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
三线建设遗址保护调研报告
三线建设遗址保护调研报告三线建设是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为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涉及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纪念这段重要历史,保护三线建设遗址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研,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三线建设遗址。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前对三线建设遗址保护的情况,并提出相关保护建议。
为了达到目的,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 阅读相关资料:通过研究文献和报道,了解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实地考察:选择了几个典型的三线建设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地下工程、工厂和军事设施等。
3. 专家访谈: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三线建设遗址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二、调研结果分析1. 历史价值:三线建设是中国抵御外来侵略并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历史事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通过保护遗址,我们可以向后人展示这段历史,并铭记那些为了国家安全作出贡献的人们。
2. 建筑价值:三线建设遗址包括了大量的地下工程、隧道、工厂和设施等,这些建筑物代表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建筑工艺,具有一定的建筑价值。
保护这些建筑物有助于保存技术和建筑遗产。
3. 资金和人力:保护三线建设遗址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遗址保护工作受到了一些限制。
应该加大对遗址保护的资金和人力投入,确保遗址得到有效的保护。
4. 教育功能:通过对三线建设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可以为广大民众提供了解历史和国家安全的机会。
这些遗址可以作为教育基地和纪念馆,向公众传递相关知识和价值观。
三、调研建议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保护三线建设遗址的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和法律,确保各方对遗址的保护和管理。
2. 提高保护意识:加强公众对于三线建设遗址保护的意识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
3.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对遗址保护工作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保护工作的效果。
4. 开发利用遗址:将一些遗址开发成为教育基地、博物馆和旅游景点,提高遗址的利用率和教育功能。
三线建设研讨交流材料
三线建设研讨交流材料尊敬的主持人,亲爱的嘉宾,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X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有关三线建设的研讨交流材料。
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三线建设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我将重点探讨三线建设的概念、意义以及如何推进三线建设。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指国家在主线城市和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情况下,对内陆边远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三线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推动地区发展均衡,缩小城乡差距,提高贫困地区的生活水平。
三线建设的着力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和落地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三线建设的意义。
首先,三线建设有助于推动地区发展均衡。
通过加大对边远地区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可以促使边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推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其次,三线建设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边远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加大对边远地区的投资和建设,可以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资源,提升当地的经济活力,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此外,三线建设有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投入到边远地区的建设力度可以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最后,让我们来谈一谈如何推进三线建设。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边远地区的投入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进入边远地区,促进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边远地区的调研和了解。
只有深入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才能根据当地的需求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计划。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
通过加大对三线建设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可以增强社会的关注度和支持度,从而提高三线建设的成功率和效果。
总结起来,三线建设作为推动地区发展均衡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展望(一)
“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展望(一)作者:本刊编辑部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9年第8期本刊编辑部一、何为“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1964 年在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的决策下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战略。
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个“三线”建设的高潮,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样动乱的情况下,“三线”建设也没有完全停下来,国家为此共投入2052 亿元的资金和几百万人力,历时15 年之久,在“三线”地区和一二线地区腹地,建设起了以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为主的近2000个大中型工厂、铁路、水电站、科研院所等基础设施。
“三线”建设规模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战略的空前壮举。
所谓“三线”地区,是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区的中西部地区和部分省山区。
“一线”地区是指东部沿海和边疆省区。
处于二者之间的缓冲地带则被称作“二线”地区。
此事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由于“二”线建设主要是国防工业,处于深山僻野的保密状态,仍然不被大多数人所知晓。
甚至“三线”军工和他们的后人也常常疑惑地自问:去建设“三线”是为什么?值不值得?如今,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之际,揭开这一系列谜底非常必要。
从1964 年到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个“三线”建设的高潮,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样动乱的情况下,“三线”建设也没有完全停下来,可见这个建设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把中国分为一线、二线、“三线”是毛主席亲自划分的。
从黑龙江到福建、广东、广西沿海各省、市、区是一线,一线就是前线。
西南三省,西北除新疆、内蒙部分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湘西、鄂西、豫西、山西等地区是“三线”,中间地带是二线。
“三线”又称大“三线”,这是因为沿海各省在自己的省区内,也划一片地区为小“三线”。
二、中央缘何决定搞“三线”建设?1964 年,初夏的5 月27 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召集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开了一个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我国大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我国大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1. 大三线建设的背景说到大三线建设,这可是我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一项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举措。
那时候,国际形势紧张,大家都心里没底,尤其是对于国防安全的担忧,哎,真是一片愁云惨雾。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国家决定把一些重要的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迁移到西部地区,以此来增强国防能力,减轻对沿海地区的依赖。
可以说,这个决定真的是一着险棋。
当时,相关部门号召“西进东出”,让大批年轻人背上行囊,奔向西部。
想想,那时候的年轻人都是意气风发,心里想着为国家贡献力量,真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啊。
为了建设,这些小伙子们不怕苦,不怕累,甚至很多人还没见过西部的壮丽风光,就义无反顾地去了。
