早期干预、综合治疗、渐进性训练、周期性评估和持续性护理等基本原则,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更好地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4e821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e.png)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脑卒中,即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我国居高不下。
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基于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全面探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方法和重要原则。
一、康复治疗的目标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最大限度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主要的康复目标包括:1. 运动功能康复:恢复患者受损的运动功能,提高步态平衡性,提升肢体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2. 语言和沟通康复:提高患者的口语表达能力,恢复语言理解和沟通能力。
3. 接触环境的康复:帮助患者适应和改善日常生活环境,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
4. 心理康复: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减少焦虑和抑郁。
二、康复治疗的方法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的建议,康复治疗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下:1.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各种物理活动和运动训练,可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运动训练可以包括步态平衡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
2.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是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语言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发音、阅读和书写能力,提高沟通能力。
3. 心理治疗:脑卒中患者常伴随着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4. 辅助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配备相应的辅助工具和设备,如轮椅、助行器等,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
三、康复治疗的原则1. 个体化:康复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进行个体化设计。
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计划。
2. 早期介入: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越早开始康复治疗,康复效果越好。
因此,早期介入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
3. 综合治疗:康复治疗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以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151c0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7.png)
CATALOGUE目录•概述•急性期康复治疗•恢复期康复治疗•后期康复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总结与展望定义与分类脑卒中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帮助患者减轻残疾、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生活环境、个人需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个体化原则综合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长期坚持原则综合运用多种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以全面改善患者功能。
康复治疗应逐步增加难度和强度,以适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改善程度。
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耐心和坚持。
床边康复急性期物理治疗电刺激疗法是指通过电刺激的方式刺激肌肉收缩,促进肌肉急性期物理治疗是指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生理反力量的恢复和预防肌肉萎缩。
急性期作业治疗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柔韧性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职业技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言语治疗吞咽治疗言语和吞咽治疗1康复训练计划23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康复目标等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认知疗法等。
制定个体化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目标,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训练强度和时间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康复目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适应患者的需要。
调整训练计划康复评估与调整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改变训练计划、调整药物等,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需要。
调整治疗方案心理评估进行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康复方法、护理技巧等,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康复意识和能力。
提供咨询在康复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咨询,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困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768c1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5.png)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综合征,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健康问题。
脑卒中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此,中国卫生部制定了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旨在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一、康复治疗评估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首先需要进行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治疗计划。
评估包括疾病史、生活质量评估、身体和神经系统的评估等内容。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患者的康复潜力和目标,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二、常规治疗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病因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降压、降脂等药物治疗,以减少脑卒中的再发和恶化。
“病因治疗”主要是指对引起脑卒中的病因进行治疗,如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主要是指对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如吞咽困难、尿失禁、压疮等进行预防和治疗。
三、康复治疗技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核心是康复训练。
针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患者,可以选择适合的康复治疗技术。
常用的康复治疗技术包括:1.运动疗法:包括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旨在通过锻炼患者的肌肉和关节,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力量和灵活性。
