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污染原因、现状及治理概要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太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长江流域上游,涉及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其发展和保护对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的无序发展和不合理利用,太湖流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已经成为该区域的突出问题。
本文将就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新的治理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化学污染:太湖流域的废水排放量大,不同类型的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大量的化学物质进入水体。
其中,农业使用农药和化肥过多,使得太湖流域的农田径流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和养分物质,导致太湖水域富营养化的问题比较严重。
另外,工业废水排放的有机物、重金属物质等也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二、生物污染:过量的养分物质导致太湖水域内的蓝藻和水华暴发频繁,这种水华不仅影响了水质,还严重影响了太湖流域的生态系统。
水华繁殖期间释放的有毒物质可能对水生动植物造成永久性损害,以及相关产业的损失。
此外,太湖流域的非法捕捞和不合理养殖也对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植被造成了极大破坏。
针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应采取以下治理建议:一、加强水体监测与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太湖流域水质变化,为治理提供准确数据。
同时,加强与长江局的协调,对流域内的排污口进行跟踪监控,并严格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对违规排放者进行严厉的处罚,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通过农田排水网络的优化调整,减少农业养分和农药物质的流失。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和合理利用化肥,控制农药使用量。
三、加强工业企业环保治理:对截留能力差、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推动企业提升污染物处理技术,减少重金属和有机物排放。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绿色制造,减少水环境污染。
四、加强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加强太湖流域湿地的保护,通过恢复湿地功能来净化太湖周边环境。
太湖水污染原因、现状及治理概要
气候
年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年最低水 温出现在12月下旬~2月上旬,历年最 高水温达38℃,最低水温0℃,水温年 变幅介于29.5和38.0℃之间,历年平 均变幅34℃左右,历年平均水温为 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气 温高1.3℃且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
虽然其只占全国总面积的0.4%,人口 占全国的3%,却创造了全国11.6%的 GDP和16.7%的财政收入。太湖地区城 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发达 ,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业产 值也占有较高比重。太湖是我国重要
治理蓝藻的方法
常用的治理方法分为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耗时长投资大, 实施难度大 化学灭杀只是一时解决了问题, 但是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 有可能造成 二次污染
生物治藻
•微生物治理 •食藻生物防治 •水生植物抑制
物理治藻
•用船把它捞出来 •声波振动 •引水冲刷
化学治藻
总氮量自2001年开始均为上升趋势,全湖总氮 年均值范围为1.71~2.79mg/L,年内汛期、非 汛期监测结果接近
太湖污染特点
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区域差异比较明显 大运河水质污染严重
PartⅢ 太湖污染的原因
二次污染 工业点源污染
船舶造成的水体污染
污染源
农业面源污染
城市化带来的水体污染
水产养殖的污染
自 净 能 力 削 弱
网围养殖 泥沙淤积与沼泽化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用水量大量增加湖区用水过度,导致湖 泊萎缩,土地沙化,水质下降,环境变差 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合理,部门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矛盾加剧 未形成健全合理的水权、水价及水市场机制 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落后,污染防治投入不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 短期经济利益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污染排放的监督执法力度不够;科学研究 不够,缺少科技支撑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太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其水环境质量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然而,近年来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峻,不仅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还对周边地区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实现太湖流域水环境的有效治理和恢复,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建议。
首先,应加强水污染源监管和管理。
要加强对太湖流域污染源企业的监管力度,切实履行企业环境责任,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和限制,并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污染源的减排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此外,还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合理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限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加强耕地保护,减少农田径流中的污染物输入量。
其次,要强化太湖流域水体水质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太湖流域水体监测网络,包括实时监测站点和定点监测站点,并且实时共享监测数据和信息。