2. 大三线建设的经验2.1. 不怕苦的精神首先,这个大三线建设的过程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称道,那就是不怕苦的精神。
很多人都是从城市来的,第一次看到西部那片荒凉,心里可能都有点打怵。
但是,他们依然迎难而上,真是“铁骨铮铮”。
说实话,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年轻人身上那股劲儿,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不仅如此,大家在艰苦的环境中,团结一心,互帮互助。
这种“和气生财”的态度,让整个项目推进得相当顺利。
大家都知道,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
这个过程就像一场“集体旅行”,虽然路途艰辛,却让每个人都找到了归属感和成就感。
2.2. 自力更生再说到自力更生。
在大三线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地方的资源并不丰富,但大家通过自己的双手,一步一步把工业体系给建立起来。
那时候,很多人发明了各种“土办法”,这就像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真的是发挥了创造力。
而且,西部的自然资源也被利用得淋漓尽致。
虽然一开始可能不被重视,但通过努力,大家发现了资源的真正价值,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这里面的故事简直可以写成一本书,特别是那些在逆境中寻找机会的传奇,听着都让人感动。
3. 大三线建设的教训3.1. 计划与实际的落差不过,老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
“记忆与遗产三线建设研究”高峰论坛综述
“记忆与遗产:三线建设研究”高峰论坛综述冯 明1;2,吴运江2(1. 三峡大学 三线建设研究中心,湖北 宜昌 443002;2. 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摘 要:“记忆与遗产:三线建设研究高峰论坛论”围绕三线建设历史、过程和影响研究,以及三线建设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等议题,与会专家学者立足于档案资料、口述资料,结合田野考察,从多视角、多学科、多地域进行深入研讨,深化三线建设研究,并呈现了由宏观研究向中观和微观研究转型、跨学科交流日益密切、强调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的特点。
关键词: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记忆遗产;档案资料;口述史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332(2020)03-0066-05基金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18JZD027);2018年度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焦柳铁路(宜昌段)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调查与保护研究”(SXKF201805)。
作者简介:冯明(1981-),男,湖北宜都人,历史学博士,三峡大学民族学院讲师,三峡大学三线建设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明清史、区域文化史;吴运江(1996-),男,重庆万州人,三峡大学民族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三线建设,指党和国家在国际冷战背景下针对严峻国际形势,从1964年起,在我国中西部13个省区开展的一场以军事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运动,在各省内还建有自己的后方基地——小三线,对当代中国历史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亦为三线建设重大战略决策出台实施五十五周年。
为深化三线建设研究,推动多学科研究群体之间的对话,由三峡大学主办,三峡大学民族学院、三峡大学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承办,宜都市档案馆协办的“记忆与遗产:三线建设研究”高峰论坛于2019年11月22—24日在湖北宜昌召开。
历史与现实结合视角的三线建设评价基于四川、重庆三线建设的调研
为了推动四川三线建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
1、鼓励和推动企业布局调整和转型。政府应加大对三线建设企业的政策支 持力度,引导企业向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向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 区域布局。
2、分析三线建设企业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研发和创 新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要优化生产过程和管理体系,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这次大规模的建设中,中央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使 得许多重要的工业部门得到了加强和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线建设的 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当时中国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低下,许多建设项 目都存在着质量不高、效益不佳的问题。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原因,也导 致了这些项目的市场竞争力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政府开始对三线建设 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造。
首先,中央政府加大了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 平;其次,中央政府加大了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最后,中央政府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为未来的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
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的意义在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 的支撑。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改造,也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参考内容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重大战略决策,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本次演示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历史考察。 三线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决定将大量工业项目转移到内地,以缓解沿海地区的生 产压力。
建设评价
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三线“单位制社会”文化研究综述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6年2期区域教育文化纵横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三线 单位制社会 文化研究综述杨凤武㊀唐书明(贵州大学㊀人文学院ꎬ贵州㊀贵阳㊀550025)摘㊀要:在三线建设特殊的历史背景下ꎬ由于受 靠山㊁分散㊁隐蔽 等选址方针和特殊的工作㊁生活和户籍管理方式的影响ꎬ三线企业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 单位制社会 ꎮ随着三线建设研究不断深入ꎬ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ꎬ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进行研究ꎮ本文主要梳理了学术界对该领域研究的相关成果ꎬ并对 单位制社会 研究进行总结和思考ꎮ关键词:三线建设ꎻ单位制社会ꎻ研究简述ꎻ中图分类号:F12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6)02-0128-05DOI:10.15958/j.cnki.jywhlt.2016.02.027㊀㊀ 三线建设 是从1964年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ꎬ新中国在面对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的国际局势下ꎬ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共13个省㊁自治区展开的一场以 加强备战 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ꎬ也是我国经济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国防工业大迁徙ꎮ三线建设不仅改变了我国国防科技力量的布局ꎬ并对中西部生产力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ꎮ在三线建设特殊的历史时期ꎬ三线企业内部实行的特殊的 单位 管理制度ꎬ有学者将三线企业内部 小社会 称为 单位制社会 (以下简称 单位制社会 )ꎮ随着三线建设研究领域不断拓展ꎬ 单位制社会 作为一个研究新领域ꎬ逐渐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ꎬ并从多个视角对其进行深入研究ꎮ虽然对 单位制社会 目前没有成为三线建设研究的主流ꎬ但应明确的是ꎬ三线建设过程中企业的 单位 社会变迁对研究三线地区社会的转型有着特定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ꎮ再者ꎬ就三线建设研究范式和方法来说ꎬ从社会史的视野进行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统一ꎬ不仅确确实实拓展了学术空间ꎬ尤其是对当下社会塑造是有突出的现实意义的ꎮ一㊁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研究简述三线建设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ꎬ至今已是30多年ꎬ其中对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却是近几年的才刚刚兴起的ꎮ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形成㊁特征㊁变迁等主要三个方面ꎮ在2015年之前的三线建设研究专著有三部专著内容涉及到了 单位 社会:一是三线建设编写组编写的«三线建设»821 收稿日期:2016-4-1基金项目:1.贵州大学社科重大项目校内培育项目 贵州三线建设研究工程:三线建设与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ꎮ阶段性成果ꎻ2.