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学习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现阶段教育界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何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成为讨论的焦点。因此,本文在了解探究性学习的涵义和历史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字:探究性学习产婆术指导性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呢?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都是由英文“Inquiry Learning”翻译而来的,,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家探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法和过程。简而言之,它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真知与个性发展的教学。
一、探究性学习的历史发展
探究教学的思想由来已久,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苏格拉底和卢梭。苏格拉底重视知识与美德的教学,在教学中,他并不把真知直接交给学生,而是通过对话、诘问,让学生陷入矛盾的困境,然后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真知。这种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被称为“产婆术”,亦称苏格拉底法。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例子是苏格拉底与一个士兵讨论“什么是勇敢”。
“什么是勇敢?”苏格拉底随便地问一个士兵。
“勇敢是在情况变得艰难时能坚守阵地”。士兵回答。
“但是,假如战略要求撤退呢?”苏格拉底问。
“假如这样的话,就不要使事情变得愚蠢。”
“那么,你同意勇敢既不是坚守阵地也不是撤退?”苏格拉底问。
“我猜想是这样,但是,我不知道。”士兵回答。
“我也不知道。或许它正好可以开动你的脑筋。对此你还有什么要说的?”苏格拉底又问。
“是的可以开动我的脑筋。这就是我要说的。”
“那么,我们也许可以尝试地说:勇敢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候的镇定——正确
的判断。”苏格拉底说。
“对”。士兵最后回答。[1]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诘问,由教师不断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陷入自相矛盾,最终承认自己的错误与无知。第二阶段:助产,帮助对方在认清事实、明白道理的基础上,重新归纳和定义所探究概念的正确含义。“产婆术”是归纳法、探究法的渊源。[2]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他认为,儿童天性“好动”、“好奇”,只要很好地引导,就能激起儿童求知的兴趣,成为寻求知识的动力。他还认为儿童“好思”,当他们的好奇心充分动起来了,就要向他提出几个简明问题,引导他去解答他心中觉得稀奇的地方。他认为应当做到:“他所要知道的东西,不是由于你的告诉而是由于他自己的理解。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要由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3]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具有极大的启迪性与震撼力,对后来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和策略
1.指导性
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传授/接受学习的一个很大区别就在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接受学习中,教师充当着绝对领导者的核心地位,学生的任何学习活动都要听从教师的指挥安排。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也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是被迫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或许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并不感兴趣,但是在升学的压力之下,不得不死记硬背地学习他认为枯燥无味的知识。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是要应用知识,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传统的接受学习模式下,学生很难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更谈不上创新与发展。
与此相反的是,探究性学习更多地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探究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那种让学生完全随意地、漫无目的地探索并非探究学习。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在探究学习中的
指导不是灌输或包办代替,整个探究过程和结论都由教师设定的学习同样不是探究学习。指导性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这种指导更多表现在教师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上上。
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前,教师要创设特殊的学习环境,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对学生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近视眼为什么要戴眼镜呢?”,进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透镜上来;演示引人注目、给人新知的直观材料,霍尔传感器等)给学生一种发现和能胜任的感觉,并为学生准备好各种供探究的材料。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在探究问题的提出、探究的方法、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成果展示等方面给学生提供指导,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同时,教师在探究学习中还要给学生刨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宽松、友好、激励的氛围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探究。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还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在此基础上,诊断学生的思维,指出学生的错误或不足,促使学生发生改变,并逐渐走向更成熟的理解。另外,探究学习和其他学习方式一样,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活动,因此,当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时,教师在探究学习中的指导作用还表现为进行必要的讲授话动。
2.自主性
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自主性是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论是探究的能力,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还是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都是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就算是知识,也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生成,靠传授式的是教学难以获得。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是否就意味着教师是多余的,或者说教师没有什么作用呢?当然不是。在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教师就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应该与学生一起探究、一起学。但是,教师毕竟是成年人,他们走的弯路比学生多,碰的钉子也比学生多,可以向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教师应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和计划;要检查学生计划的可行性;要提醒学生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安排学生活动、防止事故;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要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