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形势与主权债务危机

合集下载

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浅谈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摘要: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国际能源价格变动、世界贸易隐患增加、货币形势日趋紧张等情况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状态和形势,也影响着中国对于世界经济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战略决策。

世界经济在变动与调整中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形态,在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也相对出现了更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关键词:世界经济中国经济欧债主权债务危机国际原油价格贸易货币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蹒跚。

经济增长在低位徘徊,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

今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持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

1、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自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在风险和挫折中已进入了缓慢复苏的第五个年头。

目前西方国家经济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安定因素,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可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1)美国经济存在复苏迹象美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随着美国政府四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推出,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成功的把危机的影响转嫁给了其他国家。

美国经济逐渐回暖,但后续增长状况仍不容乐观。

美国的失业率指标也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局面,经过几年的调整,但仍然偏高。

2)欧元区经济陷入持续衰退金融危机对欧元区影响较大,欧元区很多国家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

欧元区各国的GDP 增长率近期持续负增长。

尤其是欧元区国家的失业率屡创新高,受债务问题困扰的希腊和西班牙等国的失业率上升尤为明显,西班牙2013年一季度失业率达到了27.16%,创下了历史新高,所以欧元区的经济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

3)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低速增长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内部出现一定的分化,传统的“金砖国家”增速同步放缓,而一些小型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

当前国际形势热点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热点问题
• 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几个热点问题 •
——当前国际局势与未来发展趋势
• 一、经济形势复杂多ຫໍສະໝຸດ 经济复苏任重道远• 美国增长放缓明显 • “两高一低”:高失业率、高赤字、低增长 • 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蔓延
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
• 当前世界经济风险因素: • 第一,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出现回落,
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 第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 • 第三,通胀成为世界经济形势基本面中潜 在的重要风险因素 • 原油 • 铁矿石 • 粮食
埃及示威群众与军警冲突
反穆巴拉克标语
穆巴拉克笼中受审
巴林民众示威
利比亚战火
后卡扎菲时代(中为过渡委员会主席加布里勒)
• 原因:
• 1、内部因素 • (1)社会矛盾积重难返——民生问题 • (2)执政者对社会变化熟视无睹——民主
问题 • (3)政治体制的僵化,适应能力完全丧 失——民主问题 • 2、外部因素 • 西方国家在中东北非地区进行渗透,大力 推销自己的政治制度 • 启示
• 中国经济目前存在“内忧”、“外患” • 内忧: • 通货膨胀 • 产能过剩 • 外患: • 世界范围内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不断出台 • 针对人民币汇率的货币战争 • 中国也面临机遇
• 二、中东北非局势动荡 和平前景扑朔迷离 • 发端于突尼斯、发酵于埃及、 发展于利比

突尼斯民众示威
• 三、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传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 1、美国防范中国继续对华战略围堵 • 2、美欧“民主”干预渗透危害中国及周边安
全 • 3、与周边邻国有关领土领海争端危机升级
• (二)非传统安全领域面临重大威胁 • 1、国际及民族宗教分裂恐怖主义 • 2、能源安全问题 • 3、经济金融安全问题 • 4、信息化安全问题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

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

一、主权债务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

二、主权债务违约现在很多国家,随着救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债务的比重也在大幅度的增加。

当这个危机爆发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主权违约,当一国不能偿付其主权债务时发生的违约。

传统的主权违约的解决方式主要是两种:·违约国家向世界银行或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借款;·与债权国就债务利率、还债时间和本金进行商讨。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当中,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主权债务违约,他是不能以自己的主权作为报酬来偿还债务的。

通常的主权违约发生以后一般都是以上述两种方法进行解决。

主权评级涉及的内容很广,除了考虑GDP的增长趋势、对外贸易、国际收支情况、外汇储备、外债总量及结构、财政收支、政策实施等影响国家偿还能力的因素,还要对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所造成的财政负担进行分析。

根据国际惯例,该国境内单位发行外币债券的评级上限,不得超过国家主权等级。

一、概述开端: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但金融界认为希腊经济体系小,发生债务危机影响不会扩大。

2009年12月8日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

2009年12月15日希腊发售20亿欧元国债2009年12月16日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下调为“BBB+”。

2009年12月22日穆迪宣布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1下调到A2,评级展望为负面。

发展: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

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调降该国债信评级2010年2月4日西班牙财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体公共预算赤字恐将占GDP的9.8% 2010年2月5日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惶恐,西班牙股市当天急跌6%,创下15个月以来最大跌幅蔓延: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与展望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与展望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与展望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全球经济形势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并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全球经济形势分析1.国际贸易不稳定性增加当前,国际贸易不稳定性仍是全球经济的一大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政策频繁调整以及全球价值链的重构等因素,导致了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加,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压力。

