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将于201X年7月1日起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精选word文档 (2页)
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答案)

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1、由于小丽期末测试只考了45分,老师当着全班的面,说小丽是笨蛋,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小丽的〔〕.A姓名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肖像权正确答案:C2、以下行为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有〔〕①成心给别人起具有侮辱性的绰号②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被印在通缉令上③商场保安强行检查顾客的背包④医院未经患者同意将其姓名和病情发布在网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正确答案:D3、偷看他人信件,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A名誉权B肖像权C隐私权D生命健康权正确答案:C4、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具体表达为()①姓名权②肖像权③名誉权④荣誉权⑤隐私权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正确答案:A5、中学生梅梅觉得自己同桌美美长得好看,便偷拍美美的照片,放到网络上进行冒充,并发布不实言论,梅梅的行为侵犯了美美的 ().A姓名权、名誉权B姓名权、隐私权C隐私权、名誉权D名誉权、肖像权正确答案:D6、首都功能主要是?()A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D政治功能和科技功能正确答案:A7、关于首都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首都是国家的象征B首都对外不能代表国家C首都的意义在于,公民不必去国家的所有领土,只需要去首都,就可以感受到国家D首都所在的城市与国家之间具有某种天然的联系正确答案:B8、判断一个城市能否成为首都的形式标准是?()A最高国家机关位于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可以称作首都B最高行政机关位于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可以称作首都C最高法院位于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可以称作首都D最高人民检察院位于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可以称作首都正确答案:A9、一个城市成为首都的实质标准是?()A首都必须与国家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B首都是全国经济最兴旺的地方C首都是全国生态环境最正确的地方D首都是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正确答案:A10、目前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心是?()A分散北京的经济功能B分散北京的政治功能C分散北京的人口D分散北京的文化功能正确答案:A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和〔〕的义务.A维护国家统一;全国各民族团结B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团结C维护全国统一;全国各民族团结D维护全国统一;各民族团结正确答案:A12、公民应当履行以下维护国家平安的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平安的有关规定②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平安活动的线索③向国家平安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④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正确答案:D13、维护国家平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可能涉及的法律有〔〕.①?民族区域自治法?②?国家平安法?③?保守国家秘密法?④?反分裂国家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正确答案:A14、国家平安是指国家〔〕.①政权、主权、统一②领土完整③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④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⑤保证持续平安状态的水平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正确答案:D15、维护国家平安的义务主体包括〔〕.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②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③各政党④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正确答案:A16、宪法宣誓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责任,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A党B国家C人民D社会正确答案:C17、关于宪法宣誓制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国家工作人民对宪法宣誓,单纯是在一个法律文本面前许下诺言B是将宪法作为引领行动的指南C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对人民作出庄严承诺D具有超出一般法律文本的政治意涵正确答案:A18、宪法宣誓告诉我们要保卫社会主流价值观,这来自于宪法〔〕.A尊重人权和保证人权B法制的尊严和统一C民主集中制原那么D维护宪法权威正确答案:A19、宣誓时〔〕更能表达宪法的至高权威和政治地位,更能彰显宪法对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A抚按宪法B宣读宪法C手握宪法D手托宪法正确答案:A20、2021年7月1日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A十B H^一C十二D十三正确答案:C21、可以作为依法服兵役主体和条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十六周岁的男性公民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长期在中国居住的外国人;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长期在中国居住的外国人;年满十六周岁的男性公民正确答案:A22、宪法规定的公民应依法服兵役,旨在〔〕.①保卫祖国、反抗侵略是男性公民的神圣责任②保证国家的平安和公民的根本权利③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④实现公民个人的价值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正确答案:B2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只有男性公民才能服兵役B中学生不能够履行服兵役的义务C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要服兵役D拒绝服兵役,要负法律责任正确答案:D24、公民全部政治生活的根底和准那么是?()A勇于承当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B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C参与社会公共治理活动D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正确答案:B25、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是?()A现役军人的事,与其他人无关B成年人的事,与中学生无关C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D军队和民兵的事,与其他人员无关正确答案:C26、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宗教在我国能起到积极作用,是由于()①解决了宗教问题就解决了民族问题②我国宗教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③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那么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正确答案:D27、我国法律规定,任何()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①国家机关②社会组织③社会团体④个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C28、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自己应有的作用.