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_刘文聪

合集下载

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图2梁横截面图根据建筑的需求,该工程的商业娱乐部分需要具有较大的空间,因此柱网的结构要大一点I 上部为办公住宅K ,分隔 企间正常即可,从受力结构上看,该建筑物的布豐应该满足 结构刚度沿竖A 均匀的递减,以消除刚度上的突变,所以上 部楼层的柱和墙应该少而疏,降低刚度,下部楼鬚的柱和墙 应该多而密,提高刚度。

但是建筑的功能要求却刚好与之相 反,所以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需要在底部采取框架剪力墙 结构,转换层除了采用梁结构外,还可采用箱形、桁架、斜撑、收稿日期=2017 -03 -29作者简介:余芳(1980 -),女,陕西汉中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造价工作。

某工程地下1层,平时作停车场用,战时可作为人防叠 间,地上3雇为商业娱乐用房,4〜8以为办公K ,9〜31 C 为 住宅区,总高为100 m 。

其中3层以下为框架结构,3层以上 为剪力墙结构,第3层为结构转换层,M 高为5. 9 m ,采用梁 式结构,梁高为2.4 m ,水平向结构由24根矩形梁组成,璧向 结构由核心筒体和25根芯柱组成,跨度为4. 5〜8. 1 mef建 筑属于丙类建筑,位于6°抗震K ,剪力墙和框支柱非底部加 强部位抗震等级为3级,底部加强部位抗震等级为1级3梁〜2所示〇 3.1 转换层施工流程进行转换层施工的时候首先要测t t 放线,将剪力墙与柱 钢筋绑扎,同时进行柱模板和剪力墙的安装,然后搭设转换 大梁的支撑系统,安装大梁的底模,对大梁侧模和其他的梁 板模进行绑扎,最后对剪力墙与柱浇筑混凝土:1、3.2转换层施工重点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包括四个层面,即模板支撑系统的施 工、钢筋的绑扎与连接、混凝土的浇筑、裂缝的控制,转换U 施工过程受钢筋重i t 、混凝土重M 、其他施工负荷、转换梁截 面的影响,因此,对转换层支撑系统的要求比较高,只有做好 支撑系统,才能保证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s 钢筋的绑扎连 接环节必须要做好,否则会影响混凝土浇筑的效果,导致后 期出现裂缝,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环节进行重点的 把控,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2]。

某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某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相 关 规 定 , 框 支 柱 、剪 力 墙 底 部 加 强 部 位 的 抗 震 等 级 均 为 一 级 。 在 大 堂 门厅 处 , 由 于 建 筑 的 需 要 ,有 几根 通 高 的 框 支 柱 采 取 了 型钢 混 凝 土 柱 的 形 式 。提

_
l Ab s t r a c t J T h i s a r t i c l e ma i n l y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s t uc r t u r e d e s i g n
- _
_
_
_ -
多的设置落地剪力墙 以及 增设裙房部分的剪力墙 ,
并适 当加 厚至 3 0 0 ~3 5 o厚 ,可 以改 善 转 换 层 上 下 的
【 关键 词J高位转换 型钢混凝土 抗震构造 概 念设计
_
_
_
_
刚度 比以及结构整体的扭转 效应 。根据 《 高规》 的
城 市建 筑 l 建 筑结 构 I U R B A N I S M A N D AR C H I T E C T U R E l AR C H I T E C T U R A L S T R U C T U R E
某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Di s c u s s t h e Su p p or t e d Sh e a r Wa l l St r u c t u r e De s i g n o f a Hi g h Co n v e r s i o n F r a me
分 剪 力墙 进 行 转 换 。 在 5层 与上 部 结构 之 间 设置 有
卫 l 一 耋
_ I _
日 _
2 . 1 m的 设 备 层 ,结 构 转 换 层 正好 可 以利 用 设备 层 做 2 . 1 ~2 . 7 m高 的 转换 粱 ,同 时 亦 可 满 足 建 筑 、 结构 、 设 备 等 不 同 专 业 的 要 求 。转 换 层 顶 板 厚度 2 0 0 m m , 底板厚度 1 8 0 m m 。竖 向构 件 的结 构 布 置 中 ,尽 可 能

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

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

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一、前言在进行高层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框支剪力墙导致的是结构体系中可直接落地,而是落到下层的框架梁之上的部分,因为框支剪力墙在结构上的布置与有利于受力的布置产生了矛盾,必须在结构布置变化的楼层设转换层以实现结构类型及轴线的转换。

二、转换层设计的意义出于对建筑功能的考量,高层建筑方案常采用上部剪力墙小空间为主、底部大空间商业办公为主的设计理念,结构上表现为上部为剪力墙结构,下部为框架结构,两种相异的结构交汇催生了转换结构的诞生。

常见的转换结构有梁式转换、大板转换,其中前者以其轻巧、经济广为设计师们采纳。

梁式转换结构由于部分上部剪力墙不能落地,需由截面尺寸较大的梁柱抬起以满足下部大空间的要求。

梁式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施工便捷、荷载传递清晰,但在结构设计计算方面仍面临着诸多问题:1、梁上支撑大片剪力墙,致使梁上线荷载较大,梁柱节点应力集中,地震作用下极易首先破坏,节点处的抗震构造措施尤为重要。

