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发展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发展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发展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运动已经衰落,代之而起并取得重要成就的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四五十年代,英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包括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和勃朗特姐妹等。

他们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揭露社会压迫,同情小人物的命运,希望改良社会以解决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梅瑞狄斯、哈代、肖伯纳等。

这时期的作家进一步揭露和批判了开始形成的英国垄断资产阶级。

如梅瑞狄斯在《利己主义者》中刻画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者形象;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系列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农村后小农破产的悲惨命运。

基本特征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的生活和斗争。

2、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运,在改革中表现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

3、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

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盖斯凯尔夫人(伊丽莎白盖斯凯尔,18101865)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

她一生主要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玛丽巴顿》、《克兰福德》、《露丝》、《北与南》、《西尔维亚的恋人》和《妻子与女儿》。

这些小说直接描写了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和斗争,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还写了一部优秀的传记作品《夏洛蒂勃朗特》,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夏洛蒂勃朗特的一生。

萨克雷威廉萨克雷(18111863)是与狄更斯齐名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继承了斯威夫特、菲尔丁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中,运用讽刺等艺术手法,塑造了为数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成为当代欧洲作家里的第一流的大天才,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家。

他出色的讽刺才能,对社会丑恶的辛辣抨击以及挖苦嘲笑的幽默风格,使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特殊的地位。

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欧美现实主义文学英国:约翰·高尔斯华绥,代表作《福尔赛世家》;威廉·索寞赛特·毛姆,代表作《人性的枷锁》;萧伯纳,代表作《华罗夫人的职业》、《芭芭拉上校》;法国:马丁·杜伽尔,代表作《蒂博一家》安德烈·纪德,代表作《伪币制造者》法兰西学士院第一位女院士---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米兰·昆德拉,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德国:埃里希·马利亚,代表作《西线无故事》;斯蒂芬·茨威格,代表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美国: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西奥多·德莱赛,代表作《珍妮姑娘》、《美国悲剧》;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索尔·贝娄,代表作《洪堡的礼物》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是部带有自传性的作品《虹》、《恋爱中的妇女》、《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罗曼罗兰(法国小说家)《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意义:罗兰要为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让世人“呼吸到英雄的气息”。

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布莱希特《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菲茨杰拉德长篇小说有四部,《人间天堂》、《美丽与毁灭》、《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

《了不起的盖茨比》3个人物:杰伊·盖茨比、黛西·费、汤姆·布坎农。

叙述者:尼克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短篇有《打不败的人》、《五百万》、《杀人者》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

《丧钟为谁而鸣》《飘》郝思嘉、白瑞德、卫希礼、媚兰马雅可夫斯基《穿裤子的云》、长诗《列宁》、长诗《好!》阿·托尔斯泰长篇三部曲《苦难的历程》肖洛霍夫以描写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和命运而闻名于世。

《顿河故事》、《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静静地顿河》:葛里高里、阿克西妮亚、娜塔莉亚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象征主义艾略特,叶芝,保尔·瓦莱里(《海滨墓园》),庞德表现主义卡夫卡,奥尼尔,斯特林堡(戏剧的代表)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乔伊斯,福克纳,普鲁斯特,伍尔夫(《墙上的斑点》)艾略特《四个四重奏》、《荒原》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诉讼》、《失踪者》、《城堡》奥尼尔《琼斯皇》、《毛猿》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柏林人》,《一个艺术家青年时代的写照》,《芬内根们的苏醒》《尤利西斯》代表人物:布卢姆,玛莉恩,斯蒂芬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意识流小说)萨特《墙》,《厌恶》,《存在与虚无》,《苍蝇》,《禁闭》《禁闭》4个主人公报社男编辑加尔,邮政局女职员伊内丝,贵妇艾斯黛尔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整部小说讲述的是马贡多镇由衰及盛,由盛及衰的历史,一百年的历程,最后回到了原地亚非文学《正经》新约上帝与摩西立约:耶稣的诞生与受难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迦梨陀娑,代表作《沙恭达罗》《一千零一夜》:《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旅行记》、《洗染匠和理发师》、《巴士拉银匠哈桑》、《乌木马的故事》、《阿里沙琳和祖曼绿蒂》、《一对牧民夫妇》、《商人和魔鬼》等夏目漱石《我是猫》,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一只被遗弃的猫,让中学教师珍野苦沙弥先生捡回家里喂养。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一、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一)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构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梅瑞迪斯,哈代;宪章派:唯美主义: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和生活艺术主张“一批杰出的小说家”:马克思评价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等人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认为他们“在自己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二)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期:1970年代,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此为界限,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等人为代表的时代;后期:梅瑞迪斯、哈代等为代表的时代。

