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诱变育种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ppt课件第9章 诱变育种
如果DNA 中的磷酸基被烷 化,则形成不稳定的磷酸脂, 这种磷酸脂易水解为磷酸和 去氧核糖,导致DNA链断 裂
叶>茎>愈伤组织>丛生芽>生根小苗>插条>种子
3. 不同发育阶段差异:
幼 >老
配子>枝条>种子 胚胎:合子期>原胚期>分化胚。 雄配子的强弱顺序:减数分裂期>单核期 >二核期>三核期。
七、辐射处理的主要方法
• 外照射 • 内照射
(一)外照射:是指植物材料所受的辐射来自外部 的某一辐射源。 外照常用:X射线,ß 射线、快中子或热中子。 方法简便安全,可大量处理,广为采用。
3、花粉
优点:很少产生嵌合体 辐射后 (1)可用于授粉(后代会分离) (2)可用于离体培养 照射时期:双核期之前
4、离体培养材料照射
– 离体培养材料,细胞数量较少,容易产生不定芽, 经辐射处理后,容易分离嵌合体 – 如愈伤组织、单细胞、原生质体等
5.植株照射
–可用不同发育阶段的植株进行处理;
• 中子通量:度量中子照射量的剂量单位。
–中子通量(n/cm2)是指每平方厘米的截面积上通过的中子 数。
⑵吸收剂量(D) 的辐射能量。
是指受照射材料实际所得到
–SI:戈瑞(Gray,Cy)=焦耳/千克(J/kg)
⑶放射性强度:指一个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的核 衰变次数 • 是衡量放射源辐射强度的单位。
– 但必须有严格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措施
2. X射线 是由X光机产生的高能电磁波。 波长比γ射线长,射程略近。 穿透力不如γ射线强。可深入植物组织几毫米 X射线最早应用于诱变工作。
3. 射线 在空气中的射程达数m,穿透力差,仅及植物 组织数㎜。 用厚的纸板即可挡住。
航天诱变育种,花卉的品种
航天诱变育种,花卉的品种
航天诱变育种是一种新型的育种技术,通过利用航天技术中的高能辐射实现对种子的诱变处理,以此来获得一些重要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时间短、安全等特点,因此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所采用。
具体来说,航天诱变育种主要通过将种子放置在航天器中进行高能辐射处理。
这种辐射能够对种子DNA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变异。
这些变异可能会导致一些重要基因型的改变,从而产生新的优势品种。
同时,航天诱变育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避免了天然环境中其他辐射带来的影响和不确定性。
花卉的品种
花卉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在美化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推动经济发展上拥有巨大的潜力。
对于花卉来说,品种的选择是决定着花卉生长和展示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花卉品种:
1. 月季:月季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花卉,其品种繁多,颜色、花型、花香等各方面都各具特点。
其中,又以深红色的月季最为受欢迎。
2. 牡丹:牡丹是中国传统的名花之一,其品种数量多达2000多个,有单瓣、重瓣、全瓣等多种不同花型。
其花色和芬芳也是各有特点。
3. 菊花:菊花是一种寒季盛开的绚丽花卉,种类众多。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十二瓣黄菊,不仅花色鲜艳,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4. 茉莉花:茉莉花被人们公认为是最有“魅力”的花之一,它不仅香气浓郁,而且颜色清丽。
其中,“夜来香”最为著名,被誉为“世界四大名花”之一。
总之,花卉品种的多样性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丰富的价值。
通过不断的品种改进和挖掘,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美和更多的经济价值。
三角梅扦插枝化学诱变育种
三角梅扦插枝化学诱变育种作者:常圣鑫黄素荣徐世松杨光穗来源:《热带作物学报》2019年第02期摘; 要; 三角梅是一种重要的热带和亚热带观赏植物。
由于三角梅有性繁殖困难,诱变育种是目前比较可行的育种方式。
本研究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叠氮化钠(NaN3)和平阳霉素(PYM)3种不同类型诱变剂对‘伊娃夫人’和‘马尼拉小姐’2个三角梅品种扦插枝进行了化学诱变。
研究发现‘伊娃夫人’和‘马尼拉小姐’20 h EMS半致死剂量分别为0.22%和0.62%。
随EMS浓度增加,2个品种扦插枝发芽数和最长分枝长呈下降趋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伊娃夫人’叶片逐渐向暗色调变化,‘马尼拉小姐’叶片向红色色调变化。
20 h酸性NaN3处理下,‘伊娃夫人’无法存活,‘马尼拉小姐’成活率为82%~92%;随NaN3浓度升高,‘马尼拉小姐’发芽数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比对照,20 h PYM显著提高了2个三角梅品种扦插枝最大分枝长度,但对扦插枝存活率无显著影响。
中高浓度EMS和PYM处理‘马尼拉小姐’三角梅出现了叶缘缺刻、叶表褶皱和双叶尖等变异株。
关键词; 三角梅;甲基磺酸乙酯;叠氮化钠;平阳霉素中图分类号; S722.3+5; ; ; 文献标识码; A三角梅别名叶子花、宝巾花、勒杜鹃,为紫茉莉科(Nyctaginacea)三角梅属(Bougainvillea)植物的统称,原产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鲁等地,性喜阳耐高温。
