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

合集下载

浙江临安市指南村规划

浙江临安市指南村规划

浙江临安市指南村“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特色营造探索1 研究背景2 0 1 0 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两个战略重点之一,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美丽乡村”是在村庄整治基础上,通过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把村庄建成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在以往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决策者和规划师往往过分追求统一建设、统一风貌,而忽视乡土文化与乡土环境,使乡村建设成为对现代城市建设的简单模仿,这种趋同的惯性造成了乡村风貌的千篇一律和特色丧失。

因此,笔者在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实践过程中,试图突破传单一的物质空间规划,逐步探索内在的乡村意象的结构体系,通过分析乡村的风土(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风物(地方特有的物产)、风俗(地方特有的民俗)、风景(地方特有的景观)等要素,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体系着手,营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归属感的“美丽乡村”。

2 乡村概况指南村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北部,距临安市区约25公里,距杭州市区约70公里。

全村总面积7.86平方公里,共有农户215户,总人口720人。

该村位于杭州—黄山的“浙西山水”黄金旅游线上,13省道直通村口,交通便捷。

2.1 乡村风土指南山属天目山系仙霞岭山脉北支,天目山主脉绵延向东,形成的丘陵、宽谷给村落的人居环境营造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村域内海拔最高处为1122米,平均海拔约600米。

该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

区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2.2 乡村风物指南村是个山多地少、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村。

村庄入口两侧依山就势分布着480余亩梯田,早在上世纪60年代,指南村就以其“高山出高产”而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树立为“农业学大寨”的典型。

浙江10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浙江10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浙江10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浙江省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中,村级集体经济模式的发展是浙江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途径。

下面列举了浙江省发展的10种村级集体经济模式。

1. 旅游开发模式:利用村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 农产品深加工模式:将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包装,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3. 农业产业化模式:组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农业产业化合作社,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发展。

4. 特色农业模式:依托农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发展特色农产品,如茶叶、水果、蔬菜等,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 休闲农业模式:开展农家乐、采摘园等休闲农业项目,吸引城市居民来农村进行休闲度假,增加农民收入。

6. 科技推广模式: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技术,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

7. 农村电商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商平台,发展农产品在线销售,打破地域限制,拓宽销售渠道。

8. 劳务输出模式:鼓励农民参与劳务输出,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

9. 乡村文化创意模式:将乡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元素融入到乡村经济的发展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0. 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建立村级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为农民提供贷款、储蓄和理财等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发展集体经济。

这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浙江省得到了成功的实践,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同时,这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和思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浙江省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浙江省发展的10种村级集体经济模式,并分析其优势和特点。

1. 旅游开发模式是浙江村级集体经济的典型代表。

浙江省地处江南水乡,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利用村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吸引游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年~2015年)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年~2015年)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年~2015年)作者:来源:《吉林农业》2013年第12期为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特制定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精神,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以深化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努力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文明和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建设。

(二)总体目标。

根据县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各地不同的资源秉赋、区位条件、人文积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重点培育、全面推进、争创品牌”的要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到2015年,力争全省70%左右的县(市、区)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60%以上的乡镇开展整乡整镇美丽乡村建设。

总体实现以下目标:——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技术模式广泛应用,低耗、低排放的乡村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快速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乡村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新型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节地、节材、节能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2.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2014)

2.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2014)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9981 农村住宅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7217 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 GB 18055 村镇规划卫生规范 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GB/T 26361 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等级划分 GB/T 27770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 GB/T 27774 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 通则 GB/T 28840 乡(镇)村商业零售店经营规范 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 50188 镇规划标准 GB 50201 防洪标准(附条文说明)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373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846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CECS 285 村庄景观环境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CJJ 123 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CJJ 124 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ICS 03.080 B00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 33/T 912 —2014
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regulation for beautiful village
2014 - 03 - 06 发布
2014 - 04 - 06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3/T 912—2014