(三)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与宪章运动关系密切: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中产生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文学作品:《玛丽·巴顿》、《艰难时世》、《雪莉》2、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①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作家;②反映小资产阶级生活;③塑造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人物形象。

3、女作家群体出现:简·奥斯汀、玛丽·雪莱,乔治·艾略特、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等;4、政治上的改良主义与道德上的温情主义: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社会改良;家庭中心与道德批判、道德感化;5、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见长:以幽默表达对小人物的赞许和宽容(如密考伯先生);以讽刺批判资产阶级的势利、冷酷与自私(四)经典作家:1、简·奥斯汀:生于牧师家庭,作品有:《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诺桑觉寺》;作品多谈论少女婚嫁的问题,被公认为是描写女性意识最卓越的作家,其作品继承了英国十八世纪经典小说中关于少女走向世俗生活的主题,主人公都是从盲目性走向自我认识的典型。

2、萨克雷:早年经历阔绰生活,熟悉上流社会。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 1819-1901)登基。

在她统治时期,英国一度取得世界贸易和工业的垄断地位,科学、文化、艺术出现繁荣的局面。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诗歌表现出与浪漫主义截然不同的诗风,诗人们不再沉湎于主观感情的发泄,而是注重形式的典雅,对诗艺精益求精。

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 1812-1889)早年从事过戏剧创作,后来专门写戏剧独白。

戏剧独白是一种通过主人公的自白或议论来抒发情感的无韵体诗。

在《皮帕走过了》(pippa passes)、《指环与书》(the ring and the book)等作品中,诗人带上"面具",进入戏剧人物内心世界,以其口吻娓娓而谈,语言极为生动,说话者跃然纸上。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1809-1892)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哲理诗和叙事诗,诗风凝重、典雅。

丁尼生的剑桥挚友哈勒姆溺水而死,对他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诗人在挽诗《悼念》(in memoriam a. h. h)中表达了真切的伤感和悲痛,同时反映了对生活本质和人类命运的思索和忧虑,成为时代的心声。

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发展迅速,物质丰富,国力昌盛。

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主义思潮开始流行,作为西方文明基石的基督教受到科学思想的挑战,日益衰微,在繁荣景象的背后潜伏着焦虑不安的暗流。

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 1822-1888)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在《写于雄伟的卡尔特寺院的诗章》(stanzas from the grande chartreuse)中揭示了人们的处境:"彷徨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去,另一个无力诞生。

"阿诺德是19世纪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杰出代表,他有关文学与文化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很大。

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背景⏹两次世界大战是英国的实力大为削弱,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也随之丧失。

这时期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出衰落迹象。

⏹20世纪的英国小说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

高尔斯华绥(1867-1933)⏹193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家、戏剧家,重要作品是:两组长篇三部曲:《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骑虎》和《出租》;《现代喜剧》三部曲:《白猿》、《银匙》和《天鹅之歌》。

这6部长篇小说以一个家族的历史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资产阶级的生活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功地塑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揭示了他们丑恶的灵魂。

代表作《福尔赛世家》,是一部“长河小说”。

[419页,索米斯和芙蕾父女二人:自私、冷酷、任性而又颓唐、绝望的性格,被称为“福赛特性格”。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1874-1965)自认为是个“较好的二流作家”,但却是二十世纪英国小说界为数极少的雅俗共赏的作家之一。