2.全球经济增长动力疲软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呈现疲软的态势。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动力不足,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放缓,全球经济增速下滑。

其中,欧洲债务危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贸易摩擦等因素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了较大压力。

3.金融风险待解决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问题也是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一大隐忧。

由于市场波动加剧、新兴市场债务问题等原因,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此外,虚拟货币的崛起及其潜在风险,也给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带来了挑战。

二、全球经济展望1.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自由贸易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维护自由贸易是摆在各国面前的任务。

各国应共同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通过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和落地,打造公平、开放和稳定的全球贸易环境。

2.深化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韧性当前,各国应深化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方式,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此外,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

3.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繁荣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必须追求的目标。

各国应加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同时,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实现经济繁荣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4.加强全球治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全球治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各国应加强沟通与合作,统筹应对全球挑战。

特别是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各国应加强协商、协调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思考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思考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思考工商1101 潘泓1101100124一、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形势1、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

首先,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近期美国经济出现改善苗头,但长期增长的势头依然微弱,欧盟经济今年只能蹒跚前行。

日本经济长期靠外需拉动,但受日元升值、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2011年日本出现了30多年未见的贸易逆差,加上国内部分产业呈现外迁趋势,日本经济今年增长前景黯淡。

在新兴经济体中,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国经济虽然保持增长态势,但由于通货膨胀困扰,在控通胀和保增长方面面临两难选择。

其次,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欧盟长期高福利政策以及巨额开支使财政赤字、公共负债难堪重负,但这些国家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政策调整,自身根上的问题和全球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就出现了欧债危机。

希腊等高负债国家历史遗留问题严重,经济持续负增长,政局普遍动荡。

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政治的影响还在继续发酵,看不到彻底解决的希望。

风险正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向银行业扩散。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主权信用尚好的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大国也受到冲击,市场信心较为脆弱。

再次,全球物价走势不容乐观。

当前,供需矛盾尚未有效缓解,多种商品实际仍处于脆弱的紧平衡状态,加上发达国家持续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埋下了通胀的种子。

在经济复苏放缓、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同时,发达国家通胀水平却在逐步攀升,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大。

总之,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面临诸多变数,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变化的过程极其复杂。

世界经济完全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2、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自2008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总体走势经历了一次由2010较快复苏到2011再次减速的变化。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既不平衡,又很脆弱,经济下行风险有所抬头。

形势与政策-当前国际形势与热点问题

形势与政策-当前国际形势与热点问题

三、国际地区热点和难点问题新老交 织,世界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
(一)西亚北非局势引发地区大动荡,政治冲突和政 权更迭此起彼伏,各种政治势力展开角逐。 (二)日本核泄露灾难引发核能安全领域的反思,各 国重新审视核能安全规划。 (三)海权争端热度不减,北极热明显升温,南海争 议波澜四起。 (四)网络安全问题愈加突出,西方抢抓网络空间主 导权。
加拿大介入北极之争 派兵巡逻宣示“主权”
俄罗斯:军事部署步步为营,先声夺人抢占先机
三、国际地区热点和难点问题新老交 织,世界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
(三)海权争端热度不减,南海争议波澜四起。 150国围猎南沙油气 ,菲律宾蚕食60年,菲律宾表示将 要武力解决南海问题。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或扬言插手南海问 题或直接参与在该地区的军演,给该地区带来了更多的不 安定因素和不确定性,使得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合作 与竞争同步发展
欧洲一体化在艰难中推进,金融和债务危机波澜起 伏。
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合作 与竞争同步发展
日本地震、核泄露灾害对日本国民心理造成巨大冲 击,仍努力刺激经济,战略上拉住美国,力保政治 经济影响力。
东京,美国总统 奥巴马拜会日本皇宫 明仁天皇夫妇
三、国际地区热点和难点问题新老交 织,世界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
(四)网络安全问题愈加突出,西方抢抓网络空间主 导权。
四、我国着眼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国 际战略竞争,积极营造总体有利的外部环 境
(一)开创了大国外交新局面。 中美关系进入双方共建相互尊重、互利 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新阶段; 中俄加大了相互政治支持,不断推进中 俄西线天然气管道等能源领域大项目合作;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断充实。

近年世界发达国 家和新兴市场国 家主 权债务危机及其警示

近年世界发达国 家和新兴市场国 家主 权债务危机及其警示

近年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及其警示《近年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及其警示》在全球经济的舞台上,主权债务危机近年来频频成为焦点,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新兴市场国家如希腊、阿根廷等,都曾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泥沼。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发达国家中的典型案例——美国。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债务规模一直居高不下。

