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火灾事故.年月日,江苏省石油化工学院化工楼一实验室发生火灾,烧毁了该实验室全部设备。
.年月日,广东工业大学号楼三楼化工研究所的一个化工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二人重伤,三人轻伤,其中一人生命垂危。
.年月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栋理化实验室,由于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火灾,造成整栋大楼烧毁,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年月日,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室发生化学原料爆炸,该实验室堆放着很多研究用的化学原料,爆炸可能是因电线短路引起的。
.年月日,浙江中医学院实验楼发生火灾,随后发生轻微爆炸,实验室内堆放着乙醇、丙酮、食用醇等化学危险物品,周围其他实验室也有不少化学危险品,食用醇就有左右,要是大火引爆这些化学危险品,后果相当严重。
.年月日,北京化工大学一实验室突然发生猛烈爆炸,爆炸事故中共造成名教师受伤。
.年月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间实验室突发大火,两间实验室中全是实验用的器材及化学试剂和液氯气罐等易爆品,大火烧掉了两间实验室及其中物品。
.年月日,长沙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发生火灾,该实验室里的化学物品全部被烧毁,所幸隔壁其他实验室没有受到影响。
二、化学实验类事故.封管事故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硫酸亚铁,原料,加热温度℃。
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
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
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盐酸气伤人事故年月日某军校化学实验室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高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
在。
实验室事故案例

实验室事故案例实验室作为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场所,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地方,然而在实验室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给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实验室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化学品泼溅事故。
某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名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腐蚀性强的化学品溅到了手部。
由于没有及时进行紧急处理,导致手部严重灼伤,甚至造成永久性伤害。
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实验人员在操作时没有佩戴好防护手套,缺乏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案例二,实验仪器故障引发火灾。
一家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时,由于实验仪器长期使用未进行维护保养,导致仪器发生故障,最终引发了火灾。
火灾不仅造成实验室设备严重损坏,还给周围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
事后调查发现,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案例三,实验室排风系统故障导致中毒事故。
某实验室的排风系统长期存在故障,但实验人员为了完成实验任务,依然在有毒气体环境中进行操作。
结果造成多名实验人员因吸入有毒气体而中毒,幸好及时送医抢救,但也给实验室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事后检查发现,实验室管理人员对排风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严重疏忽,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实验室事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规范、设备维护保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我们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务必要加强安全意识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实验室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共同维护好实验室的安全环境。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1.油浴燃烧事故
肇事油浴
打落的反应瓶
1.油浴燃烧事故
事故原因 实验时, 试剂滴落到油浴中, 因油浴未及时更换, 导致事故的发生。
经验教训 经常更换油浴。
(另: 水泵的循环水必须经常更换)
2.爆炸事故
时间: 2019.11.9
事故经过: 用1,4-丁炔二醇和氯化亚砜在吡啶存在下制备4-氯-丁炔-1-醇, 反应 完成后用乙醚萃取。经水洗干燥后在常压下蒸去乙醚和苯, 剩下500mL 有机物, 用水泵减压蒸馏, 蒸出产物。加热温度110-120℃, 减压20mmHg, 反应瓶 1000mL。当蒸出150 mL产品时, 内温急剧上升失去控制, 随即发生爆炸。由于 通风柜的拉门处于关闭状态, 没有造成人员受伤。该反应曾多次重复做过, 因 反应量很小, 未曾发生事故。
8.多氮化合物爆炸事故
时间: 2019.11.22
事故经过: 当日上午11:00左右, 当事 人完成反应后的处理工作。她用油 泵抽干氨基四氮唑的溶剂后, 用牛角 匙刮取附在瓶壁上的产物, 即发生了 爆炸, 碎玻璃将她的脸和左手手指炸 伤。
爆炸后, 通风柜防爆玻璃门被碎玻璃 击穿的小孔, 分液漏斗被击碎。
点评: 处理醚类溶剂必须非常小心, 它不仅易燃而且易爆。回流溶剂不开冷凝 水, 是一种严重的違规操作。
13.色谱操作
•经过: 2019年7月, 某化验室正准备开启的一台102G型气相 •色谱仪柱箱忽然爆炸。柱箱的前门被炸到2米多远, 已变形, 柱箱内的加热丝、 热电偶、风机等都损坏。
•事故原因: 2个月前维修人员把色谱柱自行卸下, 而另一名化验员在不知情的 情况下, 开启氢气, 通电后发生了这起事故。当时, 幸亏这名化验员站在仪器 旁边, 幸免了伤害事故。化验员在每次开机前都应检查一下气路, 仪器维修人 员对仪器进行改动后, 应通知相关的使用人员并挂牌, 而2人都没有按规定操 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案例一:实验室感染事件背景某大学生物实验室进行了一项新型病毒的研究,涉及高风险的生物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安全操作措施不严格,导致实验室发生了感染事件。