通过监测体系,能够及时获得水体水质变化信息,更好地判断水污染的来源和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同时,还要加强科学研究,加深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演变规律的认识,以指导后续的治理工作。
第三,要加强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
在治理水环境污染方面,应注重防治结合,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手段。
例如,建设雨水径流收集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负荷;修建湿地和人工植物滤池,通过湿地植物的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建设水质净化设施,如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和修建取水口远离污染源等。
通过这些治理工程的建设,能够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水体污染物的输入,实现水环境的持续改善。
此外,还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
太湖地区的水资源状况一直比较紧张,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压力。
因此,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机制,合理规划和管理太湖流域的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应提倡节约用水的理念,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推广节水器具、制定水资源税收政策等措施,降低水资源消耗量。
最新太湖污染及防治
太湖污染及防治太湖污染及防治摘要: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因素,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追溯太湖污染成因以及治理方式。
关键字:太湖污染成因治理方式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湖泊流域开发活动加剧,加之一个时期以来,人们环境意识淡薄,将湖泊用作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纳污和农业灌溉退水的场所,一些不合理的人为开发活动,如:围湖造田、森林砍伐、网箱养鱼以及湖滨带破坏等,给诸多湖泊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全国性的湖泊富营养化、干旱地区湖泊水质咸化、湖泊淤积或萎缩、湖泊生态破坏以及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和发生,致使我国许多湖泊生态系统出现故障,给湖区的人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
因此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湖泊当今重大环境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N)、磷(P)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相对封闭或水流缓慢的水体, 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水域的物理化学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 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 水体溶解氧量下降, 水质恶化, 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太湖的富营养化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近年来也一直很吸引人们的注意,其严重程度有目共睹。
一、太湖概况太湖流域地跨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流域面积36 500 km2,总人口约3 400万人,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 200人,是中国人口最密集地区之一, 同时太湖流域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3%以上,是我国经济发达、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太湖是苏、浙、沪地区重要的战略水源地,在太湖流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苏省经济发达的苏、锡、常三市都在太湖流域内。
太湖水源是整个太湖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其水质优劣直接关系这个地区乃至江苏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太湖污染状况太湖流域用她温润的气候和优美的景色孕育了湖区人民的优越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一曲《太湖美》足可以说明一切。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通过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水 体中总磷、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浓度 ,有效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环境效益分析
生态恢复
通过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使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
景观提升
结合太湖流域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实施美化绿化工程,提升流域整体景观品质。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及时推广国内外先进的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等技术, 提高治理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水环境治理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 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监测与评估
建立监测网络
建立覆盖全流域的水质监测网络,对重点区域 和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定期评估治理效果
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01
02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预警 体系,提升应对突发环 境事件的能力。
03
0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 强环境教育宣传,提高 公众环保意识。
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 周边省市的联防联控, 共同改善太湖水环境。
CHAPTER 06
预期成果与效益分析
水质改善预期
水质改善