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计划项目 贵州 三线建设 工业遗存调查及旅游开发对策 阶段性成果ꎮ作者简介:杨凤武(1993-)男ꎬ贵州平坝人ꎬ贵州大学历史系2013级本科生ꎮ唐书明ꎬ(1973-)ꎬ贵州湄潭人ꎬ博士ꎬ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ꎬ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史与地方史研究ꎮ. All Rights Reserved.杨凤武等: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三线 单位制社会 文化研究综述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三线建设ꎬ1991.08)ꎬ书中第一章第四节ꎬ对处理三线企业内部工人和外部农民的关系问题进行国家政策文件的解读和实际案例的分析ꎬ虽然篇幅不大ꎬ论述也比较简略ꎬ但却开启了三线企业里独特 小社会 的研究历史ꎮ另外的一部是倪同正的«三线风云»(四川人民出版社ꎬ2013.04)ꎬ书中没有明确提出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概念ꎬ但部分章节通过一些资料和个人回忆录ꎬ展现个人和 单位制社会 之间的动态结构关系ꎮ除此之外ꎬ以口述史为主的著作:徐有威的«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上海教育出版社ꎬ2015.08)ꎬ此书通过对上海小三线企业中不同角色职工的三线人生经历的口述ꎬ展现了上海小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发展和变迁ꎮ就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ꎬ有关三线建设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相关的论文包括各种文集㊁会议论文㊁期刊和学位论文在内的数量ꎬ从2000年至今ꎬ各种相关研究已约有20篇之多ꎮ尽管综合性研究不多ꎬ专题性研究却逐渐形成一股潮流ꎬ成果不断丰富ꎮ目前ꎬ已有四川外国语大学张勇和重庆大学付令两位学者将 单位制社会 的概念运用到三线建设研究中ꎬ并对其做了专题研究ꎮ总的来说ꎬ对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移民㊁语言㊁社会特征和变迁等方面ꎮ就目前已有研究来看ꎬ学者主要是从微观历史视野下进行研究ꎮ由于文献㊁档案资料的缺乏ꎬ各学科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口述史㊁社会史㊁厂史等几个方面ꎬ而难以从国史㊁档案学㊁文献学等学科领域突围ꎮ可喜的是ꎬ对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虽然相对三线建设的研究晚了将近20年ꎬ但由于历史科学的发展ꎬ刚起步的 单位制社会 研究就已经横贯了大小三线ꎬ串联了多个主要视角ꎮ值得一提的是:张勇的«社会史视野中的三线建设研究»一文从学理上分析了以往的三线建设研究ꎬ并对其走向进行深刻分析ꎬ认为在各种文献㊁档案资料匮乏的局面下ꎬ未来三线建设研究的出路应是从社会史的学科视野进行突破ꎮ[1]2014年四川外国语大学张勇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南地区三线建设单位的社会文化变迁研究»ꎻ同年ꎬ贵州大学历史系在既往三线建设口述史采集工作的基础上ꎬ组织力量申报了重大项目校内培育课题«贵州三线建设研究工程:三线建设与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ꎬ开展了包括多个子课题的系统研究ꎮ这都将从重大社科的层面有力促进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ꎮ就具体事例而言ꎬ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开馆以及二期工程的建设和即将建成的贵阳小河三线建设博物馆都成成为三线建设研究的重要基地ꎻ六盘水师范学院和六盘水市委党史办合作开展的相关口述史调查ꎻ2015年下半年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组织成立的贵州三线建设研究院ꎮ二㊁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形成的研究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形成的研究有两个途径ꎬ一是以往的研究涉及 单位制社会 ꎻ另外是 单位制社会 研究中对其形成有专门的论述ꎮ有的从国家的政策决策出发ꎬ分析了为保证国防力量的安全ꎬ由此形成 单位制社会 而展开论述ꎮ例如ꎬ李彩华的«三线建设研究»中指出: 三线企业有的一厂一点ꎬ有的一厂数点ꎬ这种分布形式被群众戏称为 羊拉屎 ㊁ 瓜蔓式 ㊁ 村落式 的分布ꎮ [2]这种零散式的分布其目的就是为了厂矿的隐蔽和安全ꎮ张勇的«介于城乡之间的单位社会:三线建设企业性质探析»一文指出ꎬ三线建设的选址原则是根据毛泽东提出的 大分散㊁小集中 和 依山傍水扎大营 的指示和周恩来㊁李富春等人提出了 靠山㊁分散㊁隐蔽 的选址原则ꎮ[3]三线建设选址总的精神就是要三线企业远离大城市ꎬ分散布局ꎬ这种布局方式后来逐渐演变为所有三线企业的选址最高原则ꎬ从地理位置分布上决定了 单位制社会 形成的地缘基础ꎮ工农隔离是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形成的主要原因ꎮ徐有威ꎬ陈熙的«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中指出ꎬ三线企业内部的职工主要从事工业化生产ꎬ区别于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ꎬ因此往往形成 墙内飞机导弹ꎬ墙外刀耕火种 的分隔状况ꎮ[4]安全作为三线企业生产的最高原则ꎬ不仅断绝了企业内部职工和外部农民的交往ꎻ同时也致使了工业和农业生产的隔绝ꎮ付令的«三线企业的社会学思考»指出 三线企业的厂址在建921.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文化论坛㊀2016年㊀第2期JiaoYuWenHuaLunTan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厂初期普遍出现 山㊁散㊁洞 ꎬ厂区面积较大ꎬ周边村民与厂区有一定距离ꎬ严禁村民进入生产区ꎮ [5]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工农隔离的原因之一ꎬ丁艳㊁王辉的«移民外来文化的土著化过程 以西南三线厂的 厂文化 为例»一文认为三线厂内形成的 厂文化 相对于迁入地土著文化来说属于一种先进的㊁高势能的文化ꎬ这一群体的文化优势与文化优越感ꎬ不但导致群体接受迁入地地方文化的审慎态度ꎬ而且具有极大的保守性㊁隔绝性ꎬ这种特点在第一代移民中尤其突出ꎮ[6]三线企业的厂矿一般是面积比较大ꎬ给厂内职工工作之余留下了足够的生活和活动空间ꎬ这恰好给刚迁来北方人对三线地区社会的不适应和排斥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ꎮ语言上的差异是三线企业 厂文化 与当地土著文化差异的最突出表现ꎬ同时也是导致 单位制社会 形成的最直接因素ꎮ蓝卡佳ꎬ敖钰的«三线建设言语社区语言生活»就证明了这一点ꎬ此文指出ꎬ三线建设初期ꎬ企业厂矿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系统ꎬ厂矿内部使用各自独立的方言ꎬ第一代即开厂元老级的一代多半还是 乡音难改 ꎬ而厂矿内部融合形成的 厂话 广泛流行于三线职工的第二代ꎮ[7]婚姻观念也是 单位制社会 形成的原因之一ꎬ施文的« 三线人 身份认同与建构的个案研究一以陕西省汉中市回沪 三线人 为例»一文从口述史的角度研究三线企业职工的身份认同问题ꎬ文中指出到汉中的上海人直到三线建设后期也难以接受和汉中人通婚ꎮ[8]国家扶持是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形成的本质原因ꎮ 单位 是我国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之一ꎮ张勇的«介于城乡之间的单位社会:三线建设企业性质探析»一文指出:在三线建设时期ꎬ 单位制社会 依靠国家的扶持得以存在和发展ꎬ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功能ꎮ[9]它基础是单位内部一群人共同生活和工作的管理分配制度ꎬ其中个人不能独立于 单位制社会 而存在ꎮ三㊁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特征研究概述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特征研究ꎬ目前主要集中在封闭性㊁独特性㊁代际差异㊁与外界关系等主要几个方面ꎮ首先主要集中在 单位制社会 的自我封闭性ꎮ丁艳ꎬ王辉的«移民外来文化的土著化过程 以西南三线厂的 厂文化 为例»一文指出ꎬ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限制ꎬ三线企业有着明显的封闭性和自给自足性ꎮ文章还指出由于自我的封闭性ꎬ导致了 单位制社会 内部文化呈现出孤岛文化文化特征ꎮ[10]李汉林ꎬ渠敬东的«中国单位组织变迁过程中的失范效应»对单位组织功能的变迁做了专门研究ꎬ此文指出:三线企业处于计划经济时期ꎬ对企业职工提供就业㊁住房㊁医疗㊁教育等社会保障服务ꎮ 在单位社会里ꎬ人们相互熟悉ꎬ没有陌生人ꎬ是一个 熟悉的社会 ꎬ一个 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ꎮ[11]同时ꎬ个人与单位的关系由于资源主要由单位垄断分配的机制而变得异常的紧密ꎬ人们从摇篮到墓地ꎬ生生死死都离不开单位ꎮ [12]因此ꎬ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实质上是一个独立封闭的 单位小社会 ꎮ对 单位制社会 本质的研究有以下几个学者:禾夫:«人情 关系 网三线企业内人际关系微观»从三线企业内部人情的关系结构展开研究ꎬ 三线职工都生活在亲缘和地缘关系交织而成的这张关系网 上ꎬ 每个职工家庭ꎬ便是关系网上的纽结ꎬ有的父子变成了同事ꎬ上下级变成了亲戚ꎬ谁和谁都不能不沾亲带故ꎮ血缘㊁姻缘㊁人缘形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关系网 ꎮ[13]因此 单位制社会 的内部差异并不大ꎮ徐有威ꎬ陈熙:«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从三线企业职工的户籍管理制度视角对 单位制社会 的性质进行研究ꎬ建设时期中国确立了严格的城乡二元分隔体制ꎬ在户籍制度的藩篱下基本将三线企业职工和农村分属两个不同的世界ꎮ[14]张勇:«介于城乡之间的单位社会:三线建设企业性质探析»从三线企业职工户籍性质来展开研究ꎬ身处深山之中的三线企业职工ꎬ除了部分的民工和家属外基本拥有城镇户口ꎬ因此 单位制社会 既有别于农村又区别于城市ꎬ它是一个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一个特殊社会ꎮ [15]对与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内部 厂文化 所呈现的代际差异特征ꎬ有文章对此做了细致研究ꎮ徐薇薇的«三线职工第三代地域身份认同研究»通031. All Rights Reserved.