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中医药诊治思路探析_张时文
急性肾炎的中医证治举隅
急性肾炎的中医证治举隅【关键词】急性肾炎风水水肿中医证治1 概述急性肾炎是内科、儿科临床常见病,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发病率居泌尿系疾病之首。
属于中医学的多种疾病范畴,如“急性肾风”、“风水”、“水肿”、“ 血尿”等,也是肾之本气自病。
祖国医学文献中有类似记载,如《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庞然如有水状……病生在肾,名为肾风。
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
”《灵枢•水胀篇》有:“水之始也,目窼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指出水病的特点,及开始眼睑水肿阶段类似急性肾炎的水肿。
《金匮要略》中有风水、皮水的记载,亦与本病相似。
肾炎病因有素因、主因、诱因三类。
其发病在于素体肾虚,招致邪气内传,肾失开阖。
盖肾为少阴,入肺循喉咙络舌本,若邪自上受,由口鼻而入者,可由肺循经入肾。
本病的主因,祖国医学认为与风、湿、毒有关,如《证治要诀》曰:“有一身之间,惟面与双脚浮肿,早起则面甚,晚则脚甚,经云:面肿为风,脚肿为水,乃风湿所致。
”其诱因与外伤感染都有关。
故肾炎以肾为本,凡风寒湿热,皮肤疮毒等邪气内传于肾,或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房室无度等因素都能致使肾气内损,封藏失职,水液代谢失常,清浊相混而出现水肿、尿少、蛋白尿等肾炎症状。
《素问•水热穴论》有:“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说明了风水产生水肿的病机与肺肾有关,特别是开始阶段与肺关系更为密切。
《景岳全书•肿胀》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说明了水肿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但是急性肾炎开始阶段,水肿的产生都与肺有关,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必然波及脾肾。
2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肾炎当前多数人认为“风水”与急性肾炎的主症大致相合,急性期以水肿为主者,多运用宣肺发表,祛风利水之大法,本人临证用《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越婢汤等方加减治疗,有一定效验。
中医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良方
中医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良方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起病,临床上具有血尿、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或伴有少尿及氮质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常见疾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风水”、“阳水”等范畴,其发病多由外感风、寒、湿、热、毒等致病因素所致。
如《证治要诀云:“有一身之间,惟面与双脚浮肿,早起则面甚,晚则脚甚,经云:面肿为风,脚肿为水,乃风湿所致。
”《医学入门》说:“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而见阳证”,“或疮痍所致”。
可见风水的病因与外感风、寒、湿、热以及皮肤疮毒有关。
但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必有脏腑功能失调的内因才能发病。
因此本病多在人体御病能力不足之时,风湿毒邪伤及肺脾肾三脏,以致肺失宣降,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肾失开合,气化不利,加之三焦水道失畅,膀胱气化无权,终致水湿毒邪在体内泛滥,水谷精微大量丢失,而见临床诸症。
一、临床表现本病一般在链球菌感染后7~20天开始出现临床表现。
1.肉眼血尿出现率约为40%,常为起病的第一个症状,尿色从黄色转为混浊的棕色,呈洗肉水样或酱油样,但无血凝块。
肉眼血尿多持续数天至1、2周即可消失。
严重血尿时可有排尿困难,排尿时有尿道不适感,但无典型的尿路刺激症状。
2.水肿出现率约为80%~90%,亦常为起病的第1个症状,轻者仅晨起眼睑浮肿,呈所谓“肾炎面容”,严重时可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及心包积液,指压可凹性不明显,体重较病前增加5kg以上。
少于20%的病例可出现肾病综合征,但若病人尿蛋白严重(> 3g/24h),也可出现指凹性浮肿。
大部分病人于2~4周内自行利尿、消肿,若水肿或肾病综合征持续发展,常提示预后不佳。
3.少尿大部分患者起病时,尿量少于500ml/d,可由少尿引起氮质血症等一系列表现。
二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恢复。
只有少数病人(不足5%)由少尿发展成为无尿,表明肾实质病变严重。
4.全身表现患者常有疲乏、厌食、恶心、呕吐、腰部钝痛、嗜睡、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全身非特异性症状。
一张急性肾炎名方,彻底颠覆对中医的认知
一张急性肾炎名方,彻底颠覆对中医的认知这是一个母亲讲述的亲身经历,该母亲已50有余,对中医有一定的情感,遇到疾病时也经常会找中医进行调治。
她的女儿曾在美国留学,现已回国。
在美国留学的几年时间里完全被西方文化洗脑了,动不动就是什么美国怎样怎样好,喜欢吃西餐,喜欢喝牛奶,牛排只吃六分熟,动不动还要低酮饮食,不吃主食,拒绝碳水化合物,什么蛋白质维生素说得头头是道,生病了不是抗生素就是消炎药,打死也不看中医。
对于母亲相信中医这件事,女儿是一百个不高兴,认为母亲愚昧、迷信、古板,居然相信中医这类骗人的伪科学,啥年代了,还吃什么中药?早就该淘汰了。
一次女儿感冒后,母亲好心好意,买来中药给女儿吃时,结果被女儿一把扔到垃圾桶里,自然少不了一顿冷嘲热讽。
母亲气得不行,但也没有办法,不能逼着女儿吃药。
女儿感冒了三四天,期间不吃任何药,硬挺着,说美国人感冒了都是硬撑的。
还说,感冒吃不吃药自己都会好,用中药治感冒,不过是一种心里安慰,中药治不好感冒,病人吃中药后好了,不是中药治好的,而是自身的免疫力赶跑了感冒。
就在女儿自信满满地等待感冒会自愈的时候,第五天感冒突然恶化,女儿面部出现了水肿,跟着出现四肢水肿,紧接着全身水肿,更要命的是尿都尿不出来,病情发展非常迅猛,情况比较危急。
母亲也不管是什么中医和西医了,迅速地就将女儿送进了最近的区人民医院。
医院很快就确诊是感冒引发的急性肾炎,住院治疗一天后,水肿依然如故,没有消退的迹象,医生无奈的说,明天转市人民医院吧,他们有更好的医疗设备。
