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合集下载

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侯志勇 100321037 10艺术设计(单)环境艺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风景优美。

古称金陵,简称宁。

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皖两省交界处,省西南部。

东距市300余公里。

东接省市、句容市,西邻省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市(和县)、马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南接市(宣州区、郎溪县)、省市,北连省仪征市、省天长市。

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98平方千米。

市区东接省仪征市、市、句容市,西连省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市和县,马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北邻省天长市。

市区面积48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2004-2005年我市在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指导下,加快了城市交通发展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地铁一号线、二号线正式运营,长江四桥很快通车,城市“井”字形快速环形成等一系列交通建设的完成,为我市的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与此同时,道路交通建设的问题也同样突出。

一、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1.城市交通现状(1)居民出行:居民出行方式变化明显,表现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与前两年相比有所下降。

所有机动车出行方式比例均明显上升,其中出租车的出行比例逐渐上升,私家车的出行比例急剧上升。

(2)机动车拥有量:自行车居首,电动车次之,私家车最后,对外交通客货运输总量平稳增长,客、货运结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客运仍然以公路为主,而货运以公路、水运为主。

(3)交通建设:围绕“一城三区”、重大基础设施、老城环境整治等,完成了以下主要建设项目:玄武湖隧道、赛虹桥立交桥等重点工程竣工;火车站站前广场竣工;地铁一号南延线;长江四桥工程进展顺利;宁杭高速公路段一期工程27.5公里竣工。

以上项目的建设和完成,优化了市的空间布局和路网等级结构,减少了人流与车流相互冲突和干扰,促进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都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进展战略与规划杨涛(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1、都市化进程中南京都市交通面临的挑战依照国际经验,经济发达地区的都市化进程,将以大都市为核心,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由内向外,由外向内,伴随着都市人口和产业功能的积聚和扩散,在不同地域层面同时并行地推进。

必须指出,南京以后的都市化进程是伴随着机动化同时进展的。

都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进展是一个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过程。

这种联动效应既将使南京交通进展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将阻碍甚至决定着南京以后在国家和区域进展中地位和南京都市圈的有效构建;阻碍甚至决定着南京都市进展区的健康成长与发育;阻碍着南京主城和中心区作为南京都市圈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爱护和人居环境质量。

1.1 都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进展,决定着南京的区域地位和南京都市圈的有效构建从广域层面看,首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差不多加入WTO,因此,不管从国家、区域依旧南京自身进展的要求考虑,南京既有条件也有必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进展成为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的都市。

为此,南京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国际联系机动性,也即必须开发便捷的客流和物流国际联系通道或平台。

其次,南京所处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在不久的今后向大都市连绵区进展的最重要地区之一。

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为次中心的沪宁杭密集的城镇群,人口素养高,文化教育发达,产业层次高,外向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好,有条件也有必要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协同进展模式,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要形成如此的区域协同进展模式,除了在政策和体制上建立高效良好的区域协同机制外,构建一体化的沪宁杭快速交通网络是其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

近年来相继建成的沪宁、沪杭、沪甬、沪嘉以及宁杭等高速公路对改善本地区城镇间的交通联系,促进本地区都市间经济、产业的合作和信息、人才、资源的流淌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如此,按照国际上大都市连绵区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备性、便捷性、充分性和可靠性来衡量,本地区既有的和规划的交通网络还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构建高度一体化的大都市连绵区的需要。

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上)

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上)

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上)
杨涛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研究》
【年(卷),期】2003(018)001
【摘要】@@ 1 城市化进程中南京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rn根据国际经验,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将以大城市为核心,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由内向外,由外向内,伴随着城市人口和产业功能的集聚和扩散,在不同地域层面同时并行地推进.
【总页数】6页(P50-55)
【作者】杨涛
【作者单位】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91
【相关文献】
1.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下) [J], 杨涛
2.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获专家高度评价 [J], 钱林波;杨涛
3.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思考——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副司长徐亚华在"2010中国交通发展论坛城市交通发展分论坛"上的讲话 [J],
4.城市总体规划与可持续社区发展战略r——从美国加州总体规划和区域交通规划中获得的经验与启发 [J], 吕晶;高圣义
5.城市总体规划与可持续社区发展战略——从美国加州总体规划和区域交通规划中获得的经验与启发 [J], 吕晶;高圣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五篇材料)

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五篇材料)

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五篇材料)第一篇: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侯志勇10032103710艺术设计(单)环境艺术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风景优美。

古称金陵,简称宁。

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

东距上海市300余公里。

东接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西邻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巢湖市(和县)、马鞍山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南接安徽宣城市(宣州区、郎溪县)、江苏省溧阳市,北连江苏省仪征市、安徽省天长市。

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98平方千米。

南京市区东接江苏省仪征市、镇江市、句容市,西连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巢湖市和县,马鞍山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北邻安徽省天长市。

市区面积48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2004-2005年我市在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指导下,加快了城市交通发展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地铁一号线、二号线正式运营,长江四桥很快通车,城市“井”字形快速内环形成等一系列交通建设的完成,为我市的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与此同时,南京道路交通建设的问题也同样突出。

