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思路和方法
历史高考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历史高考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一)单选题应试策略选择题题量多、知识覆盖面广,要求考生全面而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要培养和提高阅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
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再辅之以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一)审题方法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选项迷惑性越来越大,又因其答案的唯一性(不像材料解析题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一旦解题某个环节特别是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前功尽弃满盘皆输。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在明确题意和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解题方法。
其大致步骤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明确基本题型,根据各题型的常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分析和处理。
第二,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目结构,明确主干语、答题项和条件限定语。
(主干语是问题涉及的主题和选项论述的对象;答题项是指问题的内容;条件限定语是对问题的各种限定。
)第三,根据限定语,确定时空范围,特别要注意隐性时空信息。
第四,结合问题,分析比较备选项,确定最佳选项。
另外,选择题常常还涉及到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观点,诸如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解题时需要以此为指导,进行论证和分析。
同时考虑目前文科综合的大文科观点及考试模式,历史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无论是在知识还是能力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解题时也需要充分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发挥更大的合力。
(二)解题方法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还必须选择和运用有效的解答方法。
考虑到最近几年我省高考历史单选题几乎是清一色的最佳选择题,即解题过程不是对选项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分析选项与材料及问题的吻合度,从而确定哪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可能也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因此在解答过程中,既要考虑各类常见题型及特点,选择有效的方法,又要始终考虑最佳选择题的吻合度问题。
高考历史必考题型分析与技巧
高考历史必考题型分析与技巧高考历史是中国高考科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据着相当的比重。
而历史考试中,必考的题型又是高考历史考试的重点,各种题型的考察也是历史考试的难点。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提高历史考试的成绩,我们从以下四个必考题型出发,为大家分享一些历史考试的技巧和方法。
一、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这种题型通常要求考生就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进行论述,让涉及到的考点比较广泛:如中国在世界的地理位置、文化传播、对外贸易、战争、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
因此该题型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历史的时候,多加关注相关的内容,积累大量的历史知识。
考试技巧:1、先阅读题目中的“古代中国”和“世界上的地位”这些关键词,针对性地准备。
2、针对每一个考点,尽可能地套用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将其进行比较和分析。
3、对于几个关键词的代表意义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回答出具有个人特色和答案结论的论点。
二、历史材料分析历史材料分析题型是高考历史中难度极高的题目之一,它要求考生从所给的材料中,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考试技巧:1、通读题干,理解问题的意思和所需分析的角度。
2、把握历史材料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根据给出的背景材料理解和揣摩问题。
3、分析并提出论点,要对每个材料都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提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论点,以充分说明问题。
三、历史时期联系历史时期联系是考查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历史知识。
此类题目也是高考历史考试的难点,考察内容比较复杂。
考试技巧:1、先整体把握各大历史时期的时间跨度、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对外关系。
2、通过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分析各个时期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结果、影响等。
3、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通过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的联系,总结历史有意义的事实。
四、地图和图片分析地图和图片分析是历史考试较为常见的题型,可以通过地图分析城池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通过图片分析军事战争、文化艺术、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高考历史考试答题思路总结
高考历史考试答题思路总结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是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
而历史的考试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一项相对较难的挑战,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知识点掌握和应用。
以下是本文对高考历史考试答题思路的总结和分享。
第一部分:选择题选择题是历史考试中最基础的考试形式,也是相对容易拿到分数的题型。