多年来,美国政府不断扩大财政支出,尤其是在军事、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等领域。

同时,减税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政收入。

这种收支不平衡导致了债务的持续累积。

尽管美国凭借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美元的霸权地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债务压力,但庞大的债务规模仍然是一颗潜在的“炸弹”。

一旦市场对美国的偿债能力失去信心,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

日本也是发达国家中面临主权债务危机威胁的国家之一。

长期的经济低迷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得日本政府不得不通过大量举债来维持社会福利和刺激经济。

然而,这种依赖债务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带来显著的经济增长,反而使得债务负担越来越重。

日本的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一直处于极高水平,财政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再将目光转向新兴市场国家,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令人印象深刻。

希腊在加入欧元区后,享受了低利率带来的好处,过度借贷以刺激经济和提高社会福利。

但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增长放缓,财政收入减少,而债务本息支付压力却不断增大。

最终,希腊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引发了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

这场危机不仅导致希腊国内经济衰退、失业率飙升,还对欧元区的稳定造成了冲击。

阿根廷同样经历了多次主权债务危机。

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外部融资以及政策的不稳定是其主要原因。

阿根廷的债务危机往往伴随着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加剧,给民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这些主权债务危机给我们带来了诸多警示。

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各国政府应当保持财政收支的平衡和可持续性。

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随着2024年世界经济的波动和不确定性,人们对于2024年的经济形势充满了期待和担忧。

本报告将分析目前世界经济的现状,预测2024年的主要经济走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世界经济形势分析1.1原因分析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全球贸易摩擦的升级导致了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加,给企业和市场带来了困扰。

其次,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的消费和投资下滑,未来的增长动力减弱。

最后,全球股市的震荡和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成为经济增长的阻力。

1.2动向分析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全球经济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7%,并预计2024年将保持在3.7%左右。

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增长稳定,欧洲经济增长放缓但仍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依然强劲。

二、2024年世界经济预测2.1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面对2024年的全球经济形势,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贸易摩擦的升级可能会继续阻碍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增长,进一步增加经济不确定性。

其次,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债务风险和房地产泡沫等问题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的困境。

最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问题也需要引起关注。

2.2主要经济体的展望(1)美国:美国经济增长稳定,继续受益于减税政策和财政刺激措施。

预计2024年美国经济增速将维持在2%-3%之间。

(2)中国: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但仍然保持在6%-7%的增长区间内。

政府将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

(3)欧洲:欧洲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如英国脱欧、意大利债务危机和脆弱的德国经济等。

预计2024年欧洲经济增速将比2024年放缓。

2.3亚太地区的经济展望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预计2024年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将稳定在5%以上。

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

同时,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将保持较高的速度。

全球经济形势

全球经济形势

全球经济形势:长期低迷当今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波动和低速增长时期。

这个时期可能延续5—10年。

2007年3月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其严重程度堪与上世纪30年代危机和70年代危机相比。

因此,我们的判断是,当今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波动和低速增长时期。

这个时期可能延续5—10年。

形成这一判断的基本根据是:此次全球经济危机,集中反映出发达经济体多年来在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和财政结构等各个层面存在严重扭曲。

因此,危机的恢复须以这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基本前提。

但是,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十分困难,而且短期内难以奏效,其过程亦十分痛苦。

此外,四年来,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各国均采用了大量非常规刺激政策。

这些政策或在短期内有阻止危机急剧下泻的作用,但亦有损害经济长期发展基础的副作用。

如今,这些负面影响已开始显露。

这无疑给艰难恢复过程中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不可持续的消费/负债经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方式,以消费拉动为基本特征。

消费超出收入水平,形成过度消费。

过度消费意味着低储蓄并导致过度借贷。

过度借贷持续恶化便形成债务危机。

1.美国和欧洲均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之中。

在美国,次贷危机首先是私债危机。

私债危机发生后,为了救助,美联储和财政部先后深度介入,致使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大了数倍,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和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均创历史新高。

于是,私债危机引发了主权债务危机;私债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并发。

在欧洲,危机发生的路径有所不同。

那里径直发生的是主权债务危机。

这集中体现了很多欧洲国家多年来财政赤字高悬并依赖它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

由于私人部门借债生产和消费的现象在欧洲也十分普遍,加之政府的主权债务多被私人机构购买并持有,致使主权债务危机迅速向私人部门转移,私债危机接踵而来。

于是,那里也是主权债务危机和私债危机并发。

简言之,此次主要发生在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危机是广泛涉及公私部门的全面债务危机。

2.实体经济层面的债务危机。

世界经济形势及主权债务危机(中文稿)

