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团辅方案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辅导方案设计摘要本文旨在设计一种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辅导方案。
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职业决策能力。
本方案包括目标设定、参与者招募、辅导内容、辅导方法等方面的设计,并提供一份可行的实施计划。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方案设计1. 引言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指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心和能力。
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职业决策方面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设计一种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辅导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2. 目标设定本方案的目标是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职业决策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身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增加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不同职业领域的了解与认知•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科学的职业决策策略和方法•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指导3. 参与者招募本方案的目标人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
针对这一人群,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招募:•在各大学校园内张贴宣传海报•通过校内宣传渠道进行宣传,如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邀请辅导学生会或相关社团组织推广方案4. 辅导内容辅导内容是方案设计的重点之一。
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内容,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感。
以下是辅导内容的设计:4.1 职业决策理论知识介绍•就业市场现状与趋势•职业规划中的重要因素•流行职业与发展前景4.2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个人兴趣和价值观的探索•个人能力和特长的认识与评估•个人性格特点与职业匹配度4.3 职业决策策略和方法•职业决策中的决策模型•职业信息收集和分析方法•制定职业目标与行动计划5. 辅导方法辅导方法的设计与实施是方案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适的辅导方法,能够更好地达到辅导目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辅导方法:5.1 小组讨论和互动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参与者积极发言、分享思考。
自我效能感提升团辅方案

自我效能感提升团辅方案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力提升团辅方案(****)参与对象:****在职员工参加人数:**活动时间:2018年9月**日活动地点:**文体活动中心方法:行为训练、头脑风暴理论基础:行动学习、建构主义、学习迁移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行为主义疗法强调以个体的行为为出发点,同时提供积极的环境刺激,从而通过行为的强化改善心理状况。
行为主义者强调身体运动的作用,主张身体走在认知的前面,通过运动、训练等方法促进认知上的积极改变。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可以帮助在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团体辅导中,通过在角色培养和行为训练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最终促进当事人的行为积极改变,学会正确处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
建构主义强调,对心理活动和现象的解释与理解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重新建构的过程。
同时,建构是基于建构者自身的理解和思考,及所基于的理论框架加以重新组织和架构的过程。
在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团体辅导中,参与者参与的每一个团体活动、每一场情景剧都是自然的建构过程,都是参与者在探索自己人生的每一个生长点并提升自信的过程。
在演出和互动中,参与者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行动表达的方式进行互相交流,同时建构自己对自身能力、关系的理解,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交往模式、对任务完成的自我积极认知以及学会建构自身合理而高效的学习模式。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在团体辅导活动过程中,团体成员习得的情绪管理技巧、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效的学习能力可以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因此,帮助员工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使其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员工的积极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试论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

人才需求情况,确定选修科目,增加选修课程。
这样可以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修养,充分发挥师范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特长。
综上提出如下建议:(1)地方综合性院校举办师范教育,学校本身要提高对师范教育专业的认识,将师范教育摆在应有的重要地位,要真正把师范教育专业融入本校的发展之中,融入本校的综合优势之中;(2)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师范教育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现代师范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努力为当地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3)希望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师范教育,并把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师范教育真正融入到国家教师教育体系之中,完善师范教育教学和科研设施,建立相关的政策机制。
参考文献:[1]郭桂英.高校合并与发展高师教育[J].教育研究,1999(12).[2]刘捷.趋势与前景:新世纪师范教育发展探寻[EB/OL].http://www.pep.com.cn/200406/ca483887.htm21K2006-1-25.[3]王凤玉,单中惠.试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EB/OL].http://www.cnedb.com/tantao/1860.html26K2007-3-27.[4]王长乐.论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专业化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责任编辑:李文)试论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傅晓华(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法律系,福建福州350007)摘要:该文探索了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将职业自我效能理论运用于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活动的心理指导工作。
“职业自我效能”既影响求职择业的范围、影响求职择业中的行为表现、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性,也影响求职择业的心理状态。
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职业效能感具有特殊功效,所以,可以将之运用于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实践活动中。