对人性有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比较接近法国的自然主义文学传统。

张爱玲心仪的作家于1965年病逝,终年95岁。

作品有戏剧、小说。

小说比较有影响的有《刀锋》《人性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

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1919)以法国印象派大师级画家高更为原型。

斯特里克兰德,原是一个伦敦的平庸的证券经纪人,后到巴黎从事绘画艺术,仍然碌碌无为,最后来到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与当地的土著生活在一起,获得了丰富的艺术灵感,揭露了西方现代文明扼杀艺术天才与创作个性,并对自然、淳朴的生存环境寄予了浪漫主义的幻想。

高更为了从事绘画,放弃了大有发展的银行事业,并且与家庭决裂。

他厌恶文明社会,包括传统的艺术趣味。

他称自己是"幼稚而粗鲁的野蛮人"。

法国诗人马拉美说他是"原始人的最高典型"。

英国现实主义的名词解释

英国现实主义的名词解释

英国现实主义的名词解释在文学史上,英国现实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流派,它以呈现社会现实为核心,强调对人类生活的观察和描写。

本文将对英国现实主义的含义、特点以及其代表作家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英国现实主义的含义英国现实主义,又称作社会现实主义,是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英国文学的一种流派。

它在文学中强调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描绘,秉承着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审视。

英国现实主义的作家们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展现人性、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真相,揭示出社会中的不公正和不平等。

二、英国现实主义的特点1. 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描写:英国现实主义的作家们通过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详细描述,力求在作品中塑造出一个真实的世界。

他们注重细节,将人物形象、地点、事件等有机地融入到作品中,使读者由此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 对社会问题的审视:英国现实主义的作家们以不同形式探索社会问题,例如工业化引发的社会冲突、阶级斗争、性别不平等等。

他们通过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庭关系以及社会互动来反映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3. 思想深度和情感细腻:英国现实主义的作家们既关注社会问题,又注重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情感冲突。

他们以复杂的心理描写,深入探讨人性的各个方面,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类行为的复杂性。

4. 反对浪漫主义和高雅主义:英国现实主义的作家们与浪漫主义和高雅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他们追求真实、朴素的艺术表达方式,抵制虚构和浪漫的元素,着力于捕捉真实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验。

三、英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1.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狄更斯被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雾都孤儿》、《双城记》等通过对贫穷、社会阶级问题的描写,反映出19世纪英国的社会不平等和人性的悲剧。

2.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哈代以自然主义的风格著名,他的作品《远离尘嚣》、《余辉》等深入探讨社会改变和传统价值冲突,展现了农村社会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感上的挣扎。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从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英国一跃而居世界首位,被称为“世界工场”,成为一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

但是随着工业资产阶级对封建阶级斗争的胜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发展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30、40年代爆发的著名的宪章运动,列宁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出现于30年代,40、50年代达到了它的高峰期。

(2)狄更斯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笔锋几乎触及英国社会各个领域。

(3)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择手段地发财致富和往上爬的女冒险家和冷酷无情的伪善者蓓基·夏泼的形象。

(4)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北与南》,从正面反映劳资矛盾和工人反抗斗争.但也宣扬了阶级调和的观点。

(5)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妮丝·格雷》和《野岗庄园的房客》等,也都各具特色。

2.宪章派诗歌
宪章派诗歌是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著名的代表作家有厄内斯特·琼斯、威廉·林顿和杰拉尔德·梅西。

琼斯的《未来之歌》、梅西的《红色共和党人抒情诗》等以其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国际主义精神,在早期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提起现实主义,许多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就会不屑一顾,认为现实主义是一个过时的字眼儿,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才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

殊不知,即便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也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统一的,前两者对后者既有否定也有继承,既有扬也有弃,研究后者对研究前者会大有裨益。