2.语言疗法:主要针对脑卒中患者的语言障碍和言语能力的恢复,通过语音训练和语言练习,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
3.认知训练:通过认知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学习能力、思考等。
4.情绪支持和心理治疗: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着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通过情绪支持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症状。
五、康复机构建设为了保障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国需要建设一批专业康复机构。
康复机构需要配备专业的康复医生、康复护理人员和康复设备,提供全面、科学的康复治疗服务。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康复治疗网络,提供远程康复服务,使得脑卒中患者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康复指导和治疗。
六、康复治疗的监测和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4139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6.png)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血管内出血或脑血管闭塞而导致的脑部神经功能障碍的病情。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早期的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早期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神经保护治疗神经保护治疗包括体温调节、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高血压、纠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干预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脑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神经细胞保护和修复。
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是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锻炼可以增强肌肉、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改善患者的行走能力。
康复锻炼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消除疲劳,促进恢复。
新型药物治疗新型药物治疗也是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神经细胞死亡、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方式,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康复治疗的中期中期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等方式来提高患者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改善患者的行走能力。
中期的康复治疗时期一般在发病后2月-6月之间。
康复锻炼在中期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康复锻炼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康复锻炼可以有效增强患者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提高患者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改善患者的行走能力。
康复锻炼还可以促进患者克服身体上的一些限制,提高生活质量。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电疗、按摩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身体的疼痛和肿胀感,促进末梢神经的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也可以通过刺激患者激素平衡和免疫系统等机制,增强患者免疫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康复治疗的后期康复治疗的后期主要是通过康复训练、社会支持和心理治疗等方式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的社会互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教育患者自我管理技能、改变行为方式等方式帮助患者实现身体和心理的恢复。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1356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b.png)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概述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脑卒中后,患者常常面临各种复杂的神经症状和生活自理障碍等问题,康复治疗是恢复患者功能和功能的必经之路。
康复治疗方案1.认知康复认知康复是通过训练患者的神经系统来帮助患者恢复认知能力。
主要针对以下方面进行训练:•记忆和注意力•语言和理解力•空间感知和方向感知2.行为康复行为康复是通过训练患者的精神和行为来帮助患者重新掌握日常生活的技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训练:•偏瘫的康复训练•手部康复训练•步态和平衡训练•生活技能训练3.运动康复运动康复是通过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身体的运动能力来促进康复的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训练:•肢体运动训练•平衡练习•柔韧性训练•恢复步态和步态控制4.语言康复脑卒中后,患者常常出现语言障碍,包括口齿不清、听力障碍和语言表达障碍等。
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语言康复可以帮助患者重新掌握语言沟通的能力。
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康复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1.督促患者参与治疗,注意治疗的连续性和坚持性;2.针对患者的康复目标和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3.应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治疗,提高其自我管理和照顾能力;4.应及时对康复进展进行评估,调整康复计划;5.应重视营养和心理护理,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结语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患者的坚持和家庭的支持,医护人员也要持续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和关怀。
只有在全方位的康复治疗下,患者才能早日恢复健康,回归社会。
简述脑卒中康复治疗原则
![简述脑卒中康复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c2b79e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6.png)
简述脑卒中康复治疗原则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血管破裂导致的脑组织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对于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原则。
1.个体化治疗:脑卒中康复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进行个体化设计。
不同患者的病情和康复目标各异,因此治疗方案应因人而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2.早期干预:脑卒中康复治疗应尽早开始,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早期干预包括早期康复评估、早期功能训练和早期康复指导等,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3.综合治疗:脑卒中康复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心理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以提高康复效果。
4.持续性治疗:脑卒中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
康复治疗的效果需要时间累积,患者需要持续进行康复训练和康复指导,以保持康复效果。
5.功能导向:脑卒中康复治疗应以提高患者的功能能力为导向。
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能力,包括行走、平衡、日常生活技能等。
