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与特征正式版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程(第2部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程(第2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5f104ff90242a8956bece43b.png)
第二部分: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一、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概念与作用(一)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概念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是调整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同安全生产有关的各方面关系和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还包括大量的技术规范,这类技术规范也可以说是调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同安全生产有关的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种规范。
(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作用1.为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提供法律保障;2.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制化管理;3.指导和推动经济建设工作,促进组织安全生产经营;4.提高生产力,保证组织效益的实现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5.保持社会稳定。
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表现形式(一)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法律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形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二)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应制定行政法规的,应报请国务院立项。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主要形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条例”。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禁止传销条例(三)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所辖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是指省会或自治区首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市。
主要形式为“××省(市)××××条例”。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知识简介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知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9b5230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b.png)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知识简介一、职业健康的概念及意义职业健康是指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时间等因素对工作人员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以及为保护和改善工作人员身心健康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职业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职业健康状况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工作安全,减轻社会负担,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职业健康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作出了规定,如劳动者有权享有劳动保护、休息休假、工资报酬、保障待遇等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对职业健康的保护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颁布,明确了职业病的概念、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职业病诊断和报告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14年5月颁布实施,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防范措施和安全生产责任,并对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法》于2002年颁布,主要规定了职业健康管理的基本要求、职业健康监测、评估和管理机制和职业卫生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的规定。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管理办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基础上制定的,主要对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进行了规定。
6.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是为了开展职业健康工作制定的,主要对职业病的起因、职业病的种类、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细致的规定。
7. 《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是为了开展职业健康工作制定的,主要对职业病的诊断标准作出了规定,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在国内制定了一批职业病诊断标准。
三、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 职业健康检查制度用人单位应该建立完整的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职业健康检查记录和档案的保存和管理等。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ppt)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ppt)](https://img.taocdn.com/s3/m/1483b3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2.png)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起到震慑作用,进 一步保障职业健康安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 和推广国际通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
谢谢观看
01
规定了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劳动关系的调整。
劳动法的重点内容
02
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待遇
和福利保障等。
劳动法的实施与监督
03
强调了政府对劳动法的监管,要求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维
护劳动者权益。
环境保护法
1 2
环境保护法概述
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和措施。
环境保护法的重点内容
细化条款内容
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增加具体实施细则,提高可操作性和执 行力。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针对新出现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建立快速响应和应对机制,及时 调整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未来法律法规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强化预防为主的原则
未来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将更加注重预防,从源头上减少职业 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ppt)
目录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概述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核心内容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督 • 违反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后果与责任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发展
01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概述
法律法规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是指由国家制 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旨在保护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健 康和安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特点
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普遍约束力, 对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普遍适 用性,要求用人单位必须遵守相关规 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解读
![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b89a5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a.png)
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解读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是保障员工工作环境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法律法规体系。
本文将对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概念职业安全与健康指的是在工作过程中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与健康的一系列措施。
促进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法规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
这些法规的出台旨在防止工作中的意外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二、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的主要内容1. 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职业病防治领域的基本法律,主要包括职业病的防治、鉴定与赔偿等方面的内容。
该法规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员工在预防职业病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
2. 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是维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主要涉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事故调查与处理等方面。
该法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3.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核心法律,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变更等方面的内容。
该法规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的权益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的意义1. 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明确了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的权益和义务,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这些法规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做到自我保护。
2. 预防意外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的出台,旨在预防工作中的意外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通过规定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促进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3. 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形象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的实施不仅可以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还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风险,并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和标准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4b04c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c.png)
行业自律与第三方认证的推广
行业自律:企业应自觉 遵守职业健康与安全法 规和标准,加强内部管 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三方认证:通过专业机 构对企业的职业健康与安 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认 证,提高企业公信力和竞 争力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和 标准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概述 职业健康与安全标准概述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与标准的实施与监管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与标准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如何遵守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与标准