世界经济形势及主权债务危机(中文稿)

其五,国家发展战略因素
A. 债务依赖型发展战略 B. 赤字依赖型财政政策 C. 高消费发展模式怪圈 D. 高福利政策难以为继 E. 金融主导型服务产业 F. 金融创新的畸形发展 G. 军事开支上居高难下
其六, 美国全球战略因素
A. 苏美争霸军事竞赛 B. 兑现盟国安全保障 C. 接连发动侵略战争 D. 反恐战争耗费巨大 E. 制约对手战略部署 F. 先导研发财政黑洞
三、美国债务危机的诱因
其一, 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其二,国际货币制度因素 其三, 国会政党政治因素 其四, 国内经济结构因素 其五, 美国全球战略因素
其一,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A.货物链 B.资本链 C.信息链 D.信息链 E.金融链
其二,国际货币制度因素
A. 美政府因素 B. 美联储因素 C. 美元本位制 D. 美债本位制 E. 货币铸造税 F. 通货膨胀税 G. 债务的抵赖
(四) 对国际地位的影响
A. 美国经济总量相对下降 B. 对外贸易规模相对萎缩 C. 难撑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D.量化宽松有损他国利益 E. 货币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五、对世界经济影响探析
(一) 影响世界经济增长 (二) 制约新兴国家发展 (三) 阻碍国际贸易增长 (四) 国际投资面临障碍
(一) 影响世界经济增长
四、对美国经济影响分析
(一)对即期经济的影响 (二)对长期经济的影响 (三) 对美国信用的影响 (四) 对国际地位的影响
(一)对即期经济的影响
A. 国会立法政治较量 B. 加速美国债信下调 C. 国际资本丧失信心 D. 金融天堂出现裂痕 E. 增加政府融资难度 F. 提高利率制约消费
(二)对长期经济的影响
A. 债信下调损害金融产业信誉 B. 服务产业发展前景十分暗淡 C. 边际收益缩水导致消费紧缩 D. 预算削减捆绑政府支出手脚 E. 外贸就业继续成为烫手山芋 F. 福利军费开支继续刚性增长

从国际上看,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四大风险

从国际上看,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四大风险

从国际上看,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四大风险是:1.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风险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扩散的风险 ,就欧元区而言,如果不进一步采取措施来缓解市场的压力,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可能继续蔓延。

受不断冒头的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欧元区经济今年预计只能实现1%左右的经济增长,比去年的1.5%更低。

从欧洲内部来看,今年很可能继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经济增速:德国等核心国家将保持强劲的表现,而许多非核心国家将继续深陷衰退。

新兴市场国家在货币政策方面则面临更大的收紧压力。

这也与今年的另一大风险直接相关,即如果新兴市场不采取更有力的货币紧缩措施,这些地区可能会面临更为严重的通胀问题,特别是亚洲。

3. 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风险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去年发展中国家通胀、发达国家通缩的格局再恰当不过。

不过,眼下,在全球流动性泛滥、席卷全球的极端天气以及近期中东地缘政治的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所有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通胀正有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蔓延的趋势,全球整体性通胀的特征愈发明显。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让局部波动和风险扩散到整个经济体系,物价也不例外,这种价格联动使得“第二轮全球通胀效应”越发明显。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1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231,比上月上升3.4个百分点,已连续7个月上升,为粮农组织1990年开始统计全球食品价格以来的最高。

全球谷物与软商品期货价格再创新高,其中棉花更是创美国南北战争150多年以来的高位。

1月份,作为大宗商品龙头的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月度环比上涨8.54%,同比上涨22.9%;贵金属方面,通胀忧虑加速国际黄金和白银价格上行,国际金价再次突破1400美元,中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达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

4. 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中国是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者之一,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遭遇的各类贸易摩擦涉案金额达到89亿美元,2006年这一态势不会有根本改变应付参考:(1)中国面临的机遇。

形势与政策 欧美债务危机

形势与政策   欧美债务危机

形势与政策欧美债务危机摘要: 当前欧美债务危机席卷全球,使一些经济体经济受损,同时也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思索,同时人们也开始思索欧美债务危机的本质是什么?且我国拥有大量的欧美债券,面对欧美货币贬值的形势,以及我国在此次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我国该如何应对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我国的利益。

本文的目的就是探索欧美债务危机的本质和其对我国的影响以及从中得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此次危机。