关键词:自我效能;职业自我效能;团体心理辅导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974(2008)05—0103—04收稿日期:2008—02—10作者简介:傅晓华(1960-),福建省福州人,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法律系党总支书记,马列部主任,副教授。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新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引言•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概述•初一新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新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目的影响研究•总结与展望录背景介绍初一新生的挑战01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02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03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探讨关系•教育意义•验证效果•实践意义团体心理辅导定义特点描述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针对初一新生的共同问题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服务。
它注重团体动力,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和反馈,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改变。
优势分析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班级资源,让学生在熟悉的集体环境中获得心理支持和帮助。
同时,团体辅导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团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与优势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方式实施步骤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需求评估、目标设定、方案设计、实施辅导、效果评估。
在实施过程中,辅导师需要运用专业的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如倾听、反馈、引导等,以促进团体成员的参与和互动。
辅导方法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中,可以采用多种辅导方法,如游戏辅导、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辅导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同时,辅导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辅导方法和策略,以确保辅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自我认知理论信念与行为关系学习自我效能感定义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我效能感上存在差异,一些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而另一些学生则表现较低。
初一新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存在个体差异水平普遍偏低影响初一新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先前学习经验个人因素实验设计样本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方法030201心理健康状况改善学习成绩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提升辅导效果讨论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讨论与解释1 2 3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促进心理健康辅导效果持久研究结论总结03辅导与其他教育手段相结合01引入团体心理辅导02关注个别差异教育实践建议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深化研究内容扩展研究对象结合新技术。
信心比天才重要——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心理健康

信心比天才重要——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活动理念】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人越自信,自我效能感越低的人越不自信。
自信(self—confidence)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
自信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竞赛、就业、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
也是自我意识中的核心成分。
自信是挖掘内在潜力的最佳法宝,西方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讲的就是自信的力量。
当人失意时,或失去前进的动力时,自我激励是一种重新找回自信的简单方法。
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与考试中备受挫折,常常对学习失去信心,更有甚者认为自己就是学不好的。
这种习得性无助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影响较大。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助,提高自我效能感,奋力追求并实现自身价值。
【活动对象】高二年级学生【活动目标】1.认识自信心对促进学习的重要作用;2.分析自身在学习方面的自卑心理并加以克服;3.通过学习活动,走出自卑的阴影,树立自信心,激发自身潜能。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笔,学生分组,每6—8人组成一组。
【活动过程】团体热身:鸡蛋的进化1.游戏规则(1)以自愿的方式,邀请16位同学参加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要真实真诚。
(2)游戏的开始阶段,每个人都是“鸡蛋”。
全体人员先蹲下作为“鸡蛋”,而后相互找同伴进行猜拳。
赢者进化为“小鸡”;而后“小鸡”再找“小鸡”进行猜拳,赢者进化为“凤凰”,猜输者退化为前一个阶段。
(3)音乐响起时活动开始,音乐停止,活动停止,不到时间不能停止,结束后记住自己的角色。
2.现场采访:谈谈你在游戏中的感受?学生1:我在游戏中,一开始一直都是“小鸡”,很气愤,有点生气,甚至不想玩了。
后来我默默对自己说,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进化的。
然后在坚定的信心中,我击败了同学,最后进化成功。
通过团体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通过团体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作者:邱月玲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03期摘要:本研究结合初中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为依据,用实验形式,探索了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通过以团体心理辅导、训练为主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学习成绩。
关键词:团体心理训练;自我效能感1.引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来调控自我、发展自我。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面对严峻的升学压力和教师、家长的“惟成绩论”思想的严重影响,多次的失败经验、错误归因、消极情绪等使学生经常遭受挫折,出现自卑、对现实不满等心理问题,最终造成自信心下降,即自我效能感低下。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自我效能与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和自我监控密切相关,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与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相比,展示出更高水平的学习策略,更多地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监控。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显著正相关,这种相关在低成就学生身上的表现尤为强烈。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十分重要的。
团体心理训练是指在团体中采用一定的心理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训练方案的制订、内容操作及学习评价均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出发,以“暖身活动”、“角色扮演”、“心理剧”、“行为训练”等活动营造一种舒适、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活动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学生在这种学习情景中更容易强化个人的自我概念,增强适应能力和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城郊农村,城郊农村的人们往往是全国第一批洗脚上田的农民企业家,他们经济富裕,生活无忧,可是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片空白。