下面是一些选项题应对方法:1. 题干中的关键词对于选择题来说,题干中的关键词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排除法来选出正确答案。
例如,“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最早?” 这道题目,我们可以从选项中找出最早的时间点,设为A选项,再依次排除其他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2. 联系上下文对于一些复杂的选择题,我们可以通过将题干联想到前文、后文或相关事件中,找到正确答案。
例如,“以下哪个事件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发生的?” 我们可以先明确法国大革命的时间背景,通过前文、后文或相关事件中的描述,联系到正确选项。
3. 考虑选项走势有的题目中选项走势具有规律性,我们可以通过往往题干或选项推测出正确答案。
例如,“以下哪个制度在中国古代的经济体系中没有出现?”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经济体系的基本情况,可知选项中的其他三个制度都曾经在中国古代的经济体系中出现过,所以只有D选项是正确答案。
第二部分:简答、论述题与选择题不同,简答、论述题是历史考试中更为重要的考试形式,它要求考生不仅能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还需要具备运用、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应对方法:1. 明确考试要求在回答简答、论述题之前,首先要明确考试要求,即要求我们回答哪些方面、要求多长篇幅、有哪些分值或者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等。
正确理解考试要求对于我们合理安排答题时间,正确发挥自己的优势至关重要。
2. 确定答题思路确定答题思路就是要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根据问题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掌握解题的突破口。
例如,对于一个思维逻辑性较强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透彻解析信息内容,合理结合,找出相关理论和事例。
高考历史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思路及方法计划
高考历史试题种类及其解题思路和方法导读:本文高考史型及其解思路和方法,供参照,假如能帮助到您,迎点和分享。
高考史型及其解思路和方法1.(客 )(1)目构成由干和两部分构成。
高考全国卷的史当前清一色的资料,资料的干由资料和成,资料和一般两行,均匀70 个字左右 ;资料拥有很的典型性,以文字主,个目使用表资料;往常半句,和起来才能构成一句完好的。
的 4 个往常字数邻近、构相像的短或,均匀有 10 多个字 ;的表述拥有的史性,理解度大。
(2)目型史主要有“ 象 -本型”和“原由 -果型”两种型。
“ 象 -本型” 的多数使用“ 反应了”“ 表示”“ 体了”“⋯⋯是”等字眼,旨在考资料的正确解,特是史事物或象的本、、特色的和掌握,目度往常大。
此目占的 60%,如 2015 年甲卷有 7 ,乙卷有 7 ;2016 年甲卷 7 ,乙卷 6 。
“原由 -果型” 要求判断史事的背景、原由、目的、结果或影响等,需依照已有知识判断。
此类题目约占40%,如 2015年甲卷 5 题,乙卷 3 题;2016 年甲卷 5 题,乙卷 6 题。
(3)解题思路和方法把历史选择题主要归纳为“现象 -实质型”和“原由 -结果型”两大类,能够把复杂问题简洁化,提升答题速度和正确度。
最近几年全国卷选择题的一个基本特色是,就是正确选项必定和试题资料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有所学知识的支撑或有必定关系。
这就能够先把与资料无任何关系的选项清除去,再把与所学知知趣悖的选项清除 ;剩下的再看是那种选择题种类。
“现象-实质型”选择题的难度较大,主要难在试题资料远离教材的程度大。
许多考生读不懂资料,或对历史阶段特色领悟不够、掌握不透,不可以抓住历史事物的实质性特色。
解决这种问题的前提是读懂资料或基本读懂资料,重点是要熟习与试题内容有关的该阶段的基本特色,把两者关系起来,正确答案就简单判断出来了。
可先把非实质的选项清除去,剩下的就是正确选项了;或许依据对试题考点的时代特色,直接确立正确选项。
高考历史各题型解题思路及逻辑
高考历史各题型解题思路及逻辑一、选择题历史单纯死记硬背很难拿高分,每一个答案的得出都需要一定的逻辑依据。
对于选择题而言,审题则尤为重要。
一、精准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做历史选择题必须要论从史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读懂题目,把握主旨是最为重要的。
以下几个方法可帮助我们较为准确地把握主旨。
1.关注题眼。
不断地“灵魂拷问”自己“这一现象”是指材料的什么现象?“这一变化”是从什么变成什么?“此举”的举动到底是什么?注意,有些题目还会转变话语体系,比如“该学者认为”是从学者的观点而不是平时史学界的观点出发,可能会有一定的情感偏向。
2.找对应的表达。
第一找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原因、经过、结果。
第二找同义词,注意高考题可能会出现一些崭新的表达,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冷静地进行分析与辨别。
3.找材料的侧重点,把握出题者的意图。
尝试判断材料对应的考点是什么?出题人的情感倾向是什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把握,材料是从横向(空间)还是纵向(时间)角度叙述的?材料中的主观态度和客观阐述分别反映了什么?中心句是什么?特别注意“如”后面的很可能只是用来“设坑”的例子,要找到这个例子所服务的观点到底是什么,切忌以偏概全。
4.从选项反推。
材料实在看不懂怎么办?第一,多看几遍,字字落实。
第二,先看选项,再重新看题目揣摩。
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
可以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在考场上着急,越紧张就越读不懂题目。
要有“考生思维”,即便是暂时卡顿、对设问不熟悉、对答案不确定也是很正常的,不必过于紧张和纠结,拘泥于一两个小问题上。
要把能拿的分都拿到,坚持总分优先的原则。
二、要注意词语的程度一般来说,过于绝对的选项都是错的,还有“开始”“已经”这些跟时间有关的词语,也要多加注意。
另外,史料实证中也十分强调“孤证不立”,因此要注意选项有无扩大或缩小范围。
“可”“部分”“适度”“相对”“应该”“应当”“可以”“松动”“渐趋”“有所”等词语是较为严谨和适当的。
历史高考题型解答方法
历史学科高考各题型解答方法分析(一).选择题一.组合型选择题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具备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
具体对策有排除法、辨异法、预测法、因果推理法等。
1.排除法:认真审读主题材料、题干和备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先确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备选项,并以此为基点,然后运用排除法,将备选项中明显错误或明显正确的排除,以缩小范围,最后对其他备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2.辨异法: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暂不选择,而将选项中的相异题肢加以比较分析,从而把握题干的要求获得正确答案。
3.预测法:本方法适用于极个别难度较大的题目,或对题目涉及的知识是在没有把握的试题。
4.因果推理法:本方法是用于顺序选择题,对于四个备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前因后果的规律得出结论。