以下对于宗教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引导人类向善,赋予人生意义B维系社会团结,促进多元开展C解决了宗教问题就解决了民族问题D宗教中的消极因素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开展正确答案:C29、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在我国,公民只能信仰一种宗教B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D在多数群众不信教的地方要提倡无神论正确答案:B30、宗教信仰自由历来是宪法和法律所保护的重要权利,但保证公民宗教信仰自( )①合法性原那么②本国宗教事务独立原那么③政教别离原那么④参政议政原那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A31、以下事件中不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是()①某房地产公司将客户信息泄露给保险公司业务员②商场保安拘禁偷窃嫌疑人③网络推行实名制④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正确答案:C32、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包括?()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公民住宅不受侵犯③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正确答案:A33、合法的剥夺或者限制必须要遵循的要求有()①在合法剥夺或者限制人身自由时,必须由法定机关来决定和执行②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③有正当性,以便经得起合宪性审查④被剥夺人不能是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正确答案:A34、小美在超市买完东西结账后,走出检查门时,防盗铃响了,超市保安疑心她偷东西,要对她强行搜身,并把她关在休息室内, 8个小时,小美被放出,并报警,警察对超市进行查处,保安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个月.对此看法正确的有()①公民依法享有人身自由权②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③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④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正确答案:D35、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①搜查②拘禁③逮捕④剥夺⑤限制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正确答案:D36、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中国新的历史开展时期总任务的中央内容,指中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要用当代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起来,大幅度地提升生产力.简称四个现代化,其具体内容是指().A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B教育、农业、文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C工业、效劳、教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D医疗、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正确答案:A37、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征,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不正确的?()A确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与指导思想B从国家政治力量构成的特点与自身社会开展的实际状况与实际需要出发,确立具体道路与建设内容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下的单一式国家治理与国家任务D推动五个文明的协调开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答案:C38、国家目标是由哪一法律进行规定的?()A宪法B民法C行政法D刑法正确答案:A39、以下哪一项不是为开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升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所做的举措?()A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B开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C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开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D支持和标准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增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正确答案:B40、宪法序言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A稳固和维护国家权力,标准国家权力有效运行B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改革国家政治体制C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开展D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答案:D。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2018修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2018修订)
【法规类别】宪法
【发布部门】201
【发布日期】2018.02.24
【实施日期】2018.03.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18年2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修订)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
1 / 1。
《2024年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研究》范文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宪法宣誓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国家对宪法权威的尊重,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对法治精神的弘扬。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内涵、特点及其运行机制,以期为完善我国宪法宣誓制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宪法宣誓制度的内涵与特点宪法宣誓制度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必须公开宣读并承诺遵守宪法,以示其对宪法的尊重和忠诚。
这一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 权威性:宪法宣誓体现了国家对宪法的尊重和权威,同时也体现了公职人员对宪法的忠诚和信仰。
2. 公开性:宪法宣誓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体现了公正、公平、公开的法治精神。
3. 仪式性:宪法宣誓是一种庄重的仪式,有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运行机制我国宪法宣誓制度主要在以下场合实施: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新任领导干部任职时、特定国家节日等。
在运行机制上,我国宪法宣誓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宣誓人:包括国家公职人员、新任领导干部等。
2. 准备宣誓词:宣誓词应明确、简洁、庄重,体现宪法精神和法治精神。
3. 宣誓仪式:宣誓仪式应庄重、严肃,一般由国家领导人主持,全体宣誓人面向国旗,高举右手,宣读誓词。
4. 监督与执行:宪法宣誓后,相关部门应对宣誓人进行监督,确保其遵守宪法和法律。
四、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与价值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宪法意识:通过宪法宣誓,使公职人员深刻理解宪法的精神、原则和内容,增强宪法意识。
2. 强化法治观念:宪法宣誓有助于培养公职人员的法治观念,使其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提高公信力: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4. 促进政治清明:宪法宣誓制度有助于形成清正廉洁的政治风气,为政治清明提供制度保障。
五、完善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建议为了进一步完峪我国宪法宣誓制度,提出以下建议:1. 完善宣誓词内容:宣誓词应更加明确、具体,体现宪法的核心价值和精神。
宪法宣誓制度实施细则

