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的联系与区别探讨
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衔接探讨
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衔接探讨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是两个阶段的化学教育,它们之间的衔接十分重要,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在内容上存在很大差异。
高中化学侧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涉及范围广,形式多样,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思维能力。
而大学化学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涉及原理的深入和研究的理论。
因此,在高中阶段中要学好基础知识,形成扎实的化学基础,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大学阶段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的教学方法也存在差异。
高中化学教学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采用板书、课件等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而大学化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师更多地扮演辅导、引导的角色。
因此,在高中阶段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最后,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在实验方面也存在差异。
高中化学实验注重基础实验的学习,实验内容相对简单,难度较低,主要有学习观察、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而大学化学实验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多个方面,实验内容和难度都有所提高。
在这方面,高中教育需要提高学生实验技能,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实验基础,为大学实验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是紧密联系的两个阶段,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衔接关系,而且具有很大的差异,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内容等方面。
要做好这种衔接必须认真研究高中和大学化学教学的本质特点、完善高中化学教学及学术评价体系、营造优良教育环境,促进高中与大学化学教学的顺利衔接,培养高素质的化学人才。
试论中学化学教育与高等化学教育的衔接
试论中学化学教育与高等化学教育的衔接中学化学教育与高等化学教育的衔接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它关乎学生在中学阶段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以及他们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能否顺利地学习和应用更深入的化学知识。
本文将探讨中学化学教育与高等化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学化学教育是高等化学教育的基础。
中学化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基本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进入高等化学教育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中学化学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该与高等化学教育的要求相衔接。
在内容方面,中学化学教育应该涵盖高等化学教育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中学化学课程应该包括对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基本概念的介绍,以及对化学方程式、物质性质、反应速率等基本原理的学习。
同时,中学化学教育还应该强调实验和实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这样,学生在进入高等化学教育阶段后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高级化学概念和原理。
在教学方法方面,中学化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对知识的灌输。
然而,高等化学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因此中学化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鼓励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等化学教育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此外,中学化学教育还应该强调与实际生活的衔接。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中学化学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理解家庭清洁产品的原理和化学反应过程,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以及食品安全和药物的化学特性等。
这样,学生在进入高等化学教育阶段后会更容易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然而,在当前的中学化学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中学化学教育与高等化学教育的衔接。
浅谈高校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Vo l.27No .3Mar.2011第27卷第3期2011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urnal o f Chifeng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 n )1高校化学与中学化学的衔接特点高等师范院校在大一开设的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之所以把他安排在大一阶段进行是与化学发展的历史分不开的.化学在1661年Boyle 提出元素的定义到1803年道尔顿的原子说,再到1889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大都围绕无机化学展开的.化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规律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的,因此说无机化学是化学科学的基础.无机物包括了元素周期表除了碳的有机物以外的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其研究内容极其广泛.另外,中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大都是无机化学,只在高中阶段学习了一些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有人做过统计,高师无机化学教学内容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占了百分之九十,在高中课程中占了百分之七十五,因此,大学无机化学在内容上包含了中学化学的大部分知识.这种知识上的内在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定义的扩展大学化学在概念上的定义与中学相比更加严密,内涵更加丰富.比如在物质结构中对分子的定义,中学阶段认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而无机化学则定义为“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前提下,物质分割的极限”如离子是带电的分子,原子包括单原子分子.这就拓展了概念的外延,更进一步体现了科学的严密性;再比如对酸碱的定义,中学化学关于酸碱的定义是Arrhonius 于1887年提出的,认为“凡能在水中电离出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物质为酸,能在水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为碱”.而在大学无机化学中,则扩展到非水溶液里酸碱的定义,像Brnested-Lowry 的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的物质称为碱,如NH 4+———H++NH 3,NH 4+为酸,同理NH 3为碱.像H 2PO 4-、HPO 42-、HC03-、HS -则成为两性物质,因为他们既可以给出H +也可以接受H +;Lewis 提出的电子理论从另一个角度定义了酸碱,认为:“凡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是碱,凡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是酸”.如H ++NH 3———NH 4+;BF 3+F -———BF 4-Cu 2++4NH 3———Cu(NH 3)42-即NH 3、F -为碱,则H +、BF 3、Cu 2+为酸.这些定义的扩展,体现了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物质的结果,象Arrhenius 酸碱电离理论和Brnested-Lowry 的质子理论可用于讨论在水溶液中的酸碱问题.在讨论非水体系的酸碱时使用Brnested-Lowry 的质子理论.而Lewis 的电子理论则常用来讨论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中的问题.1.2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内容延伸及扩展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基础上,大学化学无论在知识容量上还是在深度和广度上,较中学化学都有所增加.