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合集下载

社会新词语的隐喻与转喻认知阐释

社会新词语的隐喻与转喻认知阐释

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对于人类认识新事物、创造新概念、丰富语言内容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阐释新词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隐喻转喻新词语
一、新词语的界定与特点
词汇变化的基础是社会.新社会、新科学技术、新价值观念以及人们对语言的经济性和时尚性的追求给新词语提供生长环境的同时也决定了新时期新词语的特征.具体而言,虽然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社会新词语表现为音节趋向于多音化,比如"打酱油"、"正能量"、"很黄很暴力"、"恨爹不成刚"、"经济适用男";虽以新造词语为主,简缩词语、术语、外来词、旧词新用大量涌现,比如提倡节约的"光盘行动"正在流行;类推仿造,以某一语素为"模标",以"~族"、"~控"等为词语模而形成的词语族越来越多.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决定了新词语大多分布在社会、生活、经济领域.二、新词语的隐喻与转喻认知阐释
虽然新词语,无论是新造词语、旧词新用、简缩词还是派生词,有语义表面化的倾向,意即新词语语义可以从构成该新词语的语素中体现,但随着新事物、新观念的出现,许多词语原有的概念范畴不断扩大.因此,人们需要认识、思考、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与思想,这就需要隐喻和转喻把刚认识的抽象事物和概念用已经认知过的具体的概念和事物联系起来,找到新旧事物之间的关联点。

隐喻本质的认知解读

隐喻本质的认知解读

人 文 论 坛179INTELLIGENCE························隐喻本质的认知解读景德镇陶瓷学院 李雨晨摘 要:对隐喻的本质问题,不同的语言学派有着不同的解释。

当代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

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是隐喻本质的所在,也是隐喻区别于其他相关语言用法的重要条件。

从人们对相似性的构建和理解两个方面来看,隐喻的相似性具有重要的认知价值,更能体现隐喻的认知本质。

关键词:隐喻 本质 相似性 认知一、引言对隐喻本质的研究由来已久,不同时期不同的学者都对此发表过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早在两千多年前,修辞学的鼻祖亚里士多德就曾从隐喻的活动方式角度出发,来描述隐喻的特征。

他将隐喻视为一种意义转换的形式,认为隐喻至少涉及两个词或事物,其中一个在构成隐喻的过程中意义会发生变化。

法国修辞学家方达尼尔将隐喻作为一种典型的辞格—喻格来分析。

在方达尼尔看来,喻格虽然由一个词组成,但发生在两个概念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转移构成。

俄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森承袭了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思想,提出隐喻不仅仅是种修辞手段,更重要的是人类言语交际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的本质进行了新的阐释,提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

Lakoff 和Johnson,在1980年合著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里中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

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Lakoff & Johnson,1980:153-154)。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隐喻和转喻是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用于通过比喻和类比来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被视为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方式。

本文将从认知角度解释隐喻和转喻,并探讨它们在英语中的应用。

隐喻是指通过将一个词或短语与另一个具有类似特征或概念的词或短语进行比较,来传递某种含义或观点。

隐喻常用于修辞或文学作品中,以增强表达的效果或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当我们说"他是我的阳光"时,我们并不是真的在说他是太阳,而是用阳光来比喻他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温暖。

隐喻的认知阐释可以解释为人们通过将某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上来理解和表达事物。

这种映射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认知模式。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将"阳光"这个概念映射到"他"这个人身上,从而表达出他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转喻是隐喻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过将一个词或短语从原来的语境中移到另一个语境中,来传递某种意义。

转喻常用于日常交流中,用于比较不同领域或概念之间的相似之处。

例如,当我们说"时间是金钱"时,我们并不是真的在说时间就是金钱,而是用金钱来比喻时间的宝贵和珍贵。

认知角度上的转喻解释可以理解为人们通过将一个概念的特征应用到另一个概念上来理解和表达事物。

这种应用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模式。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将"金钱"这个概念的特征(宝贵和珍贵)应用到"时间"这个概念上,从而表达出时间的重要性。