法规定义与重要性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的定义
法规的重要性:保障员工权益、 提高企业竞争力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 构:设立专门的职 业健康与安全管理 机构,负责监督、 检查和指导企业的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
理工作
加强员工培训: 加强员工职业健 康与安全培训, 提高员工的安全 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进行安全检 查:定期对企业 的生产设备、设 施进行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和消除
安全隐患
建立应急预案: 建立完善的应急 预案,确保在发 生突发事件时能 够及时、有效地
法规的制定背景和历史
法规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主要法规及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预防措施、诊断标准、治 疗方法和保障措施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投入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涉及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方面 的规定。
添加标题
职业健康与安全标准的重要性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范文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6af0d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5.png)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范文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旨在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和健康,预防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在国际上也称为劳动安全卫生法规或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特征如下:1.法律性质。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具有法律性质,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
它具有普遍适用的法律效力,对于所有从事劳动活动的人员都具有约束力。
2.全面性。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涵盖了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和健康方面的方方面面,包括职业病防治、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3.科学性。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制定的过程中,必须要依据科学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只有科学的法规才能够真正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4.预防性。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主要是通过预防来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工作中的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它包括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规定、职业病防治措施、事故调查和报告等一系列预防措施。
5.强制性。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对于雇主和雇员都具有强制力。
雇主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劳动者也必须遵守安全规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
6.监督与执法。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需要有相应的监督和执法机构,负责对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对违反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和惩处。
7.社会参与。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不仅需要政府的参与,也需要雇主、劳动者以及社会各方的广泛参与。
他们可以通过参与工会、组织安全培训和参与制定安全标准等方式来提高对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认识和执行。
综上所述,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保护劳动者职业安全和健康的法律法规。
它具有法律性质、全面性、科学性、预防性、强制性、监督与执法和社会参与等特征。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实施对于改善工作环境,降低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范文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71e8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2.png)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范文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为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它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人身尊严,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的各种安全风险,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但一些基本特征是普遍的。
首先,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特征之一是法制性。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根据宪法或法律授权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工作中应遵循的安全健康规定和责任,属于强制性约束的行政法规。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法制性使得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明确的权益和义务,有助于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规范工作行为。
其次,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特征之二是系统性。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包括了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各个方面的规定,如劳动保护、职业卫生、劳动条件、职业培训等。
这些规定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系统性有利于综合考虑各种安全健康问题,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生产安全和生活质量。
再次,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特征之三是可操作性。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操作规范和方法。
例如,职业安全健康法规规定了劳动者的义务和权益,包括劳动者有权拒绝不安全、有害的劳动,有权接受安全健康教育和培训等;职业安全健康法规还规定了用人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规程、购买必要的安全设备等。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可操作性有助于指导和规范职工和用人单位的行为,实现职业安全和健康目标。
最后,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特征之四是动态性。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进行修订和更新。
随着工作方式的改变、新的工艺技术的引入和职业风险的新发现,职业安全健康法规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
例如,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很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来应对疫情的挑战。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a95b4f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8.png)
培训内容:针对不同行业和岗位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添加项标题
培训形式: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包括线上课程、线下讲座、实际操作演练等,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
添加项标题
培训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积极参与国际职业安全健康事务,推动全球职业安全健康事业的发展
行政处罚:对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企业或个人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吊销执照等。
刑事责任:对严重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包括有期徒刑、罚金等。
信用惩戒:对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信用惩戒,记录在案,并向社会公示。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修订背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
修订历程:从国家到地方,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修订内容:增加新业态、新工艺的职业安全健康规范
修订意义:提高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制定和完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加强其系统性和协调性。
强化执法力度: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行为。
制定目的:保障劳动者权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工伤事故
实施方式: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加强监督和管理
职业安全卫生标准
定义:职业安全卫生标准是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制定的安全卫生准则
目的: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要求、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要求、危险化学品管理要求等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监管和宣传,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2023年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与特征
![2023年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c63893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2.png)
2023年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与特征概念: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指为了保障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制定和实施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它是国家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法律基础,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
特征:1. 综合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职工个人健康等多个方面。
它需要从多个维度和角度全面考虑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法规,以保障职工的工作安全和健康。
2. 高度规范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各种职业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和雇主必须按照法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工作场所和工作过程的安全。
3. 预防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注重事前预防,以防患于未然。
它要求企业和雇主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中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避免职业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4. 公平公正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为保障职工的权益提供了平等、公正的保障机制。
它规定了企业和雇主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并设立了相应的监管机构和投诉举报机制,以确保职工的权益得到公平保护。
5. 动态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具有一定的动态性,需要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实践,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和变化,法规也需要随之更新。
6. 全面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需要从全面的角度考虑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包括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以及不同职业人群的安全健康需求。
它要求企业和雇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培训计划,确保职工在不同工作场所和不同工种下的安全。