三角梅观赏性状突出,深受人们的喜爱,已被选为我国海南省省花,深圳市、厦门市、三亚市和屏东市等20多个城市的市花[1]。
三角梅具有自交不亲和、杂交结实率低和杂交种雌雄不育或半不育的特点,因此,三角梅的遗传育种进展缓慢。
诱变育种不依赖于有性繁殖,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三角梅育种方式。
辐射诱变在三角梅种质创新中应用最为广泛,印度国家植物研究所利用此方法已相继获得了‘阿朱那’(B. ‘Arjun’, 1974)、‘帕德米’(B. ‘Pallavi’,1987)、‘斑叶洛斯巴诺斯’(B. ‘Los Banos Variegata’,1987)、‘延瑟’(B. ‘Jayanthi’,2006)、‘斑叶花仙子’(B.‘Pixie Variegata’,2009)和‘阿比希曼尤’(B. ‘Abhimanyu’,2010)等三角梅品种(印度国家植物研究所Banerji教授提供)。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引言农作物的良种选育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作为农作物改良的两种常用方法,在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原理、应用以及存在的挑战。
一、杂交育种1. 杂交育种的原理杂交育种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亲本进行交配,获得拥有两个亲本优良性状的后代植株。
这是因为杂交组合可以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亲子互补和杂种抗性等遗传效应,实现对目标性状的改良。
例如,在小麦育种中,通过将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杂交,可以获得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的新品种。
2. 杂交育种的应用杂交育种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等植物的改良中。
通过选育杂交种,可以快速提高产量、改良品质和增加抗逆性。
例如,在水稻育种中,通过选育高产种和优质种进行杂交,可以获得丰产优质的新品种。
杂交育种还可以应用于杂交玉米、杂交水果等高经济效益的品种选育。
3. 杂交育种的挑战杂交育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亲本选择、杂交体系建立和杂种纯度保持等问题。
亲本选择是杂交育种成功的关键,需要选择具有优良性状、亲缘关系远、且易于杂交的亲本。
杂交体系的建立和维护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不同作物进行研究和优化。
此外,杂交后的杂种纯度保持是杂交育种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制定合适的措施来避免杂种的进一步杂交或回交。
二、诱变育种1. 诱变育种的原理诱变育种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诱导植物基因发生突变,从而获得新的遗传变异,并通过对突变体的筛选和选育,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诱变育种可以通过破坏或产生特定的基因突变,改变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并获得新的品质性状。
例如,通过辐射或化学物质诱导水稻发生突变,可以获得抗性更强、产量更高的新品种。
2. 诱变育种的应用诱变育种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花卉和观赏植物等领域。
通过诱变育种可以获得植物的新性状,例如增加产量、提高抗逆性以及改善品质。
在花卉育种中,通过诱变育种可以获得新的花色、花型和花香等特征,增加花卉的观赏价值。
观赏向日葵辐射诱变育种研究初报
射诱变育种技术 , 选育出 4 个有观赏价值的新材料。
1料方 材与法
20 年 5 , 02 月 选用 WH 2 909 、20 、8 9 2 、 Y 57 A 5Y、 9 R ds 、ed er 6个荷兰引进的观赏 向 日葵 e n Tdyba 等 u
的 出 主
子出苗率 ( 出苗数 占播 种粒数 的百分 比) 呈下 降趋 势, 当辐射剂量达到20G 时 , 5 y 出苗数 ( 出苗长成植
73 .%和 6 7 ; 92 . % WH 29变异最少 , 最高变异率为
55 ( 2 。 .% 表 )
照适宜剂量为 10~ 0 y 0 2 0G 。并且辐射剂量对观赏
向日 葵的变异率也有一定影响。随着 剂量 的增加 ,
收稿 日 :0 5 l - 7 期 20 一 l 0
基金项 目: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 目( 编号 :G0 31) B 2030 。 作者简介 : 包建忠 (95 )男 , 16一 , 江苏南通人 , 副研 究员 , 主要从事辐
瓣, 、 雌 雄蕊发育正 常。5月 4日播 种, 开花期 6月 2 2日, 花期长 4 ,
作鲜切花水养达 6— 。 8d 辐 57 A一 3 自5 7A。20 20 2 来 20 03年从∞ 0y C ^ 射 线 10G 照射种子 中选出。中等株型 , 0 y 枝干分散 ,
不同品种 花 色变异及 形状 变异类 型不 同 ( 表 深变浅 、 晕圈变大或变小 , 而且不同花色品种都有晕
品 种
W H9 2 29
o∞啪枷 抛o∞啪枷渤o∞啪抛抛 o∞啪枷抛o∞啪枷渤o 圈性 状 变 可 变 3 。在现 有观 赏 向 日葵 品 种 中晕 ∞啪抛咖 ) 异
出数 募 变数篙 苗 异
植物花卉生物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对这类材料进行品种改良 的重要手段,在诱变育种中只要得到好的 突变体,就可直接繁殖利用。