事件经过一名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操作时不慎将病毒样本泼洒到了自己的身上。
由于实验室没有及时发现,该研究人员没有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后果由于病毒的传播,不仅该研究人员自身受到了感染,还进一步导致了实验室其他人员的感染。
虽然最终控制住了病毒的传播,但是整个实验室的研究计划被迫中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案例二:生物废物处理失控事件背景某医院设有生物废物处理中心,负责处理医院产生的生物废物。
然而,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了一起废物处理失控的事件。
事件经过处理中心的职工在操作废物处理设备时疏忽大意,导致废物溢出。
该废物中含有多种病原体和有毒物质,泄漏后迅速扩散到周围环境。
后果废物的泄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和水体质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而且,医院声誉受损,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诉讼和罚款。
案例三:实验室火灾事故背景一家化工公司的实验室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该实验室主要进行高风险化学品的研发实验。
事件经过由于未能及时发现实验室内一台仪器发生故障,导致该仪器起火。
火势迅速蔓延,无法迅速控制,实验室内的人员被困住。
后果火灾事故导致实验室内的人员受伤,部分人员甚至不幸身亡。
此外,实验室内的设备和实验样品也被损毁,对公司的研究进程和投资造成严重影响。
结论以上三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故发生,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加强人员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紧急处理机制。
在实验室工作中,确保生物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化学试剂混合爆炸事故。
话说在某个高校的化学实验室里,有个年轻又有点莽撞的学生小明。
实验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就像一个装满神秘魔法药水的宝库。
这天,小明在做一个自己“突发奇想”的实验。
他看到一瓶强酸和一瓶有机溶剂放在旁边,也没多思考,就想看看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
他完全忽略了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在玩火。
当他把强酸慢慢倒入有机溶剂的瞬间,就像点燃了一颗隐形的炸弹。
“轰”的一声,剧烈的爆炸发生了。
玻璃容器被炸得粉碎,碎片像子弹一样四处飞溅。
化学试剂也溅得到处都是,周围的仪器设备都被炸毁了一部分。
幸运的是,小明当时戴着护目镜,眼睛没有受伤,但他的脸和手臂还是被玻璃碎片划伤了,流着血,看起来特别狼狈。
实验室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就像恶魔释放出的毒气。
其他同学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吓了一跳,整个实验室陷入了混乱之中。
这就是典型的因为不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随意混合化学试剂而导致的严重事故。
在实验室里,每种化学试剂都有自己的“脾气”,不能随便乱搭配,就像不能随便给人乱吃药一样。
二、火灾事故。
有一个研究机构的实验室,里面的研究员们每天都在忙碌地进行各种实验。
其中有一个角落,堆放着一些实验用过的滤纸,这些滤纸之前接触过一些易燃的化学物质。
有一位研究员老张,他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实验室里抽烟。
尽管实验室有明确规定禁止吸烟,但老张觉得自己就抽一小会儿,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就像很多心存侥幸的人一样。
他点燃香烟后,不小心把烟灰弹到了旁边堆满滤纸的地方。
那一点点烟灰就像一个小小的火种,掉到了充满易燃物质的滤纸堆里。
瞬间,小火苗就冒了出来,开始慢慢地吞噬着滤纸。
一开始,老张还想着用脚踩灭,可是火势蔓延得太快了。
那些滤纸就像干柴遇到了烈火,“呼呼”地燃烧起来。
火势迅速扩大,很快就烧到了旁边的一些木制的实验台和摆放着的化学试剂。
实验室里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实验室是科研、教学和生产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实验室内涉及到各种化学试剂、高压设备、高温设备等危险因素,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以下将介绍几起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某大学化学实验室在进行有机合成实验时,一名学生因操作不慎,将乙醇和硫酸铜混合,导致瓶内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学生因窒息而晕倒。
事故发生后,实验室人员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紧急救援措施,导致学生受伤严重。
案例二:某医院临床实验室在进行细菌培养实验时,由于无菌操作不当,导致培养皿内的细菌外泄,造成实验室内的环境污染。
部分实验室人员因接触细菌而感染,导致院内传染病疫情暴发。
案例三:某化工企业实验室在进行新产品试验时,由于未能正确识别化学试剂的性质,导致试验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实验室内部设备受损,部分人员受伤。
以上案例反映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管理不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为了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一、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实验室管理者应该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每一个实验操作都符合规范和标准。
三、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
实验室管理者应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四、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实验室管理者应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紧急救援。