同时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师往往偏重于分数,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当作“思想品质”问题来对待,未能从心理学角度去正确地把握教育对象,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在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在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引言幼儿期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幼儿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区域活动中,通过积极的教育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在特定领域内能力表现的信念和评价。
它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的学习理论中提出的概念,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其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对能力。
幼儿期是个体自我效能感形成的重要阶段,其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将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区域活动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作用1. 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机会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通过创设具有各种功能和特色的区域环境,让幼儿在不同的区域中参与各种游戏和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不断尝试、探索,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2. 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区域活动的特点是自主性和探究性,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和参与活动。
在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会不断接触新的信息和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技能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
3. 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与其他同伴一起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通过和其他人的互动,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合作中,幼儿会获得来自他人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区域活动中,幼儿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地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会逐渐发展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三、在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的策略1. 设计丰富多彩的区域环境在区域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区域环境。
这些环境应该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能够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2. 给予积极的激励和支持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积极的激励和支持,鼓励幼儿尝试、探索,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提高自我效能感 促进小组有效互动(全文)

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小组有效互动互动作为新课程的一个价值取向,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行为。
然而在课堂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不动,场面冷清;要么乱动,杂乱无章。
课堂的互动变成了部分学生的个人秀,大部分学生成了课堂中的“看客”。
这是很多教师都很纠结的问题,为此我开展了一个调查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互动参与度低的学生自我效能感大多也比较低,这些学生在被困难缠绕时往往过多想的是个人的不足,并将困难看得过于严峻,从而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久而久之。
导致他们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缺乏成就感、归属感。
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互动的实效性呢?通过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动的心理场课堂上,要让学生敢动,这需要教师给他们制造宽容和谐的氛围,让他们没有顾虑,不怕说错。
所以,教师要先改变自己的老观念,在教学中发扬民主精神,少一点学究味,多一点活泼宽松;要相信学生,不要处处包办;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少些指手画脚、强求统一;要鼓舞质疑,同意生生甚至是师生争论,如此方能缓解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激发学生探究展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其思维活动水平。
二、科学设置探究问题,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成功的体验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反复的失败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多次成功的经验可以促进个体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并内化到个体的自我概念体系中去。
由于每个学生性格各异、水平不一,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差异。
创设的问题要有层次性,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探究题要有层次、有梯度。
如果问题设置得过难,学生经过困难的努力仍然解决不了,就不会产生成功的体验;反之,如果问题设置得过易,即使解决了,学生也不会产生成就感,不会将这种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水平,难以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只有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探究问题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其积极参与到小组互动中。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作者简介: 傅晓华 (1960- ), 刹 女, 教授, 金融职业 福建 技术学院 人文法律系 党总支书 记,马列部主 研究方 任,
向为高校德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效能感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职业 自我效能感会随着时间,信息和经验 的变化而变化 而且这种改变常常伴随着行为和认知状态而改变 .
三,运用团 体心理辅导手段提升职业自 我效能感
( 一 ) 团体心理辅导理论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 " 教师或辅导人员,面对多数被辅导者,基于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运
用适当的 辅助技术,以 协助个体自 解,自 我了 我发展及自 我实现的过程".〔 们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
美国心理学家K t Lewin所倡导的,以 " ur 团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心理辅导方法.Lewi n把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职业自 我效能感可塑性分析
学者们一般将 " 职业 自 我效能感" 分为两大类: 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和有关职业行为过 程的自 我效能. 这两类职业 自 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发展与个体的主体性经验有关, 是个体在从事与职 业行为有关的活动中, 自我效能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 对 职业 自 我效能感是可塑的, 其形成与发展是个体经常综合自 身和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 不断地评估和再 评估 自身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作出职业 自 我效能判断的过程.通常可以 从以下四种信息源中获取.
B andura认为, 个体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也会影响自 我效能感的形成' 他认为在充满紧张危险 " .