隐喻和转喻在英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存在于修辞和文学作品中,也贯穿于日常交流和各个领域的专业术语中。

在修辞和文学作品中,隐喻和转喻被用来创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描写和表达。

例如,在诗歌中,隐喻和转喻可以用来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深度。

在日常交流中,隐喻和转喻被用来解释抽象概念、描述复杂事物、引起共鸣和增强表达效果。

隐喻认知对一词多义的阐释

隐喻认知对一词多义的阐释
Fe . 011 b2
L 言学研 J 【日口于 I 】 语 究
隐 喻 认 知 对 一 词 多 义 的 阐 释
张 亚 冰
( 东学 院 国际 交流 中心 ,辽 宁 丹 东 辽

180 ) 100
要 :一 词 多义 是 一 种 普 遍 语 言 现 象 。利 用 两 种 概 念 的 相 似 性 、 用 已 知 概 念 去 表 达 未 知 概 念 的 隐 喻 认 知模 式 对 理 解

个地 方 。隐喻就是 指把 一 个事物 的某些 特征 映射
到另一 事物 的认 知过 程 。 隐喻经历 了从修 辞到认 知
的研究 转变 。对 隐喻最早 研究 的是 亚里 士多德 ,他 认为 “ 隐喻是将 属 于 一 事 物 的名 称 用 来 指 另 一 事
物 。 -此 时 的 隐 喻 是 作 为 一 种 修 辞 手 段 在 研 究 。 ”3 认 知语 言学家 Lkf则认 为 “ ao 隐喻 不仅仅 是语 言修
和 掌 握 一 词 多义 有 着 重 要 的作 用 。 文 章分 析 了 隐 喻 对 一 词 多 义 的 影 响 。并 提 出通 过 掌 握 基 本 范 畴 词 汇 、寻 找 词 义 间 的 相 似
性以及在语境中理解 隐喻等方法来提高隐喻认知能力。
关 键 词 :隐 喻 ;一 词 多义 ;认 知
难 以理 解 的的抽 象化概 念是植根 于对有 形的 、简单
第1 3卷
面” 这一 社 会 现 象 出现 时 ,人 们 就 急 需 寻 找到 一
个 恰 当的词语来 表述这个抽 象 的概 念 ,由于相似性
的缘故 ,人 们 的认 知思维很 自然地 就把两者 联系在

的具体概 念的把握 。

“人是植物”概念隐喻的身体性认知机制阐释

“人是植物”概念隐喻的身体性认知机制阐释

“人是植物”概念隐喻的身体性认知机制阐释人是植物,这个概念隐喻在身体性认知机制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将人类与植物进行类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身体的本质和认知的机制。

本文将对这一概念进行详细的阐释,解释身体性认知机制是如何影响我们对自身和他人的认知和理解的。

我们要了解“人是植物”概念隐喻的基本含义。

这个概念指的是人类和植物之间的相似性和联系。

虽然人类与植物在生物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也可以将人类视作是一种“生长”的存在。

我们像植物一样,需要土壤(环境)的滋养,需要阳光(能量)的照耀,需要水分(资源)的供给,以及氧气(空气)的呼吸。

我们也有着繁衍生息的本能,这和植物的生长繁殖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通过这种隐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类的身体和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息息相关,我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依赖。

那么,身体性认知机制是如何影响我们对“人是植物”概念的理解的呢?身体性认知机制是指人类通过感知、感觉和运动来认识自身和他人的一种认知 mechanism。

在这个认知机制中,我们通过身体的感知和运动来构建自我和他人的认知。

而“人是植物”概念则与身体性认知机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它提醒我们人类和植物之间的相似性和联系,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认知他人时要从身体性的角度出发。

在身体性认知机制中,我们通过身体感觉来认识自己。

当我们感知到饥饿、寒冷、疼痛等生理感受时,我们会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状态。

我们也通过身体感知来认识他人。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脸色苍白、眼神无神、步态颤抖等征兆时,我们可以从身体感知中感受到他们的不适和需求。