通过以上几点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实验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安全运行。
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实验室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
医学专业实验室安全案例

医学专业实验室安全案例一、细菌培养皿的“出逃”风波。
在我们学校的医学实验室里,有个同学叫小李,他正在做细菌培养实验。
这细菌啊,就像一群小小的、看不见的调皮蛋,被关在培养皿这个小房子里。
那天,小李可能是被旁边正在讨论的新游戏给分了神。
他做完实验后,没有按照规定把培养皿密封好,就急急忙忙去和小伙伴聊天了。
这就好比你出门没锁好门,里面的小坏蛋们就开始蠢蠢欲动啦。
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同学经过这个实验台,不小心碰了一下。
好家伙,那没密封好的培养皿就像滑滑梯一样,直接从桌子上滑了下去,“啪”的一声摔在地上。
培养皿里的细菌就这么一下子被释放到了空气中。
这可不得了啊!你想啊,这些细菌要是致病性的,那就像是一群小怪兽被放出来搞破坏了。
实验室瞬间紧张起来,大家都不敢乱动,生怕把这些细菌吸进身体里。
导师知道后,脸都绿了,赶紧启动了实验室的应急预案。
所有人都得消毒,实验室要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消毒处理,这一通忙活下来,大家都累得够呛,小李也被导师狠狠批了一顿,就像被暴风雨洗礼了一样。
从那以后啊,小李每次做实验都像个小卫士一样,对实验用品的处理可谨慎了。
二、化学试剂的“混合魔法”事故。
有这么一次,在实验室里有两个同学,一个是急性子的小王,一个是迷迷糊糊的小张。
他们俩在做不同的实验,小王在研究一种检测血液中某种成分的试剂,需要用到酸性溶液。
小张呢,在做细胞染色实验,用到了碱性溶液。
本来这两个实验台是分开的,但是那天实验室里人特别多,东西也有点杂乱。
小王手忙脚乱地找他的酸性试剂,结果一不留神,拿错了瓶子,把小张的碱性试剂当成自己的酸性试剂就往自己的实验样本里倒。
这一倒可就像是点燃了一个小炸弹。
瞬间,那反应就像火山爆发一样,溶液开始冒泡、冒烟,还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
小王和小张都被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旁边的同学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得尖叫起来。
导师听到动静后赶紧跑过来,一边疏散同学,一边处理这个“危险现场”。
幸运的是,他们使用的试剂量不是特别大,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各类型实验事故案例

各类型实验事故案例一、化学实验事故案例。
1. 浓硫酸飞溅。
我有个同学,那时候在学校做化学实验,可虎了。
要把浓硫酸从一个大瓶子往小试管里倒。
他也没好好看操作规范,就直接拿着大瓶子“咕噜咕噜”倒。
结果呢,硫酸溅出来了。
就像个小恶魔一样,一下子就飞到他手上和旁边同学的衣服上。
他那手啊,瞬间就被烧得发白,疼得他嗷嗷叫。
旁边同学的衣服也被腐蚀出好几个洞,就像被小怪兽咬了似的。
还好老师就在旁边,赶紧带着他去冲洗,然后送去医务室处理,可真是吓死人了。
2. 氢气爆炸。
有个实验室里,一群人在做制取氢气的实验。
他们把锌粒和稀硫酸放在一起反应制取氢气,然后想把氢气收集起来做个小测试。
可是呢,有个冒失鬼,在还没检验氢气纯度的时候,就拿着个打火机在氢气发生器旁边晃悠。
他可能是想看看有没有气泡产生之类的,脑子一抽就打火了。
“轰”的一声,那个装置就爆炸了。
玻璃碎片到处飞,就像放烟花一样,不过这“烟花”可不好玩。
大家都被吓傻了,有个同学的眼镜都被炸飞了,还好只是些皮外伤,要是再严重些可就不得了了。
二、物理实验事故案例。
1. 电学短路起火。
我听说过这么个事儿。
在一个物理实验室里,大家在做电路连接的实验。
有个同学啊,那电路连接图都没看明白就开始动手。
他把电线乱接一通,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用一根导线给连起来了,这可就是短路啊。
瞬间,那根导线上就开始冒烟,然后“噗”的一下就起火了。
就像一条小火龙在电线上跳舞一样。
周围的同学都吓了一跳,还好实验室有灭火设备,老师也赶紧过来处理,才没酿成大祸。
不过那根被烧得黑乎乎的导线就像一根烧焦的小树枝,可搞笑又可怕。
2. 激光伤眼风险。
有个研究激光的实验室,里面的激光设备可高级了。
有个新去的研究生,对那些设备充满了好奇。
他在没有戴护目镜的情况下,就凑到激光设备前去看激光的光路。
那激光啊,就像一把无形的小剑。
他刚凑过去,就感觉眼睛一阵刺痛,就像被小针猛扎了一下。
后来去医院一检查,视网膜有点受损了。
他后悔得不行,就像丢了最心爱的玩具一样,一直在念叨要是听师兄师姐的话,戴好护目镜就好了。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一、生物实验室事故案例1.200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实验室发生一起生物安全事故,当时的实验室正在研究一种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症”的疾病。
当时,一名有38岁的研究人员在做一项试验时,浓度调节失误,导致试验中病原体浓度超标。
该研究人员发病后,其手部、口、鼻等处出现局部发红、发痒症状,具有明显的炎性反应。
2.2011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某动物实验室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当时的实验室正在研究基因编辑功能。
研究实验并未受到很好的指导,实验人员试验技术还不完善,导致接触该病毒的生物容易感染。
结果,该实验室发生多起感染者,而且该病毒不能得到有效治疗,最终导致多人死亡严重损害了实验室安全。
3.2019年,上海某实验室发生一起事故,其实验室当时正在进行低温实验,目的是在低温情况下检测某病毒的致病性。
实验室研究人员因为技术不熟练,忽略了低温实验的安全设置,使得实验房间的温度非常低。
最终,尘埃、烟雾等污秽物进入了实验室,以及尘埃引起的实验室呼吸道疾病,导致实验室中的多名研究人员发病,一名研究人员危重。
二、机械实验室事故案例1.2013年,某欧洲中部的汽车实验室发生一起机械安全事故,当时实验室正在研究货车引擎工作机理。
实验室当时没有进行恰当的安全检查,负责实验的主管人员选取畸形零件,以及施加了过大的力量,导致实验失控。
最终,实验室中多名研究者受伤,严重损害了实验室的安全和设备。
2.2017年,以色列的埃里克大学的电气实验室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当时的该实验室正在研究先进的电力分布控制系统。
由于实验室中有一处电源接线失误,导致实验室内漏电,电量非常大,这不仅导致实验室中漏电火灾,而且研究人员受到电击,从而极大的损害了实验室的安全。
3.2018年,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某装备实验室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当时的该实验室正在研究地下矿山机械的安全性能。
