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必修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必修1)













第10页
必修1 第3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不同区域间的水循环过程具有的特点及作用各不相同, 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类型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发生 海洋和陆地外流区
陆地上(内、
核 心
领域
之间
海洋上
外流区兼有)
课 时


点 突
循环
踪 训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 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5)影响下渗的因素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16页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必修1 第3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
第8页
必修1 第3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在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的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在


心 考
内流区域,只发生陆地内循环。未登陆的台风雨只参与海上
时 跟


突 破
内循环。
训 练
第9页
必修1 第3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1.水循环的类型及意义图解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德育目标1.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水循环的分类及过程、意义图析【教学媒体与教具】计算机软件、地球卫星图片、地球水体储量表、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水循环示意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计算机图片:地球卫星图片、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

请同学们看,这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与太阳系其它大行星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有丰富的水)是的,我们所居住的这颗行星,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

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就是地球上的水。

【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引导】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板书】一、水圈1、定义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计算机显示】水圈的构成图(教材第58页图3.1)。

【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学生回答】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之间;①地、②地、③地和④地与甲、乙水文站的相对位
置;甲水文站与乙水文站先后都出现了洪峰,乙水文站洪峰 流量值小于甲水文站。
【精讲精析】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读图。第 (1) 题,根
据图b可知,暴雨过后甲、乙两个水文站先后出现了洪峰, 说明降雨区域位于两个水文站的上游,根据图 a判断④地符 合题意。第(2)题,分析图a,甲、乙两个水文站之间有个湖 泊,在洪水期可以蓄洪,对下游水位起调节作用。
普遍
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
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 式: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区;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热带、亚热带和温 带 ) 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
期:地中海气候区。
2 .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 系,如黄河下游、长江的荆江河段因其为“地上河”,只 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考纲展示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3.世界洋流 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以重大人类活动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意义是高 考常见的命题方式。复习时,要多关注地表形态的成因 和区域环境的地形特征,河流径流的补给类型与径流变 化特点。 2.以区域图或气候资料图为背景,考查水资源的分布、问 题及解决措施是高考常见的命题方式。复习时,要联系 水循环与径流变化的特点,并注意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 念。 3.利用海洋科考、海洋污染等热点材料,考查洋流的分布 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常见的命题方式。复习时,要学 会利用洋流模式图,掌握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分布及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讲)(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讲)(含解析)

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

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明确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

3.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知识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1.相互联系的水体(1)存在形式⎩⎪⎨⎪⎧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 存在(2)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洋水。

(3)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三种水循环的主要特点(1)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2)陆地内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3)海上内循环: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3.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4)塑造:地表形态。

【重点突破】(一)水循环原理及其应用1.水循环类型及环节(1)类型:A为陆地内循环,B为海陆间循环,C为海上内循环。

(2)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知识点二 河流补给及河流特征1.水体的相互关系(1)图2中左图表示丰水(填“丰水”或“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2)图2中右图表示枯水(填“丰水”或“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3)各水体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3.河流的特征(1)水文特征包括:流量、含沙量、汛期、冰期、流速、水位等。

(2)水系特征包括: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河网密度、落差等。

知识点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资源及其分布(1)分布特点与表现:(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不均衡。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 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教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 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教学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目标】1.能读图说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能判读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说出补给类型,分析水文特征。

【知识梳理】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体的类型⎩⎪⎨⎪⎧海洋水:最主要的,占96.53%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陆地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陆地淡水:冰川是主体占2/3(2)关系:从水的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1.雨水、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补给 类型补给 季节补给 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性③水量变化大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湖泊水补全年①较稳定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 普遍给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地下水补给全年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①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2.季节性积雪融水和永久性积雪及冰川融水补给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有明显的季节性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陆地水体的补给我国某河流的补给类型及流量变化示意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1.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横轴指示了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变化的时间分布特点。

图中径流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冬季的几个月份没有径流。

2.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

图中的最大流量在220立方米每秒左右,说明该河流量较小。

人教版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3章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含答案

人教版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3章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含答案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2.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的增多使地下水位提高,还会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2)不利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海洋上空的水汽⎩⎪⎨⎪⎧风⎩⎨⎧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季风(主要为夏季风)――――――――――――→陆地距海远近是否有地形阻挡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5.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教师备用资料)水循环环节的变化对地理事物的影响(1)沼泽地的形成(2)内流河断流的成因◎考法1创设生活应用新情境,考查水循环环节及意义读某学生依据水循环原理设计的获取淡水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方法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降水C.径流D.下渗2.该方法()A.收集淡水有限,适合荒岛求生解决水源问题B.设备简单,适合在我国华北沿海地区推广C.以木柴为能源,适合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推广D.消耗能源较多,适合在能源丰富地区推广1.D 2.A[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体现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有蒸发、降水、径流,未体现下渗环节。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含解析)

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水循环主题(一)水循环的类型1.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和海洋上空,循环的水量最大;2.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和陆地上空,循环的水量最少;3.海陆间循环:发生在陆地和海洋之间。

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绘图】(二)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1)水利措施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蒸发量加大。

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2)农林措施“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三)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属于外力作用)。