2、大片墙体致使整个梁全截面内力较大,梁跨中弯矩及支座负弯矩较大,梁配筋较多,合理配笳对于施工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3、为满足下部大空间需求,加之支撑上部较重剪力墙,转换梁截面较大,合理选择梁截面对于建筑功能发挥、结构合理受力有着重要影响。

由此可见,结构类型的转换使得下部结构构件内力较大,构件及节点受力形式区域复杂,选择合理的梁截面,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优化构件配筋对于梁式转换结构的合理受力及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三、轉换层结构设计的布置转换结构选型与布置:转换结构的突出特点是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部分竖向构件不能落地,致使竖向荷载不能直接传至基础,较大竖向荷载均通过下部框架结构下传至基础,由此造成下部结构构件受力复杂,内力较大,因此GB 5001 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JGJ 1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于转换结构的转换构件设计、整体结构控制指标、配筋及相应节点构造措施给出了明确的规定,以此确保上部剪力墙结构与下部框架结构的可靠连接及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初探

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初探

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初探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要点、构造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初探Abstract :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engineering exampl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frame supported shear wall structure conversion layer design points, construction measures and methods.Key words: shear wall structure; transition layer design; discussion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转换层相关结构的受力复杂,在整体设计上必须尽量增加上下连续贯通的竖向构件数量,同时严格控制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周期比、剪重比、位移比等参数指标,从宏观上满足结构的侧向刚度要求;在构件设计上必须计算全面准确,严格遵循规范的各项构造措施进行构造设计,保证构件满足承载力和正常使用要求。

当上部平面布置复杂或结构底部需要满足大空间的使用要求,上部楼层部分竖向构件(剪力墙,框架柱)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此时需要设置转换层,在结构转换层布置水平转换构件,将上部结构的内力转移到下部。

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新建项目,位于某市中心区北部,总建筑面积2.14万㎡,其中地上面积为1.7万㎡,地下面积为0.44万㎡,本工程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1 层,地上28 层,房屋总高度为85.0m,其中地下 1 层为汽车库,1、2 层为大空间商业中心,3 层以上为住宅。

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别为Ⅱ类,该结构转换层设在 2 层顶板,结构抗震等级为框支框架一级,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一级,其余剪力墙为二级,地面粗糙度类别为 C 类,基本风压值取0.75kN/㎡(计算承载力时取0.90kN/㎡)。

某框支转换高层结构设计以及启示

某框支转换高层结构设计以及启示

某框支转换高层结构设计以及启示杨奕芬【摘要】瑞虹新城9号地块的T11-12号楼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性能化设计,结构实现了良好的承载力和延性.对在静力弹塑性分析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了加强转换层上部墙肢延性的设计手段作为解决措施;同时也给工程师带来启示:构件设计必须服从于整体结构的屈服机制和性能目标,在承载力和延性上做出合理的平衡.【期刊名称】《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年(卷),期】2014(006)002【总页数】5页(P75-79)【关键词】性能化设计;屈服机制;框支剪力墙结构;YJK【作者】杨奕芬【作者单位】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2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73.1+61 工程概况瑞虹新城9号地块地处上海市虹口区,其中一单体T11-12号楼为带底商的高层住宅,如图1、图2。

建筑地上27层,一层二层功能为商业,层高4.5m,三层以上为普通住宅,层高3.15m;结构大屋面标高89.15m;塔楼地下两层,与周边塔楼地下室相互连通形成一体式的地下车库,地下一层层高4.8m,地下二层层高4.1m。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设计基准期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特征周期0.90s。

重现周期50年基本风压为0.55kN/m2,地面粗糙度为C类,风荷载体型系数取1.4。

2 结构布置及结构体系结构平面(图3)尺寸56.00m×19.52m,结构高度为89.15m,高宽比4.6。

上部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为保证底部两层商业对空间的要求,需在3层楼面转换部分上部剪力墙。

因此,上部结构剪力墙布置除要满足竖向支撑和结构刚度的要求外,还应兼顾转换层的布置。

设计时尽量集中布置剪力墙,形成较长墙肢,避免出现间距过近,过于分散凌乱的小墙肢,既保证上部结构的刚度,也更容易设计出受力直接,传力明确的转换结构。

建筑工程中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

建筑工程中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

建筑工程中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高位转换层是指建筑物高度变化较大的楼层,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过渡和连接不同功能区域的作用。

对于高位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结构布局、结构形式、剪力墙的位置和布置、剪力墙的尺寸和配筋等。

首先,结构布局应该考虑到高位转换层的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

具体而言,大跨度的空间布局需要避免过渡楼板的振动和变形,同时尽量避免柱子的干扰。

此外,挑空的设备平台也需要合理布局,以方便设备的运输和安装。

其次,针对高位转换层的结构形式,目前常见的有框架结构、框架支撑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等。