由于实验室没有做好充分的安全检查,没有对装备的可信度进行考察,因此在实验过程中结构零件因损坏而造成坍塌,最终导致实验室中多名研究人员受伤,事故损失严重,严重影响了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安全事故警示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警示案例一、“爆炸的酒精灯”咱先来说说这个酒精灯引发的“惨案”。
有个实验室的小伙伴,那是个急性子。
那天做实验的时候,他刚把酒精灯点着,突然发现旁边的一个试剂瓶标签没贴好,就想赶紧去处理。
他完全忘记了酒精灯还在燃烧,就这么随手一挥,胳膊肘把酒精灯给碰倒了。
你猜怎么着?那酒精灯里的酒精就像找到了自由的方向,“哗”地流了一地。
这还没完,旁边正好有个加热设备,温度那叫一个高啊。
这酒精一沾到热乎的地方,瞬间就着了起来。
小火苗“噌”地一下就变成了大火球,整个实验台都被火苗包围了。
这小伙伴当时就懵了,还好旁边的人反应快,拿着灭火器冲过来一阵猛喷,总算是把火给扑灭了。
不过呢,实验台上的那些仪器、试剂可就遭了殃,损失惨重啊。
从这事儿以后,大家在实验室里都特别注意酒精灯周围的东西,谁也不敢乱放东西或者毛手毛脚的了。
二、“错用强酸的悲剧”还有一个事儿,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特别后怕。
有个学生在实验室做化学实验,要用到一种酸,但是他呢,没仔细看试剂瓶上的标签。
那瓶强酸和旁边的一瓶弱酸长得有点像,他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拿错了。
按照他的实验步骤,就把这拿错的强酸当成弱酸开始操作。
当他把强酸往反应容器里加的时候,那反应可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失控了。
强酸的腐蚀性大家都知道,一下子就开始腐蚀容器,还“噗噗”地往外冒刺鼻的烟。
这学生吓坏了,手忙脚乱地不知道该怎么办。
好在实验室老师听到动静赶紧跑了过来,采取了紧急措施,把这个反应给终止了。
但是那学生的手还是不小心被溅出来的酸液给灼伤了,疼得他直叫唤。
从那以后啊,大家在实验室拿试剂的时候,都会看了又看,确认好几遍才敢用,就怕再发生这种低级错误。
三、“被忽视的通风橱”有一天,一个组员在做这个合成实验的时候,嫌麻烦就没把通风橱的门完全拉下来。
他心想,就这么一点气体,应该不会有啥大问题吧。
结果呢,随着实验的进行,那些有毒气体就慢慢在实验室里弥漫开来。
其他的小伙伴们开始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还觉得头晕眼花的。
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典型案例

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典型案例一、化学试剂混合引发的“小爆炸”在某高校的化学实验室里,有个特别调皮的学生叫小李。
那天啊,他就像个瞎捣鼓的小魔法师。
实验室里有一瓶强酸和一瓶不知道啥成分的试剂,这俩瓶子就像两个定时炸弹放在那。
小李呢,脑袋一抽,没仔细看说明,就把这俩试剂给混合到一起了。
好家伙,瞬间就像过年放鞭炮似的,“砰”的一声,虽然规模不大,但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
还好大家都戴着护目镜啥的,没造成啥严重的伤害,就是把实验室的一个小角落搞得乱七八糟的。
这事儿啊,给整个实验室敲响了警钟。
从此以后,导师每天都要像个唠叨的老母鸡一样,反复强调看清楚试剂说明再操作。
二、生物样本泄露的“小恐慌”还有一个生物实验室,他们在研究一种特殊的细菌样本。
这个实验室的管理有点松松垮垮的,就像个没有纪律的小部落。
有个研究生小王,在转移细菌样本的时候,不小心把装样本的小瓶子给打翻了。
那些细菌就像一群被释放的小恶魔,开始在实验室的台子上蔓延。
小王当时就懵了,不知道该咋办。
好在旁边的师兄师姐比较有经验,赶紧启动了紧急处理程序,又是消毒,又是密封受污染区域的。
但是啊,这消息还是传出去了一点,搞得实验室外面的同学都有点小恐慌,看到这个实验室的人都像看到瘟神一样躲得远远的。
从那以后,这个实验室就进行了严格的整顿,进出都得像过安检似的。
三、电气设备短路引发的“小火灾”在工程学院的一个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
这里面有个设备就像个老古董,线路都有点老化了,可大家都没太在意。
有一天,一个叫小张的同学正在做实验,他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操作着设备。
突然,设备“滋滋”冒了几下火花,接着就冒烟了。
小张一开始还以为是设备正常的小故障呢,还在那捣鼓。
没一会儿,火苗就窜起来了。
他这才慌了神,大喊“着火了”。
幸好实验室里有灭火器,大家七手八脚地把火给扑灭了。
那台设备算是彻底报废了。
这事儿之后,学校就组织了大规模的实验室电气设备检查,那些有问题的设备都被像抓坏蛋一样揪了出来,进行维修或者淘汰。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实验室是科研人员进行实验研究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实验室工作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起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
案例一,化学品泼洒事故。
某实验室进行化学试验时,一名实验员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高浓度腐蚀性化学品泼洒到自己身上,导致皮肤严重灼伤。
事故发生后,实验员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导致伤势加重。
最终,实验员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幸运地脱离了生命危险。
案例二,实验仪器故障事故。
一台实验室常用的离心机因长期使用而出现故障,当实验员在进行离心分离实验时,离心机突然发生故障,导致离心机高速旋转的转子脱落,差点伤及实验员的手部。
幸运的是,实验员在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了正确的紧急处置措施,避免了更严重的伤害。
案例三,实验室火灾事故。
在一次实验中,实验员在操作时未能正确使用明火,导致实验室发生火灾。
由于实验室内存放了大量易燃化学品,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幸运的是,实验室人员迅速采取了灭火措施,并成功将火灾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以上案例反映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人为操作不当、设备故障、化学品泄漏等。