杨凤武等: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三线 单位制社会 文化研究综述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过三代南京人之间语言㊁风俗和对故乡的眷念程度做对比研究ꎮ得出了越是晚辈ꎬ对迁入地的身份和文化认同程度会随之减退㊁模糊直至消失的结论ꎮ[16]不仅如此ꎬ三线企业内部所形成的 厂文化 在代际上也会呈现较大的差异性ꎬ 总的趋势是迁出地背景文化逐渐淡化ꎬ而迁入地文化影响日趋明显 ꎬ这就是丁艳㊁王辉所说的 厂内文化差异最显著的特点是代际 厂文化 遗失 ꎮ由于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有着自我的封闭性ꎬ因此三线企业与外界的关系的成为了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ꎬ并由不少三线建设研究权威学者做了相关研究ꎮ[17]例如ꎬ上海大学徐有威的«口述上海小三线»ꎬ书中反映了 单位制社会 的封闭性导致了和周边文化的一些冲突ꎬ通过口述资料显示ꎬ当时周边农民因与厂矿利益㊁文化冲突ꎬ有的甚至结群破坏厂矿的自来水水管㊁道路等基础设施ꎮ当时 单位制社会 和周边社会形成的对立关系ꎬ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小三线企业迁回时都没有改变ꎮ[18]此外ꎬ另有学者却得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ꎮ崔一楠的«三线建设时期工农互惠关系的构建 以四川绵阳为中心(1965一1970)»[19]和崔一楠㊁赵洋«嵌入与互助三线建设中工农关系的微观审视»[20]ꎬ两篇文章文也是三线企业内部和外界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ꎬ反映却是与上述截然相反的一种状态ꎮ作者以四川绵阳为中心的三线企业展开调查研究ꎬ结果放映在四川绵阳的三线企业职工们平时工作之余会给当地农民新修水利ꎬ收割ꎬ安装点灯ꎬ周边农民都把厂矿工人称为 毛主席派来的人 ꎻ而在平时周边农民给厂矿供给蔬菜㊁水果之类的生活物品ꎬ两者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和谐关系ꎮ上述两种关系是目前主要的两种并立观点ꎬ遗憾的是ꎬ学者们对三线 单位制社会 与周边社会的关系研究目前还停留在 一代切 的状态ꎮ四㊁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变迁的研究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变迁研究ꎬ已有多位学者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过研究ꎮ总体来说ꎬ专题性的研究并不多ꎬ却多散见于其他专题研究ꎮ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变迁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ꎬ对其研究主要是从文化融合㊁语言变迁㊁风俗交融等各个侧面进行研究ꎮ目前ꎬ丁艳ꎬ王辉:«移民外来文化的土著化过程 以西南三线厂的 厂文化 为例»ꎬ这篇文章从文化融合的视角对 单位制社会 的变迁综合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ꎬ因而是最为全面详细的研究论文之一ꎮ作者从三线企业 厂文化 的出现背景㊁特点㊁差异(包括厂际文化差异㊁厂内文化差异)㊁饮食变迁等方面对 单位制 文化的变迁做了相当详尽的论述ꎮ[21]另外ꎬ其他一些学者也从不同方面加以研究ꎮ付令的«三线企业的社会特征探微»[22]和«三线企业的社会学思考»[23]作者本身曾是一个三线人ꎬ文章从三线职工气质变化㊁成员变局㊁属地化特质㊁与周边的关系㊁思想意识特征和三线危机与未来等方面对 单位社会 的变迁进行研究ꎮ其中属地化特征指的是三线人接受了当地的风俗ꎬ然而三线人本身的特质和思想意识特征却阻碍变迁的过程ꎬ加之三线企业后期的危机促使了三线 单位制社会 在矛盾中逐渐发生变迁ꎮ也有学者从语言变化的视角对三线 单位制社会 的变迁加以研究ꎬ蓝卡佳ꎬ敖钰:«三线建设言语社区语言生活»ꎬ作者以851厂㊁4540厂ꎬ02厂㊁4292厂为例ꎬ对三线职工内部工厂和家庭语言使用变迁和对外部语言使用变迁加以研究ꎮ[24]从研究的成果反映ꎬ三线职工之内部代际语言的变化是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变迁的直接变现和主要因素ꎮ移民文化和土著文化的冲突确实是影响 单位制社会 变迁的一个障碍ꎬ有学者专门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ꎮ何瑛ꎬ邓晓的«重庆三峡库区 三线建设 时期的移民及文化研究»ꎬ作者对三峡库区三线地区人口变迁㊁人口迁移㊁移民文化形态㊁移民和留守等几个方面ꎬ论述了三峡库区移民文化的由来和变迁ꎬ最后作者通过史实表现了其实三线 单位制社会 的变迁是一个要经历长时间的痛苦的过程ꎮ[25]有学者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对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变迁加以研究ꎬ例如ꎬ施文的« 三线人 身份认同与建构的个案研究一以陕西省汉中市回沪 三线人 为例»一文通过陕西省汉中市回沪的 三线人 构建个案进行研究ꎮ不难看出ꎬ三线建设后期ꎬ企业职工及家属在医疗㊁教育㊁等方面都和当131.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文化论坛㊀2016年㊀第2期JiaoYuWenHuaLunTan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地有相当多的交流和沟通ꎬ然而在婚姻对象的选择上则是比较排斥和汉中人结合的ꎮ作者认为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变迁由起初的与汉中社会 机械拼凑 逐渐向 有机 融合转变ꎮ[26]同时文章还指出ꎬ从作者采用的口述史可知ꎬ当时上海人和汉中人婚配会遭到上海人的不理解ꎮ最后ꎬ张勇:«介于城乡之间的单位社会:三线建设企业性质探析»指出 三线企业通过调整后原来 企业办社会 的多元化职能必然回归社区ꎮ因此ꎬ一些三线企业正逐渐从 单位社会 向 社区社会 转变的一种主要趋势ꎻ然而不同处境的三线企业ꎬ其变迁情况也不一样ꎮ当代三线企业的社会变迁ꎬ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ꎮ结论㊀㊀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才刚刚起步ꎬ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ꎬ有关学者在学理上已探索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研究范式ꎮ虽然涉及该领域的学科尚有不足ꎬ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有待挖掘ꎬ但已经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ꎮ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正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ꎬ并且该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力量的大力支持和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ꎮ再者ꎬ由于三线建设的特殊性ꎬ许多文献㊁档案资料无法查阅ꎻ目前从社会史的视野业进行研究㊁口述史的采集经行资料补充ꎬ于此ꎬ对这个新兴领域的研究破显得仍重而道远ꎮ参考文献:[1]㊀张勇.社会史视野中的三线建设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ꎬ2014(06).[2]㊀李彩华三线建设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ꎬ2004:81-82.[3]㊀[9][15]张勇.介于城乡之间的单位社会:三线建设企业性质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ꎬ2015(05).[4]㊀潘乃谷.马戎.边区开发论著[M].北京:大学出版社ꎬ1993:216.[5]㊀[23]付令.三线企业的社会学思考[J].梧州学院学报ꎬ2006(04).[6]㊀[10][17][21]丁艳.王辉.移民外来文化的土著化过程 以西南三线厂的 厂文化 为例[J].人文地理ꎬ2003(06).[7]㊀[24]蓝卡佳.敖钰.三线建设言语社区语言生活[J].文学大视野ꎬ2013(03).[8]㊀[26]施文. 三线人 身份认同与建构的个案研究一以陕西省汉中市回沪 三线人 为例[J]ꎬ2009(4). [11]㊀李汉林.渠敬东.中国单位组织变迁过程中的失范效应[D].2005(01):32-33.[12]㊀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㊁思考与研究[D].2004:153.[13]㊀禾夫.人情 关系 网三线企业内人际关系微观[J].中国职工教育ꎬ1994(02).[14]㊀徐有威.陈熙: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J].当代中国史研究ꎬ2015(04).[16]㊀徐薇薇.三线职工第三代地域身份认同研究 以安徽某三线厂南京人为例[C].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ꎬ2011.[18]㊀徐有威.口述上海小三线[M].上海:教育出版社ꎬ2015(08).[19]㊀崔一楠.三线建设时期工农互惠关系的构建 以四川绵阳为中心(1965一1970)[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ꎬ2015(03).[20]㊀崔一楠.赵洋.嵌入与互助三线建设中工农关系的微观审视[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6(15).[22]㊀付令.三线企业的社会特征探微[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ꎬ2006(03).[25]㊀何瑛.邓晓.重庆三峡库区 三线建设 时期的移民及文化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ꎬ2006(03).(责任编辑㊀涂㊀艳)231. All Rights Reserved.。
近20年来三线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近20年来三线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近20年来三线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系统的述评。
三线建设,作为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中国的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三线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展开,涉及工业、交通、科研等多个领域。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史料的挖掘,三线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本文首先回顾了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成果。
然后,本文重点分析了近20年来三线建设研究的现状和特点,包括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领域的拓展以及研究成果的影响等。
本文还探讨了三线建设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争议,如三线建设的评价、三线企业的转型与发展等。
通过对近20年来三线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的述评,本文旨在总结研究成果,揭示研究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也期望通过深入研究三线建设及其相关问题,为推动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二、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在过去的近20年中,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成为了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三线建设,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中国为了应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为了防御潜在的战争威胁,而在内陆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和工业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使得大量的工厂、研究所、学校以及配套的生活设施在内陆地区迅速建立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线工业体系。