这种身体感知不仅仅是对身体状态的感知,同时也是一种对他人身体状态的感知,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关心他人的需求和状况。

通过身体性认知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是植物”这一概念隐喻。

我们可以通过身体的感知和运动来感受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和状态,进而更好地理解人类和植物之间的相似性和联系。

概念整合理论对影像作品中隐喻的认知阐释

概念整合理论对影像作品中隐喻的认知阐释

概念整合理论对影像作品中隐喻的认知阐释发表时间:2013-06-08T10:25:48.26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梁玉张佟菲[导读] 影像作品从其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娱乐,一种消费文化。

梁玉张佟菲哈尔滨理工大学 150040摘要影像作品在当今社会的活跃与繁荣不仅得益于其新颖的题材,动感的画面,更重要的支柱是使人们乐不可支,回味无穷的台词,它们充溢着各种修辞,其中以隐喻见多。

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切入点,试图对影像作品中隐喻修辞的意义构建进行认知解读,以期为今后对影像作品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觉。

关键词影像作品隐喻概念整合一.引言影像作品从其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娱乐,一种消费文化。

它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外,还以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给人们以文化发过面的启迪。

影像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影像语言的运用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以选择和安排为其创作基础的。

因此在影像艺术中也同样需要对影像语言进行有效的修辞。

影像修辞是影像语言运用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行为,其形式林林总总,创意层出不穷,其中以比喻占很大比例。

异彩纷呈的比喻使作品熠熠生辉,效果不凡。

影像隐喻与文学隐喻有共同的心理机制和认知机制,但影像隐喻的目的不在于表述某种确切的含义,而在于着力呈现世界的丰富意蕴,以含蓄,委婉和诗意去启发人们的体味与思考。

20世纪80年代,概念整合理论兴起,此理论成果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揭示了自然语言意义构建过程中的概念整合这一十分普遍的认知过程,为语言分析提供了一个新视觉,即语言的储存,处理与加工过程是一个包含若干相关的心理空间网络的结构体,不同的概念经过人的认知和整合形成语言的深层意义。

因此,概念整合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话语的意义构建。

国内外学者研究影像作品修辞现象的不少,但在揭示其认知机制方面却为深入研究。

本文透过影像语言的形式,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揭示影像作品中隐喻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后台认知机制。

中韩颜色词“红”的隐喻认知阐释

中韩颜色词“红”的隐喻认知阐释

意思 是
众多 男 性 中 的 唯


的女 性

隐 喻研 究从 传 统 的 修 辞 学 角 度转 向 认 知 语言学 角 度 众所 周 知
上 世 纪 90 年 代 开 始

不论 在 中 国 还 是 韩 国

红 灯 都是停 止 信号 灯

交通
中 国和 韩 国 的

些 学 者 开 始 关 注 国 外 语言



世纪
韩 国 学 者有 关 隐 喻 理论 的 研 究也 不 断扩 张


多 义词 的
和 寺 庙 的 墙壁 都是 红 色 的 的用品

中 国 人 过年 时 贴 红对 联 的 风俗
结婚 时
隐喻 扩张研 究


惯 用 语 的 隐喻 研 究 也


自成
体系

代 表性 的有 与 £ 鲁

般 都 是用 红 色 的
信 号 标识 均 是用 红 色 意 指 危 险
学界 从认 知 角 度 研 究语 言

到了

21
世纪

认 知 语言 学 研 究 开 始 逐 渐 韩 民 族 认 为 红 色 是 具 有 力 量
红豆粥


能 够 驱 逐邪 恶


韩 国 人冬至吃
呈现 出 系 统 化

多元化 的格 局
中 韩学 者开 始 将 西 方理论 和 本 国 实

1 9 80
Lo ko f & j o h n s o n


我 们 赖 以生 存 的 隐 喻 》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隐喻和转喻是修辞手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英语移就辞格中,这两种修辞手法经常被使用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隐喻是指通过对比或比拟来传达一种隐藏含义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隐喻可以揭示出被表达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性质。