6.家庭支持:脑卒中康复治疗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参与。
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关爱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家庭成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进行日常康复训练等。
7.社区融入:脑卒中康复治疗应促进患者的社区融入。
社区环境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患者需要逐步恢复社交能力,参与社区活动,以提高康复效果。
8.预防复发:脑卒中康复治疗也包括预防复发的措施。
患者需要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以减少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9.科学评估:脑卒中康复治疗应进行科学评估,以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和康复进展。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调整治疗方法和康复计划。
10.持续监测:脑卒中康复治疗需要持续监测康复效果。
医生和康复师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和康复监测,以了解康复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处理流程
![脑卒中康复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05c4c5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e.png)
脑卒中康复处理流程
脑卒中康复处理流程如下:
1. 评估:在康复训练开始之前,患者需要在专业康复医师的帮助下进行评估。
这个评估过程是为了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后遗症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个体化的康复功能锻炼计划。
在训练过程中,也要注意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同时家属要做好保护工作,避免在锻炼过程中发生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
2. 肢体训练:肢体康复功能训练一般先以大关节松动训练为主,渐进性进行肌肉抗阻练习,帮助改善肢体关节强直、肌张力较高的状态。
通常先对四肢关节进行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动作,注意此类动作应由专业医生操作。
后期逐渐配合进行小关节功能训练,主要训练手腕、脚腕、手指等部位的关节。
3. 其他训练:在进行肢体康复功能训练同时,可以开展认知功能训练和语言功能训练,有条件的话可以同时配合心理疏导。
请注意,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在生命体征稳定(包括呼吸、血压、脉搏、瞳孔的测量与观察),不影响抢救的情况下必须介入。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dc0d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d.png)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前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危重疾病,主要表现为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脑卒中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方案目标脑卒中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恢复患者的基本生活功能和社交功能。
具体要求如下:•恢复步态平衡和协调性。
•促进肢体肌肉功能的恢复。
•提高言语和交流能力。
•增强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
理念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理念是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多种康复技术,结合患者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到达康复治疗的目标。
康复治疗方式脑卒中康复治疗方式包括:1. 运动训练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包括步态、平衡、肢体运动功能等。
因此,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中,运动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常见的电疗、超声疗法和磁疗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肌肉僵硬等症状,提高行动能力。
3. 言语治疗脑卒中患者的语言、说话能力往往受到严重损害,需要进行言语治疗,使患者能够逐步恢复口语表达能力。
4. 心理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情绪常常受到影响,有些患者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状况。
因此,心理治疗在康复治疗中也很重要。
5. 营养治疗脑卒中患者往往伴随着营养不良的状况,营养治疗在康复治疗中也很重要。
应该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
总结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期间需要耐心、细致、密切观察,精心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不断的治疗和努力,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得到显著的改善,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也会得到显著的帮助,让脑卒中患者能够更好地重返社会。
中 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
![中 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6e4987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7.png)
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脑卒中,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幸运的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早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的早期阶段,身体和心理都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
这个时候,及时、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就显得尤为关键。
早期康复治疗的目标,主要是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受损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能够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
那么,什么样的康复治疗才算是早期呢?一般来说,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进展的 48 小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康复治疗了。
当然,具体的时间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由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早期康复治疗的内容丰富多样。
首先是运动功能的康复。
对于肢体偏瘫的患者,康复治疗师会通过各种手法和训练,帮助患者活动关节、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
比如,会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床上翻身、坐起、站立等动作,逐渐过渡到行走。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训练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除了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的恢复也不能忽视。
有些患者在脑卒中后会出现感觉减退或异常,比如对温度、疼痛的感知不灵敏。
康复治疗师会通过各种刺激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感觉功能。
认知和语言功能的康复同样重要。
脑卒中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困难等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康复治疗师会设计专门的训练课程,如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语言训练等,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和语言能力。