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调研报告

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调研报告

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调研报告作者:李荣生徐丽芳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15期[摘要]2019年5月,固原市组织领导干部赴浙江省学习调研“千万工程”经验,以专题理论讲座、实践经验成果分享和现场教学等方式,学习理论和调研典型经验。

针对固原市乡村振兴存在的差距,结合固原实情,从村庄规划、资金整合、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实践;调研[中图分类号]D622[文献标识码]A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是全国示范典型,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

浙江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持续15年进行改善人居环境和实施“千万工程”,让浙江省农村环境发生质的巨变,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因此,2019年5月12-18日,中共固原市委组织部和固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赴浙江省学习调研“千万工程”经验。

1从理论实践中学习调研中共固原市委组织部和固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县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等部门和示范乡镇领导干部共52人,赴浙江省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习调研,涉及农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以专题理论讲座、实践经验成果分享和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学习调研。

1.1浙江大学专题讲座学习理论专题讲座在浙江大学课堂通过专家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创业》、《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方式和途径》、《“千万工程”的浙江经验》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等经验理论,领略了浙江大学的风采和人文。

专家教授用渊博的知识,生动的事例,幽默风趣的语言,传授了丰富理论经验和分析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形势,特别是“两山理论”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发展理念,为固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理论借鉴依据。

1.2实地调研示范典型案例现场教学在安吉县和桐庐县进行实地调研。

大竹园村“千万工程”。

大竹园村践行“两山”理念发生巨大变化,实施“千万工程”是在山清水秀基础上,进一步在精致、精细、精美上下功夫,打造了“千万工程”示范点;景溪村全域旅游。

美丽乡村案例分析模板

美丽乡村案例分析模板

一、经验借鉴(一)桐庐美丽乡村:设计先行,重点示范1、概述桐庐县位于中国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距杭州城区约80公里,是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市)。

县域面积1825平方公里,自然地形以“八山半水半分田”为主。

常住人口40.2万人,县城常住15万人,财政收入30.3亿元,地方财政17.19亿元。

桐庐区位与美丽乡村精品带2、特色经验⏹制定科学的定位与可操作的计划,实施“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战略。

⏹完善村庄导则与规划编制与实施体系。

⏹将保护乡村地域生活方式的理念贯穿在设计-改造-管理的全过程中。

⏹挖掘文化内涵,注重细节塑造。

⏹凸显重点村打造示范样板,“不以规模拼大小、只以精致论高低”。

桐庐美丽乡村现状图(二)安吉美丽乡村:产村联动,全面铺开1、概述安吉县位于浙江西北部,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距杭州约60公里,距上海和南京约200公里,是长三角经济区新崛起的一个生态经济特色县。

北倚天目山,森林覆盖率达71%,有12个乡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居全国首位。

2009年GDP159亿元,人均GDP5120美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1436元,高出全省农民人均收入1319元,已连续多年增长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安吉区位与美丽乡村规划2、特色经验⏹从县域高度整合各类资源,县域全面展开美丽乡村建设。

⏹综合整治村庄环境与设施。

⏹注重乡村产业与本地要素的结合,培育“竹文化”等生态文明品牌。

安吉美丽乡村现状图(三)仙居美丽乡村:绿色农产,推广品牌1、概述仙居县隶属台州市,县域面积 2000 平方公里,人口 48 万,辖 700 个行政村,是浙江山区欠发达县。

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 77.2%,被誉为“仙人居住的地方”,至杭、甬、温 2-3 小时。

2009 年仙居生产总值 82.9 亿元,财政总收入 9.34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976 元(低于浙江平均水平 3031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落后临安和安吉 4-5 年。

浅析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浅析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浅析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摘要】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在背景下,浙江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包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投资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些经验的启示在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和促进农民增收,为其他地区乡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的成功,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乡村全面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经验、重要性、背景、措施、效果、启示、总结1. 引言1.1 浅析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的重要性浅析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的重要性在于对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面临着人口外流、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美丽乡村建设则可以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措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还可以传承和发扬乡村文化,保护乡村传统风貌,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浅出地分析和总结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可以为全国各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 正文2.1 浅析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的背景浅析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的背景,乡村建设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起源于2015年,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倡建设美丽乡村。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要求。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包括人口老龄化与乡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农村环境污染与乡村发展畸形的矛盾,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冲突等。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模式的经验及反思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模式的经验及反思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模式的经验及反思【摘要】“城乡统筹发展”的善治理念,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被提高到新的战略位置。