一、南京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1.城市交通现状(1)居民出行:居民出行方式变化明显,表现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与前两年相比有所下降。

所有机动车出行方式比例均明显上升,其中出租车的出行比例逐渐上升,私家车的出行比例急剧上升。

(2)机动车拥有量:自行车居首,电动车次之,私家车最后,对外交通客货运输总量平稳增长,客、货运结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客运仍然以公路为主,而货运以公路、水运为主。

(3)交通建设:围绕“一城三区”、重大基础设施、老城环境整治等,完成了以下主要建设项目:玄武湖隧道、赛虹桥立交桥等重点工程竣工;火车站站前广场竣工;地铁一号南延线;长江四桥工程进展顺利;宁杭高速公路南京段一期工程27.5公里竣工。

超级重磅,2023年南京城建计划流出!11条地铁、三条过江通道!

超级重磅,2023年南京城建计划流出!11条地铁、三条过江通道!

超级重磅,2023年南京城建计划流出!11条地铁、三条过江通道!兔年伊始,南京2023年城乡建设计划就曝光了!据计划表显示,南京今年城乡建设共安排了6大主要任务,分别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安居保障建设、城乡建设管理。

同时列出了469 项计划项目,年度计划实施400 项、投资629.78 亿元。

今天我们就着重扒一扒南京2023年在建的地铁和跨江通道的情况。

2023年南京同时有11条地铁在建,3条城际线路:宁马、宁滁、宁扬;8条市区线路。

01、宁扬城际一期(南京段)起于仙林湖站,止于靖安站,线路全长23.4千米,设车站8座。

建设周期为2021-2026年,2023年计划投资16亿元。

建成后龙潭将迎来首条地铁线路,对于该板块将是很大的利好,可直达仙林湖,拉近与主城的距离。

02、宁马城际(南京段)起于西善桥站,止于铜井站,线路全长26.5千米,设车站8座。

建设周期为2021-2025年,2023年计划投资25亿元。

03、宁滁城际一期起于苏皖省界滁河,止于北斗产业园站,线路全长3千米,设车站1座。

建设周期2021-2026年,2023年计划投资1亿元。

04、地铁3号线三期起于秣周东路站,止于秣陵街道站,线路全长3.3千米,设车站2座。

建设周期2021-2024年,2023年计划投资3.5亿元。

05、地铁4号线二期起于龙江站,止于珍珠泉站,线路全长10千米,设车站6座。

建设周期2020-2026年,2023年计划投资3.5亿元。

06、地铁5号线起于方家营站,止于吉印大道站,线路全长37.4千米,设车站30座。

建设周期2016-2024年,2023年计划投资15亿元。

07、地铁6号线起于栖霞山北站,止于南京南站,线路全长32.4千米,设车站19座。

建设周期2019-2024年,2023年计划投资39亿元。

6号线的建成,对于南部新城、燕子矶新城、兴智板块,都有着重大意义。

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

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

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21世纪的钟声就要敲响!面向新世纪,南京城市交通应如何保持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地满足人的出行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这就是本次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要回答的根本问题。

根据国际经验,今后15-20年时间将是中国城市交通发生质变的关键时期。

如果能把这期间的交通问题解决好,将会为城市将来更长远的交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所以研究制定今后15-20年的交通发展战略应是整个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

《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为我市城市交通的长远发展建设和管理确定整体的发展目标和思路,以确保南京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竞争力和良好的人居环境。

同时,为公共交通规划、道路网规划、停车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指明方向、提供依据。

《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主要任务是:分析我市交通发展现实基础及未来面临的挑战;研究未来城市交通总体态势及其影响;明确城市交通发展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及战略政策与措施。

一、现实的基础与新世纪的挑战??要制定面向21世纪的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首先必须认清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现实基础及未来面临的挑战。

1.现实的基础(1)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显着提高,改革和管理力度加大,交通状况基本正常改革开放20年来,尤其在“三年面貌大变”中,政府突出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水平和供应能力显着提高。

与此同时,市政府加大了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力度,加强了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和体制改革,均起得了明显成效。

在国民经济和交通需求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城市交通运行状况保持基本正常。

(2)机动化水平低、增速快,出行个体化趋势突现,供需平衡是暂时的、低水平的目前,我市机动化水平还较低,但是车辆增长率较快,车辆增速始终高于道路增长。

我市目前的道路交通供求平衡是一种暂时的、低水平上的平衡。

1997年与1986年两次居民出行调查相比表明,南京市居民出行个体化趋向十分明显。

由此而造成道路使用效率降低,道路负荷加大。

2020年(发展战略)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

2020年(发展战略)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

(发展战略)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21世纪的钟声就要敲响!面向新世纪,南京城市交通应如何保持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地满足人的出行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这就是本次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要回答的根本问题。

根据国际经验,今后15-20年时间将是中国城市交通发生质变的关键时期。

如果能把这期间的交通问题解决好,将会为城市将来更长远的交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所以研究制定今后15-20年的交通发展战略应是整个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

《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为我市城市交通的长远发展建设和管理确定整体的发展目标和思路,以确保南京作为现代化大均市的竞争力和良好的人居环境。