二.因果型选择题题干与题肢成因果关系,或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或互为因果,解答此类选择题的方法主要有:逻辑推理法、理论判断法、限定词法等。
1.逻辑推理法:比较四个选项之间的关系,根据题干要求作答。
比如题干要求的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我们就对四个选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在弄清该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做出正确的判断。
2.理论判断法:根据相关的历史理论指导因果型选择题的解答,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策建筑等,这些原理往往体现出历史问题的根本原因。
3.限定词法:根据题干的要求,抓住关键词,是由果寻因,还是由因寻果;是根本原因,还是直接原因;是内因,还是外因;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
以这些限定词为切入点对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三.概念型选择题1.概念同化法:历史概念形成的另一种形式是概念同化,当我们认知结构中具有新概念的上位结构时,就可以同化新的下为概念,如当我们形成里奴隶制国家的概念时,就可以依此来判断古代希腊、罗马、印度奴隶制国家的概念。
2.本质属性法:根据对题干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准确理解,把握其本质属性,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
高考历史大题解题套路总结(2篇)
高考历史大题解题套路总结比较异同型试题1、设问方式:“比较……异同”、“指出……不同之处(或差异、特点)”、“指出……相同之处”、2、高考历史解题思路:首先,思考该问题的正确的比较角度;(适合于设问中没有给出比较角度的试题),这是高考历史解题的关键所在。
其次,按照比较角度,对应概括异同(既可以先同后异,也可以先异后同,但一定要按类比较,切忌异同混杂)。
图表型试题1、设问方式:“依据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概括)……变化趋势及原因”。
2、存在问题:①看不懂图表,同时也就无法解读图表。
②不能多角度概括图表反映的变化趋势的原因。
历史材料题的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是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
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的格式是由“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和“设问”组成。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作为一种考察方式,有它自己的特点,不管有几个材料,总有一个中心,我们可以称其为题眼,也可以说是命题者的意图:命题者往往想通过这一题考察学生的哪些知识。
一般的命题意图思路是:材料一指出了……;材料二指出了……;材料三指出了……;几个材料,分别从____、____、____等方面提供了关于____的信息;由此可以判断出此题是想考察考生的____知识,这就是命题者的意图,这就是高考历史题眼。
结合教材中有关的知识来回答高考历史题后所提到的问题:把握题眼,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2)先阅读题后的设问,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有利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3)答题要简练,为什么答什么,不要过多解释。
历史材料分析题按选择的材料可以分为:(1)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2)数据型(数字表格、饼状图、拄状图、曲线图等);(3)图片型(文物图漫画地图);(4)混合型(文字、数据、图片的综合)。
高考历史大题解题套路总结(二)高考历史是理解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和应用历史思维的重要内容。
高考历史大题解题思路及技巧
高考历史大题解题思路及技能高考是人生的一大重要事情,而历史科目在考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史分数的多少影响着高考的成绩,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高考历史大题解题思路及技能,欢迎大家浏览参考学习!解题技能1.排除法在不能肯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形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挑选范畴,从而肯定正确选项。
2.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成心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答题时要绕几个弯。
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主、谓、宾,根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3.作记号法题目常显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
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示摸索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推敲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词替换一下,便于摸索,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
材料型问答题答题技能答题时注意:读懂材料;审清材料中提到的看法、观点正确与否;根据题目的要求去做。
典型例题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气力。
”请结合第一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1)两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格局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2)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解题指导:本题以两次工业革命为切入点,考核考生对其影响(对国际关系格局及中国)的掌控,从能力立意上看,主要考核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要答好本题,第一要掌控好题目的要求“结合有关史实”;其次掌控好要回答的内容,“对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又可分为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和中国”的影响的表现,最后组织答案。