这一战略的核心举措是通过小城镇建设和优化乡村治理等措施来激活农村发展的潜力。

美丽乡村建设的计划滥觞于此。

从内涵来看,美丽乡村建设,其核心是“乡村”――要以乡村、乡镇为主体实现农村自身的内源性发展;其修饰语是“美丽”,农村发展既要以美丽作为目标,又要以美丽作为工具;其落脚点在“建设”,以建设为实现方式,实施经济推进、生活进步、环境提升、文化培育的综合工程。

【关键词】乡村建设;实践模式;经验总的来说,美丽乡村建设体现的是生态与经济、富民与美丽的统一,它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本文试图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实践过程和经验总结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1.必要性(1)世界农业发展至今,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在市场逐利中无法与二、三产业展开竞争。

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目标,一方面必须走高效、集约的农业产业化道路;另一方面,要拓展和深挖当地村镇的资源要素禀赋,并引导可用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在此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就是在于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实践,即通过内源的、创造性的、对农业弱质本性的改变,求得新的解决之道。

在这一结构体系,农民可以不离开自己的故土,而利用农村独有的优势条件,整合农村的发展资源,并享受现代的文明成果。

(2)统筹城乡发展不仅包含了城乡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也蕴含了制度建设、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丰富的内容。

而美丽乡村建设是将新的农村发展理念、综合性的发展思路放在聚光灯下,整合了包括农业生产经营、农村土地管理、农民人居生活、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等在内的农村全方位发展举措,这更加明晰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整体质量的提升,最终亦能有助于在农村实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

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

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发展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深入调查,分析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成果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全国范围内的乡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研究将首先介绍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与意义,阐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接着,详细阐述四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基本理念、实施策略与主要特点,并对每种模式进行案例分析,揭示其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

在此基础上,对四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各自的优劣及适用条件。

结合四地调查的实际情况,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化建议与发展趋势,以期推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发展。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对乡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更是一种对乡村文化、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的追求。

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生态文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乡村振兴战略。

生态文明理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一理论体现在对乡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及对乡村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指导。

它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实现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一理论体现在对乡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治理,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

它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发展。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一战略体现在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文化传承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和引导。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作为中国人口大省的浙江,其美丽乡村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多种多样,本文将介绍其中的四种模式。

1. 旅游型美丽乡村旅游型美丽乡村注重利用本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通过规划布局、打造景点、营造氛围等方式,吸引游客前往游览,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在浙江,诸如杭州西溪湿地、桐庐千岛湖等旅游型美丽乡村已经成为了旅游热点。

此类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

2. 农业观光型美丽乡村农业观光型美丽乡村是指以农业为基础,注重农业科技和文化体验,为游客提供农村体验、休闲娱乐等服务。

浙江宁波象山的崎岖山、绍兴柯桥的诸葛家村就是知名的农业观光型美丽乡村。

这类乡村的建设需要注重提升农业产业水平,发挥农业文化价值,为游客提供特色农产品和文化体验,同时也需要提高农民的接待能力。

3. 客家文化型美丽乡村客家文化型美丽乡村是指注重挖掘和传承本地的客家文化遗产,以客家文化为特色打造乡村景观、观光农业、风情街区等,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当地的客家文化。

浙江金华永康的大唐村就是集客家文化,以及古老的文化和历史遗产为一身的客家文化型美丽乡村。

此模式的建设需要注重挖掘本地文化特色,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4. 生态养生型美丽乡村生态养生型美丽乡村是注重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养生、健康产业,提供休闲、养生等服务的型号。