同时,为公共交通规划、道路网规划、停车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指明方向、提供依据。

《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主要任务是:分析我市交通发展现实基础及未来面临的挑战;研究未来城市交通总体态势及其影响;明确城市交通发展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及战略政策和措施。

壹、现实的基础和新世纪的挑战要制定面向21世纪的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首先必须认清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现实基础及未来面临的挑战。

1.现实的基础(1)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和管理力度加大,交通情况基本正常改革开放20年来,尤其于“三年面貌大变”中,政府突出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水平和供应能力显著提高。

和此同时,市政府加大了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力度,加强了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和体制改革,均起得了明显成效。

于国民经济和交通需求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城市交通运行情况保持基本正常。

(2)机动化水平低、增速快,出行个体化趋势突现,供需平衡是暂时的、低水平的目前,我市机动化水平仍较低,可是车辆增长率较快,车辆增速始终高于道路增长。

我市目前的道路交通供求平衡是壹种暂时的、低水平上的平衡。

1997年和1986年俩次居民出行调查相比表明,南京市居民出行个体化趋向十分明显。

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及发展前景

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及发展前景

实施情况
考虑到南京市整体地势较为 平坦,地貌以平原和丘陵为 主,同时鉴于南京外围城际 线路速度目标要求和客流量 预测结果,南京选用常规地 铁和轻轨制式。
目前五条线路通车运营,总里 程约180公里,目前日均客流量 约120万。
预计到2016,南 京地铁通车里程 达到295公里。
其他轨道交通制式
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及发展前景
城市概况
地理区位
行政区划:11市辖区
南京
国家南北、东西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交汇点 常住人口818万,年增20万 面积6582平方公里
150km
40km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泛长三角承东启西的中心城 市; ◎城市定位:区域现代服务中心,国家综合 交通枢纽;(枢纽地位提升) ◎人口规模:远景常住人口1400万,城镇人 口1300万;(城市规模扩大)
◎空间规划:构建高品质、高效率一体化发 展的现代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
远景规划人口(万人)
市域
常住人口
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口
都市区
常住人口
城镇人口
主城人口
1400 1300 1250 1160 350
构建功能完备、高度一体化 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支撑并引领千万人口级超大 城市空间拓展!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重点:老城->主城->都市发展区; ➢“一城三区”战略初见成效,都市发展区框架拉开。
都市区多心轴向放射
泪 汪 #荒岛 轨 道 窦 通 圆 规 划
栋小Jl 市
飞1
”弘
-
、』
』』『
./
........