(四)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削峰补枯);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纲呈现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考纲解读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明确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3.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考点一水循环及其应用读水循环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主要环节:A 、H①蒸发,B、D②降水,C③水汽输送,E④地表径流,F⑤地下径流,G⑥下渗,I⑦蒸腾。

(2)其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⑧A、C、D、E、F、G ,表示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⑨A、B ,表示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⑩D、H、I 。

(填字母)(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此句中体现了水循环的降水、地表径流环节。

(4)人类活动对 E (填字母)环节影响最大,主要表现:改变时间分配规律——修建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

(5)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环节主要影响因素蒸发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水汽输送、降水大气环流、天气状况、地形地势地表径流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下渗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土质疏松状况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方式是地表径流。

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拓展运用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1)沼泽地的形成原因(2)干旱地区内流河断流成因(3)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4)城市内涝的形成原因命题视角一水循环的主要特征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讲)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讲)含解析

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

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明确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

3.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知识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1)存在形式⎩⎪⎨⎪⎧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2)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洋水。

(3)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三种水循环的主要特点(1)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2)陆地内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3)海上内循环: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3.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4)塑造:地表形态。

【重点突破】(一)水循环原理及其应用 1.水循环类型及环节(1)类型:A 为陆地内循环,B 为海陆间循环,C 为海上内循环。

(2)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①蒸发 水量多少、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②降水;③水汽输送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④地表径流 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⑤下渗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土质疏松状况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沼泽地的形成内流河断流的成因(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知识点二 河流补给及河流特征 1.水体的相互关系(1)图2中左图表示丰水(填“丰水”或“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2)图2中右图表示枯水(填“丰水”或“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3)各水体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

意义
水循环是地球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联系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纽带,也是地球表层结构形 成、发展和演化的驱动力。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 全球的地理环境,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全球水循环过程简述
海上内循环
是指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 海洋的局部水分交换过程。
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可持续利用策略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实时监测水资源状况,确保合理分配和 利用。
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雨水收集和再利用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等,减轻对地下 水的依赖。
开展跨流域调水和海水淡化
治理方法
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的方法,包括水土保持、植被恢复 、水污染治理、水资源合理配置等 。
治理目标
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 障流域生态安全,促进流域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在水资源管理中作用
生态保护与水资源管理关系
生态保护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和手段,水资源管理需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的要求。
地下水通过排泄成为地表水
地下水在含水层中流动,遇到合适的地质条件和地形时,会通过泉水、沼泽等形 式排泄到地表,成为地表水的一部分。
河流、湖泊等内陆水体联系
河流与湖泊相互补给
在丰水期,河流的水量增加,部分河水会流入湖泊中;在枯 水期,湖泊则会对河流进行补给,保持河流的水量稳定。
内陆水体与地下水相互关联
人类活动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方式改变地表径流 的自然状态,影响水循环的过程和强度。
影响地下径流

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二C H a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1. 相互联系的水体_________ :最主要的水体:数量最少,分布最广(1)水体的类型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陆地水 陆 陆地淡水: ____________ 是主体(2/3)(2) 关系: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 的关系。

2.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类型维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循环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的意义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不断塑造着 ____________特别提示:海上内循环是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方式; 陆地内循环水量小,但也能使陆地淡 水得到更新补充,对干旱地区尤为重要;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是陆地淡水得以补充和更 新的最重要途径。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 水资源及其分布(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资源的利用: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水资源的分布(3)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①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 空间: ② 时空分布不均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 水资源影响经济活动① 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 ______________ 。

② 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 ______________ 。

(2)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① 科技落后时代:人类主要在 ________________ 地区发展。

② 科技发达时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3.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__________ ,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2)节流措施改进农业 _________________提高工业用水的 ________________特别提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区域面积, 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降水量,降水量越大,径流 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第9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纲展示考点扫描切脉高考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 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3~4题等。

2.水循环的环节、意义等,如2013年安徽文综卷第26题,四川文综卷第5题,2011年山东文综卷第26(3)题等。

3.河流水文特征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如2013年广东文综卷第7题,2013年江苏地理卷第9~10题,重庆文综卷第3题、第12(1)(2)(3)题等。

4.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如2011年全国课标卷第36题等。

本讲考查的形式如下: 1.常结合水利工程建设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结合区域图或流量统计图及图文信息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意义。

3.以区域图和河流流量图为载体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和水体之间的关系。

4.以区域图和材料信息考查区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1)存在形式⎩⎪⎨⎪⎧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2)关系: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A 蒸发,B 降水,C 水汽输送,D 降水,E 地表径流,F 植物蒸腾,G 地下径流,H 下渗,I 蒸发。

(2)水循环类型:A→C→D→E 属于海陆间循环,F→D→I 属于陆地内循环,A→B 属于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1)现状:目前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

(2)水资源的分布 衡量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特点 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表现 大洲 除南极洲外,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最少 国家 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世界第六位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①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水循环主题(一)水循环的类型1.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和海洋上空,循环的水量最大;2.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和陆地上空,循环的水量最少;3.海陆间循环:发生在陆地和海洋之间。