浙江绍兴柯桥湖墅、温州瓯海的南麂岛等典型的生态养生型美丽乡村已经成为生态乡村建设的代表。

如要将其建设为生态养生型美丽乡村,需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品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构建生态休闲旅游消费体系等。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有多种模式,旅游型、农业观光型、客家文化型和生态养生型四种模式与其他模式相辅相成,通过各自强项互补,充分发挥浙江乡村资源的独特优势,实现了生态、文化、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

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

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美丽化建设成为当前备受关注和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中国,各地乡村美丽化建设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和方法。

本文将基于对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分析和比较这四种不同的乡村美丽化建设模式,以期为全国各地的乡村美丽化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安吉模式安吉县,作为浙江省乡村美丽化建设的典型代表,采取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安吉不仅在国内外赢得了美誉,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安吉模式在乡村美丽化建设方面的特点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推进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二、永嘉模式永嘉县,位于浙江温州市,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试点县之一。

永嘉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发展乡村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永嘉实现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双赢效果。

这一模式在推进农村产业振兴和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高淳模式江苏省高淳区位于中国东部,近年来在乡村美丽化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高淳模式的特点是依托城市资源和优势产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通过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将农业、旅游、度假、文化等产业融合在一起,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升。

高淳模式在提升农村发展潜力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江宁模式江宁区位于南京市,以其先进的城乡规划和乡村振兴实践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江宁模式的核心是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江宁提出“人居乡村”建设理念,通过提升乡村的居住、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配套,吸引了一大批城市人口返乡创业和居住。

江宁模式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具有可借鉴的经验。

五、模式比较及启示通过对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种乡村美丽化建设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是乡村美丽化建设的核心。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自2013年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范例。

每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

1.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永联村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

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

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

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

近十年来,永联村投入数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

此外,为解决数量过万的村民的就业问题,村党委还利用永钢集团的产业优势,创办了制钉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吸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

村里还开辟40亩地建设个私工业园,统一建造生产厂房,廉价租给本村个私业主。

另外,还利用本村多达两万人的外来流动人口的条件,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餐饮、娱乐、房屋出租等服务业。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永联村不断以工业反哺农业,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

乡村振兴的9种发展模式,激活资产

乡村振兴的9种发展模式,激活资产

乡村振兴的9种发展模式,激活资产模式一:“三融合”发展模式—浙江德清模式近年来,浙江德清立足实际,根据乡村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发展特点,探索独具特色的“融合发展德清模式”,包含“产业融合”、“产村融合”和“城乡融合”等三个层次。

即:通过绿色化转型、数字化提升,拉长特色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通过以产兴村、以村促产,破解产业升级、村庄经营难题,实现“产村融合”;通过改革破壁垒、服务一体化,推动城乡互促共进,实现“城乡融合”。

1.突出旅游经济发展。

依托名山、湿地、古镇等自然资源,充分发挥集体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农业产业、地理位置等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村庄景区化建设。

积极发展现代高效生态等休闲观光农业、休闲旅游、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

2.突出资源要素配置。

紧紧围绕“富民强村”这一核心,有效整合资金、土地、人力等要素资源。

2015年起,德清县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为契机,全面激活农村产权收益;同时,充分发挥乡贤参事会“优化资源配置,凝聚人心人力”的作用。

3.引进数字技术赋能。

将数字技术与乡村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业态、新动能。

如,推动生产智能转型,推动业态“链上嫁接”。

此外,还通过数字技术打造可视化治理体系,构建“数字乡村一张图”。

模式二:城乡一体化模式—湖南“浔龙河”生态模式早在2012年,湖南长沙县浔龙河村带头人柳中辉开始打造生态艺术小镇项目,并被列入长沙县城乡一体化试点示范目录。

项目从盘活乡村资源和促进民生两部分入手,率先破题城乡发展瓶颈,形成了以教育产业为核心、生态产业为基础、文旅产业为抓手、康养产业为配套,四大特色产业有机结合、相容并生的产业布局。

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通过推动土地集中流转、环境集中治理、村民集中居住的“三集中”,实现村民的就地城镇化;通过土地改革和混合运营,发展生态、文化、教育、旅游、康养五大产业,推动农民致富增收,逐步实现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