/干r
布l 周l
… --r ,.. 客 运i 曹 始

发展战略-南京轨道交通发展战略与建设规划

发展战略-南京轨道交通发展战略与建设规划

发展战略-南京轨道交通发展战略与建设规划第一部分轨道交通发展战略第一节背景 (1)一、中国城市发展战略与国家政策导向 (1)二、中国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 (2)三、南京城市交通发展趋势、需求与面临的挑战 (5)第二节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 (15)一、国家轨道交通重大政策 (15)二、南京轨道交通功能定位 (20)三、南京轨道交通发展总体目标 (23)四、南京轨道交通建设方案 (25)第二部分轨道交通实施策略第一节轨道交通规划 (27)一、轨道交通规划过程与内容 (27)二、轨道交通分阶段发展目标 (36)第二节轨道交通建设 (36)一、轨道交通建设 (36)二、轨道交通分阶段建设计划与投资规模测算 (40)三、南京建设轨道交通第三条线路的方案和探讨建议 (42) 第三节轨道交通筹融资体制 (43)一、轨道交通筹融资体制 (43)二、轨道交通筹融资思路与方案 (45)三、南京地铁近期建设的筹融资及市场化运作建议 (64) 第四节轨道交通价格机制 (65)一、轨道交通价格机制 (65)二、轨道交通定价合理性研究及相关配套措施 (69)第五节轨道交通政策与法制 (73)一、轨道交通政策保障 (73)二、轨道交通法规 (76)第三部分轨道交通一体化第一节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 (77)一、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 (77)二、公交系统体制一体化的探讨 (78)三、地铁一号线交通一体化现状与不足 (81)四、南京公交一体化概念性措施 (84)第二节轨道交通衔接一体化 (86)一、轨道交通衔接一体化策略 (86)二、轨道交通衔接一体化方案 (90)三、轨道交通二号线开通后地面公交的重新组织 (97)第三节轨道交通票制系统一体化 (104)一、国内外票制系统一体化经验总结 (104)二、南京轨道交通票制系统一体化思路与方案 (105)三、南京一体化系统中的票价分析和市场促销手段 (105) 第四节轨道交通土地开发引导和联动机制 (111)一、国内外TOD模式经验总结 (111)二、以公交为导向的城市开发(TODs)和地产开发 (111)三、南京发展TOD模式选择与思路 (112)四、推荐TOD模式相关准则与规定 (113)五、沿线房地产补贴的相关政策可行性研究 (119)六、地铁二号线站点周边TOD开发方案 (121)第五节轨道交通资源开发 (124)一、轨道交通资源开发策略 (124)二、轨道交通资源开发模式 (140)第六节地铁运营公司的战略措施 (143)第四部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146)第一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 (146)一、轨道交通运营目标 (146)二、轨道交通运营模式 (149)第二节轨道交通运营与相关管理系统 (153)一、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153)二、轨道交通安全管理 (155)三、轨道交通环境管理 (157)四、轨道交通信息管理 (158)附件附件一:轨道交通筹融资体制案例1 附件二:轨道交通价格机制案例分析8 附件三:国内外轨道交通政策经验12 附件四:轨道交通一体化措施案例分析14 附件五:轨道交通价格机制16 附件六: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线路选择分析21表格1 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比例表 (9)2 主要道路高峰小时机动车交通量比较 (13)3 世界交通政策变化过程 (16)4 世界各城市的交通方式分担率 (17)5 世界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轨道交通的建设状况 (17)6 中国城市轨道的建设及规划状况 (19)7 骨干网络主要有8条线路组成 (35)8 近期建设项目实施计划 (41)9 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融资方式比较 (50)10 香港公共交通票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67)11 各交通模式的月支出表 (71)12 南京轨道交通站点用地控制标准表 (96)13 地面公交线路与地铁线路之间的相关关系 (97)14 地面交通线路重新组织的措施 (101)15 地铁二号线开通后的建议调整方案 (102)16 国内城市轨道客流对比表 (108)17 国内城市票价对比表 (108)18 TOD方案容积率分布说明 (121)19 地铁整体商铺明细表 (128)20 地铁零星商铺明细表 (128)21 地铁商铺常见经营内容及特点表 (129)22 地铁广告媒体形式表 (131)23 各地铁站点广告综合环境等级表 (132)24 各地铁站点的各类广告媒体数量表 (132)25 南京市轨道交通广告的定价表(元) (133)26 可开发的通讯资源内容表 (136)27 南京市地铁衍生资源开发主要内容表 (137)28 自主经营的优点与缺点表 (140)29 合作经营的优点与缺点表 (140)30 外包经营的优点与缺点表 (140)31 地铁商铺几种外包方式的特点表 (141)32 运营公司组织架构 (150)图图1-1 市域空间发展结构图 (6)图1-2 050年都市发展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7)图1-3 主城空间布局结构图 (8)图1-4 南京市居民一日出行总量与人均出行次数变化图 (8)图1-5 南京市机动车发展图 (10)图1-6 南京市私家车发展图 (10)图1-7 南京市道路设施规模演变图 (11)图1-8 南京市公交车拥有量发展图 (11)图1-9 南京市收费停车场泊位变化图 (12)图1-10 远期都市发展区轨道交通站点500米半径覆盖图 (24)图1-11 远期都市发展区轨道交通站点1000米半径覆盖图 (25) 图2-1 南京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1993版) (28)图2-2 南京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1999版) (30)图2-3 南京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2002版) (32)图2-4 2050年南京都市发展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图(2003版) (34)图2-5 2003年不同城市地铁不同收入来源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图(45)图2-6 1997年-2001年世界范围大型项目初期债务占全部资产的比例图 (46)图2-7 方案一设计结构图 (56)图2-8 方案二设计结构图 (60)图2-9 方案三设计结构图 (61)图2-10 方案四设计结构图 (63)图3-1 新街口地铁站公交车站设想图 (92)图3-2 火车站地铁车站公交站点设想图 (94)图3-3 短平行线调整措施图 (98)图3-4 长平行线调整措施图 (98)图3-5 短之字形线路调整措施图 (99)图3-6 长之字形线路调整措施图 (99)图3-7 十字形交叉线路调整措施图 (100)图3-8 丁字形交叉线路调整措施图 (100)图3-9 环状交叉线路调整措施图 (101)图3-10 杏花村车辆段的维护设施图 (112)112 图3-11 车辆段上的杏花村图………………………………………………………………图3-12 杏花村平面布置图图 (112)图3-13 杏花村站点处的购物广场图 (112)图3-14TOD方案容积率分布示意图 (121)图3-15按照与地铁站点的距离对其类别进行划分图 (122)图4-1 巴黎轨道交通线路图 (146)图4-2 德国法兰克福地铁车站的多线换乘大厅 (147)图4-3 LAUBAG AG的控制中心(OCC) (150)图4-4 香港地铁车站内的纸币兑换机和自动售票机 (150)图4-5 为上海地铁车辆厂为第一批10号列车进行架修的情形 (153) 图4-6 德国慕尼黑地铁控制中心中央控制室 (154)图4-7 广州地铁站台屏蔽门效果图 (155)图4-8 德国地铁的消防喷淋系统 (156)图4-9 德国汉堡地铁站台报警装置 (157)图4-10 美国地铁、巴士、车站等综合监视管理系统 (158)第一部分轨道交通发展战略第一节背景一、中国城市发展战略与国家政策导向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曾撰文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南京城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南京城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南京城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前言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也是长江下游地区最大的城市。

南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其交通发展也一直备受瞩目。

本文将探讨南京城交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

现状分析南京的交通发展已有一个相对成熟的基础。

南京市内交通主要由公交车、地铁、出租车和自驾车等构成。

其中,最常用的是公交车。

南京有两个地铁线路,分别是近郊线和宁天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地铁出行。

而在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方面,南京紧邻长江和沪宁高速公路,这些输送线路为南京的交通建设创造了便利条件。