例如,"He's a lion on the football field.",这
句话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隐喻地表达了他在足球场上的勇敢性格。

转喻是指将一个词或短语从其本来的语境转移到另一个语境中,以传达一种新的含义的修辞手法。

通过转喻,我们可以用一个领域中的概念或经验来理解另一个领域中的事物。

例如,"Her words were music to my ears.",这句话转喻地表达了她的话语
给我带来了愉悦和享受,就像音乐一样。

在英语移就辞格中,隐喻和转喻常常被用来创造更生动和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或听众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所表达的内容。

它们通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或将一个领域的经验应用于另一个领域,使得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隐喻和转喻也可以激发读者或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力,使其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所表达的含义。

因此,掌握和运用隐喻和转喻在英语移就辞格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表达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语词汇联想与二语隐喻理解——基于扩散激活模型的隐喻认知阐释

二语词汇联想与二语隐喻理解——基于扩散激活模型的隐喻认知阐释

作者 简介 : 龚兵 ( 1 9 6 4) , 男,湖 北松 滋 人 ,副教 授 ,硕士 ,主 要研 究方 向 :二语 词汇 习得 。
巨大 的网络 , 网络 节 点对应 概念 ,概 念之 间通过

和本 族语 者无 论是 在词 汇联 想量上 还是 质上 都具 有 显 著差异 。这 就 引出 了本研 究 中的研 究 问题 :① 中 国英语 专业 习得者 的心 理词库 组 织发展 处 于何种 水
模型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2 — 2 5
形状 、颜色 等 ) , 而 那 些共 同的 、更 有代表 性 的特 征
都 与上层 节 点相 连 ,这 样 就会产 生 认知 的经济 性 。 该模 型 受 到后 来 学者 的质疑 。C o n r a d [ 5 ] 指 出 ,层级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 6 7 2 — 0 3 1 8( 2 0 1 3 )0 4 — 0 0 6 9 — 0 7
自从 L a k o f ̄ D J o h n s o n 的Me t a p h o r s We L i v e …一 书 出版 后 ,隐 喻认 知和 习得 受到 日益 广 泛
心理 词库模 型 需要 回答 两个 基本 问题 :一 是词 汇 网络 连 接 路 径 ; 二是 词 汇 提 取 路径 。C o l l i n s和 Qu i l l i a n [ 3 , 4 ] 依据 电脑 存储 的 “ 认 知经 济 ”原 理和 对 所 有动 物名 词 的研 究提 出层 级语义 网络 模 型 。该模 型主张 ,每个 词都 有一个 由上层概 念 和从属 概 念组 成 的层 级 网络 。大脑 记忆 组 织方 式是 按概念 的层 级 进 行储 存 的 ,笼 统 的概念 位 于层级 网络 的上 层 ,从

英文诗歌中诗性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阐释

英文诗歌中诗性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阐释

英文诗歌中诗性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阐释
英文诗歌中诗性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阐释,是指诗人在诗歌中运用隐喻的手段,来表达其内心的感受和思想,从而构建出一种更加深刻的意义。

隐喻是一种语言手段,它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而不是局限于表面意义。

例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用“太阳”这一隐喻来描述他对朱丽叶的爱:“你是我的太阳,你的光芒照耀着我的生命!”在这句话中,诗人用太阳来比喻他对朱丽叶的爱,意思是罗密欧的爱对朱丽叶来说就像太阳一样,照亮了她的生活。

这里的隐喻意义建构了一种深刻的认知阐释,即罗密欧的爱是朱丽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太阳一样,照亮了她的生活。

另外,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登山者》中,他用“登山者”这一隐喻来描述人类对知识的追求:“他踏着悬崖,勇敢地登上高峰,追求着他的梦想。

”这里,诗人用“登山者”这一隐喻来描述人类对知识的追求,意思是人类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因为困难而放弃。

这里的隐喻意义建构了一种深刻的认知阐释,即人类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因为困难而放弃,因为只有勇敢地追求,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概念整合理论观照下的隐喻认知阐释