大学无机化学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基础上按价电子排布的特点分区进行讨论,如S 、P 、d 、dS 区,还对副族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更完善地讨论了周期表所包含元素的性质及其特点..同时,大学无机化学充分体现了无机化学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和新成果,而且还更进一步体现了结构、性质以及用途的辩证关系.1.3理论上进一步深化无机化学在理论教学上是对中学化学的进一步深化,并且有本质上的突破.如“化学热力学初步”是对高中一年级化学中“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进一步深化,并从热力学角度讨论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理论依据;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对中学化学平衡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从理论上进一步讨论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内在原因;氧化还原反应则从电极电势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根本原因;物质结构理论在初步介绍了原子的组成和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用量子理论详细地探讨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并用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理论进一步探究了元素原子结合的规律.2中学生与大学生学习的特点由于人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过程性,使得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中学生年龄大都处于十五、六岁,是生理及心理发展的高峰期,通常称为青年初期.浅谈高校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的联系与区别徐凌燕(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系,贵州六盘水553004)摘要:基础教育的化学教育任务除了启蒙学生的化学思想外还要培养、发展、深化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科学地认识大自然和科技社会的生活,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完整的基础.而大学化学教育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扩展受教育者在技术专业或高层次素养上得到培养和训练(刘知新语).由此可看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将从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的衔接特点及中学生与大学生知识建构特点来分析基础化学教育改革对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学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和促进.关键词:高校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育;联系;区别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1)03-0212-02212--而大学生年龄大都处于二十一、二岁,生理及心理的发展大都趋于成熟,是青年中期.这种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导致大学生与中学生认知能力上的差别,表现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几个方面.2.1注意的稳定性和注意的广度不同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于大学生较中学生对目的和意义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加之知识经验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其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更长,或者说注意的稳定性更好.据研究,中学生的注意持续二十五分钟左右,而大学生注意持续的时间可以达到一百六十分钟以上.这种持续的注意力,一般来说,更有利于对问题的解决.在注意的广度上,中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不善于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不能有开阔的思路和灵活性.2.2观察与思维的结合程度及观察目的明确性的差别观察都是有目的的观察,而且这种与思维相联系的有目的的观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更容易透过事物的现象以发现其本质.中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更加主动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研究和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另一方面,在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除了以专业的角度观察事物外,更易用与专业思维结合的观察来发现事物的本质.这种以较高的学习动机和意志力为基础的观察,使观察具有准确性和深刻性等特点.显然,大学生在观察力方面与中学生相比有较大的发展.2.3记忆的方式不同“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即人脑是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记”是对外界信息的保存,“忆”是对信息的提取.心理学认为记忆有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词语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人的记忆是多种记忆方式并存的,据研究,人类的记忆都是从形象记忆开始的,而中学生更倾向于形象记忆.经过形象记忆发展了形象思维,丰富了人的直接经验.而大学生已发展到以逻辑记忆为主,这种逻辑记忆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它通过对概念、定理等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而获得的.而这种逻辑记忆是形成认知结构的关键.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人认识活动的基础,它是递近的、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的.这种结构不是知识片断杂乱无章的排列,它是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点.2.4思维方式不同思维是人脑对现实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加工形式,它以内隐的或外显的动作或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思维的形式有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词的思维—即推理思维.思维是通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过程实现的.在中学阶段,抽象思维或词的逻辑思维得到很大的发展,但这些思维是以直观、具体的实物或实物形象为基础的.到了高中,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运用概念、理论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了较大的突破,但由于中学阶段知识、概念准备得不充分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还有较大的发展.大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这就为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了有利的条件.首先,专业发展进一步为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科技社会的发展,大学以更加开放的形式接受新事物和信息交流,从而也影响了学生思维方式、方法,使他们以更加广阔的眼光看待社会和自然界的问题,使他们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有了一定的发展.其次,由于大学里注重人文精神培养和较为相对自由的教育方式,使得大学生的思维更具有一定的批判性,相对于中学生他们更具有一些批判精神,更注重独立思考以及注重通过实践来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而不是盲听盲从.正是由于这种批判的精神和致力于实践的活动,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总之,大学生的思维发展较中学生既有广度和深度的区别也有质的不同.3基础教育对传统大学化学教育提出的挑战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个系统的工程,不但是教育理念的革新,也是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革新.其目的是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具有健全的价值观、负责、健康的生活态度、创造意识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善于与他人共同生活或合作的完整的人.在2006年国家把“素质教育”写进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如果说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那么高等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高级阶段,这两个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正如前面我们所分析的那样,从知识的准备来说,只有经过系统的知识学习的学生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大学的学习.