7. 可操作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即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有效执行。
它要求企业和雇主能够根据法规要求进行职业安全管理的具体操作,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和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总结: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明确性、综合性、规范性、预防性、公平公正性、动态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为职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企业和雇主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为维护职业安全健康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42d9d8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9.png)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与职业安全和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权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概念、特征、目的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详细介绍职业安全健康法规。
一、概念: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指的是国家、地方政府根据职业安全与健康的需要,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制定的专门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规定的总称。
它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征:1. 高度专业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通常由相关于职业安全与健康的部门或机构负责制定,其内容主要涉及到职业病防治、安全生产、劳动关系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2. 高度针对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和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权益,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特点和风险进行具体规定。
不同行业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具有一定的个性化和适应性。
3. 高度约束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规的规定进行操作和管理,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法规得以有效实施。
4. 高度全面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以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中心的,具有全面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特点。
不仅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也对用人单位的管理责任和义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5. 高度制度化:职业安全健康法规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出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规定等形式,使其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安全管理手段。
这种制度化的安全管理手段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目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和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与特征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fabd64c52d380eb63946d1a.png)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与特征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与特征一、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同劳动者或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及与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通常说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对有关生产过程中的法律、规程、条例、规范的总称,例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健康、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决定、条例、规定、规则及标准等,均属于职业安全健康法规范畴。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指我困保护劳动者、生产者和保障生产资料及财产安全的全部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都是为了保护国家、社会利益和劳动者、生产者的利益而制定的。
例如:关于安全生产技术、安全工程、工业卫生工程、生产合同、工伤保险、职业技术培训、工会组织和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法规。
狭义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保障安全生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法律规范。
例如,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对女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特别规定,关于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休假制度的规定,关于劳动保护的组织和管理制度的规定等。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制定的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它可以表现为享有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制定的法律,也可以表现为国务院及其所属的部、委员会发布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指示、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还可表现为各种劳动安全卫生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集中表现,是上升为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一种行为准则。
它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准则,规定什么是合法的,可以去做;什么是非法的,禁止去做;在什么情况下必须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等,用国家强制性的权力来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的正常秩序。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de0dfdcf102de2bd96058859.png)
1996年4 月原劳动部颁发了《劳动防护 用品管理规定》。 2000年3 月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劳动 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2002年5 月卫生部颁布《职业健康监护 管理办法》。
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
安全帽类 呼吸护具类 眼防护具类 听力护具类 防护鞋 防护手套 防护服 防坠落护具 护肤用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 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 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 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 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第二十三条 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 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 可上岗作业。”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 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 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 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是调整劳动关系中规范 劳动者健康安全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是劳动法律部 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表现 形式
按其立法主体、法律效力不同,可 分为宪法、职业健康安全法律、职业健 康安全行政法规、地方性职业健康安全 法、职业健康安全规章。经我国批准生 效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国际劳工 公约也是职业健康安全法的一种形式。
女职工“四期”保护
• • • • 经期 孕期 产期 哺乳期
未成年工劳动保护
• 《劳动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不得安 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 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 《劳动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用人单 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解读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272c22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6.png)
DOCS
DOCS SMART CREATE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解读
01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概述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的定义与重要性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的定义
• 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制定的一系列法律、 法规和政策 • 旨在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 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事故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 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职业病纠纷,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
01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的萌芽期
• 19世纪末,工业革命导致劳动者健康状况恶化,各国开 始关注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 • 20世纪初,一些国家开始制定有关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法 律法规,如英国的《工厂法》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的调整范围
• 调整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 调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监管关系,明确政府的监管职责和企业的守法义务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的核心要求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要求
• 建立健全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 提供符合职业健康与安全要求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防止职业病发生 •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03
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权益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ppt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4a576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9.png)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欧盟职业健康安全指令》等。
02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 规体系
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该法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管理体制、预防措施、诊断标准和治 疗原则等内容。
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
企业应遵守该法规定,采取有效的预 防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并对已 发生的职业病进行及时治疗。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制 度
明确危害因素种类、来源、浓度等,制定 相应的控制措施。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如防尘口罩、耳塞、防护服等,以减少员 工与危害因素的接触。
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加强员工培训
及时了解危害因素浓度,确保员工在安全 的环境中工作。
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和自我 保护意识。
如果企业发生职业病事故应该如何处理?