为了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加强实验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实验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设备,确保实验仪器的正常运转;3. 合理规划实验室布局,严格管理化学品的存放和使用;4. 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提高实验室人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通过以上案例和安全管理措施的提出,希望能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保障实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在实验室工作中,安全事故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风险,它可能给实验室工作人员和设备带来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起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一,化学品泄漏。
某实验室在进行化学试验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一种有毒化学品泄漏,造成了实验室工作人员中毒。
事故发生后,实验室工作人员立即进行了应急处理,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操作人员没有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同时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了化学品泄漏。
案例二,实验室火灾。
某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时,由于实验台上的电热器故障引发了火灾,造成了实验室设备损坏和部分实验室工作人员受伤。
事故发生后,实验室工作人员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实验台上的电热器长时间使用,导致了设备故障并最终引发了火灾。
案例三,实验室爆炸。
某实验室在进行化学合成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了实验室内的化学品发生了爆炸,造成了实验室严重损坏和部分实验室工作人员受伤。
事故发生后,实验室工作人员立即进行了紧急疏散,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操作人员在进行化学合成实验时,使用的化学品比例不当,导致了化学品发生了爆炸。
以上三起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都是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化学品管理不当导致的。
我们可以看到,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定期检查设备,合理管理化学品,就能够有效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希望大家在实验室工作中时刻牢记安全第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和教训

安全伴随着大家每一天的生活、 学习和工作,只有你时时具备安全意 识,事事具有安全意识,才能愉快的 度过每一天!
我们做实验,特别是化学实验, 更应强化安全意识!
也许你会觉得安全事故离我们遥远, 看看下面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安全事件 吧!
9
所内案例:违章操作 误伤手指
六. 乙醚爆炸事故
责任人:某某 时间:2019.7.6 地点:1#210
事故经过:
当事人对所合成的产品进行后处理,即用石油醚提纯产品。 反应瓶2升,石油醚1000毫升(30℃-60℃),电热套加热回流, 冷凝水冷却,至中午11时左右突然发现通风柜内有火花闪烁, 接着发生爆炸。爆炸引燃了电热套和周围的纸张,当事人立即 拔下电热套插座,并使用灭火器将火扑灭。
教训:废液处理不当。
24
所外案例:中科院化学所实验室起火
2009年2月27日晚6点左右,中科 院化学研究所一实验室起火,室 内部分器材被烧毁。事发后,三 名保安因吸入烟气被熏倒。事发 后,双榆树消防中队和亚运村消 防中队先后赶往现场,在化学研
究所外拉起了近百米的警戒线。
化学所起火原因是一个以液体乙醇作为循环液体的小型冷却装置的塑料管老化, 泄漏出的乙醇引起了起火。该实验室在实验楼的五楼顶楼,烧毁一个通风橱,失 火面积约3平方米。
浙江大学博士生实验室死亡事件
2009年7月3日中午12时30分许,浙大理学院化学系博士研究生袁某发现 博士研究生于某昏厥倒在催化研究所211室,便呼喊老师寻求帮助,并拨 打120急救电话。袁本人随后也晕倒在地。12时58分,120急救车抵达现 场,将于某和袁某某送往省立同德医院。13时50分,省立同德医院急救 中心宣布于某抢救无效死亡。袁某某留院观察治疗,于次日出院。 经初步调查发现,浙大化学系教师莫某某、浙江某高校教师徐某某,于 事发当日在化学系催化研究所做实验过程中,存在误将本应接入307实验 室的一氧化碳气体接至通向211室输气管的行为。莫某某、徐某某的行为 涉嫌危险物品肇事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实验室安全事故是指在实验室工作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甚至环境污染的事件。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给实验室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化学品泄漏事故。
某实验室在进行化学试验时,由于操作不慎导致一种腐蚀性较强的化学品泄漏。
由于实验室通风设施不完善,化学品蒸气扩散到周围空间,造成实验室工作人员呼吸道不适,部分人员出现呕吐、眼睛灼痛等症状。
事故发生后,实验室工作人员立即进行了紧急疏散,并进行了相应的急救和处理。
事故原因主要是操作不当和通风设施不完善。
案例二,火灾事故。
某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由于高温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室内发生火灾。
由于实验室内存放了大量易燃物品和化学试剂,火势蔓延迅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扑救,并进行了相关善后工作。
事故原因主要是设备故障和物品存放不当。
案例三,实验器材损坏事故。
某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由于实验器材老化或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器材损坏。
损坏的实验器材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给实验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事故发生后,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器材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修,以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事故原因主要是设备老化和操作不当。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要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实验室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实验人员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二是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确保实验室通风、消防等设施完善;三是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实验室安全生产。