对于较大空间的高位转换层,框架结构通常是不适宜的选择,因为它需要大量的柱子和横梁,会影响到空间的使用效率。

相比之下,框架支撑结构和剪力墙结构是更好的选择。

其中,剪力墙结构由于其较高的刚度和抗侧力能力,可以有效地抵抗地震和风力等外力荷载,适合用于高层建筑。

剪力墙的位置和布置也是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

一般来说,剪力墙应该布置在建筑平面的对称轴上,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此外,在空间布局上,需要尽量减少对室内空间的干扰,确保功能区域的合理分布。

剪力墙的尺寸和配筋是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根据结构设计规范,剪力墙的尺寸和配筋应满足抗震和承载力的要求。

具体来说,剪力墙的尺寸应该足够大,以承受来自地震或风力的剪力力。

同时,剪力墙的配筋也需要充分考虑底部与上部的刚度和抗震性能,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最后,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

设计师应合理确定剪力墙的布局和类型,以方便施工和维修。

此外,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构造措施,如设置动力阻尼器或剪力墙间的伸缩缝等,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结构布局、结构形式、剪力墙的位置和布置、剪力墙的尺寸和配筋等多个因素。

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规范,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住宅建筑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住宅建筑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住宅建筑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住宅建筑的结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框支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新的结构体系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它是将剪力墙结构体系与框支转换层结构体系相结合的一种结构布置形式。

本文主要对住宅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住宅建筑;带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1住宅建筑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设计及计算优化1.1剪力墙结构设计方面的优化(1)在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应沿主轴或其它方向双向布置,形成空间结构。

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结构应避免剪力墙单向布置,使两个应力方向的抗侧刚度相互接近,从而具有更好的空间性能。

为了充分利用剪力墙的承载力,减轻结构的重量,增加剪力墙结构的可用空间,不应将剪力墙布置得太密,使结构具有适当的侧移刚度。

(2)剪力墙部分应该是简单和常规,剪力墙的垂直刚度应该统一,剪力墙的门窗开口应该上下对齐,排成一排,形成一个明确的墙肢和连系梁,应力分布规则,和当前常用的计算图更加一致,设计结果安全可靠。

建议避免采用墙肢刚度差异较大的开孔设置。

当剪力墙的孔布置出现错孔或错孔的叠加时,墙内钢筋应形成框架形式。

(3)长剪力墙应划分成几个长度相对均匀的墙段,墙段之间应采用弱连接梁。

各独立墙体截面总高度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应小于 2,以避免剪力墙的脆性剪切破坏。

在抗震设计中,应避免在孔与墙之间或两个孔之间出现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 4 的小肢墙。

当小肢墙体截面高度小于墙体厚度的4倍时,应按框架柱进行设计,箍筋应按框架柱加密区要求进行完全加密。

(4)剪力墙的特点是面内刚度和承载力大,而面外刚度和承载力相对较小。

因此,应控制剪力墙平面外的弯矩,以保证剪力墙平面外的稳定。

1.2剪力墙结构计算方面的优化(1)楼层最小剪力系数的调整原则在满足短肢剪力墙底部的第一振型地震倾覆力矩的底部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不超过 40% 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剪力墙布置,与大空间剪力墙布局为目标,使结构具有适当的横向刚度,减少地板剪切系数接近规范限制(不少于)。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分析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分析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分析范本一:设计分析文档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的分析报告,旨在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

2. 结构概述2.1 建筑结构类型和功能在本项目中,建筑采用了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旨在提供足够的抗震能力和承载能力。

2.2 结构构件概述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主要包括墙体、框架柱、连梁等组成,每个构件在结构体系中承担不同的作用。

3. 设计方法本项目采用了现行的国家设计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4. 结构分析4.1 荷载分析针对本建筑的使用情况和地理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荷载分析,包括自重、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

4.2 受力分析根据结构的受力机制和力学原理,对各个构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包括正常工况和极限状态等。

5. 结构设计5.1 墙体设计对墙体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包括墙体厚度、配筋、抗震要求等。

5.2 框架柱设计对框架柱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包括尺寸、配筋要求、抗震要求等。

5.3 连梁设计根据结构需要,对连梁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包括尺寸、材料、配筋要求等。

6. 结论本文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和承载性能。

附件:1. 结构设计图纸2. 相关标准和规范文献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国家级标准,用于指导建筑抗震设计和施工。

2. 极限状态:指建筑结构在超过正常工作载荷或其他危险情况下达到破坏或失效状态。

范本二:设计分析文档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的详细分析文档,旨在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技术参考和指导。

2. 结构概述2.1 建筑结构类型和功能在本项目中,建筑采用了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目的是为了提供足够的抗震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2.2 结构构件概述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主要由墙体、框架柱和连梁等构件组成,各个构件承担着不同的结构作用和力学性能。

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施工

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施工
摘 要 : 述 了某 大 厦 工 程 框 支 剪 力 墙 结 构 转 换 层 施 工 方 案 、 板 施 工 设 计 及 其 支 撑 措 施 、 概 模 混
凝 土 浇筑及 温度控 制 等 , 期望给 类似 工程 结构转 换层施 工提供 参考 。
关 键 词 : 支 剪 力 墙 结 构 ; 换 层 ; 工 方 案 ; 板 支 撑 ; 度 控 制 框 转 施 模 温 中图分 类号 : TU7 5 4 文献标识 码 : B
大厦 转换 层 承 上启 下 , 大厦 上 部 结构 的基 是 础和 支撑 平 台 , 施 工 质量 对 整个 工 程 起着 关键 其 作用 , 因该转 换 层梁 、 柱断 面 大 , 钢筋 直径 大且数 量多 , 使钢 筋 绑 扎 、 扳支 撑 及 混凝 土 浇筑 都有 模