此外,随着高铁的开通,南京也成为了长三角地区的一个交通节点,高铁枢纽为南京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未来发展战略未来南京的交通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城市内交通发展尽管南京的公交系统相对完善,但公交车辆数量和路线覆盖范围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应该加强与地铁的连接,同时建设更多换乘点。

此外,南京还应着重发展自行车交通系统,这对于在城市里环保出行是一项重要的选择。

2. 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南京紧邻长江和沿海地区,是“长江-海运联运”战略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完善城市周边的高速公路网和高速铁路网,则成为南京未来发展的趋势。

特别是与周边城市之间铁路交通的互联互通,是南京未来发展的核心。

3. 推进无人驾驶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在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交通事故风险,还可以缓解交通拥堵。

未来南京也应该积极推进无人驾驶技术的创新研发和应用。

南京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交通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在城市内交通、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等方面,南京都拥有众多的发展机遇和潜力。

相信到未来,南京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下,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就。

新型城镇化下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南京

新型城镇化下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南京

城市 发展 特点
城市规模
中等城市规模出现 城市半径:10km~20km
城市沿交通线呈现带状单侧发展 出现“码头城市”
城际性交通 加强,影响工 业的集中和市 场的扩展,工 业和城市主要 沿海、沿江分 布。
城市形态
1.1. 2内河时代
2、内河运输时代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点-轴式结构
芜湖:沿江、湖发展
航空时代 高铁时代
19世纪出现 “车站城市”
3 铁路运输时代
18世纪,此时 的城市形态为 “码头城市”
18世纪,此时 的城市为 “港口城市”
2 海运港口运输时代
交通枢纽组织城市 空间时代的来临!
1 内河运输时代
从18世纪的“码头城市”到20世纪的“多中心及新城”,历史发展的轨迹证明:
1. 空间与产业、交通互动发展,产业升级、城市演进与交通系统相伴而生、相伴而行;
向“服务于整个海峡大区的商务中心”发展。
1.2.1历史沿革的基本规律
交通、产业与城镇互动的双维视角
1、纵向历史观的透视分析
1.2交通、产业与城镇的基本规律
大都市区进一步 大型化发展阶段 郊区化扩展阶段
5

城市化鼎盛时期 区域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起步阶段

20世纪出现 “多中心及新城”
4 汽车运输时代
1.1. 2内河时代
2、内河运输时代
时间 交通 运输 特点 主要交通工具 主要交通动力 18世纪
1.1三要素发展历史沿革
木船、轮船(平均速度:10~30km/h ) 水力、人力
交通运输对城 市发展的作用
交通形态
城市化进程
水面
城市化起步
工业化进程

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南京市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曾经是明清时代的政治中心,如今已经成为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之一。

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南京市一直都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南京市政府定于2024年发布了《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和措施,旨在推动南京市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一、总体目标《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南京市成为现代化国际化都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力争2024年南京市GDP总量达到3.5万亿元人民币,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2.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宜商环境;3.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4.社会民生: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5.生态环境: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

二、重点任务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驱动: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2.产业升级:推动现代制造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水平;3.金融支持: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支持企业发展,拓展融资渠道;4.城市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形象;5.人才引进:积极开展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6.生态环境: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四、风险挑战在实施《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过程中,南京市也将面临一些风险挑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下行压力: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南京市经济增速可能放缓,产业发展面临挑战;2.人口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南京市将面临人口问题,如户籍制度改革、人口老龄化等问题;3.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4.国际竞争:作为国际化都市,南京市将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

未来南京市域铁路规划方案

未来南京市域铁路规划方案

未来南京市域铁路规划方案引言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一直以来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南京的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南京市政府制定了一项未来南京市域铁路规划方案。

目标未来南京市域铁路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建设一张便捷、高效的铁路交通网络,实现城市与周边的快速连接,提升交通运输的质量和效率。

主要目标如下:1. 打造快速、便捷的城市城际铁路网络,提供高质量的交通服务;2. 优化城市交通布局,打破交通瓶颈,提升交通运输效率;3.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升南京的国际竞争力;4. 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覆盖面,鼓励居民减少私家车使用,减少交通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规划内容未来南京市域铁路规划方案根据南京市交通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如下几个重点内容:城际铁路网在城际铁路方面,南京市将与周边城市建立高速铁路连接,打造一个覆盖南京及周边城市的快速铁路网络。

具体计划如下:南京至上海高铁计划建设一条南京至上海的高速铁路。

该铁路全长约300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小时。

预计通车后,南京至上海的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

南京至杭州高铁计划建设一条南京至杭州的高速铁路。

该铁路全长约250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小时。

预计通车后,南京至杭州的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南京市将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提升交通效率。