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曲折。
三线建设虽然初衷是为了国家安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线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效益。
然而,正是这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今天重新审视和评价三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三线建设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了新的认识。
三线建设学术研究的现状、特征与推进路径
三线建设学术研究的现状、特征与推进路径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二、三线建设的定义与历史沿革 (4)2.1 “三线建设”的定义 (5)2.2 “三线建设”的历史沿革 (6)三、三线建设学术研究现状分析 (8)3.1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9)3.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0)四、三线建设的学术特征分析 (11)4.1 研究方法的独特性 (12)4.2 研究内容的综合性 (13)4.3 研究价值的现实性 (14)五、三线建设学术研究的推进路径 (16)5.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17)5.2 拓展跨学科研究领域 (19)5.3 注重实践应用研究 (20)5.4 建立健全学术交流平台 (21)六、结论与展望 (22)6.1 研究总结 (23)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24)一、内容描述本段落旨在概述“三线建设学术研究的现状、特征与推进路径”。
在当前的国家战略发展背景下,三线建设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学术研究涉及广泛领域,包括三线建设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区域规划、政策实施等方面。
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三线建设在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线建设学术研究呈现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涉及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
研究还表现出实践导向的特征,注重将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科学依据。
至于推进路径,当前的研究聚焦于如何优化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创新政策体系、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建议。
本段落将为后续详细阐述三线建设学术研究的各个方面提供基础。
1.1 研究背景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线建设”已经从一种特殊的历史时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社会现象。
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资金投入、人力配置和资源整合,使得中西部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和经济结构。
《2024年三线建设时期文化备战研究》范文
《三线建设时期文化备战研究》篇一一、引言三线建设时期,是指我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大规模的工业内迁和国防建设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我国在工业、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和建设。
本文旨在研究三线建设时期的文化备战工作,分析其历史背景、实施策略及影响,以期为当前的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三线建设时期的文化背景三线建设时期,我国正面临着国际形势的严峻挑战和国内经济建设的巨大压力。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内迁和国防建设。
在这一背景下,文化备战成为了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备战旨在通过文化建设,提高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精神支持。
三、文化备战的实施策略1.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在三线建设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了文化备战的核心内容。
通过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宣传英雄事迹、举办纪念活动等,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了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三线建设时期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通过开展科普活动、建设科技馆等措施,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和技术水平。
3. 推广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三线建设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推广成为了文化建设的重点。
通过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国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文化备战的影响1. 提高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通过文化备战的实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不仅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持,也增强了国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2. 推动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三线建设时期的文化备战工作,推动了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通过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广新技术等措施,提高了国民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能力。
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 为当前的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三线建设时期的文化备战工作,为当前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我们应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措施,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线建设中的技术转移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技术、设备和人才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进行了转移,形成了独特的三线建设体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线建设中的技术转移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和意义,许多设备和设施已经过时,无法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需求。
对三线建设中的技术转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科技能力,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产业结构单一
创新力不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三线建设中技术转移效果的对策建议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加强科技创新支持
加强区域合作与联动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感谢观看
THANKS
经验教训
在三线建设中,技术转移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有些地区的技术水平仍然较低,技术转移的效果不够明显;有些地区过于依赖外部技术支持,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此外,技术转移还涉及到知识产权、技术保密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技术转移中,需要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三线建设中技术转移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教训
技术转移的模式
三线建设中技术转移的特殊模式及其原因分析
在三线建设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逆向技术转移”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从经济发达地区逆向转移到经济落后地区。
特殊模式
这种特殊模式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三线建设时期,政府为了平衡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技术和设备的逆向转移。二是,为了应对战争或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政府需要将一些关键产业和技术,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区。
原因分析
05
三线建设中技术转移的实践与效果
三线建设中技术转移的实践历程
20世纪60年代初期
在国家战略需要和推动下,三线建设开始起步,技术转移伴随着建设的开始而产生。
三线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社会与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三线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延安大学历史系 杨换换摘要:三线建设是我国从1964年至1980年期间开展的一场规模大的经济建设运动,其重点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