层 为 商 场 , ~7层 为 办公 区 , ~2 2 8 1层 为住 宅
绑 扎 , 柱混凝 土浇 筑完后 再施 工 。 待
表 1 施 工 方 案 比 较
施 工方 案 各 方 案 优 缺 点
3 梁 柱 钢 筋 绑 扎 、 板 施 工 设 计 及 模
其支撑加固措施
① 转换 层梁 断面 大 , 计算 得知 其 自重 加施 工
荷 载 高达 8 / 为保 证 主 体 结构 安 全 , 用 从 Otm, 采 地下 室至 地上二层 顶板整 体连续 满堂架 的支 撑方
维普资讯
文章 编 号 : 6 14 6 ( 0 6 0 —0 50 17 —78 2 0 )20 6— 3
高层框支剪力墙 结构转换 层施工
曹振 华 ,惠 军 民 ,屈 永 照
( 国水 电建设集 团十五 工程 局有 限公 司,西安 7 0 6 ) 中 1 0 8

工程实例解说高层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工程实例解说高层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工程实例解说高层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基础理论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设计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整体结构设计中的几个要点作了简要介绍,并系统阐述了框支结构设计要点和转换构件设计要求,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0引言所谓的转换层,是指建筑物某层的上部与下部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转换的结构。

而剪力墙,是指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

为了更好的控制转换层剪力墙的施工,就需要做好有关方面的设计。

基于此,本文就高层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设计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工程概况该工程1#楼地下两层,地上一层为店面,地上二层为架空层,以上均为住宅,总层数三十层。

一层层高为5.25m,二层层高为6.15m,三至三十层层高均为3.1m,建筑物主体总高98.2m。

结构选用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支层位于三层住宅楼面,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烈程度为7度,抗震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基本风压值:0.95kN/m2(10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

结构分析软件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系列软件《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EW》。

取1#楼轴线1-28~轴线1-41之间的部分,转换层及标准层结构平面如附图1。

各种形式转换层的优缺点如下(1)梁式转换层:优点-设计和施工均较为简单,传力较为明确;缺点-当上下轴线错位布置时,需增设较多的转换次梁,空间受力较为复杂。

(2)箱式转换层:优点-转换梁的约束强,刚度大,整体工作效果好,上下部传力较为均匀,并且建筑功能上还可将其作为“设备层”;缺点-转换梁梁中开设备洞较多,施工复杂,且造价较高。

(3)桁架式转换层:优点-框支柱柱顶弯矩和剪力比其他几种转换型式相对较小;缺点-施工比较麻烦,且对于轴线错位布置时难度较大。

住宅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住宅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35【规划设计】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2月住宅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段芝超(西安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01)摘 要:为了进一步优化人们的居住环境,解决居住舒适性和建筑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以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为主的建筑形式成为建筑行业的又一重要趋势。

本文针对住宅建筑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的优化设计进行分析,希望为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意见参考,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居住空间和舒适度的需求。

关键词:住宅建筑;带转换层;框架剪力墙中图分类号:TU97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2-0035-01 1 住宅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1.1 带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常见的住宅建筑转换层结构类型如下:梁式、桁架式、空腹桁架式、厚板式与箱型转换。

在具体的设计上,设计师需立足于住宅建筑本身功能及受力形式,选择适宜的结构形式。

以常用的梁式转换结构设计为例,因上下层结构功能差异,下部多为综合商业楼层,上部多为居住性质的住宅。

对此,在空间的分割上,设计师可根据户型要求,以结构构件对其进行分割,例如梁或剪力墙结构,竖向结构构件往往需要上下贯通,但是有些建筑下部可能为大型商场,不可进行贯通,此时便可利用转换层进行构件的转换。

1.2 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设计人员应针对住宅建筑的功能要求设计内部结构。

对于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需注意的是框支剪力墙为建筑结构的重要构件,部分可不落地,但必须落于下层框架梁上,这里的框架梁起到的是荷载传递的作用,将内力传递至框架柱上,其中的框架梁与框架柱可称之为框支梁与框支柱。

通常而言,剪力墙大多数都可落地,但有少些剪力墙受使用功能所限,需要进行转换才能满足结构稳定性与使用功能需求。

框支剪力墙结构受不连续的竖向抗侧力的影响,水平转换构件将内力向下传递,故此就需要通过设计水平转换构件来实现。

只要设计合理,后期施工质量高,这种结构可以保证在地震发生时,地震水平力可借助转换梁和楼盖传递到柱体或墙体上,通过合理的布置,使地震应力尽可能均匀分布墙、柱之上,确保住宅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建筑的抗震能力得到保证。