概念整合理论观照下的隐喻认知阐释

概念整合理论观照下的隐喻认知阐释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学派继概念隐喻观及映射论之后隐喻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概念整合理论认为:认知主体通过不同认知空间特征的类比、映射、整合及扩展,构建新的结构,产生新的意义。

概念整合视角下的隐喻认知是在概念整合网络中多空间的复杂映射,它是一个动态实时意义的构建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认知思维活动。

概念整合理论对于认知主体隐藏于隐喻幕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作了更为深入的揭示,对隐喻的认知与解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概念整合;隐喻认知;认知语言学;认知主体赵冬生(1969-),男,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河南洛阳471022)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格,是按照类似的原则进行的隐性比较。

19世纪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为主的柏拉图学派认识到,隐喻是人类内部的一种机制,语言本质上是隐喻的。

20世纪60年代开始,隐喻进入了多元化研究的新纪元,诸多学者从修辞学、心理学、认知学、文学、符号学、人类学、语言哲学等角度对隐喻进行了更为深刻和广泛的探讨,在新的隐喻研究理论中,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是思维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对隐喻开展的研究中,认知语义学者莱科夫与约翰逊(Lakoff&Johngon)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观的理论框架,使人们意识到隐喻是一种独具魅力的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工具,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但是,由于概念隐喻观的映射理论在其映射方向的单向性和映射内容的静止性等方面有不足,在解读尤其是新奇隐喻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而福柯尼耶(Fauconnier)在其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在1997年发表的《思维和语言中的映射》(Mappings inthoughts and Language)一书中,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汉语感官隐喻的认知阐释

汉语感官隐喻的认知阐释
要 集 中在 “ ” 词上 。 听 一 “ ” 听 的本 意 是 用 耳 朵 感受 声 音 . “ ” 过 程 中 我们 也 在思 在 听 的
1引 言
隐 喻 不 仅是 一种 语 言修 辞 现 象 . 是 一 种 思 维 方 式 , 喻 的 更 隐
考 , 断 。 是 由于 有 的声 音 是被 动地 被 人接 受 , 以听觉 词 也 就 判 但 所
( )看 ( )是 “ 历 ”如 : 3“ 见 ” 经 , 我 没 见过 文革 。( 历 ) 经
b d , b t lo h v s meh n le whc i i a t mea h r oy u as a e o t i g e s , ih s n fc t p o . Mea h r i o n y a r eo ia h n me o t p o s n t o l h tr l p e o n n,b t as a f c u l a w y o o to g t.T i a e il su i s c g i v c a a t r t s n h u h s hs p p r man y t d e o n t e h r cei i a d i sc r lso h n s e s o d r m ec g i v es e t e ue f ie es n e w r s o t o n t e p rp ci . C f h i v
努 力 ”如 : .
关键词: 聪喻 ; 官隐喻 : 知 感 认
A b tac : Se s wods o o l e rs t e ln s f ou sr t ne r n t n y xp e s hef ei g o r
看 了 半天 也 不 知其 中的奥 秘 。 ( 为确 定 信 息 需要 作 出 一 番 心 理努力)

川方言歇后语的隐喻认知阐释

川方言歇后语的隐喻认知阐释

联 系 的整体或 语气上 的停 顿 。人 们在使 用一些 耳熟
能 详 的歇 后语 时常常 只说 出整个 歇后语 的前一 部分
即“ 面” 而“ 去后 一部 分 , 听者或读 者 自己去 谜 , 歇” 让 揣 摩得 出“ 谜底 ” 故 “ 后 语” 现 在 比较通 用 的说 , 歇 是 法 。严格 说来 , 所有 的 歇 后语 都 是最 先 发 源于 各 方 言 区而后 随着使 用 的普 及 而 进入 普 通话 的 , 因此 都 是具 有“ 言性 ” , 不 过有 些 方 言歇 后语 由于进 方 的 只
第 8卷 第 2期
21 0 0年 4 月
西 南农 业 大学 学 报 ( 会 科学 版 ) 社
J u n lo o t we tAg iut r l o r a fS u h s rc lu a Uniest ( o ilS in eEdto ) v riy S ca ce c iin
表 性 的歇 后 语 。
关性 歇后语 : 前者 的理解 往往 以整个语 句 为“ 焦点” ,
而语境 则成 了理 解歇 后 语 的 “ 架 ” 框 。语 境 不 同 , 对
同一 歇后语 的理解 就不 同( 这一 点将在 下文详 述 , 本