的情景中, 情绪易于唤起. 而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 降低成就水平, 从而导致个体的低 自我效能感.很多研究也表明,过度焦虑的人会低估 自己的能力,疲劳和烦恼 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当前的任务; 成功时的积极情绪和失败时的消极情绪都可能使 自己对 自己职 业 自我效能的判断发生变化.高度的生理唤醒水平还会使个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从 而可能会使个体对 自己的职业能力产生怀疑,并妨碍职业行为的表现,削弱其职业 自 我效能感. 当然, 积极稳定的生理状态则会使人更加镇定和 自 信,行为表现也会更加从容,从而会提高个体 的职业 自 我效能感. 因此, 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充满着尊重, 理解, 鼓励的良 好环境, 对提高人们的职业效能感作 用重大, 例如, 让学生获得轻松愉悦, 适度紧张等良 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其职业 自 我效能感的提高.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与训练——创业自我效能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与训练——创业自我效能感团
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林建珠;程灵
【期刊名称】《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07)001
【摘要】培养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项新内容.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心理教育形式,具有操作便利、效果优化的特点.设计并实施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系列团体心理活动,既能满足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心理需要,又能丰富校园创业文化的发展.拟从创业行为的选择、面对困难的态度、创新思维的方法等方面,探索自我创业优势、分享创业计划、学习成功的创业经验等活动训练,提高团体成员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总页数】7页(P112-118)
【作者】林建珠;程灵
【作者单位】福建江夏学院,福建福州,350108;福建江夏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5.5
【相关文献】
1.浅谈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 [J], 单学亮;马光波
2."双创"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J], 刘琳;顾钰锫
3.“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提升路径研究 [J], 王亚娟
4.浅谈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 [J], 单学亮;马光波;
5.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J], 宋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提升学生自信心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实施方案副本

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关于提升学生自信心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实施方案一、实施意义根据调查发现,我校中职学生受社会态度影响,认为自身是被传统教育淘汰的群体,入学多是抱着“没办法、混日子”的消极心态,同时普遍不受关注,导致学生自信心较差,学业自我效能感偏低。
为解决以上问题,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我校学生综合素质,特制定此方案。
二、组织机构为保障该方案的顺利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关系,提供工作开展所需人力物力支持,成立以校长丁建庆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具体方案由教导处、德育处、体卫艺处牵头,专业部组织实施。
组长:丁建庆副组长:林安全、陈应纯、郑玉红、贺贵川成员:费明卫、桂莉、李彦红、王雪松、周健、各专业部部长三、实施措施(一)开展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职学校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科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两者在日常的管理和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教育、管理、引导都存在着艺术,会左右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因此,开展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至关重要。
我校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合作开展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分暑假、寒假两个批次进行,对我校班主任老师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班主任根据所学知识,积极开展主题班会,比如“我是中职生,我自豪”、“我是谁”、“如何提高自信”、“成功”等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提高自信。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谈话等方式发现问题学生,帮助他们成长和改变。
其次,在学期中间,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为科任教师制定了为期一周的心理学知识的系统培训,教授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与培养,提升科任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开展校园歌手大赛和元旦汇演在学习方面,中职生的自我效能也许较低,但是在其他方面存在着特长。
学校要为中职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特长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自信。
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逐渐成为教育者们关注的焦点。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和能力评估,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教育者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策略之一。
一个积极、支持和鼓励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并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他们在团队中相互支持和协作,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和自主选择权也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策略。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主选择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掌控力和主动性。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决策权,让他们在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制定个人学习目标和计划,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第三,提供及时和具体的反馈也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策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评价标准。
通过及时和具体的反馈,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和挑战也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策略之一。
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并帮助他们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通过克服困难和挑战,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在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在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1. 引言1.1 概述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和评价,影响其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行为和情绪反应。
在幼儿阶段,建立健康的自我效能感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和经历来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激发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勇敢面对挑战,培养独立自主的品质。