通过综合治理,预期太湖流域水质得 到明显改善,主要水质指标达到或优 于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优化太湖流域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产业和人才聚集,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提升民生福祉
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THANKS
[ 感谢观看 ]
太湖流域水质总体为轻度 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总磷 、氨氮和化学需氧量。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和南京市之间,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供应基地。
然而,多年来太湖水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居民和政府。
本文将探讨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的治理措施。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随着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和工业生产规模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也相应增加。
然而,由于污水处理设施的不完善和管理不善,这些废水常常直接排入太湖,导致水体污染。
其次,农业面源污染也是太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被农田使用并随降雨冲刷入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太湖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造成了水华暴发和蓝藻繁殖。
水华的存在不仅破坏了湖泊的生态平衡,还释放出有毒物质,对当地的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此外,大气污染也对太湖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工业排放物和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可通过大气沉降进入水体,加剧了水质的恶化。
这些污染物在太湖中蓄积和生物放大,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
针对太湖水污染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政府应该提高对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和管理力度,确保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才排放入太湖。
其次,提高农田管理水平,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政府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农药使用标准和管理措施,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和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流失。
另外,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政府应该加大对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的监管力度,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此外,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也是太湖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保护湖泊周边的湿地和河流,加强河口管理,防止污染物通过河流进入太湖。
最后,加强公众意识和参与是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太湖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公众采取实际行动,减少对太湖的污染。
太湖水质调查报告
太湖水质调查报告太湖水质调查报告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和湖州市之间,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
然而,近年来,太湖的水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报告将对太湖水质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了解其现状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1. 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评估太湖的水质状况,并分析导致水质问题的主要原因。
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采集水样、测量水质指标、分析水样中的污染物等。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相关专家和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以获取更多信息和意见。
2. 水质状况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太湖的水质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比较严重,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导致的。
其次,太湖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物质,这些物质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此外,太湖的水体还受到了一些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3. 主要原因分析太湖水质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活动是太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使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太湖,引发富营养化现象。
其次,工业活动也是太湖水质问题的重要因素。
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
此外,城市污水的排放和土地开发也对太湖的水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4. 解决方案针对太湖水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农业环境管理,控制农田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少农业活动对太湖水质的影响。
其次,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加强工厂的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减少有机物和重金属物质的排放。
此外,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最后,加强太湖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维护太湖的生态平衡。