但与中学教育的基础性相比,大学更注重专业的发展,更加注重精深的专业技能培养.其次,学生进入大学后,不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与中学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大学一年级是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相互适应和转变的关键阶段,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学生心理上适应大学生活和思维方式转变的关键期.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避免教育中的短期行为所导致的人才培养误区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科学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教育目标、教学政策的一贯性,避免教育的片面发展.同时会促使人们主动地依据人们的意愿去培养人才,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当然,教育理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创新.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础教育改革必然会对高等教育改革产生影响,而高等教育改革也会对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参考文献:〔1〕徐国良.高师无机化学课教学调查报告分析[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2).〔2〕初建松.无论如何都必须紧紧抓住增长创新实力这一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N].光明日报,2006-7:8.213--。
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衔接探讨
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衔接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化学科学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化学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中和大学是学生接受化学教育的两个重要阶段,而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的衔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的衔接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让我们来看看高中和大学化学课程的不同之处。
高中化学课程主要是基础知识的传授,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分析等内容。
学生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学习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将来的大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而大学化学课程则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大学化学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研究来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在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面对高中和大学化学课程之间的差异,我们需要探讨如何更好地衔接两者,使学生在高中和大学之间能够顺利过渡。
学校和教师需要加强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化学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化学课程的学习,学校和教师需要加强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化学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性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校和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包括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
这些都是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化学课程学习所需要具备的素养。
学校和大学还可以加强高中和大学之间的对接和交流,共同探讨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校和大学可以通过建立高中和大学化学教师的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
学校和大学也可以通过开展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活动等形式,促进高中和大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使高中和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更加衔接,为学生顺利过渡提供更好的保障。
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的联系与区别研究
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的联系与区别研究摘要:化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高中生如何从初中化学的学习节奏、思考方式,学习方法走出来,摸索出适合高中化学的学习模式,是需要高中教师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初高中化学间的联系和区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初高中化学衔接策略,希望能够为奋战在教学一线的各位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高中;联系;区别;衔接策略一、初高中化学间的联系概括来讲,初高中化学间的联系在两者的教学提纲上,诸如核外电子排布、溶液的溶解度、常见气体的制法、氧化还原过程等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高中化学课程是初中的延续、深化、拔高,而且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能力。
初高中化学都是接近日常生活、密切结合社会实际,反映出STS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着重培养学生们学习化学这一学科的兴趣。
二、初高中化学间的区别(一)教学内容不同初中生学习化学知识时,一般只要求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前二十位,可是到了高中开展化学课程时,则必须掌握几乎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并掌握元素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大大增加了掌握的深度、难度。
而为了掌握好高中化学,就必须对元素周期表上的物质的结构特点,性质等了如指掌,这也是掌握好高中化学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不同初中化学课程主要注重教学的基本与启蒙,在化学基础知识层面上对学生要求不高,仅需要“知其然”,在能力领域方面更加注重表象思考及定性分析方法,学习者粗略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及基本规律;高中化学课程不仅仅要求学习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化学专业知识更理论化、系统性,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处理现实问题,并可以在实践运用中有相应的突破与创新,强调学习者的个性化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学科素养。
(三)教学方法不同初中的化学教材强调知识基础,把一些单纯的化学问题重复化,一定程度地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形成了一种惯性式思维习惯,即学生习惯听老师的讲述,自行抄写笔记或背书。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教学差异管窥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教学差异管窥摘要:本文结合对高中人教版化学教材和大学化学教材的对比、分析,找出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教育的差异性,将差异性归纳总结,并提出如何做好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衔接。
旨在提升学生们对于构建知识框架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学生从高中到大学进行良好过渡。
关键词:高中化学;大学化学;教学差异高中的学习注重高考提纲的知识点,注重掌握零散知识,但过于强调题目的重要性,对于有些偏的知识点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并不过多的涉及。
大学学习更多的注重于知识结构的建立,不仅要学习知识内容更要把所学知识串联成体系,为之后的科研等工作奠定基础。
本文结合对高中人教版化学教材和大学化学教材的对比、分析,找出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教育的差异性。
一、教学结构的差异性高中化学课本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作为高中化学学习的入门基础课程,难度相对简单;选修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知识内容再进行深入的讲解。