由于已近傍晚,转院需第二天办理,母亲情急之下又去找了中医,讨了一个治疗急性肾炎的药方,晚上立马煎了给女儿喝,虽然女儿仍然抗拒,但躺在床上浑身无力,也做不了主,没想到,女儿喝完一剂药不久,效果很快显现,大量小便随之而来,第二天上午再服用一剂,水肿就基本消失了。
结果第二天没有转院,而是办了出院手续。
这速度,完全与之前传言的西医快中医慢完全不相符。
从此彻底颠覆了女儿对中医的认知。
急性肾炎中医药诊治思路探析_张时文
128第13卷 第4期 2011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4 Apr . ,2011急性肾炎是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肾功能损伤为常见临床表现。
这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1]。
现代医学迄今对急性肾炎尚无特效方法,发挥中医药优势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谈谈诊治该病的思路。
1 古代、近现代医家对急性肾炎病因病机的认识根据该病症状的描述,本病属中医古籍的“水肿”、“肿胀”、“肿病”范畴。
关于该病的病因病机,我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论述,如《灵枢·水胀篇》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脓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这些是对水肿症状的详细描述,表现为初起眼睑浮肿,后则延及双下肢,甚则出现腹水。
《素问·阴阳别论》说“三阴结谓之水”,说明了邪气郁结于三阴即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多产生水肿之类的病症。
《素问·水热穴论》则指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逢于风,风不得入于内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穴府,行于皮里,便为跗肿”。
再有《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素问·藏气法时论》又云:“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
”等,从而论述水肿的病机与肺脾肾密切的关系。
张仲景根据《黄帝内经》的指导思想,对该病有了进一步的阐述。
在《金匮要略·水气篇》里把水肿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等5种类型来论述,其中对风水的描述最接近现代医学的急性肾炎,“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
”以后历代各家对水肿有许多分类方法,但大多医家推崇宋代严用和提出的“阳水”、“阴水”分类,并认为急性肾炎属“阳水”实证范畴,《济生方·水肿论治》指出:“肿病当辨阴阳,阴水为病……阳水为病,脉来沉数,色多黄赤,或烦或渴,小便赤涩,大便之闭,此阳水也……”。
中医药治疗难治性急性肾盂肾炎例析
中医药治疗难治性急性肾盂肾炎例析【摘要】急性肾盂肾炎在中医属淋证范畴,中医辨证施治,采用清法和补法合治,祛邪与扶正并举,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急性肾盂肾炎中医药治疗1病例简介患者王×,男,65岁,因“尿频、尿急伴淋漓不尽1周,发热3日”入院治疗。
现病史:入院查体:体温℃,呼吸25次/分,脉率105次/分,血压145/95mmhg。
一般情况稍差,消瘦,精神萎蘼,嗜睡,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心律快,律齐;腰部左肾区叩痛明显;下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不肿。
既往“高血压”10年,“糖尿病”5年。
实验室资料:入院测空腹血糖L,尿常规示:尿糖+++、尿蛋白+++、白细胞+++,白细胞〉5个/HP,隐血++。
血常规示:白细胞×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8%。
腹部B超示:膀胱内尿潴溜并大量沉甸。
西医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
入院后予以鼻导管低流量吸氧辅助呼吸;胰岛素控制血糖,头孢曲松钠加左氧氟沙星二联静滴抗炎治疗;予留置尿管,引出尿液约500ml,浑浊有渣块,泡沫多,用庆大霉素每天两次冲洗膀胱。
治疗期间,血糖控制平稳;反复发热(每日2-3次),最高体温℃,“安乃近”退热有效。
每日二次复查尿常规:尿糖无,蛋白质++,白细胞++~+++,隐血+。
尿管拔除后,可自行小便,每日小便次数5~7次,每次尿量约150ml。
患者住院17天,精神状态稍好转,体温未恢复正常,复查尿常规,白细胞及尿蛋白阳性仍存在。
鉴于抗生素对该患者的炎症控制不佳,患者转为中医治疗。
2中医诊治该患者舌质淡,苔黄腻,脉迟,尿黄,浑浊,小腹疼痛拒按,四肢不温,神疲乏力,纳差食少。
经辨证诊断为热淋,证属肾阴阳两虚,膀胱湿热。
根据病情用药为自拟方“四君银菊汤”:党参20g黄芪30g 白术10g茯苓10g益母草15g通经草10g野菊花10g金银花10g蒲公英10g鬼针草10g半枝莲10g白花蛇舌草10g金荞10g柴胡12g败酱10g雾水葛10g白茅根10g甘草5g。
急性肾炎证治一得
急性肾炎证治一得
柴瑞霁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学报》
【年(卷),期】1993(8)4
【摘要】急性肾炎(又称急性肾炎综合征)属于中医风水病范畴。
柴浩然老师治疗本病,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强调早期治疗、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早期宣肺解表,恢复期健脾补肾,利水消肿贯穿始终的阶段性辨治方法。
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于下。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柴瑞霁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523
【相关文献】
1.急性肾炎的中医证治举隅 [J], 张帆
2.小儿急性肾炎证治刍议 [J], 冯湛兰
3.急性肾炎的证治经验 [J], 肖相如
4.成人急性肾炎证治探析 [J], 汪德夫;朱长丽
5.从三焦气化谈急性肾炎证治 [J], 张安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辩证论治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辩证论治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的门诊患者60例,均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均采用中药治疗。