5. 建议和展望为了解决太湖水质问题,除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外,公众的参与也是至关重要的。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一、本文概述二、太湖水污染现状分析工业废水排放:太湖流域的纺织、化工、造纸等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些废水的排放对太湖的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经过雨水冲洗进入河道,最终流入太湖,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污染。
生活污水排放:太湖周边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放也是导致太湖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太湖后,不仅会恶化水质,还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植物过度繁殖等问题。
富营养化问题:太湖西部水域营养过剩,出现了营养型污染,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绿色“水华”,严重影响了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质退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太湖流域水质逐年下降,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根据相关数据,太湖已有较大面积的水面水质受到轻度污染,并且有部分水域的水质已经达到中一富营养和富营养化水平。
太湖水污染现状不容乐观,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来改善水质,保护这一宝贵的淡水资源。
三、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工业污染:随着太湖流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放至太湖,导致水体污染。
工业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溶剂、酸碱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农业污染:太湖流域农业活动频繁,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径流中携带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太湖后,容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促使藻类过度生长,形成水华,破坏水生态平衡。
生活污染:随着太湖流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盐和病原体,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太湖,加剧了水污染问题。
水土流失:由于流域内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水土流失不仅带走了表层土壤,还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进一步加剧水污染。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一、引言太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不仅是江苏省重要的饮用水源,还承载着众多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
然而,近年来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湖泊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方法,以期为当地水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二、水污染形势及原因1.水污染形势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富营养化、蓝藻暴发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超标。
大量污水直排、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显著加重了太湖水体的污染程度。
2.水污染原因首先,太湖流域人口众多,各类活动导致的污水直排和农业面源污染成为重要原因。
其次,农业的过度施肥和过度使用农药,使养分和农药超出太湖承载能力,导致其富营养化和蓝藻暴发。
此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直接排入太湖,严重污染湖泊水质。
三、综合治理方法1.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采取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手段,合理调度水资源供应,降低流域水污染风险。
2.加强污水处理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提高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水质要求。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科学施肥制度和减少化肥使用。
3.控制工业废水排放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和排放总量,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尾水回用。
4.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管建立严格的环境执法体系,加大对非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加强监管,完善环境排污许可制度,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形成强大的环境保护力量。
5.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大太湖流域水环境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培养更多的水环境专业人才,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出低成本、高效率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四、治理效果评估治理太湖流域的水污染需要持续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通过对水质指标、蓝藻浓度和有害物质含量的监测,评估综合治理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
浅论太湖地区水污染的治理