本文从目前学术界关于三线建设的相关研究入手,对三线建设的缘由以及三种不同的历史评价等专题进行简要梳理,并对其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对三线建设的研究。
关键词:三线建设;相关问题;研究综述一、三线建设的相关著作目前在国内关于三线建设的著作有陈东林的《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该书最大的亮点是资料丰富,甚至有三线建设参与人的口述史,详细、全面地介绍了三线建设的背景、过程以及结果。
另一本是何郝炬的《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此书作者运用了比较研究方法,论述了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对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与意义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陈夕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侧重于文件汇集和史料汇编,为研究三线建设奠定了基础。
有些传记和历史事件的回顾中也涉及到三线建设,如王春才主编的《三线建设铸丰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以三线建设参与人的口述,真实客观的展现了三线建设的非凡成就。
二、关于三线建设相关问题的论文(一)关于三线建设缘由的研究三线建设的缘由是出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面临的局面,多方面因素考虑做出的一项决策。
目前学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第一,三线建设是出于备战因素。
陈东林在《三线建设决策的确立》(《党史文苑》2008年第23期)中认为三线建设主要是为了战备,其次是为了改善我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第二,三线建设出于经济因素,孙东升的《三线建设战略决策始末》(《党史天地》1998年第5期),该文章认为三线建设除了第一点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从整个战略布局考虑下,三线建设对经济有促进作用。
近30年来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
近30年来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杨学平(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中共党史专业,天津 300071)摘要:本文对三线建设背景、区域、评价、调整改造、经验教训、与西部大开发关系、与领袖人物关系研究等七个方面,简要梳理近30年的研究概况,并对其学术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三线建设”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战略决策,在我国西南、西北内陆地区进行的以备战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展开,对三线建设的研究不断增多。
据对1980到2010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收录论文的统计(截止2010年12月31日检索),国内学术界发表的有关三线建设的论文大致有241篇。
学术界对三线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三线建设的背景研究三线建设的动因是复杂多样的。
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肖敏,孔繁敏认为三线建设动因一是立足于战争,立足于早打、大打、打原子弹战争,抢时间、争速度。
二是为了逐步改善工业布局。
①持此观点的还有马英民。
②陈东林认为,除了备战和改变中国工业布局这两个动因之外,还有第三个原因,即在资金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投资工业比投资农业更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按照马克思所揭示的经济规律,人类历史到了社会主义时期,总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优先发展重工业可以使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特别是邻国日本战后经济起飞,也大多要经过一个高积累的初期阶段。
所以中国“三五”时期继续用高积累解决工业化问题也是必然的。
③王培从四个方面考察了三线建设的原由。
一是适应战略转变的需要,确保备战任务的落实。
二是三线建设的决策,借鉴了中外现代史上反侵略反压迫战争的经验教训,是中共军事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是要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西部内地的经济建设,创建新的现代化工业基地。
四是毛泽东出于在国内反修防修的考虑,把三线建设也作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重要措施。
《2024年三线建设时期文化备战研究》范文
《三线建设时期文化备战研究》篇一一、引言三线建设时期,指的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以“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展开的大规模工业内迁和建设。
在这一时期,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环境,文化备战成为了三线建设的重要一环。
本文旨在研究三线建设时期的文化备战策略,分析其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影响,为现今的国防文化建设和文化安全提供历史借鉴。
二、三线建设时期的文化背景三线建设时期的文化背景复杂多变,一方面,国家面临着外部的军事压力和威胁,需要加强国防建设和备战准备;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备战成为了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文化备战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在三线建设时期,文化备战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强化思想教育:通过开展“五七”指示、毛泽东思想教育等活动,加强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爱国热情。
2. 推动文化创新:鼓励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入基层,创作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3. 增强民族自信: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 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
四、文化备战的影响与作用三线建设时期的文化备战策略,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作用:1.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爱国热情,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 推动了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3.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振兴奠定了基础。
4. 为现今的国防文化建设和文化安全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经验启示。
五、结论三线建设时期的文化备战研究,对于我们理解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国家战略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当前的文化安全形势,加强国防文化建设,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三线建设”回眸
“ 三 线”这 个词 ,如今 大 多数 人都没 有 听 过 ,然 而 . 时光 倒 回 丰 个世 纪 , “ 三 线 ” 却是 一 个 实实在在影响着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战略主题 词 。是一件 关系国家命 运的大事 、直到今 天,三 线建设 的得 失,对西部大开发、 “ 一带一路”也
乱 跑 ,反 正 厂 区 也 没 多 大 , 父母 从 不 担 心 跑丢 。 在 周 末 的 晚 上 或 者 节 假 曰里 , 露 天 剧 场 的 电影 是 / J \ 孩 子们 的 最 爱 ,每 次 都 拖 着 板 凳 早 早 地 去 抢 占好 位
“ 三 线 地 ” , 而 这 当 时 肩 负 国 家 兴 衰 重 任 的 工 厂 ,被 内部 简 称 为 “ 三 线 厂 ”。 存 当 时 为 了保 密 ,所 有 当时 涉 及 军 工 的 厂 都 没 有 名 字 ,只 有 一 个 邮 箱 号 , 一 个 四位 数 的 数 字 简 称 。 这 个 项 目,从 1 9 6 4 年开始 ,到1 9 8 0 年 结 束 ,用 时 1 5 年, 耗 资2 o 5 2 ' [ L, 占全 国支 出 的 三 分 之 一 ( 那 个 年 代 城 市 人均 工资才3 0 块 钱 左 右 )。 为 此 新 修 合 计 超 过 8 0 0 0 公
山中。
站 …… “ 麻 雀 虽 小 ,五 脏 俱 全 ” , 基 本 不 用 出 厂 区 ,
人 的 一 生就 可 以在 里 面 度 过 。
三 线 子 弟 的 前 半 生 就 是 存 这 样 的环 境 里 度 过 的 。
中 央 作 出 了这 样 的决 定 .将 所 有 的 军 工 制 造 、 机 械 制 造 、 化 工 、 电 子 、 精 密 仪 器 行 业 的 生 产 资 源 ,逐
近30多年来贵州三线建设研究现状分析
近30多年来贵州三线建设研究现状分析作者:黄魏田洪远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05期摘要:三线建设研究在贵州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人们不仅仅只从三线建设经济成果上来认识三线建设的成果所在,也应从学术界的角度对三线建设精神文化进行全方位研究。
就贵州对三线建设现状来看,30多年来,对贵州三线建设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学术上的研究经验。
关键词:贵州;三线建设研究;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如今,贵州部分地区也在不断的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弘扬与宣传属于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精髓,如六盘水市主打宣传弘扬根深蒂固的三线精神,六盘水是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对三线建设有着浓厚的感情。
原六盘水市市委书记李再勇曾说过:“三线建设是六盘水市的根、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三线企业是六盘水市的本”、“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如今的六盘水”①,这话流露出三线建设与三线精神对六盘水市发展的重要性,这也说明一座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有属于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