3、花粉
照射花粉与照射种子相比,其优点是很 少产生嵌合体,即花粉一旦发生突变,其授 精卵便成为异质结合予,将来发育为异质结 合的植株,通过自交,其后代可以分离出来 许多突变体。
4. 居里:是放射性强度的单位,用Ci或C表示。
(四)剂量率
剂量率在辐射育种中很重要, 往往用同一剂量处理同一个品种的种 子,剂量率不同,辐射效果也不相同。 剂量率即单位时间内射线能量的大小。 单位以伦/分或伦/小时来表示。
P=D/T P — 剂量强度 D — 放射剂量 T — 照射时间
(五)辐射剂量 PXT 1. 致死剂量(LD):全部致死的剂量值。 2. 半致死剂量(LD50 ):50%存活时的剂量值。 3. 生 剂长 量指 值数。(GR50):生长量比对照降低50%的 4. 活力指数剂量(VID50): 辐射后种子活力指数
射线的种类及其特征
射线 射线 射线 中子 x 射线 紫外光 激光
射线 射线 射线
水泥墙
辐射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染色体断裂; 基因突变; 细胞分裂异常。
辐射育种的特点
1. 提高突变频率,扩大突变谱; 2. 能改变品种单一不育性状,而保持其它优良
性状不变; 3. 增强抗逆性,改进品质; 4. 辐射后代分离少,稳定快,育种年限短; 5. 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结实性。
常规育种技术
技术要点: ➢ 引种、选种、杂交育种。 优点: ➢ 操作简便,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 ➢ 亲本选配好后便可以创造各种类型的变异; ➢ 可以利用杂种优势。
我的新尝试——利用诱变育种技术培育蝴蝶兰新品种
i 四红 周
' o 9y ∞ m z o Q 1
利用诱变 育种技术培 育蝴蝶 兰新 品种
王 昱 蓉
么 这 么娇 气 呢 ?看 看 人 家 仙 人 掌 , 皮 实 啊 ! 多 你 啊 你 … … 为什 么 好 看 的花 朵 弱 不禁 风 ,而粗 俗 的 大 叶 片却异 常皮 实?不 , 要改 变这 条“ 律 ” 我 定 ! 开学 了 , 蝴 蝶 兰 的悲 怆 渐渐 淡 忘 了 , 改 对 但
我 在 组 织 培 养 实 验 室 做 了蝴 蝶 兰 种 子 萌 发 的不 同 阶 段 的实 验 。我
发 现 ,有 的 还 是
种 子 ,静 静 地 躺 在 培养皿里 , 有 的 已 经 生 机 勃 勃 地 立 在 锥 形 瓶
中 ,还 有 的 亭 亭
玉 立 地 站 在 花 盆 里 。但 是 , 每每 我
也 皱 了 。这 下 , 郁 闷极 了 , 到 自 己好 像 失 我 感 去 了 珍 宝 一 样 。我 闷 闷不 乐 地 望 着 原 本 丝 绸 般 的 花 瓣 , 然 若 失 。“ 兰 ” “ 兰 ” 你 怎 怅 兰 啊 兰 ,
经 过 “ 传 转 化 遗 实 验 室 ” , 想 时 总
吾 少年 斜 孜 博
编: 四红 周
zo s y Uc m lo @e O ,o
外线灯。我颤抖着将培养皿放到紫外线灯上 , 一 个一个慢慢地放着 ,我仿佛能看到刚刚培育 出 来 的蝴 蝶 兰 : 个 个 容光 焕 发 , 清 风 中摇 曳 。 一 在 满 怀着 对未 来 的期 盼 , 我合 上 了 “ 险箱 ” 深 吸 保 , 口气 , 觉 自己在 做 一项 无 比伟 大 的事 业 , 感 满 足地 按下 了开关 ,嗖 ” 一下 跑 了出去 。 “ 地 在 门外 , 难 以平 复 自 己剧 烈 的 心 跳 : 我 我 就 要 成 功 了 !我 就 要 看 到 我 培 育 出来 的 蝴 蝶
观赏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1 观赏植物辐射诱 变育种发展 历程
应 、 变材料 、 诱 辐射 剂量与 变异 率的关 系等方面研 究概况。最后 , 出了今后 辐射 育种研 究的主要 方向。 提
关键词 : 赏植物 ; 观 辐射诱 变育种 中图分类号 :' 2 3 S 2 .5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5 0 (0 6 0 —0 1 —0 10 58 2 0 )3 0 9 5
( rcl rl pr etXca gC l , i a g 6 5 1 Scun Hot ut aDeama , ihn ol Xc n 1 03,i a ) i u n ie h h
Ab ta t n hs a e t e d a cs S u sr c:I t i p p r h a v n e i s mma i d n a it n id cd rz i rdai —n u e mu ain re ig f e o tt b ed n o o
o n me t ln s a d a d s r t n i gv n o h e ea e e rh s u t n i i a icu ig t e r a n a pa t , e ci i s ie ft eg n r lr a c i ai n Chn ,n ldn h l n p o s t o s u c f r da in, h c a i o a it n mu ain, h fe t f r dain, h tras o o reo a it o t e me h s n m fr dai tt o o t e efcs o a it o t e maei f l mua in a d t erlt n hpb t e h a it n d s dt ert fmu ain Fial t er e rh tt h eai s i ewe n t erdai o ea h aeo t t . n y,h e ac o n o o n o l s
红掌杂交、诱变及倍性育种研究进展与评析
红掌杂交、诱变及倍性育种研究进展与评析作者:牛俊海冷青云林兴娥黄明忠杨光穗尹俊梅来源:《热带农业科学》2014年第11期摘要红掌是广为人们喜爱的盆栽和切花花卉。
近年来,中国红掌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世界主要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之一,我国对多样化新品种的需求增加,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本土化的育种工作。
