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山水风景画的差异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中国山水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以及一套完整绝对可以说是中国画以“线”为造型物华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的理论体系。
同样,在西方画坛占重要地位的风景画也是如此。
这两种表现相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美学价值。
(二)创作理物中出来。
在山水画中,中国山水画家依靠“却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们分别处向高峰。
展子虔的《游春图》,反博物领域。
当然,也是西方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在两种不同的文明当中,不管是在东方古老璀璨的历史和文化中,还是在支配和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古典物中样的“线”,就是依赖于这种工具古希腊及罗马的巨大艺术成就中,这两种艺术的审美价值都是人类发展的宝贵墨为主,以色为辅;另一种是墨不碍色,博华过程很漫长,首先是提倡画中有诗,也遗产。
二者之间的异同的比较,有助于两种伟大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不管那一种艺术只也包括中国山水画。
中国画中的“笔”,并物华然后逐渐深入的表现自然景色。
因有相互交融和吸收才能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所以,我们就以东方艺术的一个代表—理念不同,所以体现在画面上的视觉效博物论的成熟,西方风景画家对于色彩的认识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文化的一个支流同样也是影响巨大的——风景画进的表现创作者的情感与想法。
它的另一个中物,以后又被克洛德·洛兰的画风吸引行比较,看看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当中国艺们眼里是世界及美的创造者,如此博华。
对于“神”的理解,西方风景画是术家在儒道的影响下,致力于自身与天道的融合,西方的画家则是在人文主义思想这一点尤以印象派表现的更为彻底博中的风景画家并不会因为真实的描绘的光环中完成自己理想的嬗变。
我们要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就需要从他们不同的。
还有法国的普桑、克洛德·洛兰在华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取得发展历程入手,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文环境出发去分析。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美学思想之比较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美学思想之比较摘要: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虽然都以自然山水和风景为题材,但属于两种不同的绘画体裁,在作画方式和表现手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山水画家在自然中虚静养气、畅神达意,体现的是一种林泉高志,这正是山水画之东方精神;而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的风景画是科学地再现客观世界的形式,追求形式的数学逻辑与和谐完美,表现逼真的自然空间。
本文重点论述了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造就的两种不同的绘画形式及空间表现方法,认为其根源是中西不同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精神所致。
关键词:山水画;风景画;中西美学思想比较人类与生俱来就拥有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身边环境的关怀。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艺术家即把眼中所见,心中所感付诸于画笔,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这样的山水画或风景画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长期以来,中国人把山水画看作仅次于书法的一门高难度的视觉艺术,要是画人物或花卉,画家能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少,但创作以山水为题材的绘画,就能体现炽热的情感,浓郁的诗意,以及深厚的哲学观念。
所以山水画成了中国早期特别丰富和广泛的艺术语言。
苏试的“书画同一律”中的“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山水画。
可见山水画在中国艺术当中的地位是其它艺术难以达到的境界。
要分折评价中国传统山水画独特个性和特殊规律,探讨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异同是必要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中国绘画而不去顾及西方风景画的历史情况,更是不恰当的。
对中西绘画作比较研究,实质上也是探索两者的“异同关系”。
中国的山水画,作为中国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属于写意的艺术,而欧洲的风景画,作为欧洲绘画体系的一部分,本质上属于写实的类型。
艺术的写实与写意并没有价值判断高低优劣之分。
写实与写意的界限也是模糊的,写实中不可能没有写意,而写意中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写实的因素。
否则,写实则成了机械的模仿实物而无主观感情成分。
写意也会变成脱离自然物象世界的纯粹抽象人的感官将无法把握。
中国传统山水与西方传统风景画的异同
中国传统山水与西方传统风景画的异同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传统风景画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方式。
它们在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艺术理念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两种传统绘画形式的异同。
一、艺术风格的差异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意境”,追求“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传统山水画往往运用线条勾勒出山石并通过皴法表现山水的质感,给人以恬静、宁谧的感觉。
而西方传统风景画注重“写实性”,追求真实场景的再现。
风景画往往通过用色的明暗变化和光影的处理来表现景物的真实感,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二、表现手法的差异中国传统山水画注重“工笔”,即细腻精巧的描绘。
画家常使用细小的毛笔、羊毛等工具,通过勾勒细节来表现自然景物的美感。
而在西方传统风景画中,常使用宽大的画笔和厚重的颜料,通过勾勒线条和色块的方式来表现景物的形态和纹理。
三、艺术理念的差异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以形写意”,追求从形式上表现出作者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山水画往往注重表现大自然的壮美与恢弘,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