贵州是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省份之一,也是大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省份之一,因为地势险要,符合当时国家实施三线建设基本战略的需要。
进而开展了宏伟的三线建设战略,为贵州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线建设所积累的三线建设历史资料以及“三线人”等活材料,为全国以及贵州学者对三线建设研究提供了原始手稿。
贵州三线建设基本分布与对贵州三线建设研究的具体状况如下:一、贵州三线建设基本分布情况自1964年以来,毛泽东主席根据20世纪60、70年代国际形势以及我国近现代以来重工业区分布情况,推出全国实行以备战为主的战略转移,从而提出了三线建设基本战略。
在全国范围内,以“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口号下,大批的技术人员和学生积极涌现在三线建设的第一线[1]。
20世纪60、70年代的贵州属于西南三线建设重要省份之一(贵州、四川、重庆、云南以及湖南西部怀化、湖北西部湘西等地区),三线战场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及三线基层工人,进行三线建设。
三项建设的历史成就
三项建设的历史成就/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作文园地求职简历党团工会演讲致辞领导讲话总结报告文秘知识合同范本法律文书节日庆典中考作文高考作文个人简历入团申请入党申请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文书写作党团工会入党相关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三项建设的历史成就按照中国军事经济地理区划,我国沿海一带为第一线,中部地区为第二线,内陆地区为第三线。
所谓“三线建设”,就是指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西南(包括湘西、鄂西、四川、云南、贵州)和西北(包括豫西、晋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地区所进行的规模宏大的国防经济建设。
这项建设,从“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964年开始酝酿决策,到七十年代末基本停止,经历了15年左右的风雨历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依据当时的世界形势作出了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利贯当代、功盖千秋,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一)“三线”建设的起因众所周知,全国解放以后,新中国一直处在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战争的威胁下。
进入六十年代,随着中苏两党关系的破裂,两国关系日益恶化,后来又发展到边界地区的武装冲突(珍宝岛之战)。
1962年10月,印度在我西部边界地区挑起事端,中国人民被迫进行自卫还击。
与此同时,退守台湾的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军队也趁火打劫,加紧对我东南沿海一代进行骚扰和破坏,疯狂叫嚣“反攻大陆”。
1964年8月,美国一手制造了“北部湾事件”,将侵越战争规模扩大到越南北方,并对我东南边境地区及内地进行侦察、轰炸和破坏。
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及周边形势,异常严峻。
本来,在六十年代以前,党中央制定并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背靠沙发(苏联)面朝东”,在战略方向上可以专顾美、蒋集团,我国的总体形势还算乐观。
近二十年来关于三线精神的研究综述
摘要:三线精神的内涵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这种内涵是激励广大三线建设者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永续传承的重要精神资源。
建党一百年来,三线精神成为奋进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它的历史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构成了民族精神的底层逻辑,为民族精神的不断弘扬提供了伟力。
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对三线精神的历史生成、价值内涵、历史影响以及如何弘扬赓续三线精神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对三线精神的不同理解及观点。
深入挖掘三线精神所蕴藏的内涵及其价值,是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支撑。
关键词:三线精神;三线建设;研究综述;精神谱系同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的;再次,三线精神的历史影响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最后,三线精神的弘扬赓续要历史与现实相融合。
因此,为进一步赓续三线精神,三线精神相关研究成果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一、关于“三线精神”的逻辑生成研究朱云生、何悦认为,首先,三线精神的历史生成来源于三线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国家战略三线建设的直接产物;其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三线精神的历史底层逻辑,是中华民族对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强大渴望和民族自强;再次,三线精神的历史构成也承载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领导人的主张,充分发挥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最后,三线精神的逻辑生成最终体现在国家需要、策者的角度以及区域空间分布的角度,他提出,将国家战略措施与三线精神内核建立对话是意义深远的[2]。
郑妮以攀枝花为例,从历史维度的角度出发,指出三线精神的历史生成逻辑包含了三个时期,分别是萌芽与酝酿时期、塑造与形成时期和发展与传承时期。
三线精神就是在这样的时期中不断嬗变。
她从党性教育视角的角度出发,认为这种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体现。
“三线精神既同党性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又具有独特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30年来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杨学平(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中共党史专业,天津 300071)摘要:本文对三线建设背景、区域、评价、调整改造、经验教训、与西部大开发关系、与领袖人物关系研究等七个方面,简要梳理近30年的研究概况,并对其学术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三线建设”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战略决策,在我国西南、西北内陆地区进行的以备战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展开,对三线建设的研究不断增多。
据对1980到2010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收录论文的统计(截止2010年12月31日检索),国内学术界发表的有关三线建设的论文大致有241篇。
学术界对三线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三线建设的背景研究三线建设的动因是复杂多样的。
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肖敏,孔繁敏认为三线建设动因一是立足于战争,立足于早打、大打、打原子弹战争,抢时间、争速度。
二是为了逐步改善工业布局。
①持此观点的还有马英民。
②陈东林认为,除了备战和改变中国工业布局这两个动因之外,还有第三个原因,即在资金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投资工业比投资农业更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按照马克思所揭示的经济规律,人类历史到了社会主义时期,总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优先发展重工业可以使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特别是邻国日本战后经济起飞,也大多要经过一个高积累的初期阶段。
所以中国“三五”时期继续用高积累解决工业化问题也是必然的。
③王培从四个方面考察了三线建设的原由。
一是适应战略转变的需要,确保备战任务的落实。
二是三线建设的决策,借鉴了中外现代史上反侵略反压迫战争的经验教训,是中共军事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是要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西部内地的经济建设,创建新的现代化工业基地。
四是毛泽东出于在国内反修防修的考虑,把三线建设也作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重要措施。
④黄荣华认为,三线建设从决策形成到得以付诸实施的原因主要有五点:一是国防原则的绝对化;二是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思想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延续和发展;三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理论的不足以及经济建设中“左”倾指导思想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四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为三线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五是出于均衡生产力布局的需要。
⑤董宝训认为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他从国家安全、工业布局、反修防修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运行规律等①肖敏,孔繁敏.三线建设的决策、布局和建设:历史考察[J].经济科学,1989(2).②马英民.当代中国建设史上的创举——三线建设[J].北京党史研究,1997(1).③陈东林.从吃穿用计划到战备计划[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2).④王培.60年代中期中共转变经济建设方针的原由[J].北京党史研究,1997(1).⑤黄荣华.三线建设原因再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六个方面对影响三线建设决策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①三线建设的背景研究呈现出不断细化的现象,这是研究深入的体现。
