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二、讲解拓印的方法。 二、仔细观察教师拓印的方法。
三、学生亲自动手拓印树叶。 三、动手操作,拓印树叶。
四、展示学生作品。 四、分组上台展示作品。
五、教师归纳小结。
实验结论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 实验小组组长签名
掌握了拓印的方法。
普定县城关镇中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三(班姓名
级别
实验时间2014年9月9日
实验课题
拓印树叶
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或药品
实验设想
1、了解拓印的方法。2、拓印树叶。 通过拓印树叶使学生了解拓印树的方法并认识树叶。
实验探究过程
现象观察
一、教师展示已经拓印好的树叶。 一、欣赏教师拓印好的树叶。

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拟火焰不同局部温度的上下,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局部被烧焦得最厉害,枯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枯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枯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化学实验的根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参加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分组实验报告单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分组实验报告单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飘荡的竹叶
目录
1、自制放大镜
2、做个简易显微镜
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7、我们的地球模型
8、昼夜现象模拟实验
9、地球公转模拟实验
10、选择最合适的工具
11、斜面的作用
12、杠杆的秘密
13、电和磁
14、做一个电磁铁
15、电磁铁的磁力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实验 )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实验 )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学校
班级
—年级—班
实验小组成员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土壤(P28-29)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找到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有砂、黏土、水、空气,另外还有动植物的残体和由它们腐解而产生的腐殖质。
实验器材
土壤、放大镜、培养皿、筛子、实验盘、水、烧杯、玻璃棒、塑料袋等
实验步骤
1.初步观察土壤的组成。
2.取干燥的土壤,倒入筛子中筛,观察现象并记录。
3.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分散,然后静置沉降,观察沉降物的分层情况。
4.将湿润的土壤置于密封的塑料袋中;将干燥的土壤置于水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论
我发现:初步观察土壤的主要组成泥土颗粒;取干燥的土壤,倒入筛子中筛,筛子上面有大块石子和大颗粒的沙,筛子下面漏下细颗粒的黏土;.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分散,然后静置沉降,观察到沙子沉到水底,黏土漂浮水中,其他细小轻质杂物漂浮水面;将湿润的土壤置于密封的塑料袋中,放在阳光下过一会观察到塑料袋壁上有小水珠;将干燥的土壤置于水中,观察到从土壤里冒出小气泡。
班级
—年级—班
实验教师
时间
实验名称
比较不同土壤类型的渗水性(P32)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土壤类型其渗水性是不同的,渗水性由强到弱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实验器材
矿泉水瓶、湿巾纸、橡皮筋、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
实验步骤
L用矿泉水瓶做3个相同的漏斗。
2.往漏斗中装入等量的三种不同土壤,并做好标记。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实验器材
天平、皮球、打气筒
实验步骤
L给皮球打足气。

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分组实验报告单(人教版)

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分组实验报告单(人教版)

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分组实验报告单(人教版)不要”)要:正确连接电路、选择合适的量程不要:让电流倒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量程2.测量电路中的电流,需要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才能得到准确的电流值。

教师评分:日期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各支路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

表达式为:U总 = U1 + U2 + U3 +。

+ Un。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不同支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值,验证了这个特点。

同时,在使用电压表时也要注意“两要、两不要、两看清”的原则,确保正确测量电压值。

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

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恰好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5V。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等于小灯泡额定电压的1.2倍。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记录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注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它的额定电压太多)。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等于小灯泡额定电压的0.8倍。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记录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5.计算出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功率。

6.断开电路,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实验要求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在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2倍和0.8倍时,小灯泡的亮度都会发生变化。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有关。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了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粗细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呈正比关系,与其材料和横截面积呈反比关系。

此外,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会使导体电阻增大。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学生电源、电流表、开关、导线、小灯泡、镍络丝、锰铜丝和钨丝等器材。

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用)

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用)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第组姓名年月日实做一个生态瓶验名称实通过制作生态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验目的实塑料桶、沙子、水草、浮萍、小鱼、小虾、田螺等。