关键词:欧美债务危机的本质对中国的影响如何应对一:解析欧美债务危机的本质(一)美债危机的由来1.其债务危机最早是由于小布什和奥巴马的量化宽松政策引起的。

伊拉克战争以后,美经济衰退,政府财政收入下降导致政府无钱可用。

美国即将面临违约危险,于是美国提高债务上线渐渐浮出水面。

通过两党之争最终达成协议:提高美国债务上线限。

(二)美国庞大的债务的来源1.美国经济以借债为根基。

2.美国债为经济的基础是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

3.全球化带来的制造业海外大转移使美国国际贸易经常项目逆差加剧了美国的债务规模。

新兴市场国家的出现及其优惠的投资政策、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发达国家的众多企业。

美国从一个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升级”为服务业和金融业为核心的国家。

产业空心化使美国日常消费品完全依赖进口,这就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

4.政治因素:政府追逐正当眼前利益的不正当财政政策。

5.频频出现的经济衰退,经济危机中用以刺激经济的大幅开支。

6.国民性。

从全球各民族文化来看,美国是高消费高负债。

(三)美国庞大支出构成。

美国的财政支出主要分为强制性支出、可自由支配支出和利息支出。

强制性支出主要是社保、医保和公共医疗补助,三者合计占比约40%。

自由支配支出主要是国防支出,占比约20%。

最大的单项支出是利息支出,占比约7%。

(1)福利支出庞大(2)是军事开支剧增。

(3)是利息开支更是具有绝对的刚性。

(4)是金融危机后政府刺激经济实施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的大量开支。

(四)欧洲债务危机的由来一部分也是由于美国债务危机的影响。

主权债务危机名词解释

主权债务危机名词解释

主权债务危机名词解释所谓主权债务危机是指主权国家与外债国之间的因债务本息偿付、资金周转等方面发生的冲突。

这种危机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引发战争,严重威胁到国际和平与安全。

第一章为世界政治经济形势、联合国与世界银行的作用,美国和西欧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及其对世界和平的影响。

2。

主权债务危机是指主权国家与外债国之间的因债务本息偿付、资金周转等方面发生的冲突。

这种危机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引发战争,严重威胁到国际和平与安全。

二。

按照债务性质,可以将国际债务分为三类:一类是普通国际债务,是由于国际间商品流通、投资及各种交往而产生的债务;另一类是特殊国际债务,主要是国际间资本流动、信贷、担保、结算等方面形成的债务;还有一类就是主权债务,它是一国借入资金、提供服务,以支付利息、归还本金为条件的债务。

三。

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性质的债务危机。

如日本主权债务危机、拉美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导致了政局动荡和社会动荡。

四。

经济全球化与主权债务危机六。

资本自由流动与主权债务危机七。

国际货币体系与主权债务危机八。

美元霸权与主权债务危机九。

汇率制度与主权债务危机十。

财政赤字与主权债务危机一。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主权债务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同时一国内部也出现了财富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扩大。

在这种情况下,债务关系与债务责任的规范越来越难以维持。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主权债务危机既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又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因为这关系到国家利益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

国际货币体系与主权债务危机一国国际收支失衡会造成货币贬值,该国货币地位降低,从而使国际清偿力减弱。

从根本上说,世界各国都承认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基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而且基本符合客观实际。

但是,正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的那样,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绝对的真理。

当今世界上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运转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经济形势

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经济形势
金融机构亏损
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因次贷危机遭 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倒闭,对金 融稳定造成威胁。
全球贸易的萎缩
出口需求下降
随着美国和其他国家经济放缓, 全球出口需求下降,导致贸易量
减少。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为保护国内产业,一些国家采取 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提高关 税、设立配额等,阻碍了全球贸
易的发展。
供应链受阻
03
各国政府加强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共同应对次贷危机对全球
经济的影响。
05
CATALOGUE
次贷危机的教训与启示
金融监管的改革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次贷危机暴露了金融监管的不足,需要加强 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止金融风险积累和扩 散。
改革方向
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加强 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提高金融监管的透明度和可预 测性。
主权债务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后,一些国家出现主权债 务危机,财政状况恶化,债务风险加大 。
VS
私人部门债务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后,私人部门债务风险逐渐 显现,信贷市场收缩,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次贷危机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出口需求下降,投资减少。
发展中国家财政状况恶化
具体措施
推动WTO多哈回合谈判取得进展,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 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
风险管理与危机应对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次贷危机凸显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需要建立完善的 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管理方向
加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全面管理,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具体措施
美国次贷危机后,发展中国家财政状况恶化,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加重。

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内容摘要时至今日,欧债危机已成为既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再次探底的重要因素。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对此臵之度外,中国也不例外。

从根源上来讲,欧债危机的爆发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长期积累的后果,政策之间的矛盾,国家利益间的矛盾,经济稳定与政治大选时间的矛盾等等。