而西方传统风景画更侧重于塑造与表现人物情感和思想。
风景画往往通过人物的表情、姿态和行为来传达作者对自然的理解和情感的抒发。
四、主题内容的差异中国传统山水画常以名山大川、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来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西方传统风景画则更多地以具体场景、名胜古迹,以及城市、乡村、田园等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人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传统风景画在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艺术理念和主题内容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虽然它们都是通过画笔和颜料来表现大自然的美,但取材角度和表现手法的不同赋予了它们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两种传统绘画形式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发展壮大,并成为了各自文化的瑰宝。
我们应当尊重和珍视这两种传统艺术形式,并通过对其异同的分析和思考,为我们的艺术创作和鉴赏提供更丰富的视野和思路。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观念、题材、审
美风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中国山水画注重表达的是自然界的神韵与意境,强调大自然的气势与山川之美。
中国
山水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追求画面中自然景观的气势恢宏、有神有哲的特点。
而
西方风景画则更多的强调景色本身的浪漫主义与写实性,注重色彩的细腻表达和视觉上的
享受。
西方风景画往往通过光线、阴影、透视等技巧来刻画场景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中国山水画强调“写意”,即通过简约、留白的手法来表达画家的情感与境界。
中国
山水画往往以纸本、绢本、细毫等工具进行,善于运用水墨、水彩等材料,注重线条的斑驳、遗韵和水墨的渲染。
而西方风景画则注重细节的表现和写实的技巧,更多地采用油画、水彩画等材料,通过色彩的层次和细腻的刻画来表现景物的真实感。
中国山水画强调“余白”,即画面中大量留白的手法。
中国山水画追求画面整体的和谐、空灵与虚实相生的特点,通过大量的留白来表达画家的意图和观念。
而西方风景画则
更多地强调画面的填满和细节的表现,注重画面的丰富性和细腻性。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观念、题材、审美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山水画追求
自然景观的意境与气势,注重写意、意境和余白的表现方式。
而西方风景画则更注重景物
本身的浪漫主义与写实性,注重细节和色彩的表现。
两者虽然存在差异,但都是独特且具
有艺术价值的表现方式,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中西方山水画风的审美差异浅析
体育·美育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6年11月 下旬刊184· ·二、培养大学生形体美的重要性1.与大学生追求美的需求相适应学生进行形体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改进,并矫正他们身体的不准确姿势,从而形成优美的体型。
健康的体型是美的,人体美是最直接最自然的美,而形体美则是人体外在美的基本体现。
尤其是刚好在成长的大学生,他们一般有着自身形象设计的理念及塑造的完美形象的强烈愿望,他们必然会通过对形体课的学习来规范自身的不良姿态,为形成优美的体形和姿态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实现内外相结合的整体性美。
2.可以形成优美的身体姿态,进而培养高贵的气质部分学生不注重自身的站姿、坐姿,还有很多学生总是呈现驼背、向前探颈、走路时外八字等状况,这样的形态不但不美观,而且不利于健康。
实施形体训练可以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其主要原因是形体训练可以练习正确的姿势,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改进错误的身体姿态。
在形体训练中,学生能够借助伸展躯干、伸缩肌肉等方法来使躯干部愈加丰满、挺拔。
形体优美实际上就体现着人的精神、气质及风度,学生在形体训练过程中,努力培养精、气、神,便会形成高贵的气质与形象。
3. 形体训练可以满足学生职业选择的需要众所周知,大部分院校都是实施就业性、职业化的高等教育方式,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紧密地结合了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就业方向,因此,灌输与其专业相符的体育技能知识非常重要。
形体训练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满足了学生就业道路选择的需要,形体训练课程不仅涉及到男、女学生形体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全面考虑到他们的气质特征与需求。
其教学内容的设定均以培养学生优秀的行为举止为基础,比如:身体的练习,站立、坐姿、行走的基本姿势,优雅的表现风范等,不仅可以展现高雅的气质,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形象与涵养,进而提高个人的基本素质。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1. 引言1.1 介绍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概念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类型之一,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笔墨勾勒出山峦、江河、云雾等自然景物,展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观念。
中国山水画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之感,强调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更注重描绘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
而西方风景画则是西方绘画的一种流派,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题,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和透视效果的呈现。
西方风景画追求的是一种精细逼真的表现方式,着重于细致描绘景物的细节和场景的构图。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表现主题、表现手法和构图风格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的不同。
两种画风各有其独特之处,共同构成了人类绘画艺术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历史遗产。
1.2 探讨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壁画和书法之中。