具体计划如下:地铁线路扩建计划在南京市内扩建地铁线路,包括新建地铁线路和扩充现有地铁线路。

新建地铁线路包括南京南站至江北新区、南京站至禄口机场等线路。

扩充现有地铁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3号线和10号线等。

轻轨交通计划在南京市郊建设轻轨交通线路,将市区与郊区连接起来,方便市民出行。

城市通勤铁路为了方便市民的通勤需求,南京市将建设一条城市通勤铁路,连接市区与周边的郊区和新兴经济区。

该铁路将提供快速、高效的通勤交通服务,减缓市区的交通压力。

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

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

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杨涛(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1、城市化进程中南京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根据国际经验,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将以大城市为核心,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由内向外,由外向内,伴随着城市人口和产业功能的积聚和扩散,在不同地域层面同时并行地推进。

必须指出,南京未来的城市化进程是伴随着机动化同时发展的。

城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发展是一个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过程。

这种联动效应既将使南京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将影响甚至决定着南京未来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地位和南京都市圈的有效构建;影响甚至决定着南京都市发展区的健康成长与发育;影响着南京主城和中心区作为南京都市圈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人居环境质量。

1.1 城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发展,决定着南京的区域地位和南京都市圈的有效构建从广域层面看,首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已经加入WTO,因此,无论从国家、区域还是南京自身发展的要求考虑,南京既有条件也有必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发展成为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的城市。

为此,南京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国际联系机动性,也即必须开辟便捷的客流和物流国际联系通道或平台。

其次,南京所处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向大都市连绵区发展的最重要地区之一。

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为次中心的沪宁杭密集的城镇群,人口素质高,文化教育发达,产业层次高,外向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好,有条件也有必要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要形成这样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除了在政策和体制上建立高效良好的区域协同机制外,构建一体化的沪宁杭快速交通网络是其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

近年来相继建成的沪宁、沪杭、沪甬、沪嘉以及宁杭等高速公路对改善本地区城镇间的交通联系,促进本地区城市间经济、产业的合作和信息、人才、资源的流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如此,按照国际上大都市连绵区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备性、便捷性、充分性和可靠性来衡量,本地区既有的和规划的交通网络还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构建高度一体化的大都市连绵区的需要。

未来南京规划方案

未来南京规划方案

未来南京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南京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也在积极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南京规划方案旨在通过合理的城市布局和建设,进一步提升南京的综合竞争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一、城市建设与交通规划在未来南京规划方案中,城市建设和交通规划是重中之重。

首先,南京将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整体功能。

这包括建设更多的公园和绿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优化道路交通网络,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加快地铁线路的建设,提高城市的交通便利性。

其次,南京将积极推进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推广和应用,减少对传统燃油交通的依赖。

这包括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鼓励市民选择环保的交通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南京还将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街,提倡非机动车出行,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二、住房与人居环境改善未来南京规划方案还将着重提升城市的住房和人居环境。

南京将加大对老旧房屋和城市棚户区的更新改造力度,提高市民的居住条件。

同时,南京还将推动住房的智能化改造,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居住环境。

除此之外,南京还将加强城市的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工作。

强化垃圾分类管理,提倡回收利用,减少废物的产生;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三、产业发展与创新驱动未来南京规划方案还将注重产业发展和创新驱动。

南京将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

南京将进一步培育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更加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此外,南京将引进更多的高端人才,培育和吸引创新创业人才。

通过建设优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营商环境,南京将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落户于此,推动产业发展的更进一步。

四、文化与旅游推广未来南京规划方案还将注重文化和旅游的推广。

南京将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节庆,展示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魅力。

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及发展前景PPT23页

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及发展前景PPT23页

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及发展前景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南京各地道路运输规划方案

南京各地道路运输规划方案

南京各地道路运输规划方案摘要本文旨在提出南京各地道路运输规划方案,以满足该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通过规划不同区域的道路网络、提升道路交通设施和改善公共交通系统,我们旨在解决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并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交通方式。

引言南京作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之一,其人口和经济持续增长,交通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道路交通设施的相对滞后和公共交通系统的不完善,南京面临着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因此,制定道路运输规划方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提高南京的交通效率和居民的出行质量。

城区道路规划方案针对南京市区中心的交通拥堵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城区道路规划方案:1. 道路网拓展:在南京市区中心,增加道路网的密度,优化道路布局。

包括新建主干道和次干道,提高交通流量承载能力。

同时,完善并拓展现有道路网络,使之更加贴合实际交通需求。

2. 红绿灯优化:对南京市区中心的红绿灯系统进行优化,采用智能调控系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进行灯光调整,减少交通拥堵情况。

3. 停车设施建设: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和停车位,促进短途出行的停车位供给。

同时,推广智能停车系统,提高停车位的利用效率。

市郊道路规划方案针对南京市郊地区的交通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市郊道路规划方案:1. 快速公路建设:南京市郊地区通往市区的快速公路建设,以分担市中心道路的交通压力。

快速公路应满足快速行驶和通行能力要求,提高市区和市郊之间的出行效率。

2. 高速铁路建设:在南京市郊地区修建高速铁路,加强南京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高速铁路可以减少市郊地区通勤人口使用道路交通工具,减轻市郊道路交通压力。