在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幼儿可以接触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学会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逐渐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区域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的精神,从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幼儿可以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自我效能感。
在接下来的我将详细讨论如何通过区域活动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1.2 幼儿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儿童个体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对其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信心,是人格发展的基础之一,也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和学习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有效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培养自信心,并勇于尝试新事物,是每一位教育者都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一个有着良好自我效能感的幼儿,不仅会更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挑战,还会更有勇气去实践和探索。
在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2. 正文2.1 提升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提升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是培养幼儿自我效能感的重要一环。
提升党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策略探析

提升党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策略探析作者:王利娥来源:《学理论·下》2013年第10期摘要: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完成某项行为的自信心。
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基本理论为基础,抓住党员大学生思想活跃、热情开放、自我意识强、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心理承受力不强、人际交往存在欠缺等特点,运用团体辅导,让党员大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成功,在观察、学习和模仿中增强自信,学会积极归因,培养积极情绪,从而提升党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党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66-02党员大学生是党员群体中的高素质和高文化的部分,也是党员群体中的最年轻和最活跃的部分,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重视和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学生党员队伍,不仅要从宏观方面着力抓好学生党员的队伍的制度建设,而且要从微观方面深入分析和解决学生党员面临的心理困惑,并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党员自我效能感。
一、党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用以解释在特殊情境下动机产生的原因。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对能力的信念,在个体的活动成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影响人们的学习、任务选择和内部目标设定,还决定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不愉快经历或障碍时能坚持多久,它还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的反应模式,影响人们的人际交往和对自我人格的构建。
自我效能感既左右个人当下对任务的选择、动机和表现,也影响着个人未来的发展和健康水平;既是行动的动力系统,又决定了个人的感受和快乐满足的程度。
党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是党员大学生在发挥党员大学生先锋模范作用中影响他人行为和能力的主观判断,是党员大学生对角色认同和影响力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
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

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初中寄宿生由于长时间离家和独立生活的压力,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自我效能感不足和缺乏心理韧性等。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团体辅导在初中寄宿生中的应用进行干预研究,探讨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影哮,为提高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干预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调查团体辅导在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2. 分析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揭示团体辅导对其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作用。
3. 探讨心理韧性在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研究团体辅导如何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水平。
4.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团体辅导在提升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方面的有效性,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 最终目的是为推动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改善,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和生活任务。
2. 正文2.1 团体辅导在心理干预中的应用团体辅导是一种集体心理干预方法,通过在一组人群中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和情感,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团体辅导在心理干预中的应用已被广泛认可,其有效性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
团体辅导提供了一个互相支持和理解的群体环境,促进了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体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和支持,从而增强自我感受和安全感。
这种互相支持和理解的氛围有助于降低个体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团体辅导能够帮助个体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促进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接纳。
通过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个体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通过获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来改进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如何通过班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如何通过班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心理品质。
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往往更有自信,更愿意面对挑战,也更有可能在学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而班会,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一、明确班会的目标和主题首先,要明确班会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围绕这一目标,选择合适的主题,如“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我的成长故事”“挑战与突破”等。
主题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让学生能够在班会中找到与自己相关的内容,产生共鸣。
二、营造积极的班会氛围一个积极、开放、包容的氛围能够让学生放松心情,畅所欲言。
在班会开始前,可以通过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布置温馨的教室环境等方式,为班会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在班会进行中,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对于学生的发言,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始于对自己的正确认知。