因此,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减小欧债危机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提振经济,恢复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深层次的研究欧债危机的全过程无疑对未来我们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介绍欧债危机的起因,探寻其由一个国家的危机直至蔓延整个欧洲的经济灾难的全过程,深层次的挖掘其本质原因和外部因素,分析其对各国的影响,并针对以上的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关键词:欧债危机;财政统一;政府债务AbstractAs the process of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which may cause another crush on the economy of the world, no country can absolutely avoid being affected because of the united of the world market, including China. In essence, the outbreak of the crisis is the result of the long-time contradictions without settlement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ike policy conflict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interest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ic stability and politician election, etc. Therefore, to deal with all the contradictions above fundamentally,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crisis to the whole wo rld, boost the economy, resume the employment, improve the level of people’s life, deep investigation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risis will be critical and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ur future development.In this article, I will do my best to elaborate and explore that how the crisis can spear from one country to the whole Europe and finally became a disaster, and deeply investigate the basic and outer causes of the crisis, and talk about theinfluence to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how we will deal with the crisis according to all the negative effects mentioned above.Key words: European Debt Crisis; Financial unification; Government paper目录一、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 (1)(一)欧元区信贷扩张凸显制度性缺陷 (1)(二)均衡福利导致国际竞争力下降 (2)(三)监管不力与政府失职 (3)(四)美国评级机构与投资银行的联袂演出 (4)二、对欧洲诸国及其他国家的影响 (4)(一)各国经济遭遇困境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5)(二)打击投资者信心 (7)(三)金融财政改革势在必行 (8)三、应对欧债危机的措施 (9)(一)欧洲各国的应对措施 (9)(二)中国的应对措施 (11)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2011年12月9日的欧盟峰会,在加强欧元区财政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当前世界经济基本形势与我国对策

当前世界经济基本形势与我国对策

当前世界经济基本形势与我国对策一、世界经济基本形势二、全球化和自由贸易遭遇挑战三、美国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四、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挑战五、我国经济对策一、世界经济基本形势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整体呈现缓慢、不稳定、不平衡的局面。

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日益依赖国内市场推动经济发展。

欧元区主要经济体遭遇一系列紧张局势,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债务危机表现显著。

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放缓,尽管仍然表现出比发达经济体更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同时,不可回避的是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加剧,如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气候变化等,呈现出打击全球经济增长的态势。

二、全球化和自由贸易遭遇挑战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作为二十世纪末期以来的主流经济模式,已经被认为是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石。

然而,近些年来,各种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势力正在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试图关闭国门、反对自由贸易,甚至采取一些非贸易性手段打压其他国家,而且这种趋势似乎还在加剧。

全球化和自由贸易遭遇挑战,不仅影响外贸、对外投资等方面,而且会对世界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阻碍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削弱全球经济增长的潜力。

三、美国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其政策措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格外重要。

美国当前提出的政策主张以“美国第一”为核心,旨在保护本国利益。

然而,这种政策对外部世界的挑战性也日益凸显。

例如,美国提出的“取消TPP协定”、“向中国等国开征关税”等举措,严重干扰了世界经济的正常秩序。

美国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遏制“中国制造”,对中国等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缺乏预测性,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四、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挑战在世界经济活动中,金融市场接连不断地出现危机和冲击事件,影响了全球经济发展。

过度杠杆化和投机行为一直是金融市场危机的主要因素。

特别是,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参与风险投资的行为,也给金融市场的风险带来了极大危害。

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一)世界经济增长整体放缓,复苏陷入停滞,但出现全球性二次衰退的可能性较小。

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十分“脆弱”:发达国家深受债务问题和财某某某紧缩的困扰,失业率显著高于危机前的平均水平,经济复苏动力明显不足;新兴市场国家实施的紧缩某某某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将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速呈现普遍回落态势。

全球金融状况恶化,增长前景黯淡,下行风险加剧。

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将增长3.25%,与2023年9月《世界经济展望》相比,下调了0.75个百分点。

但只要美国经济不受到较大冲击,就不太可能出现全球性二次衰退。

(二)美国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反复。

近来,美国失业率回落至9%以下、初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持续下降以及纽约和费城制造业指数大幅回升等迹象表明,美国经济活力有所恢复,经济二次衰退的风险在逐渐减小。

然而,这没有改变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的实质:虽然短期因素能使就业状况短暂改善,却不能使美国经济摆脱无就业复苏的窘境。

而且,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技术创新处于低谷,且难以在短期内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经济将在2023年以至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维持低速增长。

(三)欧债危机持续恶化并开始蔓延,欧元区经济二次衰退已成定局。

2023年欧洲主权债务问题持续发酵,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使世界经济形势变得更为复杂,不确定性增大。