最早的山水画作品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的画家们开始将大自然的景色融入到绘画之中,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随着历代文人墨客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国山水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体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情感表达。
西方风景画则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壁画和绘画作品。
在中世纪欧洲,风景画开始成为艺术家们的创作主题,展现了他们对自然景色的兴趣和审美追求。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西方风景画逐渐成为欧洲绘画的主要流派之一,通过对风景的客观再现来展现出自然之美。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起源和发展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都是各自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展现了不同文化对自然景色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这些不同之处也为这两种绘画形式注入了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都在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人类绘画艺术的宝贵遗产。
2. 正文2.1 表现主题的差异:中国山水画强调情感表达,西方风景画强调客观再现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表现主题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区别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区别[关键词]意识形态透视法则空间表现[摘要]以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为讨论对象,通过东西方的意识形态差异,透视法则与空间表现三方面揭示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使两种艺术形式更好的交融。
东方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审美情趣以及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同样的表现风景,东西方均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各具有不同的审美艺术效果。
一、意识形态的差异1、美学基础受中国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就有了儒道思想极深的烙印。
道家重“心”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山水画重表现忽略再现的美学观念。
在中国山水画里没有必要讲究画面描绘的是哪儿,而是试图寻找作者的视角以及作画者的立足点去解读。
但这不是中国画的特点,中国山水画讲究的就是要容纳天地万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来去无阻。
因此,“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得艺术而追求再现”便形成了中国画的一大特征。
西方艺术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去感受。
希腊哲学家希庇阿斯认为,“美就是有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因此形成一种以希腊和基督教精神为依据的美学思想。
根据基督教义的理解,艺术家对外在美准确、完美自然的体现,是完成对上帝的靠拢,是对上帝的贡献。
这是西方风景画起源和发展的美学基础,也使得西方的早期风景画家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基于忠实描绘,并接近于自然。
2、创作理念中国画讲究天人合一、心有万象的创作理念,并以此为作画的最高境界。
“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或咫尺之图,写百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
春夏秋冬生于笔下”,很早的中国画论就有这样的阐述。
笔墨渗透的是对人生的认识和感触,自然景物只是作者对人生的反思和认识的一种载体,他们的笔墨情趣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
寻找的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独特意境。
中国画追求的是神似,笔下的山水往往是似曾相识,与现实中的山水有较大差距,并不能去现实中对号入座。
浅谈中西方山水风景画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山水风景画的差异衡南县教师进修学校贺雯【摘要】中西方艺术家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孕育了当今世界两大绘画体系,即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可谓泾渭分明,它们的最大不同在于中国绘画表现出一种写意性,注重的是一种高雅的美,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写实性,注重的是一种豪华的美。
在此,我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方的山水风景画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使我们对于中西方艺术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西方风景画;比较中国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表现对象、创作理念和造型手法等诸多方面,归根到底,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表现对象西方的风景画在表现对象上可谓包罗万象,自然风景、人文景观、人物、动物无不包括在风景画的取材之中,但西方艺术家在选取对象时,表现与人有关的风景环境略多于纯粹的自然风光,他们注重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真实的题材,强调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
而中国的山水画画家的描绘对象虽然也涉及自然风景的方方面面,但它多是以表现“纯”自然风景中的山水为主,表现人文景观和生存环境的“界画”次之。
在自然风景中,又以“大山大河”为主要题材,描绘其它题材类型的作品次之,这就形成了中国山水画在表现对象方面与西方风景画相比,中国山水倾向于抒发对大自然的天籁之美的欣赏,而西方风景画似更关注大自然与人的具体生存关系.二、创作理念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原则是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为此,要求山水画家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对大自然的观赏、认识和感受,与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认识相融合,酝酿为胸中意象,抒发为画面情景。
所以,中国山水画更强调作者主观情感的移入和在绘制形象的笔法中的彰显。
如元代倪瓒《六君子图》,它描绘的是江南秋色,画面中的山坡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它们疏密掩映,姿势挺拔。