心理康复也是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突然患病的打击,往往会让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心理治疗师会通过心理疏导、支持性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康复治疗方案应该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不适或病情变化,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89e8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b.png)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1. 引言脑卒中(Cerebrovascular Accident),也被称为中风,是由于脑血管发生破裂或者血管阻塞导致的脑部功能障碍。
它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手段,通过康复治疗,患者可以恢复一部分脑功能,减轻不良后果。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包括治疗的目标、常用的康复方法和康复措施。
2. 治疗目标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恢复患者的生活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具体的治疗目标包括:•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自我照料、进食、穿衣等。
•改善患者的肌力和运动功能,使其能够独立行走和进行基本的运动活动。
•恢复患者的语言和言语能力,使其能够进行基本的沟通。
•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记忆、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良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
3. 康复方法脑卒中康复治疗使用多种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康复方法包括:3.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运动训练和特定的物理疗法来改善患者的肌力、平衡和运动功能。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运动训练:通过引导患者进行主动锻炼,提高患者的肌力和运动范围。
包括传统的肢体动作训练和先进的机器辅助训练。
•热敷和冷敷:通过热敷和冷敷治疗,减少肌肉痉挛和疼痛,促进肌肉放松和恢复。
•按摩疗法:通过按摩刺激和放松肌肉,增强血液循环,促进康复和恢复。
3.2 言语治疗脑卒中常导致言语障碍,言语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和言语能力。
常见的言语治疗方法包括:•听觉训练:通过听觉刺激和听力训练,提高患者听觉辨别和听力理解能力。
•发音训练:通过发音练习和语音矫正,帮助患者改善发音和语音表达能力。
•语言理解训练:通过语言理解训练,提高患者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3 认知治疗脑卒中常引起认知功能损害,认知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和提高认知能力。
常见的认知治疗方法包括:•记忆训练:通过记忆训练,提高患者的记忆能力和记忆策略。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198b6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1.png)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第1篇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脑卒中(Stroke)是指因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康复治疗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确保治疗过程合法合规。
二、治疗目标1. 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 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增强康复信心。
4. 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风险。
三、治疗方案1. 康复评估(1)初期评估:患者入院后,康复治疗师应立即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功能障碍等方面。
(2)中期评估:治疗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3)末期评估: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总结性评估,为后续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2. 康复治疗(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脂、降血压等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
(2)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理疗、康复护理等。
① 运动疗法:针对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如床上翻身、坐位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
② 理疗:采用电疗、磁疗、超声波等物理因子治疗,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③ 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作业治疗:针对患者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的作业训练方案,如手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
(4)心理治疗: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开展心理疏导,调整患者心理状态。
(5)康复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康复知识,提高其康复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康复周期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进展,制定康复周期。
一般情况下,康复治疗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维持期。
(1)急性期:发病后1-3个月,重点进行早期康复治疗,预防并发症。
(2)恢复期:发病后3-6个月,加强康复训练,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3ec33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0.png)
三.脑卒中的功能障碍和康复治疗
1.运动功能障碍 2.感觉功能障碍 3.认知障碍 4.情绪障碍 5.言语和语言障碍 6.吞咽障碍 7.排泄障碍
8.心肺功能障碍
加强监测 适度训练
二.脑卒中康复的管理
一.脑卒中后康复治疗机构 1.医院及康复中心:卒中单元的康复治疗较普通病房的
常规康复明显降低了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推荐意见:所有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都应进入卒中 单元并进行正规治疗;
2.社区康复机构:三级康复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运动 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和更少的并发 症. 推荐意见: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在家或社区内进行康 复治疗,同样具有康复疗效.
A:非药物治疗
如果不进行运动治疗,单 纯应用抗痉挛药物,只能 暂时降低肌张力,而不能 改善肢体功能.
肢体摆放、被动伸展和 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缓 解痉挛,而且每天应该进 行数次训练.
三.脑卒中的功能障碍和康复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1.运动功能障碍 1康复治疗开始时间 2康复治疗强度 3肌力训练 4痉挛的防治 5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 6强制性运动疗法 7减重步行训练
行的康复治疗; 3.三级康复:指在家或社区的继续康复治疗.
二.脑卒中康复的管理
卒中单元:是脑卒中患者的组织化医疗管理 模式,采取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团队工作 方式,强调早期康复治疗.除脑卒中常规治疗 外,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肢体功能训练、认 知训练、语言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心 理治疗和健康教育等全面的管理和系统的康 复.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 卒中后以持续情感低 落、兴趣减退为主要 特征的心境障碍.