一、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英国文学史上,乔叟当为现实主义的先驱。

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其现实主义的特点已相当突出。

在这部书中,乔叟一反过去骑士传奇、宗教传说或民间传说等浪漫的表现手法,将作品的重点从描述离奇的冒险、浪漫的爱情以及对来世的追求转到描述世俗世界的各个阶层的世俗生活上来,将现实主义引入文学创作中。

其故事虽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骑士文学,但都反映了当时英国历史的趋势,揭露了封建阶级尤其是教会的腐败,体现了作者的反封建倾向和人文主义思想。

通过刻画一群代表社会各阶层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讲述发生于世俗社会中形形色色的故事,《坎特伯雷故事集》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真实的中世纪生活画卷,从而成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典范作品,为现实主义开了先河。

乔叟笔下的巴斯妇、女尼等人物也成了现实主义长河中闪光的浪花。

文艺复兴运动最杰出的人物——莎士比亚继承和发扬了乔叟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将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将现实主义从诗歌引入戏剧。

虽然莎翁的戏剧不乏浪漫主义的笔触,但在本质上是现实主义的。

莎翁本人对现实主义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虽然他本人或许对“现实主义”一词还一无所知):他认为戏剧的目的是“如镜子般反映自然”,如实地表现自然和社会本身的美和丑,如实地赞扬人世间的美好,如实50地批判和讽刺世上的丑恶,如实地反映时代的形态和趋势。

这种说法其实与恩格斯为“现实主义”下的如下定义相一致的:“现实主义除了描写真实的细节以外,还应真实地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莎士比亚以戏剧为武器,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英国封建阶级的腐败和罪恶,富有预见性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金钱万能和利己主义的现象,深刻而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幅没落封建阶级和处于资本积累阶段的资产阶级的生活画卷。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第一,自然主义审美: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项显著特征是对真实和
自然的热爱,它们将现实世界中的人物、事件和环境直接再现到作品中。

这些作品的主要目的是呈现事物本身,而非渲染人物的性格情感,这种自
然主义审美理念在后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中影响深远。

第二,对现实生活的批判: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现象和文化
风俗的反应,试图揭露社会的许多问题和矛盾,以及阶级冲突和人性的缺陷。

通过这些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为读
者提供了思考和质疑的空间。

第三,深度的人物刻画: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物描写十分深刻。

作家们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力求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展现出来,反映其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和处境。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能够看
到作家们对人物角色的生动呈现和深入分析。

第四,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度和自然度:在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中,作
家通常使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来描述事物和人物,以创造出更真实、更自
然的效果。

作家们注重准确性,试图将语言的表达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紧
密结合起来,以产生最有效的效果。

综上所述,英国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英国文学中非常重要的流派。

它强调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的反映和揭露,注重人物刻画,追求以自然、简单的语言来表达现实生活中的真实。

这些文学特点在当代文学中仍然有
着一定的影响。

英国现实主义

英国现实主义

最早表现劳资冲突问题的作家 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

主要生活在十九世纪初英 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曼切斯 特,丈夫是居民以工人为 主的教区牧师。这个生活 背景使得盖斯凯尔夫人深 入地了解劳工阶层的状态, 并对此做出了开创性的真 实生动的文学表现。
《玛丽〃巴顿》欧洲文学史上 第一部表现劳工状态的小说
勃朗特三姐妹
爱米丽 安 妮 夏洛蒂 (其弟布兰威尔作)
死亡年(1848)
失恋酗酒而死, 终 年31岁。 艾米莉 葬礼上受寒 引发急性 肺结核,终年30岁。 弟弟
安妮
肺结核 , 终年29岁
rosy cheeks--„玫瑰香腮'
“I sometimes regretted that I was not handsomer; I sometimes wished to have rosy cheeks, a straight nose, and small cherry mouth” 有时候, 我为自己没有长得漂亮些而感到 遗憾,有时巴不得自己有红润的双颊、挺 直的鼻梁和樱桃般的小口。