验器材第 1 页1 、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份; 2、在桶底放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子, 再装入大半瓶自来水或者 域水; 3、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4、在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

5、每天注意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 把观察到的现象填 入表中。

各种动植物正常生活。

生态瓶内的生物生活良好。

第 2 页步骤 与 方 法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或者 结 果 实 验 结果五年级班第组姓名年月日实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验名称实使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验目的实长方形卡纸、夹子、电筒。

验器材第 3 页1、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大小约为一硬币。

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步之间间隔 15 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向来线上。

骤2、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 15 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与孔的卡纸作为屏。

3、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方筒的光射直进小孔。

这时我们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法4、把第二或者第三张卡纸(第一张除外)向左或者向右挪移5厘米。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这时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观1、在 3 中,我们在纸屏上发现了:纸屏上的电筒光。

察2、在 4 中,我们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也没看到。

到的现象或者结第 4 页果实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验结果五年级班第组姓名年月日实认识光的反射验名称实让学生解,反射光线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验目的实电筒、平面镜、书。

第 5 页第 6 页材1、打开电筒的开关, 让光从往下照射桌子上的书, 光是怎 样照亮书的?2、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 把书立起来, 怎样让手电筒的光 照射到书上?3、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 怎样才干电筒光照亮书后面的玩 具?法观 1、光是直接照亮书的。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小学生分组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分组方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本次实验选择某市某小学一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共计60名学生。

2. 实验分组: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

实验组采用异质分组,即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水平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同质分组,即将学生随机分组。

3. 实验时间:实验持续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进行一次实验课程。

4. 实验内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每次实验课程中进行相同的学习任务,但实验组在学习任务中会有相对较难或复杂的内容。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前准备:在实验开始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学习能力测试,以确保分组的准确性。

2. 实验进行:每周进行一次实验课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自己的班级中进行学习任务。

实验组在学习任务中会有相对较难或复杂的内容,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 实验数据收集: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习态度以及合作能力等数据。

4. 实验结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的统计和比较,以及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的评估。

四、实验结果1. 学习成绩方面: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实验组的学习成绩相对于对照组有所提高。

异质分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2. 学习态度方面:实验组的学生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更愿意主动提问、探索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而对照组的学生则相对较 passively,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合作能力方面:实验组的学生在合作能力方面表现出更好的表现。

由于异质分组中学生之间能够互相补充和帮助,他们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

五、实验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小学分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均有积极的影响。

异质分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分组实验种子发芽实验(一)绿豆种子、放大镜、镊子探寻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先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他们的大小,再用适当的语言描述。

1 、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

2、在盒内垫纸巾并且按上三个洞。

3、在纸巾上各放三粒绿豆。

4 、往纸巾上滴水,一个不滴。

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

滴有水的绿豆种子发芽,没有滴水的种子没有发芽。

说明种子的发芽需要水分。

五年级分组实验种子发芽实验(二)放大镜、镊子、温度计绿豆种子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 .采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分析绿豆种子的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是生长如果缺乏阳光的话就会叶子发黄,长的瘦弱。

五年级分组实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放大镜、镊子、温度计、量杯、吸水纸探索绿豆芽生长所需要的条件1、准备好 6 个水杯,每一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 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 个小盘中 1 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 3 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 5 号杯,用纸箱罩住 6 号杯。

缺乏阳光、空气、水的绿豆芽无法正常生长。

五年级分组实验蚯蚓与环境蚯蚓、塑料薄膜、玻璃片、纸盒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存环境?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

将捉来的蚯蚓五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五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蚯蚓丢爬行到了阴暗的一侧。

说明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五年级分组实验光与影子手电筒、白卡纸、铅笔、尺子影子照射的目标与什么有关?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打开手电筒开关,从不同位置照射。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距离不一样) ,打开手电筒开关。

3、将1 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影子的大小和物体有关,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远时,影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近时,影子就小。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分组)PDF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分组)PDF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姓名班级科任教师实验名称生物显微镜的使用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实验器材生物显微镜,临时装片,小白纸条,铅笔,载玻片主要步骤一、取镜和安放1、取镜方法正确、摆放位置合理。