歇 后 语 的概 念 和 构 成
文 所 举 歇 后 语 后 的 括 号 内 容 均 为 作 者 的 解 释 说 明性 文字 ) 。这 种 歇 后 语 如 :1 ( )一 挑 沙 锅 滚 下 岩 一 没 有
可 以 把 歇 后 语 分 为 两 类 , 隐 喻 性 歇 后 语 和 谐 音 双 即
而且 歇后语 的使用 明显体 现 出地 域方 言性 。在 某个 方言 区或特殊 的语 言交 际环境下使 用特 定 的方 言歇 后语 可以达 到一种 特殊 的身份认 同感 , 到一 种“ 起 身

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

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

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情感隐喻是一种认知结构,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已知和未知的概念。

它是一种将抽象概念凝聚成更容易理解的形式,可以帮助人们解释和表达概念,也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实现情感认知。

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情感和概念。

要深入理解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情感隐喻。

情感隐喻是一种认知结构,它可以将抽象概念凝聚成更容易理解的形式。

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是一种将抽象概念联系在一起,以便更好地理解情感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是一种将抽象概念、情感和行为方式联系在一起来理解和表达概念的方式。

它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其中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情感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位教师可以通过将抽象概念与学生们在家庭、社会、学校等不同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情感和行为联系起来,来加深学生们对概念的理解。

另外,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也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情感认知。

情感认知是一种主观的认知过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情感和行为方式。

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情感隐喻认知阐释,将抽象概念和情感表达的行为信息连接起来,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情感,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情感认知。

最后,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概念和情感的理解,也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情感认知。

这一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抽象概念、情感和行为方式之间的了解,并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方式来理解和表达情感。

通过使用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情感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实现情感认知。

本文介绍了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实现情感认知。

文章首先介绍了情感隐喻的概念,并介绍了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理解情感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纳兰性德词中情感隐喻的类型及认知阐释

纳兰性德词中情感隐喻的类型及认知阐释

纳兰性德词中情感隐喻的类型及认知阐释吴永丽;王莉【摘要】满清才子纳兰性德自诩是“人间惆怅客”,其在短暂的一生创作的几百首词更是充分体现了纳兰性德血液里流淌的苦悲愁怨.纳兰性德作品的魅力更在于其抒发内心情感事时创造的隐喻,即情感隐喻.其主要类型可分为自然现象情感隐喻、植物情感隐喻以及动物情感隐喻.纳兰性德词情感隐喻中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产生的理据是作者基于自己的具身体验在其内部情感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一种同一性,这也正是如“桃花”等具有积极寓意的事物在纳兰性德词中映射的却是消极情感原因所在.【期刊名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41)005【总页数】6页(P85-90)【关键词】纳兰性德词;情感隐喻;类型;认知阐释【作者】吴永丽;王莉【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6;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22.8“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三百多首词,其中很多作品都享有盛誉、广传乡野,比如《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长相思·山一程》等。

虽出生成长在富贵人家、享有无上尊荣,纳兰性德却自诩“不是人间富贵花”,而是“人间惆怅客”。

其作品风格多凄清哀愁,字里行间大都流溢着悲凉惆怅。

目前对纳兰性德作品的研究大多从文学视角展开,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纳兰性德词进行研究的作品还比较欠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现象背后实际上是一种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方式,且语言形式风格的差异与不同语言使用者的身体经验紧密相关。