“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 坐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 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

“菲亚美达长着一头金黄的鬈发,一直披到洁 白细腻的肩膀上。她那鹅蛋脸儿才真象是百 合花般洁白,腮帮子上泛着玫瑰色。一对眼 睛象鹰眼一样明亮,两瓣嘴唇好象两颗红金 石。”
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者 夏洛蒂· 勃朗特(1816-1855)
?呼啸山庄使我想起埃尔格里科的那些伟大的绘画中的一幅在那幅画上是一片乌云下的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雷声隆隆拖长了的憔悴的人影东歪西倒被一种不是属于尘世间的情绪弄得恍恍惚惚他们屏息着

7.2+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7.2+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唉,它再也不能去求助他了,因为忠诚已遭 破坏——信任已经丧失了,对我来说,罗切斯特 已不再是过去的他,因为他原来不像我过去所想 象的那样,我不想把他看成邪恶,我不愿意说他 欺骗了我,不过,他在我心中已失去了正直不欺 的属性,因此我必须离开他,这一点我看得很清 楚。
当我内心里感到幸福时,我却发现我的眼睛里充 满了泪水。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快的国家,因而,英 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较多地表现了劳资矛盾以及“小人物” 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特别浓。 英国现实主义于30年代产生,到40、50年代达到繁荣, 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马克思所称赞的“一派出色的小说 家”,他们是狄更斯、萨克雷、夏绿蒂〃勃朗特、艾米 莉〃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等。
简爱先后拒绝了两个地位、身份优越的男人 的求爱。正如罗切斯特可能毁掉的是简爱的理 性——自尊的人格和道德良心,圣约翰可能毁 掉的是简的感性——她作为一个女人的激情。 简拒斥了两者对她完整人格的威胁,直到最后, 她由一个受到罗切斯特垂青的灰姑娘变成了解 除魔法的王子,穿过废墟营救被囚禁的爱人。
《简·爱》:一部感情和灵魂的历程
《双城记》
“那是最昌明的时世,那是最衰微的时世; 那是睿智开化的岁月,那是混沌蒙昧的岁月; 那是信仰笃诚的年代,那是疑云重重的年代; 那是阳光灿烂的季节,那是长夜晦暗的季节; 那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那是死气沉沉的冬天; 我们眼前无所不有,我们眼前一无所有; 我们都径直奔向天堂,我们都径直奔向另一条 路。”
《荒凉山庄》
主要批判当时英国的法律机器与法律制度。
《艰难时世》
狄更斯唯一一部正面反
映了劳资矛盾的作品。 小说通过庞德贝与罢工 工人的冲突与对立,反 映了当时日益尖锐的劳 资矛盾。

英国文学 现实主义

英国文学 现实主义

启蒙文学

③在理论上主张要真实、要自然,现实主义创 作方法渐成主流,且批判成分日益增强,直接 影响到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④创造了多种新的文学形式
– 为便于宣传启蒙思想,启蒙文学中出现了多种新的 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游记体讽刺小说、 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
英国文学:特点


《辛格顿船长》

《摩尔· 弗兰德斯》 《瘟疫年纪事》


Captain Singleton (1720) The Fortunes and Misfortunes of Moll Flanders (1722) A Journal of the Plague Year (1722)
丹尼尔· 笛福的创作
1740)


Clarissa; or the History of a Young Lady (7
volumes, 1747-1748)


The History of Sir Charles Grandison (7
volumes, 1753-1754)
《写给好朋友和替好朋友写的信》

一些穷朋友、工人和女仆常求理查生代写家书 乃至情书,促使他熟练地掌握了书信体的写作

理查生,Samuel Richardson (1689-1761)