2、目镜、物镜选取正确,安装方法规范。

二、对光转动转化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再用一个较大的通光孔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三、观察1、在载玻片中央写上一细小的“上”字,把要观察的部分放在通光孔的正中央。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3、一只眼睛向目镜里看,同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见清晰的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见的物象更加清晰。

四、整理实验台实验时间实验类型评价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姓名班级科任教师实验名称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目的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器材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主要步骤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4、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汽泡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胞三、绘图依照学生所观察到的细胞,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图,并且注出各部分的名称实验时间实验类型评价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姓名班级科任教师实验名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实验目的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滴管,镊子,洋葱,吸水纸,稀碘液,清实验器材水等。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解剖和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实验目的:解剖观察长骨的主要结构、认识长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实验器材:哺乳动物的长骨、解剖盘、解剖刀、镊子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实验目的: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及酵母菌的芽体、练习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实验器材:锥型瓶、鲜酵母、清水、糖、显微镜、载玻片等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霉菌的孢子生殖实验目的:练习制作霉菌的孢子和菌丝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霉菌的孢子和菌丝、认识霉菌的孢子生殖方式。

实验器材:面包、培养皿、剪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透明胶带、甘油。

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目的:认识鸡卵的形态结构,认识鸟卵的形态结构与鸟类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实验器材:鸡卵、培养皿、剪刀、镊子、放大镜。

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目的:认识鸡卵的形态结构,认识鸟卵的形态结构与鸟类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实验器材:鸡卵、培养皿、剪刀、镊子、放大镜。

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的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纱布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的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纱布班级小组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实验器材:洋葱鳞片叶、清水、碘液、显微镜、载(盖)玻片、镊子、吸水纸。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实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做成山的形状。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现象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

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地震成因模拟实验实验材料细木棍或竹筷、毛巾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用不同色彩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1、用力挤压毛巾,毛巾会形成褶皱。

2、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岩层在收到外力时会产生变形,构成褶皱,当受到的外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形成地震。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有盖的大玻璃瓶、水、碎砖块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碎石子或用砖头做河道中的石头,装水的大玻璃瓶做流水的河道。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变浑浊了,水中有一些砖屑;碎砖块变小了,棱角变光滑了。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从而推想:卵石是在河流中不竭受到水的打击和相互碰撞形成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水。

实验步骤1、先扑灭酒精灯,用熄灭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

2、加热岩石后把它放入水中。

反复几次,观察有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掉碎屑。

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报告单

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报告单

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报告单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某种动物的影响时,应控制除了光线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

二、实验器材:黄粉虫(或蚯蚓、鼠妇)、铁盘(或塑料盒、纸盒)三、实验步骤:1.取个方形的纸盒,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2.将数条或的黄粉虫放入一个纸杯内,然后倒扣在纸盒线的分钟.3.分钟后取走纸杯,迅速盖好纸盒,一半盖好纸板,一半盖4.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黑暗处的黄粉虫的数目,统计5.将统计的结果记录在下列表格内6.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

验人员月日练习和使用显微镜三、实验步骤:取镜和安放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拖住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筒中取出。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边缘处7厘米处,安放好物镜和目镜.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物理前端与在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的距离))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睛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使反射光经过通光孔、物镜、目镜、镜筒到达目镜内。

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标本正面朝上放在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得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物)左眼向镜筒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练习将所观察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先向左移动下标本,看看物象朝哪个方向移动。

)换成写有“e”的标本,继续观察物象,描述你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四、实验现象及结论:显微镜所成的是______(正立/倒立)、_____放大/缩小的像五、改进和建议:六、注意事项:实验完毕后,把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通光孔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然后把显微镜方进箱里,放回原处。