简述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简述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de9b92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1.png)
简述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早期介入:脑卒中康复治疗应尽早开始,并在患者稳定后立即介入。
早期介入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和预防并发症。
2. 个体化治疗:每个脑卒中康复患者的情况都不同,因此需要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应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
3. 综合治疗:脑卒中康复治疗应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和心理社会支持等,旨在全面恢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4. 阶段性治疗:脑卒中康复治疗通常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针对不同阶段的治疗目标和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5. 多学科团队:脑卒中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协调。
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和心理健康专家等专业人员应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疗计划,确保患者从多个角度得到全面治疗。
6. 持续监测和评估:脑卒中康复治疗应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测,以确定治疗的进展和调整治疗计划。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康复治疗的效果,并对治疗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42145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a.png)
针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支持,提高患者自 信心和应对能力。
家属心理辅导
对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家属更好地应 对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05
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与并发 症预防
注意事项
早期康复
全面评估
脑卒中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以促进神 经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
在康复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身体状况、认知功能、情感状态等, 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家庭与社区康复的结合与未来发展
家庭与社区康复的结合
家庭和社区是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有效的康复 支持网络。
未来发展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家庭和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推动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普及 化和规范化。同时,应加强科研和临床研究,为康复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依据和方法。
03
康复评定与制定康复计划
康复评定方法与内容
01
02
03
临床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 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感 觉系统等方面的功能状况 。
神经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了解脑卒 中病灶的位置、大小及对 周围组织的损害程度。
神经电生理检查
如脑电图、肌电图等,评 估神经传导功能和肌肉功 能状态。
制定康复计划的原则和步骤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引言 • 脑卒中康复治疗概述 • 康复评定与制定康复计划 • 康复治疗方法与技术 • 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与并发
症预防 • 家庭康复与社区康复的推广与
应用
01
引言
指南的目的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康复治疗规范(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脑卒中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 )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 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
四、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
2、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3、改善精神、言语、认知、吞咽、运动、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和相关临床技术的应用。
4、高压氧治疗(受伤时间在一年以内者可酌情使用)5、中医中药治疗。
(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防治。
2、痉挛:去除诱因;各类抗痉挛口服药、神经阻滞、矫形器应用或手术治疗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及行为心理治疗等。
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必要时手术治疗等。
5、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
6、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消炎镇痛药物,矫形器配置等。
7、其它合并症的防治:如肌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异位骨化、体位性低血压、水肿等的防治。
上述并发症,根据需要请专科会诊治疗,必要时转院行专科治疗。
五、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价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评价项目如下:1、躯体功能评价Brunnstrom评价、Fugl-Meyer评价(FMA)、肌痉挛评价、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感觉评价、平衡功能评价、协调评价、肢体形态评价、上肢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肌力评价、辅助器具适配性评价,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