宪法宣誓制度实施细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为了彰显宪法,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规范单位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的组织工作,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应当进行宪法宣誓
1、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党组成员新任职时,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单位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新任职时,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3、单位内设各科室负责人新任职时,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二、宣誓誓词如下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三、宣誓仪式一般应当在有关国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当即进行,遇特殊情况时应当在一个月内进行。
宣誓场所应当庄重、严肃,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或者国徽。
宣誓人员应当着装整洁、得体。
宣誓仪式根据情况,可以采取单独宣誓或者集体宣誓的形式。
单独宣誓时,宣誓人应当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诵读誓词。
集体宣誓时,由一人领誓,领誓人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左手持宪法文本,右手举拳,跟诵誓词。
诵读誓词后,由领誓人报宣誓人,宣誓人同时各自报自己姓名。
宣誓仪式进行时,相关与会人员应见证宣誓。
四、本办法自2019年8月7日起施行。
宪法宣誓制度

宪法宣誓制度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提出,我国的法制化进程持续稳步推进。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宪法宣誓制度,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
本王从宪法宣誓制度制度的起源、建立历程、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宣告着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正式确立了起来。
宪法宣誓制度起源于1919年的德国,当时的《魏玛宪法》首先确立了这一制度并逐渐传承了下来。
时至今日,世界上有将近一百个拥有成文宪法的国家要求公职人员在就职前向宪法宣誓。
2014年10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明确指出拟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培养领导干部对宪法的忠诚。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不断探索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成绩的背后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如个别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信仰缺失,增长方式粗放,发展不平衡、不科学等。
宪法宣誓制度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却对解决当前很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宪法宣誓制度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了我国宪法,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提出了“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任务,这些都为宪法宣誓制度的立法提供了条件。
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宣誓这种形式,使宪法权威得到保障,推动宪法的贯彻实施。
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最根本就是依宪治国。
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和关键,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宪法宣誓制度正是依宪治国的必然要求。
宪法宣誓制度虽然是一种形式,但是这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追求依宪治国内容和实质的一项必要的形式,是对法治严肃性和权威性的重要保障。
宪法宣誓制度及宣誓词规章制度.doc

宪法宣誓制度及宣誓词_规章制度_99 【宪法宣誓制度】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根据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该决定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决定明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这其中,包括全国人大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主席、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国家军委主席、副主席、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等。
【宪法宣誓誓词】共70个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相较于2015年6月24日决定草案提交本次常委会审议时规定的65字誓词,通过的决定无论从字数上还是内容上都做了调整。
第三章、我国国家制度概要ournationsystemororganizationorframewor k一、国体:国家的阶级本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决定国体的因素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经济基础、精神文明)1.人民民主专政产生的历史条件2.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领导力量、阶级基础、国家职能均同)3.人民民主专政的表现(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二、经济制度(所有制形式、分配原则、国家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见宪法法条)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含义、教育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见法条)四、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我国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并以人大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1.【宪法的概念(多选)】关于宪法的概念、特征,下列说法

1.【宪法的概念(多选)】关于宪法的概念、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代“宪法”有组织法和根本法的含义。
B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普通法律不具有国家强制性。
C宪法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D各种宪法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宪法的基本特征(多选)】关于宪法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严格的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是保障宪法权威的重要环节。
B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故所有的成文宪法都规定了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C 社会主义宪法是民主事实的法律化,资本主义宪法不是民主事实的法律化。
D 民主侧重于保障多数人的利益,而宪法则要求平等的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故宪法可以克服宪法中的非理性因素。
3.【宪法的分类(多选)】下列关于宪法的原则和宪法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民定宪法奉行人民主权原则,在形式上强调以民意为依归,以民主政体为价值追求。
B 英国、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宪法属于不成文宪法,但是其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故属于刚性宪法。
C 美国的《独立宣言》宣布政府的正当权力来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D《大宪章》、《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是协定宪法的典型代表性文件。
4.【宪法的历史发展(多选)】关于宪法的历史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用根本法组织政府并规范公权力,从而为宪法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
B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以1776年的《独立宣言》为先导,以1777年的《邦联条例》为基础制定的。
C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是清政府的最后一部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
D 1787年《美国宪法》和1791年的《法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现代宪法的诞生。
5.【中国宪法修正案(多选)】经济制度是我国宪法修正案的重要,下列关于经济制度的修改的说法正确的是()A 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档】我国将于201X年7月1日起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推荐word版 (2页)