浙江村集体经济发展的10种模式

浙江村集体经济发展的10种模式

浙江村集体经济发展的10种模式近年来,浙江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卓有成效,特色乡村、美丽乡村、民宿经济一直走在全国前头。

浙江省财政厅总结试点经验,梳理出了浙江村级集体经济十大发展模式及经验典型案例。

这10种模式是: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资产盘活型、资本运营型、基金运作型、村庄经营型、产业发展型、生产服务型、村落建设型、土地股份合作型。

有些值得借鉴参考。

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方式,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浙江省财政厅总结试点经验,梳理出了浙江村级集体经济十大发展模式及经验典型案例,并对外公布,以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一资源开发型凭借土地、山水、田园等特色自然资源,开发增收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

【典型案例】开化县长虹乡霞川村大石龙水电站增效扩容技改项目霞川村由原霞坞、河滩村调整新设,地处开化县西部边陲,毗邻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东头村。

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地寡林茂,霞川村村集体无经营性收入,全村7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经济薄弱村。

为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近年来,霞川村积极探索实践多元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将目光瞄准了村里现有资源——大石龙水电站。

水电站建于上世纪70年代,前几年因机器老化故障、承包到期无人维护等原因关停,2017年大石龙水电站增效扩容技改项目列入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总投资近300万元。

经过规范化、专业化的设计建设,大石龙水电站发电机顺利完成改造,发电能力可达320千瓦,于2018年正式投入运行并成功并网发电。

大石龙水电站通过增效扩容技改,每年为村集体带来40万-60万元的稳定收入,使霞川村一举摘掉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同时,霞川村的水能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有力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农村水电持续健康发展。

二物业经营型引导、扶持村集体利用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或村留用地,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职工生活服务设施等,通过物业租赁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方案为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特制定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精神,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以深化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努力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文明和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建设。

(二)总体目标。

根据县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各地不同的资源秉赋、区位条件、人文积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重点培育、全面推进、争创品牌”的要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到20XX年,力争全省70%左右县(市、区)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60%以上的乡镇开展整乡整镇美丽乡村建设。

总体实现以下目标:——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技术模式广泛应用,低耗、低排放的乡村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快速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乡村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新型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节地、节材、节能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浙江新农村示范村2024年某村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建设方案

浙江新农村示范村2024年某村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建设方案

浙江新农村示范村2024年某村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建设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思绪如泉涌,让我不禁陷入回忆,那些年在浙江农村的日子,那些美丽的风景,那些勤劳的农民。

现在,我要为某村的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建设一个方案,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

一、项目背景某村位于浙江省某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村庄的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我们决定将某村打造成新农村示范村。

二、规划目标1.提升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2.发挥村庄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3.优化村庄环境,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4.弘扬乡村文化,传承民间技艺。

三、规划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硬化:将村庄内的道路全部硬化,方便村民出行。

(2)供水供电:保障村庄供水供电稳定,满足村民生活需求。

(3)污水处理: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改善村庄环境。

(4)卫生设施:完善卫生设施,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2.产业发展(1)特色农业:发挥村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茶叶、水果、蔬菜等。

(2)乡村旅游:利用村庄景观和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度假。

(3)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环境优化(1)绿化工程:开展村庄绿化,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

(2)垃圾分类:实行垃圾分类,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3)村庄风貌:保护传统建筑,弘扬乡村文化,打造独特村庄风貌。

4.文化传承(1)民间艺术:挖掘村庄民间艺术,传承民间技艺。

(2)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3)教育普及:提高村民素质,培养新时代农民。

四、实施步骤1.成立项目指挥部,明确责任分工。

2.开展实地调研,了解村庄现状。

3.制定详细规划方案,广泛征求村民意见。

4.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

5.优化村庄环境,弘扬乡村文化。

6.监督项目实施,确保质量。

五、预期效果1.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自2013年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范例。

每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

1.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永联村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