总之,实验室安全事故是一件严重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实验室工作环境。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8.润滑油开口闪点分析燃烧事故
某厂化验室做润滑油开口闪点分析,当班化验员做实验时加热速度过快, 使润滑油很快达到燃烧温度,遇火发生爆炸。化验员当时慌了手脚,没 有采用旁边的灭火器灭火,而是大叫起来,结果在通风橱风力作用下, 火焰更大、烟雾弥漫,其他人听到喊叫声冲进化验室,及时用灭火器将 大火扑灭。灭火后发现整个木制通风橱被烧的面目全非,玻璃都被烧变 了形。
水与钠反应:2Na+2H2O===2NaOH+H2↑
5.打翻试剂
小知 识
石油醚是无色透明液体,有煤油气味。主要为戊烷和己烷的混合物。易 燃易爆,与氧化剂可强烈反应。闪点(℃):<-20。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且 有浓烈的黑烟,完全燃烧时不产生任何烟雾。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 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事故原因:主要是化验员为了加快蒸馏速度,调大加热功率,撤掉石棉 网,烧瓶内的液体太多,同时蒸馏瓶壁太薄,质量差。
小 知
蒸馏实验小细节:
识
10.色谱仪柱箱爆炸事故
2002年7月,某化验室正准备开启的一台102G型气相色谱仪柱箱忽然爆炸。柱箱的前 门被炸到2米多远,已变形,柱箱内的加热丝、热电偶、风机等都损坏。事故原因是2 个月前一名维修人员把色谱柱自行卸下,而另一名化验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启氢 气,通电后发生了这起事故。当时,幸亏这名化验员站在仪器旁边,幸免了伤害事故。
小 硝基甲烷(易制爆),该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 知 部门管制。禁配物:强还原剂、酸类、碱类、卤代烷烃、金属氢化物、 识 金属烷氧化物、氨、胺类等。
试验检测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试验检测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化学试剂混合爆炸事故。
话说有这么一个实验室,里面的工作人员呢,就像一群在魔法世界里探索的小巫师,不过有时候魔法也会失控。
有个年轻的实验员小李,他那天可能是脑子被门夹了一下,有点迷糊。
实验室里有一瓶强酸和一瓶强碱,这俩东西就像一对冤家,平时都得小心翼翼地分开存放。
可小李呢,他可能在想自己是不是能创造个什么新的化学奇迹,在没有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的情况下,就把这两种试剂混合在了一起。
刹那间,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容器里“轰”的一声就炸了。
玻璃碎片到处乱飞,小李的脸都吓白了,幸好他当时戴着护目镜,眼睛才没受伤,不过手上还是被玻璃碴子划了好几道口子。
这就告诉我们啊,化学试剂可不是闹着玩的,千万得按照规定来,别乱搞什么“创新组合”。
二、高速离心机事故。
还有一个实验室里的大“家伙”——高速离心机。
这东西转起来的时候就像一个超级旋风小陀螺,转速那叫一个快。
有个叫老王的实验员,他那天着急忙慌的,为啥呢?因为他约了人下班后去喝酒,想着赶紧把实验做完。
他把样品放到离心机里的时候,没有仔细检查样品管的密封性。
这就好比给一个装满水的破袋子系在一个高速旋转的轮子上,能不出事吗?离心机刚转起来没多久,就因为样品泄漏失去了平衡。
整个离心机就像发疯了一样,开始剧烈摇晃,然后“哐当”一声,从实验台上掉了下来。
这可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差点没把心脏病吓出来。
老王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好在没有人被砸到,但是离心机可就报废了,实验室还得停工好几天来处理这个烂摊子。
所以啊,再着急也不能在设备操作上马虎,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引发大事故。
三、电气设备触电事故。
再讲讲电气设备方面的事儿。
在一个电气实验室里,有一台老旧的检测设备,电线都有点破破烂烂的,就像一个上了年纪、衣衫褴褛的老人。
小张是这个实验室的新人,对这个设备还不是很熟悉。
他在操作设备的时候,发现设备有点接触不良,这时候他没有按照正确的程序,比如说先切断电源再检查。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附件2: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官方版)一、火灾事故1.2001年5月20日,江苏省石油化工学院化工楼一实验室发生火灾,烧毁了该实验室全部设备。
2.2001年11月20日,广东工业大学5号楼三楼化工研究所的一个化工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二人重伤,三人轻伤,其中一人生命垂危。
3.2002年9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栋理化实验室,由于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火灾,造成整栋大楼烧毁,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4.2003年1月19日,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室发生化学原料爆炸,该实验室堆放着很多研究用的化学原料,爆炸可能是因电线短路引起的。
5.2003年5月31日,浙江中医学院实验楼发生火灾,随后发生轻微爆炸,实验室内堆放着乙醇、丙酮、食用醇等化学危险物品,周围其他实验室也有不少化学危险品,食用醇就有250kg左右,要是大火引爆这些化学危险品,后果相当严重。
6.2003年6月12日,北京化工大学一实验室突然发生猛烈爆炸,爆炸事故中共造成3名教师受伤。
7.2004年8月24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间实验室突发大火,两间实验室中全是实验用的器材及化学试剂和液氯气罐等易爆品,大火烧掉了两间实验室及其中物品。
8.2004年10月16日,长沙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发生火灾,该实验室里的化学物品全部被烧毁,所幸隔壁其他实验室没有受到影响。
二、化学实验类事故1.封管事故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
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
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