全图气象萧疏,近乎荒凉,笔法简洁疏放。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是两种具有明显差异性的艺术绘画形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画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对自然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对自然和人文精神的表达。
而西方风景画则更注重景观的真实还原和对色彩、透视等技术的运用。
本文将从构图、意境表达、色彩运用等方面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进行探讨。
中国山水画在构图上注重表现大自然的气势和神韵,强调画面上的“留白”,有意识地给予观者留白的愉悦,使得观者可以自行去想象画面中“留白”部分所构成的景象。
其构图追求画面的整体和谐,注重意境的表现,希望观者在观赏山水画时能够产生共鸣,在心灵上得到抚慰和启迪。
而西方风景画在构图上更注重具体景观的真实还原,追求透视和光影的表现,更加注重技术手法的运用,以求在画面中尽可能表现景物的真实性。
两者在构图上的差异主要在于中国山水画更加强调对意境的表达,而西方风景画更加注重对景物的具体描绘。
中国山水画在色彩运用上更注重对自然界的神秘和气韵的表现,注重对山水空间的意境感的表达。
在中国山水画中,色彩是通过“水墨”来表现,通过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笔墨轻重等技法来表现山水空间的氛围和情趣。
而西方风景画在色彩运用上更注重对景物的真实还原和对光影的表现,追求色彩的逼真和生动感。
在西方风景画中,色彩是通过各种绘画颜料来表现,追求在画面中表现出真实的景物色彩和光影效果。
两者在色彩运用上的差异主要在于中国山水画更加注重对自然的神秘和气韵的表现,强调笔墨的表现手法和意境的营造,而西方风景画更加注重对景物的真实还原和色彩的逼真表现。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构图、意境表达、色彩运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中国山水画注重意境表达和笔墨的情趣,更加强调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体验;而西方风景画注重景物的真实还原和技术手法的运用,追求在画面中表现出真实的视觉效果。
这种差异性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和审美情趣的不同追求。
大自然之美中西方山水的异同探究
大自然之美中西方山水的异同探究大自然之美:中西方山水的异同探究一、引言大自然的美丽令人陶醉,山水作为大自然的代表之一,吸引着中西方人民的目光。
中西方文化因地域与历史差异,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山水风景。
本文将针对中西方山水的异同进行探究,以揭示不同文化对于大自然的理解与表达方式。
二、中式山水的特点中式山水以“山水画”的形式广为人知,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深厚的哲学意蕴:中式山水画注重意境的表达,追求“不以形似而写神似”,通过山水的形象来传递思想与情感。
画中山水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2. 反映自然之神韵:中式山水画追求“写意”,强调自然景观的神韵与气势。
山水画中常见的层峦叠嶂、奇峰怪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雄奇。
3. 追求虚实相间的景深感:中式山水画通过运用“前景、中景与远景”的概念来凸显景深感,让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虚实结合的手法,给予画作更多的变化与韵味。
三、西方山水的特点与中式山水画相比,西方山水更倾向于写实与细腻的表现方式。
以下是西方山水画的特点:1. 追求真实的描绘:西方山水画注重对自然景观的真实描绘,致力于还原自然之美。
绘画技巧上,西方山水画经常运用透视法与明暗对比,以增强画面的真实感。
2. 强调细节与细腻的技法:西方山水画追求细节的精确表达,注重色彩的丰富与细腻的层次感。
通过精心雕琢的技法,营造出浓郁的氛围与情感。
3. 注重自然的壮美与浩渺:西方山水画常常体现出景物的宏伟与浩渺感,营造出一种广袤、开阔的氛围。
画中的山脉、河流或瀑布,常常以庞大的形象展现自然之力。
四、中西方山水的异同对比中西方山水在表现手法与审美取向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以下是中西方山水的异同之处:1. 表达方式的差异:中式山水注重表达内在的思想与情感,追求山水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突出意境与神韵;而西方山水则更注重对现实世界的还原,追求真实与细腻的描绘。
2. 集中与分散的视觉效果:中式山水画常常通过虚实结合来创造出深度与层次感,画面中的景物以点、面、线的组合来达到集中的视觉效果;而西方山水画则更注重画面的整体布局,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观者的视线在画面上自由流动。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艺术形式,它们在表现风景和
自然景观时的风格和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绘画的技法和风格上,
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两种不同文化对于自然的理解和审美情趣的差异。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进
行探讨,分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表现手法和意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山水画以“静”
为主要特点,追求自然景物的灵性和内在意境。
画家们注重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表现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和神秘气息。
他们常常通过“以意传形”的手法,以凝练的笔墨
和简洁的线条表现出山水景色的灵动和气韵。
“以墨写意”、“点染山水”是中国山水画
的独特之处,画家们通过墨色的深浅、粗细来表现山水的蜿蜒曲折、气势磅礴,表现出山
水的壮美和空灵之美。
而西方风景画则更注重对景物的写实和细致描绘。
西方画家们善于运用透视、光影和
明暗的对比来表现景物的真实感和立体感,追求对于景物形态、色彩和细节的真实还原。
西方风景画强调对自然景色的直接观察和描绘,力求表现出景物的物理特征和外在形态,
追求对景物形式的完整和真实的再现。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山水画倡导“山水有情”,认为山水有灵,山川河流有情感,有生命。
画家们通过对
山水的描绘和构图,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
他们认为自然景物是有情感的,因此注重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布局,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情感抒发和内在美的体验。
论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异同-文档
论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异同-文档论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异同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是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体系与发展历程的,但无论两者有何不同最基本的描绘对象未曾改变,都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为主,致力于对客观事物的美的发现、探索和寄托审美主体的认识、理想与情感。