2023年欧债问题将会进一步恶化。

随着欧债危机向核心国家蔓延,2023年的欧洲金融币场不稳定情况将加剧,信贷条件也将变得更加严苛,整个欧元区信用评级都将面临被下调的风险,消费、投资和出口等所有拉动经济增长的要素均将受到严重影响,欧元区整体经济二次衰退已不可避免。

(四)日本经济增长将有所反弹,但低于预期。

2023年日本经济将在灾后重建的拉动效应下结束衰退,实现反弹,但力度低于预期。

一方面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和日元持续升值将导致日本外需疲软;另一方面日本国内电力供应紧张、震后重建预算缺乏财源以及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陷阱”导致超宽松货币某某某策失灵,也将使日本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形势与主权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形势2010年,世界经济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复苏势头较为强劲。

2011年,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通胀、资本流动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可能进一步分化。

■世界经济进一步深化调整,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明显分化(一)发达经济体复苏步调不一,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分化。

美国经济复苏态势好于预期,但工业生产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产能利用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私人消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

2010年11月,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

综合考虑就业、通胀和经济增长三大政策目标,2011年美联储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后,短期内货币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不大。

欧元区经济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复苏力度弱于美国和日本。

为了应对希腊、爱尔兰等国家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欧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先后出台了附带条件的金融救助计划。

在欧央行难以收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主权债务风险较大的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等国家被迫紧缩财政赤字。

日本经济回升较快,但继续面临通货紧缩压力。

日本长期受通货紧缩困扰,公共债务水平很高,内需对经济支撑作用有限,受外部市场影响很大。

日本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时点上不太可能早于美国和欧元区。

(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减速,通胀压力普遍较大。

2010年上半年,新兴市场国家印度和巴西保持了强劲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下半年工业生产明显减速,增速放缓。

2010年印度已经连续6次加息,今年1月份再次加息。

巴西2010年4月以来3次加息,将政策利率由8.75%上调到10.75%;但是,巴西通货膨胀12月又创出年内新高,今年1月份也再次加息。

■全球流动性泛滥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美国和日本央行继续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维持低利率政策,全球货币供应量持续超出实体经济的需求,导致流动性泛滥,美元指数再创历史新低,(二)世界经济不平衡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受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影响。

以往的世界经济不平衡,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

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世界经济不平衡,既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

这种新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全球不断扩张和逐利的结果,是全球产业转移和重新分工中,国际资本和发展中国家廉价要素的结合。

在全球化趋势不会逆转的情况下,资本、要素和市场的这种不对称分布,很难改变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

同时,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主要发展中国家较快的经济增长和明显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强化了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

联合国贸发大会2011年1月份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估计,金融危机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50%流向了发展中和转型经济国家,2010年这一比重更是上升到53%。

(三)世界经济再平衡需要各国发展方式和治理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

消费拉动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通常来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最有效率。

由次级房贷引发的经济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次信用和债务危机。

美国的过度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用不受约束的过度扩张,其结果必然导致消费透支和信用危机。

因此,就发达国家而言,消费拉动的发展模式不太可能进行根本性调整,但是信用消费的治理和监管需要加强,信用的扩张必须以可支配收入为基础。

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来启动消费并逐步摆脱过分依靠投资和出口的模式,涉及到经济利益的重大调整,需要大量的投入,也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

(四)汇率政策调整并非世界经济再平衡的核心。

世界经济不平衡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和投资的不平衡,以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不平衡。

就发达国家之间不平衡的发展演变情况看,日本和德国在历次不平衡中均处于顺差一方,日元和欧元的升值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反而有可能带来经济停滞的长期风险。

就中美两国的不平衡看,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资和外资企业是导致中国大量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但也并没有显著改善各国国际收支的状况。

但汇率的急剧调整却可能影响国内其他政策的调整,增大经济的长期不确定风险。

(五)改变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决定了美国永远处于国际经常项目收支的逆差方,而且是居于主导地位的逆差方,其竞争优势使得逆差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赤字。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贸易、跨国投资的快速增长,以及金融市场国际化,需要不断增加大量国际货币支撑。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储备和结算货币,在为全球化大量融资的同时,客观上需要保持相应的国际收支逆差,这也使得美国成为全球实际财富的净输入国家。

过去十年,随发展中新兴市场国家的整体崛起,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比重有所下降。

这样,美国在为不断扩大的全球化融资的同时,其国际收支状况必然恶化。

因此,如不改变现有的以美元为主体的国家货币体系,世界经济不平衡状况难以从根本上改变。

但是,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全球治理模式的变革短期内难有大的突破。

主权债务危机(主权债务(sovereign debt)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

)从冰岛主权债务危机、迪拜主权债务危机,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国债风险,全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意。