结果:治疗效果明显痊愈47例,显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8%。
结论:通过辨证用中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
标签:急性肾小球肾炎;辩证论治;中药治疗1 病因病机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种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其特点为起病急,患者以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主要累及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好发于少儿及青少年[1]。
一般认为肾炎属中医学“水肿”范畴:肾炎多由于风邪外袭,肺气不宣,通调水道功能失调影响于肾或湿热内侵渍,劳倦伤脾,致脾气日渐亏损,或因精神过劳,肾气内伤,所以肾炎的病因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其病理多以水肿为主,水肿形成主要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同时与三焦膀胱有关系。
《灵枢·水胀篇》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伏之状……”。
2 一般资料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门诊6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6岁患者有16例;7~17岁患者44例,上呼吸道感染26例,扁桃腺炎12例,皮肤感染9例,其他如中耳炎、腮腺炎共7例,所有患者在起病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其中有21例全身水肿,2例血压升高,尿常规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各种管型尿。
60例患者诊断均符合2009年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诊断的标准[2]。
3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辨证施治3.1 风邪外袭,气失宣畅型主证:眼睑浮肿继之四肢全身皆肿。
来势迅速,肢节酸痛,小便不利,多有恶寒,恶风,发热或有咳嗽而喘,舌红,苔薄白,脉浮滑或紧。
治法:散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
麻黄10克,石膏25克,白术25克,大枣5枚,生姜三片,甘草5克。
麻黄散风宣肺,能利水退肿;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热重尿少加鲜茅根以清热利小便;咽喉红肿疼痛,重用板蓝根清热防风,去石膏疏风散寒解表;咳喘加杏仁、前胡,甚则加桑白皮、葶苈子以泻肺平喘行水。
1960年中医资料3运用内经和金匮要略的指导治疗急性肾炎的初步体会
1960年中医资料3运用内经和金匮要略的指导治疗急性肾炎的初步体会第一篇:1960年中医资料3 运用内经和金匮要略的指导治疗急性肾炎的初步体会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运用内经和金匮要略的指导治疗急性肾炎的初步体会濮秉铨急性肾炎,祖国医学文献里是找不到这样病名的记载,但在内经和金匮中都可以看到类似的证候,如内经灵枢水胀篇的“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臥起状……”,金匮水气篇的“面目肿大”、“一身悉肿”等记载,都与肾炎的证候类似。
在治疗方针上内经指导我们,“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然其本在肾,而其标在肺”,金匮指导我们“身半以上者发汗,身半以下者利小便”,我们在临床上,按照这两个指示,于西医检查确诊为急性肾炎后,就开始治疗,其效果显著,而方法易于掌握,兹述如下:急性肾炎的患者,其临床证象,大多是突然浮肿,但肿的部位,有一身面目悉肿,有面目浮肿显著而全身不显的,也有身肿而面目不显的,但前两者较多,而后者少见,汗或有或无,通常发热在短期即自行消失,与此同来是尿量减少,甚则终日无尿,呼吸困难,精神萎顿,并有心悸嗜臥食欲不振等症状,体检有的触到肝或脾肿大,也有肺部听到干或湿性囉音,或血压高于正常,化验检查,红血球、蛋白质管等型均可在尿中出现。
此时按照祖国医学的理论来认识,唯一的症状就是浮肿与小便不利、喘等几个征象,究其所以产生这几个症状的理由,是水气不化,水不化乃由于气,肺主气,肺气不化,则水停胸膈而为喘,溢于皮肤而为肿,上焦不宣,下泄困难,所以小便不通,而究其肺气不化的根本原因,当属肾阳不充,惟此时根虽在肾,而其标在肺,急则治标,故在浮肿未退之先,重点是使水有出路,按“身半以上当发汗”的指示,无疑是采取发汗利尿之方,因此我们就采用金匮要略水气篇的越婢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处方一般用药,麻黄、杏仁、浮萍、石膏、猪苓、茯苓、白术、桂枝、防己、车前等,有汗则加黄芪,无汗则不用,在服用上方之后,有的是大汗淋漓,有的则始终无汗,虽麻黄用至极量,亦无汗出,但浮肿都开始消退,而喘息渐平,三四日后,与肿退同时,小便渐增,精神食欲均相应好转。
中医医案——急性肾炎(二)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清热化湿、平肝熄风法治愈春温夹湿病案:李某,女,4岁半。
初诊:1984年2月27日。
主诉及病史:患儿于1983年11月2日始发热,伴小便频数,短涩疼痛。
某医院诊为急性肾炎、急性尿路感染,经中西药治疗,症状稍缓,但未痊愈。
1984年2月23日夜间,突发神昏,失语,摇头等症状,经中西药治疗无效,于2月27日请张老会诊。
诊查: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时清时昧,失语,摇头,呵欠频作,肢体萎软,呕恶厌食,二便失禁。
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弦。
辨证:湿热内蕴,上蒙心包,下流膀胱,弥漫三焦,引动肝风。
为春温夹湿。
治法:清热除湿,化浊开窍,镇痉熄风。
处方:青蒿10g 茯苓10g 陈皮6g 半夏6g 石菖蒲6g 郁金6g 远志6g 蝉衣6g 僵蚕9g 竹叶菜20g 牛筋草15g 1剂另予牛黄至宝丹1丸,用太子参15g煎汤,分3次化服。
二诊:2月28日。
服药后体温降至37.7℃,诸症稍减。
舌淡苔白腻,脉濡。
此乃湿重热轻,宜予清热利湿之剂。
1处方:杏仁6g 川朴6g 法半夏6g 木通6g 石菖蒲6g 郁金6g 苡仁10g 玉竹10g 南沙参10g 麦芽10g 谷芽10g 白蔻3g 另予石斛露1瓶,每次1匙,日3次。
三诊:3月5日。
药后神志清楚,能断续吐字,可站立,咳嗽痰鸣,纳呆。
苔腻,脉滑。
仍予第一方加减出入8剂。