本研究概述了国内外红掌常规杂交、诱变和倍性育种方面的研究状况,并对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予以评析,为红掌相关研究提供信息参考。
关键词红掌;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花药培养;种质创新分类号 S682.14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雨林,为天南星科(Araceae)花烛属(Anthurium Schott)多年生草本植物,着生有平展的佛焰花苞和直立柱状的肉穗花序,被用作盆栽观赏植物和切花花卉。
因其具有花形奇特、花色艳丽、花期持久、周年开花、株型优雅等诸多优点,深受全世界消费者喜爱。
红掌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规模化种植,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世界主要产地和消费市场之一。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品种多由种间或种内杂交选育而来。
荷兰专业公司、夏威夷大学以及佛罗里达大学园艺系等研究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培育,推出了众多花色、花形、株型、产量、抗性等特性各异的切花和盆花品种。
产业发展早期,我国的红掌生产中主要依赖进口或自繁国外品种的种苗。
2008年,红掌所在的花烛属植物,被正式纳入中国农业部发布的第七批《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对新品种的非法扩繁将被视为侵权行为。
近年来,荷兰主要的红掌专业公司安祖、AVO与瑞恩分别在昆明、北京和上海设立新品种测试基地和种苗生产中心,更多本地适应性新品种的投放,以及“荷兰品质中国价格”的优质种苗的供应,将继续巩固其对我国产业的主导优势。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加快选育自主产权的优良品种,是提高生产经营利润、保证我国红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诱变育种
拉特(Rad)1g受照射物质吸收100尔格的能量
(3)中子流量
每平方厘米的中子数 n/cm2
(4)剂量率
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剂量。伦/小时、伦/秒
辐射作用机理
电离射线对机体的作用有两种解释:
(1)直接作用 “靶学说”为代表,细胞内有一定的对辐射作用敏感的区 域——“靶”区。只有当射线击中细胞的靶区时,才能引起分子损伤的 辐射效应。 (2)间接作用 生物效应是有机体的水被电离和激发产生自由基作用在 生物分子上所引起的结果。
诱变源的种类及特性
X射线:辐射源是X光机。X射线又称阴极射线,
分为软Χ射线和硬Χ射线,诱变育种一般用硬Χ射线
γ射线:辐射源是60Co和137Cs及核反应堆。
γ射线是一种是一种高能电磁波,穿透力强, 目前常用的照射装置有:钴室,钴圃,钴人工气候辐照室 。
β射线:辐射源为32P和35S。β射线
能量较Χ、γ射线低,不宜作外照射的射线源 。
一、化学诱变的特点
• 使用经济方便 • 有一定的专一性
有些化学诱变只限于的特定部位发生变异
二、化学诱变剂的种类
• 烷化剂:
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 甲基磺 酸甲酯(MMS),异丙基甲烷磺酸酯(iPMS),芥子气 类。
另外,亚硝基乙基脲烷(NEU),亚硝基乙基脲 (NEH),亚硝基甲基脲烷(NMU),乙烯亚胺(EI), 1,4-双重氮乙酰丁烷,也是有效的诱变剂,但是是潜在致 癌物质,应用危险。
辐射对遗传物质的作用——对染色体的作用
染色体在射线作用下,断裂的频率增加,断裂后的染色体重新连接,产生 四种染色体结构变异 缺失 染色体丢失了带有基因的片段; 重复 染色体个别节段的增加; 倒位 正常染色体上的某一节段发生断裂后,倒转180°又重新连结起来; 易位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的结构变异。 同时,辐射也可引起染色体数量变异,产生非整倍体。
我国观赏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我 国观 赏 植物 辐射诱 变 育种 始 于2 0世纪 8 代 0年
初 , 后 在观 赏植 物改 良中广泛 应用 。如 辐射 育种 与 此
现代 生 物 技术 、 杂种 优 势 育种 技 术 结 合 , 为 一种 综 成 合性 的育 种 新技 术 , 诱 发 突变 发挥 其 巨大 潜 力 ,0 使 1
7射 线育 成 品种 数 占 总数 的 5光 照射 柱花 草种 子 4 , 0S后 可提 高其 发 芽势 、 芽率 , 发 促 进胚 根 及幼 苗 的生 长[ 。 7 采用 电子 束 处理 菊花 组 培 ] 苗 进行 诱 变育 种研 究 , 电子 束 辐射组 培 苗 的适 宜剂 量 为3  ̄5 , 0 0Gy 在此 范 围 内 , 后代 变 异率 高 、 性状 稳 定 , 且变 异程 度大 , 诱发 花 色 、 瓣 、 在 花 开花 期 变异 上效 果 较 好 [ 。 目前 主要 辐 射源 如 下 : 8 ] ( ) 7射线 。 7射线 不带 电荷 , 一 种 中性射 1 X、 X、 是 线 。X射 线 波长 0 0 t 0 0 1n 穿 透 力 较强 , 最 . 1 . 0 m, 是 早 应 用于 植 物 育 种 的辐 射 源 ; 7射 线 波 长 一 般 在 0 0 1 . 0 1n , X 射 线 更 短 , 透 力 强 , 程 . 0 ~0 0 0 m 比 穿 射 远 , 要用 于 外照 射 。 主 () 2 中子 。中子 所 带 能 量 大 小 极 为 不 同 , 般 在 一 1 ~ 1 e 之 间 , 据 其能 量 的 大小 , 为 热 中子 、 0 0 V 根 分 慢 中子 、 能 中子 、 中子和 超快 中子 。 中 快 中子 不与 原子 的 电子 相 互 作用 , 是 使 原 子 核 激 发 后 放 出 、 而 7射 线 , 们的 次级 的 辐射 作用 产生 生 物学 效 应 。 它 ( ) 电粒子 。包 括 a射线 、 线 、 子流 、 电 3带 射 质 正