Lakoff & Johnson[1]37认为,人类思维从本质上是隐喻性的,所以语言表达式中存在很多隐喻现象。

人们通常会借助较为具体、熟知的事物来解释较为抽象、陌生的事物,“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2]114。

本文自杨旭辉先生所著《纳兰平生纳兰词:纳兰词典评》及纳兰性德著,苏缨、毛晓雯注译的《纳兰性德词全译》中综合选择127首以爱情、悼念、友情、乡关等为主题的具有代表性作品为对象来探析两个问题:一是纳兰性德词中情感隐喻主要类型;一是纳兰性德词中情感隐喻的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产生的认知基础和原因是什么。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本文從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标签:隐喻转喻认知语言学一、形式与功能自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创立之后,形式主义语言学便成为语言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流派。

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天赋论,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具有的一种生物属性,一旦接触了适当的语言事实就有一套语法演化出来。

而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系统是适应人类的需要而发生、发展的,因此,语言现象的解释必须到语言的功能中寻找。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区别可以归结为对有机体之间的语言现象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谈话总是在相互之间进行这一现象,而非仅仅强调人能说话这一机体内的能力。

因此,这一取向决定了两者研究中心的差异。

功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社会、认知、语用、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代表进行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全新的导向。

它主要包括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这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

认知语法主要用“象征单位”和“识解”分析语言的各个单位,从语素到句子。

传统上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应用最广的修辞手段,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

随着认知语言学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过程。

当代认知语言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影响着我们的知识结构。

二、隐喻的认知分析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已经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隐喻表达在词的层面上包括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等等。

隐喻思维在语言学功能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隐喻的意义理解(语义和语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多义词的意义理解和新词的创造上。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20世纪80年代,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Lakoff、Johnson、Turner(1980,1987,1989)等。

其中Lakoff 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1980)一书成为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Taylor,1989:130)。

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

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980:3)。

他们对隐喻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即“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1980:5)。

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Lakoff和Johnson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

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

Lakoff和Johnson 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147)。

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投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

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性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

正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词汇发展了其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喻含义。

如:hot一词,其本义是“感觉热的”,通过隐喻影射产生了“辣的”、“热情的”、“兴奋的”、“热门的”等含义(转引自赵艳芳,2001:120)。

人类在创造新的语义范畴的同时,也发展了其自身的隐喻思维能力。

诗歌中意象隐喻的认知阐释

诗歌中意象隐喻的认知阐释

收 稿 日期 :2 0 .91 0 90 .9

作者简介 :徐娟 (9 2 ) I8 一 ,女 ,江苏 南通人,苏 州科技学院 人文科学系助教 ,硕士研究生 ,研 究方 向:应 用语言学 。
2 l
莱 可夫 ( 9 7)总结 了 以下 意 象图式 :包 含图式 18 (o t n e t ce a 、路径图式 ( a h m 、力 图 cna m n shm ) i pt s e a) hc 式 (oc h m 、 fre c e a) 部分一 体图式 ( atw oe ce a) s 整 p r h lshm 、 —
V .1 o. o1 9N 2 Fe . 2 0 b 01
2l 年 2 00 月
文 章 编 号 : 10 .7 7 ( 0 0 20 2 .3 0 88 1 2 1 )0 0 1 O
诗 歌 中意 象 隐喻 的认 知 阐释
徐 娟 苏州 2 50 109) ( 州科 技学 院人 文科 学 系 ,江 苏 苏
特纳 ( a o &T re,18 把诗性隐喻完全纳入概念 L kf un r 99)
隐喻 的理论框架 。弗科 尼亚 ( a cnir 的合成空间理 F u one ) 论 ( l ddS aeT er )指出 ,概念合成是一种极其 Be e pc h oy n
普遍 盼 认知过程 ,它在意义建构中起 到重要作 用。
( ib.9 2) 出 ,“ Gb sJ9 指 隐喻的两个所 指项 不是 临时的偶 然的范畴 ,而是反映人们长 期记忆 中先前存在的概念的
映 合 。 转 引 自胡 壮 麟 , 04 ”( 2 0 :8) 喻 在语 言 和认 知之 隐
间起 到重要 的桥梁作用 ,从 我们知道 和懂得 的概念及其