另予蛇胆川贝散3支,每次半支,日3次。
四诊:3月13日。
服药后诸症继续好转,但于3月12日夜间病情突然加重,患儿吵闹烦躁,下肢瘫痪。
西医诊断为“脑炎后遗症”、“小儿麻痹证”、“精神异常症”。
此乃湿热久羁,损伤肝阴,虚火内扰心神所致,治宜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予酸枣仁汤加减。
处方:炒枣仁10g 知母10g 莲子心10g 栀子10g 郁金10g 川芎9g 茯苓12g 琥珀粉3g(冲)五诊:3月18日。
4剂药后神志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但稍迟缓,口腔内有少许溃疡点,纳差。
急性肾炎的经方辨治思路
急性肾炎的经方辨治思路
黄家诏
【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
【年(卷),期】2008(031)005
【摘要】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种感染后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弥漫性
肾小球炎性病变。
其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为主要表现,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或皮肤的链球菌感染,其他感染也可引起。
主要症状有浮肿,以眼睑、颜面、下肢较为显著,尿量少甚至无尿。
本病属中医“水肿”、“水气”范围,《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黄家诏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3+1
【相关文献】
1.疼痛辨治的经方思路 [J], 彭坚;廖薇;李霞;谢东;王志桥;夏晟宁;张广毅
2.经方辨治类风湿关节炎思路初探 [J], 陈世涵;黄青青;赵钟文
3.浅析经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治思路 [J], 赵亮
4.浅谈经方辨治痤疮的思路与体会 [J], 张烨雯; 华华
5.从经方天行病治法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辨治思路 [J], 曹灵勇;刘建廷;朱崇瑞;伍秋云;刘畅;李煜;林树元;许家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肾炎的自然疗法中医药对急性肾炎的疗效
急性肾炎的自然疗法中医药对急性肾炎的疗效急性肾炎的自然疗法中中医药对急性肾炎的疗效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由感染、免疫因素等引起。
传统的中医药在治疗急性肾炎方面有着卓越的疗效,其疗效主要体现在疏风清热、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益气健脾等方面。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医药在急性肾炎自然疗法中的疗效。
一、中医药的疏风清热作用中医药认为,急性肾炎由于风热侵犯引起,所以治疗的关键在于祛风清热。
常用的中草药例如连翘、金银花、野菊花等都具有明显的解毒作用,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功效。
这类中草药既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病情,又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二、中医药的活血化瘀作用急性肾炎患者往往会出现肾小球损伤,导致肾脏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影响肾脏的排毒功能。
中医药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肾小球的修复,减轻肾脏负担。
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草药如当归、川芎、桃仁等,可以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有助于缓解急性肾炎引起的疼痛和水肿。
三、中医药的利尿通淋作用急性肾炎患者常常伴有尿量减少、尿液浑浊等症状,中医药可以通过增加尿液的排出,促进体内湿毒的排除。
常用的利尿通淋中草药如木通、七叶肆、茅膏菜等,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的功效。
这些中草药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肾脏的负担,帮助肾脏恢复正常功能。
四、中医药的益气健脾作用肾脏是中医学中重要的脏器之一,肾气虚弱会加重急性肾炎病情。
中医药可以通过益气健脾的作用来调理肾脏功能,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常用的益气健脾中草药如黄芪、党参、白术等,具有补气健脾、增强体质的作用。
这些中草药可以提高肾脏的防御能力,减轻病情,促进康复。
尽管中医药在治疗急性肾炎方面有着卓越的疗效,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配,以达到最佳疗效。
其次,中医药治疗需要时间和耐心,不可急于求成。
最后,治疗期间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避免劳累,增强免疫力。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急性肾炎的自然疗法中具有独特的疗效,可以通过疏风清热、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益气健脾等作用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中医医案——急性肾小球肾炎(四)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养阴清热、化瘀利水法治愈血淋病案:刘某,男,21岁。
初诊:1980年12月25日。
主诉及病史:尿血、尿痛、水肿3天,入院检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10~15)×106/L,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对症抗炎脱敏治疗一个月不效,请贲老会诊,诊查:面色潮红,眼睑微肿,舌红绛,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水热互结,内热伤阴。
治法:养阴清热,化瘀利水。
处方:猪苓7.5g 茯苓15g 泽泻7.5g 阿胶10g(冲)白茅根25g 赤小豆15g 滑石15g 冬葵子15g 甘草10g3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尿痛已止,口渴减轻,但水肿未减。