可谓山水画和风景画在本质上是有相同之处的,并且两者在起源问题上几乎雷同。
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各自的文化底蕴、美学思想、审美情趣和表现方法等方面。
下面就这几个方面谈谈两者的异同之处。
起源中国的山水画,在战国以前就已经出现,到汉代初具雏形,但滋育于东晋,于南北朝正式确立,到隋唐发展兴盛起来。
在古代的文献上,杜预注《左传》,所谓“禹之世”,就有“图画山川奇异”。
又有王逸注《楚辞?天问》篇说“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天地山川”,由此可见在此以前就已经有山水画了。
但在汉魏壁画中不难看出山水画还仅仅只是以人物画的背景而出现,可是对于山水画的发展,却做了充分的上阶准备。
[1]进入晋代,在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描中山水作为配景出现,但也有他写的《画云台山记》,一篇阐述如何创作《云台山图》的山水画设计图略。
至南北朝,有宗炳撰《画山水序》,王微撰《叙画》,描写山水画的画理画法。
这都足以说明山水画的体系在此时期已经完全脱离人物画并逐渐确立成为独立画科。
到了隋唐,出现了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王维、张?b等一大批专画山水的大师。
这些大师将山水画逐渐推向蓬勃发展的道路。
在起源上,中西方的风景画是大致相同的,西方风景画最早同样也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在以后才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
在西方的艺术史里,我们可以看到,15世纪初期尼德兰的抄本装饰画上,风景已经在画面上占很大比重。
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有着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画的搭配。
真正纯粹的风景画最早是以素描等小幅画面形式出现的。
一直到15世纪,风景才从人物画的背景中彻底的摆脱出来,成为了独立的画种,但这个时期的风景画还不是非常成熟。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区别以图作对比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区别以图作对比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艺术特点之比较中西方艺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中国艺术追求写意性,意在表达其神韵,以线条和水墨作为基本的造型手段;而西方艺术追求写实性,也就是对现实事物的模仿再现,主要以块、面、明、暗和色彩为造型手段。
在此,我们以中国古代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为代表,对中西艺术作一个较初步的分析和比较,使我们对这两种艺术形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特点及艺术精神▲《湖庄清夏图》北宋赵令穰描绘了夏季湖的平远景色。
开卷是湖庄临岸,垂柳拂溪;接接着一座小桥横跨水上,湖中莲叶田田,群鸭游;岸上绿树成的,远处烟水迷蒙;路转溪头,又见绿树环抱中,数间村舍,屋后一片林木,在烟雾笼罩下,横向舒展,时隐时显,更增加悠然的灵动气氛,充满幻梦般的诗意。
卷末近景描绘三株形态各异的大树,与卷首树木相呼应。
作品在构图上也颇有特色,斜造的江水,斜向布列的物象构成了斜角线的构图,加强了远近的空间深度,也使自然山水由全景式向特写式转变。
中国古代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就是它的写意性,这也是中国绘画艺术最根本的特点。
所谓写意,就是偏重于意韵与情趣的表达,并不拘泥于客观对象本质的外貌形态,在观察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强调主观情感的融入,或强调哲理性的显现,或重视抒情的表达。
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及宇宙人生观紧密相连。
因为中国古代信奉道家思想,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哲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乃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基础。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强调“天人合一”老庄思想。
它强调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通过山水画将山水作为天地化身,来表达画家对天地玄黄的感受。
所以,自古以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所以,一个中国山水画家只有容纳百川万物的胸中意气,才能做到下笔挥墨洒脱自如,才能表现出山水画那种超然与淡泊的意境。
石涛所说:“予得黄山之性情,不必指定其处也。
略论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差异成因
中在敦煌石窟内。
为风景画逐渐独立 出来 。
真正意 义上的西方风景 画出现在 l 7 世 纪 。 当 时 新 成 立 的
荷兰共 和国反对偶像崇拜 ,促使画家们 勇敢摆 脱神话 与宗教 题材的 束缚 ,这就为风景 画以及静物画的 发展提 供 了空 间 ; 其 中最具 代表性的作品是霍 贝玛的 《 林荫道 》。该作 品已经
中国 山水 画与西 方风 景 画分 别形 成 了各 自独特 的审 美
中 国最 早 的 山水 画应以 隋 代展子 虔所 作 游 春 图 卷
风格 。通过 研究中 国山水 画及西 方风景画 ,可看 出其表现内 为代表 。该 画作描绘 的是 人们春游的场景—— 后经宋徽 宗题 容 均为 自然景 观 ;但 由于 东西 方文化 背景 以 及审 美体 系不 签 ,为迄今 中国存世 最古老之画卷 。这一 时期的 画家 们对景 同,在表现 手法和使用 工具 上存在明显差异 。在表 现手法方 物 的描 绘 已经 比较 成熟。到 了唐代 ,中国画家开始大量 创作 面 :中国山水画的构 图是散 点透视 ,这就从结 构上 打破 了时 风 景画 ,从大 自然 中寻找万物的生存规律 ,抒发审 美 自然的 外师造化 ,中得心 源” ,主张将 眼中 空 的界限 ;而西方风景 画的构图是焦点透视 。也就是从一个 情 怀。唐 人张垛提 出 “ 固定的视角进行作 画。从绘 画工具来看 :西方的绘画工具 多 的客观事物与心 中的主观情感相融合 ,这 种理论从此 成为中 是 油性 颜料与油 画布 ,而 东方的绘画 工具 则多为水性颜料和 国 山 水 画 的 指 导 理论 。 盛 唐 时 期 , 山水 画 已形 成 独 立 画科 。 宣纸 。以描绘对象来说 :中国山水画的表现 对象多 为名 山大 西 方 目前 遗 存的 最 早 的风 景 画是 公元 前 l 世 纪 的湿 壁
浅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艺术表现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区别
浅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艺术表现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区别所谓风景画,即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在中国称为“山水画”,在西方称为“风景画”。
风景画一词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除了名称不同,二者的观察方法、表现手法、作画工具亦皆有大不同。