【参考文档】我国将于201X年7月1日起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推荐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我国将于201X年7月1日起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XX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二、宣誓誓词如下: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宣誓仪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组织。
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或者决定任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个别副主任委员、委员,国务院部长、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2018-法宣在线练习题-精选word文档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法宣在线练习题篇一:法宣在线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宪法的基本原理1、(单选题)我国1982年宪法是在()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A.1978年宪法C.1975年宪法B.1949年共同纲领D.1954年宪法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2、(单选题)各国普遍重视对宪法实施的保障,其根本原因是()。
A.宪法有严格的修改程序C.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3、(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资产阶级C.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D.工人阶级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确认、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4、(单选题)含有人权保障、权力制约等意义的近代宪法源自()。
A.东方C.北方 B.西方D.南方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5、(单选题)每年()为国家宪法日。
A.10月10日C.12月4日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6、(单选题)()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范例,是新中国宪法创制上的一次成功实践。
A.“五四宪法”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7、(单选题)下列关于宪法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B.10月1日 D.12月24日A.宪法是一切组织、机构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在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三分之二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始得启动修宪程序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8、(单选题)“宪法”一词,来源于()constitution,本是组织、确立的意思。
法律规定公开宪法宣誓(3篇)

第1篇一、引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建立,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
自2018年起,我国正式实施宪法宣誓制度,要求各级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宣誓,以强化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本文将从宪法宣誓的法律规定、重要性及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宪法宣誓的法律规定1. 宪法宣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誓法》于2018年3月11日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自2018年3月12日起施行。
该法规定,各级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宣誓宪法。
2. 宪法宣誓程序(1)宣誓人应当站在国旗下,面向国旗,右手举拳,庄严宣誓。
(2)宣誓人应当宣誓以下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恪守职业道德,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3)宣誓仪式由宣誓人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主持。
3. 宪法宣誓的法律效力宪法宣誓具有法律效力,宣誓人应当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
三、宪法宣誓的重要性1. 强化宪法意识宪法宣誓有助于强化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使其深刻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2. 维护宪法权威宪法宣誓是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手段,通过公开宣誓,可以增强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地位。
3. 促进依法治国宪法宣誓有助于推动依法治国进程,使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
4. 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宪法宣誓使国家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增强其责任感,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四、宪法宣誓的实施1. 宣誓对象的范围宪法宣誓对象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监察委员会主任、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公安机关负责人、国家安全机关负责人、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财政部门负责人、审计机关负责人、海关负责人、税务部门负责人、外汇管理部门负责人、统计部门负责人、环境保护部门负责人、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负责人、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负责人、体育部门负责人、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人、宗教事务部门负责人、老龄工作部门负责人、残疾人联合会负责人、妇女联合会负责人、工会负责人、共产主义青年团负责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负责人等。
《2024年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研究》范文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宪法宣誓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增强公民对宪法的认同感和尊重感。
自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实施以来,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研究,分析其内涵、特点、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宪法宣誓制度的内涵与特点宪法宣誓制度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必须进行宪法宣誓,以表达对宪法的尊重和忠诚。
这一制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体现了国家对宪法的尊重和信仰;二是具有庄重的仪式感,增强了公民对宪法的认同感和尊重感;三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是公职人员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
三、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情况自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实施以来,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各级政府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均需进行宪法宣誓。
此外,宪法宣誓制度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军队、学校等。
在实施过程中,宪法宣誓制度对于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提高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尽管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公职人员对宪法宣誓的认识不足,认为其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做法,缺乏实质性的意义。
其次,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如宣誓内容不完整、宣誓仪式不严肃等。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宪法宣誓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公民对其认识不足;二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实施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三是部分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淡薄,缺乏对宪法的尊重和信仰。
五、完善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完善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建议:五、完善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应加强宪法宣誓制度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对宪法的认识和尊重感。
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宪法宣誓的具体内容和程序,规范宣誓仪式。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法规类别】宪法
【修改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2018修订)【发布部门】201
【发布日期】2015.07.01
【实施日期】2016.01.01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
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
1 / 1。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研究》范文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宪法宣誓制度作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体现了国家对法治的尊重和捍卫。
这一制度旨在通过庄严的宣誓仪式,强化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确保其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
本文将就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背景、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宪法宣誓制度的背景及意义宪法宣誓制度起源于西方国家,旨在强化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确保其忠实履行职责。
在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确立,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法治的重视,也是对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
这一制度有助于培养公职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其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从而保障宪法的实施。
三、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现状我国宪法宣誓制度主要规定在《宪法》及《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实施方案》中。
根据规定,各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在就职前必须进行宪法宣誓。
宣誓仪式庄重严肃,旨在强化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宣誓仪式的形式化、内容过于简单等。
四、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宣誓仪式形式化当前,一些地方的宪法宣誓仪式存在形式化现象,缺乏庄重感和严肃性。
这导致宣誓仪式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法真正强化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
(二)宣誓内容过于简单当前我国宪法宣誓制度中,宣誓内容相对简单,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
这使得宣誓仪式无法真正激发公职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完善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建议(一)强化宣誓仪式的庄重感和严肃性为提高宣誓仪式的庄重感和严肃性,建议在宣誓仪式中增加相关环节,如对宪法的解读、对公职人员职责的阐述等。
同时,应严格遵守宣誓仪式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其顺利进行。
(二)丰富宣誓内容为使宣誓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具体性,建议在宣誓词中明确公职人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同时,可结合公职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加入与其职责相关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激发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加强监督和惩戒机制为确保宪法宣誓制度的顺利实施,应加强监督和惩戒机制。
宪法宣誓制度