促进企业发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 遵守可以降低企业风险, 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企 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如何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
员的职责和要求。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企业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安全 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 患。
加强员工培训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 规知识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概述 •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重点解读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在企业管理中的
应用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01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概 述
企业应加强员工职业健康安全 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安 全意识和技能。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198ddf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5.png)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即职业卫生法规和职业安全法规。
它们的制定旨在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防范和控制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下文将详细解释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指的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发布的涉及职业安全和职业健康的强制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其中,职业卫生法规主要涉及职业病的防治、检测和评价;职业安全法规主要涉及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和应急预案等。
这些法规通过明确各个职业领域的安全健康法律责任和标准化管理手段,保障了工人的基本权益和生命安全。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特征1. 普遍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具有普遍性,即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工人。
无论是从事何种职业或经营何种行业,都必须遵守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规定。
这一特征保证了所有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长期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长期有效的,与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变化相适应。
法规的制定不是一时性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和适应新的形势和变化。
通过长期的完善和改进,职业安全健康法规保证了其适用性和实效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3. 强制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具有强制性,其制定和执行由政府主导,对于违反法规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和行政处罚。
这一特征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和从业人员重视职业安全和健康问题,降低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率。
4. 标准化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这种标准化不仅可以促进法规的普及和实施,还可以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有力支持。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作用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制定和推行对于保障工人利益、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伤害、促进企业高效稳健发展、促进全民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 保障工人权益职业安全健康法规为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企业实行合理的职业安全健康保护措施,确保工人得到适当的工作保护和工作环境,进而提升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4f549af6af45b307e9719711.png)
第一章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第一节概述一、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组成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是调整劳动关系中规范劳动者健康安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劳动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表现形式按其立法主体、法律效力不同,可分为宪法、职业健康安全法律、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地方性职业健康安全法、职业健康安全规章。
经我国批准生效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国际劳工公约也是职业安全法的一种形式。
(1)宪法是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首要形式。
宪法中不仅有职业健康安全法律规范,而且宪法在所有法律形式中居于最高地位,是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所有其他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形式都要依据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来制定,不可与之相抵触。
(2)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规范性文件的统称。
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在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形式中处于第二地位。
(3)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各类条例、办法、规定、实施细则、决定等。
(4)地方性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执行和实施宪法、职业健康安全法律、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 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经常以“条例”、“办法”等形式出现。
(5)职业健康安全规章是指由国务院所属部委以及有权的地方政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职权制定、颁布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地方性职业健康安全法规、职业健康安全规章均是职业健康安全法律的必要补充或具体化。
(6)经我国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工公约,是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形式的组成部分。
国际劳工公约,是国际职业健康安全法律规范的一种形式,它不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直接实施的法律规范,而是采用经会员国批准,并由会员国作为制定国内职业健康安全法依据的公约文本。
国际劳工公约经国家权利机关批准后,批准国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使该公约发生效力,并负有实施已批准的劳工公约的国际法义务、(7)职业健康安全标准是围绕如何消除、限制或预防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保障设备、生产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统一规定。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三篇)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00324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10.png)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及其特征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同劳动者或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及与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通常说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对有关生产过程中的法律、规程、条例、规范的总称,例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健康、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决定、条例、规定、规则及标准等,均属于职业安全健康法规范畴。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指我困保护劳动者、生产者和保障生产资料及财产安全的全部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都是为了保护国家、社会利益和劳动者、生产者的利益而制定的。