答案要点:(1)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终究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也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东西方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终究确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安稳加重;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加重,终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高考历史十大类试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历史十大类试题解题方法指导很多同学反应,自己文综试卷总是写得满满的,但分数却是惨不忍睹,该怎么办?别担心!今天小编为大家送来了高考历史十大类试题解题方法指导!异同型(比较型)试题一、什么是异同型(比较型)历史试题?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
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
有些试题,题干中无“比较”、“异同”等字眼,但解题过程中必须用到比较的方法。
二、异同型(比较型)历史选择题解题指导1.解答异同型(比较型)选择题的四个步骤:(1)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
(2)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
(3)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
(4)四查,审查备选项,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
2.解答异同型(比较型)选择题的主要方法(1)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2)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3)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时要善于运用相关哲学理论进行分析判断。
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
高考历史六种题型特点及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六种题型特点及答题技巧在高考试题中,历史解答题常常以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
下面我们就一一介绍六种题型考法,以及答题技巧有哪些~。
一、六种题型1.叙述型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
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
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说明型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
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
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
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
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技巧及方法
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技巧及方法高考历史,是一门需要多方面呈现的学科,因此考生需要掌握多种答题技巧和方法。
在这里,我将介绍一些历史万能答题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一、题目分析在答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分析题干、选项、背景说明、时间过度等。
分析题目时,可以基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1.考题类型历史考试中有两种主要类型的考题,即客观题和主观题。
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应该选择答案选项或判断正误。
主观题是问答题,应该使用文字陈述的方式回答问题,要注意回答问题的完整和准确。
2.题目类型历史考试的题目类型有很多,比如:名词解释、阐述、分析、评析、论证、引证等。
答题时要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选择不同的策略,不断思考问题,然后给出相应的答案。
3.题目内容考试题目的内容包含很多方面,比如年代、人物、事件、地点、文化等等。
考生需要通过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充分掌握其内涵和深度,然后进行思考,确定答案。
二、策略判断在考试中,有一些题目看似难以回答,但实际上只需使用正确的策略就能轻松回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策略判断:1.分析选项考生在选择答案时,一定要仔细分析选项,精心斟酌。
因为选项有时能够给我们提示答案的正确性。
比如一个问题提供了A、B、C、D 四个选项,如果选项 A 、B、 C 看起来很相似,选项 D 包含的信息又特别突出,那么很可能就选 D 。
2.划分步骤对于有些问题,有时需要进行多个步骤才能拿到答案。
因此,考生需要通过划分步骤的方式回答问题,然后进行无缝连接。
比如:“分析南北民族的历史渊源与种种矛盾的提出,结合近代中国历史有关时期的重大事件,评论南北的历史结局以及今天发挥强烈影响的现实意义。
”3.解决矛盾在历史考试中,会出现一些矛盾问题。
考生可以通过找到矛盾之后,确定矛盾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得出答案。
举个例子:文化大革命是新时期毛泽东主义思想的集中表现,然而,毛泽东同志却在文化大革命发布结束后去世,同时毛泽东思想在当时也遭到过一段时间的打压。
高考历史解题思路
高考历史解题思路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着相当的比重。
而解题思路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
因此,在备考历史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思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历史题目。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高效的历史解题思路。
一、了解题型特点在高考历史中,常常出现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不同的题型。
为了更好地解答这些题目,我们需要熟悉不同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对于选择题,我们可以利用排除法来提高正确率。
通过剔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从剩余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对于简答题,一定要注意回答问题的要点,不要跑题。
可以先简单列举出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进行回答。
对于论述题,需要注意有条理地陈述观点,并用事实和论据进行支撑。
可以先列出关键词,然后通过逻辑关系进行组织和展开。
二、精读历史教材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知识点较多,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精读历史教材来掌握必要的知识。
在阅读教材时,可以进行重点标记和摘抄,以帮助记忆和复习。
同时,注意理解和分析文本中的观点、事件和背后的原因,多进行思考和比较。