在班会上,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
例如,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特长,然后在小组内分享。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从他人的眼中发现自己未曾注意到的优点,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
还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成功完成的任务或经历过的挑战,分析自己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具备的能力。
通过对过去成功经验的回顾,学生能够增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四、设置合理的挑战和目标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班会上可以设置一些合理的挑战和目标。
挑战和目标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又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实现。
比如,可以组织一场小组竞赛,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一项任务。
在任务开始前,引导学生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并预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当学生成功完成任务时,他们会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职校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机制分析

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职校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机制分析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成绩、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普遍自我效能感偏低,而团体心理辅导不拘泥于传统教学的形式,能够寓教于乐,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本文对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以此来增强学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标签:团体心理辅导;自我效能感;影响机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就是人们对自己组织和实施达成某种特定成就目标所需能力的一种信念。
也可以说是在成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人们对能力的一种肯定及假设。
根据班杜拉的相关研究发现,对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成败经验、替代经验、想象经验、口头说服、生理状态。
在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一、成败经验(performance experience)研究发现,个体的成败经验与他的自我效能感高低是相对应的。
如果一个个体曾经多次取得成功,建立了较高的自我效能感,那么,如果只是偶尔的一次失败,那他也只会从其努力的程度、环境的条件、个人应对策略等去寻找其未成功的原因,并用自己加倍的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来获取最终的成功。
一般而言,一个人自我效能感会随着这个人成就的提升而相应提升。
这足以证明一点,那就是自我效能感它是可以进行训练的。
依据成败经验的这个原理,我们在对职校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时,一定要对团体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充满着信心,对他们给予积极的肯定,你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哪怕只是一句鼓励性的话语,都可能会对学生的自我概念形成产生比较深刻的影响。
同时,设计活动时,多采用那种新颖独特、内涵丰富、最好能够让全体成员都参与进来的团体活动,如“滚雪球”“戴高帽”等,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体验,并在活动完成后,把自己体验到的感受与团体成员进行分享。
让他们体验简单的成功,一步步培养自信心,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二、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经过研究发现,当你看见一个与自己在各方面相类似的人在某一项任务上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时,你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也会随其状况而相应的提升或降低。
最新 提高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设计-精品

提高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设计目前,中职学生就业形势很严峻,多数中职校开设了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
但是现在的就业指导形式多集中在课程讲授、提供信息方面,对于学生本身的职业观念、职业价值等心理层面的因素关注较少,而这些因素却是关系到学生职业选择与未来规划的重要因素。
本文尝试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在提高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应用,旨在让学生自我探索并探索未来职业方向,提高他们的职业自信心、主动性和抵御挫折的能力,从而提升求职竞争力。
一、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理论美国心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
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
美国家Taylor 和Betz于1983年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概念,它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在职业领域的具体应用,即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能力的信念、判断或主观感受。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操作定义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具体内容:个体对自身完成自我自知、收集职业信息、目标定位、制订计划、解决问题等所需能力的信心水平。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关注的不是职业能力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找到理想工作的一种自信,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比实际的职业能力更为重要。
它作为主观心理因素,从认知、情感和动机三个层面对择业产生影响。
二、基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中职生团体心理辅导(一)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中职生就业的影响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指中职生对自身求职能力的推测和判断,既包含中职生对自身职业能力的客观认知、也包含对职业环境的探索,同时也包含对两者之间是否匹配的评估。
1.影响中职生的职业选择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高的中职生,往往对从事某种职业充满信心,有勇气去尝试新的领域,求职的范围会扩大;相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低的中职生,自信心明显不足,他们往往会回避主观认为难度较高的工作岗位,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一两次挫折的经历,往往会全盘否定自己,觉得“我不行”,求职的范围更加缩小。
提升党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策略探析

提升党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策略探析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完成某项行为的自信心。
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基本理论为基础,抓住党员大学生思想活跃、热情开放、自我意识强、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心理承受力不强、人际交往存在欠缺等特点,运用团体辅导,让党员大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成功,在观察、学习和模仿中增强自信,学会积极归因,培养积极情绪,从而提升党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标签:党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党员大学生是党员群体中的高素质和高文化的部分,也是党员群体中的最年轻和最活跃的部分,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重视和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学生党员队伍,不仅要从宏观方面着力抓好学生党员的队伍的制度建设,而且要从微观方面深入分析和解决学生党员面临的心理困惑,并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党员自我效能感。