观赏植物育种
观赏植物育种观赏植物育种是人们对植物的美丽和特殊性状进行培育和改良的过程。
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观赏植物育种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出更加美丽、独特和适应环境的植物品种,以满足人们对植物的审美和欣赏需求。
观赏植物育种的过程首先需要明确育种目标,确定所要培育的植物品种的特点和特性。
这可以包括花朵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叶子的纹理和颜色,植株的高度和分枝情况等等。
然后,育种者会选取具有这些特点的亲本植物,进行交配。
通过交配,将两个亲本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产生出具有新特点的后代植物。
观赏植物育种的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亲本选取阶段。
在这个阶段,育种者会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相应特点的亲本植物。
其次是授粉阶段。
在这个阶段,育种者会将花粉从一株植物传递到另一株植物上,使其进行交配。
然后是种子收集阶段。
在这个阶段,育种者会收集交配后产生的种子,并进行筛选和培育。
最后是新品种的评估和推广阶段。
在这个阶段,育种者会对新培育出的品种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符合预期的育种目标,并进行推广和应用。
观赏植物育种需要育种者具备一定的植物学知识和育种技术。
育种者需要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繁殖方式和遗传规律,以及育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同时,育种者还需要具备耐心和毅力,育种过程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培育,往往需要经过多次交配和筛选才能培育出理想的品种。
观赏植物育种的意义不仅在于培育出美丽和独特的植物品种,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和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
观赏植物可以用于装饰室内和室外空间,增加空间的美感和生气。
观赏植物还可以用于公共景观和园林设计,营造出美丽和宜人的环境。
此外,观赏植物还可以作为礼物和礼品,传递情感和祝福。
观赏植物育种是一项既科学又艺术的活动。
通过观赏植物育种,可以培育出更加美丽、独特和适应环境的植物品种,丰富人们的生活和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
同时,观赏植物育种也需要育种者具备一定的植物学知识和育种技术,以及耐心和毅力。
诱变育种
辐射诱变原理
(一)辐射对生物材料的物理作用
能量转移产生电离作用
(二)辐射的化学作用
水被电离产生自由基
(三)辐射对细胞的作用
引起半透膜损伤;细胞核膨大、染色体成团、细胞分裂异常; 细胞质结构发生变化;酶失活
(四)辐射对遗传物质的作用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变化(到位、易位、重复);基因突变
辐射诱变方法
(一)外照射
定义: 辐射源 不进入植 物体内,只是利用其 射线(如χ射线,γ射 线,中子)从外部照 射植物各个器官。
特点:简单安全;适于 处理大量试材;可进 行一代照射和多代重 复照射,一次照射和 多次照射。
根据辐射材料的类型主要有
植株照射:对完整植株进行辐射,如盆栽苗、田 间苗等。 种子照射:干种子、湿种子或萌动种子进行照射, 多用干种子。 营养器官照射:用枝条、块茎、鳞茎、球茎、块 根、幼芽等进行辐射处理。 花粉照射:很少产生嵌合体。 离体材料照射:单细胞、愈伤组织、叶片等组织 培养物
我国诱变育种起步于1956年,诱变育种的成绩位居世界首位。
至1998年底,育成新品种513个,其中观赏植物近100个。包括 菊花(30多个)、月季(40多个)、小苍兰、瓜叶菊、朱顶红 、紫罗兰、矮牵牛、唐菖蒲、荷花、梅花等。
优点
变异频率高,变异类型丰富 有利于品种单一性状的改良 打破原有的基因连锁,有利于基因重 组 改变植物育性,提高结实率 诱发突变易于稳定,诱变育种周期短
(二)内照射 定义:辐射源被引进到植物体内的照射。 照射源:32P、35S、14C 照射方法:
浸种法:浸泡种子或枝芽。 注射或涂抹法:注入植株或枝条内或涂抹叶片、枝条 伤口等处。 喂饲法:将放射性同位素施于土壤或加入培养基中, 经根部吸收进入体内。
观赏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型易于选择 , 很多材料在遗传上是高度杂合 的, 易 获得高的突变频率 ,更适合于人们在培育观赏植 物时求新求异的特点。但使用化学药剂诱变可带 来残留引起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毒害 ,航天诱变
收稿 日期 :0 1 1 — 6 2 1- 2 0
—
对农作物种子进行一定剂量和时间的处理 , 可重 组 种 子 的 D A进 而 培 育 出具 有 早 熟 、矮 秆 、 N 抗
病、 抗逆 、 优质及其他特异性状的优 良品种[ 0 5 1 。8 年代以来 , 、 氦 氖激光 、 离子束也应用于观赏植物
5 一 5
第 1期
, z 林业 科技  ̄l L
21 0 2年 2月
品种 培育 。 目前 主要辐 射源 如下 :
的 主要原 因包括 两 方 面 : 一是 辐 射后 引起 遗传 物 质 的突变 , 如染 色体 的畸 变 、 N D A分子 的变 异 。 二
常规 育种 在新 品种选 育 中作 出了很 大 贡献 , 但存 在 育种 时 间长 、 以引入 亲缘 性较 远 种 的优 难