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2.盐酸气伤人事故2005年8月2日某军校化学实验室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高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
实验室典型16个安全案例,请耐心看完,不要让悲剧重演

实验室典型16个安全案例,请耐心看完,不要让悲剧重演实验室ISO17025 实验室ISO17025 2022-02-28 16:36 实验室安全典型案例1.一位同事忘记关加热套,温度过高,超了温度计量程,“嘭”温度计裂开了。
2.一位同事给冰箱换插排后,忘记打开电源开关,第二天发现:冰箱里的样品全坏了,昂贵的药品,基本上全报废了。
3. 某大学气相室发生爆炸!原因是:采用的是系列进样,且整个上午都不在实验室,可能是载气不纯造成的,结果同一楼层实验室的人遇难!!4.夏天由于太热,进入分析室后,看桌上放有矿泉水(刚取回的二甲苯),拿起就喝,结果导致中毒!!5.同事在实验时,把高氯酸看成了稀释的硫酸溶液,猛然"碰"的一声,爆炸了.6.配洗液,应该用重铬酸钾和硫酸,可当事人用错了,加了高锰酸钾,硫酸喷溅出来,造成面部严重烧伤。
7.消化时,浓硫酸加得太快,与样品剧烈反应,从瓶口冲出来,手被灼伤;消化快到终点时,没人看守,后来酸液被蒸干,发生爆炸,劈劈啪啪像放鞭炮一样;8.做污水COD,加热回流时没人在现场,中途停水,当发现时瓶中的溶液已经蒸发大半,试验失败。
9.卸货的的人不带防酸手套,有一桶氢氟酸盖子没盖紧,溅到了工人手上一点儿,当场用大量的水洗,然后被送到医院,尽管很及时,但被腐蚀得露出了骨头。
10.酒精灯不慎摔掉地上而引发附近的沙发起火,他一着急就用穿着凉鞋的脚踩熄火源。
结果火未踩熄脚却被烧伤。
11.化验员在开启0.2mol/L硫酸溶液时,由于磨口塞与瓶口粘连,用力旋转,不慎将瓶颈拧断,左手食指一根筋断裂,不能自由弯曲,手术后治愈。
12.往酒精灯里加酒精时,酒精外泄,实验台、手和袖口上都洒上了酒精.又急着点燃了酒精灯,结果实验台、手上和袖口的酒精燃烧,手被烧坏。
13.配制稀硫酸时错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结果发生猛烈飞溅,面部严重烧伤。
14.某大学一工作人员,误将冰箱中含苯胺的试剂当酸梅汤喝了引起中毒,原因是冰箱中曾存放过工作人员饮用的酸梅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在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
虽然知道许多化学药品易燃易爆,一些化学药品对身体有害,但是每天都要接触这些东西,安全意识也就逐渐淡漠了。
有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不当和粗心大意酿发的人为责任事故;有因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有因自然现象酿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爆炸性事故的发生,多为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或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易燃爆物品泄漏,遇火花引发爆炸。
1.封管事故
李某在进行实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
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
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
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
2.误操作事故
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加到氢氧化钠中。
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
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
李某叫来同事请教解决方法,爆炸就发生了,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事故原因:由于当事人在加药品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用化学试剂而造成的。
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
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3、实验室微生物感染
在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感染事件中,28名师生被发现感染布鲁氏菌——一种乙类传染病(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炭疽病等20余种传染病并列)。
曾令全社会恐慌的2003年的非典疫情,也曾一度传出病毒源自实验室泄露的说法。
虽然并未得到证实,但在新加坡、台湾和北京,后来发生的三起实验室感染非典事故,都是实验员未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与病原微生物标准操作。
4.某化验室新进一台3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分析人员调试过程中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窗户内层玻璃全部震碎,仪器上的盖崩起2m多高后崩离3m多远。
当场炸倒3人,其中2人轻伤,一块长约0.5cm碎玻璃片射人另1人眼内。
事故原因:仪器内部用聚乙烯管连接易燃气乙炔,接头处漏气,分析人员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安全检查不到位。
5.某化验室正准备开起的一台102G型气相色谱仪柱箱忽然爆炸。
柱箱的前门飞到2m多远,已变形,柱箱内的加热丝、热电偶、风机等都损坏。
事故原因:2个月前一名维修人员把色谱柱自行卸下,而另一名化验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启氢气,通电后发生了这起事故。
幸亏这名化验员站在仪器旁边,幸免了伤害事故。
化验员在每次开机前都应该检查气路,仪器维修人员对仪器进行改动后,应通知相关使用人员,并挂牌,而两人都没按规程操作。
以上安全事故,都是违反操作规程、疏忽大意造成的,既伤害了自己,又伤害了别人,值得深思。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大家在今后工作中应引以为戒。
6. 有一次样品前处理高速离心时,忘了把离心机的内盖盖上,就开始离心了,当时设定的转速10000rpm。
不一会,就听到离心机发出隆隆的响声,整个实验室都能感到震动。
放入的离心管在高速下,飞出了离心机内的转子,幸好有个外盖,离心管没飞出来,盖子内壁严重磨损,离心机也烧坏了。
7.一位同事忘记关加热套,温度过高,超了温度计量程,“嘭”温度计裂开了。
8.一位同事给冰箱换插排后,忘记打开电源开关,第二天发现:冰箱里的样品全坏了,昂贵的药品,基本上全报废了。
9. 某大学气相室发生爆炸!原因是:采用的是系列进样,且整个上午都不在实验室,可能是载气不纯造成的,结果同一楼层实验室的人遇难!!