三、积累历史素材历史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学科,涉及到许多具体的事件、人物和文化。
为了更好地解答历史题目,我们需要积累大量的历史素材。
这包括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方面的信息。
可以通过读历史类书籍、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来积累相关素材。
四、注重历史思维培养历史学科强调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思考和分析,因此在备考历史时,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这包括对因果关系的思考、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分析、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把握等方面。
可以通过参加历史讲座、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来拓宽视野,培养历史思维。
五、多做历年真题历年真题是备考的重要资料,通过做历年真题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出题的规律。
可以通过参加模拟考试、自主命题等方式进行历年真题的复习。
在做题时,可以注意分析每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和常见错误选项,总结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新课程高考历史各题型解题技巧
新课程高考历史各题型解题技巧一、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的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
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
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一)审题方法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
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象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
认真审核,对选择题尤其重要。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
其具体要求是:第一,明确题目结构。
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
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
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
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第三,搞清基本题型。
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和把握。
第四,推敲备选项。
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
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
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第五,明确理论观点。
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第六,明确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根据大文科的观点,历史往往与政治、地理。
语文等学科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互补性,作好答题的准备。
(二)解题方法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还必须运用正确的解答方法。
高考历史十大类试题解题方法
高考历史十大类试题解题方法01 异同型(比较型)试题一.什么是异同型(比较型)历史试题?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
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
有些试题,题干中无“比较”、“异同”等字眼,但解题过程中必须用到比较的方法。
二.异同型(比较型)历史选择题解题指导1.解答异同型(比较型)选择题的四个步骤:(1)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
(2)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
(3)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
(4)四查,审查备选项,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
2.解答异同型(比较型)选择题的主要方法(1)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2)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3)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时要善于运用相关哲学理论进行分析判断。
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
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
(4)同学们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高考历史解题思路及套路
高考历史解题思路及套路高考历史解题是高考考生必须面对的一项考试内容,而解题思路和套路对于考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这一点,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解题思路1. 突出重点在解题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以及历史知识的基础,突出重点,避免把注意力分散到无关的信息上。
重点信息包括时间、事件、人物、政策、制度等。
2. 确定关系在解题时,要确定历史事件、人物、政策、制度之间的关系,例如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等。
只有确定关系,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
3. 对比分析在解题时,要经常比较不同事件、政策、制度的异同,分析其相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
在对比分析中,可以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4. 推理判断在解题时,要善于根据已知信息推断出未知信息,如推断一个人的观点、态度、立场等。
在推理判断中,要注意分析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多角度考虑在解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历史事件,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以便全面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轨迹和影响。