一、党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用以解释在特殊情境下动机产生的原因。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对能力的信念,在个体的活动成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影响人们的学习、任务选择和内部目标设定,还决定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不愉快经历或障碍时能坚持多久,它还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的反应模式,影响人们的人际交往和对自我人格的构建。
自我效能感既左右个人当下对任务的选择、动机和表现,也影响着个人未来的发展和健康水平;既是行动的动力系统,又决定了个人的感受和快乐满足的程度。
党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是党员大学生在发挥党员大学生先锋模范作用中影响他人行为和能力的主观判断,是党员大学生对角色认同和影响力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
当前,部分党员大学生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畏缩不前、情绪化处理问题、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易受恐慌和羞涩的干扰,在学生中树立不起良好的形象、没有号召力和威信。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2024年班会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2024年班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评估和信心的程度,它对于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我们将在2024年的班会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和讨论,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我认知。
以下是具体的计划和方案:一、了解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我们将在班会开始时简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多么重要。
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引发学生对自我效能感的关注和重视。
二、分享成功经验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或社交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这些经验可以是他们战胜困难、克服挑战或取得突破的故事。
分享成功经验能够激发整个班级的积极向上氛围,让学生们相互学习和鼓励。
三、设立小组合作任务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可以共同思考、解决问题,并合理安排任务分工,从而增强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自我效能感。
同时,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后,还需进行总结和分享,以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成长。
四、学习资源分享班会期间,我们还将提供并分享一些学习资源,例如优质的学习网站、在线教育平台或学习辅导材料等。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以提升自身学习效能感。
同时,也鼓励学生们积极推荐和分享自己觉得有用的学习资源,以扩大全班学生的学习资源池。
五、心理辅导与交流自我效能感也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紧密相关。
为此,我们将邀请心理辅导专家参与班会,进行一些简要的心理知识分享和心理辅导。
学生们可以通过倾诉、交流和咨询,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我们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并给予彼此鼓励和建议,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情感价值。
六、目标设定与反馈最后,我们会帮助学生设定一些具体的学习目标,并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帮助学生确立目标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效能感,同时通过反馈和指导,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学习”:自我效能感发展团体辅导方案参与对象:XX大学在校研究生参加人数:12人活动时间:6月6日14:00-16:00,19:00-21:00,6月13日14:00-16:00,19:00-21:00,共4次。
活动地点:XX宿舍学生活动室方法: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建构主义、学习迁移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行为主义疗法强调以个体的行为为出发点,同时提供积极的环境刺激,从而通过行为的强化改善心理状况。
行为主义者强调身体运动的作用,主张身体走在认知的前面,通过运动、训练等方法促进认知上的积极改变。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可以帮助在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团体辅导中,通过在角色培养和行为训练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最终促进当事人的行为积极改变,学会正确处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
建构主义强调,对心理活动和现象的解释与理解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重新建构的过程。
同时,建构是基于建构者自身的理解和思考,及所基于的理论框架加以重新组织和架构的过程。
在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团体辅导中,参与者参与的每一个团体活动、每一场情景剧都是自然的建构过程,都是参与者在探索自己人生的每一个生长点并提升自信的过程。
在演出和互动中,参与者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行动表达的方式进行互相交流,同时建构自己对自身能力、关系的理解,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交往模式、对任务完成的自我积极认知以及学会建构自身合理而高效的学习模式。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在团体辅导活动过程中,团体成员习得的情绪管理技巧、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效的学习能力可以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因此,帮助大学生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使其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是以自信的理论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影响自我效能感改变的因素有: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情境条件。
因此,在温暖包容的团体氛围中,通过合理而有趣的团体活动,促使成员体验更多的成功经验,形成积极的情绪反应,从而促进团体成员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同时提升其自信心,使其正视压力,学会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以及高效的任务完成策略,最终实现其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单元一、积极自我认知道具:问卷、团体契约书、彩色卡纸、纸、笔。
一、前测(10分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心境状态量表二、团体契约(5分钟)正式活动开始前需要每位成员包括指导者填写团体契约书,保证认真投入、真诚开放、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时遵循保密原则承诺不在团体外分享活动内容,以积极的心态促进自己和团体成员的自我效能感提升。
三、暖身:一块和五毛(15分钟)目的:调节现场气氛,并借由游戏引发学生关注自身,发现自我价值。
过程:1、活动前的准备:将椅子围成一个大圈,成员围圈而坐,团体领导者立于中央。
2、活动开始:设定男生五毛,女生为一块。
指导者任意说一个钱数,如“三块五”,则大家各自按照钱数站成一堆,按照男女生各自代表的钱数,每一堆(组)同学们加起来刚好符合指导者报的钱数,超过的和未满的组均为失败,则要接受惩罚。
可以请该学生进行即兴表演,之后游戏继续。
四、心心相印(20分钟)目的:促进团体成员学会正确而积极的自我表达,使成员在安全、包容的团体氛围中正确认识自己、学会积极互动与交流。
过程:每位成员在团体围成的圆圈内用身体语言配合语言介绍自己,争取让别人印象深刻。
介绍内容包括:姓名、家乡、性格、参加团体的愿望。
五、心情彩纸汇(20分钟)目的:通过分组使团队成员形成积极的集体认同,使团队成员学会正确处理所面对的问题,同时增进团体凝聚力,增加其对团体的归属感。