10.夏天由于太热,进入分析室后,看桌上放有矿泉水(刚取回的二甲苯),拿起就喝,结果导致中毒!!
11.同事在实验时,把高氯酸看成了稀释的硫酸溶液,猛然"碰"的一声,爆炸了.
12.配洗液,应该用重铬酸钾和硫酸,可当事人用错了,加了高锰酸钾,硫酸喷溅出来,造成面部严重烧伤。
13.操作人员对废液性质不了解,把双氧水以及一些碱性溶液、有机溶液、无机溶液等混合在一个玻璃废液桶里,并拧紧了盖子,然后在某个下午玻璃瓶发生爆炸。
废溶剂的处理,绝对不要将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氧化性液体和还原性液体、有机溶液和无机溶液混装。
14.消化时,浓硫酸加得太快,与样品剧烈反应,从瓶口冲出来,手被灼伤;消化快到终点时,没人看守,后来酸液被蒸干,发生爆炸,劈劈啪啪像放鞭炮一样;
15.做污水COD,加热回流时没人在现场,中途停水,当发现时瓶中的溶液已经蒸发大半,试验失败。
16.卸货的的人不带防酸手套,有一桶氢氟酸盖子没盖紧,溅到了工人手上一点儿,当场用大量的水洗,然后被送到医院,尽管很及时,但被腐蚀得露出了骨头。
17.酒精灯不慎摔掉地上而引发附近的沙发起火,他一着急就用穿着凉鞋的脚踩熄火源。
结果火未踩熄脚却被烧伤。
18.化验员在开启0.2mol/l硫酸溶液时,由于磨口塞与瓶口粘连,用力旋转,不慎将瓶颈拧断,左手食指一根筋断裂,不能自由弯曲,手术后治愈。
19. 学生晚上在做旋转蒸发浓缩实验,临走时停止了实验,把冷凝水管拔开,可匆忙中忘记了关闭自来水开关,导致水漫实验室.
20.往酒精灯里加酒精时,酒精外泄,实验台、手和袖口上都洒上了酒精.又急着点燃了酒精灯,结果实验台、手上和袖口的酒精燃烧,手被烧坏.
21.配制稀硫酸时错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结果发生猛烈飞溅,面部严重烧伤。
22.配溶液,通风橱里有两个大试剂瓶,当时没注意看,随便抓了个瓶子,直接把浓硫酸往里面倒,里面装的是氨水,结果溶液直接喷出来,幸好把玻璃拉下23.一瓶新的硫酸开盖,当时戴了一次性手套,内盖很紧,旁边又没镊子,觉得内盖上没多少硫酸,所以就拿手抠。
启开的瞬间,硫酸溅出了几个点,脸上和眼睛顿时生疼,跑到水池边用水冲,疼了好一会,第二天脸上留了几个小疤
24.某大学一工作人员,误将冰箱中含苯胺的试剂当酸梅汤喝了引起中毒,原因是冰箱中曾存放过工作人员饮用的酸梅汤。
直接原因是实验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实验室。
25.师兄在实验室用鼓风干燥箱烤馒头,半年后患胃癌离开了。
26.用浓硫酸刷瓶子,然后用大量水稀释,在往废液桶里倒时,竟然喷了出来,满脸都是,马上用大量水冲洗,还是起了泡。
每天离开实验室应该注意的八件事:
1.该放回冰箱的东西是否放回了,冰箱门是否关严了。
2.公用的东西是否还原了。
3.要清洗的仪器,瓶子是否泡上了。
4.仪器的电源是否关掉了。
5.试验台面是否清理了。
6.试验记录是否及时写了。
7.明天要做什么心里是否有个谱!
8.门窗是否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