例如:关于安全生产技术、安全工程、工业卫生工程、生产合同、工伤保险、职业技术培训、工会组织和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法规。
狭义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保障安全生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法律规范。
例如,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对女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特别规定,关于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休假制度的规定,关于劳动保护的组织和管理制度的规定等。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制定的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它可以表现为享有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制定的法律,也可以表现为国务院及其所属的部、委员会发布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指示、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还可表现为各种劳动安全卫生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集中表现,是上升为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一种行为准则。
它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准则,规定什么是合法的,可以去做;什么是非法的,禁止去做;在什么情况下必须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等,用国家强制性的权力来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的正常秩序。
因此,有了各种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就可以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概念
![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cbd174727d3240c8447efee.png)
第一节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的 概念
一、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概念
职业安全卫生(健康): 以保障职工在职业
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 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 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2018/11/27
它包含职业安全(occupational safety)和职 业卫生(健康)(occupational health)两方面 内容。职业安全主要指在生产活动中改善劳动条 件、保护劳动者安全,控制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 生等措施的总称;
2018/11/27
什么是安全? What is Safety? 安全就是控制危险,
安全生产;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 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即人不受伤害, 物不受损失。
2018/11/27
(职业伤害)事故 意外引发的伤亡、职业病和财产损失等违 背人们意愿而产生的事件称为事故。
2018/11/27
(正乙烷中毒所致肌 肉萎缩)
(三氯乙烯中毒所致剥脱性皮炎)
2018/11/27
二、职业伤害事故预防对策与控制措施
职业伤害事故与自然灾害不同,原则上都是可以预防的, 应树立“零事故”意识,立足于防患于未然。
2018/11/27
1
事故预防策略
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指在发生事故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
使职业伤害不发生; 二级预防指在职业伤害发生后,采取自救互救、院前医护、 院内抢救和治疗,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职业伤害的死亡率和
2018/11/27
1%)。
血镜头
24V直流电触电导致电伤
110V交流电线漏电导致电伤
2018/11/27
血镜头
违反操作规程, 把手伸入运动 部件, 指端被机器打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
与特征正式版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与特征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概念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同劳动者或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及与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通常说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对有关生产过程中的法律、规程、条例、规范的总称,例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健康、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
规、规章、规程、决定、条例、规定、规则及标准等,均属于职业安全健康法规范畴。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指我困保护劳动者、生产者和保障生产资料及财产安全的全部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都是为了保护国家、社会利益和劳动者、生产者的利益而制定的。
例如:关于安全生产技术、安全工程、工业卫生工程、生产合同、工伤保险、职业技术培训、工会组织和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法规。
狭义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保障安全生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的法律规范。
例如,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对女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特别规定,关于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休假制度的规定,关于劳动保护的组织和管理制度的规定等。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制定的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它可以表现为享有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制定的法律,也可以表现为国务院及其所属的部、委员会发布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指示、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还可表现为各种劳动安全卫生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集中表现,是上升为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一种行为准则。
它以法律、
法规的形式规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准则,规定什么是合法的,可以去做;什么是非法的,禁止去做;在什么情况下必须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等,用国家强制性的权力来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的正常秩序。
因此,有了各种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就可以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一旦违反了法规,无论是单位或个人,都要负法律责任。
二、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特征
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法的一般特征。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与党的安全生产政策有密切的关系。
政策是法规的依据,法规是政策的定
型化、条文化。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法制很不完备,在没有安全生产法规的场合,只能依照国家的安全生产政策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这时,国家的安全生产政策,实际上已经起到了法规的作用,已被赋予一种新的属性,这种属性是国家所赋予的,而不是政策本身所具有的。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已逐步完善,用法制的手段来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秩序,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已成为现实,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具有以下特点:
1.保护的对象是劳动者、生产经营人
员、生产资料和国家财产;
2.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3.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政策性特点,又有科学技术性特点。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