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绘图】(二)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1)水利措施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蒸发量加大。

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2)农林措施“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三)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属于外力作用)。

(四)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削峰补枯);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2)负向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二河流主题地表径流从源头到河口的每一河段收纳了高于它的各种水体,包括漫流于地面的雨水、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依靠不同补给方式的河流呈现不同的流量变化(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小的变化等)。

(一)河流水的补给方式1.大气降水补给核心在于气候。

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

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核心在于时间。

发生在春季。

跟气温和积雪量有关。

在我国东北地区最为典型,以及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有分布。

东北地区的河流出现春汛和夏汛。

东北地区的春汛缓解了春旱。

回顾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的原因:自然因素:①从雨带移动规律看,春季雨带还在华南地区,正在逐步北进,而华北尚未进入雨季。

②华北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春季增温快,蒸发量较大。

③华北地区春季正值春耕,对水需求量大。

其他因素:华北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污染较严重。

东北地区春旱没有华北地区严重的原因:【重点】东北地区春季有积雪融水和冻土的融化为其提供水分,使土壤保持很好的墒情[墒情:在我国,通常是指在北方旱作农业区土壤的含水状况]。

而华北地区则没有,相反气温回升的比东北快,蒸发量比东北大,所以春旱严重。

3.高山冰川融水补给高山冰川融水关键点在于气温高低。

青藏和西北的高山常见,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还有明显的日变化,一天中径流也有明显变化。

4.湖泊水补给: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在河流源头,调节河流水量;在河流中下游,洪水期削减河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

考察方向:通过湖泊的调蓄作用河流流量变得平稳。

例如图中B点位于湖泊下游,经过湖泊的调蓄作用,流量波动比较小。

注意:湖泊不仅可以调节水量,也可以蓄积来自于上游的泥沙。

5.地下水补给最普遍、最稳定的补给源。

与河水互补: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河水反补给地下水。

【知识扩展】潜水水位:潜水位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就是潜水位等值线。

地下水的考察中,主要通过等潜水水位来判别。

厘清两个概念:地下水位高度,地下水埋藏深度。

其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特征应用数值判断地势的分布和河流的流向:地势高潜水位高,地势低潜水位低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潜水海拔疏密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密——流速快;潜水位疏——流速慢走向和弯曲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闭合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过度开采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二)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河流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为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等。

如下表所示:1.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两量、两水、两期”项目及描述影响因素对航运的影响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流量的大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水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

一般来讲,补给量与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水量大、流量平稳、丰水期长(水深)、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含沙量小(淤积少)等对航运有利水位(水位的高低和季节变化)、汛期(汛期的时间及长短)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

河流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

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含沙量(含沙量的大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

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越差、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结冰期(结冰期的有无和长短)取决于冬季气温高低。

有结冰期的河流,从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水能受流域面积大小及落差影响【知识扩展:内流区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参与海陆间循环的为外流区,但外流区中可能存在内流区;参与陆地内循环的为内流区。

回顾我国外流区、内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内流区主要分布着内流河:(熟悉内流河的水文特征)①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②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③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流的水量就较丰富,为丰水期;④径流量小,流程短且变化大,冬季甚至断流。

2、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河流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系数)、源地、沿河湖泊补给关系等。

【2】影响因素:(1)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陆地面积小(如岛屿)或陆地比较破碎(如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河流较短。

(2)河流流向主要从等高线的递变、地势高低来判断。

(3)高山峡谷地区,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盆地或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4)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河道比较直、深,形成窄谷;地势起伏较小的地区,河流落差小,以侧蚀为主,侧蚀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河岸组成物质的致密与疏松、凹岸与凸岸及地转偏向力,河道比较弯、浅、宽。

3、河流相关概念扩展:【1】河道裁弯取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改善航运条件;改善防洪条件;有利于污水的快速自净。

2.不利影响河流裁弯取直,是河道缩短,水域面积缩小,从而导致调节气候能力下降,同时导致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泥沙沉积减少,导致河流的营养物质减少,水生生物减少,同时导致河流沿岸堆积地貌萎缩,土壤肥力下降;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洪水发生时,导致下游河段洪峰提前到达,对下游防洪造成巨大的压力;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导致河流侵蚀作用加强,河流的含沙量增多,降低河流的水质。

【2】凌汛现象凌汛发生的条件为河流有结冰期,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时间在初冬(低纬度未结冰而高纬度结冰时期)和初春(高纬度未融化低纬度已经融化),我国东北的河流和黄河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

【3】断流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水资源:1.概念: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衡量标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3.分布:从全球来看,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1)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水资源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二是人口总数。

(2)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降水量,降水量越多,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

(海岛缺水,如新加坡)(二)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解决措施: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2.我国缺水的类型和地区:南方主要是水质型缺水(污染),北方是资源型缺水(降水少);南方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地区是工程型缺水。

(是指特殊的地理和地质环境存不住水,缺乏水利设施留不住水)水质型缺水的解决措施:①坚持蓄引堤与合理开采地下水相结合;②尽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堤水和连通工程;支持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显著提高雨洪资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

3.【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跨国)调水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海水淡化,人工增雨【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课堂练习】(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 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