写给好朋友和替好朋友 写的信 帕美拉,又名美德受到 奖赏 克莱丽莎,又名一位年 轻女士的故事 查尔斯葛兰狄森爵士的 故事


Familiar Letters (1741) Pamela; or Virtue Rewarded (2 volumes,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1.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那可真是接地气啊!就像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直接把社会底层的苦难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不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代的种种不堪吗?
2. 它特别注重细节描写呀!你看萨克雷在《名利场》里对人物和场景的刻画,多细腻呀,仿佛能让你身临其境,就如同你亲身经历了那些故事一般,这难道不厉害吗?
3. 人物形象丰富多样得很呐!像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里的那些
人物,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心思,多么鲜活啊,简直就像是你生活中的朋友,难道不是吗?
4. 对社会问题的批判那叫一个深刻呀!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质疑,就如同重锤一般砸在人们心上,让人不得不反思,这是多么有力的批判啊!
5. 经常会有一些悲剧色彩呢!就好比托马斯·哈代的作品,总是让人感
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难道这不是让人揪心吗?
6. 语言很朴实但很有力量哟!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的文字,没
有华丽的辞藻,却能震撼人心,这不是很神奇吗?
7. 反映的都是现实中的问题呀!不回避,不美化,就像把社会的疮疤揭开给人看,这不就是现实主义的精髓吗?
8. 情节还很吸引人呢!像《大卫·科波菲尔》的故事,一旦开始读就停不下来,真是勾人魂魄呀!总之,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就是这么厉害,这么有魅力,让人不得不爱呀!。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文学流派,注重描绘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

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则是在现实主义基础上,进一步对社会不公与不道德现象进行深刻的批判。

英国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发展地之一,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的独特性。

首先,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着重揭示社会不公与阶级差距。

英国历史上存在着深刻的社会阶级分化,机会和贫富不均导致了社会不稳定。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通过描绘社会中不同阶层的生活状况,对贫困、劳动者的权益剥夺以及社会不公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例如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中,通过描写孤儿奥立弗·特威斯特的艰辛遭遇及其与社会的不公正待遇,狄更斯揭示了当时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剥削问题,呼吁社会改革与人道主义精神。

其次,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道德沦丧进行揭露和谴责。

伴随社会变革与工业化进程,英国社会出现了各种道德问题与社会弊端。

文学家们通过刻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道德沦丧现象,揭示社会丑陋的一面,并对道德堕落进行深刻批判。

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米德尔马奇》中,通过对小镇上各个家庭的描述,揭示了贪婪、虚伪和道德沦丧等严重问题,展现了对道德价值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此外,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权力与政治进行严厉批判。

英国历史上曾存在许多政治腐败和权力滥用的现象,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公正产生了负面影响。

文学家们通过刻画政治家、地主、富商等权力阶层的丑恶嘴脸,对权力滥用和政治腐败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小说《人性枷锁》中即展现了英国政治体系中的权力腐败和人性扭曲,通过对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雷特的权力欲望和两面派行为的描写,暗示了社会政治体制的自相矛盾和腐败问题。

总体而言,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体现了对社会不公、道德沦丧和权力滥用等问题的关注与批判。

通过揭示社会的黑暗面,这些文学作品引发了读者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思考。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文学流派,其特征在于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批判和揭露。

这一文学流派的兴起与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作家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阶级冲突,试图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以下是关于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的一些方面:
1. 社会批判,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着眼于社会现实,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批判。

作家们通过作品展现工人阶级的生活困境、贫困和不公平的现实,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

2. 对人性的关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也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作家们塑造了具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挣扎和追求。

3. 反对理想化,与浪漫主义文学强调理想化和超脱现实不同,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试图以客观、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呈现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人类命运。

4. 文学风格,在文学风格上,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细节的描写和对现实的还原,追求真实和客观。

作家们以平实的语言和写实的手法展现社会生活,力图使作品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

5. 对道德和伦理的思考,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也常常涉及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探讨,探寻人类行为和社会制度背后的道德困境和伦理选择。

总的来说,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为特征,呈现出对工业化社会的现实揭示和对人性、道德的思考。

这一文学流派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作品

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作品

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作品一、介绍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真实生活为写作对象,以展现社会现实、揭露社会弊病为主要目的的文学流派。