验人员月日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洗净的黄瓜表皮刮掉,再用清洗后的刀片轻轻的刮取少许黄瓜表层果肉,均匀涂抹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好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无需染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组实验报告单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名称钟摆的秘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钟摆的奥妙,懂得钟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支架、细铁丝、胡萝卜、回形针、秒表、细线等步骤和方法1、用细线的一端拴住回形针;2、把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到支架上,使细线正好等于20厘米;3、用手拨动摆锤,同时利用秒表计时,并数摆来回摆动的次数;4、记录一分钟摆所摆动的次数;5、重复3—5步再做一次。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现象:测量次数测试条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摆锤相同摆长相等实验结果:当的重量和一定时,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实验结论一定,一定,也一定。

小科学家签名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名称钟摆的秘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钟摆的奥妙,懂得钟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支架、细铁丝、胡萝卜、回形针、秒表、细线等步骤和方法1、用细线的一端拴住回形针;2、把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到支架上,使细线正好等于20厘米;3、用手拨动摆锤,同时利用秒表计时,并数摆来回摆动的次数;4、记录一分钟摆所摆动的次数;5、把摆线缩短到10厘米后,重复第3—4步操作。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现象:摆锤摆长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回形针10厘米回形针15厘米回形针20厘米实验结果:当的重量一定时,摆线越长,摆动的次数;摆线越短,摆动的次数。

实验结论摆锤一定,摆长越长,摆的速度,摆长越短,摆的速度。

小科学家签名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名称钟摆的秘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钟摆的奥妙,懂得钟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支架、细铁丝、胡萝卜、回形针、秒表、细线等步骤和方法1、用细线的一端拴住回形针;2、把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到支架上,使细线正好等于20厘米;3、用手拨动摆锤,同时利用秒表计时,并数摆来回摆动的次数;4、记录一分钟摆所摆动的次数;5、用细铁丝和细线把胡萝卜拴住,重复第2—4步操作。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现象:摆锤摆长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回形针20厘米胡萝卜20厘米实验结果:当摆线的长度一定时,摆锤的不会影响摆的快慢。

实验结论摆的速度快慢与有关,与无关。

小科学家签名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名称研究食物中的营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实验器材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廋肉等步骤和方法1、把少量的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3、将切成细条的廋肉放在酒精灯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色,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注:淀粉跟“碘”起反应变成蓝色);2、白纸上挤压花生,白纸上出现();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3、在酒精灯上烧廋肉,我们闻到一种烧焦的羽毛味,说明廋肉中含有蛋白质。

实验结论米饭中含有(),花生中含有(),廋肉中含有(),以上食物中所含的这些成分都是营养物质。

小科学家签名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名称淀粉的消化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淀粉在人体中是怎样被消化掉的实验器材淀粉、试管或透明小瓶、温水、碘液、胶头滴管步骤和方法1、收集唾液;2、准备2支试管,编号A、B,在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淀粉糊;3、在A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B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振荡摇匀;4、把A、B号试管放在盛有37℃水中恒温保存10分钟后,在这2支试管中各加入1-2滴碘液;5、摇匀,观察2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是否发生了变化,并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1、A号试管中的液体(),说明淀粉被分解掉了;2、B号试管中的液体(),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

实验结论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了()对淀粉具有催化作用,它能()淀粉小科学家签名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名称水中杂质的过滤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细小的杂质,得到相对纯净的水。

实验器材塑料瓶、剪刀、棉花、木炭、小石子、沙子、滤纸、烧杯、漏斗、沉淀后的水、抹布等。

步骤和方法1、折叠过滤纸;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接盛滤液的烧杯;4、将准备好的经沉淀过的水缓缓地倒入漏斗中进行过滤;5、观察比较滤纸,把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及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洁白的滤纸上留下(),这一现象说明经沉淀过的水中任然存在(),我们用过滤的方法可以把它除去。

实验结论用()的方法可以出去水中的(),得到相对纯净的水。

小科学家签名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名称齿轮的秘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懂得齿轮及其组合齿轮的原理,初步学会装置简单地齿轮组。

实验器材各种大小的齿轮、齿轮组合板、润滑油、小锤等步骤和方法1、按示意图装置齿轮组、观察并记录三只齿轮转动的方向;2、用大小齿轮组成齿轮组,观察大小齿轮的转速;3、观察特殊齿轮组改变运动方式。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1、齿轮1()时针转动,齿轮2()时针转动,齿轮3()时针转动;2、大齿轮转1圈,小齿轮转()圈;3、变转动为平动。