隐喻的认知阐释

隐喻的认知阐释

隐喻的认知阐释
郑艳霞
【期刊名称】《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20)003
【摘要】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不仅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选取了隐喻研究史上三种较有代表性的认知理论,即Richards和Black的"互动理论";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来探讨它们各自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以便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总页数】4页(P5-8)
【作者】郑艳霞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22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关联认知角度看隐喻阐释及广告隐喻翻译策略 [J], 孔辰;赵玉闪
2.概念隐喻的认知阐释及概念隐喻能力 [J], 陆国君;宋建清
3.二语词汇联想与二语隐喻理解——基于扩散激活模型的隐喻认知阐释 [J], 龚兵
4.谈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诗歌《如果》中隐喻的认知语用分析 [J], 游晓玲
5.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报道中隐喻的认知阐释——基于新冠肺炎媒体话语中的“战争隐喻”研究 [J], 李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Serial №241・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朱建新(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

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ZHU J ianx in(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统,三是语言学传统。

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

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

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

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

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

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

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

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

Richards 对隐喻的论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

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

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

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

(参见林书武,1997)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

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

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

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

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

很显然,此句并不是・19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 直接可以理解,因为句中的stone是无生命事物,而die的主语要求是有生命的,因此“The stone died”便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由此可判断该句作隐喻解。

隐喻的语义观对隐喻的理解涉及到词的语义特征从一个语义域到另一个语义域的映射,即将“次项”的语义特征影射(map onto)到“主项”上,从而产生隐喻含义。

对“The stone died”的理解,就是将die的语义特征影射到stone上,从而赋予stone“living”的语义特征,由此推断出此句中的stone可能指个性强的某个人。

在此理解过程中,人的思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Levinson(1983:150-151)认为这种理论也并不完备,表现在:(1)语义特征的映射过程太有限、太绝对,从而影响了隐喻的表达力;(2)用于隐喻解读过程的喻体的语义特征比其他实际具有的语义特征要少,即人们总是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交际场合从喻体中选择适当的语义特征来表达隐喻的即时含义。

而至于为何选择此而非其他,语义理论便无法解释了;(3)有些句子既可作字面意义解,也可作隐喻解,并不具备语义异常的条件,也没违反语义的“选择限制”,但在一定的情境中,我们仍能理解它的隐喻含义。

如:Your defence is an i m pregnable castle.这里的defence既可按字面理解为具体的防御工事,也可隐喻性地理解为某人的地位很稳固,坚不可摧。

对于这种现象,语义理论也无法做出解释。

尽管Richards(1936)&Black(1962)的“互动理论”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它仍是较为完善的传统隐喻理论之一,而且其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开创了隐喻认知的先河,为后来Lakoff等人(Lakoff&Johnson, 1980;Lakoff&Turner,1989)的隐喻认知研究奠定了基础。

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与隐喻阐释20世纪80年代,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Lakoff&Turner(1989)等。

其中Lakoff&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合著的M etaphorW e L ive B y一书成为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Taylor,1989)。

Lakoff&Johnson(1980:3-5)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

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

他们对隐喻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即“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

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Lakoff&Johnson(1980:147)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

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

Lakoff&Johnson(1980:147)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

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投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

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性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

正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词汇发展了其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喻含义。

如:hot一词,其本义是“感觉热的”,通过隐喻影射产生了“辣的”、“热情的”、“兴奋的”、“热门的”等含义(赵艳芳,2001: 120)。

人类在创造新的语义范畴的同时,也发展了其自身的隐喻思维能力。

Lakoff(参见王寅,2001:107)认为这种隐喻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大部分学者认为,隐喻的认知研究到了Lakoff&Johnson(1980)的时代才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隐喻的研究至此才旧貌换新颜。

那么,他们研究的意义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概括地说,自La2 koff&Johnson(1980)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以来,隐喻的研究才真正具有综合性、概括性和实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