它强调对社会生活和人民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真实再现,力图揭开社会现实的真相,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体现人性的复杂性。

现实主义文学崇尚客观真实,注重对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的精确刻画和深刻剖析。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追求真实、生动和鲜活。

二、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作品1. 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重要作品。

小说以英国19世纪的伦敦为背景,描绘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的黑暗面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小说中展现了社会底层人士的困苦生活,反映了当时伦敦城市的黑暗、肮脏和复杂。

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社会的批判,狄更斯清晰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面貌,呼吁社会关注贫困、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2. 约翰·克利夫特的《小多丽》约翰·克利夫特的《小多丽》也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来自贫苦家庭的女孩,她在一个典型的英国工业城市中经历了各种磨难和挣扎。

小说以小多丽为视角,真实地描绘了当时英国的工业城市,展现了英国城市下层阶级的生活状况和命运遭遇。

通过对小多丽的命运描写,作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面和贫困人民的命运,呼吁社会关注贫困阶层的生存现状,并对社会差距表示关切和批判。

3. 托马斯·哈代的《苔丝》托马斯·哈代的《苔丝》也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女主人公苔丝为中心,描绘了19世纪英国乡村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和社会的道德沦丧。

苔丝从小就生活在贫困的乡村环境中,她遭遇了家庭的破裂、社会的污辱和爱情的背叛。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情感再现了女性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无奈,展现了英国19世纪乡村社会的黑暗面和女性命运的悲剧。

欧美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欧美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19世纪英国现实主文学继承了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劳资矛盾的激化,各种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使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

一、英国现实主义文学描写劳资矛盾。

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的斗争生活,如狄更斯的作品维多利亚盛世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倡导人道主义价值伦理观。

广泛而深入地探索人性。

如他的《双城记》真实地展现了英国资本主义扩张时期广阔的社会图景,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二、法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揭露金钱的罪恶,塑造个人反抗者和野心家的形象。

如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用“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展现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又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通过爱玛的悲剧,揭露了庸俗、卑鄙和险恶的社会现实,痛斥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空虚堕落的生活,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的金钱关系。

作者指出爱玛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诱使其由纯真走向堕落,而资本主义社会风行的利己主义、资产阶级虚伪的浪漫情调、禁欲主义教育、高利贷的盘剥则将其推向毁灭。

描写小人物的命运。

成功地表现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的经历,具有人道主义思想和强烈鲜明的女权意识。

三、俄国的现实主义成就最高。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与民主解放运动紧密相连。

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作为主要内容。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批判异常尖锐而全面。

不仅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还批判宗教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对贵族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民族出路的探索越来越迫切,对灵魂苦难的关注越来越执著四、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独特的形象系列。

如“多余人”、“小人物”、“忏悔的贵族”的形象系列。

如《叶莆盖尼奥涅金》奥涅金就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英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英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英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引言英国文学历史上有着丰富多样的流派和风格,其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两个重要的文学流派。

本文将探讨英国文学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定义、特点以及代表作家,并比较二者在思想、情感和艺术表达上的差异。

浪漫主义定义浪漫主义是一种反对理性思维束缚的文学运动,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诗意表达。

它崇尚自然、热爱自由,并追求超越现实世界的奇幻境界。

特点1.强调个体情感:浪漫主义强调个体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把个人感受置于社会规范之上。

2.崇尚自然:浪漫主义倡导回归自然本真,追寻大自然中宁静、美丽与神秘之处。

3.追求奇幻:浪漫作品常常充满奇幻元素,如妖精、魔法等超越现实世界的想象力。

4.强调个体意志:浪漫主义提倡个体的自由意志和追求真我内在本质的反抗。

5.理想化描写:浪漫作品常常带有理想化的描写,将事物美化并渲染情感。

代表作家和作品1.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抒怀颂》是他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探讨自然与灵性之间的联系,强调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性。