据有关金融机构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2月,世界各国负债总额已突破36万亿美元,预计2012年将超过40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主权债务危机涉及多国,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1.冰岛主权债务危机2008年初,冰岛GDP达194亿美元,人均收入排名全球第四,还长期跻身"世界最幸福国家"之列,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宜居国家"。

好景不长,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银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最冰岛全国最大的三家银行全部宣布破产,被政府接管。

这3家银行,所欠外债已达1380多亿美元,将近达到冰岛GDP的7倍,再加上其他负债,冰岛的总外债高达GDP的9倍!2010年3月7日,冰岛通过全民公决,否认了原来政府所达成的向英国和荷兰偿还巨额赔款的协议——人民选择了让国家信用破产的道路!这意味着冰岛将拒绝偿还其所有欠款,欠款不还,以后将不能在国际上得到借款,冰岛成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一个倒在债务面前的国家!2.迪拜主权债务危机过去四年多以来,迪拜以建设中东地区物流、休闲和金融枢纽为目标,推进了3000亿美元规模的建设项目。

在此过程中,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估计目前债务约为800亿美元。

负债累累的迪拜酋长国2009年11月宣布﹐将重组其最大的企业实体迪拜世界,将其债务偿还延迟6个月。

迪拜政府这一突然举动,促使标准普尔与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大幅下调几家政府相关实体的评级,迪拜债务违约保险成本飙升。

而据瑞士信贷的分析师团队表示,欧洲银行业与阿联酋迪拜公国主权投资机构:迪拜世界相关联的风险敞口约有400亿美元。

法新社援引EFG—Hermes2010年阿联酋年报报道说,迪拜债务总额可能在1300亿至1700亿美元之间。

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09年十二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但金融界认为希腊经济体系小,发生债务危机影响不会扩大。

但随着事件的发展,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

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4. 美国主权债务危机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经济体",而且还在酝酿发展之中。

美国主权信用隐藏的风险已经非常之大,按照财政部的计算,美国在8月2日将到达债务上限,如果国会不通过提高上限的方案,财政部将无钱偿还债务从而导致美国国债违约。

穆迪7月将美国政府债券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这意味着美国Aaa 的债券评级将很快面临降级危险。

一旦8月4日美国国债到期,财政部拿不出钱来还债,那么这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因为美国国债收益率是全球金融市场资产定价的基石标杆,美国国债市场崩盘,全球市场彻底乱套,其混乱程度估计超过2008年次贷危机。

5.亚洲主权债务危机亚洲部分国家的确存在着一定的主权信用风险。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发达国家中债务水平最高的日本,其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率将从2007年的188%上升到2014年的246%。

但CIBM 的报告认为,亚洲政府主要依靠国内市场作为政府借贷的渠道,其债务水平仍然保持在合理水平之内,是可控的。

数据显示,在政府债务比例较高的几个亚洲国家中,印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为7.6%,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印尼分别为7.4%、4.1%以及2.5%,均远远低于希腊的12.7%。

亚洲经济相对较快的复苏以及较为稳定的金融系统,为防止对主权债务危机的恐慌在亚洲扩散提供了缓冲。

CIBM的报告表示,由于亚洲的金融市场较少地参与了高风险行为,加上健全的宏观经济治理,该机构相信国际评级机构不会对亚洲国家的主权债务提出质疑。

总述进入2010年以来,全球性赤字现象日趋突显。

全球性赤字高企,伴随的正是全球性债务的高涨。

根据统计,截至2010年2月,全球各国负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按"全球政府债务钟"的统计预测,2011年全球债务将超40万亿美元。

"债务钟"显示,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欧元区是负债状况最糟糕的国家。

分析认为,全球债务膨胀,一方面因债务国财政收支境况差,不得不"借债度日";另一方面因经济衰退导致政府必须发更多债,依靠公共开支刺激经济。

对全球来说,如果各国GDP不能以正常的速度保持增长,新旧债务必然压制经济增长,而低增长又让偿还债务陷入难以为继的恶性循环,这是一种可怕的结局。

一旦大量债务到了偿还期限却无力偿还之时,就会重演类似迪拜一样的债务危机,导致美国等一批债务国"走向地狱" 。

主权债务危机的危害1.引发社会动荡首先,政府缩减支出,增加税收,不仅会增大经济复苏的难度,而且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希腊政府为了应对债务危机,不得不通过提高税率,增加燃油费,对奢侈品征收特别税以及削减公务员福利等多种措施,希望将2010年预算赤字从2009年的12.7%削减到8.7%,这些措施已引发大规模抗议和罢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