选修课程的设立既提升了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喜爱,又将部分大学知识与高中必修知识进行联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好的帮助。
大学化学知识较为多样化,基本分类为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其中少部分内容与高中内容进行重叠或更正,更多的则是要深层次的学习关于化学的专业知识。
四大化学的学习是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打好基础,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喜好与专长,在将来的科研道路上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加专业性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差异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是从初中的基础上更加深层次的讲解化学这门学科,将金属、非金属、有机化合物、元素周期表等知识分为各个章节进行讲授,内容贴近生活,便于学生理解与学习。
同时也开始注重化学实验的学习,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的进行,许多知识都要从实验中进行提取。
从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中就能看出,实验是化学之本,学生需要了解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明白实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但许多学校的化学实验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较少。
2023年大学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衔接性浅析
2023年大学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衔接性浅析2023年,大学化学教育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在这个时代,科技的发展让化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于每个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针对中学化学教育,将以更加专业的教育体系来逐步完善。
大学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的衔接性是非常重要的。
中学生学习化学是为了在大学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而大学学生也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化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应用。
因此,这两个阶段的教育要有足够的衔接,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首先,大学化学教育应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性,以便更好地补充中学阶段的学习知识。
针对这一点,大学教师应该更加深入浅出地讲授基础知识,更注重对学生操作技巧的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也是学生在大学化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
另外,大学化学教育应该密切关注前沿知识和应用,并且在讲授时注重与中学化学教育的对接。
其次,中学化学教育应更注重实验教学和操作技巧训练。
这一点是需要更加注重推荐学生参加化学实验等相关选拔活动,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并且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
同时,中学也应该注重科技、社会等方面的融入,培养化学的应用意识。
这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发展产生更多的认识,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的实际运用。
最后,大学和中学化学教育需要联动,加强师资培养,同时打造良好的教学平台。
大学化学教育应该加强与中学教育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情况,这对于联动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必须加强师资培养,提高化学教师的教育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平台上,大学应该提供更加全面的实验室设备,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验教学,并注重实验教学的操作技巧训练,这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大学化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与中学化学教育的衔接。
大学和中学化学教育需要加强沟通,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同时要加强师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平台。
浅谈大学化学教学与中学化学教学的衔接
浅谈大学化学教学与中学化学教学的衔接作者:祝运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23期摘要:由于大学学习过程与中学学习过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性,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间也出现巨大区别。
即便化学课程性质相同,但是其教学过程差异性相对显著。
如何平衡大学化学教学与中学化学教学间差异性做好二者间教学衔接工作,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本文以大学化学及中学化学教学现存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二者间差异性,就提出具体的教学衔接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化学教师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衔接大学化学教学与中学化学教学以面对学生群体差异为最为显著的区别,造成学生群体培养方向产生明显差异及偏向,促使二者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
由于中学三年级学习任务繁重且学生考上大学后其自身调整时间较长,一旦大学课程较为轻松则造成学生难以适应大学学习进度[1-2]。
同时,中学化学教学以“题海战术”为主要教学方法,凭借持续性习题练习取得较为满意的考试成绩。
即便“题海战术”能帮助中学生取得令人满意的考试成绩,但是受大学教学以培养学生实践创造能力及独立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影响,造成原有的教学方法脱离实际情况。
大学化学教学与中学化学教学间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向差异性是影响二者教学衔接效果的主要原因,一旦衔接效果不佳则直接影响大学化学教学质量,导致学生无法接受跨度较大的知识内容。
鉴于此,本文针对大学化学教学与中学化学教学衔接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大学化学教学与中学化学教学的差异性从现阶段我国大学化学教学与中学化学教学衔接水平来看,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旦高中化学无法与大学化学成功接轨则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促使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困难,并且其问题产生原因与二者间教学差异性存在着密切联系,例如:培养目标差异、教学方法差异、教学内容差异及教材内容差异等[2-3]。
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衔接探讨
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衔接探讨高中和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的衔接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中化学教育也在不断改进,为学生未来的大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就高中和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的衔接进行探讨。
一、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的异同高中化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的科目,它包括基础理论和实验操作两个方面。
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各种化学实验。
而大学化学的内容更加深入和广阔,涉及化学的理论、实验、科研和应用等方面。
此外,大学化学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