病情虽有好转,惟火热尚炽,阴虚未复,故加重养阴清热之品,白茅根加至30g,冬葵子加至20g,赤小豆加至35g,再加坤草30g。
3剂,水煎服。
三诊:药后尿量大增,水肿消退,尿常规蛋白(-),红细胞(-)。
为巩固疗效,守方再进药3剂,后痊愈出院。
1按语本例为下焦虚热,内热伤阴,水湿不化,结于膀胱。
《伤寒论》云:“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方中猪苓、茯苓、泽泻三药相伍,能渗上中下三焦之湿,滑石能渗湿中之热,阿胶佐之以存阴,再加白茅根、赤小豆、坤草凉血化瘀而固本。
故进药三剂而邪热清、痛淋止,六剂而湿浊去、水肿消;九剂而阴液复,诸症均解。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4集,P677,贲子明医案。
贲子明,1913年出生于河北省抚宁县,教授,主任中医师。
自幼秉承家学,勤奋攻读。
稍长,随祖父泽昆公行医乡里。
1936年悬壶于大连。
1957年应聘于大连市医学专科学校工作,任中医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
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调入大连市友谊医院工作,任中医科主任,兼任辽宁省中医学会理事、辽宁省中医妇科学会理事、大连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市振兴中医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中医经方治疗肾炎(尿血症、尿毒症)分析
中医经方治疗肾炎(尿血症、尿毒症)分析肾炎一病,中医学名为“肾风”“风水”,病者以水肿为主证,遭受风湿之邪为发病的主要因素。
急性肾炎多属实证,慢性肾炎多属虚证;水肿皮肤光亮、绷急、紧张多为实证,水肿皮肤弹力弱多为虚证;病人舌苔厚腻者多为实,舌淡或少苔者多为虚;脉象有力者多为实,脉象无力者多为虚;大便秘结、粪条粗硬者为实,大便快利、水泻者为虚(如大便成形而夹杂水分,登圊次数不多,也为实证);小便短少、尿色深褐或赤褐、气味重、尿液浓者属实,尿量不少甚至超过饮入量、尿色无异常、气味不重、尿次频繁等皆作虚看。
此外,病者体型肥胖或瘦削,肌肉坚实或松弛,皮肤老结或柔嫩,血色红润或苍白,以及毛发的疏密、粗细、黄黑等也可作为辨别水肿实证或虚证的参考。
治疗肾炎的常用经方分析如下:1、越婢加术汤(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白术):用于肾炎实证者。
证见全身肿、下肢尤甚,脉沉,小便少,自汗出,口渴,或有气息喘粗者。
对兼有发热而脉不沉者也适用。
按:本方为急性肾炎所常用。
方中麻黄、生姜发表利水,使水从汗泄,乃因势利导,无碍于自汗出症;白术以除肌表之湿;石膏性寒清热,为口渴而设。
2、大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用于肾炎实证水肿并发高热,恶寒,头痛,骨节疼,无汗,尿量尚可,脉浮紧,口渴,烦躁。
按:本方即越婢加术汤,去术加桂枝、杏仁,发汗力强于越婢。
使用要点在发热无汗而尿量不太少,脉之强度超过越婢。
3、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芍药、甘草):用于肾炎实证水肿伴有气喘,咳吐稀薄泡沫痰,发热或有或无;脉浮而无大青龙证之紧张洪大,以浮细有力最为合适。
按:本方能消散胸肺积水而从表泄,同时可退皮肤水肿。
如伴有泛吐、胃呆,也可兼治。
方中五味子,在急性实证时一般不用,而易以生姜,其效更佳。
4、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杏仁、桑白皮、连翘、赤小豆、甘草、生姜、大枣):多用于皮肤病内攻,发为肾炎水肿实证。
中医治疗急性肾炎医案
急性肾炎案6岁半女孩患急性肾炎,3月前腹部生疮疖,继则出现头面轻度浮肿,双下肢轻度浮肿,此属湿热疮毒不得外泄,内归肺脾,水湿内停,外溢肌肤,而发为水肿。
总属疮毒不清,湿热内蕴,表里同病。
治疗当疏达清里,使疮毒外透,湿热下泄,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后因复感风热,乳蛾肿痛,加用炒牛蒡、桔梗、玄参清热利咽;热毒易于伤阴,故再加麦冬、南沙参养阴清热;金银花、薏苡仁、干荷叶仍为解毒渗利而设。
方证合拍,故治疗前后不到1月,病情向愈。
刘XX,女,6岁半,就诊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
初诊(2012年8月25日):患者3月前腹部生疮疖,继则出现头面及双下肢轻度浮肿,伴低热。
在外院查尿常规:有蛋白、红细胞,诊断为急性肾炎,治疗1月后,病情好转出院。
1周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头面浮肿,今日来诊。
症见:头面及双下肢浮肿,伴低热,食欲不振,小便黄赤。
舌质偏红,苔微黄,脉细。
检查尿常规:红细胞(十十),白细胞(一十)。
既往史:健康。
患者因腹部患有疮疖,湿热疮毒不得外泄,内归肺脾,水湿内停,外溢肌肤,而发为水肿。
疮毒内侵于肺,则肺失通调;内舍于脾,则脾失健运,故见头面及双下肢浮肿;湿热内蕴中焦,困阻脾胃,运化失司,故见食欲不振;湿毒不清,则低热羁留;湿热流注下焦,则小便黄赤;舌质红,苔微黄亦为湿热之征。
总属疮毒不清,湿热内蕴,表里同病。
治以疏达清里,渗利湿热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处方:净麻黄1.2克,连翘3克,赤小豆12克,青蒿9克,炒生地4.5克,云茯苓9克,茅根30克,玉米须15克,甘草梢1.5克,血余炭(包)4.5克。
5付,水煎服。
二诊(8月30日):头面浮肿基本消失,双下肢仍有轻度浮肿,饮食增加,小便无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细。
守原意,原方生地改12克。
7付,水煎服。
三诊(9月7日):精神好转,胃纳较香,小便转清,唯左侧乳蛾红肿疼痛。
尿常规:红细胞0—1/HP,白细胞0一2/HP。
此属风热为患,上扰咽喉,热壅气机,血败成脓。
急性肾炎的自然疗法中医药在急性肾炎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肾炎的自然疗法中医药在急性肾炎治疗中的应用急性肾炎的自然疗法——中医药在急性肾炎治疗中的应用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的炎症反应。
传统的西医治疗通常以抗生素为主,但随着人们对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的担忧增加,中医药逐渐成为治疗急性肾炎的可行选择。
中医药的自然疗法在急性肾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中医药的角度探讨其在急性肾炎治疗中的应用。
一、中医药的整体观念中医药治疗急性肾炎的核心理念是整体观念,即肾炎是整个身体的失衡状态所导致的疾病。
因此,中医药治疗主要侧重于调理全身气血阴阳的平衡,以促进肾脏康复。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药师通常会采用草药、针灸、中药外敷等多种方法来综合调理患者的身体。