二、解题套路1. 先看题干在做选择题时,要先看题干,确定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和问题,然后再进行阅读材料。
2. 逐句理解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逐句理解材料,抓住重点,确定每个段落的大意,以便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3. 察觉线索在做填空题和简答题时,要察觉关键词,并根据上下文推断答案。
对于细节问题,还需要留意一些线索词,如“比如”、“因为”、“所以”等。
4. 注意题目形式在做解释名词和分析问题的题目时,要注意题目的形式,适当地使用历史概念、名词、术语等,以体现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
5. 对比选项在解答选择题时,要对比选项,分析其相似和不同之处,排除无关选项,以便确定正确答案。
总结:历史是一门包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考试备考时,要从理解、记忆和分析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断练习历史题目,熟练掌握解题思路和套路,提高历史考试的竞争力。
+历史特点类考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高考历史复习:历史特点类考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高考历史特点类考题是历史学科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这类题型的设计通常会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提炼出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本篇将对高考历史特点类考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并列举真题及解析。
类型及解题思路1.背景分析题这类题目通常要求考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解题时,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
【例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面临严峻的形势,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时最紧迫的任务。
为此,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合理调整城乡关系,调整税收政策,改革财政体制等。
这些措施为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形势与政策的关系,并说明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对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形势与政策。
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合理调整工商业、调整城乡关系、调整税收政策以及改革财政体制等,这些措施为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过程分析题这类题目通常要求考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包括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等。
解题时,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材料,了解事件的详细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对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例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前,人类对于自然世界的理解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在此时期中,各种自然观相继涌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种对立且互补的观点:以牛顿为代表的近代科学自然观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自然观。
近代科学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具有确定性和秩序性的,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认识和改造;而传统自然观则认为自然界是具有神秘性和不可认识性的,人类只能被动地接受自然的支配。
高考历史题型的解题方法分享
高考历史题型的解题方法分享高考历史题型的解题方法分享历史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不少学生在备考高考历史时,感到很困难,因为面对的历史知识点非常之多,考试的题型也非常多种多样。
为此,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历史题型的解题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备考工作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考试中最为常见的题型之一。
选择题考查的不仅是历史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于历史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了解。
因此,解答历史选择题的关键在于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1.找到中心词汇在解答选择题时,首先要注意选项中的“中心词汇”。
历史选择题往往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而中心词汇能够帮助我们锁定重点,快速定位答案。
例如,“黄巾之乱”发生的时间是?中心词汇就是“黄巾之乱”,在阅读选项时要注意这几个字眼,并将其和问题的关键词联系起来。
2.排除法高考历史选择题中,很多时候会有多个选项看起来都正确,但实质上只有一个是最合理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运用排除法,逐个排除不合理的选项,只留下最正确的答案。
排除法可以通过反向思考来实现,即将选项一个一个用反的思路去验证。
3.综合法高考历史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相互关联,有时需要联合多个知识点才能得出答案。
此时,我们就要运用综合法,将多个知识点进行全面、详尽的分析和比较,从中找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二、简答题高考历史考试中,简答题是一种需要思维深度和逻辑性的题型。
答案可以采用一般格式,也可以用图表进行分析和解答。
在回答简答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直接回答问题简答题本身问题就很清晰明了,因此我们的回答也应该是精炼简洁、直接明了。
回答问题要注意点题,不能跑题或答非所问。
2.掌握关键词和术语在答题时,要注意掌握相关的关键词和术语,这些术语要能够熟练地应用到自己的回答中。
在应用时要注意准确性和适当性,不能滥用或误用术语。
3.突出重点在回答简答题时,要适当突出重点。
了解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考点,将其作为自己的重点。