1. 知识衔接: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把握好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讲解方式,让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观念和概念,以便于在大学化学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大学化学教学应该通过深入和广泛的知识研究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将来进行化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2. 理论衔接: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把握好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较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点,大学教学应该把握好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以帮助学生合理化理论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加深对化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3. 实验衔接:高中化学教学应该加强实验教学,强化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为大学实验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大学化学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实验的创新与发展,注重实验的独立思考和实验的探索精神,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4. 教学方法衔接:高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小组和工作独立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大学化学教学则应该更加注重知识的引导和引导,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五、总结高中和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的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切实把握好两个阶段的难度与温度差异,注重高中的基础知识和大学的探索实验,注重高中的基础理论和大学的知识拓展,积极为学生的未来化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析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
浅析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高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起点,而大学化学则是对高中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拓展。
两者之间的衔接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衔接可以让学生顺利地进入大学化学学习,而不须要重新学习或追赶课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和重点内容进行浅析,探讨二者之间的衔接关系。
高中化学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和化学元素周期律等基本知识。
而大学化学则包括更多的专业化知识,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
在知识体系上,高中化学是对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学习,而大学化学则是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的阶段需要打好扎实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才能顺利地进入大学化学的学习。
在学习方法上,高中化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而大学化学则更注重对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的培养,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来深入理解化学知识。
学生需要在高中化学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包括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意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以及多做实验和动手操作的习惯。
这些学习方法将为学生顺利进入大学化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还应该加强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将高中化学教学与大学化学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高中就能初步接触一些大学化学的知识,为他们顺利地进入大学化学学习做好准备。
还可以鼓励高中学生积极参加化学竞赛和科技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视野,为他们更好地进入大学化学学习提供支持。
浅析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的区别与衔接
浅析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的区别与衔接作者:胡波湛涛来源:《教育界·下旬》2014年第05期理解中学与大学化学的区别有助于大学化学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现状,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使学生能较顺利地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的区别1.1 知识体系的变化中学化学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
基于高考大纲,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主要划分为必修1-2,选修1-6,其划分的目的是为学生减负,并使不同地域的考生在选修内容上灵活选择。
进入大学以后,知识的基本框架虽与高中相似,但却变得更加专业化,而且不同的专业由于培养目标不同,所学习的知识体系也不尽相同,如化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无机、有机、结构化学等,而物理相关专业则把有机与无机化学统一为普通化学。
1.2 知识深度的拓展大学化学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较中学化学都有较大的提升。
比如中学化学对概念和定义要求过死,局限性较强,过多的从字面追求严格的定义与相互关系,而没有去从实质去挖掘概念和定义的意思,知识内涵较单一,严密性较薄弱。
大学化学则重视知识的内涵及外延,重在化学思想、方法的引导和运用,重在了解本质,使学生清楚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明白各种公式及结论的来由,重视并强化实验的基本技术、方法、手段的训练。
1.3 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式的差异中学化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升学率,因此培养学生如何解题、如何考试、如何拿高分成为教师灌输式教学的核心。
虽然新课改把实验环节的要求提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仍然看多做少。
加之目前课时压缩,教师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无法将涉及的化学基本原理展开,只能简单地要求学生记住并学会使用某些特殊规律或者结论,但是其来源及推导与拓展则很少甚至不会讲授。
然而,大学化学的教学是为各企业培养技术型人才或者培养教学、科研等研究型人才,因此它更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进行强化、拓展、提升,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衔接探讨
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衔接探讨一、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的不同之处我们需要明确高中和大学的化学课程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
高中化学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培养,主要围绕化学元素的性质、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等方面的内容展开教学;而大学化学课程则更加注重学科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内容更加深入和广泛,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多样。
高中化学课程和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也存在显著差异。
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而大学化学课程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高中化学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讲为主,实验课程较少;而大学化学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研讨、实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比重更大。
尽管高中与大学的化学课程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教学衔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学生在高中阶段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在大学阶段可能并不适用,导致学生在大学化学课程中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
高中化学课程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大学化学课程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大学阶段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高中与大学的教学体系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学生在教学衔接上出现适应困难的情况。