浅论太湖地区水污染的治理摘要:太湖流域是国家确定的“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重点,近年来,苏、锡、杭地区不惜巨资投入治理太湖工程,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太湖地区污染治理仍然滞后于经济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湖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水质恶化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由于水污染严重,该地区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嘉兴地区还引发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本文就太湖地区污染现状及原因做初步分析,并探索其问题的解决办法,并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对策2007年5月29日太湖水因严重污染,暴发蓝藻,致使以水美闻名的太湖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一潭死水,水体变色,腥臭难闻,无锡城区百万居民饮水困难,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太湖流域地处东南沿海,其中浙江境内跨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所占面积为太湖流域面积的33.4%,杭嘉湖地区的污染治理对治太工程来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来,太湖流域内工业和生活点源污水每年向太湖的排放量达53亿吨,使得太湖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泔水缸”,在默默忍受了几十年之后,终于借助蓝藻滋生全面暴发。
这为我国水污染治理再次敲响了警钟,这是没有从思想深处树立科学发展观所造成的恶果,也是太湖流域治理多年来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的症结所在。
1.杭嘉湖地区污染现状1.1.治污取得阶段性成果“九五”期间,浙江环保局制定了《太湖流域浙江省水体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00年远景规划》。
其目标是:太湖流域浙江省内到2000年,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湖州境内地面水基本保持三类标准,嘉兴地面水质提高一个类别,运河变清。
自太湖蓝藻暴发以来,江苏省就把太湖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太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流域水环境有所改善,水质富营养化状态由中度转为轻度,蓝藻发生面积和频率明显下降。
1.2.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太湖流域经济发展迅速,而降低排污措施不力,结果造成水质严重污染,尽管多年来太湖周边地区在治理太湖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有关专家认为,由于湖泊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太湖的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要恢复该地区生态平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太湖水污染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后果
• 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面发黑,水体 发臭形成“死湖”,进而变成沼泽。 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紊乱,水生生物种 类减少,多样性受到破坏。这种水的 水质差,不能直接利用,给人们的生 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太湖水污染防治几点建议
• • • • • • • • • 1、制定统一的各区域污染防治规划 2、适当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3、加强科研和水资源监测 4、切实控制工业污染, 建设足量的高标准污水处理系统 5、封闭城镇排污口,控制农业、农村污染 6、持续进行生态清淤,加快生态修复 7、建闸排污 8、适当提高太湖水位、合理调水
07年蓝藻爆发
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 1、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 •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用地大量转为工业 用地。同时,在太湖地区人口数量激增 的大背景下,为了保持粮食产量的相对 稳定,大量使用了化肥、农药和除草剂。 • 2、城市化进程加速,废水处理严重滞后 • 人口数量激增,用水量增加,城市生活 污水排放量的也快速增加。据统计,无 锡市生活用水总量从每天8万多吨增加到 31.7万多吨。
另外,工业废水的处理没有达标 就通过防洪管直接进入河流。 3、渔业养殖规模急速扩张加重太湖的沼泽 化 目前,渔业养殖主要集中在东太湖。东太 湖面积131平方公里,围网养殖面积达54平 方公里,约占东太湖总面积的41%。 由于东太湖水浅,底泥肥沃,水生植物发 育良好,可以吸收湖水和底泥中的营养盐, 起到净化湖水和防止富营养化的作用。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来说都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挑战之一。
太湖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却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太湖流域水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方法。
二、太湖流域的现状太湖流域位于中国东部,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三个省市,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然而,由于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据调查统计,太湖流域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指标超标情况严重,水质已经达到或接近IV类,其中IV类是不能供生活饮用和工业用水的。
三、水污染的原因1.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通过流入河流和地下水体系,最终进入太湖流域的水体中,导致水中的氮、磷等有害物质超标。
2.工业污染:太湖流域发育着众多的工业区,这些工业区的废水排放对流域的水质造成了巨大影响。
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危害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3.城市污染: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密集地,城市中的污水处理厂无法完全处理所有污水,一部分污水会直接排入太湖流域,导致水质下降。
四、水污染的影响1.生态系统破坏:太湖流域的水污染严重破坏了湖泊的生态系统,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或迁徙,影响了湖泊的生物多样性。
2.人类健康风险:太湖流域的水污染直接影响到当地人民的健康。
长期饮用水污染的水源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肝癌、胃癌等。
3.经济发展受限:太湖流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水污染导致了渔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衰退,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综合治理的方法1.加强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业、工业和城市部门的监管,严禁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规范工业废水排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等。