但是要取得更大的突破,还有待于发掘更多原始档案文献。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将会寻找到三线建设动因的更多因素。
二、三线建设区域研究以独立的省份或城市为单位进行三线建设研究,是新世纪以来学术界研究三线建设的热点。
分省进行区域研究涉及到了所有三线省份。
戴安林以湖南三线建设为研究对象,认为湖南省西部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湖南的三线建设经历了全面铺开,掀起高潮,逐步结束三部曲。
它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湖南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对当今进行西部大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②晁丽华是研究云南三线建设最权威的学者。
认为云南处于援越抗美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国防一线,同时又是我国地缘国防战略的大后方。
既是“一线”又是“三线”的特殊地缘政治环境,赋予了云南三线建设独特的面貌和经验。
在1964年至1980年的云南三线建设历程中,经历了两个建设高潮。
这场特殊的“备战经济”建设,为保卫边疆安全、巩固国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文章运用一手档案、文献资料真实再现各个阶段的规划部署、实施过程,分析出现的问题,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
③祝德桂认为三线建设对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初具规模,建立了促进贵州经济发展的工业基地;二是贵州的生产力布局有了很大改善,工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是贵州的科学技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贵州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四是建成了以贵阳为枢纽的铁路网创造了贵州经济腾飞的交通条件;五是三线建设的成就是贵州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坚实基础。
④张才良也从贵州入手,回顾了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贵州三线建设的曲折历程,探讨其成败得失,得出了对西部大开发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启示。
⑤汪红娟回顾了甘肃三线建设,得出甘肃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状况及资源条件,成为三线建设的重要省份之一。
同时提出理性地分析甘肃三线建设的得与失,对我们当今的经济建设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⑥代宏刚认为甘肃是三线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省份,三线建设对加快甘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国防工业布局、促进原材料和设备制造业发展、推动城市发展及带动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⑦孙燕京,岳珑认为陕西工业的发展、变化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三线建设紧密相关。
在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强力度的直接投资,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扩张,使陕西工业跳跃式地进入现代工业化的行列。
与此同时,以现代国防工业为主体的陕西工业经济结构日益完善。
但是,陕西工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因此,存在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正视。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确立,陕西工业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又一次新的历史机①董宝训.影响三线建设决策相关因素的历史透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②戴安林.20世纪60-70年代湖南“三线”建设述评[J].文史博览(理论),2009(12).③晁丽华.“国防一线”的“三线建设”——云南三线建设的历史研究[J].学术探索,2009(4).④祝德桂.1964-1978年的三线建设对贵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J].贵州文史丛刊,1995(3).⑤张才良.贵州三线建设述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4).⑥汪红娟.甘肃三线建设述论[J].河西学院学报,2008(3).⑦代宏刚.论三线建设对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遇。
①岳珑从政府宏观规划与地方城市化的关系入手,总结了“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陕西城市化的经验教训,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陕西城市化提供借鉴。
②徐凯希认为三线建设时期,湖北因交通便利,位置适中,成为大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
国家重点投资项目之多,居三线各省前列。
围绕建立三线战略后方基地而展开的五大会战,形成了湖北的钢铁、汽车、石油、电力、化工五大产业基地。
不仅湖北工业的整体实力和布局得到明显改观,同时也为今天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③蒙爱群,覃坚谨对广西三线建设发展的历程作简要回顾,以考证史实,理清脉络,为广西三线建设的研究提供资料参考。
④高新生对新疆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建设概况做了初步探讨和简要评价。
⑤樊丙庚,分析了四川三线建设的情况并总结了其经验教训。
⑥张凤琦以重庆城市化为切入点,认为当代重庆城市现代化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一五”时期、三线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如果说“一五”时期的恢复性发展奠定了重庆现代工业的基础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基础,改革开放时期是重庆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时期的话,那么,三线建设时期则促成了重庆现代工业体系和现代卫星城镇体系的形成。
三线建设对于促进重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特定时期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和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也留下了许多历史教训。
⑦刘吕红,阙敏突破以省份为对象来研究三线建设,从更微观的角度选择了攀枝花市进行研究。
认为,攀枝花是一座年轻的资源型城市,其形成与三线建设紧密相关。
攀枝花城市形成路径以攀钢基地为基础而形成攀枝花城市。
影响攀枝花城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形势判断是背景;资源禀赋是基础;区位特别是条件;政府组织是动力。
⑧三线建设的区域研究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有些高校研究生还把此课题作为毕业论文来研究。
但是研究者大多都是以某个省为研究对象,很少有人把某个城市、县城为研究对象。
三线建设兴起了一大批城市,不应该忽视这些因三线建设而兴起的城市。
三、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对比研究中共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以后,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三线建设,把三线建设作为建国以后的第一次西部开发,并将它与如今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加以比较研究,得出为现今西部大开发提供借鉴。
这方面发挥了能为现实服务的功能,成为推动研究三线建设的巨大动力。
于霞认为三线建设是六七十年代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为改善工业布局、加强国防建设、进行战备而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
当年的三线建设为今日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今日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
总结三线①孙燕京,岳珑.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与陕西工业[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②岳珑,王涛.政府宏观规划与地方城市化——“一五”计划、“三线”建设与陕西城市化初探[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1).③徐凯希.湖北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3(10).④蒙爱群,覃坚谨.广西三线建设的概况[J].传承,2008(2).⑤高新生.新疆三线建设初探[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⑥樊丙庚.四川“三线”建设[J].城市规划,1988(6).⑦张凤琦.论三线建设与重庆城市现代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7(8).⑧刘吕红,阙敏.“三线”建设与四川攀枝花城市的形成[J].唐都学刊,2010(6).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今日的西部大开发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①李相合,陈红认为三线建设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中央政府的战略指导和扶持,是西部开发的保证;基础建设是西部地区开发的重要条件;引进科学技术和培育科技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决策者思想观念更新是西部大发展的重要前提。
同时,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训: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会威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主体单一化,会束缚经济的发展;资金渠道的单一,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忽视地区特色经济,会使经济缺乏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