二、中草药的应用1. 清热解毒急性肾炎常伴有发热、尿蛋白等症状,中医药通常会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来处理。
例如,黄芩、金银花等中草药可以清热解毒,平衡体内的炎症反应。
2. 利水消肿急性肾炎患者往往会面临水肿的问题,中医药可以采用利水消肿的方法来改善这一症状。
例如,茯苓、泽泻等中草药被广泛运用于利尿、消肿的治疗中。
3. 益气养阴中医药认为,急性肾炎患者身体虚弱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应当采用益气养阴的中草药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常用的药材有枸杞子、山药等,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体力。
三、针灸疗法的应用除了中草药的应用外,中医药还常常使用针灸疗法来治疗急性肾炎。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患者的气血流动,改善患者的症状。
具体来说,针灸可以缓解急性肾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血液循环,并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
四、中药外敷的应用除了内服中药外,中医药还可以采用外敷的方式来治疗急性肾炎。
外敷中药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皮肤,通过皮肤吸收来起到治疗作用。
例如,石斛、阿胶等中草药可以通过外敷来促进患者的肾脏康复。
五、中医养生的指导中医药在治疗急性肾炎的过程中,也会注重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调理。
中医养生的指导包括合理饮食、适当的锻炼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2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22例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而中医则认为是由于温热之移侵及肌体使肺失清肃,脾失健运,肾失通调,而西医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转为慢性肾炎,甚至发展成为尿毒症。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22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此法优于单纯的西药,也优于单纯的中药,现将情况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文22例均按全国急性肾炎诊断标准,诊断为急性肾炎,年龄最大58岁,最小的7岁,女9例,男13例,平均年龄为27.5岁。
本病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全部患者均具有以下特点:浮肿、血尿、蛋白尿,其中10例伴有高血压。
2 治疗方法双例患者均选用常规治疗,门诊病人肌注,病房病人静滴,剂量为160万—560万U/日,疗程十天,22例均同时服用自拟急性肾炎汤,每日一剂,全愈为止。
自拟急性肾炎汤方药组成如下:车前草15-30g,鱼腥草10-30g,益母草10-30g,灯心草10-15g,白草松15-30g,丹参15-30g。
血尿多者,加用旱连草15-30g,仙鹤草15-30g,茜草15-30g,取其凉血止血滋阴清热之功。
浮肿甚者,加用桑白皮15g,猪苓15g,取其宣肺健脾,淡渗利湿之用。
唯感冒,加用竹茹10g,除烦热。
血压高者,加用怀牛膝15g,勾藤15g,茺蔚子15g,取其药理作用降压,利尿,清蛋白。
感染甚者:加用双花15g,公英15-30g,清热解毒,也可加用白花蛇舌草15g。
恢复期:加用生地15g,山芋12g,三七参6g,取其滋阴,益肾提高免疫功能的功效。
总观全方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宣肺,健脾益肾之功效,可以控制感染,消除炎症,降蛋白,去血尿,疗程最长者二个月,最短有15天,总有效率百分之百。
对症:本文22例发病初愈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均呈典型的急性肾炎表现。
均采用青霉素常规治疗。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认为肾病是由于湿热之邪侵及肾脏,湿热之邪是影响肾小球疾病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急性肾炎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这与中医湿热之邪侵及十分类似。
浅议急性肾炎的中医治疗
浅议急性肾炎的中医治疗
谢丰勤
【期刊名称】《今日应用医学》
【年(卷),期】1999(005)004
【摘要】急性肾炎水肿期属祖国医学水肿门的阳水范围。
常因外感风寒、风热或寒湿引起。
其病机如《景岳全书》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阳.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说明了水肿与脾怖肾三脏之阿的关系,以肾为本.以啼为标,以脾为中流砥柱,实为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
因为急性肾炎病程短.兼有发热恶寒等表证,无论病起是风寒。
【总页数】1页(P41)
【作者】谢丰勤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颍泉区康复医院中医科,2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523
【相关文献】
1.小儿急性肾炎的中医治疗探讨 [J], 庞乃香
2.小儿急性肾炎的危害及中医治疗方案浅析 [J], 万延峦
3.急性肾炎的中医治疗用药体会 [J], 苏于纳;董振咏;
4.小儿急性肾炎的中医治疗体会 [J], 于秀红
5.小儿急性肾炎的危害及中医治疗方案浅析 [J], 万延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辨治急性肾炎986例
中医辨治急性肾炎986例
李良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7(34)12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
方法:发病期治以祛邪解毒清热利水为主,恢复期治以补虚清化余邪为主治疗986例。
结果:总有效率为97.16%。
并且观察到风热型、风湿型和湿热型疗效较好,总有效率为100%。
【总页数】2页(P1735-1736)
【关键词】急性肾小球肾炎;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