针对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衔接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化学课程的教学标准和内容设置,使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之间的内容和难度变得更加接近,从而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适应困难。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的引导,为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实践教学做好铺垫。
教师们需要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在高中阶段就为学生搭建起一个更加贴近大学化学课程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在大学阶段更加容易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和知识体系。
浅析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
浅析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学科,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衔接关系。
高中化学是学生初步接触化学知识的阶段,而大学化学则是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系统学习的阶段。
两者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于学生顺利掌握大学化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共性和差异、高中化学知识在大学化学学习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加强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共性和差异高中化学是在学生初步接触化学知识的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酸碱中和反应等。
而大学化学是在高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系统学习的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化学分析等。
在两者的共性方面,都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两者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常识和基本原理,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而在两者的差异方面,高中化学注重概念性知识,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思维能力;而大学化学则注重理论研究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专业领域内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高中化学知识在大学化学学习中起着基础和桥梁的作用。
高中化学掌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是学生进入大学化学学习的基础。
在大学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高中化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深入掌握化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应用化学知识。
在化学热力学中,高中化学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而大学化学中的化学热力学则需要运用高中化学热力学的知识,对反应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掌握化学反应的熵变、自由能等概念,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热力学知识。
在物质结构与性质等方面,高中化学已经学习了分子结构、原子构型等基本概念,而大学化学则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学习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内容,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浅析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
浅析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是一个连贯的学科,高中化学为大学化学打下了基础,并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平台。
本文将从内容、难度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分析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合。
高中化学主要包括基础的化学概念、化学方程式、化学计算等,而大学化学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些内容,并引入了更多的概念和理论。
高中化学中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而大学化学会进一步介绍酸碱的性质、强度和离解度等更加复杂的知识。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在难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对于高中化学而言,大学化学更加深入和复杂。
在高中化学中,学生主要通过记忆和计算来掌握知识,而在大学化学中,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化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在高中化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而在大学化学中,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实践能力,通过案例研究和实际实验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大学化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高中化学为大学化学提供了基础知识和学习平台,但同时也存在差异。
为了更好地衔接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学生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还应该积极参与实验和课外学习,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大学化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析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
浅析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1. 引言1.1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的联系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在知识体系和学科内容上有着紧密的联系。
高中化学作为学科的基础阶段,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化学知识基础,而大学化学则是对这一基础知识的延展和深化。
高中化学主要是通过对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结构、化学反应等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化学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而大学化学则会进一步深入到化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领域,让学生学习更为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化学知识。
在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的联系中,高中化学知识的基础性起着关键作用。
只有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大学化学的知识。
高中与大学化学知识体系的衔接也至关重要。
高中学生需要逐步扩展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学会将高中所学的知识与大学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和延伸,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完整和系统化的化学知识框架。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对化学的理解水平。
有效的衔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化学学习的要求,为其今后的专业发展和科研奠定坚实基础。
1.2 重要性和必要性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的联系十分紧密,建立在深厚的基础之上。
高中化学作为学生接触化学的第一门学科,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
而大学化学则是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涉及到更加深入和复杂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技术。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不仅仅是一种过渡,更是一种必要性。
有效的衔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大学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对化学的兴趣和理解。