高中历史选择题类型与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类型与解题技巧一、选择题的类型1.文字材料型:这是历史试题中的传统题型。
设计者提供一段或几段文字(多为中国古代文献、名人名言、原始资料),学生根据这些材料提炼有效信息来组织答案。
2.图表材料型:这是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创新题型。
设计者将文字材料和图表结合起来,学生既要通过文字提炼信息,又要对图表作以正确的分析。
3.图片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通过图片来展示历史发展进程,让学生在图片所提供的信息中找寻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内容。
4.混合型材料选择题:这是近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现的新的题型,既有文字、图表,又有图片等材料的综合运用。
一道题中融合了多种历史信息,包含的知识点也更多,难度自然加大。
二、选择题的解题技巧1.直选法:即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直接从题目所给的条件中作出判断,选择出能说明历史现象的选项。
这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最大,主要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适用。
2.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来达到正确解答的目的。
如有一道题目要求选择反映我国古代农业垦殖现象的资料,而给出的四个选项都是明朝的事例,我们只需要将这四个选项一一排除,正确答案自然就会浮现出来。
排除法主要在题干或选项中存在不符合史实、不符合历史逻辑的情况时使用。
3.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各个选项,可以排除与史实不符的答案,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通过比较分析,如果能够确定四个选项中三个选项表述的是同一个知识点内容,而另一个表述的是与其不相关的知识点,此时同学们就应选择后者。
4.因果分析法:根据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分析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因为历史上的各种事件、现象是相互联系并受一定规律支配的。
有的时候因果关系比较明显,有的则不太明显。
如果能够通过分析抓住这种因果关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确答案。
如有的选项表述正确但并非最佳答案,而有的表述虽然只有细微差别但却为正确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因果分析法,便能找出最佳答案。
高考历史题型解题方法总结
高考历史题型解题方法总结高考历史是考试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科目。
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在历史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不仅需要掌握历史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解题技巧。
本文将对高考历史题型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选择题:历史选择题通常是在给出某个事件、人物、时代等的具体情境下出题,考生需要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对题干进行分析,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解此类题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解题目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人物、时代等背景,对比选项中的观点、事实陈述等内容,尽量做到符合历史真实性。
(2)运用历史逻辑,从题干给出的信息出发,进行思维推理和判断,尽量找出正确答案。
(3)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限定词等,从字面直接推断出正确答案。
例如:“翰林”一词明显与文化有关,可以排除非文化类的选项。
2.判断正误题:历史判断正误题是根据给出的历史事件或事实陈述,要求考生判断其真实性,常用的表现形式为“是非题”或“正确/错误”。
解此类题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认真理解题目中的历史事实和事件,较为客观地分析其真实性,并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进行判断。
(2)在处理历史判断题时,还应该注意一些修辞语言,如“有可能”、“可能”、“或许”等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暗示了某种不确定性,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分析判断答案。
(3)对于一些比较明显的错误选项,考生应当通过排除法的方式来进行筛选。
3.填空题:历史填空题一般是在题干中留下一个或几个空位,要求考生填入正确的内容。
解此类题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首先,要认真理解题目中的背景和信息,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推测答案。
(2)在填空时,需要注意一些固定搭配、公式、数据等一些不能改变的因素,如公元、胡里改,千里马等历史知识。
(3)当出现多个空的情况下,要将前后两个答案综合考虑,以确保答案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4.简答题:历史简答题要求考生对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简要的叙述或分析。
解此类题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需要对原文中时代、背景、事件和人物等内容进行全面地理解。
高考历史大纲题型的类型及解题技巧介绍
高考历史大纲题型的类型及解题技巧介绍六种题型一1.叙述型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
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
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说明型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
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
这种题型的要求一般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
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
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试评”、“评价”、“评论”、“评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思路和方法
导读:本文高考历史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思路和方法,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考历史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思路和方法