【作者】李良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5;R692.31
【相关文献】
1.急性肾炎的经方辨治思路 [J], 黄家诏
2.金洪元教授辨治急性肾炎之经验 [J], 高昌杰;杨丽;马玲
3.浅谈小儿急性肾炎的中医病因病理及辨治 [J], 玛依努尔;王辉
4.《古今中医皮肤性病辨治精要》和《古今中医儿科病辨治精要》已出版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8第13卷 第4期 2011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4 Apr . ,2011急性肾炎是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肾功能损伤为常见临床表现。
这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1]。
现代医学迄今对急性肾炎尚无特效方法,发挥中医药优势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谈谈诊治该病的思路。
1 古代、近现代医家对急性肾炎病因病机的认识根据该病症状的描述,本病属中医古籍的“水肿”、“肿胀”、“肿病”范畴。
关于该病的病因病机,我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论述,如《灵枢·水胀篇》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脓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这些是对水肿症状的详细描述,表现为初起眼睑浮肿,后则延及双下肢,甚则出现腹水。
《素问·阴阳别论》说“三阴结谓之水”,说明了邪气郁结于三阴即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多产生水肿之类的病症。
《素问·水热穴论》则指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逢于风,风不得入于内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穴府,行于皮里,便为跗肿”。
再有《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素问·藏气法时论》又云:“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
”等,从而论述水肿的病机与肺脾肾密切的关系。
张仲景根据《黄帝内经》的指导思想,对该病有了进一步的阐述。
在《金匮要略·水气篇》里把水肿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等5种类型来论述,其中对风水的描述最接近现代医学的急性肾炎,“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
”以后历代各家对水肿有许多分类方法,但大多医家推崇宋代严用和提出的“阳水”、“阴水”分类,并认为急性肾炎属“阳水”实证范畴,《济生方·水肿论治》指出:“肿病当辨阴阳,阴水为病……阳水为病,脉来沉数,色多黄赤,或烦或渴,小便赤涩,大便之闭,此阳水也……”。
近现代医家对急性肾炎病因病机的认识源于古代医家,但又有所发挥。
大多医家认为急性肾炎属于中医的“风水”、“阳水”范畴,如王耀献等认为根据本病水肿起病情况,急性肾炎可归入风水、阳水类,主要病因为风邪和疮毒。
[2]叶任高等也认为急性肾炎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水肿”、“风水”、“肾风”、“溺血”等范畴,本病多为外感六淫外邪,及湿毒浸淫皮肤所致[3]。
综上所述,在大多数医家的认识中,急性肾炎属于中医“阳水”范畴,为实证,主要病因为风邪、疮毒和湿毒等。
主要病位在肺,可影响到脾及肾。
2 古代、近现代医家对急性肾炎的治疗对水肿的治疗,大体有两个阶段,隋唐以前,多从实治,多用泻法如发汗、利小便、逐水等,主要遵《黄帝内经》“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以及张仲景之“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下肿,当发汗乃愈”之宗旨。
自宋代严用和提出阳水和阴水之分类后,之后大多医家多以阳水为重,亦主要体现在发汗祛风利水等治疗上。
近代著名中医家叶传蕙教授认为急性肾炎的主要病因为外感六淫及皮肤疮毒内侵,而六淫之中以风邪为祸首,寒、湿、热邪多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风邪袭人,内舍于肺,导致肺失宣降,上不能宣散水精以泽皮毛,下不能通调水道以输膀胱。
以致水液停,风水急性肾炎中医药诊治思路探析张时文(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摘 要:急性肾炎是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肾功能损伤为常见临床表现。
相当于中医“水肿”、“肿胀”、“肿病”范畴。
文章以古籍、历代医家经验为基础,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从病因病机、治疗两方面探讨中医中药诊治急性肾炎的思路。
关键词:急性肾炎;中医中药;诊治思路中图分类号:R69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4- 0128- 02收稿日期:2010-10-19作者简介:张时文(1981-),男,江西南康人,主治中医师,学士,研究方向: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
Thinking of Acute Nephritis in Chinese MedicineDiagnosis and TreatmentsZHANG Shi-wen(Gan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anzhou 341000,Jiangxi,China)Abstract:Acute nephritis is a common kidney disease,acute onset,with hematuria and proteinuria,hypertension,edema,and less urine and kidney damage as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It belongs to“edema”,“swelling”,“swollen disease”category of TCM. Based on the ancient books,the traditional experience,according to its own clinical experience,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thinking of acute nephritis in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s from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to treatments.Key words:acute nephritis;Chinese medicine;thinking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s13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相搏,风过水泛而为水肿。