1 观赏植物的辐射诱变 在 自然条件下 , 植物本身会发生偶然的 自发 突变 , 但这类突变发生的频率很低。辐射诱变的 特点主要表现在 : 突变频率高 、 突变谱广 , 并且能 诱 发 产生 自然 界 罕 见 的 或应 用 一 般 常 用 方 法 难
以获得的新性状 、 新类型 ; 可使个别基 因发生突 变 , 变原 品种 的个 别 缺 点 , 效 改 良 品种 的某 改 有
良种质 ,难以定 向单一地引入某一优 良 性状等方 面的缺陷。基因工程显然是育种的主要研究方 向
之一 , 由于其需要 较高 的实验手段 , 法条 件 尚 但 方
摘要 : 随着人们对观赏植物的种类和商品特性要求越来越高, 根据花卉色香型和环保等问题在育种方面采用新技
观赏凤梨瓶苗诱变试验初报
用 1 瓶苗 ,每 瓶 中有 1 O~l 2株苗 ,预先 数好 苗数 , 为便于进行 苗数统计 ,所选 瓶苗 为刚接种 到瓶 内尚 未长侧芽 的苗 。于 4月 5日把瓶苗 拿到浙 江省 农业 科学 院辐照 中心 进行 c 6 7射 线不 同剂 量 辐 照 , o源 0 辐 照完成后拿 回花 卉研 究 开发 中心 组 培 室培 养 ,2 个 月后统计成 活率 。
先数 好 苗数 。2 0 0 6年 9月 1 9日在浙 江 省农业 科 学 院辐 照 中心 进行 c6 7射线辐 照处 理 ,随后拿 回 0源 0
花卉 研究开 发 中心 组培室 培养 。
2 结 果 和 分 析
观赏风 梨瓶苗 经辐照处 理后 ,第 1 周基本 没变 化 ,1 后 慢 慢 开 始 变 黄 ,1个 月 左 右 开 始 死 亡 , 周 剂 量大 的 1周后 就开 始 死 亡 ,一般 到 5 0d后 死 苗 数 不再增加 ,成 活苗开始 转入正常生 长 。第 1 次试
后 12 体 死亡 的处理 剂 量 即半致 死 剂 量为诱 变 适 /个
莺哥风 梨属 的掌宝剑 和擎天风 梨属 的丹 尼斯 2个 品 种 的瓶 苗 ,设 0 10 2 、10G 、 0 、10 4 v4个 处 理 。每 处理每 品种 各 2瓶 ,每 瓶苗 数 仍为 1 0~l 2株 ,预
关 键 词 :盆 花 ;高 山 ;越 夏 ;栽 培
中 图分 类 号 :¥ 8 6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0 2 . l ( 0 9 0 .2 8 3 5 89 7 2 0 ) 2 9 . o 0 0
近 年 来 ,浙 江 省 杭 州 市 萧 山 区 花 木 产 业 迅 速 发
作 者 简介 :俞 信英 (92 ,女 ,浙 江 杭 州人 ,实 验 师 ,从 事 观 赏凤 梨研 究 工 作 。 16 一)
诱变育种方法
诱变育种方法
“哇,这花咋这么好看呢!”我和小伙伴在公园里玩,看到了一朵特别漂亮的花。
小伙伴说:“说不定是用了啥厉害的方法种出来的呢。
”我就好奇了,啥方法能种出这么好看的花呀?
嘿,后来我知道有一种叫诱变育种的方法。
这方法可神奇啦!就像给植物施了魔法一样。
步骤嘛,首先得有要育种的东西,比如种子啥的。
然后用一些特殊的东西去刺激它们,像辐射啦、化学药剂啦。
这就好像给种子来了一场刺激的冒险。
不过可得小心哦,不能用太多,不然种子可能就坏掉啦。
还有哦,要仔细观察种子的变化,看看有没有变得更好。
诱变育种有啥用呢?可以种出更好看的花,就像我们在公园看到的那种。
还能种出更甜的水果呢。
这不是跟变戏法一样嘛,能变出好多好东西。
我记得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科学家用诱变育种的方法种出了一种特别大的南瓜。
哇,那南瓜大得跟个小汽车似的。
这也太牛了吧!要是我们也能学会这种方法,那不是可以种出好多好玩的东西嘛。
诱变育种真的好厉害呀!它能让我们看到好多不一样的东西。
我
们可以多了解了解这种方法,说不定以后我们也能种出超级棒的东西呢。
观赏植物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观赏植物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马爽;李文建;周利斌;余丽霞;董喜存
【期刊名称】《核农学报》
【年(卷),期】2007(21)4
【摘要】本文综述了观赏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并对花卉辐照诱变的手段、方法、处理材料和适宜辐照剂量、辐照机理与方法及应用作了总结,同时对观赏植
物辐射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5页(P378-382)
【关键词】观赏植物;辐射诱变;育种;重离子
【作者】马爽;李文建;周利斌;余丽霞;董喜存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24
【相关文献】
1.中国野牡丹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仇硕;赵健;张翠萍;李秀
娟
2.蔬菜空间诱变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李桂花;张衍荣;曹健;陈汉才
3.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花欣;尹淑霞
4.国内野生观赏植物研究现状综述与展望 [J], 廖成松;康俊霞;郭梁
5.作物航天诱变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李金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花粉 照射花粉与照射种子相比,其优点是很 少产生嵌合体,即花粉一旦发生突变,其授 精卵便成为异质结合予,将来发育为异质结 合的植株,通过自交,其后代可以分离出来 许多突变体。
4、子房 射线对卵细胞影响较大,相引起 后代较大的变异,它不仅引起卵细胞 突变,亦可影响受精作有时可诱发孤 雌生殖。
(二)内照射: 是指辐射源被引进到受照射的植物体的内部。 1. 照射源:32P、36S、14C等放射性元素的化合物。 2. 照射方法: 浸泡种子或枝条; 注射入植物的茎杆、枝条、芽等部位; 施入土壤:施于土壤中使植物吸收; 饲养法:用放射性的 14C 供给植物,借助于 光合作用所形成的产物来进行内照射。
1. 2. 3. 4. 5. 6. 7.