高中化学教育的重要性也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和深造的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的需要。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化学的理解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在扎实的高中化学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大学化学课程的要求,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对于学生的学习道路至关重要。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衔接的研究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衔接的研究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是化学教育中的两个重要阶段,高中化学作为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了化学知识的基础,而大学化学则是在此基础之上深化与拓展。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衔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过渡到大学化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从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内容的对比分析、知识点的延伸以及学习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内容的对比分析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在知识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高中化学主要以无机化学和基础有机化学为主,注重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等。
而大学化学除了有机、无机化学外,还包括了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更为深入的内容,涉及到更多的理论与实践。
在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的知识内容对比中,可以发现高中化学强调知识的广度,而大学化学更侧重于知识的深度。
高中化学教育作为学生的化学启蒙阶段,强调的是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而大学化学则更注重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索,涉及到更多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在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知识点的延伸方面,可以发现高中化学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在大学化学中会有更深入的研究与拓展。
在无机化学中,高中所学的元素周期表和化合价在大学化学中会有更多的应用,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元素性质和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在有机化学中,高中所学的碳的属性与化合物的结构在大学化学中会有更多的反应机理和合成方法的学习。
在物理化学方面,高中化学所学的理想气体定律、化学平衡等内容在大学化学中将会有更为丰富的应用与拓展,需要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与运用。
在分析化学方面,高中化学所学的酸碱中和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等知识在大学化学中会有更为复杂的实验与分析方法的学习。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点的延伸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学生需要在高中阶段就打下坚实的基础,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大学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化学教育与高中化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探讨
大学化学教育与高中化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探讨大学化学教育与高中化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探讨摘要:新高考改革以来,高中知识与大学知识的有效衔接成为许多大学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绍兴文理学院化学和类化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生生源地差异、使用教材差异、专业差异等因素对大学化学教育与高中化学教育有效衔接问题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化学课程;衔接教学;高中教育;大学教育中图分类号:O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XX)50-0164-02一、前言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攸关每个考生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20XX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上海、浙江作为试点,分别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改革考试科目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考科目组成,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据报道,从20XX年秋季起,全国31个省市将全部正式启动新高考综合改革,改革方案中较为明显的就是不分文理、选科考试。
国家对于高考的改革一直在不断尝试,努力切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工作,高考科目的不断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相关科目的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何兼顾学生知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确保高中知识与大学知识内容的有效衔接是近年来许多大学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也有许多教师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本文以紹兴文理学院化学和类化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生生源地差异、使用教材差异、专业差异等因素对大学化学教育与高中化学教育有效衔接问题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二、化学教学中几类典型问题的讨论(一)学生选考科目存在的差异性问题绍兴文理学院本科招生以浙江省生源为主,面向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
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关系大吗
⼤学化学和⾼中化学关系⼤吗
有⼀定的联系。
⼤学化学是⾼中化学的延伸。
但是⼤学化学更接近实际,⾼中化学有⼀定的简化。
⽐如⼤学要讲酸碱质⼦理论、硫酸第⼀级完全电离第⼆级不完全电离等。
⼤学化学与⾼中化学的学习⽅法对⽐
⼀、从前的单⼀授课对⽐于现在的⼩组合作
⼤学课程中更多地注重了⼩组讨论这⼀环节。
其主要有:第⼀,成功调动了学⽣的积极性,让学⽣⾃由地表达观点,建⽴⾃⼰的思考,形成⾃⼰的观点,建⽴属于⾃⼰的知识⽹络,⽅便以后更加深⼊地研究。
第⼆,成功锻炼学⽣的良性竞争⼒与在⼩组内相互交流的能⼒,竞争和交流会使课堂从以往的沉闷变成积极向上的紧张但不失愉快的氛围。
学⽣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友谊变得更加深厚,关系更加和谐。
⼆、从前的强迫性学习对⽐于现在的主动学习
过去的被动强加式,让学⽣丧失了积极探索的性质,导致学⽣不喜欢学习,新的学习则改进了这⼀点,引导学⽣去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获得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变成善于创建问题情景,善于引导学⽣在这种情景中产⽣求知欲,产⽣认知的冲突,去展开个⼈思维去发现新知识,从⽽提⾼思维认知能⼒、创新认知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的联系与区别探讨
作者:兰安奇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12期
【摘要】中学化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启蒙学生的化学思想,培养以及深化学生的科学知识以及科学判断和推理能力。
而高校化学教育则是在中学化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扩展受教育者的专业技术和高层次素养。
因此高校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文章重点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讨论,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高校化学;中学化学;教育;联系;区别
中学和大学的教育对象不同,很多人在刚升入大学时并不能很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其在自治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表现较为欠缺。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大学教学的效果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尽快完成从中学基础知识学习到大学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的转变。
