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导学案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看云识天气》精讲集
知识沙盘
理清结构——把握内容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独立思考
A级
1.给加点字注音:棉絮.(xù)点缀.(zhuì) 预兆.(zhào)绫.纱(líng)粼.波(lín)日晕.(yùn)
峰峦.(luán)轻盈.(yíng)均匀
..(bēng tā)弥.漫(mí)一霎.间(shà)
..(jūn yún)崩塌
2.解释词语:
峰峦:山峰和山峦。
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预兆:事情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崩塌:崩裂而倒塌。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姿态万千:指姿态多种多样。
变化无常: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B级
1.文中哪句话阐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即找出全文中心句。
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观察天空中的云,根据云的特点,来推测天气的变化。
2.全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第 1 段)说明云是天气的“招牌”,人们可以看云推测天的变化。
第二部分(第 2 段到第 6 段)具体介绍云的云的形态变化和云上的光彩现象跟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 7 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3.自读3--6自然段,完成下列表格。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 更厚 更 低 雨雪 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 更 低
雷雨冰雹 (二)学习建议
1.学习说明文要注意那些概括性强的段落、句子,这种句子一般在段首、段末。
根据这些关键性
的句段,就能迅速把握全文。
2.说明文阅读首先要判断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从整体上把握文意,然后看用了什么说明
方法,什么说明顺序,结构有什么特点,最后分析语言有什么特点。
交流研讨
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你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自我测评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鱼鳞.(l ín ) (2)峰峦.(lu án ) (3)一霎.
间(sh à) (4)冰雹.(b áo ) (5)弥.漫(m í) (6)圆弧.
(h ú)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2)那最轻盈..
、站得最高的云层,叫卷云。
本文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3)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
本文显然成群的高积云排列的很有规律,相互之间很和谐。
3.“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又是如何来展示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
是本段的总起句(中心句),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在第一段作者主要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来展
示云的“姿态万千”,主要用了对比的修辞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了云的“变化无常”。
(写出具体的语句也可以)
第二课时
知识沙盘
说明方法——说明语言——修辞手法
知识链接——说明文知识介绍
1.定义:是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客观的介绍事物或事理的一种文体。
其特点:一是知识性,二是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 紫 日晕三更雨 月晕 午时风 华
产生在 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 紫 外 红 华环由 小 变 大 ,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 虹
雨过天晴,在 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 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早、 晚 ,太阳照着对面的 云彩 云层变 红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准确性,三是简明性。
2.说明对象:事物和事理。
3.分类:说明文按语言分为:一是平实性说明文,语言朴实简明,实验报告,说明书等。
二是文艺性说明文,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形象,如科学小品等。
按说明对象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
4.说明文的结构:一是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二是递进式:事理性说明文多用递进结构。
5.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按照方位顺序来说明;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逻辑顺序(先主后次、先总后分、先因后果、从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等)。
6.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引用、作诠释、摹状貌等。
7.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准确严密、简明平实。
自主学习
(一)独立思考
A级
为了将事物说明得更加清楚,作者运用了不少说明方法,请指出文章哪里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1)分类别。
各种云的描写;光彩有晕、华、虹、霞。
(2)打比方。
如:“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统纱”形象地说明了卷云的轻盈和洁白;“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
打比方使文章生动,更重要的是让云的特征更加鲜明,能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解说得生动活泼。
(3)摹状貌。
如:“阳光透过云层……依然很清晰”,写出了卷云的“薄”;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等词语写由积云发展到“积雨云”;“云底变黑”。
“云峰模糊”、“云山崩塌”、“乌云弥漫”等词语描写了积雨云的发展变化。
(4)作诠释,如“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做积云。
(5)引用:如:“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引用民间谚语来说明物象的道理。
(6)作比较: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四种,这种作比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B级
如何让说明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例句,归纳。
(1)运用贴切的比喻: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说明卷云的轻盈和洁白;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
“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
写卷云聚集成卷层云时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作比喻。
(2)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卷层云变成高层云时,用“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写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时,用“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3)用描写的语句:
“阳光透过云层……依然很清晰”,写出了“卷云”的“薄”;
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等词语写由积云到积雨云;“云底变黑”、“云峰模糊”、“云山崩溃”、“乌云弥漫”描绘“积雨云”的发展变化。
(4)用词准确: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体会下列句子用语的准确性。
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找出来,说说它们的作用。
“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说明变化速度之快,用词又不雷同。
(三)学习建议
1.本文层次清楚,有纲有目。
这篇课文紧扣题目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晰。
首先说明看云可以识别天气。
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
这是全文的重点,写得详细、缜密。
在说明中,
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就是本质。
云的种类很多,但说明层次不乱。
2.语言准确、生动。
本文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
说明文的语言最基本的特点是准确。
交流研讨
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你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自我测评
1.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并说说他们的作用。
(1)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陵纱。
(比喻)
(2)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引用)
(3)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排比)
(4)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进入了梦乡。
(拟人)
2.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说说他们的作用。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作诠释)
(2)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作比较)
(3)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引用)
(4)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
(分类别)(三)阅读下面段落,完成以下试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人们常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所以就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联系全文从内容与结构上分析一下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是过渡句,同时也是本段的中心句。
2.你认为本语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加以分析。
结构上是总分:第一句总说可以从云的光彩来识别天气,下文就云上的光彩现象,即晕、华、虹、霞与天气的关系分别作了简要说明。
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
..转为阴雨。
“可能”表示对后面的情况的推测,不是很肯定,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还有一种云彩常常
..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常常”是指出现这种情形的机会很多,但特殊情况除外,同样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
4.本语段比较突出的是引用了谚语来进行说明,请说明原因,并分析它的作用。
因为谚语是群众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经验的结晶,它简短通俗,鲜明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谚语来说明知识显得准确、生动、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