烷化剂:(EMS、EES、MMS、PPS、 PMS、DES、NEH、NEU、NTG) 核酸碱基类似物:(5-BU、5-BUdR) 丫啶类(嵌入剂):溴化乙啶( Br ) 无机类化合物:(H2O2、LiCl 、MnCl2 、 CuSO4 、亚硝酸) 简单有机类化合物 异种DNA 生物碱 (秋水仙碱)
水泥墙
射线
射线
射线
辐射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染色体断裂; 基因突变; 细胞分裂异常。
辐射育种的特点
1. 2. 3.
4.
5.
提高突变频率,扩大突变谱; 能改变品种单一不育性状,而保持其它优良 性状不变; 增强抗逆性,改进品质; 辐射后代分离少,稳定快,育种年限短; 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结实性。
射线 射线 射线 中 子 x 射线 紫外光 激光
水泥墙
射线
射线
射线
射线 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的氦原子流。 氦原子与空气分子碰撞便丧失能量,因此 可以很容易地被一张纸挡住。
1.
射线 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粒子或捕 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生的裂变。 粒子流是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流。可以 被铝箔或玻璃挡住。
二、花卉辐射育种的有利条件
1. 2.
3.
4. 5.
观赏植物的多样性; 遗传的复杂性; 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 测试简单; 花而不实的材料的改良途径。
三、射线的种类及其特征
电磁波辐射 γ射线 X射线 电离射线 ß 射线 γ射线 X射线 非电离射线 中子
粒子辐射 ß 射线
中子
紫外线
激光
三、射线的种类及其特征
3.
X射线 是由X光机产生的高能电磁波。X射线与 射线很相拟。它的波长比γ 射线长,射程略 近。穿透力不如 γ射线强。
4.
5.
中子:中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流在自然 界里并不单独存在,只有在原子核受 了外来粒子的轰击而产生核反应,才 从原子核里释放出来。 紫外线: 是一种穿透力很弱的非电 离射线,可以用来处理微生物和植 物的花粉粒。
六、辐射材料的选择
(一)选择材料的原则 综合性状好,个别性状有待改善; 杂合子材料; 易产生不定芽; 对辐射较为敏感的材料。
(二)植物对辐射的敏感性 1. 科、属、种的敏感差异; 2. 品种间敏感差异; 3. 不同发育阶段差异; 4. 不同组织器官差异。
(三)影响植物材料敏感性的因素
五、辐射处理的主要方法
辐射处理分外照射内照射两种形式。 (一)外照射:是指被照射的种子、球茎、 鳞茎、块茎、插穗、花粉、植株等所受的 辐射来自外部的某一辐射源。目前外照常 用的是X射线,ß射线、快中子或热中子。 外照方法简便安全,可大量处理,所以广 为采用。
外照射处理植物的部位和方法: 1、种子 照射种子的方法有处理干种子、 湿种子、萌动种子三种。目前应用较 多的是处理干种子。
连锁基因的连锁关系很难打破;
无法利用染色体倍性变化;
育种年限较长。
自然界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重组;
染色体数量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基因突变。
人工诱变的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人工诱变的思路
染色体结构变化
染色体数量变化 基因突变 转基因操作
人工诱变的技术措施
2.
中子衰变 质子
质子衰变
中子
电子
中子 反中微子 质子
正电子
中微子
类似的还有宇宙射线、中子射线、 统称粒子射线。
ß 射线:又称乙种射线。它是由放射性同 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 电荷的粒子。重量很小,在空气中射程短, 穿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电离作用较 γ 射又称丙种射 线。 是一种高能电磙波,波长很短(108—10-11厘米)。穿透力强,射程远、以光 速传播。
第二节 化学诱变育种
利用化学诱变剂诱发园林植物产生遗 传变异,以选育新品种的技术。
一、化学诱变育种的特点
1.
2. 3. 4. 5.
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专一性强; 提高突变频率、扩大突变谱; 多数为迟发性突变; 诱变后代的稳定过程较短,可缩 短育种年限。
二、化学诱变剂的种类
1. 2. 3. 4. 5. 6. 7.