论高层建筑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论高层建筑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应用技术与设计2018年第06期611 工程概况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总高度为98m,地下有两层和地上两层都用作商业用途,三层以上则主要为住宅区,从第三层开始为结构转换层。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类别属于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参照高层混凝土结构的相关规范,建筑物的根部则要实施加强处理,抗震墙加强部位及框支层框架抗震等级需要达到二级,抗震墙一般部位及其他部位抗震等级要达到三级。

此工程主要为梁式转换。

2 高层建筑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2.1 转换梁、柱的截面设计参照相关规程,转换梁截面的高度要超过计算跨度的1/8,框支梁的截面宽度也要小于其支柱,而且要超过其上墙体截面高度的两倍,而且为了便于剪力墙插筋施工,必须正确选取截面面积,对于此工程来说,梁下净高度达到3.3米,符合工程实际。

转换柱截面的宽度需要达到防震要求,要在450mm 以上,高度也要大于转换梁跨度的1/12,也要重点掌握转换梁、柱衔接处的施工。

2.2 转换梁的设计2.2.1 混凝土强度。

为确保结构安全,就要提升转换梁的抗剪承载力,要让转换梁与其所处楼层的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一致,为高效施工创造条件。

2.2.2 配筋设计。

梁上方、下方的竖向配筋如果选择三级配筋,使用率则要在0.4%以上,梁密集区,箍筋直径要在10mm 以上,箍筋之间要保持100mm 以内的距离,偏心受拉的转换梁一方面需要根据计算数值来设置,支座上方的竖向钢筋要有一半以上顺着梁设计,沿梁腹板的高度需要安装距离在200mm 以下,直径大于16mm 的腰筋。

2.2.3 有限元分析复核。

转换梁的受力流程为:来自于剪力墙的荷载传输至转换梁,进而到转换柱,事实上各个结构有着更为复杂的受力,主要因为:框支剪力墙和转换梁联为整体,将同时弯曲变形,形成了类似于T 字的深梁,转换梁则在其受拉翼缘。

框支剪力墙内部应力将朝着转换柱传输,力流的传递模式相当于“拱”形,正是因为竖直方向出现了了“拱”,导致顶端特定范围内前提竖向荷载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斜向荷载的方式逐渐传输至转换梁,荷载有竖向和横向之分,其中横向荷载施压下,则使得转换梁中特定范围遇到轴向拉力的作用。

某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建筑的剪力墙混凝土置换设计

某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建筑的剪力墙混凝土置换设计
. A混l凝l土R强i度g需ht达s到设R计es要e求r;ve第d二.批需
置换剪力墙原混凝土拆除前,第一批置 换的剪力墙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要 求,后续批次剪力墙置换时混凝土强度 均按此要求;钢管千斤顶支撑拆除前,所 支撑位置剪力墙置换的混凝土强度需满 足设计要求。 2.5变形监测
在置换施工过程中,需加强竖向变 形监测,同时需要对托换平台以及与被 置换剪力墙相关的结构构件的裂缝和变 形进行观测。剪力墙混凝土置换过程中 要求竖向变形值小于 2mm,最大裂缝宽 度不超过 0.1mm。
计算如计算式(1)所示:

(1)
式中: 为钢管千斤顶支撑数量
为墙底轴力设计值
为钢管千斤顶支撑承载力设计值
3.3托换平台计算
托换平台设计计算包括平台受弯承
载力计算、新旧混凝土界面承载力计算、
界面受剪钢筋承载力计算,托换平台计
算简图如 4所示。
千斤顶支撑旁边,应准备足够数量的千 斤顶以进行应急替换。
置换施工的施工顺序为布置小钢管 支撑→浇筑上、下拖换平台→布置钢管 千斤顶支撑→拆除第一批需置换剪力墙 混凝土→重新浇筑第一批需置换剪力墙 混凝土→拆除第二批需置换剪力墙混凝 土→重新浇筑第二批需置换剪力墙混凝 土→拆除第三批需置换剪力墙混凝土→ 重新浇筑第三批需置换剪力墙混凝土→ 拆除钢管千斤顶支撑→拆除上、下托换 平台→拆除小钢管支撑。所需注意的是 钢管千斤顶支撑布置前,上、下托换平台
3 设计计算
3.1计算模型及荷载取值 剪力墙置换设计过程中采用原结构
计算模型,由于该建筑物主体结构虽已 建造完成,但未进行装修施工,也还未投 入使用,因此托换设计时,十三层及十三 层以上各层楼面附加恒载和楼面活荷载 均可不予考虑(取 0kN/m2),分隔墙体已 经砌筑完成,所有墙体荷载仍然考虑,外

