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实用播音教程1下篇播音发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篇播音发声
第一单元播音发声概说
一、学习播音发声的意义与方法
意义:①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够使声音对于表情达意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②学好语言发声艺术,能够增加语言发声的清晰度和感染力
③运用语言发声艺术手段,能够有效地改善音质和美化音色
④学习语言发声的知识,能够使人懂得嗓音保健的方法
方法:明确专用概念,把握整体状态。主动听音分辨,学会自我判断。
运用感觉记忆,进行反复练习。积极调动意念,细心体会气感。
找到准确位置,强化发声力点。
二、播音对声音的基本要求
播音工作对吐字的要求可以归纳成这么几个内容:“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富于变化)”。
准确,指的是字音准确、规范,也就是字正,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清晰,指的是字音清晰,这也是播音发音的一大特点。
圆润,说的是要有比较丰富的伴音共鸣、悦耳动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腔圆”了,这是对吐字的审美要求,是我们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在播音发声当中所追求的境界。
集中,指的是声音集中。
流畅,流畅是说我们发出的每一个字音、每一个音节都是融汇在语流当中的,听众观众听的不是一个一个单独的音节,而是通过语流来获取信息受到感染,所以要求我们吐字规音必须灵活自如、轻快流畅。
三、发声基础
1、发声的生理基础
①动力系统——由肺、气管、胸廓以及隔肌、腹肌等器官和相关肌肉组成。
②声源系统——主要指喉和声带。
③成音系统——即共鸣系统,声道在喉以上主要有喉腔、咽腔、口腔与鼻腔;喉以下有胸腔。
2、发声的物理基础
①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②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的振动幅度大小决定的。
③音长:指声音的长短,他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④音色: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音色决定于声波的含量。
不同音色产生的因素主要有:①发音体的不同②发音方法不同③共鸣器形状不同
3、发声的心理基础
播音发声不同于一般的言语发声过程,它涉及到听觉机制产生的一系列信息在神经、大脑中的反应和感知,这是发声的心理基础
四、播音发声的特点
播音发声的特点是,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音清晰圆润;声音变化幅度不大,但层次丰富,表情达意准确;接近口语用声,状态自如,声音流畅。
播音员和主持人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声音像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下腹拉出,垂直向上,
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的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着”而“挂”在硬腭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第二单元呼吸控制
一、呼吸的重要意义
气息控制能力的强弱对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十分重要。人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稳,比较浅。播音的气息变化很多,日常呼吸是远远不能满足播音工作需要的,播音员必须通过学习锻炼,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气息控制能力。
二、播音对气息的要求
稳劲、节省、持久、自如、协调。就是能够运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调节气息,气息顺畅均匀、深浅适中、运用自如。
人的呼吸气管是由呼吸道、肺、胸廓和有关肌肉、横隔膜和腹部肌肉组成的。
呼吸方法一般可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气吸的比较浅而且少,腹式呼吸气虽然能吸得比较深,但是进气量不够大,而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呢是胸腔、横隔膜及腹部肌肉控制呼吸的能力得到合作,不但扩大胸腔的周围径而且扩大胸腔的上下径,因而能够吸入足够的气息,气息的容量大。另外由于能够稳定的保持住两肋及横隔膜的张力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形成均衡的对抗,有利于形成对声音的支持力量,这种呼吸方法容易控制呼吸,而且具有容易操纵和支持声音的能力。
三、播音发声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胸腹联合式呼吸总的感觉:随着气流从口鼻同时吸入,两肋向两侧扩张,同时腰带感觉渐紧,小腹控制渐强。呼气时,保持住腹肌的收缩感,以牵制隔肌与两肋使其不能回弹。随着气流的缓缓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最后仍然要有控制的感觉。而隔肌和两肋则在这种控制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
(一)吸气的要领
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呼吸的建立,应首先从吸气的练习开始,在吸气过程中,要调动胸廓的吸气肌肉、膈肌和腹肌积极运动,使之参与控制,并有效地扩大胸腔容积,增加吸气量。吸气的基本要领如下:
1.吸到肺底
以吸到肺底的感觉,引导气息通达体内深部,使膈肌明显收缩下降,有效地增加进气量。
2.两肋打开
吸气时,应在肩胸放松的情况下使下肋得到较充分的扩展,此时,膈肌与胸廓的运动产生联系。一般感觉两肋的打开,以左右的平衡运动为主,尤其后腰部感觉较为明显。
3.腹壁“站定”
吸气时,在胸部扩张的同时,应使腹部肌肉向小腹“丹田”位置收缩,上腹壁保持不凸不凹的状态。
(二)呼气的要领
有声语言是在呼气的过程中发出去的,因此对呼气的控制是整个呼吸控制训练的重点。
呼气的练习要把握这样一个过程:第一步要掌握呼气的稳劲状态;第二步是锻炼呼吸的持久力;第三步是训练呼气与发声“挂钩”。掌握调节方法,使呼吸运动自如。
1.稳劲
稳劲状态是通过呼吸两大肌群的对抗产生的。
2.持久
一口气能维持较久,发出较多音节,以及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呼吸状态,是所谓气息持久的两层含义,它们对于语言表达都具有实际的意义。
3.变化
语言的表现力是靠声音色彩的变化来实现的,而声音色彩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又要依赖于富有活力的气息运动。因此在获得稳劲、持久的呼吸控制能力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掌握运动着的气息的控制规律,做到能随内容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三)换气的要领
气息必须在使用的过程中,及时不断地补充,才能持久地发挥动力作用。换气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句首换气
除了句中的气息补充外,全句结束后都需另行换气,此时需注意不要马上进气,而是在下句开始前进气,否则会破坏句子间的感情转换,并给人以急促感。
2.换气到位
换气时“丹田”及下肋的感觉可以时大时小,而不能时有时无,不能因换气而改变呼吸方式。
3.换了就用
吸气后要马上使用,非感情需要不要作较长停顿,否则体内感觉消失,力量也就松泄了。
4.留有余地
吸气应适度,并非越多越好,一般情况吸到七、八分满就可以了,吸气过满会导致僵持。使用中的气息应有所储存,即使到该换气时,体内还应留有部分余气,如果等用完了再吸,就会使人感到声噎力竭。
5.无声吸气
用声时,小腹保持控制状态,胸腔形成一个有弹性的橡皮球,这样气息一有欠缺,便会在语言的顿挫中,得以“自动”、及时、无声的补充。
播讲时多为快吸慢呼,因此保持上述状态并学会偷气、抢气是十分重要的。补得及时才会用得从容。在播讲中,气息的补换是利用语言的停顿进行的。补换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即:
(1)偷气,即短时无声地吸气;
(2)抢气,可以不顾及有无声音的吸气;
(3)就气,虽有停顿,并不进气,而是调动体内的余气进行贴补。
其中偷气是最常用的方式。
四、呼吸控制的训练
1、呼吸肌的训练
①腹肌的锻炼:a.腹肌爆发力的锻炼;b.腹肌各部分肌肉灵活配合的锻炼;c.腹肌与呼吸、发声主动配合感觉的锻炼。②控制膈肌能力的锻炼:a.膈肌弹发;b.膈肌弹发喊操口令。
2、胸腹联合式呼吸基本状态的训练
①体会日常生活中呼吸肌的运动配合;②以慢吸慢呼方式体会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的基本状态;③延长呼气控制时间的练习。
3、扩展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训练
①慢吸慢呼的训练:②快吸快呼的训练;③快吸慢呼的训练。
4、呼吸控制运动状态的训练
①结合声调训练;②结合绕口令训练;③结合格律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