观赏植物诱变育种
科学扩展了人类的想象空间, 技术使理想成为现实。
常规育种技术
技术要点: 引种、选种、杂交育种。 优点: 操作简便,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 亲本选配好后便可以创造各种类型的变异; 可以利用杂种优势。
常规育种的局限性
杂种后代遗传组成复杂,分离广泛;
新基因型的出现依赖于亲本基因型;
辐射诱变 化学诱变 空间诱变 基因工程
第一节 辐射诱变
利用物理辐射能源处理植物材料,使 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进而从中筛选变异 进行品种培育的育种方法。
一、辐射育种的特点
1. 2. 3.
4.
5.
提高突变频率,扩大突变谱; 能改变品种单一不育性状,而保持其它优良 性状不变; 增强抗逆性,改进品质; 辐射后代分离少,稳定快,育种年限短; 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结实性。
1、氧:如果使种子或植物在完全无氧的空气中受 照射,则诱变效率可以提高,而染色体损伤相对 减少。如希望产生较多的染色体畸变,最好在有 氧的条件下处理。 2、含水量:在种子辐射处理时,欲得到较高的诱 变率,可将种子含水量调到1.3——1.4%左右;如 希望得到较高的染色体畸变率,则可钭种子含水 量降低水平。
S – 根长或苗高; Gt – 第7天的发芽数; Dt – 达到指定发芽数的日数。
04/ 12 / 2004
第一节 辐射诱变
利用物理辐射能源处理植物材料,使 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进而从中筛选变异 进行品种培育的育种方法。
射线的种类及其特征
射线 射线 射线 中 子 x 射线 紫外光 激光
嵌和体的分析
(二)无性繁殖器官辐射处理后的选育 无性繁殖的园林植物,选择自然产生 的芽变,是有效的方法。用射线照射 无性繁殖器官,可以提高芽变的频率, 是加速选育新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1. 辐射生理损伤的恢复 ; 2. 辐射变异的观察; 3. 辐射后代的选育推广。
无性繁殖的园林植物诱发突变有下列特点: 1. 辐射后代稳定得比较快。 2. 在遗传上大多是异质的。变异一旦发生, 通常在后代可表现出来,所以选择主要 在M1代进行。 3. 注意增强选择,防止逆突变出现。
6.
7.
激光: 能使生物细胞发生共振吸收,导 致体内某些分子原子的能态的激发,或原 子、分子离子化,进而引起生物体内部的 变异。
诱变育种的辐射源
四、辐射的作用理论
(一)电离辐射的物理作用: 光电效应:入射的光量子把它的全部能量转 移到一个原子体系的电子上,使电子脱离原子 而运动,释放出来的电子统称光电子,光电子 能使与其相遇的原子产生电离。
1)
2)
3)
4)
烷化剂:(EMS、EES、MMS、PPS、 PMS、DES、NEH、NEU、NTG) 烷基磺酸盐 亚硝基烷基化合物 次乙亚胺 芥子气
2. 1)
2) 3)
核酸碱基类似物 5- 溴尿嘧啶(BU) 5- 溴脱氧尿嘧啶(BUdR) 2- 氨基嘌呤(AP) A 马来酰肼(MH) U
T
二、化学诱变剂的种类
(四)剂量率 剂量率在辐射育种中很重要, 往往用同一剂量处理同一个品种的种 子,剂量率不同,辐射效果也不相同。 剂量率即单位时间内射线能量的大小。 单位以伦/分或伦/小时来表示。 P=D/T P — 剂量强度 D — 放射剂量 T — 照射时间
(五)辐射剂量 PXT 1. 致死剂量(LD):全部致死的剂量值。 2. 半致死剂量(LD50 ):50%存活时的剂量值。 3. 生长指数(GR50):生长量比对照降低50%的 剂量值。 4. 活力指数剂量(VID50): 辐射后种子活力指数 比对照下降50%所需的剂量。 活力指数 VI = S Gi 发芽指数 Gi = Gt / Dt
3.
注意事项: 利用内照射诱变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 试验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防护,预防放射 性同位素的污染, 处理过的材料在一定时间内带有效射性。
(三)其它照射方式
急照射和慢照射 重复照射
六、辐射后代的选育
(一)种子辐射后代的选育 M0 : 接受辐射处理的当代植株。 M1 : 辐射处理种子产生的子一代。 M2 : 辐射处理种子产生的子二代。
3、温度:在种子受照射后,对种子进行处理, 即在75℃或85℃处理15分钟,此种处理称 “热击”,可以降低照射后在有氧条件下吸水 所产生的敏感性。 4、核体积(包括植物的多倍性):辐射敏感性 与“间期”染色体体积之间呈负相关,即“间 期”染色体体积愈大,辐射敏感性愈小,否则 相反;辐射敏感性亦与DNA含量成负相关,即 DNA含量越多,辐射敏感性越差,所以多倍体 植物比较辐射。
hv
康普顿Compton散射:
其过程与光电吸收不同。能量相当高的光子与物 质作用时,产生比光电子能量高得多的反冲电子和能 量减弱的散射光子。反冲电子在穿过物质时能引起电 离,同时散射光子根据本身的能量值也可由于光电吸 收或新康普顿散射而与物质相互作用。 hv