2.农田绿色改造: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倡有机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太湖水环境问题与治理
太湖水环境问题与治理环境科学侯翔10142102201.太湖的简介1.1地理位置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湖水南部与浙江省相连。
是华东最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是中国著名的环太湖风景名胜区。
古代太湖有“一湖跨三州”之说,即东吴(苏州)、中吴(常州)、西吴(湖州)这三个地方,太湖横跨苏州吴中、无锡滨湖、常州武进、宜兴,分别由苏州、无锡、常州管辖。
今太湖三分之二水域在苏州行政区划之内。
正常水位3公尺时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4公尺,蓄水27.2亿立方米。
主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
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为主(“三江”)。
黄浦江为最大泄水河道,约占总出水量的80%。
其余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涨而倒流。
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个,连同进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
对航运、灌溉和调节河湖水位都十分有利。
江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它自镇江谏壁口引长江水南流,穿过太湖水系众多的河流和湖荡,吞吐江湖,调节水量,成为这个水网的重要干流。
湖中现存岛屿40多个,以西洞庭山最大。
东岸、北岸有洞庭东山、灵岩山、惠山、马迹山等低丘,山水相连,风景秀丽,为著名游览区。
沿湖丘陵和湖中岛山盛产茶叶、桑蚕以及亚热带果品杨梅、枇杷、板栗、柑橘等。
太湖平原旧河网大都河道浅窄多曲、排灌系统紊乱,洪渍仍是潜在威胁。
现已进行统一规划,禁止盲目围垦,并整修河道,增加排洪能力,提高引灌效益。
太湖的景色秀丽,尤以无锡的鼋头渚公园为代表,我国著名文人郭沫若先生诗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对鼋头渚的风光赞不绝口。
此外,太湖沿线比较著名的景点还有苏州东山、西山、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灵山大佛、鼋头渚风景区、蠡园;常州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环球动漫嬉戏谷、中华孝道园等。
太湖流域环境问题与措施-18页PPT资料
80%
水 质 状 况 与
河
道
60% 40% 20%
污 污染河道长度 染
0% 1983
1992
1996
富营养化状况
繁引泊氮活水 殖起、、动体 而藻水磷的富 引类库等影营 起及、营响养 的其海养下化 水他湾物,指 质浮等质生的 恶游缓大物是 化生流量所: 现物水进需在 象迅体入要人 。速,湖的类
“湖泛”现象
太湖宜兴近岸水域湖泛区监测结果统计
项溶 目解
氧
高锰 化学 总磷 酸盐 需氧 指数 量
氨氮 总氮
均 1.4 15.3 86.6 0.577 6.46 10.2 值
浓 0.1度 4.0 范 围
10.523.9
43.1126
0.3600.947
4.769.06
8.2313.4
本 8.1 11.2 57.6 0.25 底 值
太湖流域水环境 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
绪 论
太湖概况 水质状况与河道污染 富营养化状况
湖泊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 的破坏
“湖泛”现象
加剧苏南湖泊环境问题产 生的因素分析
结论
太湖概况
太湖,位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 的南部。她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 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已退为第 三大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湖泛”现象
“湖泛”(亦称黑水团或污水团)是指湖泊富营养化 水体在藻类大量暴发、积聚和死亡后,在适宜的气 象、水文条件下,与底泥中的有机物在缺氧和厌氧 条件下产生生化反应,释放硫化物、甲烷和二甲基 三硫等硫醚类物质,形成褐黑色伴有恶臭的“黑水 团”,从而导致水体水质迅速恶化、生态系统受到 严重破坏的现象。目前,国内外关于‘‘湖泛”的 研究很少或刚开始,像太湖这样浅水型大水面的湖 泊发生“湖泛”还仅仅是处于及时发现、跟踪监测、 积累资料和初步研究机理的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20年来,太湖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水质级别下降了两个等级,由原 来的Ⅱ类水为主到现在的以Ⅳ类水为主;富营养化程度上升了1.5~2 个等级,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以中营养和中富营养为主,上升到以 富营养为主。
高锰酸钾指数:1990—2004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虽然除了2000年外,其它年份的高锰酸盐指 数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但是浓度增加趋势不容忽视。 总磷指标:除1990年和1991年基本满足Ⅲ水质标准外,其它年份均超标。1990—1995年,总磷 指标呈明显增加趋势;1995—1999年,呈下降趋势;受入湖水量偏小的影响,2000年总磷指 标浓度变大;2000—2004年,呈下降趋势。 总氮指标:一直高于Ⅲ水质标准,甚至高于Ⅴ水质标准且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总氮已成为太 湖首要污染指标,必须从严控制。
治理蓝藻的方法
常用的治理方法分为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耗时长投资大, 实施难度大 化学灭杀只是一时解决了问题, 但是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 有可能造成 二次污染
生物治藻
•微生物治理 •食藻生物防治 •水生植物抑制
物理治藻
•用船把它捞出来 •声波振动 •引水冲刷
化学治藻
气候
年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年最低水 温出现在12月下旬~2月上旬,历年最 高水温达38℃,最低水温0℃,水温年 变幅介于29.5和38.0℃之间,历年平 均变幅34℃左右,历年平均水温为 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气 温高1.3℃且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
虽然其只占全国总面积的0.4%,人口 占全国的3%,却创造了全国11.6%的 GDP和16.7%的财政收入。太湖地区城 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发达 ,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业产 值也占有较高比重。太湖是我国重要