深入研究高校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上的联系与区别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化学学习,搞好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的衔接。
一、高校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的联系
(一)化学概念上的延伸
在高校化学教育中,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概念上的转变,比如,用氧化数来替代化合价这一概念。
化合价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贯穿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始终,对于正确理解化合物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化合价的确定规则却借用了氧化数的规则。
化合价的确定规则为: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2)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化合价;3)元素的化合价是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根据这一定义可知,化合价描述的是某元素与其它元素化合的性质,数值上只能取整数。
但是,其数值明显用到了氧化数的确定规则。
元素的氧化数是指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所带的电荷数(或形式电荷数),该电荷数是假定把化学键中的成键电子都指定归于电负性更大的原子而求得的。
氧化数表明元素被氧化的程度,可看成是元素原子形式上的荷电数。
由此可见,氧化数是人为规定的,它可以是正整数、负整数、零和分数。
中学教材中关于化合价的定义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但是这也为学生大学学习阶段对氧化数的理解增加了一定困难。
(二)理论上进一步深化
无机化学在理论教学上是对中学化学的进一步深化,并且有本质上的突破。
如“化学热力学初步”是对高中一年级化学中“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进一步深化,并从热力学角度讨论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理论依据: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对中学化学平衡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从理论上进一步讨论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内在原因;氧化还原反应则从电极电势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根本原因;物质结构理论在初步介绍了原子的组成和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用量子理论详细地探讨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并用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理论进一步探究了元素原子结合的规律。
(三)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内容延伸及扩展
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基础上,高校化学无论在知识容量上还是在深度和广度上,较中学化学都有所增加。
高校无机化学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基础上按价电子排布的特点分区进行讨论,如S、P、d、dS区,还对副族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更完善地讨论了周期表所包含元素的性质及其特点。
同时,高校无机化学充分体现了无机化学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和新成果,而且还更进一步体现了结构、性质以及用途的辩证关系。
二、高校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的区别
(一)培养目标不同
推行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与中学教育的共同要求。
在化学教育中实施科学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训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心素质,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自然和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
普通中学教育以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因此高考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一旦考入大学卸下了高考的包袱,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就导致许多大学新生没有长远的学习目标,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同
中学化学教学的特点表现在总时数较低,基本化学事实少,基本原理涉及的概念少。
比如动力学基础、热力学基础、电子云、立体化学、平衡常数、电极电势、定量分析原理等,有的根本未涉及,有的不要求定量表述,联系实际过少,化学实验要求更低,然而对基本概念的要求过高,过多地追求严格的定义与相互关系,化学计算要求高,过分强调其对思维能力的训练价值。
高校化学对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以及物质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化学实验基本技术、方法和手段作进一步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和进行其它实验与研究奠定必要的化学基础;适当了解当前化学学科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交叉和渗透;通过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化学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能够运用化学的观点和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中学化学教学,以化学知识点的传授为主,往往
把复杂问题做简单化处理。
高校化学教学,以化学思想和知识整体结构讲解为主,主要是化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中学化学中的许多化学理论都可用某种模型的概念讲解,高校化学理论教学不是非此即彼的思考方法,而是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三)思维方式不同
思维的形式有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词的思维—即推理思维。
思维是通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过程实现的。
在中学阶段,抽象思维或词的逻辑思维得到很大的发展,但这些思维是以直观、具体的实物或实物形象为基础的。
到了高中,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运用概念、理论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了较大的突破,但由于中学阶段知识、概念准备得不充分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还有较大的发展。
高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这就为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了有利的条件。
首先,专业发展进一步为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科技社会的发展,大学以更加开放的形式接受新事物和信息交流,从而也影响了学生思维方式、方法,使他们以更加广阔的眼光看待社会和自然界的问题,使他们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有了一定的发展;其次,由于高校教育注重人文精神培养和相对自由的教育方式,使得大学生的思维更具有一定的批判性,相对于中学生他们更具有一些批判精神,更注重独立思考以及注重通过实践来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而不是盲听盲从。
正是由于这种批判的精神和致力于实践的活动,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大学生的思维发展较中学生既有广度和深度的区别也有质的不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想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必须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内涵联系,把握好教育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衔接两个教育环节。
针对学生思维方式、认知特点上的差异性,创新教育形式、全面优化教学水平,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凌浩,王秀霞,孔祥平.浅议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的知识衔接[J].教育现代化,2017,4(40):265-268.
[2]任红.中学化学和大学化学关于平衡理论教学的衔接问题[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34(06):57-60.
[3]刘頔.试论中学化学教育与高等化学教育的衔接[J].纳税,2017(17):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