在观察方法上,中国的山水画更注重画家个人的审美体验,而西方则重客观科学;在技法上,中国山水画重笔墨,轻色彩,西方风景画则重色彩对形体的塑造,可以说没有色彩,就不成其为风景画。
中国山水画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理想,即南朝宋画家宗炳所谓的“山水以形媚道”。
它不像西方风景画那样,为了自然美而把风景忠实再现或为了形式美而把风景变形与抽象,它是一种表现人生哲学的工具,所以宗炳才会提出“万趣融其神思”来达到“畅神”的目的。
它是画家心灵的创造,是理想化的写照,它需要“造境”,而不是停留在“写景”上。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思想哲学、文化艺术、审美意识等都是不同的。
这一切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西画家的作画方式。
他们各自使用的作画工具也有差别:中国画材料是毛笔、宣纸、绢帛、水墨、矿物与植物颜料,这些材料属于柔软性质,水性的墨与色易流淌,特别适合画似与不似之间的文人画写意山水,它又有一次成形不允许修改的高难度技巧,使之难以深入刻划。
而西方绘画使用化工颜料和油性的粘稠颜料、硬毫性的排笔、帆布、亚麻布、木板等,非常适于画家在室外写生,认识自然,感受自然,追求视觉的发现,使再现体积、光彩、三维空间的风景画能深入进行刻划细部,达到写景目的。
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都是把对自然景物作为描绘对象。
西方画家对风景刻画得细微逼真,已经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其光影、景色,几乎同眼见的一模一样,西方风景画首先以真实的再现和灿烂的色彩感动人。
通过描绘海滩、风车、牛群、肥沃的土地、葱郁的森林,表达他们对山川的热爱之情。
如普桑的《阿尔迪亚的牧羊人》、康斯泰勃尔的《干草车》、透纳的《暴风雨的汽船》、弗里德里希的《海边的修士》、莫奈的《日出印象》、柯罗的《枫丹白露清晨》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1. 引言1.1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起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起源。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图像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观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密不可分,这种审美文化传统在中国山水画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而西方风景画的起源则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壁画和史诗诗歌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西方风景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起源上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这也导致了它们在艺术表现方式、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性。
1.2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发展历程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两种画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演绎。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古代中国,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朝代的发展演变,直至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
中国山水画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西方风景画的发展历程则较为复杂,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有了相关作品,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真正开始兴盛。
从十四世纪的佛兰德艺术到十五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再到十七世纪的荷兰黄金时代,西方风景画经历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风格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轨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两种文化下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趋势的差异,也展现了各自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魅力和风格特点。
1.3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重要性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是各自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背景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山水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艺术形式,更是对自然和人文的诗意体现。
而西方风景画则在西方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代表着对自然景色的现实描绘和感性表达。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是两种不同的绘画形式,在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及文化内
涵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首先,在表现手法方面,中国山水画注重于意境的表达,强调画家对自然景观的感悟
和抒发。
中国山水画偏重于笔墨的运用,以线条、点、面的表现技巧为主要手段,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中山水画的构图更倾向于静态的平面布局,并且注重画面的整体美感,不追求真实的细节和精细的描绘。
相比之下,西方风景画更侧重于真实性和写实性,
追求对自然景观的精准描绘和表现。
西方风景画通常使用油画、水彩等材料,基于色彩和
光影的表现方式,注重细节和空间的处理,甚至可以把风景画拓展到表现人物和社会历史
等多个方面。
其次,在艺术风格方面,中国山水画以含蓄和抱韵的表现方式来表达画家的意境和情感,注重自然景观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中国山水画在表现手法上秉持“以意驭笔”的绘画思想,更注重带有一定情感色彩的艺术体验。
与此相反,西方风景画强调对自然景
观的客观反映,注重表达真实和具体的情感。
西方风景画的艺术风格更多的体现出厚重和
精神上的力量,常被用来表达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最后,在文化内涵方面,中国山水画注重于抒发自然合人的思想和文化精神。
中国山
水画中常出现的松竹梅、桃花、岩石等元素,常常隐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传达了中国文
化中的意境与情感。
而西方风景画更注重表达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历史背景,常常通过绘制