2、精神心理评价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可先用认知筛查、成套认知评价表、知觉障碍筛查表进行评价,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失认症专项评价)、人格评价、情绪评价,存在行为障碍者进行专门行为障碍评价。
3、言语、吞咽功能评价首先进行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疑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部分患者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
4、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评价5、康复效果的评定疗效的结果判定是指末次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差,标准如下:显效:分值差≥8;有效:分值差在1~7分之间;无效:分值差为0。
(二)康复治疗规范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1、物理治疗(1)运动治疗:早期主要进行床上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牵伸等)、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血管舒缩训练等。
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主、被动运动、牵伸训练、呼吸训练、体位变换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以及各种体位间的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的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力、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及步态训练等。
(2)物理因子治疗:选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偏正光照射、中药熏药治疗、超声波治疗、超短波短波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等。
2、作业治疗(1)认知训练:对有认知障碍者根据认知评价结果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计算等训练,严重病例早期可进行多种感觉刺激和提供丰富的环境以提高认知功能,有条件的单位可使用电脑辅助认知训练。
(2)知觉障碍治疗:对存在知觉障碍者进行相应的失认症训练和(或)失用症训练,训练内容根据知觉评价结果可选择视扫描、颜色、图形、图象辨认、空间结构、位置关系训练等等,提供必要的辅助训练标识或器具,并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进行训练。
(3)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早期可在床边进行平衡、进食、穿衣、转移、步行、入厕、洗澡、个人卫生等方面,实际生活环境中或尽量模拟真实生活环境进行训练。
(4)上肢功能训练:通过有选择的作业活动来提高运动控制能力、维持和改善上肢关节活动度(ROM)、降低肌张力、减轻疼痛、提高手灵活性和实用功能。
(5)功能训练指导:包括日常生活活动指导,辅助器具使用训练和指导,并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环境改造指导和环境适应训练。
3、语言治疗对有构音障碍者进行构音训练、发音训练、交流能力训练等,对存在失语症的患者需进行听、说、读、写、计算、交流能力等内容的语言训练等,部分患者需进行摄食-吞咽训练,存在言语失用者进行针对性训练。
4中医康复治疗(1)针刺治疗:采取分期治疗与辨证治疗相结合,取穴以阳经为主,阴经为辅。
(2)推拿治疗:一般在中风后两周开始推拿治疗,以益气血、通经络、调补肝肾为原则,选穴参照针刺穴位,手法施以滚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等。
(3)其它治疗:电针、头皮针、艾灸、梅花针、穴位注射、穴位帖贴敷、穴位埋线、火罐、中药治疗等。
5、辅助技术早期或严重病例需配置普通轮椅,大部分患者需配备踝足矫形器(AFO),部分患者步行时需借助四脚仗或手仗,部分患者需配置必要的生活自助具(如修饰自助具、进食自助具等)。
预防或治疗肩关节半脱位可使用肩托,部分患者需使用手功能位矫形器或抗痉挛矫形器。
(三)肩-手综合征( SHS)的康复治疗用1~2mm的长线,从远端到近端,先拇指后他指,最后手掌手背到腕上冷疗有止痛、解痉、消肿作用,9.4 ℃~11.1℃冷水浸泡患手30分钟,1次/日。
主动、被动运动应首先进行肩胛骨活动,在上肢上举的情况下进行三维的肩关节活动。
患侧上肢的被动运动。
交感神经阻滞。
类固醇制剂可口服或肩关节或腱鞘注射(四)肩关节半脱位GHS)的预防及康复治疗预防:一但出现半脱位多难于恢复,应早期保护预防。
早期患肢可安置轮椅上的支撑台,或采取良好的放置姿势,也可用吊带。
治疗: 目的在于纠正肩胛骨位置,进而纠正关节盂位置,以恢复肩部的自然绞索机制手法:纠正肩胛骨位置,使肩胛骨充分前屈、上抬、外展并向上旋转;刺激肩胛骨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活动或增加其肌张力,治疗者站在患者前方,向前抬起患肢然后用手掌沿患肢到手掌方向快速反复地加压,并要求患者保持掌心向前,不使肩后缩;用冰快速按摩有关肌肉,可刺激肌肉的活动,对三角肌及冈上肌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也有效;针灸、电针可能对肌张力提高有一定作用;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下,维持全关节无痛性被动活动;应避免牵拉损伤患肢,引起肩痛和半脱位,一定注意保护肩关节(五)康复护理规范1、康复护理评估包括皮肤状况、压疮发生危险因素、意外伤害危险因素、二便功能及对伤病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
2、康复护理(1)体位护理:良肢位摆放、体位变换、体位转移等。
(2)膀胱与肠道功能训练,二便管理。
(3)康复延伸治疗:根据康复治疗师的意见,监督和指导患者在病房进行关节活动度(ROM)、日常生活活动(ADL)、吞咽、语言交流等延续性训练。
(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预防继发性损伤的护理(如摔伤、烫伤等),各类感染的预防护理,防压疮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及废用综合征的护理,脑室腹腔流管阻塞的防治护理及癫痫发作的救治与护理。
3、心理护理、家庭康复及社区康复护理指导良肢位的摆放a.患侧卧时,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
该体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防治痉挛b.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c. 仰卧位因受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也容易引起骶尾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压疮,因此,脑卒中病人应以侧卧位为主。
必须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的枕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感受器受刺激,通过阳性支撑反射加重足下垂应避免半卧位,因该体位的躯干屈曲和下肢伸直姿势直接强化了痉挛模式。
六、职业康复规范(一)职业康复评价常规进行功能性能力评估,轻、中度颅脑损伤需进行工伤职工职业调查、就业意愿评估、工作需求分析、主动用力一致性评估、工作模拟评估、现场工作分析评估等。
(二)职业康复(1)职业咨询:通过测试、咨询、诊断、规划等方式,运用科学的测评工具,提供全面的信息、策略与方法,引导工伤职工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发展潜能、职业兴趣、个人性格,调适自己的职业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