太湖水污染现状、原因分 析及治理措施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 里,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苏锡常、 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如果把太湖流域视
为人体的话,无论从其地理位置、轮廓还是战略功
能上看,太湖就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7城市的
“心脏”,纵横交错的河网,就是维系该地区生存、
太湖水域捕鱼的船只众多,现在的 捕鱼船多是用柴油作为动力,燃烧 不充分,产生的气态颗粒污染物随 风飘落到太湖中,污染水体。 另一方面,船只老化,废油滴漏严 重,覆盖水面,较难自净,加剧了 太湖水体的污染。
船舶
土地利用方式转换
部分河流被填埋,一些河流虽然未被填埋,但阻隔了与其它水系之间的沟通 降低了水环境容量和对污染物的稀释吸纳能力
在网箱养殖过程中,投入到太湖中的 饵料中只有30%被鱼类利用,其余 的沉入湖底,污染水质。在这30% 被利用的饵料中,有91%的氮磷流 失到水体中,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生活污水
太湖流域地区随着工业化、城市 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人口剧增 ,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之以前迅 速增大。 与此同时,排污管道铺设不健全 、处理没施跟不上城市化进程的 步伐,致使污水未经处理或只经 过简单的处理,就排入到太湖中 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N、P元 素物质。
经济
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 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PartⅡ太湖污染的历史和现状
无锡鼋头渚[yuán tóu zhǔ] 曾是最佳观湖景点,但蓝 藻成祸,游客已经不能与 太湖水亲密接触了
20世纪80年代初,太湖水质良好,以Ⅱ类、中营养一中富营养水体为 主,符合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要求。据1981年调查,太湖水域属Ⅱ类水 的面积 占6 9 %,Ⅲ类水的30%,Ⅳ类水的占1%;中营养状态的面 积占83%,中富营养状态的占16.9%。
•硫酸铜法 •也可向局部水体 投加丙玛三肽、钙 化合物、铝化合物 和改性粘土等
各种治理方法小结
太湖蓝藻的预防和综合治理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认真实施治理太湖保护水源行动
依靠专家实行科学治水
加大财政支持和多元投入 治理太湖
或许新方法的诞生能对太湖蓝 藻的治理有所帮助
自动吸藻器正在吸取厚达 5厘米的微囊藻水华
工业点源污染
目前,太湖流域结构性污染 十分严重,化工、纺织印染 、黑色冶金依然是重点污染 行业。 由于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 布局的分散性、经营方式的 多变性及其初级粗加工,造 成的污染极为严重 。
养殖
农业面源污染
肥料、农药、畜禽粪便、水产 养殖业、秸秆、村庄生活污水 、村庄生活垃圾对水体氮磷污 染贡献;农膜污染
针对工业点源污染
江苏推出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 太湖流域限排标准更严 最严限值比原有标准增10多倍
针对船舶污染
2008年11月5日,太湖第一座船舶油废水回收站在常州落定后 试运行,标志着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船舶污染防治工程 基础建设全面启动。此项工程范围涉及整个苏南地区,贯穿苏、 锡、常、镇4市,计划总投资3750万元,在3年内将分两期先后建 设15座船舶垃圾收集站和15座船舶油废水回收站。据介绍,已在 常州落定试运行的第一座船舶油废水回收站规格为0.25m/h2,坐 落于常州奔牛中石化水上加油船上,配有油水分离器、空压泵、 抽水泵、废油水废机油柜等。
发展的各类“血管”。
Contents
1
太湖的简介
2
太湖污染的历史和现状
3
太湖污染的原因
4
前人的治理方法
PartⅠ太湖的简介
地理
位于长江三角洲,地跨苏、浙、皖、沪三省一市 具体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主要水源︰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 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 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 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洩长江,以娄江、 吴淞江、黄浦江为主,黄浦江为最大洩水河道
全湖高锰酸盐指数自2003年以后增加较快,变 化范围4.05~5.80mg/L,年内汛期、非汛期监 测结果接近。
全湖总磷自2003年以后明显增加,年均值范围 为0.064~0.104mg/L,年内汛期、 非汛期监测 结果接近
全湖氨氮含量年均值范围为0.18~0.55mg/L,年 内氨氮浓度非汛期明显高于汛期
社 会 因 素
PartⅣ 前人对太湖的治理
早期错误做法 加高太湖的湖堤,建造闸门,分割湖面,修建人 工的入海通道,把自然的太湖改造成一个由几千个 闸门控制的人工平原水库改造成一个既无自然入口 又无自然出口的、水基本不流动的人工水库系统。
强烈反差……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结构调整 科学技术创新 政策法规引导
投入小白鲢、鳙鱼等鱼种 ,用以吞食、消化蓝藻
重力斜筛自动脱水设备 在对滇池蓝藻水华进行 脱水处理
防治水污染的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 这是解决问题的 根本, 污水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严格控制水 中氮、磷含量,遏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不良趋势。 应建立完善的藻类监测机制, 为科学治理提供可靠的 数据, 减少出现盲目治理、浪费资源的情况。 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 让人们认识到, 水是生命 之源, 水的质量与生命健康休戚相关, 而蓝藻爆发不 是突发性的, 它是污染日积日累的结果。 防治藻类的方法有很多, 其中就有化学除藻, 但我认 为, 如非迫不得已, 最好不要采取化学除藻, 因为蓝 藻繁殖很快, 一旦优势种群形成, 即使用药除藻有效, 但过1~2天又会大量繁殖出现, 而且化学除藻容易给 水体带来二次污染, 不安全。
自 净 能 力 削 弱
网围养殖 泥沙淤积与沼泽化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用水量大量增加湖区用水过度,导致湖 泊萎缩,土地沙化,水质下降,环境变差 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合理,部门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矛盾加剧 未形成健全合理的水权、水价及水市场机制 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落后,污染防治投入不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 短期经济利益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污染排放的监督执法力度不够;科学研究 不够,缺少科技支撑
总氮量自2001年开始均为上升趋势,全湖总氮 年均值范围为1.71~2.79mg/L现象严重 区域差异比较明显 大运河水质污染严重
PartⅢ 太湖污染的原因
二次污染 工业点源污染
船舶造成的水体污染
污染源
农业面源污染
城市化带来的水体污染
水产养殖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