1.选择题(客观题)
(1)题目构成
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构成。
高考全国卷的历史选择题目前为清一色的材料选择题,材料选择题的题干由材料和设问组成,材料和设问一般为两行,平均70个字左右;试题材料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以文字为主,个别题目使用图表材料;设问通常为半句话,和选项连起来才能构成一句完整的话。
试题的4个选项通常为字数相近、结构相似的短语或词组,平均有10多个字;选项的表述具有较强的历史专业性,阅读理解难度较大。
(2)题目类型
历史选择题主要有“现象-本质型”和“原因-结果型”两种类型。
“现象-本质型”选择题的设问大都使用“这反映了”“这表明”“这体现了”“……是”等字眼,试题旨在考查对材料的准确解读,特别是对该历史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实质、特征的认识和把握,题目难度通常较大。
此类题目约占选择题的60%,如2015年甲卷有7题,乙卷有7题;2016年甲卷7题,乙卷6题。
“原因-结果型”选择题要求判断历史事实的背景、原因、目的、结果或影响等,需依据已有知识判断。
此类题目约占40%,如2015年甲卷5题,乙卷3题;2016年甲卷5题,乙卷6题。
(3)解题思路和方法
把历史选择题主要归结为“现象-本质型”和“原因-结果型”两大类,可以把复杂问题简约化,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近年全国卷选择题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就是正确选项必然和试题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有所学知识的支撑或有一定关联。
这就可以先把与材料无任何关联的选项排除掉,再把与所学知识相悖的选项排除;剩下的再看是那种选择题类型。
“现象-本质型”选择题的难度较大,主要难在试题材料远离教材的程度大。
不少考生读不懂材料,或对历史阶段特征领会不够、把握不透,不能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性特点。
解决这类问题的前提是读懂材料或基本读懂材料,关键是要熟悉与试题内容相关的该阶段的基本特征,把二者关联起来,正确答案就容易判断出来了。
可先把非本质的选项排除掉,剩下的就是正确选项了;或者根据对试题考点的时代特征,直接确定正确选项。
【2015年乙卷30题】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0.45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评价】该题以抗战前国民政府进行抗战准备的历史情况为背景,从新角度、新材料、新情景还原历史真实,考查了考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时间和空间概念。
试题不回避热点,使学生对国民党的对抵抗日本侵略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
该题难度合适,区分度较好。
“原因-结果型”选择题,材料阅读难度一般不大,主要靠调动已有知识来作出判断。
这需要迅速将试题要求和所学课本内容挂起钩来,运用已有知识做出推断。
解题的关键是,需要辨清试题选项中的哪一项与题干的核心内容之间存在着最为可靠的因果关系。
解答这类选择题,应先把不符合因果逻辑关系的选项排除,再确定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其他类型的选择题,试题数量很少,且难度一般较小。
【2015年甲卷27题】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
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0.25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评价】该题为“原因-结果型”选择题,试题通过朱棣迁都北京这一措施,考查迁都对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分析历史作用的思路和方法。
试题从一个新的角度入手,折射政治举措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考查立意独特,设计巧妙。
2.非选择题(主观题)
(1)题目构成
高考历史的非选择题就是材料综合题或材料简答题。
包括一个25分的大综合题、12分的开放性论证题、15分“四选一”的选做题。
试题一般由引导语、材料和设问三部分构成。
近年必做题的引导语通常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选做题的引导语就是选修模块的名称,如“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等等。
(2)题目类型
大综合题,25分,通常为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其特点是围绕一条主线或一个主题,由2-3段材料和2-3个问题组成,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个别问题只要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开放性题,12分,从2012年开始设置,这是一种没有固定形式、不断变化的题型,没有参考答案,只有评分意见,旨在考查考生的独立见解,甚至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选做题,15分,一般由1-2段材料、两个问题组成,其中“改
革”题和“人物”题通常得分率较高。
(3)答题思路和方法
大综合题,要首先明确主题或主线。
迅速确定主题或主线的方法就是弄清设问是围绕什么问题提出来的?思考和组织答案就不能离开这个主题或主线。
然后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分出段落或层次,再从“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维度上列出答案要点。
“是什么”,就是史实要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实及其社会范畴(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
“为什么”,就是阐明观点(结论)和史实间的必然联系,并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这常常涉及到哲学范畴(如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
开放性试题首先确定主题,确定主题的方法就是读懂材料和答题要求;然后根据试题的要求,找出和提出问题,论证问题。
关键是弄清题意,领会答题要求。
选做题,宜在“改革”和“人物”二者之间迅速做出选择。
若选“改革题”,就是利用材料的信息和已有知识,从进步性(积极意义)和局限性(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做出分析评价,要注重事实为先,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若选“人物题”,也是利用材料的信息和已有知识,从正面(进步性)和反面(局限性)两个维度进行评述,要注重事实为先,做到论从
史出、史论结合。
非选择题由于是人工阅卷,阅卷老师对答卷卷面的视觉印象和感受和判分多少有着直接关系,因而评分误差一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非选择题的答卷技巧特别是书写技巧非常重要。
落实在卷面上的答案要做到“五化”,即:
书写工整化;(+3~10分)
层次段落化;(+1~3分)
表述要点化;(+3~5分)
要点序号化;(+1~3分)
重点重复化。
(+1~5分)
以上都做到了,总分可以增加10~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