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

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

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

近十年来,永联村投入数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

此外,为解决数量过万的村民的就业问题,村党委还利用永钢集团的产业优势,创办了制钉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吸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

村里还开辟40亩地建设个私工业园,统一建造生产厂房,廉价租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支柱。

高家堂村把发展重点放在做好改造和提升笋竹产业,形成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布局,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浙江__美丽乡村有标准_美丽乡村建设规范_地方标准解读_

浙江__美丽乡村有标准_美丽乡村建设规范_地方标准解读_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

目前,农村地区和农村人口占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因此,要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要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解读地方标准化长廊TianjinAnhuiJiangxiGuangDong浙江美丽乡村有标准ShenZhenShangHai ZheJiangJiLin一、标准的基本框架美丽乡村包含了哪些内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和判断。

但总体上讲,美丽乡村并非单纯为了“美丽”,而是要让农民生活更便利、更幸福。

因而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在“乡村”,重点在“农民”。

安吉县的农民这样说:“美丽乡村,就是有房住,能吃好;能医病,能养老;有欢乐,风气好;山水美,污染少。

”说到底,美丽乡村的建设就是要处理好生怎么建设?浙江省在总结提炼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配合《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的贯彻落实,于2014年3月发布推荐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DB33/T 912-2014,以下简称《规范》),首次以标准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美丽乡村的内涵和外延。

活、生产、生态这三者的关系。

其中,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硬杠”,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基础,文化文明则是美丽乡村的“灵魂”。

基于以上要求,《规范》在编制过程中,以生态、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五位一体”为主线,构建标准的整体框架。

以“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四美”)和“宜居、宜业、宜游”(“三宜”)为目标,确定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规范》由11个章节组成,主要框架分成基本要求、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建设与常态化管理7个部分。