水湿内阻,郁而化热,蕴生湿毒或皮肤疮疡未及清解,而致疮毒浸淫,湿热壅盛,内归肺脾,导致肺失治疗节,宣降失职;脾失运化,水湿内停,进而引起三焦水道失畅,水邪溢盛,外侵皮肤,内渍脏腑。
又以风开肾关,湿困肾气,热灼肾络,导致肾脏封藏失职,气化无权,络伤血溢而出现蛋白尿、血尿以及水肿等。
故治疗急性肾炎时分为风水泛滥、湿毒侵淫、水湿浸渍、湿热壅盛、阴虚湿热等5种证型来分型论治[4]。
之后大多医家也都采用此分型方法,如现代著名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叶任高教授也把急性肾炎分为风水泛滥、水湿浸渍、湿热侵淫、阴虚湿热等四型来分型治疗[3]。
由此可见,大多近现代医家治疗急性肾炎也是遵循《黄帝内经》及张仲景治疗水肿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发汗、疏风、清热、利湿等治疗方法上。
3 我们对急性肾炎病因病机的认识3.1脾胃虚弱是急性肾炎发病的核心 《内经》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李东垣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李东垣指出,导致脾胃内伤,元气亏虚的原因有三:一为饮食不节;二为劳累过度;三为精神刺激。
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饮食不节包括饮食不规律,有些饮食缺乏营养,饮食过度、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等。
现代社会的劳累过度包括工作时间延长、劳动强度增重,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休闲娱乐导致每天都感到很疲惫。
现代社会的精神刺激包括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如人际关系紧张、矛盾冲突、紧张、焦虑、抑郁、困惑、烦恼等。
这些原因虽然表面文字上和李东垣所论述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精神刺激有所不同,但精神实质却是一样的。
近代医家杜锦海教授也认为急性肾炎主要为正气虚,而为风热、湿热、疫毒等温邪侵袭使然[5]。
人身元气由先天所生,后天所长,而人身诸气莫不由胃中之水谷之气所化。
李东垣明确指出:“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也”。
脾胃亏虚,则导致元气不足。
一旦元气不足,免疫力低下,则容易招致外邪的侵袭导致急性肾炎的发生。
同时,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产生水肿;脾不升清则脑府失养而头晕、目眩、耳鸣;脾不固摄精微则精微下注而表现为蛋白尿;脾不统血则表现为血尿。
脾虚日久,则出现心肺肝肾诸脏腑的虚损,导致缠绵难愈。
3.2肝气郁结为急性肾炎发病加重因素 根据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肝属木、性喜条达,主疏泄,助脾胃之气的升降,维持正常的运化功能,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认为,脾胃虚弱是急性肾炎发病的核心,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气血,易致肝气不足和肝血不足。
肝气不足和肝血不足,一遇不良情志刺激,则很容易发生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木不疏土,反过来又导致脾胃虚弱,形成恶性循环。
脾胃愈虚,元气愈亏,外邪更易侵袭;脾胃愈虚,再兼以肝气郁结导致的水液和气血运行失常,水湿愈易停聚为肿;脾胃愈虚,清阳更易下陷不升,精微愈易下泻为蛋白尿。
张仲景《伤寒论》曾指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四逆散主之。
”从而论述小便不利的病机为肝郁气滞所致,所以用四逆散疏肝解郁,肝气一疏畅,水饮亦消失。
再如“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之。
”这也是用疏肝理气之法,以利水饮之邪。
正如近代著名中医家陈亦人:水肿非尽肺肾脾,每从肝治方应机。
常获奇效。
[6]可见,肝气郁结在急性肾炎病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3瘀血在急性肾炎病机中贯彻始终 瘀血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张仲景之《金匮要略》指出:“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清·唐容川《血证论》谓:“瘀血化水,亦发水肿”、“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乃血变成水之证”、“血有余便是水也”。
血何以变成水? 我们认为,脾胃虚弱是急性肾炎发病的核心,肝气郁结为急性肾炎发病加重因素,脾胃虚弱元气亏虚则气虚血瘀;肝气郁结则气滞血瘀,气机阻滞,水液停滞则形成急性肾炎水肿。
瘀血阻滞导致离经之血,形成急性肾炎的血尿。
现代张光荣等[7]选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纤维结合蛋白(Fn)、总纤溶活力(TFA)对急性肾炎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肾炎与瘀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血瘀是导致急性肾炎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且瘀血在急性肾炎病机中贯彻始终。
4 我们对急性肾炎治疗的体会4.1主张从脾胃论治 健脾利湿为治疗的入手点 根据我们的认识,急性肾炎患者虽然临床症状多为表证,但我们认为常有脾胃虚弱在先,招致外邪,里外合邪而发病。
临床可见面色萎黄,神倦无力,纳少,脘腹痞胀,舌淡苔腻,脉濡滑。
我们常用四君子汤、三仁汤加减,药物如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杏仁、蔻仁、苡仁等。
如兼风热之邪,合用越婢汤加减;兼风寒之邪,则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