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转换层结构的设计

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转换层结构的设计
第 1卷第 4 8 期
20 0 8年 1 2月
湖 南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V0 . 8 No 4 1 1. .
De . 2 0 c 08
J u n lo n n I siu eo gn e ig o r a fHu a n tt t fEn ie rn
高 层建 筑框 支 剪 力 墙 转 换 层 结构 的设计
②框支剪力墙截面的确定
在水平 荷载作 用下 , 当转换层 上 、 下部 楼层 的结 力墙结 构 , 在第 四层楼 面位置设 置转 换 层. 换层 结 构侧向刚度相差较大时 , 转 会导致转换层上 、 下部结构 构构件 大致可采 用梁 、 桁架 、 腹桁 架 、 空 箱形 结构 、 斜 内力 突变 , 使 部分 构件 提前 破 坏. 此 , 结构 设 促 为 在 撑等 , 抗 震 设 计 及 六 度 抗 震 设 计 时 亦 可 采 用 厚 计 时 , 非 应严格 控制转 换层上 、 下层 结构 等效 刚度 比的 板口. ]由于 厚板 转 换传 力 线路 不 清 晰 , 受力 复 杂 , 常 限值 规定. 当底部 大 空 间为 1层 时 , 换 层 上 、 转 下结 会 引起转 换层 附 近构 件 应力 集 中现象 , 厚 板 在 地 构 以剪切变形 为 主 , 且 可近似用 转换 层上 、 层结 构 等 下 震 区使用 经验较 少 ; 而转 换梁构 件传 力 明确 , 构合 效剪 切 刚度 比 7表 示 转 换 层 上 下 层 结 构 刚度 的变 结 理, 且施工 相对 简单. 工程采用 转换 梁作 为转 换构 化 , 抗震设 计时 7不应 大 于 3抗 震设 计 时 7不 应 本 非 , 件. 大 于 2 当底 部大空 间大于 1 时 , ; 层 其转换 层上 、 下部

高层建筑中带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中带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摘要:为了使结构设计人员能更好地把握高层建筑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以某高层大楼为例,针对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的诸多因素:如何进行概念设计, 梁式转换层的结构设计怎样做到安全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转换层;结构设计近年来,高层住宅大量涌现,如何在设计过程中使结构安全、经济、合理已成当务之急。

由于目前的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大多数是根据已经确定好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先设定好构件尺寸,通过电算,在电算过程中对个别超限构件进行调整形成最终结果。

至于整个方案是否完善,构件尺寸假定是否合理,则心中无数,很多时候往往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另外,有时也因建筑设计中对平面布置和立面处理的要求,往往造成结构产生很多难于合理处理之处。

现以某高层大楼工程为例,对高层建筑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进行探讨。

一、工程概况某高层建筑大楼,由裙楼及1幢高层塔楼组成。

由于城市规划及场地限制,塔楼偏向地盘西侧。

该工程地下3层,地上26层。

其中地下室层高4.8m,布置设备用房及公共机动车泊位,地下2层、3层设六级人防。

地上1~3层为商业用房,层高4.5m,安装有集中空调及消防系统;第4层为转换层,层高5.7m;4 层以上为剪墙结构住宅。

住宅除第24层层高为4.2m外,均为3.0m层高。

31层以上为机房,室外地坪以上主体高度为98.70m,建筑总高度(至机房顶)为 103.20m。

该工程拟建场地为缓坡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根据地质资料,场地及其附近未有活动断裂带或深大的活动断裂带通过,场地地层构造及地形稳定,属抗震有利地段。

该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2005 版 pkpm-satwe 程序进行设计计算,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35s,属稳定建筑场地。

该工程按地震烈度6度设防。

基本风压为0.30kn/m2,设计风压值0.35kn/m2。

一种剪力墙转换结构

一种剪力墙转换结构

一种剪力墙转换结构关键信息项1、协议名称:一种剪力墙转换结构协议2、协议目的:明确剪力墙转换结构的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3、协议各方:1、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2、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4、剪力墙转换结构的规格和技术要求1、尺寸: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3、承载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5、施工时间和进度安排1、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2、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3、关键节点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6、质量保证和验收标准1、质量保证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2、验收标准和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7、费用及支付方式1、总费用:____________________2、支付节点和金额:____________________8、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1、违约责任的认定和赔偿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2、争议解决的途径和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11 协议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和约束关于一种剪力墙转换结构的相关事宜,确保各方在设计、施工、使用等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保障,责任得到明确。

111 背景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剪力墙转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确保其安全、可靠、高效地发挥作用,特制定本协议。

12 协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121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照协议约定的规格、技术要求和时间进度进行设计和施工。

甲方有义务按照协议约定支付相应的费用,并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12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乙方有权按照协议约定获得相应的报酬。

乙方有义务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以及协议约定,完成剪力墙转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确保质量和安全。

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

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

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
刘文聪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2(000)013
【摘要】框支剪力墙结构受力复杂,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际设计案例,扼要介绍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要点、构造措施和方法.
【总页数】2页(P357-358)
【作者】刘文聪
【作者单位】深圳市广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2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建筑工程中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 [J], 张富
2.建筑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分析 [J], 樊素
3.分析住宅建筑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J], 刘岁强;
4.住宅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J], 段芝超[1]
5.住宅建筑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 [J], 程浩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层转换结构的设计

高层转换结构的设计

高层转换结构的设计梁兴泉【摘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层转换结构的计算分析方法,探讨了该结构的抗震等级与门洞布置方式,阐述了框支转换的设计及施工技术,确保了高层转换结构设计的科学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6(042)002【总页数】3页(P29-31)【关键词】高层转换结构;剪力墙;转换层;刚度比【作者】梁兴泉【作者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8常见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三种结构类型。

而复杂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比起常规结构,无论布置形式还是受力关系方面是比较复杂的。