城市风光、人物故事等来表达人类活动与社会进步的历程。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创作背景、艺术表现和审美价值。
在表现方式、造型特点、画面要求和审美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一、表现方式的差异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式主要是以生活中的自然景观为创作素材,以传统的意境意象为主要特征。
艺术家以“写意”为表现方法,多以笔墨淋漓、勾勒飘逸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自然环境的韵味。
而西方风景画则更注重于现实主义表现,利用画笔和颜料来准确再现自然环境的细节,使画面更具真实感和逼真性。
二、造型特点的差异中国山水画注重的是“气韵生动”,偏重表现自然景观的内在情感和精神内涵,通过强调在不同时间和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的不同表现形态,展现出“变幻无穷”的崇高艺术感。
而西方风景画则更加重视对自然景观的真实描绘,着重描绘自然景观的外形特征和物质存在,通过色彩和细节来表现自然环境的细腻之处。
三、画面要求的差异中国山水画追求的是“虚静宏大”的画面效果,通过安排画面的自然、山川、绿树和水流等元素,创造一种静态时空的境界,使观赏者感受到一种开放、自由的精神氛围。
同时,山水画追求“墨韵天成”,强调笔墨的张力和墨色的具象效果,强调笔墨艺术对画面的质感和深度的提炼与表达。
而西方风景画则更强调对画面的细节表现,包括光影、色彩和线条等方面,通过重新构建自然景观的外部形态,营造出一种质感鲜明、真实可感的画面风格。
四、审美理念的差异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追求的是“意境超然”的审美效果,不仅强调艺术家个人的创作思想和表现风格,更重视画面共鸣和音律的表现方式,深化画面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这种审美理念在艺术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中国山水画独具一格的核心特征,也成为传统山水画的价值之一。
而西方风景画更注重于对现实生活的直观性和真实性的表现,更强调观赏者的视角和情感体验,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表现特点之比较的开题报告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表现特点之比较的开题报告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都是着名的山水艺术形式。
虽然两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存
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它们都追求展示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本文将会比较中国山
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特点,以期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中国山水画通常采用简洁明快的笔触来表现大自然的奇特之处。
它的绘画方式
注重于意境和气氛的营造。
这种形式不仅显得博学多才,而且充满哲学思想。
相反,
西方的风景画更注重细节描绘和逼真的表现技巧。
它们通常用光和阴影,颜色和纹理
等细节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和逼真程度。
其次,中国山水画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来表现景物的美感。
山、水、树、石等
特定元素都被画家巧妙的组合在一起,以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这类作品忽略了细
节的完美,而是强调通感和感性的体验。
西方的风景画则注重画面的真实性和精细度。
它们试图通过详细的细节和修饰来表现出景象的独特之处。
最后,中国山水画通常将人物和建筑物作为配角,强调大自然的永恒和庄严。
而西方
的风景画通常将人们和物体放在一个更加平等的地位上,以表达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
谐共处。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方式,但它们都是表现
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手段。
这些艺术形式的比较不仅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了解两种文化的美学风格,而且对于今后的美学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西方山水风景画的差异
衡南县教师进修学校贺雯
【摘要】中西方艺术家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孕育了当今世界两大绘画体系,即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
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可谓泾渭分明,它们的最大不同在于中国绘画表现出一种写意性,注重的是一种高雅的美,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写实性,注重的是一种豪华的美。
在此,我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方的山水风景画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使我们对于中西方艺术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西方风景画;比较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表现对象、创作理念和造型手法等诸多方面,归根到底,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表现对象
西方的风景画在表现对象上可谓包罗万象,自然风景、人文景观、人物、动物无不包括在风景画的取材之中,但西方艺术家在选取对象时,表现与人有关的风景环境略多于纯粹的自然风光,他们注重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真实的题材,强调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
而中国的山水画画家的描绘对象虽然也涉及自然风景的方方面面,但它多是以表现“纯”自然风景中的山水为主,表现人文景观和生存环境的“界画”次之。
在自然风景中,又以“大山大河”为主要题材,描绘其它题材类型的作品次之,这就形成了中国山水画在表现对象方面与西方风景画相比,中国山水倾向于抒发对大自然的天籁之美的欣赏,而西方风景画似更关注大自然与人的具体生存关系。
二、创作理念
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原则是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为此,要求山水画家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对大自然的观赏、认识和感受,与自己对社会生活
的体验认识相融合,酝酿为胸中意象,抒发为画面情景。
所以,中国山水画更强调作者主观情感的移入和在绘制形象的笔法中的彰显。
如元代倪瓒《六君子图》,它描绘的是江南秋色,画面中的山坡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它们疏密掩映,姿势挺拔。
全图气象萧疏,近乎荒凉,笔法简洁疏放。
此画用以枯见润的简练笔墨,营造了湖光山色荒寒空寂的意境,作者借简洁清淡的画面既反映了元代文人失落的心态,又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画家崇尚平淡天真的审美理想。