过程:1、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彩色卡纸放到场地中央,由团体成员选择能够代表自己此时此刻心情的卡纸。
2、选择相同形状和相同颜色的人组成一组,分享为何选择这张卡纸。
3、每个小组确定自己小组的组名、组号、组歌,并展示。
六、我是谁(20分钟)目的:帮助同学不断探究自我意识,为今后发展指导方向。
过程: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20个“我是谁”的叙述句。
按照自己思考的顺序来,不考虑其中的意义和逻辑顺序,并与坐在对角线位置的同学分享。
七、分享并结束(10分钟)单元二、自信心培养与提升道具:纸、笔、椅子一、暖身:百科拍拍手(30分钟)目的:一方面可以活跃现场的气氛,另一方面可以让团体成员在较快的节奏中展示自己的知识面。
过程:1、全体成员围成一个圈,由指导者的助手开始,给出题目,如:化学元素有哪些?2、成员依照座位的顺序,跟着节奏依次说出一个化学元素,在轮到某个成员说时,如果没有说出来,或者没有跟上节奏,则将被淘汰。
3、最后获胜的团体成员可以其他成员表演一个节目。
二、自信心百宝箱(30分钟)目的:发现自己不自信的地方,由大家一起来帮助找自信。
过程:1、以“在自信心方面,我无法做到……”为句式,每个人在纸上写下自己不自信的5件事情,写完后将纸条折好教给指导者。
2、指导者先抽出一张纸条,依次念出这5件事情,其他成员先根据内容来猜这张纸条是谁写的,然后对这5件无法做到的事情献计献策,提出克服这种不自信的方法。
然后,由这位被抽到的同学来抽下一张纸条,并重复上述过程。
三、优点轰炸(30分钟)目的:增加团体成员的自信过程:1、小组成员轮流坐到中央,其他成员从他身上找特别的地方,然后用发自内心的语言赞美对方。
2、团体分享:当别人赞美你时,你的感觉如何?你赞美别人时,通常赞美哪些地方?你能给所有的人不同的赞美吗?你在赞美别人时,感到自然吗?为什么会这样?是否有一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是否加强了对自身优点、长处的认识?四、分享并结束(10分钟)单元三、压力应对与积极情绪管理道具:彩笔、纸。
一、暖身:青蛙跳水(20分钟)目的:活跃团体气氛,帮助团体成员了解自身在面对压力的应对能力,有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
过程:每个成员依次说:一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一声跳下水……二、心情涂鸦(20分钟)目的:帮助团体成员识别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正性和负性情绪。
提高情绪的管理能力,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过程:给每位成员纸和彩笔,画下自己的心情,并两人配对互猜画的心情是什么?三、情绪交通灯(30分钟)目的:帮助团体成员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以适当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提升自信。
过程:选择体验到的最想解决的情绪冲突(困惑)、负面情绪主题进行演出。
以小组演出的形式,确定一个主题,可结合多人的情绪体验综合成复杂问题。
三组分别代表红灯问题组,黄灯思考组和绿灯解决组进行演出。
红灯:选择大家一致确定的情绪问题;黄灯:集体思考情绪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绿灯:根据黄灯的建议或者自己团队的想法演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情绪积极发展演出四、肌肉放松和冥想放松训练(20分钟)目的:帮助团体成员学会应对压力,在面对压力的同时学会放松自己,提升自己管理压力的能力和自我效能感。
过程:要求成员选一个舒适的姿势坐在凳子上,并拿掉眼镜、手表等妨碍身体放松的物品。
先进行肌肉放松训练,之后进行冥想放松训练。
五、分享并结束(10分钟)单元四、高效任务完成道具:纱巾、花、气球。
一、暖身:松鼠大树(20分钟)目的:锻炼团体成员对外界环境的评价反应能力,促使团体成员进行正确的风险评估,提升其决策能力,同时调动团体气氛。
过程:1、事先分组,三人一组。
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并站在圆圈中间;指导者或其它没成对的学员担任临时人员。
2、指导者喊“松鼠”,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的大树;指导者或临时人员就临时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树当中,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
3、指导者喊“大树”,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指导者或临时人员就应临时扮演大树,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
4、指导者喊“地震”,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树,指导者或插其他没成对的人亦插入队伍当中,落单的人表演节目。
二、时间管理四象限(30分钟)目的:使团体成员反思个人的时间分配,并学会有效的时间分配策略。
过程:1、形象标记四象限:横坐标从左到右表示不紧急到紧急,纵坐标从上到下为重要到不重要,组成四个象限。
2、行动选择:想象自己过去的生活的总体状态?做出行动选择,站到认为适合自己的象限区域。
依次演出符合所在象限的生活状态。
3、重新选择:如果可以作出改变,你希望站在哪个象限,并重新作出选择。
三、瞎子背瘸子(20分钟)目的:培养成员的沟通配合能力和调动多方力量完成任务的能力,从而提升成员的自我效能感。
过程:将所有成员分为三队,在每支队伍中两两为一组,其中一个用纱巾蒙住眼睛,扮演“瞎子”,另一个扮演“瘸子”。
游戏开始后,“瞎子”背起“瘸子”往终点跑去,“瘸子”为“瞎子”指引路,绕过路障,达到终点,所有成员都到达终点且用时最少者为胜。
其中路障设臵可摆放椅子,须绕行;汽球,须踩破;鲜花,须拾起。
四、珍重再见(20分钟)全体成员互赠祝福,并将祝福写在相应的卡片上。
五、后测(10分钟)附:问卷:个人评价问卷(PEI)姓名_________性别____年龄____测试时间:以下列出了许多反映了普遍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陈述,请仔细阅读每一个陈述,考虑一下它是否适用你。
尽量诚实、准确地问答,但没有必要每一条都刻意花太多时间。
除非特别标明时间界限,否则请考虑一下近二个月内这些条目对你是否适用。
请像下面所列的那样,表明你同意每一个陈述情况的程度。
(1、非常同意2、基本同意3、基本不同意4、极不同意)1.我是个会交际的人12342.近几天来有好几次我对自己非常失望12343.使我烦恼的是我的模样不能更好看点。
12344.维持一个令人满意的爱情关系对我没有困难12345.此刻比几周来更为快乐12346.我对我的身体外貌很满意12347.有时我不去参加球类及非正式的体育活动,因此我认为自己对此不擅长12348.当众讲话会使我不舒服12349.我愿意认识更多的人,可我又不愿外出和同他们见面123410.体育运动是我的擅长之一123411.学业表现是显示我的能力,让别人认识我的成绩的一个方面123412.我比一般人长得好看123413.在公共场合演节目和讲话,我想都不敢想123414.想到大多数体育活动时,我便充满热情和渴望,而不是疑惧和焦虑123415.即使身处那些我过去曾应付得很好的场合,我仍然常常对自己没把握123416.我常怀疑自己是否有这份天资,能成功地实现我的职业和专业目标123417.我比与我年龄、性别相同的大多数人更擅长体育123418.我缺少使我成功的一些重要能力123419.当我当众讲话时,我常常有把握做到清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123420.我真庆幸自己长得漂亮123421.我已经意识到,与同我竞争的人相比,我并不是个好学生123422.最近几天,我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比以往更多123423.对体育运动不擅长是我一个很大的缺点123424.对我来说,结识一个新朋友是我所盼望的愉快感受123425.许多时候,我感到自己不像身边许多人那样有本事123426.在晚会或其它许多聚会上,我几乎从未感到过不舒服123427.比起大多数人来,我更少怀疑自己的能力123428.我在建立爱情关系上,比大多数人困难更多123429.今天我比平常对自己的能力更无把握123430.令我烦恼的是,我在智力上比不上其它人123431.当事情变得糟糕时,我通常相信自己能妥善地处理它们123432.我比大多数人更为担心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的能力123433.我比我认识的多数人更自信123434.当我考虑继续约会时,我感到紧张或没把握123435.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我的外表没有吸引力123436.当我学一门新课时,我通常可以肯定自己1234在结束时成绩处于班上前1/4内37.我像大多数一样有能力当众讲话123438.当我参加社交聚会时,常感到笨拙和不自在123439.通常我的爱情生活似乎比大多数人好123440.有时我因为不想当众发言而回避上课或做其它事情123441.当我必须通过重要的考试或其它专业任务时,我知道自己能行123442.我似乎比大多数人更擅长结识新朋友123443.我今天比平时更为自信123444.我时时避开那些我有可能会与之产生爱情关1234系的人,因为我在他/她们身边会感到太紧张45.我希望我能改变自己的容貌123446.我比大多数人更少担心在公共场合讲话123447.现在我感到比平时更乐观和积极123448.对我来说,吸引一个渴慕得到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从来不成问题123449.假如我更自信一点,我的生活就会好一些123450.我追求智力上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因为我知道我能比大多数人做得更好123451.我能毫无困难地得到许多约会123452.我在人群中不能像大多数人那样感到舒服123453.今天我比平时对自己更有把握123454.要是我长得更好看一些,我会在约会上更成功1234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指导语:这是一个由20个描述不同情感、情绪的词汇组成的量表,请阅读每一个词语并根据你近1-2星期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答案上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