但现在甲方及客户对高楼的使用功能上不仅要满足入住和工作的需要,还想将底部的几层作为商场,尤其是临街的高楼。

这种情况也是不可避免会遇到的。

所以转换结构对我们工程设计人员来说是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

“长治和平壹号4号楼”位于长治市林业局西侧,林业局家属院内。

东西向总长度79.6 m,南北向总长度20.9 m,地下2层,地上30层,功能布局为:地下2层为核6级/常6级甲类防空地下室,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结合平时和战时考虑,地下1层为物类储藏、配电室、弱电室,1层~3层为商场(带裙房),4层~30层为住宅;本工程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筏形基础,裙房部分采用条形基础加防水板。

房屋总高度为93.15 m,室内外高差为 0.45 m,地下2层层高3.6 m,1层层高4.5 m,2层层高3.8 m,3层层高5.5 m,4层~28层层高2.92 m,29层层高2.9 m,30层层高3 m,局部出屋面电梯机房层高为3.6 m。

首先要建立结构模型。

布置构件和荷载,进行结构整体计算分析。

同时要注意校核、计算七项内容。

2.1 高宽比高宽比(H/B)在设防烈度为7度时不得大于7,否则为超限工程。

而本工程H=92.7+0.45=93.15,B=17.1,H/B=93.15/17.1=5.45<7,满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信息2012年第13期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0前言当上部平面布置复杂或结构底部需要满足大空间的使用要求,上部楼层部分竖向构件(剪力墙,框架柱)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此时需要设置转换层,在结构转换层布置水平转换构件,将上部结构的内力转移到下部。

目前转换层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梁式转换、厚板转换,空腹桁架转换,箱型转换,悬挂转换,搭接柱(块)转换等。

结构转换层常见的有梁式转换和板式转换两种类型。

厚板转换结构,受力、传力途径比较复杂,且不够明确、自重大,一般只有在上下部结构明显不协调,无法采用梁式转换结构时才采用厚板转换。

梁式转换结构具有传力直接、传力途径清晰,同时受力性能较好、工作可靠、计算简便、构造简单、造价较低及施工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转换结构形式。

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某旧村改造项目,位于某老城中心区南部,总建筑面积2.9万m 2,其中地上面积为2.5万m 2,地下面积为0.44万m 2,由A 、B 两栋高层住宅及1层地下室组成。

其中B 栋高层住宅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28层,房屋总高度为85.0m ,其中地下1层为汽车库,1、2层为大空间商业中心,3层以上为住宅。

1层商业中心结构平面及3层以上住宅标准层结构平面如图1、图2所示。

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别为Ⅱ类,该结构转换层设在2层顶板,结构抗震等级为框支框架一级,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一级,其余剪力墙为二级,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 类,基本风压值取0.75kN/m 2(计算承载力时取0.90kN/m 2)。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塔楼范围内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厚度1600mm,强风化花岗岩为基础持力层,裙房柱下设独立基础,空余地方为防水板,板厚350mm 。

2结构设计要点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SATWE 程序进行计算,计算模型采用空间杆单元模拟梁柱构件,用在壳单元基础上形成的墙元模拟剪力墙。

2.1根据《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以下简称《高规》)3.5.4条,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

由于结构底部需要满足大空间的使用要求,住宅剪力墙只有核心筒及少数剪力墙可以落地,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刘文聪(深圳市广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28)【摘要】框支剪力墙结构受力复杂,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际设计案例,扼要介绍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要点、构造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计图11层商业中心结构平面(单位:mm)图23层以上住宅标准层结构平面(单位:mm )○建筑与工程○357科技信息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2年第13期其余剪力墙均无法直接落地。

为提高转换层以下的结构刚度,保证整体结构的抗侧力,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落地剪力墙的厚度加厚至600mm 。

2.2刚度比的的控制。

为保证主体结构沿竖向刚度均匀,转换层与相邻上层的刚度接近,避免刚度突变而形成薄弱层,本工程转换层位于2层顶,根据《高规》第10.2.3条规定,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与请相邻上层结构的等效剪切刚度比γe1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变化,γe1宜接近1,抗震设计时γe1不应小于0.5,为保证此要求,采取梁以下几条措施:1)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落地剪力墙的厚度加厚至600mm ,减小剪力墙开洞尺寸,增大转换柱与落地剪力墙的联系梁截面,增大转换层的结构刚度;2)在保证上部住宅剪力墙的强度、轴压比及层间位移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上部住宅剪力墙的数量与长度,减薄厚度至250mm 、200mm ,增大上部住宅剪力墙的开洞尺寸。

采取以上措施以后,转换层上、下层的刚度比满足《高规》中的第10.2.3条要求,X 方向下部刚度为0.3351×108,X 方向上部刚度0.5681×108,X 方向刚度比为0.59;Y 方向下部刚度为0.2834×108,Y 方向上部刚度0.4890×108,Y 方向刚度比为0.58。

此外,并按《高规》第3.5.8条规定,对转换层所在楼层的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乘以1.25的增大系数,此处应在SATWE 软件中人工指定该增大系数。

2.3承载力比值的控制。

按《高规》第3.5.3条规定,A 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且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本工程的X 方向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为0.99,位于16层,Y 方向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为1.00,位于10层。