实验结论齿轮组可以改变齿轮转动()和转动(),传递()、改变()等。

小科学家签名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四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年月日实验名称材料的性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懂得实验的原理,能初步辨别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各种饮料瓶、铁锤、热水、铁钉、磁铁、电池、小电珠、导线等。

步骤和方法1、用铁锤和铁钉分别砸各种饮料瓶,观察发生的现象;2、用磁铁分别接触各种饮料瓶,观察发生的现象;3、分别将各种饮料瓶放在热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4、连接一个简单电路,把其中的一段用饮料瓶代替,观察发生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把各种饮料瓶接入电路中,只有()饮料瓶能使小电珠亮起来;永磁铁接触各种饮料瓶时,只有()饮料瓶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结论金属饮料瓶能(),()好,结实,多能被磁铁吸引;塑料饮料瓶不();玻璃饮料瓶易碎,不();纸饮料瓶不(),不()。

小科学家签名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目的通过指导,使学生会做液体热胀冷缩实验,会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实验器材玻璃瓶、塑料管、橡胶塞、红墨水、烧杯、热水、冷水。

步骤和方法1、把塑料管插入橡胶塞中间,将玻璃瓶里倒满水,滴上1-2滴红墨水,把带塑料管的橡胶塞放入玻璃瓶里,塞紧。

在塑料管的液面处做上记号;2、将准备好的玻璃瓶放入热水、冷水中,观察塑料管内液面的变化,做上记号;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玻璃瓶放入热水中塑料管内的液面逐渐(),放入冷水中塑料管内的液面逐渐()。

实验结论实验说明:液体具有()的性质。

小科学家签名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名称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目的通过指导,使学生会做气体热胀冷缩实验,会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实验器材锥形瓶、大烧杯、小气球、细线、开水、冷水等。

步骤和方法1、用细线把小气球扎在锥形瓶口,把锥形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产生的现象现象;2、把锥形瓶取出,放入冷水中,观察产生的现象;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把锥形瓶放入热水中,瓶内空气受热体积(),气球变鼓,竖立起来;把锥形瓶取出,放入冷水中,瓶内空气受冷体积(),气球逐渐变小,垂下来。

实验结论实验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

小科学家签名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名称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目的通过指导,使学生会做固体热胀冷缩实验,会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实验器材酒精灯、铁球、铁环、铁架台等步骤和方法1、用铁丝吊起金属球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用金属环去套金属球,观察金属球能不能通过;2、用酒精灯加热金属球,然后用金属环去套金属球,看金属球能不能通过;3、让金属球自然冷却后,再用金属环去套金属球,看金属球能不能通过。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加热前和冷却后,金属球()通过金属环;加热后金属球()通过金属环。

实验结论固体有()的性质。

小科学家签名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名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目的验证滑动摩檫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或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

步骤和方法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2、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3、把棉布(或毛巾)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接触面的材料压力F/N摩擦力F摩/N 第一次木块与木板第二次木块与木板第三次木块与棉布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的大小有关,还跟接触面的()有关。

小科学家签名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三年级(4)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名称测量气温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懂得温度计的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

实验器材温度计、温度填充图、记录表步骤和方法1、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2、测量一天中清晨、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3、把测得的气温填在相应的记录表中。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一天中的气温高,和的气温低;实验结论在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时候的气温高,和时候的气温低。

小科学家签名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三年级(4 )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秋天的叶子。

实验目的认识树叶的基本特征。

实验器材各种树的落叶、同一种树的新鲜叶和落叶、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步骤和方法1、仔细观察叶的结构;2、比较新鲜叶与落叶;3、观察同一种植物的叶能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观察到的现象:我们观察到一片完整的叶有()、()、()。

实验结论一片完整的叶由()、()、()三部分组成。

小科学家签名表十六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三年级(4 )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种子。

实验目的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

实验器材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