3. 公交线路拓展:加强南京市郊地区的公共交通系统,增加公交车路线,提高市郊与市区之间的公共交通连接。

同时,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营频率和车辆的乘坐舒适度,以促进市郊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城际交通规划方案针对南京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城际交通规划方案:1. 高速铁路建设:在南京与其他主要城市之间修建高速铁路,提高城际出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涛(市交通规划研究所)1、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根据国际经验,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将以大城市为核心,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由向外,由外向,伴随着城市人口和产业功能的积聚和扩散,在不同地域层面同时并行地推进。

必须指出,未来的城市化进程是伴随着机动化同时发展的。

城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发展是一个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过程。

这种联动效应既将使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将影响甚至决定着未来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地位和都市圈的有效构建;影响甚至决定着都市发展区的健康成长与发育;影响着主城和中心区作为都市圈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人居环境质量。

1.1 城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发展,决定着的区域地位和都市圈的有效构建从广域层面看,首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已经加入WTO,因此,无论从国家、区域还是自身发展的要求考虑,既有条件也有必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发展成为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的城市。

为此,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国际联系机动性,也即必须开辟便捷的客流和物流国际联系通道或平台。

其次,所处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向大都市连绵区发展的最重要地区之一。

以为龙头,、为次中心的沪宁杭密集的城镇群,人口素质高,文化教育发达,产业层次高,外向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好,有条件也有必要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要形成这样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除了在政策和体制上建立高效良好的区域协同机制外,构建一体化的沪宁杭快速交通网络是其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

近年来相继建成的沪宁、沪杭、沪甬、沪嘉以及宁杭等高速公路对改善本地区城镇间的交通联系,促进本地区城市间经济、产业的合作和信息、人才、资源的流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如此,按照国际上大都市连绵区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备性、便捷性、充分性和可靠性来衡量,本地区既有的和规划的交通网络还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构建高度一体化的大都市连绵区的需要。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城市间既要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同时也存在相互竞争。

处在长江三角洲的西端,承担着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辐射交流的支点作用。

尽管近年来向周边地区辐射的高速公路通道建设非常迅速,可以说处于全国领先,然而,如果我们跳出看,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大京九铁路、长江过江通道、沿海大通道等,作为国家级的交通枢纽地位正在被削弱!因此,在区域竞争中将处于不利的位置。

第四,作为省会城市,处在省的西南端,紧靠省相对发达的皖江经济带东端。

其交通经济区位既有利又有弊。

从省外看,与皖江经济带中的马、、等城市交通联系非常便捷,都在100公里交通圈之,相比省会还要便捷。

而从省看,同样100公里交通圈,与联系的只有、两市,并且受到以及处在都市圈次一级的锡常都市圈的吸引,它们对都市圈的认同感远远低于省外的马、、等。

都市圈必须提供更为便捷可达、舒适可靠的快速交通体系,才能增强都市圈城市间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处在距离100-200公里之间的北欠发达城市、宿迁,以及的、宣州、等城市,都有向都市圈贴近和加盟的愿望,关键还是要靠便捷的交通联系。

随着交通方式的转变、升级,空间距离的概念可以被弱化,时间距离以及交通的可靠性和舒适性则是决定性。

如何以时间的概念来衡量,通过快速交通网络的规划建设,构建一小时都市圈,是都市圈规划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总之,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间的合作与竞争是同时并存的。

而合作也好,竞争也好,都离不开综合交通体系的支撑。

城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发展,决定着的区域地位和都市圈的有效构建。

1.2 城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发展,决定着都市发展区的生长发育从都市发展区层面看,其发展定位是以主城为核心,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主城与外围新市区、新城联动协调发展的高度城市化地区;都市发展区作为整体是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都市发展区远景总人口有可能达到1000万左右,城市人口达到750-800万。

这样一个将近3000平方公里巨型城市,与目前主城243平方公里、260万人口来比较,其规模体量、空间尺度和城市机能都不是一种简单的量的扩,而是质的飞跃!对城市交通网络体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服务水准等方面的要求,也将是重大的挑战和考验。

可以肯定,仅仅以传统的地面道路交通模式来应付这样一个700-800万人口,3000平方公里组团式的巨型城市的交通需求,其后果和局面是无法想象的。

国际经验表明,城市的中心地位是通过高水准的城市功能支撑和体现的。

高水准的城市功能既有赖于作为省省会的政治中心功能,有赖于具有2700多年悠久历史、十朝都会积淀的文化遗存功能,更有赖于新的现代化的经济、产业、科技、信息、文化等多种综合的和积聚的城市功能。

新功能的注入、积聚、强化、辐射、扩散,无不有赖于作为中心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现代化城市交通的支撑。

也即必须构筑与作为现代化中心城市相匹配和适应的高水准的城市交通体系。

根据总体规划的设想,都市发展区中的新市区、新城将是今后城市化的重点发展地区。

它们既承担着主城人口和产业等功能扩散和转移任务,又承担着对外围地区、更重要的是对外来人口、产业的吸引和积聚任务。

从交通需求影响的角度看,随着都市发展区土地开发和空间拓展,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交通问题面的扩大:上下班客流分布的围更加广泛;单程出行的出行距离会变长;交通总量也会大幅增加;高峰期交通拥堵将由市中心区向外围及城市出入口地区蔓延。