2.4周期比的控制。

验算周期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结构在罕遇大震下的扭转效应。

如同位移比的控制一样,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

所以一旦出现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

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

本工程WZQ.OUT 文件中前4个振型的自振周期结果如下:振型号周期转角平动系数(X+Y)扭转系数1 2.22820.79 1.00(1.00+0.00)0.002 2.128890.76 1.00(0.00+1.00)0.003 1.82018.530.00(0.00+0.00) 1.0040.6780 4.90 1.00(0.99+0.01)0.00当平动系数大于0.5时,该振型为以平动为主的振型。

反之,当扭转系数大于0.5时,该振型为以转动为主的振型。

从上面结果中可以查得,结构以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 3=1.8201s ,以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 1=2.2282s ,T 3/T 1=0.817<0.85,满足《高规》第3.4.5条的规定。

2.5剪重比的控制。

控制剪重比,是要求结构承承受足够的地震作用力,设计时不能小于规范的要求。

剪重比是反映地震作用大小的重要指标,它可以由“有效质量系数”来控制,当“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时,可以认为地震作用满足规范要求,此时,再考察结构的剪重比是否合适,否则应修改结构布置、增加结构刚度,使计算的剪重比能自然满足规范要求。

有效质量系数与振型个数有关,如果有效质量系数不满足90%,则可以通过增加振型数来满足。

本工程在SATWE 中设计时选取了15个振型进行计算,在WZQ.OUT 结果文件中查看X 、Y 向有效质量系数及楼层最小剪重比如下:X 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99.94%Y 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99.50%X 方向楼层最小剪重比:2.02%Y 方向楼层最小剪重比:2.24%两个方向有效质量系数均超过90%,说明计算振型数够了。

两个方向的楼层最小剪重比均满足《抗震规范》第5.2.5条要求的楼层最小剪重比1.60%。

2.6位移角及位移比的控制。

为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高层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

地震作用下,本工程楼层(框支层)的最大位移角和位移比如下:X 方向楼层(框支层)的最大位移角:1/1693(1/3610)Y 方向楼层(框支层)的最大位移角:1/1861(1/5158)X 方向楼层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1.19X 方向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1.19Y 方向楼层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1.18Y 方向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1.18风荷载作用下,本工程楼层(框支层)的最大位移角如下:X 方向楼层(框支层)的最大位移角:1/1226(1/4115)Y 方向楼层(框支层)的最大位移角:1/1210(1/4149)由上面的结果可知,主体结构的水平位移限值满足《高规》第3.7.3条的规定。

3转换层的设计3.1框支柱的计算与构造框支柱的截面有1.2m ×1.2m 、1.0m ×1.0m 两种,按照多道防线的概念设计要求,控制并调整框支柱的总剪力不小于0.2V 0,为确保框支柱的延性,框支柱的轴压比控制在0.6以内,少数剪跨比小于2但大于1.5的框支柱的轴压比控制在0.55以内,框支柱的配筋率为1.5%,体积配箍率为1.6%~1.8%,框支柱的箍筋沿全高加密,并在框支柱中间设置芯柱,框支柱的纵筋全部采用机械连接。

3.2转换梁的计算与构造转换梁的计算采用SATWE 计算,并用FEQ 程序进行复核,转换梁的截面有1000mm ×1800mm 、600mm ×1000mm 等,本工程的转换梁的计算配筋率0.6%~0.7%,均大于《高规》要求的0.5%配筋率要求,转换梁的腰筋间距均小于200,直径为准18,转换梁的箍筋沿全长加密,间距为100mm ,直径为准12、准14,并在集中力较大处设置附加吊筋,直径为准25,同时为了保证转换梁的裂缝宽度和挠度满足规范的要求,在配筋率、配箍率上做适当的调整。

3.3转换层楼板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转换层楼板是重要的传力构件,不落地剪力墙的剪力需要通过转换层楼板传递给落地剪力墙,造成转换层的楼板应力较为集中。

利用Midas Building 的详细分析功能,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转换层的转换梁、楼板及其相邻上一层的剪力墙、楼板进行详细分析。

从分析结果可知,转换层楼板内力比相邻层楼板内力大很多,是需要重视的结构部位。

值得注意的是,为考虑实际结构三维空间盒子效应,形成更好的整体刚度[3],该工程对地下室顶板、转换层楼板的厚度取180mm ,双层双向配筋,同时转换层的上一层楼板亦按高规10.2.23条:“与转换层相邻层的楼板也应适当加强”,采取了“楼板厚度150mm ,双层双向配筋”的措施加强构造,此外,屋面板的厚度亦加厚至120mm ,双层双向配筋。

4结语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转换层相关结构的受力复杂,在整体设计上必须尽量增加上下连续贯通的竖向构件数量,同时严格控制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周期比、剪重比、位移比等参数指标,从宏观上满足结构的侧向刚度要求;在构件设计上必须计算全面准确,严格遵循规范的各项构造措施进行构造设计,保证构件满足承载力和正常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1]JGJ3-2010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2]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3]李国胜.多高层建筑转换结构设计要点与实例[J].[责任编辑:汤静]●○建筑与工程○3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