标准的整体框架见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开展乡村旅游的根本。近年来,安吉坚持实施“生 态立县“战略,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中国大竹海“两个县域品 牌为抓手,全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 态势,成为安吉休闲旅游产业重要的特色品牌之一。
盛德罗宝节能材料科技股2份“有文限化公司铸魂”点睛美丽乡村
• 农家乐要想真正“乐”起来,就要在文化、内涵、品位上下功夫。为此,安吉 把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融为一体,将每个村镇都当作一个景区来规划建设, 并把当地竹、茶、孝、民族、书画等丰富的文化元素挖掘出来,从而显示出特 殊的魅力,脱离了“游山玩水”的传统模式。
盛德罗宝节能材料科技股份3有民限俗公文司 化承载乡土记忆
• 安吉县山川乡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充分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知识、民 族文化遗产等民俗文化资源,新建成或恢复了江南威风锣鼓、大里双龙、竹马 灯、鳖鱼灯等一批民间文艺队伍。马家弄村的“五坊六艺“民俗区设置了体验 旅游项目,游客可以在年糕坊、粉丝坊、酿酒坊等”五坊“内,当场打年糕或 者品尝土酒,看纳鞋底、绣花、搓麻等乡村”六艺“,甚至可以实地在茶园采 摘,然后在村民指导下进行炒制。
• 如今的永嘉,古村落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 一韵”的建设主题。成功涌现了芙蓉村、苍坡村、屿北村3个中国传统 村落,芙蓉村、屿北村、埭头村、茶园坑村、暨家寨村、林坑村6个中 国景观村落,和国家级生态村埭头村等一批特色村落。以山水为布景, 古建筑为点睛之笔的岭上人家,通过古村落旅游的整体开发,农家乐 生意大为红火。
现城乡资源、人口和土地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
盛德罗宝节能材料1科历技史股份文有化限村公司落——永嘉美丽乡村之魂
•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永嘉县结合古村落资源,打造如诗如画的生态、 经营如诗如画的产业,向我们展示了“永远的山水诗、最美的桃花源” 的乡村哲学。
• 永嘉古村落包括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和民俗风情村落三大类型。 为保护这些“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永嘉投入2000多万元专项资金, 高规格编制重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规划和新区建设规划。
• 此外,还涉及到乡村文化重塑的问题,公共艺术提出的“地方重塑”,其实也 是文化植入和更新的一个过程,其本质是借用了公共艺术手段来解决美丽乡村 建设中的公共性问题。用动漫文化这样一个时尚元素吸引城里人到乡村来,给 乡村注入了发展的希望,唤醒了村民的文化自信。
1
盛德罗宝节永能材嘉料科模技式股份:有限“公古司 村落保护+生态旅游”
1 历史文化村落——永嘉美丽乡村之魂 2优美生态&传统文化——美丽乡村旅游之基
永嘉县以“环境综合整治、村落保护利用、生态旅游开发、城乡 统筹改革”为主要内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永嘉模式的主要特点:注重文旅结合,将文化元素不断融于乡村 旅游产业发展,通过人文资源开发,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实
1“生态立县“带出美丽产业
2“文化铸魂”点睛美丽乡村
3民俗文化承载乡土记忆
安吉县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把农村生态资源和农村特色文化 融入乡村旅游。
“安吉模式“最大的特点:以经营乡村的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 设,立足本地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茶产业、生态乡村 休闲旅游业和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 “悠悠翠竹间,朗朗读书声。”安吉人一直沿袭着习书绘画的传统。迂迢村农 家乐是书画家云集的场所,全村有书画爱好者500多人,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村里推出了著名画家吴昌硕故里游、农民书画院、千米书画长廊等旅游项目, 还设立了10家书画特色休闲度假接待机构、百户农民书画文化民居等接待设施。 尚书圩村利用“文化礼堂建设”,推出“安吉尚书成人礼”、“开笔礼”等传 统礼仪活动。天荒坪镇的主题农庄夏庄,每间客房里都挂上了书画作品,经营 者还将自己的收藏的图书、烟标等放在了农庄的角角落落,简朴中透露出一股 文化味道。
玉环县龙溪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城市中常见的“公共艺 术”请进山村乡野,并将乡土文化创意性植入公共艺术作品,以 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独创形成了公共艺术与美丽乡村结合的”
龙溪模式”。
开盛展德公罗宝共节艺能术材建料设科的技股理份念有—限—公服司务“三农” “慢生活 ” “亲自然”
• 龙溪乡党委书记施明强介绍说,用公共艺术的方式进行文化建设,最初的理念 是服务“三农”,即让农村更美丽,让农业有创意,让农民更富裕。
盛德罗宝节能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
来源:山合水易旅游规划
盛德罗宝节能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模式
1 安吉模式:“生态+文化”
2 永嘉模式:“古村落保护&#;创意农业”
4 萧山模式:“乡村节庆+民宿产业”
1
盛德罗宝节能材安料科吉技股模份有式限公司:“生态+文化”
盛德罗宝节能材料2优科美技股生份态有&限传公统司文化——美丽乡村旅游之基
• 永嘉县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挖掘本地人文自然资源,精心打造美丽 乡村生态旅游,努力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加快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发展。
• 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埭头古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楠风营地”深受儿童游客喜爱,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了1200多元。
• 苍坡村凭借古建筑优势,建设文化旅游展馆,大力宣传永嘉古村文化、耕读文 化、民俗文化、宗祠文化、昆曲文化等传统文化,促进了当地旅游和文化的深 度融合。
• 让古村落和生态乡村环境成为“特色竞争力”。
1
盛德罗宝节能材料科技龙股溪份模有式限公:司“公共艺术+创意农业”
1开展公共艺术建设的理念——服务“三农” “慢生活 ” “亲自然” 2动漫文化、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良性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3
盛德罗宝节能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生态立县“带出美丽产业
• 浙江安吉是黄浦江源的源头,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县,也是美丽乡村建 设先进县。全县拥有竹林10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71%。这里山连山, 竹连竹,满目碧绿,是一幅层层叠叠的竹画长卷。《卧虎藏龙》、 《蜗居》等众多影视剧都在安吉取景。2012年,安吉被联合国授予 “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