拓展资料
宪法宣誓制度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宪法宣誓制度将于2016年1月1日起实行。
誓词共70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亮点:营造尊崇宪法权威的氛围
宪法宣誓仪式的寓意就在于通过鲜明的仪式意象和强烈的心理暗示唤起人们对宪法的信仰。
宣誓是一种庄严的承诺,誓词是沉甸甸的诺言。
宪法宣誓实际上是宣誓人向公众神圣的宪法承诺。
比宣誓更重要的是言行一致,将誓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誓言、兑现承诺。
宪法宣誓诚可贵,依宪治国价更高。
期望宪法宣誓制度能够彰显宪法的至上权威,凝聚全社会依宪治国的共识,在全社会尤其是全体公职人员中营造尊崇宪法权威的氛围。
2018宪法修改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3月5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时说,宪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对我国现行宪法作出21条修改,其中11条同设立监察委员会有关。
具体修改内容如下。
(一)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同时,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
主要考虑是: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已经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理论指引,其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已被实践所充分证明,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已经形成高度共识。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已经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宪法中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一起,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明确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宪法的宣誓守则.doc

法律常识是公务员考试常识高频考点,考生备考常识,要将法律常识当做重点复习对象。
今天,华图教育就整理了宪法的宣誓制度,希望能对各位考生带来帮助。
(一)宪法宣誓的重要意义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为确保宪法的功能、作用与效力的实现,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对于树立宪法意识,宪法宣誓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有利下树立宪法权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人民意志的最高体现。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权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第二,有利于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激励其忠于和维护宪法。
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能够使国家工作人员明确权力来源于宪法,按照宪法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力,产生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时刻受到誓言的约束。
第三,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培养宪法意识。
庄严的就职宣替仪式,有助于公民从内心产生对宪法的情感寄托,使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成为公民的心理基础。
第四,有利于在全社会传播宪法则念,树立法治信仰。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助于普及宪法知识,塑造宪法文化,使全社会对宪法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依赖感,从而尊重宪法、热爱宪法和信仰宪法。
(二)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对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规定。
主要内容包括:1、宣誓主体。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悬着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誓词内容。
宣誓誓词如下: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3、组织机构。
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

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
2015年7月1日我国确立宪法宣誓制度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于哪一年起开始实施