西方风景画的创作原则是通过创造如真如幻、空间深远的美景,使观者在一种如临其境的审美过程中,获得对某种精神内容或情感理想的体验。
他们强调对景写生,从现实中感觉大自然,依靠丰富的色彩、细微的光感表达一种真实存在的自然风光,以此表达自身对大自然的理解。
为此,西方风景画以符合视觉真实的写实手法为创作的基本手段,视具有特定时空真实感的风景美为象征精神意义的基础。
如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的《干草车》,它是一幅英国农村风景画,画面的前景是一条小溪,一辆拉着干草的大车正涉水行进,车的前方是为阳光所照的草丛和茅屋,它是画面的中景;远景则是笼罩在阳光下的一条茂密的树林带和广阔的田野,明亮的蓝天飘着银白色的云朵。
一切显得是那么真实宁静、和谐优美而又充满生气,就连大车涉水而过惊动了小狗的狂吠声,我们也似乎可以听到,画面中对空气和绿树上光泽的表现则尤其令人感到钦佩不已。
所以,西方风景画相对更重视对自然景观的形象再现。
三、表现方法
在表现方法方面,中国山水画对对象的描绘不过分拘泥于细节,多从物象的结构组织出发,形成了能够反映物象特点的程式化手法。
在构图处理上,讲究“散点透视”,讲究“以小观大”,以游动视点巧妙地组织高远、平远、深远、阔远的关系,可以根据作者需要,移动立足点来进行观察,凡在立足点上能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到画面中来,因而多有长卷式作品。
同时,在笔墨技巧中形成了规范化的各种皴法和点苔法。
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董源的《潇湘图》。
西方风景画对描绘对象既强调整体把握,又讲究细节真实,特别注意对象的具体时空特点的把握和表现。
在构图和空间处理上,采用焦点透视法,追求再现特定视点、时间、空间中的光感、色彩感的真实性。
表现手法早期以细腻平滑为主,色调统一,色彩和谐,18世纪中后期以来逐渐向重视笔触、肌理、色彩的鲜明个性化发展,并日益加强了主观的表现性。
应当看到,西方现代艺术中的主观表现性,与中国古典艺术中的主观表现性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即,中国古典艺术中的表现性,是基本偏于主观的表现性,而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性,则是一种鲜明的强调个性、强调反叛精神,甚至追求完全摆脱客观现实(如抽象表现主义)的主
观艺术表现性,这其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差异是根本性的。
如:荷兰画家霍贝玛的代表作《林间小道》又称《米德尔哈尼斯林荫道》,《林间小道》这幅画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作古典的示范作品。
它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明晰,构图处理有力地表现出空间的推移,使人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成为运用透视法的典范。
尼德兰现实主义画家勃鲁盖尔,《雪中猎人》是他1565年创作德六幅田园式风景画之一,他也以深刻的笔触,精准的表达了土地上生活着的精神面貌。
四、造型手段
中国山水画的线条(皴法)是塑造物象、缔造意境的主要手段,是中国山水画技巧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在中国山水画几千年的发展中,线条(皴法)描绘物象、表达意境的功能也在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独立审美价值也越来越深厚。
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提到:“古人言运笔作线,往往以‘如屋漏痕’‘如折钗股’‘如锥画沙’‘如虫蚀木’等语作解譬”,可见其形之丰富。
他还认为,“吾国绘画,以笔线为间架,故以线为骨。
骨须有骨气,骨气者,骨之质也”。
苦瓜和尚认为,“画法之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一笔也。
……盖吾国绘画,以线为基础。
”中国画线条因时代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时代风格。
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看线的演变,它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一是隋唐时期的“空勾无皴”(只有勾线而无皴法)期,代表作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二是宋元时期的开创变革期(既有勾又有皴),代表作如黄公望的《天池石碧图》、王蒙的《秋山草堂图》。
三是明清及近现代的继续探索期。
如近代石鲁以花鸟画技法入画,李可染的光感如画,证明了中国山水画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由此可见,线条(皴法)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
而西方艺术家在描绘眼中的对象时,是将物象当做“面”来理解的。
事实证明,塑造形体的立体感时“面”要优于“线”,“线”在表现物体的体积感时较为薄弱,而“面”表现出来的东西则更具体积感。
与中国画画家提倡“不拘于形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同的是,西方风景画家的创作目的是为了靠拢真实的世界,而非抒写胸中世界。
西方风景画中的山水草木以及人物都是通过一个一个的“面”组成,通过对“面”的使用增强了画面的体积感和真实感,所以西方的山水画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而中国山水画却又有直指人内心世界的力量。
五、色彩形态
中国山水画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这种化繁为简的创作方法更符合中
国儒家思想所追求的那种平淡中庸、清心寡欲的境界。
在墨与色的关系上,一种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一种是墨不碍色,色不碍墨,互不侵犯,相得益彰。
中国画比较重视物体形象的固有色,强调色相的轻重、明暗、深浅、色块大小的变化,不强调光源色、环境色,而更多地是注意色彩本身的明暗层次和同类色的运用。
在谢赫的“六法”中,“随类赋彩”就要求画家随自然物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认识后施以色彩。
较西方的风景画而言,中国山水画的用色更多的是墨色与彩色相互衬托,形成一种富有装饰性的色彩关系。
西方的风景画家对色彩的追求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可以说,色彩是西方风景画的灵魂,也是西方风景画不可或缺的画面元素。
他们对色彩的表现和研究是十分重视科学和逻辑的,画家们对色彩的纯度、明都和冷暖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以使画面中的色彩效果可以达到照片级的效果,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勃鲁盖尔《金色花瓶里的花束》和维米尔的《代尔夫特风景》中感受得到。
【参考文献】
【1】作者:王宏建《美术概论》出版日期:2011.5.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作者:李昌菊《中外美术史》出版日期: 2011.09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3】作者:周积寅《古代艺术三百题》出版日期:1989年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4】夏盛品《书画艺术》 2006 第1期
【5】文平《时代文学》 2010 第2期
【6】李剑南《陕西教育》 2004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