2.拉姆齐·伊夫林(Samuel Taylor Coleridge):《古船行》是他与华兹华斯合作创作的诗集,其中包括了经典名篇《水仙花》和《阿尔赛斯及其费利西娅》等。

3.约翰·奥登(John Keats):他以其细腻、感性的诗歌而闻名,代表作品包括《秋天》,表达了对美和短暂生命的思考。

现实主义定义现实主义是一种追求真实、客观描写社会生活和人类经验的文学流派。

它关注社会现象、历史事件和人物性格等现实问题,并致力于展示社会阶级矛盾和个人命运的困境。

特点1.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揭露社会阶级、政治和经济的不公正。

2.真实描写:现实主义力求客观真实地描写社会生活,通过具体细致的描述使作品更加贴近读者。

3.人性探究:现实主义作品对人类情感和心理状态进行深入剖析,表现生活中的普通人物及其个体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厚的幽默
❖ 幽默风趣俏皮,温厚平和。 ❖ 首先是喜剧手法。 ❖ 其次是塑造喜剧人物。 ❖ 第三是重复描写。 ❖ 第四是寓意命名法。
温和的人道主义
❖ 温情。 ❖ 感伤。 ❖Fra bibliotek说教。 ❖ 行善。
人物良知模式
❖ 狄更斯以怜悯的感情,夸张地表现无数小人物的善
良天性。
狄更斯人物良知模式简表
可教化的孤儿 善良的怪人 自我牺牲的吉神
凶狠的恶棍
大卫 爱弥丽 海穆 奥列佛 匹普
贝西 密考伯 卡尔登 博芬恩 卡托尔 狄克
艾妮斯 小耐儿 西丝
摩得斯通、希普 董贝 奎尔普、弗雷特 葛擂硬、庞德贝
拉尔夫、尼可尔 贝 赖德胡德 侯爵兄弟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学习提要]学习本节,了解英国女作家创作 的文学传统,女作家的文学地位。掌握奥斯 丁、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 乔治·爱略特的创作特色和她们的小说代表 作。掌握狄更斯塑造人物的良知模式特点, 温厚的幽默,描写城市贫困,人道主义特点。
英国女作家
❖ 简·奥斯丁 (JaneAusten,1775 -1817)
❖ 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 安妮的《艾格丽丝·格雷》。
勃朗特三姐妹创作简表
艾米莉·勃朗 夏洛蒂·勃朗 特 特
简爱(1847) 呼啸山庄 谢利(1849 (1847) )
维莱特( 1853) 教师(1857 )
安妮·勃朗特
艾格丽丝.格 雷1847)
狄更斯
❖ 狄更斯 (CharlesDickens1812 ——1870)是十九世纪 前期和维多利亚时代前 期的英国现实主义代表 作家,他的创作具有世 界意义,被称为伟大的 幽默家和杰出的小说家。
❖ 代表作《傲慢与偏见》
作品名 诺桑觉寺(1808) 理智与情感(1811) 傲慢与偏见(1813) 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 爱玛(1815) 劝导(1818)
小说类型 哥特小说 感伤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勃朗特三姐妹
❖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18161855)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 1816-1855)、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 1818-1848)、安妮·勃朗特(AnneBronte, 1820-1849)
狄更斯创作的伦敦背景简表
小说名 匹克威克外传(1837) 奥列佛·退斯特(1838) 老古玩店(1841) 马丁·朱述尔维特(1844) 董贝父子(1848) 大卫·科波菲尔(1850) 荒凉山庄(1853)
双城记(1859) 远大前程(1861) 我们共同的朋友(1865) 小杜丽
伦敦背景
伦敦债务人监狱 伦敦的贼窝 伦敦街道 伦敦商业的店铺 伦敦金融商业中心区 伦敦城区 伦敦东头富人区幽静的街道, “孤独者汤姆”地区的荒凉 伦敦城区 伦敦城区 伦敦港口的小酒馆 伦敦债务人监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