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于哪一年起开始实施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于哪一年起开始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18年2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修订)十、本决定自2018年3月12日起施行。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我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一年我国的科举制从隋朝(也有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我国的基层选举制度开始于哪一年?新中国的基层选举制度是从1953年开始的,当时的选举法规定实行普选制和平等选举权,可以看做是一个开端宪法宣誓什么时候开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首场宪法宣誓活动,3月17日举行。
这样的宣誓活动,18日、19日还将举行。
在此前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新闻释出会上,发言人张业遂介绍,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
我国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电子注册制度于哪一年起开始建立并实施的?2001年2月5日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教学〔200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委,新疆建设兵团教委,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毕业证书是学生在学制规定的年限内通过学习,修完教学计划所安排的全部课程并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由办学单位颁发的用于证明学习经历的书面凭证。
毕业证书基本记载项一般有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毕业时间、学制、毕业专业、发证时间、证书编号、学校公章、学校钢印、校长名章等。
宪法宣誓什么时候开始的2009年初,时任海淀区人大代表的律师卫爱民向海淀区人大常委会提议,新任命的一府两院官员需就职宣誓,强化被任命者“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意识。
第六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练习题及答案(宪法宣誓制度)

第六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练习题及答案(宪法宣誓制
度)
第六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练习题及答案(宪法宣誓制度)
1.“宪法宣誓”在哪一年写入我国宪法?()
A2018年(正确答案)
B2004年(错误答案)
C1999年(错误答案)
D1993年(错误答案)
2.关于宪法宣誓仪式,正确的是?()
A宪法宣誓仪式只能采取单独宣誓(错误答案)
B宪法宣誓仪式只能采取集体宣誓(错误答案)
C宪法宣誓仪式在采取单独宣誓的同时,还要进行集体宣誓。
(错误答案)
D宪法宣誓仪式可以采取单独宣誓或者集体宣誓(正确答案)
3.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依法行政(错误答案)
B依宪治国(正确答案)
C以德治国(错误答案)
D人才治国(错误答案)
4.单独进行宪法宣誓时,宣誓人应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举拳,诵读誓词。
A左手抚按;右手(正确答案)
B右手抚按;左手(错误答案)
C左手高举,右手(错误答案)
D右手高举;左手(错误答案)
5.关于宪法宣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错误答案)B宪法宣誓制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向宪法宣誓,也是向全体人民宣誓(错误答案)
C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错误答案)
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我国将于201X年7月1日起实行宪法宣誓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XX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
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二、宣誓誓词如下: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宣誓仪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组织。
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或者决定任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个别副主任委员、委员,国务院部长、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宣誓仪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组织。
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宣誓仪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组织。
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或者决定任命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军事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全权代表,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宣誓仪式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交部分别组织。
七、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
宣誓仪式由任命机关组织。
八、宣誓仪式根据情况,可以采取单独宣誓或者集体宣誓的形式。
单独宣誓时,宣誓人应当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诵读誓词。
集体宣誓时,由一人领誓,领誓人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右手举拳,跟诵誓词。
宣誓场所应当庄重、严肃,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或者国徽。
负责组织宣誓仪式的机关,可以根据本决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宣誓的具体事项作出规定。
九、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宣誓的具体组织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本决定制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十、本决定自XX年1月1日起施行。
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晋江的万石山,因有摩尼光佛而香客、游人接踵而至。
你若来过晋江草庵,或许会知道摩尼光佛就趺坐在这古寺中。
它一眼望去,小小的庵门亮起一个小世界,那两株为陪伴它而等候数百年的圆柏,于沧桑中潜生奇崛、苍劲的虬枝,照焕岁月的光芒。
春冬之时,等风来,等小雨飘洒,一股梅花的香迎了过来,拂过行人的肩,贴着它,泛出温润的笑意和光,让人也心生端庄与慈祥。
还有那古井、亭子、石径、山石、果树等交叉环绕,似乎只有赞叹才能应景了。
设若携一身惶灼而来,在这幽僻之处清凉,沉潜时光,再轻松而去,应是畅然。
而对于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如我,大抵因可便宜观赏而更多感觉到了寡淡、不稀奇。
诚然,草庵仍是我时常光顾的所在。
清明节的那个周末,为了陪儿子完成一篇登山日记,我们又去了草庵。
依然先是在庵前的空地上停留、四处张望,继而复入寺中瞻仰摩尼光佛的尊座,读读石柱上的对联,做若有引动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