而从交通供应的角度看,交通网络的扩和交通方式的引导选择既影响着都市发展区发育的形态和生长的速度,也决定着交通系统本身的效率与负荷。

就都市发展区中的新市区和新城所承担的两大功能和任务而言,后者有赖于都市发展区与外部区域便捷的交通联系网络,其挑战性在上节已充分阐述;前者则依靠提供主城与新市区、新城之间以及新市区、新城部高水平的交通服务。

(1)交通工具的进步才能使城市扩展成为可能,因为人们可以在相等的时间到达更远的地方。

有人对各种交通方式下的合理建成区面积作了估算,结果如表1所示:表1 交通方式与城市发展规模的关系目前的城市交通方式是单一的地面道路交通方式,摩托车购买和使用受到严格控制,小汽车尚未进入寻常百姓家,轨道交通尚停留在图纸上。

这样的交通方式不足于支持高度的城市化。

以主城新街口为中心的路面公共交通40分钟通勤圈没有跨越绕城公路围。

外围城镇欠发达,城市化水平低,城镇间发展联动性差,很大程度上与交通体系不完善,交通网络不发达有关。

(2)随着机动化水平的提高,都市发展区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城市将会沿着交通走廊发展,城市公路出入口以及快速公交线路沿线将是城市发展蔓延最快的地区。

为避免未来高度机动化带来大量小汽车涌入市区,引起严重的交通拥塞,同时又不影响郊区、郊外居民的就业机会及市中心区及外围城镇的经济活力,我们必须关注主城与外围城镇、外围城镇与外围城镇间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

1.3 城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发展,影响着主城核心区功能的有效发挥和人居环境质量。

首先,主城既是大都市圈的核心,也是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的地区。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是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最佳人居环境的现代化大都市。

如前所述,这样的城市发展目标决定了市的城市交通体系必须以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准规划建设。

既要有高度发达的对外交通网络,又要有能适应适度机动化需要,满足快速、高效、舒适、可靠等要求的城市交通网络。

而现有的城市交通系统还远远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为此,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题,也就必然对既有的用地布局、城市建筑、文物古迹、自然风貌构成程度不同影响。

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既是风景秀丽的江南名城,又是渊源流长的十朝古都。

境山、水、城、林交相辉映,名胜古迹不胜枚举。

这些丰润而宝贵的人文资源、古都风貌既是的,也是世界的;既是过去和现在的,更是子后代的。

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交通建设决不能无视这一特殊的背景,必须极其慎重地作出抉择。

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决定了城交通将长期面临两难选择。

其次,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极提高了城市经济实力,也改善提高了市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是城市客运交通结构转变的关键因素。

从长远观点看,必须考虑收入、消费水平达到充分富裕,文明水平达到充分高度情况下,居民对出行质量的要求(如出行的自由性、舒适性、时间和安全的可靠性等等)和可能的选择决策(如交通工具的购买和交通方式的选择等)。

可以预见,现有的一些不得已的出行方式,如长距离自行车出行,必将向能满足其提高了的出行质量要求的机动化(小汽车或公共交通)方式转移。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 达到3000美元,小汽车将开始进入家庭;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小汽车私有化将逐步加快。

因此,可以预见,今后10-15年,将是我市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关键时期。

如何在小汽车进入家庭高潮到来之前,将大众出行方式更多地向公共交通方式吸引和引导,形成一种高效合理、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交通方式结构,是城市交通面临的重大课题。

如果说小汽车进入家庭不可避免,那么,从整个都市发展区来看并不可怕,令人担心的是主城,特别是旧城和中心区的交通。

近年来的城市框架迅速拉开,旧城区的人口和工业正逐步向周围城区疏散转移。

这既为第三产业腾出了发展空间,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但造成的居住与就业之间的分离现象却比较突出。

上下班高峰期中心片区与外围几个片区间的潮汐式交通比较明显。

这种分离现象是在城市改造建设过程中难于避免的。

由于旧城改造、土地置换尚在进行之中,这种分离现象估计还将进一步加剧。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今后相当长时期,河区、门外地区、宁南及江宁东山镇地区以及仙区(新市区)将是人口增长的热点地区,而中心片区(旧城)的人口数量及密度将逐步降低,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将进一步优化。

同时,上下班高峰期中心片区与外围几个片区间的潮汐式交通将比以前更为明显,中心区与外围片区间由于受山脉、河流、城墙、铁路等阻隔,而造成的瓶颈问题也就更为突出。

同时,外围片区间的交通需求也将明显上升。

因此,中心区与外围片区间、外围片区间的交通联系通道规划是远期交通规划的重点容之一。

跟我国其他特大城市一样,的人口及就业岗位的分布成宝塔式分布,即越到中心密度越高,有明确的市中心,居住和就业密度均较高,从各片区的人口及就业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可看出强中心的特点。

无论人口还是就业岗位的密度,中片都要远高于其他片,差不多达到了主城平均值的三倍。

另一方面还可看出居住与就业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新街口中心区3.7平方公里的区域,现状人口密度高达4.2万/平方公里,就业岗位密度高达3.0万/平方公里,达到高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